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电力的供应和使用对于保障社会正常运行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经济运行是一项关键任务,旨在最大程度地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

本文将从电力市场、电网规划和调度、电力负荷管理等方面探讨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一、电力市场电力市场作为电力系统中最基本的经济运行机制,直接影响着电力的生产、输送和消费。

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供需双方通过交易实现电力的买卖,并在价格机制的调整下实现供需的平衡。

电力市场的发展使得电力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和配置,推动了电力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电力市场中常用的交易模式有定价、竞价和电力负荷管理等。

在定价交易中,电力价格由电力公司根据供需关系和成本因素进行制定。

而竞价交易则通过电力公司之间的竞争实现电力的买卖,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此外,电力负荷管理也是电力市场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用户电力需求的管理,调整电力的供应和使用,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效率。

二、电网规划和调度电网规划和调度是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主要涉及电力生产、输送和分配等方面。

通过对电网的规划和调度,可以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在电网规划中,需要考虑电力的需求、供应和输送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电网建设方案和布局。

同时还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电网调度中,需要根据电力需求和供给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电网调度计划,并及时调整和优化电力的生产和分配,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电力市场的要求。

三、电力负荷管理电力负荷管理是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电力负荷的合理安排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

合理的负荷管理可以实现电力的供需平衡,降低电力成本,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电力负荷管理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和用电特点,制定合理的负荷分配和调整策略。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浅析及措施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浅析及措施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浅析及措施摘要:电力系统掌控着我国发展的未来,处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有关问题,是落实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对策,所以我国对电力方面的发展十分关注,陆续出台一些对策进行应对,为解决电力企业运行的经济性积攒了一定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措施1电力经济运行管理的重要性1.1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为了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就需要不断地对电力系统进行完善。

在施工当中,电力系统的操作越来越复杂,进而在实际的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因此我们就要提高对电力经济运行管理的重视程度,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这样也可以有效地降低电网出现故障的概率,最大程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可以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使整个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能得到提高。

1.2满足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用电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电力企业加强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也能够较好的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电力经济运行管理和电力系统的运行有着较大的联系,因此,对电力系统的管理进行完善,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用电需求,也关系到整个安全用电的基础,进一步的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中经济效益的问题分析2.1缺乏竞争意识在现阶段,电力事业发展的势态较为良好,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力。

电力事业作为国家垄断性行业之一,市场竞争力较小,因此企业的管理手段是比较固有化的,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对管理模式进行调整,这就对电力企业的管理以及发展带来了较多的弊端,不利于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并且近年来,新能源正在崛起,势必会对电力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就要改变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促进电力事业的改革与创新。

2.2电价控制得不到妥善的管理我国最主要的两种发电方式是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

火力发电项目投资成本与煤炭资源的价格有关,因此火力发电的电价是在煤炭定价的基础上进行定价的,如果煤炭资源出现了短缺的情况,那么煤炭价格也会随之增长,这就加大了火力发电项目投资成本。

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与运行优化

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与运行优化

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系统,涉及到能源的供给和需求匹配、能源传输和分配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实现电能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与运行优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与运行优化的相关内容,包括电力市场、电力调度和电力系统优化模型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电力市场。

电力市场是指电力交易市场,它是一个由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多个环节组成的综合市场体系。

电力市场的目的是通过市场机制来优化电力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在电力市场中,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和输电企业等主体通过竞争和协商的方式进行电力交易,从而实现电力供需的平衡和电力价格的合理确定。

在电力市场的基础上,进行电力调度是实现电力系统经济性运行的重要手段。

电力调度是指对电力系统中的各个发电设备、负荷设备和输电设备进行统一的协调和调度,以实现电力需求和供给的平衡。

电力调度需要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合理地安排发电机组的启停、负荷的调整和电力的调度等措施,使电力系统在不同的负荷条件下保持稳定运行,并且实现电力资源的最优利用。

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和运行优化,需要建立合适的优化模型和算法。

电力系统的优化模型通常包括经济调度和电力系统规划两个方面。

经济调度模型的目标是在满足电力需求和系统运行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地安排发电机组的出力、负荷的调整和输电能力的分配等措施,使得系统的总成本最小化。

而电力系统规划模型则是在给定的规划期内,在满足电力需求和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确定发电容量、输电能力和负荷发展方案等措施,使得系统的总投资和运行成本最小化。

在建立优化模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电力系统的特点和约束条件。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受到输电损耗、传输能力、环境影响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电力系统的运行还会受到天然气价格、燃料成本、环境排放等因素的影响。

