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综合复习热学专题复习
高考物理选修专题《热学》经典题基础题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
小而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指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当分子距离r=r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0,所以B正确. 答案: B
3.密闭有空气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中瓶内空气(不计 分子势能)( ) B.内能减小,吸收热量 D.内能减小,外界对其做功
解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
小颗粒由许多分子组成,所以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不是
指悬浮颗粒内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B选项错误.布朗运动虽然 是由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间相互作用引起的,但其重要意义是反映了液 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不是反映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故 C 选项错 误.观察布朗运动会看到固体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
(3)该要点在高考中主要以简答题的方式考查.
2.热力学过程方向性实例: 热量Q能自发传给 (1)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热量Q不能自发传给 能自发地完全转化为 (2)功 热量 不能自发地且不能完全转化为 能自发膨胀到 (3)气体体积V1 气体体积V2(较大) 不能自发收缩到
也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做功,所以 B项正确;内能的改变 与热传递和做功同时有关,所以C、D错误. 答案: B
7 .下图是密闭的气缸,外力推动活塞 P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
功800 J,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 J.缸内气体的(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00 J B.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 J C.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 J 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00 J 解析:
显.故D选项正确.
答案: D
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
高考物理热学专题复习1 精品优选公开课件

• 而气体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碰撞器壁的宏观表现.谈 个别分子对器壁的压强是没有意义的.
• A管中的水受向下的大气压力下降,大气压力做正功为W1=p0S1h1.B管中的 水受到向下的压力,但水面上升,大气压力做负功为W2=-p0S2h2.则大气压 力对水所做的总功W=W1+W2=0.即大气压力对水不做功.
• 至于重力对水所做的功,如图2-3-2可以看到:水从A管流到B管,最后水面相 平,最终的效果是A管中高度为h1的水柱移到B管中成为高度为h2的水柱,其 重心的高度下降,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水所受重力对水做正功.
思考三
什么是热运动中的统计规律? 布朗运动是跟固体微粒的体积有关的.当微粒较大 时,液体分子对固体微粒的碰撞产生的冲力,在每 一瞬间都是平衡的.只有微粒足够小时,这种撞击 作用的不平衡才得以表现出来.这就是统计规律的 表现.
思考四
请举出热学中属于描述大量分子整体特征的宏 观量. • 温度 • 物体的内能 • 气体的体积和压强
Hale Waihona Puke 思考七• 内能改变的物理过程有哪些? • 都发生了什么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 • 转化遵循什么规律?
1.物体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来实现.做功 是其他形式的能跟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而热传递只 是内能的转移,没有能量形式的转化. 2.物体内能的改变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具体形式由热力 学第一定律表示为△E=W+Q.其中△E表示内能的改变 量,W表示做的功,Q表示传递的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 把内能的变化和改变它的两种物理过程定量化,为我们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定量关系.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十三热学第3讲热力学定律

