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结构化学考试题目范围
(完整word版)结构化学 考卷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考试A卷课程名称结构化学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得分评卷人1. 在长l = 2 nm的一维势箱中运动的He原子,其de Broglie波长的最大值是:------------ ( )(A) 1 nm (B) 2 nm (C) 4 nm (D) 8 nm (E) 20 nm2. 立方势箱中的粒子,具有E= 的状态的量子数。
则n x、n y、n z 可以是------------ ( )(A) 2 1 1 (B) 2 3 1 (C) 2 2 2 (D) 2 1 33. 下列哪几点是属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 ) (A) 描写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函数必须是正交归一化的9. 通过变分法计算得到的微观体系的能量总是:----------------- ( )(A) 大于真实基态能量(B) 不小于真实基态能量(C) 等于真实基态能量(D) 小于真实基态能量10. 对于"分子轨道"的定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的新轨道(B) 分子中所有电子在空间运动的波函数(C) 分子中单个电子空间运动的波函数(D) 分子中单电子完全波函数(包括空间运动和自旋运动)1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构成分子的各类原子均是成双出现的,则此分子必有对称中心(B) 分子中若有C4,又有i,则必有σ(C) 凡是平面型分子必然属于C s群(D) 在任何情况下,=12. B2H6所属点群是:----------------- ( )(A) C2v(B) D2h(C) C3v(D) D3h(E) D3d13. 已知配位化合物MA4B2的中心原子M是d2sp3杂化,该配位化合物的异构体数目及相应的分子点群为:----------------- ( ) (A) 2,C2v,D4h(B) 2,C3v,D4h(C) 3,C3v,D4h,D2h(D) 4,C2v,C3v,D4h,D2h14.某基态分子含有离域π66键,其能量最低的三个离域分子轨道为:= 0.25 φ1 + 0.52 φ2 + 0.43 ( φ3 + φ6) + 0.39 ( φ4 +φ5)1= 0.5 ( φ1 + φ2 ) - 0.5 ( φ4 +φ5 )2= 0.60 ( φ3 -φ6 ) + 0.37 ( φ4 -φ5 )3若用亲核试剂与其反应,则反应发生在(原子编号):------------ ( )(A) 1 (B) 2 (C) 1,2 (D) 3,6 (E) 4,515. 已知C2N2分子偶极矩为0,下列说法何者是错误的?------------- ( )共轭体系(A) 是个线型分子(B) 存在一个44(C) 反磁性(D) C—C键比乙烷中的C—C键短二、填空题(24分)得分评卷人1. 在电子衍射实验中,││2对一个电子来说,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结构化学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原子轨道的波函数是关于原子核对称的,下列哪个轨道是关于z轴对称的?A. s轨道B. p轨道C. d轨道D. f轨道答案:A2. 根据分子轨道理论,下列哪个分子具有顺磁性?A. O2B. N2C. COD. NO答案:A3. 氢键通常影响分子的哪种性质?A. 熔点B. 沸点C. 密度D. 折射率答案:B二、填空题4. 原子轨道的电子云图是按照______概率密度绘制的。
答案:最高5.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水分子H2O的几何构型是______。
答案:弯曲6. 一个分子的偶极矩为零,则该分子可能是______分子。
答案:非极性三、简答题7. 简述杂化轨道理论中sp^3杂化的特点。
答案:sp^3杂化是指一个原子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混合形成4个等价的杂化轨道,这些杂化轨道的电子云呈四面体分布,通常用于描述四面体构型的分子,如甲烷。
8. 什么是分子轨道理论?它与价键理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分子轨道理论是一种化学理论,它将分子中的原子轨道组合成分子轨道来描述分子的电子结构。
与价键理论不同,分子轨道理论不假设电子成对形成共价键,而是将电子视为分布在整个分子空间中的分子轨道上的粒子。
分子轨道理论可以解释分子的磁性和电子的离域性,而价键理论则不能。
