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艺术品市场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当代艺术市场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当代艺术市场的不足及改进建议引言:当代艺术市场作为一个多元化和充满活力的领域,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当前当代艺术市场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改善这些问题。
一、缺乏透明度和信息不对称在当代艺术市场中,由于交易流程复杂、信息获取困难,导致了市场的透明度不够。
购买者往往难以获得真实、准确的艺术品信息,造成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这种不透明性可能使投资者担心受到价格操纵或伪劣产品欺骗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强在艺术品交易中的透明度。
一方面,需要建立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或平台来核实和验证艺术品的真实性和价值;另一方面,应该加强与国际标准接轨,在购买过程中提供更多相关信息,并通过透明化交易流程来减少不确定性。
二、缺乏专业评估标准在当代艺术市场中,由于缺乏一致的专业评估标准,难以确定艺术品的真实价值。
这导致了市场的混乱和不稳定性,使得投资者面临着风险。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应该建立起综合、权威的艺术品评估体系。
这可以通过与学术界、博物馆和专业机构的合作来实现。
通过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并有独立的专家团队进行评估,在市场上建立信誉和权威性。
三、缺乏教育和普及当代艺术市场往往容易让人感到陌生和不接触。
许多人对当代艺术缺乏了解,无法真正理解作品背后蕴含的思想和表达方式。
这也限制了更多人参与到当代艺术市场中来。
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普及工作。
学校应该将艺术教育纳入课程之中,培养学生对当代艺术的兴趣与欣赏能力。
同时,设立公共展览馆和约见活动等形式,供公众观看、交流和参与,以增加大众对当代艺术的了解。
四、缺乏多元化投资渠道目前的当代艺术市场很大程度上专注于高端收藏家和富有阶层。
这导致市场过度集中,缺乏多元化的投资机会,限制了更多群体参与到艺术市场中来。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推动建立更多合理的投资渠道。
例如,在城市中设立公共艺术基金和开放式创作空间,鼓励年轻艺术家和新兴创作团队获得支持和培养。
同时,推出小规模投资产品或基金,让普通投资者也能够参与到当代艺术领域中来。
当代艺术市场的困境与提升方案

当代艺术市场的困境与提升方案一、当代艺术市场的困境当代艺术市场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思想内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与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相比,当代艺术市场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境。
这些困境不仅制约了市场的稳定发展,也对艺术家们的创作和生存环境带来了挑战。
1.1 艺术品真伪难辨在艺术市场中,尤其是当代艺术品市场上,伪劣作品充斥其中成为一个严重问题。
由于技术手段的进步和仿制技巧的提升,许多赝品难以辨别。
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对正规艺术机构造成了信任危机。
1.2 追求商业化导致创作困境一些商业机构或个人追逐商业利益,过度干预艺术家创作内容和方向,使得很多艺术家受到创作压力与自主权受限之苦。
这种商业化倾向降低了当代艺术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也限制了艺术创作的广度和深度。
1.3 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不公平当代艺术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成为制约市场发展的一大问题。
购买者往往无法准确了解作品的真实价值,从而容易被误导或受到不正当手段的操控。
这种信息不对称助长了市场上虚假炒作,使得市场失去公平竞争的基础。
二、当代艺术市场提升方案面对困境,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当代艺术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2.1 加强艺术品鉴定与监管为了确保艺术品交易的公正和合法性,应建立专业化的鉴定机构与监管机构来把关。
通过加强技术手段与专业能力,提高真伪鉴别水平,并依法追究伪造者和售假者的责任。
同时,要加强政府部门在监管方面的力度,扩大监督范围,减少违规行为。
2.2 倡导独立创作与多元表达鼓励艺术家们独立创作,摆脱商业化压力的束缚。
为艺术家们提供多元化的创作空间和资源,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个人思想与情感。
同时,要加强艺术教育和培训,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与观众。
2.3 提升市场信息透明度建立艺术品交易公开、透明的平台,在交易过程中披露作品真实信息、交易记录等。
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并倡导价格公开、宣传真实作品。
通过信息公开来减少虚假炒作和不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我国艺术品市场现状与发展概析

我国艺术品市场现状与发展概析摘要:本文阐述艺术品市场对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艺术的角度揭示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
