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巩固练习

合集下载

专题53:地理对策类综合题之城市问题(解析版)-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53:地理对策类综合题之城市问题(解析版)-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53 地理对策类综合题之城市问题【方法指导】1.城镇化对城镇环境质量的影响合理的城镇化可以改善城镇环境,过快的城镇化就会使城镇环境质量下降。

其表现、成因和治理措施如下表所示: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拓展练习】1.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通勤距离指居民上班或上学所用的路程,它反映了居民居住地与工作(学习)地的分离程度。

2019年北京市城区通勤距离为11.1千米,居全国第一。

下图为北京市城区各环路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统计图。

(1)指出通勤距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北京城区通勤距离为全国第一,请为通勤距离合理化提出建议。

【答案】(1)影响交通费用、通勤时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身心健康、工作或学习质量。

(答出3项)(2)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调整产业和人口分布,打造职住一体的新城(新区),缩短通勤距离。

【解析】(1)就业与居住的空间格局既决定了通勤出行的分布,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峰时段城市交通的出行效率,职住分离度高、通勤距离远的北京,在交通方面便呈现出严重的潮汐交通现象。

通勤距离影响人们的交通出行费用,出行时间成本;影响交通拥堵情况,影响环境污染程度,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工作效率和学习质量等。

(2)通勤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单位与居家的距离、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交通是否通畅、公交间隔时间等,为保证通勤时间合理化,可增加公共交通频次,合理进行城市规划,缩短工作地与居住之间的距离等。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东南亚局部图及某区域水系图材料二: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其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天然的蓄水池。

湖泊的水位季节变化显著。

(1)描述中南半岛地形特征及其原因。

(2)描述洞里萨湖湖面面积的季节变化并简析原因。

(3)随着该区域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在迅速扩大,很多城市出现内涝,请分析其形成原因,并为其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强化练(十一)原因措施类-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强化练(十一)原因措施类-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专题强化练(十一) 原因措施类(限时25分钟)1.(2019某某某某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树木年轮(简称树轮,如图1所示)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而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

春夏季节,树木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秋冬季节,树木材质紧密,颜色较深,称为晚材。

同一年的早材和晚材合称为一个年轮。

我国学者利用采自黄某某区冰川雪线高度以下的祁连圆柏树轮资料,重建了该地区河流过去近400年的径流变化。

祁连圆柏在0℃以下生长缓慢,该地区气候资料如图2所示。

研究表明,祁连圆柏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1)【原因措施类】在分析祁连圆柏树轮时,以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作为一个研究的时间段,而不是从1月到12月,试指出其原因。

(2)【原因措施类】分析夏季降水减少时,祁连圆柏树轮变窄甚至缺失的原因。

(3)【分析评价类】研究发现1657—1695年,祁连圆柏树轮间距持续增大,请推测该时段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4)【开放探讨类】祁连圆柏的寿命一般只有几十年到几百年,但我国学者却建立了该地区4 600多年的树轮宽度年表,试指出其研究方法。

(1)题,读材料可知,树木年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而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

祁连圆柏在0℃以下生长缓慢,所以祁连圆柏树轮以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作为一个研究的时间段的原因是该区域10月下旬温度降到0℃以下,树木生长缓慢;从前一年10月到当年9月正好增加了一个年轮。

第(2)题,读材料可知,祁连圆柏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夏季降水减少时,树木缺少水分;气温较高,导致树木的蒸腾和土壤的蒸发强,该地位于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不足,树木生长受限,故树轮变窄甚至缺失。

第(3)题,读材料可知,祁连圆柏树轮宽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树轮间距持续增大说明降水增多,从而使河流径流量增大,所以河流径流量增大。

第(4)题,树木即使死亡,年轮也可保留。

按年代先后把活树的年轮序列与其之前地层中的树轮序列相衔接,即可得到很长时间的树轮宽度年表。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强化练时间:45分钟分数:90分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江苏卷]下图为“某国2019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峻失衡的因素是()A.政局动荡B.生育观念C.产业结构D.自然灾难2.该国最可能位于()A.北美B.西亚C.西欧D.南美[2019·安徽马鞍山质检]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2019-2019年年均人口增减量变更状况,完成3~5题。