四、计算题9. 假设一个氢原子的电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计算该过程中释放的光子能量。
答案:根据氢原子能级公式E_n = -13.6 eV / n^2,电子从n=3跃迁到n=2时释放的光子能量为ΔE = E_3 - E_2 = -13.6 eV / 3^2 - (-13.6 eV / 2^2) = 1.89 eV。
10. 计算一个CO分子的键能,已知C和O的电负性分别为2.55和3.44,CO的键长为1.128 Å。
答案:根据键能公式E = (χ1 - χ2)^2 / (4 * χ1 * χ2) * (1 - r / r0)^2,其中χ1和χ2分别是C和O的电负性,r是CO的键长,r0是C和O单键的标准键长1.43 Å。
结构化学考试题库 含具体答案

结构化学考试题库1第一部分量子力学基础与原子结构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一维势箱解的量子化由来()①人为假定②求解微分方程的结果③由势能函数决定的④由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决定的。
答案:④2.下列算符哪个是线性算符()①exp ②▽2③sin④答案:②3.指出下列哪个是合格的波函数(粒子的运动空间为0+)()①sinx②e -x③1/(x-1)④f(x)=e x (0x 1);f(x)=1(x 1)答案:②4.基态氢原子径向分布函数D(r)~r 图表示()①几率随r 的变化②几率密度随r 的变化③单位厚度球壳内电子出现的几率随r 的变化④表示在给定方向角度上,波函数随r 的变化答案:③5.首先提出微观粒子的运动满足测不准原理的科学家是()①薛定谔②狄拉克③海森堡③波恩答案:③6.立方势箱中22810ma hE <时有多少种状态()①11②3③7④2答案:③7.立方势箱在22812ma h E ≤的能量范围内,能级数和状态数为()①5,20②6,6③5,11④6,17答案:③8.下列函数哪个是22dx d 的本征函数()①mxe②sin 2x ③x 2+y 2④(a-x)e -x答案:①9.立方势箱中2287ma h E <时有多少种状态()①11②3③4④2答案:③10.立方势箱中2289ma h E <时有多少种状态()①11②3③4④2答案:③11.已知xe 2是算符x P ˆ的本征函数,相应的本征值为()①ih2②i h 4③4ih ④ i h答案:④12.已知2e 2x 是算符x i ∂∂-的本征函数,相应的本征值为()①-2②-4i③-4ih④-ih/π答案:④13.下列条件不是品优函数必备条件的是()①连续②单值③归一④有限或平方可积答案:③14.下列函数中22dx d ,dx d的共同本征函数是()①coskx②xe-bx③e-ikx④2ikxe-答案:③215.对He +离子而言,实波函数||m nl ψ和复波函数nlm ψ,下列哪个结论不对()①函数表达式相同②E 相同③节面数相同④M 2相同答案:①16.氢原子基态电子几率密度最大的位置在r =()处①0②a 0③∞④2a 0答案:①17.类氢体系m43ψ的简并态有几个()①16②9③7④3答案:①18.对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量子数l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1l 的取值规定了m 的取值范围2它的取值与体系能量大小有关3它的最大取值由解R 方程决定4它的取值决定了轨道角动量M 的大小答案:②19.对He +离子实波函数py2ψ和复波函数121-ψ,下列结论哪个不对()①Mz 相同②E 相同③M 2相同④节面数相同答案:①20.对氢原子实波函数px2ψ和复波函数211ψ,下列哪个结论不对()①M 2相同②E 相同③节面数相同④Mz 相同答案:④21.He +体系321ψ的径向节面数为()①4②1③2④0答案:④22.Li 2+体系3p ψ的径向节面数为()①4②1③2④0答案:②23.类氢离子体系Ψ310的径向节面数为()①4②1③2④0答案:②24.若l =3,则物理量M z 有多少个取值()①2②3③5④7答案:④25.氢原子的第三激发态是几重简并的()①6②9③12④16答案:④26.由类氢离子薛定谔方程到R ,H ,Ф方程,未采用以下那种手段()①球极坐标变换②变量分离③核固定近似④线性变分法答案:④27.电子自旋是()①具有一种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自转②具有一种类似地球自转的运动③具有一种非空间轨道运动的固有角动量④因实验无法测定,以上说法都不对。
结构化学试题(简答题与计算题) (1)

2 sin 2πx 时,动量 p 有无确定值?若 aa
有,求其确定值,若没有,求其平均值。
3.已知一维势箱的长度为 0.1 nm, 求:(1) n=1 时箱中电子的 de Broglie
波长;(2) 电子从 n=2 向 n=1 跃迁时辐射电磁波的波长;(3) n=3 时箱中电子
的动能。
4.由斯莱特规则计算 19 号元素钾的 3d 和 4s 能级能量值,从而说明钾的最
1. 写出 Li 原子基组态的一个 Slater 行列式完全波函数?