重点论述艺术品市场的现状、问题与发展。
关键词:艺术;艺术品;艺术品投资收藏一、我国艺术品市场成因与现状1.我国艺术品市场成因分析艺术品交易一向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主要以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城市为中心,近年来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代表的一大批艺术交易市场的出现和火热场面使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在各级部门、各行各业共同努力下,北京市得到迅猛发展,综合实力成长为世界最重要城市之一。
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富民强、安定团结大好局面成为社会物质文明达到一定高度,人民提出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的有利条件。
随着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国际化进程,世界各地的藏家、买家被吸引而来,逐渐形成新的交易主体,带来新的商机。
国家和城市的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是艺术品交易市场得以繁荣的制度保证。
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向来具有收藏字画古玩等艺术品的传统,这些传统在困难时期被长期压制,一旦民族复兴,国力再度强盛,必然被激发出来,而且会来的更加猛烈。
2.我国艺术品市场现状近年来,艺术品投资开始悄然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仅在北京一市就有琉璃厂、潘家园、古玩城等地经营艺术品的商家4000多个,拍卖公司有19个,整个产业状态呈合理的梯形结构。
北京的艺术市场2007全年的收入是20个亿,其中文物旧货市场10个亿,拍卖市场10个亿,这是通过民间合法的收藏、交易、交流、交换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2008、2009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交易量有所下滑,但总体仍然向好。
艺术品投资艺术品投资分为私人投资和集团投资两种。
首先,就目前集团投资而言,主要是国际性艺术投资基金形式,包括美国艺术基金和中国投资基金在内的许多艺术投资基金。
其经营模式通常是每年向基金购买者收取占投资总额2%的费用,如果年收益率超过6%,再另外从超额利润中获得20%的分红。
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案

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案一、引言文化艺术领域作为一个社会的精神标志和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文化艺术领域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如艺术品市场乱象、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等。
本文将着重探讨这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促进文化艺术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艺术品市场乱象的问题1.1 低劣仿制品泛滥当前,艺术品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的低劣仿制品,严重侵害了艺术家的权益和市场秩序。
这些仿制品不仅损害了艺术品的原创性和独特性,也容易误导消费者,导致市场供需失衡。
1.2 不规范拍卖和交易环境另一个问题是艺术品拍卖和交易环境的不规范。
存在着一些拍卖行和交易平台为了追求暴利,不顾艺术品的实际价值,制造虚假繁荣。
这种不规范的环境损害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阻碍了真正优秀艺术作品的流通和推广。
三、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2.1 地域差异明显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较好,而中西部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则面临着发展滞后的困境。
这种差异不仅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也限制了全国文化艺术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2.2 薄弱环节有待加强此外,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也需要加强,例如创意设计、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以及版权保护等方面。
这些环节的不完善,阻碍了文化艺术产业的创新和竞争力的提升,制约了文化产业整体的发展。
四、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3.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为了解决艺术品市场乱象问题,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政府可以加大对仿制品制造和销售的打击力度,同时鼓励原创艺术品的创作和推广。
此外,建立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监管机制,加强拍卖行业的自律,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保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3.2 推动地区间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为了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文化艺术产业的投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引进优秀人才。