城市重庆武汉长沙上海甲苏州2019-2019年年均增减量(万人)-20.5817.3 9.05 62.818.2135.42019-2019年年均增减量(万人) 44.3916.457.822.746.3 33.对表格中各城市的分析正确的是()A.重庆人口数量不断增加B.长沙人口数量先减后增C.上海人口数量先增后减D.苏州人口数量增速减慢4.上海和武汉城市人口增量变更的缘由最有可能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B.产业升级和转移C.城市居住用地惊慌D.城市环境质量变差5.依据图表中所呈现出的规律,甲城市最有可能是()A.杭州B.株洲C.拉萨D.雄安新区[2019·湖南衡阳二模]下图为“我国不同交通方式旅客周转量所占比重”示意图。

据此完成6~7题。

6.①②③④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正确的是()A.①为水运B.②为铁路C.③为马路D.④为航空7.高铁开通之后,对下列地区间交通运输方式冲击最大的是()A.长沙—株洲的汽车班次B.北京—广州的飞机班次C.郑州—乌鲁木齐的飞机航班D.长沙—广州的飞机航班[2019·北京卷]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

读图回答8~9题。

8.该城市()A.Ⅰ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B.Ⅱ区相宜建垃圾填埋场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D.Ⅳ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9.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缘由是()A.建设民俗博物馆B.划定耕地爱护区C.增加种植业投入D.扩大卫星城规模[2019·河南洛阳二模]下载一个APP,缴纳肯定数额的押金,就能以每小时0.5到1元的价格,解锁一辆自行车随意骑行。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七人口与城镇专题集训(七)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七人口与城镇专题集训(七)

专题集训(七)一、选择题(共16小题)(2023·湖南师大附中二模)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指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职业、身份、地位、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向城市市民全面转化,并获得与城市市民相同的社会权利、福利待遇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

下图示意2001—2018年中国四个超大城市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1~3题。

1.2001—2018年间四城市( B )A.上海常住人口持续减少B.广州户籍人口持续增加C.北京户籍人口增速最快D.深圳流动人口增速最慢2.推测深圳2014—2018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A.医疗条件改善B.生育政策调整C.生活成本降低D.落户政策放宽3.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市治理上,超大城市吸引流动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化要优先考虑( A )①生活资源②医疗资源③绿地面积④人口素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上海常住人口总体增加,A错误;广州户籍人口持续增加,B正确;比较斜率,深圳户籍人口增速最快,C错误;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反映流动人口的变化,可知深圳流动人口增速不是最慢,D错误。

第2题,2014—2018年深圳户籍人口增速较快,明显高于人口自然增长,所以和大量外来人口落户转化有关。

深圳经济快速发展,对优秀人才需求量大,通过放宽落户政策,把常住人口转化为户籍人口,D正确;近些年来,我国医疗条件总体水平较高,所以近些年来医疗条件的改善对户籍人口的变动影响较弱,A错误;生育政策调整影响人口自然增长,不是主要增长动力,B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2014—2018年深圳生活成本应不断增加,C错误。

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我国超大城市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短板”,决定这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和绿地相比,生活资源是更加需要考虑的限制性因素,①正确、③错误;材料明确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关注流动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化的市民化进程,也就是说不再像以前的城镇化那样,人口素质是人才落户的唯一标准,④错误;医疗资源的提高,有利于缓解当前超大城市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②正确。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城市群(含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城市群(含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城市群(含解析)一、单选题交通是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够反映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状况。

有学者基于G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车流量数据信息,提出了该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三种模式(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这三种模式中,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A.最大的是甲模式B.最大的是乙模式C.最大的是丙模式D.三种模式一样大2.从丙模式判断,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A.职能一致性B.区域均衡性C.空间封闭性D.等级差异性下图反映国内某城市群15个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及排序的变动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由图可判断,该城市群呈现()A.单核模式发展B.双核模式发展C.多核模式发展D.金字塔式发展4.影响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①人口规模②产业发展③建城历史④生态环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

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

下图为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A.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B.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C.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D.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6.沈阳—大连双核结构有利于()①促进大连市建成东北地区中心城市②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③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功能④提高沈阳和大连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东伦敦科技城位于伦敦东区,是科技、数字和创意等企业集聚的中心。