2.判断下列分子哪些是共轭分子?
若是共轭分子写出其大π键ຫໍສະໝຸດ m nCS.2SO3
PCl3
H C C C H
3.右图为金刚石晶胞在 a-b 平面上的投影图(图中的 数字为碳原子的 c 轴坐标),请用规定符号在图中标出 41,43 螺旋轴的位置,(逆时针旋转方向),并标出菱形 滑移面的位置。并指出其点阵形式。
6.证明 sp2 杂化的各个杂化轨道是正交归一的,且满足单位轨道贡献规则。
(1
13s
2 3
px
2
1 3
s
1 6
px
1 2
py
3
1 3
s
1 6
px
1 2
py
)
7.用 HMO 方法处理丁二烯分子, 计算各分子轨道能级、波函数和电子总
能量。并计算分子处于基态、第一激发态、电离一个 π 电子变为正离子时的电荷
解:SO3: D3h;
SO32-: C3v;
CH3+: D3h ; CH3-: C3v; BF3: D3h 。
13. 证明波函数
ψg
2
1
2S 1
2
大三结构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三结构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晶体结构中,原子的配位数为12?A. 立方体心立方晶格B. 面心立方晶格C. 六角密堆积D. 体心立方晶格答案:B2.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水分子的空间构型是:A. 直线形B. V形C. 四面体形D. 三角锥形答案:B3. 在分子轨道理论中,下列哪个分子的键级为2.5?A. H2B. N2C. O2D. F2答案:B4. 下列哪种元素的电负性最高?A. 氟B. 氧C. 氮D. 碳答案:A5. 根据晶体场理论,八面体配位场中,d轨道分裂能Δo的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配体的场强B. 金属离子的电荷C. 配体的几何构型D. 金属离子的电子排布答案:C6. 以下哪种化合物不属于离子化合物?A. NaClB. HClC. MgOD. CaF2答案:B7. 根据分子轨道理论,下列哪种分子的键级为3?A. COB. N2C. O2D. NO答案:A8. 在周期表中,第V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A. ns^2np^1B. ns^2np^2C. ns^2np^3D. ns^2np^4答案:C9.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氨分子的空间构型是:A. 三角锥形B. 四面体形C. V形D. 直线形答案:B10. 在分子轨道理论中,下列哪个分子的键级为1.5?A. O2B. N2C. COD. NO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晶体场理论,八面体配位场中,d轨道分裂能Δo的大小与配体的场强成正比。
2.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中,分子的几何构型是由中心原子周围的价层电子对数决定的。
3. 电负性是衡量原子吸引电子对的能力的物理量,通常用Pauling电负性标度来表示。
4. 离子化合物是由正负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力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5. 分子轨道理论认为,分子轨道是由原子轨道通过分子形成时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6.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乙炔分子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形。
大三结构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三结构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元素的电子排布符合洪特规则?A. 碳(C)B. 氧(O)C. 氮(N)D. 磷(P)答案:C2. 根据原子轨道理论,s轨道的形状是:A. 球状B. 哑铃状C. 双叶状D. 四叶状答案:A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认为,分子的几何构型是由以下哪个因素决定的?A. 原子核的电荷B. 电子云的排斥C. 原子半径的大小D. 电子的自旋方向答案:B4. 以下哪个化合物不是共价化合物?A. HClB. NaClC. H2OD. CO2答案:B5. 金属键的形成是由于:A. 