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日出》参考课件3(基础教学)

合集下载

优质课[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泰山日出》课件(48张PPT)(共48张PPT)

优质课[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泰山日出》课件(48张PPT)(共48张PPT)

导析:本文写泰山日出,而这里提到海上日 出,其目的是为了与下文写泰山日出的雄 奇作对比。海上观日出,对作者来说“不 是奇事”。“太阳从地平线下爬上来”, 一个“爬”字表达出作者的态度。海上的 日出虽有新鲜之感,但又使人感到沉重。 “而且”之后的句子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 来证实上述的看法。让人感到真实可信。
作者简介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 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 鹤、诗哲等。浙江海宁人。 1915年 毕业于杭州一中、 先后就读于上海 沪江大学、 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 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 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 入伦敦 剑桥大学当特别生, 研究政治经济 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 的熏 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 唯美派诗人的 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2. 但在高山顶上看日出,尤其在泰山顶上, 我无餍的好奇心,当然盼望一种特异的境 界,与平原或海上不同的。
导析:“但”字紧承上句进行转折。由于 看惯了海上的日出,故而对高山看日出便 心生好奇,更何况泰山观日历来就是一大 胜景。“特异”一词是本文的文眼,下文 就抓住此点进行详细地描绘。
3. 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 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 在催促,在默默地叫唤;在崇拜,在祈祷, 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的悲喜交 互的热泪……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 象丰富, 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 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 华美,具有鲜明 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 散文也自成一格 ,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 就,其中《自剖》、《想飞》、 《我所知 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 传世的名篇。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五岳: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最新《泰山日出》PPT共27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最新《泰山日出》PPT共27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最新《泰山 日出》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泰山日出》PPT课件

《泰山日出》PPT课件

学了本篇文章你最欣赏的 是哪方面、哪一点?
从想象丰富、描写细致、 修辞生动等角度分析。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巨人的手,指向着东 方——……在热奋地驰 骋”这段文字。
拓 展 延 伸
再见!
• • • • • • • • • • • • • • • • • •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乾· 象》 5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修身》 6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劝学》 7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8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耿 列传》 1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子罕》 13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告子下》 1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劝学》 15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诚廉》 16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光武十王列传》 17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 19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 原《离骚》 20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 • • • • • • • • •
1 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 迅 2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 席慕蓉 3 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萧楚女 4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 迅 5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巴 金 6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雷 锋 7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8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 9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0 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 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泰山日出》课件

《泰山日出》课件

• 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写日出 之前的所见所想。所见-云海 所想-巨 人 • 第二部分(第9、10自然段):写日出 时的景象。 •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歌颂 太阳所带来的光明,表达了心中对日 出的礼赞之情。
第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其中渗透出作者什么感情?
•想象和联想(比喻的修辞手法) 表现出巨人迎接日出时的迫不及 待和一往情深。也表现出作者渴 望光明、崇尚光明的情感。
写作原由
《小说月报》约稿; 游泰山归来; 作为泰戈尔即将来华的颂词。
文学大家沈从文说:“在现代风景散文里 面,情感的奔放,想象的奇幻,词彩的华灿, 惟徐志摩一篇《泰山日出》可说。”
他的散文,感情奔放,不可阻遇。其行文 如秋空一缕行云,舒卷自如。其文字如黄昏夕 阳,华彩纷呈,瞬息变化。但最为人所称道的, 是徐志摩散文的情感特征,徐志摩的《泰山日 出》这篇散文就体现了徐志摩“浓得化不开” 的诗一样的对日出富于感情色彩的描绘和奇特 的想象。富于感情色彩的描绘和奇特的想象是 我们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
思考:如何理解文章中的“光明”一词?
• 在文中光明是双关语,既指日出的光明,也指 社会的光明。 • 光明(即东方)在文中反复出现,特别是字 里行间洋溢的热烈情感,使人感到这一不仅仅是 自然意义的光明。作者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并不消极颓废,而是积极地呼唤迎接光明的到来。 文章中如“光明”“复活”“海句力士”等等都 是在表现“五四”精神。作者夸张的欢乐就是对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欢呼和礼赞。文章中的悲 喜交互,也表明光明来之不易,它经历了漫长黑 夜的沉睡(痛苦、屈辱的等待)冲破了重重的障 碍,也得以觉醒,这艰难的获得让作者悲喜交互。
作者生发了怎样的想象呢? 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地方。