这里原来是重工业区,也有低收入者在此居住,后来得到政府投资和政策扶持,吸引了大型跨国公司投资、进驻,邻近的多所大学不断提供人才,成为“欧洲科技硅谷”。

完成下面小题。

7.东伦敦科技城形成的区位条件是()A.靠近市场、地价低廉B.交通便利、环境优美C.资本雄厚、原料充足D.政策支持、人才集中8.该区域演变为科技城,城市功能明显改变,最主要表现为()A.技术引领,研发创新功能增强B.资本涌入,金融服务功能增加C.人口增加,居住功能明显改善D.交通改善,商贸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群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支撑全国经济增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化(知识精讲+思维导图+对点专练)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城市化(知识精讲+思维导图+对点专练)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复习知识
(2019年江苏卷)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 旨在将其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 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面积17.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38.4万人,城市化率 达69.3%,目前已拥有呼和浩特、包头两座大城市和鄂尔多斯、榆林两座中等城市, 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 读“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和“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 能源;重化工;冶金;纺织;农畜产品加工

录 02 核 心 突 破
CONTENTS
核心问题一
Problem exploration I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复习知识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区域工业 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时间 表现 成因
3.空间地域利用方式变化带来的影响
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郊区农业用地将转化为城 镇用地,将增加城镇用地和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并带 来郊区农民就业方式、农业生产结构等的转化。
核心问题四 “大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Problem exploration4
人口密集 就业困难 环境恶化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 社会不安定
9. 21世纪初苏州市建设用地主要
D.水域
(2020福建福州期末)读江苏省苏州市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统计表,完成下面两题。
20世纪80年代
耕地
林地 建设用地 水域
合计
耕地
23.96
2.10
2.09
3.41
31.56

高中地理 第2章 第3节 城市化强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2章 第3节 城市化强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第3节城市化强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答案】 A【解析】A图显示出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最后出现卫星城甚至形成城市群,符合区域内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在城市化过程中(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B.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C.城市数目增多,规模缩小D.城市数目减少,规模扩大【答案】 A【解析】在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截至2013年末,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53.73%,拥有7.3亿城镇人口,目前,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城镇人口正持续快速扩张,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城市化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4.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 )A.调整行政区划,合并城市,扩大城市管辖面积B.在大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逐步形成城市群C.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D.促进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答案】 3.C 4.D【解析】第3题,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是城市化的结果,不是标志,但是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却能提高城市化水平。

第4题,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可使城市合理发展,但不能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014·安徽合肥高一质检)下图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D.后期阶段6.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D.轨道交通的发展【答案】 5.B 6.C【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看出,在阶段Ⅰ时该城市是一种郊区城市化,阶段Ⅱ为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也是城市化中期阶段的一个特征。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城市规划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城市规划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城市规划专题练习题城市的辐射半径越大,影响的地区范围越广,即其经济辐射力越强。

长三角经济圈中,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和宁波具有经济辐射力,其他城市为接受经济辐射的城市。

上海市的辐射范围几乎覆盖整个长三角经济区,对长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下图示意2003~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对上海市经济辐射力影响程度最大的指标是( )A.交通状况B.经济发展水平C.科技实力D.对外开放水平2.引起2005~2012年上海市辐射半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上海市经济水平下滑B.周边城市综合实力提高C.上海市城市规模扩大D.辐射区交通通达度提高国内研究一般把人口持续净流出3年及3年以上的城市认为是“收缩型城市”,地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下图为“钢都”鞍山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变化图。

据此完成3、4题。

3.2011~2018年期间,鞍山( )①处于逆城市化阶段②就业机会显著增加③人口的老龄化加剧④住房的空置率提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鞍山成为“收缩型城市”的主要原因有( )①产业结构单一②铁矿趋于枯竭③人口出生率下降④上海的虹吸效应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城市公园是指供居民和外来旅游者休闲、游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