共用电子对B. 电子的排斥C. 电子的离域D. 电子的局域答案:C6. 晶体场理论中,八面体配位的中心金属离子的d轨道分裂为:A. t2g和egB. a1g和t1uC. e和t2D. a1和t1答案:A7. 下列哪个分子具有顺磁性?A. O2B. N2C. H2D. He答案:A8. 根据分子轨道理论,H2分子的键级是:A. 0B. 1C. 2D. 3答案:B9. 下列哪种晶体属于离子晶体?A. 石墨B. 金刚石C. NaClD. SiO2答案:C10. 以下哪个元素的电负性最高?A. FB. OC. ND. C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根据鲍林电负性标度,电负性最高的元素是________。
答案:氟(F)2. 原子轨道的量子数n可以取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13. 一个s轨道最多可以容纳________个电子。
答案:24. 根据路易斯酸碱理论,HCl是一个________酸,而NH3是一个________碱。
答案:布伦斯特(Brønsted);路易斯(Lewis)5. 晶体中,面心立方(FCC)结构的配位数是________。
答案:126. 根据分子轨道理论,N2分子的键级是________。
答案:37. 一个原子的电子亲和能是该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时释放的能量,而电离能是该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时吸收的能量,因此电离能总是________电子亲和能。
结构化学复习题与答案

结构化学复习题与答案结构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及其与宏观性质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结构化学的复习题与答案,供同学们参考。
一、选择题1.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哪个原理?A. 能量最低原理B. 洪特规则C. 泡利不相容原理D. 所有以上答案:D2.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A. 氢(H)B. 氧(O)C. 钠(Na)D. 氯(Cl)答案:C3. 什么是化学键?A. 原子间的吸引力B. 原子间的排斥力C. 原子间的电磁相互作用D. 原子间的物理连接答案:C4.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离子键是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键B. 共价键是金属与金属之间的键C. 离子键是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D. 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电子共享形成的答案:C5. 哪个分子具有平面结构?A. H2OB. NH3C. C2H4D. C2H6答案:C二、填空题1.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原子轨道内最多可以容纳______个电子,且它们的自旋方向必须是______。
答案:2;相反2. 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分布图可以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出现的概率,通常用______来表示。
答案:spdf图3. 根据分子轨道理论,分子的键级可以通过公式______来计算。
答案:键级 = (成键电子数 - 反键电子数) / 24.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______,它存在于氢原子与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之间。
答案:分子间作用力5. 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可以通过______来描述。
答案:晶格常数和晶格类型三、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分子的极性,并举例说明。
答案:分子的极性是指分子中电荷分布不均匀,导致分子具有正负两端的现象。
例如,水分子(H2O)就是一个极性分子,因为氧原子比氢原子电负性大,导致电子云偏向氧原子,使得分子两端带有不同的电荷。