《泰山日出》教学课件_北师大版

《泰山日出》教学课件_北师大版

(2)玫2)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
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无 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瑰汁作者一连用了五种东西来比喻日出的壮
丽。这些事物形象而生动地形容日出时色 彩的浓郁、变幻的奇丽,把光的色彩变化 表现的强烈而鲜明,让人产生更多美的联 想。“鱼龙”将日出时的活跃而又变幻莫 测的动态过程展示的淋漓尽致,更好的描 写了日出时景色的壮丽。
佳句品味
• 4.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 颅,一探再探地跃出了地平,翻登了云 背,临照在天空„„
• “一探再探”、“跃”“翻登”运用拟人, 给太阳孩子般的俏皮和可爱,赋予太阳出来 时一种生命的动感、一种不可遏制的力量, 同时还用“起…起…用力,用力”写出了太 阳升起的努力、追求。
佳句品味
• 5.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 四隅的明霞—— • 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
以“以“神驹”形容太阳从东而来,光辉灿
烂不可遏制的样子极富力量和速度,充分展 示了太阳强劲升起的样子。
作业练习
•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饱饫( ) 无餍( ) 醒豁( ) • 厚毳( ) 溟濛( ) 飒飒( ) • 蜿蜒( ) 祈祷( ) 玛瑙( ) • 消翳( ) ②朝xù( ) 长róng( ) 雾ǎi( ) quán( )石 平tuò( ) 久mù( ) • guī( )丽 八yú( ) 神jū( )
• 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节奏感以及音乐美,体 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 思考: • 1.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 2.作者写这件事想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 • 3.作者写作的顺序是什么? • 要求:标记段落、画出生字、理解字义、标 出重点句子以及重要转折
• • • • • • • • •

《泰山日出》PPT(上课用)

《泰山日出》PPT(上课用)

先用一个“狂叫”,从主观感受 上夸赞云海的奇异。接着作者使 用了形象的比喻,对云海进行细 致的描绘,再通过作者的幻想来 展示云海的神奇。
. 把“我”幻想成一个巨人, 有什么好处?
通过这样奇特的想象,运用夸张手法,化实 为虚,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泰山日出对“我”所产 生的震憾,便于下文表达“我”对磅礴壮观的日出 的礼赞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 . 文中用“鱼龙”“神驹”等各种 动物形象来比喻的好处是什 么?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日出时变 幻莫测的动态过程,更好地 • 描写了日出时候景色的奇 丽。
. 有人说“作者写巨人是故意夸大自 我”,你是否同意此点,谈谈你的 看法?
不同意。从第—自然段的描 述中可以看出,作者设此比 喻的目的旨在让人们联想到 光明即将到来时激动的情 态。
泰山日出
徐志摩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五岳:东岳泰山(米),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山(米),位于陕西华阴市。 南岳衡山(米),位于湖南衡阳市。
北岳恒山(米),位于山西浑源县。
中岳嵩山(米),位于河南登封市。
作者简介
徐志摩 (~)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 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先后就读于 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曾赴美、英留学,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 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他从年开始创作新诗。他的诗字句清新, 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 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 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 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年 月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 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 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Fra bibliotek徐志摩

2.泰山日出_课件

2.泰山日出_课件

写作原由
《小说月报》约稿; 游泰山归来; 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泰戈尔即将来华的颂词。
泰戈尔
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 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 学奖,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 “诗圣”。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 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压迫下要 求改变自己命运的 强烈愿望,描 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 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 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 色, 具有很高艺术价值 。主要作 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 》 、《飞鸟集》等
歌颂、赞美
1. 第1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写云海的?
先用一个“狂叫”,从主观感受上夸赞云海的奇 异。接着作者使用了形象的比喻,对云海进行细致的 描绘,再通过作者的幻想来展示云海的神奇。
云海是山岳风景的重要景观之一,所谓云海, 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高 度低与山顶高度,当人们在高山之颠俯视云层 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 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故称这一现 象为“云海”。其日出和日落的时候所形成的 云海五彩斑斓,称为“彩色云海”,最为壮观。
整体朗读
1.这篇课文都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写作顺序来写的?
云海、日出、想象自己是一个巨人、对日出的赞美。 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写的。
文眼
• 文眼:特异 • 特异:高度概括了泰山日出的胜景, 表达了作者的向往之情
日出前: 看到云海,想到巨人 日出中: 云海变幻,日出壮景
日出后: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五岳: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泰山日出
徐志摩
作者简介
徐志摩

泰山日出ppt(北师大版)PPT优选课件

泰山日出ppt(北师大版)PPT优选课件
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故称这一现 象为“云海”。其日出和日落的时候所形成的 云海五彩斑斓,称为“彩色云海”,最为壮观。
Image
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品味你自己喜欢的句子
No
Image
No Image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寻梦?撑一支长篙gāo ,
我轻轻的招手,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sù ;
家。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
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
和北京大学。曾赴美、英留学,深受西方
No 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
的影响。 他从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他的诗字句
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
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
Image 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 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 于诗歌的成就。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 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
No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shēng xiāo ;
在我的心头荡漾。
夏虫也为我沉默,
Image 软泥上的青荇xìng ,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带走一片云彩。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No Image
No 谢谢您的聆听与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美景,“日出前的云海奇观”使诗人生发了奇异的幻想,
把自己想象成一位立在大地顶尖的巨人,由“日出时的云
海美景”,诗人又写到了“日出的景色”,最后诗人对日
出后的景象发出了由衷的赞美。由此我们看,这篇文章的
写作顺序和刘白羽对日出的描写有相似的地方,都是按
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时间顺序描写的。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
出自唐代杜甫《望岳》
苍松优选
3
作者简介
徐志摩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
家。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
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
和北京大学。曾赴美、英留学,深受西方
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
的影响。
他从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他的诗字句
• 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除了以 情动人外,奇特的想象和诗意的语 言是本文主要的写作特点。请大家 找出并分析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的 优美的语句或意蕴丰富的句子。 (学生讨论并分析)【个别读并分 析】
苍松优选
17
• ①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 在层累的云底工作;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重点句)
因此本文13个自然段,可分苍松为优三选 个部分。
9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写日出 之前的所见所想。所见-云海 所想-巨 人。
• 第二部分(第9、10自然段):写日出时的景 象。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歌颂太阳所带 来的光明,表达了心中对日出的礼赞之情。
苍松优选
10
2、第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什 么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其 中渗透出作者什么感情?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徐霞客 <<漫游黄山仙境 >>
五岳是指哪五岳?
五岳: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

