云网融合整体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设计

中国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设计

中国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设计中国移动云网融合是指将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通过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等技术手段进行融合,以提供更高的网络连接速度、更强的服务质量和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本文将分析中国移动云网融合的应用场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设计。

一、中国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1.移动办公:移动云网融合可以实现员工随时随地的移动办公,通过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实现跨地域、跨平台的办公应用访问和数据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办公能力。

2.云视频监控:通过移动云网融合,可以实现远程视频监控,监控数据通过云端存储和处理,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监控和管理,提供更安全可靠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3.物联网:通过移动云网融合,可以实现大规模物联网设备的连接和管理,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物联网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供更智能化的物联网应用。

4.虚拟现实:移动云网融合可以提供更高带宽和更低延迟的网络连接,为虚拟现实应用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包括虚拟现实游戏、虚拟现实培训等。

5.无人驾驶:通过移动云网融合,可以实现无人驾驶车辆与云端的数据交互和远程控制,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6.移动支付:通过移动云网融合,可以实现移动支付的安全和高效,通过云端的支付平台和账户体系,提供更方便、快捷、可靠的移动支付应用。

7.物流管理:通过移动云网融合,可以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追踪和管理,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提供更智能高效的物流管理解决方案。

为了满足以上应用场景的需求,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设计:1.构建高性能网络基础设施:通过增加网络容量、降低网络延迟和提高网络安全性,构建高性能网络基础设施,以支持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2.采用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通过SDN和NFV技术,将网络控制与数据转发相分离,并将网络功能虚拟化,以提供更灵活、可编程、可管理、可扩展的网络架构,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中国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设计

中国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设计

中国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设计中国移动云网融合是指将云计算和网络融合技术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通过提供灵活高效的云服务,推动实现网络的智能化、资源的虚拟化和服务的个性化。

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广泛,包括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医疗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移动云网融合的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设计。

一、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是移动云网融合的典型应用场景,通过云计算和网络融合技术,可以实现交通资源的高效调度和智能管理。

1.实时交通信息系统通过云计算和网络融合技术,将道路、交通信号灯、车辆等交通资源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并通过云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为交通管理部门和驾驶员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包括路况、拥堵情况等,帮助用户选择最优的行驶路线,提高交通效率。

2.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通过云计算和网络融合技术,将停车场的实时信息进行监测和采集,并通过云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停车场的智能管理,包括车位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停车费用的自动计费等功能,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和便利性。

二、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移动云网融合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场景,通过云计算和网络融合技术,可以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服务的个性化。

1.智慧社区通过云计算和网络融合技术,将社区的各类资源信息进行集成和管理,包括物业管理、社区设施等,为居民提供智能化的管理和个性化的服务,例如智能门禁系统、智能物业管理等。

2.智慧照明通过云计算和网络融合技术,将城市的公共照明系统进行集成和管理,实现照明资源的智能化调度和管理,包括根据路况和人流量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实时监测照明设备的运行状态等功能,提高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

三、智能医疗智能医疗是移动云网融合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场景,通过云计算和网络融合技术,实现医疗资源的集成和管理,为患者提供智能化的医疗服务。

1.云端诊疗系统通过云计算和网络融合技术,将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进行集成和管理,实现患者信息的共享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患者提供远程诊疗、在线问诊等智能化的医疗服务。

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

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

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移动云网融合是指将移动通信网络和云计算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应用模式和服务模式。

它将移动通信网络和云计算平台相互融合,可以为移动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移动服务。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

一、移动办公场景1.移动办公解决方案:结合云计算平台和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办公应用的移动化。

员工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文件管理、邮件收发、会议管理等办公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智能交通场景2.智能交通解决方案:通过融合移动通信网络和云计算技术,实现车辆远程监控、交通流量预测、路况实时更新等功能,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三、智能医疗场景四、智能教育场景4.移动学习解决方案:结合移动通信网络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在线教育、远程培训、移动学习等功能。

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云平台进行教学管理和评估。

五、智能家居场景5.智能家居解决方案:通过融合移动通信网络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家庭设备的远程控制、安防监控、环境监测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对家居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提高家庭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优化:通过网络优化技术,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带宽和稳定性,保障移动云网融合应用的性能和稳定性。

2.数据管理:通过云计算平台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保证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对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分析。

3.安全保障:通过加密技术和安全管理机制,保障移动云网融合应用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