艺术品市场的监管与管理

艺术品市场的监管与管理艺术品是人类文化的代表之一,它承载着文化、历史、民族和艺术价值,是文化经济中重要的一环。
艺术品市场是一个复杂的市场,其中藏品的真伪鉴定、价格评估、交易安全等问题都需要市场监管与管理。
本文将从艺术品市场的规模、监管难点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分析该市场的监管与管理。
一、市场规模艺术品市场在国际上一直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它的总规模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自2018年开始,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交易额已经连续两年稳居3000亿美元以上。
而在国内,根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拍卖市场总成交额达到1.1万亿元,其中4.35万件拍品涵盖各个领域的艺术品,占拍卖产品总数的约82.1%。
这表明了艺术品市场在中国的重要性,并且绝对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二、监管难点艺术品市场本身就难以监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信息不透明。
艺术品的价值评估具有主观性,因此市场价格常常难以公开透明,造成了交易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2.藏品复杂难辨。
艺术品市场的藏品种类和质量良莠不齐,市场中存在大量的赝品和仿品,导致真品和假品难以分辨。
3.市场监管机构落后。
针对艺术品市场的监管机构还处于发展初期,监管力量不足,难以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
三、应对策略艺术品市场监管与管理需要加强市场信息公开透明、提高艺术品的真伪鉴定技术和加强监管力度,同时需要政府和市场主体共同发挥作用:1.合理利用新技术。
通过数字化、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实现艺术品市场信息高效传递和交流,从而增强市场的透明性。
2.加强协会自律。
建立行业协会自律框架,通过行业标准、规范工作流程、信息交流平台等手段提高市场自律能力,提高艺术品市场的交易安全和规范程度。
3.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艺术品鉴定技术培训,提高市场鉴定能力,将专业人才引入市场监管机构,提高监管水平。
4.强化监管力度。
政府应该加强对艺术品市场的监管,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和法律体系,打造公开、透明、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从而保障市场的健康发展。
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中难题浅析

关键词:艺术品;拍卖市场;“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艺术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艺术品收藏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而艺术品拍卖会作为艺术品二级市场,是大众收藏和购买艺术品的一条重要渠道。
随着一些企业名人和娱乐明星纷纷走入艺术品拍卖会,再加上媒体和网络的不断渲染,艺术品拍卖会越来越火爆。
事实上,艺术品拍卖市场表面上一片繁荣,背后却是困境重重,难题不断。
一些拍卖公司为了生存下去,各种违规操作的现象频频发生。
一、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的“难题”首当其冲的是“拍假”问题。
在当下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而这也是大多数艺术品拍卖公司不可回避的问题。
当前,拍卖企业“拍假”的方式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方式是拍卖企业在不知道拍品是赝品的情况下拍假。
笔者相信大多数艺术品拍卖公司在征集拍品的过程中,还是本着“去伪存真”的理念的。
只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拍卖公司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误将赝品当作真品而进行拍卖。
比如,某些拍卖企业的鉴定人员由于鉴定水平有限,会误把某些伪作当成真品而进行拍卖。
当然,如今的艺术品市场中,赝品伪作的造假手段和水准非常之高,鉴定专家们很容易以假乱真,由此导致拍卖企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下错误。
当下,有一批书画造假者,利用科技手段高清扫描某书画名家的作品原迹,将其印制在宣纸上,然后高薪邀请书画艺术家的学生,在宣纸上进行添笔加工。
由于学生对于老师的风格、技法十分熟悉,很容易接近于作品原貌,这种作伪手段令人防不胜防,甚至连书画艺术家本人都很难分辨真伪,着实令人汗颜。
第二种方式是知假拍假。
某些拍卖企业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在明知是赝品伪作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拍卖,甚至出现个别拍卖企业专门拍售赝品伪作的情况。
此外,某些素质低下的拍品供给者,利用各种手段将赝品伪作送进拍卖会进行虚假拍卖,在拍卖公司获得了拍卖成交记录后,如同获得了通关证书,为这些赝品伪作日后的交易流通找到了“合法”的凭据。
这些卑劣的手段,致使很多赝品伪作流入了艺术品拍卖市场,严重地玷污了拍卖公司的形象,对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发展十分不利。
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必看!