2. 解释什么是晶体的布拉维格子,并说明其重要性。
答案:布拉维格子是描述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排列方式的几何结构。
它的重要性在于,布拉维格子决定了晶体的宏观物理性质,如硬度、导电性等。
高考结构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高考结构化学考试题及答案高考是每个学生都非常重要的一段时间,而结构化学作为其中的一门科目,也是备受关注的考试内容之一。
这门科目注重学生对化学结构和其相关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因此考试题目往往较为复杂。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高考结构化学考试题目及其答案,希望能对同学们复习和应对考试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选择题作为结构化学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都有一定的要求。
下面是一个例子:题目: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是盐酸(HCl)?A.氯化镁(MgCl2)B.硝酸(HNO3)C.氯化钾(KCl)D.硫酸(H2SO4)答案:选C。
氯化钾是黄色固体,是盐酸和氯化钾溶液常用的化学试剂,可用作酸性反应的催化剂。
二、计算题在结构化学考试中,计算题涵盖了化学方程式、分子式和摩尔质量计算等内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
以下是一个例子:题目:已知反应A + B -> C,已知反应物A的质量为2克,B的质量为3克。
如果反应完全,C的质量是多少克?答案:反应物A和B的质量之比为2: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mol A和1mol B反应生成1mol C。
根据反应物质量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计算出A为1mol,B为1.5mol。
C的质量为1mol,相对分子质量乘以摩尔数,即C的质量为(1 x 相对分子质量)克。
三、填空题填空题考察的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快速运算能力。
以下是一个例子:题目:一种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样品中含有20g的碳、5g的氢。
如果样品的摩尔质量为40g/mol,求样品中氧的质量。
答案:样品总质量为20g + 5g = 25g。
由摩尔质量可以得知每摩尔样品中的质量为40g。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摩尔数,再乘以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即可得到氧的质量。
四、解答题解答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
以下是一个例子:题目:请解释为什么铁的密度比铝要大?答案:密度是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空间利用率:二、1 52 63 748三、离域分子轨道理论5.21试分析下列分子中的成键情况,比较Cl 的活泼性,说明理由。
H 3CCl ; 2H C=CHCl ; HC CCl ≡ 解:(a )H 3CCl :该分子为CH 4分子的衍生物。
同CH 4分子一样,C 原子也采用3sp 杂化轨道成键。
4个3sp 杂化轨道分别与3个H 原子的1s 轨道及Cl 原子的3p 轨道重叠共形成4个σ键,分呈四面体构型,属3C υ点群。
(b )2H C CHCl =:该分子为22H C CH =分子的衍生物,其成键情况与C 2H 4分子的成键情况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别。
在C 2H 3Cl 分子中,C 原子(1)的3个2sp 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H 原子的1s 轨道和C 原子(2)的2sp 杂化轨道重叠形成3个σ键;C 原子(2)的3个2sp 杂化轨道则分别与H 原子的1s 轨道、Cl 原子的3p 轨道及C 原子(1)的2sp 杂化轨道重叠共形成3个σ键。
此外,两个C 原子和Cl 原子的相互平行的p 轨道重叠形成离域π键43π。