4.用户体验:通过界面设计和用户交互技术优化用户体验,提高用户对移动云网融合应用的满意度和使用率。

5.适配多平台:通过开发适配多种移动设备和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高移动云网融合应用的覆盖范围和可用性。

移动云网融合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的出现,可以带来许多优势。

它能让用户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服务,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

云网融合

云网融合

目标客户群
➢ 酒店、设计类、广告类等有通过微 信进行宣传推广的行业
企业建站-安徽宇宏(省内ISV)
主要功能模块
镜像部署
➢ 企业产品/业务体系/竞争优势/
ESC:2核4G、50M存储、1M带宽 MYSQL:1核2G,25G存储
➢ 企业成功案例/新闻
目标客户群
➢ 企业服务咨询
➢ 与微信小程序重叠,网站可与微信 ➢ 企业信息:简介、地址、电话等
省会城市
通过省会PTN/落 地PE接入云专网
gNB eNB
CPE
租户
省内地市
通过省内云专网 平面接入云资源
gNB eNB CPE
租户
gNB
eNB
CPE
租户
SPN 接入 SPN 汇聚 SPN
PTN
接入 PTN 汇聚 PTN
PON接入网
MxU
OLT BAS/SR
MB
云接入
省干 PTN PB 落地PE
PTN
➢ 餐饮行业(覆盖连锁、大/中/ 小/微全类型用户)
➢ 管理会议:创建会议、加入会议、 ESC:4核8G、6M带宽
预约会议、会议统计等 ➢ 桌面共享:PPT演示、视频分享 ➢ 支持电脑、手机及专用会议终端
目标客户群
➢ 存在异地协沟通诉求的全 行业企业客户
9
套餐示例
10
云专网方案:集团+省内地市延伸,方便云网资源充分共享
4核vCPU+8G内存 +100G云硬盘
4M
XXX
XXX
小微企业MES软件 部署
4核vCPU+16G内存 +200G云硬盘
6M
XXX
XXX
中小企业OA、财务 软件

中国电信持续打造“网-边-云-用-服”一体的5G专网综合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持续打造“网-边-云-用-服”一体的5G专网综合解决方案

■■I Technology技术•技术趋势•编辑丨梅雅盡*****************.cn 中国电信:持续打造“网-边-云-用-服”一体的5G专网综合解决方案1_5G专网之机遇与挑战■本刊记者刘婷宜“新基建”的持续推进,业界对通过5G技术实现数字转型的需求更加迫切。

由于不同行业信息化特征差异 明显,且行业间业务场景信息化需求程度不尽相同,5G公共 网络无法很好地满足企业高安全、高稳定性等需求,5G专网 建设成大势所趋。

对于迅速爆发的5G专网需求,中国电信认为,5G专网服 务不仅是一张通信网络,更是一种融合网络、云计算、边缘计 算、应用平台等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

行业客户的四大5G专网需求当前,针对5G专网建设模式和建设主体等问题,业界还 未形成统一口径,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国电信基于 其丰富的5G专网创新实践经验,将行业客户对5G专网的需 求总结为4点。

一是网络能力定制和适配的需求,不同行业差异化场景 要求网络能够灵活定制。

例如,对于旅游、教育、场馆等对网 络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行业,需要5G专网提供相对于公众客户 网络质量更优的业务通道服务;对于工业制造、港口等行业,需要5G专网满足业务本地处理需求,确保业务数据高安全、业务处理低延时和高稳定性;对于高端设备制造、军队、矿 山、电力等数据安全可靠性要求极高的行业,则需要5G专网 提供最高安全等级的业务和应用保障能力。

二是数字化应用对更低时延和更高稳定性的需求。

随着 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企 业开始将目光投向边缘计算,边缘智能解决方案可以减少延 迟、提高可扩展性、增强对信息的访问量,使业务开发变得更 加敏捷。

三是行业应用向5G新型信息化基础设施迁移的需求。

充 分发挥云、边不同优势的云边协同解决方案已成为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刚需。

四是基于5G新型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新的行业数字化 应用的需求。

业务应用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终体现,行业 客户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时,除需要5G+云边一体的信息基 础设施服务外,更需要对上述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系列数字化 应用。