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必看!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同物质商品生产一样,艺术品市场也同样存在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不同环节,但也存在着自身的一些特点。
与股票市场的概念相似,艺术品市场也可分为一级、二级市场。
一般而言,一级市场从艺术家直接取得艺术品,通过代理或合作机制联系艺术家,以展览的形式介绍给藏家,并将艺术品进行销售。
艺术经纪人、画廊与艺术博览会均属于一级市场。
而二级市场指的是收藏家由一级市场中买入艺术品后再出手流入市场,即进行二次流通的市场。
拍卖公司是最典型的二级市场,大部分画廊与经纪人只作一级市场,但也有经纪人与画廊从事二次流通的工作,从而也可同样属于二级市场。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不同于西方国家,国内的一级二级市场区分不甚清晰,因为有些拍卖公司不但从收藏家手中征集拍卖品,也直接向艺术家与画廊征集作品。
与其他国家的艺术品市场不同,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呈现一级市场冷落而以拍卖公司为代表的二级市场火爆的状态。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事实上,中国的画廊产业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也是造成艺术品一级、二级市场发展不均衡的原因。
画廊产业一直以来被人们寄予了厚望,希望通过画廊的工作使更多更优秀的作品进入市场。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艺术品价值与价格偏离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目前缺乏有效的定价机制,仅凭该拍卖公司的拍价无法反映某一艺术品的真实价值,也会给可以炒作借此牟利的投资人以可趁之机。
艺术品的价值并非由简单的“凝结在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综合了各种如审美、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等主观因素。
因此,在艺术品市场上更容易出现其价值与价格偏离的状况。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艺术品市场的诚信问题高速发展的市场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流入,同样也诱使一部分投机者以不法行为谋取利益。
造假之风愈演愈烈,而赝品则使投资者防不胜防。
拍卖市场中诸如张晓刚《小女孩》赝品上拍事件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品市场的诚信问题。
文化艺术市场的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案

文化艺术市场的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案一、引言文化艺术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精神追求,也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文化艺术需求的增加,文化艺术市场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探讨文化艺术市场的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问题分析1. 市场规模不够大在一些地区或国家,由于对文化艺术价值的认知度不足,导致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这限制了文化艺术产业链条的完善与发展。
2. 艺术作品创新不足有时候,在追求商业价值和迎合观众口味之余,创作者很容易陷入“重复创作”的泥淖中。
缺乏新意和突破性创新使得文化艺术市场缺乏吸引力。
3. 缺少专业人才支撑文化艺术行业依赖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支撑。
但目前,由于各类文化艺术专业的学校数量不足、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4. 融资难问题一些创作者或文化企业在市场推广、新项目开发等方面常常面临着融资困难。
银行对文化艺术项目融资的风险评估较为保守,加之相关报道少,很多银行甚至直接拒绝提供贷款。
三、解决方案1. 扩大市场规模政府应加强对文化艺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公众对文化艺术价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增加文化艺术项目的投入以及鼓励和支持私人投资来刺激市场需求。
2. 提倡创作多样性为了激发艺术家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应该鼓励他们进行多样化的创作。
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和奖励措施,以促进新颖独特、富有突破性的艺术作品的出现。
3.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为了解决专业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政府可以增加文化艺术专业学校数量,并提高教育质量。
此外,政府还应该鼓励引进海外优秀的文化艺术人才,促进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
4. 提供融资渠道与机构支持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融资机构,为有潜力且有意义的文化艺术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文化艺术领域提供融资支持方面的引导与监督力度。