城市公园伴随着城市趋同发展,其发展方向和速度与城市发展基本一致。

下图示意2018年芜湖市市辖区各级城市公园分布。

读图,完成5、6题。

5.从芜湖市城市公园的空间分布看,城市公园( )A.与自然景观无关B.大多沿河流分布C.邻近人口密集区D.多位于城市中心6.对城市东北部出现较高等级公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房地产业行为B.政府行为C.文化行为D.企业行为(2020·山东济南模拟)城市热岛现象是下垫面状况、城市人口密度、地理位置、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城市规模密切相关,是城市化对气候影响的最典型表现。

成都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人口的不断增长、政府行为的改变,区域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明显(如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化(2019·北京高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内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B.湖泊水主要来自于运河C.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2.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③第三产业结构趋同④工业地域联系紧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面临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美国规划师协会(APA)于2003年提出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

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波特兰成了一个家居、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A.人口密度 B.城市等级C.城市面积 D.服务范围2.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A.保护城市边缘农田 B.解决城市交通拥堵C.提高城市化水平D.优化城市产业结构3.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A.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密度B.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C.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D.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位于新疆的特克斯县,因其建筑和街道呈现完整又正规的八卦形状而得名“八卦城”,它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游牧古国——乌孙国所在地)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

读新疆特克斯县城道路及河流位置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4.西汉时期,乌孙人在此地建城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乌孙国。

在此地建城的突出优势是A.河谷平坦,利于筑城B.北依山地,森林茂密C.沿河设城,水运便利D.背山面河,风景优美5.特克斯县城的马路上没有一盏红绿灯,但从来不会堵车,主要是由于该县城A.地形平坦开阔,街道平直B.道路环形放射,街道相连C.河流远离,未穿城区D.过境干道,绕城边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内主干道不断拓宽,路面不断改造,干道中央隔离带和两路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干道中央隔离带由原来的钢筋栅栏隔离带逐渐被现在的绿色植物隔离带取代,路面也由原来的水平路面逐渐被中间略微凸起的斜面代替。

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某城市主干道隔离带和路面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该城市绿色植物隔离带适宜选择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高山针叶林7.现代城市干道路面多采用中间略微凸起的斜面,这有利于A.排除雨季路面积水 B.减少路面扬尘污染C.减缓城市交通拥堵 D.拓宽车辆行驶视野产业生态化是指产业生态系统模仿自然生态循环,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耦合及资源共享,追求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产出的最小化。

下图为2005—2015年广州市产业生态化水平综合演变过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广州产业生态化水平年增长率最快的时段是A.2005~2007年B.2007~2009年C.2009~2011年D.2013~2015年9.广州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演变,会导致广州A.城市规模扩大 B.失业人口增多C.生态环境转好 D.植被覆盖增加10.2008年广州产业生态化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建设落后,交通拥堵频发B.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发展C.工业发展迅速,能源紧张D.金融危机,生产效率下降近5年以来我国的城乡对比关系已经开始出现新的现象。

城镇化的条件开始出现改变,以前农村—城市单向的城镇化过程,可能会出现反向或双向的过程(如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促使近5年来出现城乡人口流动变化的条件是①城乡收入差距减小②乡村交通通达度高于城市③乡村基础设施完善④乡村生活节奏比城市悠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在农村—城市反向或双向过程中,出现了A.超前城市化B.逆城市化C.初期工业化D.城市郊区化下图示意某国城乡人口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国最可能是A.法国 B.美国 C.墨西哥D.泰国14.该国城市化速度最快时期A.工业化开始起步及发展 B.城乡差距逐渐扩大C.农业特点是精耕细作D.产业以服务业为主15.1990年以后,邻近大城市的乡村发展趋势最可能是A.人口老龄化严重B.居民就业更加困难C.生态环境恶化 D.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口半城镇化率M=(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能反映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不完整程度,主要表现为没有城镇户籍,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诸多方面未享有城镇户籍人口同等待遇。

下图表示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高的省市环境质量最好B.M高的省市就业机会较多C.M低的省市处于城市化后期阶段D.M低的省市经济发展速度快17.以下有助于解决半城镇化问题的措施A.降低城市化速度B.加速郊区城市化进程C.在农村宅基地上建商品房D.重视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进程交通拥堵指数是指城市中的综合反映道路网畅通的概念性指数值。