H3C云计算要点

H3C云计算要点

1.h3c van 虚拟应用网络:基于虚拟化、自动化、sdn等一系列热点技术,将基础网络资源变为动态基础资源,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2.h3c 云计算解决方案涵盖了网络、云软件、计算、存储四大类产品。五大特点:1)融合基础架构
2)自助式与服务
5)混合云彩虹
H3CLOUD云计算解决方案有:
1.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
2.云网融合解决方案
as私有云解决方案
4混合云彩虹解决Biblioteka 案3)易交付的行业应用 4)高可用虚拟化平台
ITOIP:是H3C的解决方案战略,包括标准、融合、智能三个演进阶段。2006年,H3C发布ITOIP战略,重点推动标准化阶段目标,既基于ip技术整合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多媒体等系统,实现it基础设施标准化,2013年,H3C ITOIP 解决方案进入融合阶段,由H3CLOUD、van两大核心解决方案构成。其中H3CLOUD是云计算解决方案,VAN是新一代网络整体解决方案。

云网融合实施方案

云网融合实施方案

云网融合实施方案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云网融合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趋势。

云网融合是指将云计算和传统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云网融合的概念、特点和实施方案,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云网融合技术。

一、云网融合的概念云网融合是指将云计算和传统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它通过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应用软件等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和分配,提供给用户按需使用。

传统网络技术是指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广域网和数据中心等传统网络设施。

云网融合将云计算和传统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竞争力。

二、云网融合的特点1. 资源统一管理:云网融合实现了对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2. 弹性扩展:云网融合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灵活地扩展和收缩资源,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伸缩性。

3. 资源共享:云网融合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利用,降低了企业的IT成本和管理成本。

4. 安全可靠:云网融合采用了多重安全机制和容灾技术,保障了企业信息的安全和可靠性。

5. 服务创新:云网融合可以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和应用,满足企业不同的业务需求。

三、云网融合的实施方案1. 构建统一的云平台: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云平台,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集中调度。

2. 优化网络架构:企业可以优化网络架构,提升网络的带宽和稳定性,满足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的需求。

3. 引入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SDN技术可以实现网络的灵活配置和智能管理,提高网络的可管理性和可控性。

4. 整合存储资源:企业可以整合存储资源,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提高存储资源的利用率和性能。

5. 加强安全防护:企业可以加强安全防护,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技术,保障云网融合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云网融合实施方案研究

云网融合实施方案研究

通信技术云网融合实施方案研究王玉申,杨凯,夏文云(中国移动江苏公司集团客户部,江苏云网融合是运营商发展云计算的差异化优势,也是目前云计算市场竞争的核心。

如何科学规划、体系化建设云专网,满足客户云网融合发展需要,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文章对云网融合实施方案进行研究,实现各地等方式快速接入省内或集团的云资源池,真正做到“专用网络、专有承载”,实现用户一键订购,快速入云,大大提升了客户上云的开通效率及服务质量。

同时,文中从业务角度描述了云网融合的内涵和业务形态,为云网融合业务推广指明了方向。

云计算;云专网;云专线;云网融合;一体化开通Research on Cloud Network Integration Implementation SchemeWANG Yushen,YANG Kai,XIA WenyunChina Mobile Group Jiangsu Co.Cloud network convergence is the differentiation advantage for operators to develop cloud computingand it is also the core of current cloud computing market competition. How to scientifically plan and systematize the2.1.1 技术内涵云网融合不是简单云和网的叠加,关键在于“融”,需要重点聚焦云和网的接触点,即云和网的基础资源层。