四、结论尽管文化艺术市场面临着各种问题,但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和改善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艺术品市场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刘 蔚, 黄金洪(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传播系,福建厦门361024)摘 要:文章认为我国艺术品市场当前存在赝品泛滥、炒作成风两大突出问题的内因是艺术品买卖不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行为、艺术品资产价值与价格容易产生背离现象、艺术品市场信息难以对称和充分,外因是商业道德水准下降和市场管理法制不完善,进而提出打造权威鉴定评估机构,整肃专家队伍;建立市场信用管理机制,树立诚信典范;完善买卖法律法规建设,严惩违法行为;加大艺术鉴赏知识普及力度,倡导理性投资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艺术品; 市场; 问题; 成因; 对策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0)06-0073-03On the Causes of Problems in Chinese Art Market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TakeLI U Wei, HUANG Jin-hong(Cultura l Communication Dept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 men,Fujian 361024)Abstract :This article hold s that flooding counterfei ts and hype are the t wo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Chinese art market.T he internal causes for the problems are as follows:non-entirely-rational behavior of brokers in art trade,easy deviation of art prices from their value and the asymmetry and insufficiency of art market information;while the external of which i s morality level.The article then suggests setting up authoritative appraisal and evaluation institu tion to neaten the team of experts,establishing market credit management mechanis m,setting up models of honesty and credit,promoting popularity of art appreciation knowled ge and initiating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rational i nvestments.Key words :art; market; problems; causes; countermeasures收稿日期:2010-04-05作者简介:刘 蔚(1972-),男,福建厦门人,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传播系讲师,从事艺术美学与文化产业学方面的研究;黄金洪(1971-),男,福建仙游人,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传播系副教授,硕士,从事方言学与文化产业学方面的研究。
艺术品市场主要指绘画、书法篆刻、雕塑雕刻、艺术摄影、工艺美术等艺术门类作品及古董买卖的交易场所。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艺术品消费越来越成为人们内在文化需求的外部显征。
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 ,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热潮近年来一阵高过一阵。
然而赝品泛滥、炒作成风已成为阻碍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两大突出问题。
认清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我国艺术品市场存在问题的成因我国艺术品市场之所以存在赝品泛滥、炒作成风两大突出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内因内因与艺术品市场具有与普通商品市场不同的独特特点密切相关。
艺术品市场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独特的特点:1 艺术品买卖不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行为普通商品的消费动机相对比较单纯,比较理性。
如日用品消费,主要就用于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需求。
艺术品的消费则有装饰、投资、收藏、荣誉、公关、学习和信仰等多重动机[1](P 56)。
其中,收藏、荣誉与信仰动机明显具有非理性的特征。
首先,就收藏而言,由于收藏者大多注重艺术品本身独创的 稀缺 价值和审美价值,其购买行为往往表现为随机而发,一旦看上某件艺术品,可能会倾囊甚至变卖家业也在所不惜。
如 金华新闻网 2006年12月26日报道的81岁老人邹一川,他从1987年开始收藏毛泽东像章。
至2006年,在吃饭外(衣服由子女提供),他把所有积蓄都花在收藏毛泽东像章上,共花费17多万元、收藏了3万多枚。
他的收藏纯粹出于个人喜好,没有任何待价而沽的意图。
所以,除了曾用之办过展览外,他人出再高的价钱也没出售过;其次,在荣誉方面, 很多富豪以天价购买艺术品,仅仅是为了证明他们热爱文化,热衷于文化事业,或者证明自己高贵的身份!!有的投资人不完全是出于利己动机,也有可能是出于利他动机!!而是要把它赠送给国家博物馆。
[2](P236)如著名收藏家、厦门心和艺术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蔡铭超,在2006年10月7日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166亿港币的 天价 将绝世铜佛 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 成功拍下,创下中国艺术品迄今为止世界拍卖最高纪录,结束了该佛像在海外飘零多年的历史。
在2009年2月25日的法国巴黎佳士得拍卖会上,他又以3149.12万欧元竞买圆明园鼠首、兔首。
尽管事后他表示不能付款,但其一系列行为的背后,荣誉动机的影子清晰可见;最后,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信仰本身就是人们的一种非理性行为,因之而产生第29卷第6期怀化学院学报 Vol 29 No 62010年6月JOURN AL OF HUAIHU A UNIVERSITYJun .2010的艺术品买卖行为的非理性成分不难想像。