电力系统的调度与经济运行

电力系统的调度与经济运行

电力系统的调度与经济运行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调度与经济运行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至关重要。

作为专业电气工程员,了解电力系统的调度和经济运行原理,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电力系统调度的目标和原则电力系统调度的目标是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电力系统调度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调度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和发电能力,合理安排各个发电机组的出力。

这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发电机组的特性和运行成本等因素,进行优化调度。

其次,调度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调度需要根据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要求,进行合理的发电机组出力调整和负荷控制,以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最后,调度需要考虑电力市场的经济性。

电力市场是电力系统调度的重要环节,通过市场机制,将电力供需双方进行有效的交互,实现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运行。

二、电力系统调度的技术手段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调度目标,我们需要借助一些技术手段。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电力系统的调度模型。

这个模型包括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发电机组的特性、负荷需求和市场机制等信息。

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以进行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估计和优化调度。

其次,我们需要使用电力系统调度软件。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调度模型,进行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估计、负荷预测和发电机组出力调整等操作。

通过这些软件,我们可以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并进行相应的调度控制。

最后,我们需要使用先进的通信和信息技术。

电力系统调度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和信息传递,通过使用先进的通信和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实时数据共享和信息传递,提高调度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是电力系统调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合理的经济运行,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运行成本的最小化。

在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考研专业课资料电力系统经济运行

考研专业课资料电力系统经济运行

考研专业课资料电力系统经济运行考研专业课资料—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是电力行业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而电力系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经济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

因此,掌握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理论和实践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本概念、目标、策略以及相关的优化方法。

一、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是指在满足电力供需平衡的基础上,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经济调度和运行管理,实现经济性和可靠性的统一。

其核心任务是在一定的电力需求和供给条件下,实现电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效益,同时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二、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目标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目标是在满足电力需求的前提下,使电力系统的生产、输送、负荷等各个环节达到最佳经济状态。

主要目标包括:最小化发电成本、最大化系统利用率、最大化电网可靠性等。

三、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策略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策略包括供需平衡策略、发电资源优化配置策略、输电网优化策略和负荷管理策略等。

1. 供需平衡策略供需平衡策略是指通过对电力需求和供给进行动态调整,使两者保持平衡状态。

在供需失衡时,采取合理的措施,如调整发电计划、开展跨区域调度等,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2. 发电资源优化配置策略发电资源优化配置策略是指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发电机组,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效率。

优化配置的关键是考虑燃料成本、发电机组性能、环境影响等因素,利用数学优化方法获得最佳的发电资源配置方案。

3. 输电网优化策略输电网优化策略主要是针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故障管理进行优化,以保证电网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通过合理规划输电网的拓扑结构、控制线路的负荷,优化线路参数和电压控制等手段,降低输电损耗,提高电网的效率。

4. 负荷管理策略负荷管理策略是指通过对用户的负荷需求进行管理和控制,使电力系统的负荷得以合理分配,减少高负荷时段的出现,达到经济运行的目标。

电力系统经济性分析及优化经济运行

电力系统经济性分析及优化经济运行

电力系统经济性分析及优化经济运行电力系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能源之一。

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电力行业必须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电力系统的经济性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电力系统优化经济运行成为了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电力系统经济性分析电力系统经济性主要涉及电力生产成本和电价之间的关系,在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力生产成本,使得电价能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用户需求。

电力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固定成本是在建设电力系统时投入的资金,包括设备、场地、工程、人力、管理等费用。

变动成本是每年运营电力系统时的支出费用,包括燃料费用、维护费用、分配费用、税费等。

电价的主要构成包括电力经销、输配电、政府调节等方面的费用,其中电力经销费用是占比最大的。

电力系统经济分析主要采用的是代价法、边际成本法和平均成本法。

代价法是指计算电力生产成本时,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分别计算并分摊到每一度电,得到的价格就是电价。

边际成本法是指电力供应商要维持运行,必须付出的额外成本,如新增发电机的成本,称为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法的基本原则是,当电力需求增大时,应该增加边际成本相应的电价。

平均成本法是指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加起来,再除以电量,得到平均每度电的价格。

其中变动成本随电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而固定成本不变。

所以平均成本随着电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就形成了下降的趋势。

二、电力系统优化经济运行电力系统优化经济运行是指在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化,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优化经济运行能够提高电力行业的盈利水平,降低电力生产成本,降低电价,使得用户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

在实际运行中,电力系统优化经济运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电机组组合优化:发电机组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第7章 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含答案)