苍松优选
1
泰山日出
徐志摩
苍松优选
2
• 泰山古称岱山,又称岱宗,为五岳之一, 位居东部,故称东岳有“五岳独尊”之誉。
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语,杜甫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佳句。
•表现手法:联想,想象 •修辞方法:夸张,比喻
感情:表现出巨人迎接日出 时的迫不及待和一往情深。
苍松优选
11
• 3、阅读《泰山日出》第1—8自然段,然后 回答下列各题。
1. 第1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写云海的?
明确:先用一个“狂叫”,从主观感受上夸赞云海的 奇异。接着作者使用了形象的比喻,对云海进行细致 的描绘,再通过作者的幻想来展示云海的神奇。
作《再别康桥》。
苍松优选
4
预习: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 饱饫( Yù) 无餍(yàn) 醒豁(huò)
• 厚毳(Cuì) 雾霭(ǎi ) 溟蒙(míng)
• 飒飒(Sà ) 祈祷(qídǎo) 层累( lěi )
• 蜿蜒( Wānyán) 驰骋(chíchěng)
• 涛澜(Lán) 四隅(yú) 浮礁(jiāo)
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
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
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
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
于诗歌的成就。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
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
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
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散文集
《落叶》、《巴黎的鳞爪》等。诗歌代表
起……用力,用力”写出了太阳升起时努
力、追求。太阳终于跳上了云背,把光明
洒向了人间。
苍松优选
15
• 明确:第十自然段传神地写出了对日 出的企盼和渴望,对日出新升之时跳 跃状的精微感受,似乎感受到作者在 呼唤,在催促,在目不转睛地注视, 在协助太阳完成这一伟大的诞生。
苍松优选
16
文本解读 重点突破2
4. 有人说“作者写巨人是故意夸大自 我”,你是否同意此点,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不同意。从第2—8自然段的描述中可以看 出,作者设此比喻的目的旨在让人们联想到光明 即将到来时激动的情态。
苍松优选
13
二、文本解读 重难点突破1
• 请大家速读课文第十自然段是如何描写太 阳升起的?
苍松优选
14
• 明确:文章第10自然段;运用比喻,既
写出了它的颜色,又描绘了它的形状。 拟人的修辞,变现出了痛苦的经历。
• 接连运用几个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用
“海句力士”来比喻太阳,用“雀屏”来
比喻太阳放射的光芒,“纯焰的圆颅”比
喻太阳,“一探再探”、“跃”、“翻登”
拟人的修辞,象孩子一样俏皮而可爱,赋
予了太阳出来时的一种生命的动感、一种
不可遏制的力量,同时还用了“起……
2. 把“我”幻想成一个巨人,有什么好处?
明确:通过这样奇特的想象,运用夸张手法,化实为 虚,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泰山日出对“我”所产生的震 憾,便于下文表达“我”对磅礴壮观的日出的礼赞之情, 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苍松优选
12
• 3. 文中用“鱼龙”“神驹”等各种动物形 象来比喻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用这些动物来比喻,显示了一种极其活跃, 而又变幻莫测的日出动态过程,更好地描写了日 出时候景色的奇丽。
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
色, 具有很高艺术价值 。主要作
品有:《吉檀迦利》、《新月
集》 、《飞鸟集》等
苍松优选
8
一、解读课文
•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 都写了什么内容?并按照时间顺序划分本 文的层次。
明确:云海、日出、想象自己是一个巨人、对日出的赞美。
教师小结:写“云海”有日出前的云海奇观和日出时的云
• 海句力士(gōu)
无垠(yín )
• 横亘( gèn) 消翳( y ì) 涛澜(lán)
苍松优选
5
写作原由:
1、《小说月报》约稿; 2、游泰山归来 3、作为泰戈尔即将来华的颂 词。
徐志摩以“泰山日出”来隐喻 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 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之情。
苍松优选
6
“我们当前有这样一个难 得的机会:我们可以从他 的伟大、和谐、美的人格 里,得到古印度与今印度 文化的灵感……”
———徐志摩《小 说月报·泰戈尔专号》
苍松优选
7
泰戈尔
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
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
学奖,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
“诗圣”。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
பைடு நூலகம்
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压迫下要
求改变自己命运的 强烈愿望,描
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
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