2 艺术品资产价值与价格容易产生背离现象艺术品资产和普通商品资产相比,其价值与价格更容易产生背离现象。
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就在于其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创作者个人更多的审美情趣与工艺技艺,也在于其创作目的主要是用来满足人们某种审美需要这一特性。
当然,用于买卖的艺术品在本质上和普通商品是一样的,都具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
但是,由于艺术品的价值不是单纯地 由凝结在商品上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也不是遮蔽在艺术作品之后的创作活动决定,而是由社会人的价值认识决定。
这是艺术品价值相较于一般劳动产品价值的根本区别之所在[1](P71),使得艺术品具有与其消费动机相应的审美、投资、收藏、符号、宣传、教育、纪念等比普通商品复杂的多重价值,直接造成其不易估价、价值与价格容易背离的市场结果。
如战国时期赵国的 和氏壁,在其尚未被雕琢之前,它只是一块不为人所重的石头,而一旦被雕琢出来成为一件精美的玉器工艺品后,它就价值连城,难以估价了。
此外,如前所述,由于艺术品买卖行为具有非理性的特点,艺术品市场的投资人在投资决策中往往受感情、心理偏好的影响较大,艺术品资产价值与价格发生背离现象就难免要大量存在。
3 艺术品市场信息难以对称和充分艺术品市场和普通商品市场所需要的专业水准、知识经验大相径庭。
如普通商品的家用电器,消费者只要掌握其使用的基本常识,了解市场上不同品牌的区别点及市场反应,就可以大致作出购买决定。
艺术品则不同,因其含有创作者个人更多的审美趣味和工艺技艺,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学识修养和市场经验才能对其真假优劣、价值高低作出准确判定。
在当前艺术教育没有充分普及的情形下,要求买卖双方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是不太可能的事。
这使得艺术品市场信息难以以对称和充分的形式存在。
在当前诚信缺失、法制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中,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充分助长了赝品泛滥和虚假炒作的气焰。
同时,它也是粗制滥造品得以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
有专家提出,直接从画家手里买画也是一个市场,这样的方式虽然避免了假画,但从作品质量上并不一定能够得到保证,因为要根据钱的多少来决定作品的质量,就是说随意性比较强。
有时,即使你出了大钱也很难得到精品。
[3](二)外因1 商业道德水准下降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千年来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调节着人与人之间关系。
诚实、 守信一直是商人们所信奉的职业道德准绳。
但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却日益下降。
商业上的种种惟利是图、尔虞我诈行为,冲击着社会伦理底线。
尽管在资本主义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拜金主义思潮泛滥于欧美社会。
但时至今日,为各国经济学家所大力推崇的市场经济,已是一种规则经济、信用经济。
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在市场经济理论被引进之初,人们看到更多的只是其不良的一面,从而导致了 市场经济不讲道德、 市场经济是拜金经济的谬论一度叫嚣尘上。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应该以普遍的道德下滑为代价。
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商业道德走向沉沦是必然的结果,艺术品市场上的制假、售假、拍假和炒作等不良行为也应之风起潮生、汹涌澎湃。
2 市场管理法制不完善市场管理法制的不完善,给予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艺术领域曾经一度繁荣,但是由于特殊的政治形势,艺术领域的法制建设却一直比较落后!!改革开放后,我国艺术领域再度繁荣起来,艺术法规开始起步。
[4](P256)迄今主要下发、颁布与艺术品市场相关的管理行政文件、法规有:∀关于加强国画展销、收售、出口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1979,文化部);∀文化部关于整顿国画收售混乱情况的报告#(1980,国务院批转);∀文化艺术品出国(境)和来华展览管理办法#(1990,文化部);∀关于加强引进艺术表演和艺术展览管理的意见#(1992,文化部);∀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1993,文化部、建设部);∀关于加强美术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化部关于加强美术品出厂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化艺术品出国和来华展览管理细则# (1993,文化部);∀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1994,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口展览品监管办法#(1997,海关总署);∀文化部涉外文化艺术表演及展览规定#(1997,文化部);∀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1997,国务院);∀关于加强美术展览活动广告管理的通知#(1998,国务院);∀艺术档案管理办法#(2002,国务院);∀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修订)# (2004,文化部)等。
此外,还先后制定、颁发了与艺术品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0)、∀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1996)、∀拍卖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01,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修订)#(2004)、∀拍卖管理办法#(2005,商务部)等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