成键情况示于下图:C 2HClHHσσσσσC 2H 3Cl 分子呈平面构型,属于s C 点群。
43π的形成使C Cl -键缩短,Cl 的活泼性下降。
(c )HC CCl ≡:该分子为C 2H 2分子的衍生物。
其成键情况与C 2H 2分子的成键情况也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别。
在C 2HCl 分子中,C 原子采取sp 杂化。
C 原子的sp 杂化轨道分别与H 原子的1s 轨道(或Cl 原子的3p 轨道)及另一个C 原子sp 杂化轨道共形成两个σ键。
此外,C 原子和Cl 原子的p 轨道(3个原子各剩2个p 轨道)相互重叠形成两个离域π键:43x π和43y π。
分子呈直线构型,属于C υ∞点群。
两个43π的形成使C 2HCl 中C Cl -键更短,Cl 原子的活泼性更低。
根据以上对成键情况的分析,C Cl -键键长大小次序为: 3232CH Cl C H Cl C HCl >>5.22 试分析下列分子中的成键情况,指出C Cl -键键长大小次序,并说明理由。
65C H Cl 652C H CH Cl ()652C H CHCl ()653C H CCl解:在C 6H 5Cl 分子中,一方面,C 原子相互间通过22sp sp -杂化轨道重叠形成C C -σ键,另一方面,一个C 原子与一个Cl 原子间通过23sp p -轨道重叠形成C Cl -σ键。
此外,6个C 原子和Cl 原子通过p 轨道重叠形成垂直于分子平面的离域π键37π。
由于Cl 原子参与形成离域π键,因而其活性较低。
在C 6H 5CH 2Cl 分子中,苯环上的C 原子仍采用2sp 杂化轨道与周边原子的相关轨道重叠形成σ键,而次甲基上的C 原子则采用3sp 杂化轨道与周边原子的相关轨道重叠形成σ键。
此外,苯环上的6个C 原子相互间通过p 轨道重叠形成离域π键:66π。
在中性分子中,次甲基上的C 原子并不参与形成离域π键,但当Cl 原子被解离后,该C 原子的轨道发生了改组,由3sp 杂化轨道改组为2sp 杂化轨道,此时它就有条件参加形成离域π键。
因此,在[C 6H 5CH 2]+中存在67π。
由于π电子的活动范围扩大了,67π的能量比66π的能量低,这是C 6H 5CH 2Cl 分子中的Cl 原子比C 6H 5Cl 分子中的Cl 原子活性高的另一个原因。
在()652C H CHCl 分子中,苯环上的C 原子采用2sp 杂化轨道与周边原子的相关轨道重叠形成σ键,而非苯环上的C 原子则采用3sp 杂化轨道与周边原子的相关轨道重叠形成σ键。
这些σ键和各原子核构成了分子骨架。
在中性分子中,非苯环上的C 原子不参与形成离域π键,分子中有2个66π。
但当Cl 原子解离后,该C 原子形成σ键所用的杂化轨道由3sp改组为2sp ,于是它就有条件参与共轭,从而在()652C H CH +⎡⎤⎣⎦中形成更大的离域π键1213π。
这使得()652C H CHCl 分子中的Cl 原子更活泼。
在()653C H CCl 分子中,C 原子形成σ键的情形与上述两分子相似。
非苯环上的C 原子也不参与共轭,分子中有3个66π。
但Cl 原子解离后,非苯环上的C 原子改用2sp 杂化轨道形成σ键,剩余的p 轨道与18个C 原子的p 轨道重叠,形成更大更稳定的离域π键1819π,这使得()653C H CCl 分子中的Cl 原子在这4个分子中最活泼。
综上所述,Cl 原子的活泼性次序为:()()65652656523C H Cl C H CH Cl C H CHCl C H CCl >>>5.23 试比较2CO ,CO 和丙酮中C O -键键长大小次序,并说明理由。
解:三个分子中碳-氧键键长大小次序为:丙酮2CO CO >>丙酮分子中的碳-氧键为一般双键,键长最长。
CO 2分子中除形成σ键外还形成两个离域π键43π。
虽然碳-氧键键级也为2,但由于离域π键的生成使键能较大,键长较短,但比一般三键要长。
在CO 分子中,形成一个σ键,一个π键和一个π配键,键级为3,因而碳-氧键键长最短。
丙酮、CO 2和CO 分子中碳-氧键键长分别为121pm ,116pm 和113pm 。
5.24 苯胺的紫外可见光谱和笨差别很大,但其盐酸盐的光谱和苯相近,解释这现象。
解:通常,有机物分子的紫外可见光谱是由π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产生的。
苯及简单的取代物在紫外可见光谱中出现三个吸收带,按简单HMO 理论,这些吸收带是π电子在最高被占分子轨道和最低空轨道之间跃迁产生的。
苯分子中有离域π键66π,而苯胺分子中有离域π键87π。
两分子的分子轨道数目不同,能级间隔不同,π电子的状态不同,因而紫外可见光谱不同,但在653C H NH Cl 分子中,N原子采用3sp 杂化轨道成键,所形成的离域π键仍为66π,所以其紫外可见光谱和苯相近。
四、前线轨道理论【5.17】用前线轨道理论分析CO 加2H 反应,说明只有使用催化剂该反应才能顺利进行。