从技术层面,云网融合可以理解为云和网的基础资源层的虚拟化、云化和一体化,最终实现“网随云动,云网协同”的一体化融合架构,如图1所示。

2.1.2 业务内涵云网融合不仅是云网技术层面的发展目标,也是业务层面的战略发展方向。

云网融合就是要通过云网技术、业务模式、运营服务模式、组织模式等多层面的融合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建IT团队 买设备 租机房
核心业务 灾备及冗余自建
建设 主数据中心
买/租地(机房) 增加设备
增加IT人员 增加风火水电费用 购买DC出口带宽
升级
企业私有云
建设 备份数据中心
买/租地(机房) 增加设备
增加IT人员 增加风火水电费用 购买DC出口带宽 增加DCI互联费用
建设 企业私有云
买更多的机房 买更多的设备
公有云
Public
私有云
Private
团体云
Community
混合云
Hybrid
注:团体云指为不同
2
云计算发展趋势
3
云计算发展趋势
企业 IT系统的发展方向
企业 IT系统及部门会向三个方向演进
① IT服务完全依托公有云服务器,适用于大部分中小型或Startup型企业
② IT服务以公有云为主,自建IT系统为辅,适用于大部分中小型或Startup型企业
加更多的人 买更多的带宽
迁移非核心业务 到公有云
迁移非核心业务 到公有云
组建IT团队 租用公有云
公有云
租用 更多公有云
公有云
公有云
租用 更多公有云
5
云计算发展趋势
云计算市场分析
Cloud Provider 云计算服务提供者
云类型
公有云
Public
Cloud Customer 云计算服务消费者
团体云
Resource Pooling
业务交付模式
Service Model
软件即服务
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
平台即服务
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
基础架构即服务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
架构部署模式
Deployment Model
Community
私有云
Private
覆盖市场
第一梯队:亚马逊、微软、Goo云计算ISP,比
如云存储、办公协作、多媒体服务等
政务云 教育云 园区云 区域云
金融企业私有云 电力企业私有云 运营商私有云 能源企业私有云
1
云计算核心理念
核心本质特征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可量化的服务
Measured Service
快速而弹性的部署
Rapid Elasticity
按需提供的自服务
On-Demand Self Service
通过网络广泛访问
Broad Network Access
资源的池化整合
云网融合整体解决方案
技术创新,变革未来 (Virtual Converged Cloud Framework)
云计算发展趋势
云计算市场的发展动态
Cloud will be 27% of all IT by 2020 据IDC统计:
① 82% of net new commercial apps was developed specifically for cloud in 2012 ② 2/3rd of USA Based Midsize Firms Will Use Cloud Services ③ 42% of Businesses Use Multiple Hypervisors
应用系统 B
• Web Layer • App Layer • DB Layer
应用系统 C
• Web Layer • App Layer • DB Layer
计算控制器
VM VM VM VM VM VM
计算资源池 计算
网络控制器
网络资源池 网络
存储控制器
存储卷 存储卷 存储卷 存储卷 存储卷 存储卷
应用系统 B
• Web Layer • App Layer • DB Layer
应用系统 C
• Web Layer • App Layer • DB Layer
计算控制器
VM VM VM VM VM VM
计算资源池 计算
网络资源池 网络
存储控制器
存储卷 存储卷 存储卷 存储卷 存储卷 存储卷
存储资源池 存储
租户 自建广域骨干网 业务有等保要求 IT支撑能力强
IT支撑能力无或弱
组合使用多种公有 云服务
为公有云和企业用户提供建设云服务的基础架构,协助企业更好的利用公有云服务改善企业IT系统 6
变革的起始—虚拟化/资源池化
物理资源构成
资源池化(虚拟化)
资源调度组合
以网络组织计算和存储
7
虚拟化期望完成
Startup企业 中小型企业 商业
业务特点
多租户,海量级租户 托管数据中心 高伸缩、高扩展需求 虚拟化程度高 L4~L7 as a Service
集中式DC/容灾 租户数量一般 纵向隔离需求强烈 自建或租用广域骨
干网 IT支撑能力一般
多活/分布式DC 按部门或业务划分
③ 企业传统IT基础架构向私有云演进,公有云托管部分IT服务,适用于大中型或巨型企业 公有云
1
用户
2
企业 IT 租用
公有云
案例: 案例:
用户
企业 IT
企业私有云
3
技术升级
租用
公有云
案例:
企业 IT
企业 VPC 4
云计算发展趋势
企业 IT系统的发展方向(续)
企业 CIO 决策链的变化
CIOs
自建机房
只有网络能够充分感知到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和用户访问的动态变化,才能进 行动态响应,一方面为新创建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提供即时的网络接入,同时保 障网络的路径连通性和网络策略的一致性,让用户能够即时的访问到计算、存储资 源
9
网络控制器
应用系统 A
• Web Layer • App Layer • DB Layer
应用系统 C
• Web Layer • App Layer • DB Layer
计算虚拟化 计算
网络虚拟化 网络
存储虚拟化 存储
网络虚拟化需要同时处理设备虚拟化和路径虚拟化,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用户 连接在一起的同时保障路径的隔离、独立和连通性
8
网络自动化的挑战
应用系统 A
• Web Layer • App Layer • DB Layer
应用系统 A
• Web Layer • App Layer • DB Layer
计算
网络
存储
应用系统 B
• Web Layer • App Layer • DB Layer
计算
网络
存储
应用系统 A
• Web Layer • App Layer • DB Layer
应用系统 B
• Web Layer • App Layer • DB Lay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