2016年4月20日,高德地图联合清华大学正式发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其中2016年一季度与2015年四季度相比较,各大城市拥堵情况变化显著。

完成下面小题。

18.天津、上海等超一线城市拥堵情况较上一季度下降显著的原因最可能是A.社会文化因素B.城市基础设施改善C.产业转移D.卫星城市的建立19.城市拥堵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会加剧中心城市的拥堵状况B.GIS可作为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C.城市拥堵会使城市的资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D.在城郊重点开发房产可有效降低城区的拥堵状况玉门老城(老君庙)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至20世纪80年代,玉门市总面积扩张到1. 35万平方千米,人口13万余人,但是到了2001年玉门老城却出现了人走楼空、弃楼遍地的现象。

目前,玉门市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0世纪80年代以前,玉门市迅速扩张的主要因素是A.石油 B.水资源C.地形 D.交通21.2001年玉门老城出现弃楼遍地的原因是A.房地产过度开发B.石油资源枯竭C.生态环境恶化 D.城市新区建设22.玉门老城未来的发展方向是A.增加资金技术投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争取国家贫困资金,延长化工产业链C.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 D.开发风能等新能源,建设新能源城市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袋(生态袋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

下图示意新型生态河堤。

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23.新型生态河堤侧面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B.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C.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D.缩窄河流水道,提高水位24.香根草主要用于改善水质,推断其具有的特性是A.光合作用强,喜光 B.茎干中空而脆C.根系横向生长 D.适应性强,耐旱涝《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支持加装电梯和无障碍环境建设”。

下图为重庆市渝中区某东西向住宅楼,正南面加装电梯后的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政府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原因可能是A.老旧小区即将到使用年限B.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C.为提高老旧小区的附加值D.为带动制造等产业的发展26.图示房屋加装电梯最明显的影响是A.加大噪声干扰 B.影响建筑美观C.减少公共空间 D.影响房屋采光【答案】1.A2.C【解析】1.根据材料,图示区域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A对;该地湖泊水主要由西部和西南部的河流汇聚入湖,以河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B不对;该地降水较多,土壤淋溶作用强,农田盐渍化现象不明显,C不对;亚热带季风气候发育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D不对。

故选A。

2.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现代经济体系建立,推动资源整合、一体化共享等,乡镇企业属于较低端产业,①不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要使城市互联互通,消除城市壁垒,共同发展,因此城市服务功能增强,②对;区域一体化发展使城市产业发展合理分工,优势互补,避免雷同竞争,③不对;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该地区交通便利,产业进行合理分工,则工业地域联系更加紧密,④对。

故选C。

【答案】1.C2.A3.B【解析】1.面临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美国提出了“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

“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城市面积,C对。

人口密度、城市等级、服务范围不受该理念限制,A、B、D错。

2.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限制城市面积扩张,保护城市边缘农田,A 对。

限制城市面积扩张,不利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B错。

控制城市面积,不能提高城市化水平、优化城市产业结构,C、D错。

3.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提高建筑高度,B对。

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密度,会加重交通拥堵等城市化问题,A错。

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不是限制城市面积,C错。

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相当于扩大城市面积,D错。

【答案】4.A5.B【解析】4.由材料可知,特克斯县城地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地形平坦开阔,利于筑城,A正确;虽沿河分布,但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水运并不便利,C错误;森林茂密与风景优美并不是建城的突出优势,BD错误。

故选A。

5.由材料及图可知,特克斯县城设计成八卦布局的形式,道路呈环形放射状布局,街道相连,可避免车流汇集导致堵车,街道不是平直,A错误,B正确;河流远离,未穿城区,对城市堵车状况没有影响,C错误;过境干道,绕城边缘会减少城区交通拥堵,但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

故选B。

【答案】6.C7.A【解析】素材创新,以我国北方地区某城市主干道隔离带和路面变化示意图及文字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城市道路隔离带和道路微观地形的综合应用及观察能力。

6.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多为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不适宜种植,A 和B错误;高山针叶林多位于高山地带,它适应地势高、气温低的气候条件;城市地区地势较低,气温高,生长环境优越,高山针叶林如在此种植则生长速度加快,易成为优势树种,对本地树种造成入侵,因此,D错误;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C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