解:基态CO 分子的HOMO 和LUMO 分别为3σ和2π,基态H 2分子的HOMO 和LUMO 分别为1s σ和*1s σ。
它们的轮廓图示于图5.17(a )。
COH 22(3)σ*01()sσ0(2)π21()s σ图 CO 和H2的前线轨道轮廓图由图可见,当CO 分子的HOMO 和H 2分子的LUMO 接近时,彼此对称性不匹配;当CO 分子的LUMO 和H 2分子的HOMO 接近时,彼此对称性也不匹配。
因此,尽管在热力学上CO 加H 2(生成烃或含氧化合物)反应能够进行,但实际上,在非催化条件下,该反应难于发生。
CO H 2Ni图5.17(b ) CO 和H 2在Ni 催化剂上轨道叠加和电子转移情况若使用某种过度金属催化剂,则该反应在不太高的温度下即可进行。
以金属Ni 为例,Ni 原子的d 电子转移到H 2分子的LUMO 上,使之成为有电子的分子轨道,该轨道可与CO 分子的LUMO 叠加,电子转移到CO 分子的LUMO 上。
这样,CO 加H 2反应就可顺利进行。
轨道叠加及电子转移情况示于图5.17(b )中。
Ni 原子的d 电子向H 2分子的LUMO 转移的过程即H 2分子的吸附、解离而被活化的过程,它是CO 加H 2反应的关键中间步骤。
【5.18】用前线轨道理论分析加热或光照条件下,环己烯和丁二烯一起进行加成反应的规律。
解:环己烯与丁二烯的加成反应和乙烯与丁二烯的加成反应类似。
在基态时,环己烯的π型HOMO 与丁二烯的π型LUMO 对称性匹配,而环己烯的π型LUMO 与丁二烯的π型HOMO 对称性也匹配。
因此,在加热条件下,两者即可发生加成反应: 前线轨道叠加图示于图5.18中。
丁二烯3LUMOψ2HOMOψHOMOπ*LUMOπ图5.18 环己烯和丁二烯前线轨道叠加图在光照条件下,π电子被激发,两分子激发态的HOMO 与LUMO 对称性不再匹配,因而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但可发生其他反应)。
5.19 用前线轨道理论分析乙烯环加成变为环丁烷的反应条件及轨道叠加情况。
解:在加热条件下,乙烯分子处在基态,其HOMO 和LUMO 分别为2p π和#2p π。
当一个分子的HOMO 与另一个分子的LUMO 接近时,对称性不匹配,不能发生环加成反应,如图 5.19(a )。
+++---++--++--2HOMO()p π*2LUMO()pπ*2()LUMOp π*2()HOMOp π图5.19(a) 图5.19(b)但在光照条件下,部分乙烯分子被激发,电子由2pπ轨道跃迁到#2p π轨道,此时#2p π轨道变为HOMO ,与另一乙烯分子的LUMO 对称性匹配,可发生环加成反应生成环丁烷,如图5.19(b )。
五、杂化轨道理论、六、HMO 计算离域化能 1、【5.12】用HMO法解环丙烯正离子()33C H +的离域π键分子轨道波函数,并计算π键键级和C 原子的自由价。
解:(1)()33C H +的骨架如图5.12(a )所示:C 1C 2C 3HH H图5.12(a)按LCAO ,其离域π键分子轨道为:112233i i c c c c ψφφφφ=++=∑式中i φ为参与共轭的C 原子的p 轨道,i c 为变分参数,即分子轨道中C 原子的原子轨道组合系数,其平方表示相应原子轨道对分子轨道的贡献。
按变分法并利用HMO 法的其本假设进行简化,可得组合系数i c 应满足的久期方程:()()()123123123000E c c c c E c c c c E c αβββαβββα-++=⎧⎪+-+=⎨⎪++-=⎩用β除各式并令()/x E αβ=-,则得:123123123000xc c c c xc c c c xc ++=⎧⎪++=⎨⎪++=⎩欲使i c 为非零解,则必须使其系数行列式为零,即:1111011x x x=解此行列式,得:1232,1,1x x x =-== 将x 值代入()/x E αβ=-,得:1232,,E E E αβαβαβ=+=-=-能级及电子分布如图5.12(b )。
E 2=E 3=α-βαE 1=α+2β图5.12(b)将12E αβ=+代入久期方程,得:123123123202020c c c c c c c c c βββββββββ--=⎧⎪-+=⎨⎪+-=⎩解之,得:123c c c ==。
根据归一化条件,2221231c c c ++=,求得:)123123c c c ψφφφ====++将23E E αβ==-代入久期方程,得:123123123000c c c c c c c c c βββββββββ++=⎧⎪++=⎨⎪++=⎩即: 1230c c c ++=利用分子的镜面对称性,可简化计算工作:若考虑分子对过2C 的镜面对称,则有: 1321,2c c c c ==- 根据归一化条件可得:132c c c ===波函数为:)1232ψφφφ=-+若考虑反对称,则132,0c c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