第7章 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含答案)

第7章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一、填空题1.各发电机组之间有功负荷的经济分配采用等微增率准则。

2.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损耗包括变动损耗和固定损耗,其中变动损耗所占比例较大,其与传输功率有关,而固定损耗所占比例较小,仅与电压有关。

3.导线截面积选择必须满足的三个必要条件为机械强度条件、发热条件和电晕条件。

4.当变电站的总负荷功率一定时,铁耗与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台数成正比,铜耗则与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台数成反比。

5.环形网络中的功率分布在没有外施任何调节和控制手段时称为自然功率分布,其与阻抗成反比分布;当与电阻成反比分布时可使功率损耗最小,此时的功率分布即为经济分布。

6.导线截面积选择的发热条件是指通过导线的最大持续负荷电流必须小于导线允许的长期持续安全电流。

7.综合考虑国家总的利益原则后,单位截面导线对应的最经济的电流大小,称为经济电流密度。

二、选择题1.对于电力网运行电压水平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对于35kV及以上的电力网,应适当提高运行电压以降低网损(2)对于农村低压配电网,为降低铁耗,应适当降低运行电压(3)对于35kV及以上的电力网,为降低铁耗,应适当降低运行电压(4)对于农村低压配电网,应适当提高运行电压以降低网损A.(1)(2)B.(2)(3)C.(3)(4)D.(1)(4)2.对于电压等级较低的配电线路导线截面积选择,不需要校验的条件是(C)A.机械强度条件B.发热条件C.电晕条件D.电压损耗3.关于组织变压器的经济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当负荷功率小于临界功率时,为降低铜耗,应减少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台数B.当负荷功率小于临界功率时,为降低铁耗,应减少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台数C.当负荷功率大于临界功率时,为降低铜耗,应减少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台数D.当负荷功率大于临界功率时,为降低铁耗,应减少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台数三、简答题1.简述线损、总供电量、总售电量的概念。

2.什么是最大功率损耗时间?它和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有什么不同?3.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措施有哪些?4.结合公式说明,适当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压有哪些好处?5.为什么应适当降低农村低压配电网的运行电压?6.在负荷水平较低时,减少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台数有哪些好处?7.为使非均一环网的功率分布接近经济分布,可采取哪些措施?8.试说明用经济电流密度法选择导线截面积的步骤。

浅谈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浅谈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浅谈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引言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发电、输电和配电三个环节组成。

作为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对于保障能源供应、降低用电成本、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电费定价、效益评估等方面对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进行浅谈。

供需平衡在供需平衡方面,电力系统需要根据用户用电需求和电力供应能力之间的关系来调节发电量和供电负荷,以实现供需平衡。

供需平衡的实现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和电力调度来完成。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指通过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调节发电和供电负荷的关系。

电力市场将电力供应方(发电厂、电力公司)和电力需求方(用户)通过竞价的方式进行交易,根据双方的供求关系自动调整发电量和供电负荷,以实现供需平衡。

市场机制的引入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用户用电成本。

电力调度电力调度是指通过电力调度中心对发电和供电负荷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以实现供需平衡。

电力调度中心根据用户用电需求和发电能力的预测情况,制定发电计划,并通过发电机组的启停控制和供电负荷的调节来实现供需平衡。

电力调度的主要任务包括优化发电计划、协调发电机组和供电负荷之间的关系、应对突发情况等。

电费定价电费定价是指根据电力供应的成本和用户用电的需求情况,确定合理的电价水平。

电费定价既要保障电力企业的盈利能力,又要照顾用户的承受能力,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

电费定价的核心原则是根据供求关系和成本情况来确定合理的电价,以促进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基础电费基础电费是指电力企业根据其供电能力和经营成本确定的基本电价。

基础电费通常根据电力企业的固定成本、管理费用、设备折旧等因素来确定,以确保电力企业的基本运营和盈利。

阶梯电价阶梯电价是指根据用户用电量的不同,对不同档次的电量设置不同的电价,以激励用户节约用电。

阶梯电价一般分为多档,用于引导用户调整用电行为,促进用电优化,实现用电需求和供应的平衡。

跨省跨区输电电价跨省跨区输电电价是指由供电企业向跨省或跨区域输电的用户收取的输电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0-2
10.5 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最优分布
无功功率电源的最优分布的目的是降低网络中 的有功 功率损耗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P (QG1 ,QG2 , QGn ) P (QGi )
n
n
QGi QLi Q 0
i 1
i 1
Q Q Q Gimin
Gi
Gi max
U i min U i U i max
2
PT ( K 1)
(K
1)P0
(K
1)PK
(K
S 1)SN

P P T (K )
T ( k1)
,可得:
Scr SN
K(K 1) P0 PK
当 S Scr 时,K台变压器并联运行比较经济 当 S Scr 时,K-1台变压器并联运行比较经济
➢合理组织各发电厂经济运行 ➢合理选择导线的截面积 ➢对原有电网进行改造
R1 jX1
b S~b
S~3 R3 jX 3
R2 jX 2
c S~c
功率的经济分布
PL
S~1 U
2
R1

S~2 U
2
R2
S~3 U
2
R3
P12 Q12 U2
R1
( Pb
Pc
P1 )2 (Qb U2
Qc
Q1 )2
R2
( P1
Pb )2 (Q1 U2
Qb )2
R
PL P1
2P1 U2
当 X1 X2 X3 Xn
R1 R2 R3
Rn
S~1ec
S~b ( R2 R1
R3 ) S~c R2 R2 R3
方法:1 串电容;2 闭转开;3 加变压器
➢组织变压器经济运行 当总的负荷功率为S时, K台并联变压器的损耗为:
2
PT ( K )
KP0
KPK
S KSN
K-1台并联变压器的损耗为:
第十章 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 10.1 概述
规划设计、组织运行
10.2电力网中电能损耗的近似计算
年电能损耗:一年内电力网的总的有功损耗的电量。
电力网损耗率:
电力网损耗率
电力网损耗电量 供电量
100%
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
8760 S 2 (t )dt
0 S2
max
最大负荷损耗时间
S~1 a
S~2 b
PL
3I 2R
U
2
P2 cos2
R
将功率因数从 cos1 提高到 cos2,线路降低的有功损耗为:
PL
(%)
1
cos 1 cos 2
2
100%
当功率因数从0.7提高到0.9时,线路的有功损耗可减少39.5%
➢在闭式网中实行功率的经济分布 S~1 a S~2
功率的自然分布:
S~1
S~c Zˆ 2 S~b ( Zˆ 2 Zˆ 3 ) Zˆ1 Zˆ 2 Zˆ 3
➢无功功率负荷的最优补偿:最优网损微增率准则
S~3 c
R1 , X1
R2 , X 2 R3 , X 3
S~a ,cos a S~b ,cos b S~c ,cos c
A
S~1 Ua
2
R11
S~2 Ub
2
R22
S~3 Uc
2
R33
cos 1
Sa cosa
Sb cosb Sa Sb Sc
Sc
cos c
cos 2
Sb cosb Sb
Sc Sc
cos c
cos 3 cos c
Tmax 1
P Ta max a Pa
P T P T b max b
c max c
Pb Pc
Tmax 2
P Tb max b Pb
P Tc max c Pc
T T max 3
max c
例10-1
10.3 降低网损的措施
➢提高用户处的功率因数,避免无功功率远距离输送
R1
2( Pb
Pc U2
P1 ) R2
2(P1 U2
Pb ) R3
0
PL Q1
2Q1 U2
R1
2(Qb
Qc U2
Q1 ) R2
2(Q1 Qb ) U2
R3
0
P1ec
Pb ( R2 R3 ) Pc R2 R1 R2 R3
Q1ec
Qb ( R2 R1
R3 ) Qc R2 R2 R3
n
n
C * P (QGi ) ( QGi QLi Q )
i 1
i 1
C* P (1 Q ) 0(i 1,2, n)
QGi QGi
QGi
P
1
P
1
QG1 (1 Q QG1 ) QG2 (1 Q QG2 )
➢无功功率电源的最优分布:等网损微增率准则
例10-3
无功功率负荷的最优补偿指最优补偿容量的确定、 最优补偿设备的分布和最优补偿顺序的选择等。
L F ( PGi PLD ) i 1
L F 0(i 1,2, ,n)
PGi PGi
Fi PGi
F1 F2 Fn
PG1 PG2
PGn
约束条件:
P P P Gimin
Gi
Gi max
Q Q Q Gimin
Gi
Gi max
U i min U i U i max
提高电压水平,简化网络结构
➢降低网损的其他措施 调峰节电 合理安排检修计划 提高系统运行电压水平
10.4 火电厂之间发电机有功出力的最优分配 1 耗量特性 发电设备单位时间内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关系的曲线
F
比耗量 F PG
发电厂的效率 PG F
微增率 dF dPG
0
PG
2 等微增率准则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