第3讲热力学定律、能量守恒知识巩固练1.(2023年湛江二模)一同学在室内空调显示屏上看到室内的空气温度,为了测出室外的空气温度,他将一近似球形的气球在室内吹大并放置较长一段时间后,测量其直径为L1之后拿到室外并放置较长一段时间后,测量其直径为L2,L2>L1若不考虑气球表皮的弹力变化,且气球吹大后视为球体,大气压不变,室内、外的温度均保持不变,则()A.气球内气体对外界做负功B.气球内气体对外界不做功C.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高D.气球在室外放出了热量【答案】C【解析】气球直径变大,说明气体体积变大,说明气体对外界做功,A、B错误;根据V1T1=V2T2,可知体积变大,温度升高,所以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高,C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可知温度升高,气体内能增大;体积变大,气体对外界做功,所以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D错误.2.某汽车后备箱内安装有撑起箱盖的装置,它主要由汽缸和活塞组成.开箱时,密闭于汽缸内的压缩气体膨胀,将箱盖顶起,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若缸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缸内气体()A.对外做正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B.对外做正功,内能增大C.对外做负功,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对外做负功,内能减小【答案】A3.(2023年北京东城一模)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过两个状态变化过程,先后到达状态b和状态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a 到b 的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热B.从a 到b 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C.从b 到c 的过程中,气体的压强减小D.从b 到c 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答案】C 【解析】从a 到b 的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ΔU =0,W >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 +Q ,得Q <0,气体向外界放热,A 、B 错误;从b 到c 的过程中,体积不变,气体对外界不做功.从b 到c 的过程中,温度降低,体积不变,由查理定律得,气体的压强减小,C 正确,D 错误.综合提升练4.(2022年辽宁卷)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其体积V 和热力学温度T 变化图像如图所示,此过程中该系统 ( )A.对外界做正功B.压强保持不变C.向外界放热D.内能减少【答案】A 【解析】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体积增大,理想气体对外界做正功,A 正确;由题图V -T 图像可知V =V 0+kT ,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有pV T =C ,联立有p =Ck +V 0T ,可看出T 增大,p 增大,B 错误;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温度升高,内能增大,D 错误;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A 、D 可知,理想气体对外界做正功且内能增大,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C 错误.5.(2022年河北卷)如图,绝热密闭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和一个充有同种气体的气球.容器内温度处处相同.气球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气球慢慢漏气后,容器中气球外部气体的压强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温度将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增大 升高 【解析】假设气球内部气体和气球外部气体的温度不变,当气球内部的气体缓慢释放到气球外部,容器中气球外部气体的压强将增大.当气球内部的气体缓慢释放到气球外部,原来气球外部气体绝热压缩,与外界无热交换,即Q =0,外界对气体做功,即W >0,根据绝热情况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 ,可知气体内能增加,温度T 升高.6.如图所示是某种家庭便携式喷雾消毒桶及其原理图,内部可用容积为2 L ,工作人员装入稀释过的1.2 L 药液后旋紧壶盖,关闭喷水阀门,拉动压柄打气,每次打入压强为1 atm ,体积为0.1 L 的气体,此时大气压强为1 atm ,当壶内压强增大到2 atm 时,开始打开喷阀消杀,假设壶内温度保持不变,若不计管内液体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作人员共打气9次B.打开阀门,当壶内不再喷出消毒液时,壶内剩余消毒液的体积为0.4 LC.打开阀门,当壶内不再喷出消毒液时,壶内剩余消毒液的体积为0.1 LD.消毒液喷出过程,气体对外做功,对外做功大于从外界吸收热量【答案】B【解析】设工作人员共打气n次,根据玻意耳定律有1 atm×(2 L-1.2 L)+n·1 atm×0.1 L=2 atm×(2 L-1.2 L),解得n=8,故A错误;打开阀门后,根据玻意耳定律有2 atm×(2 L-1.2 L)=1 atm×V气,解得V气=1.6 L,壶内不再喷出消毒液时,壶内气体的体积为1.6 L,则壶内剩余消毒液的体积为0.4 L,B正确,C错误;由于壶内温度保持不变,则壶内气体的内能不变,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可知气体对外做的功等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D错误.。
专题03 热学版块大题综合-【冲刺双一流之大题必刷】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冲刺

专题03 热学版块大题综合一、解答题1.(2023·辽宁·校联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底部带有阀门K 的导热汽缸静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横截面积为S 的活塞将汽缸内的空气分为高度均为h 的上、下两部分,初始时上面封闭空气的压强恰好等于外界大气压强。
现用打气筒从阀门K 处缓慢充入空气,使活塞缓慢上升。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大气压强恒为5mg S,活塞可在汽缸内无摩擦滑动且汽缸不漏气,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不考虑空气温度的变化,当活塞上升2h 时,求: (1)活塞上方封闭空气的压强p ;(2)活塞下方原来封闭的空气与充入空气的质量之比k 。
2.(2023·辽宁沈阳·沈阳二中校考模拟预测)下端带有阀门的气缸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缸内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0p ,温度为7C t =︒。
(1)关闭气缸底部的阀门K ,使缸内气体温度升高至87C t '=︒,试计算此时缸内气体的压强;(2)保持缸内气体温度始终为87C ︒,打开气缸底部的阀门,缓慢放出部分气体,使缸内气体的压强再次等于大气压强0p ,试计算缸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气体总质量的比值。
3.(2023·辽宁·校联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的粗细均匀薄壁U 形管,左管上端封闭,右管开口且足够长;温度为1300K T =时,右管内水银面比左管高4cm h =,左管内空气柱长度40cm L =,大气压强076cmHg p =。
(1)求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大小;(2)现使左管内空气温度缓慢下降,则当左管内液面上升14cm h =时,管内气体热力学温度为多少?(3)若让整个装置自由下落,且温度保持不变,求下落过程中封闭空气柱的长度。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2023·辽宁·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校联考二模)学校开设太空探索课,某学生小组根据反冲原理制作了一个“水火箭”。
高考物理热学题型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热学题型归纳总结物理是高考科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热学作为物理的一大分支,是高考中的热点考点之一。
在考试中,热学题型占据着一定比重,因此熟练掌握和总结热学题型对于备战高考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高考物理热学题型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一、温度与热量题型1. 温标转换题温标转换题主要考察摄氏温标和开尔文温标之间的转换关系。
解题思路是根据转换公式进行计算,其中要注意将温度差转换为绝对温度差。
2. 热量计算题热量计算题根据热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常涉及到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和比热容等概念。
注意在计算过程中使用正确的单位,并注意热量计算与功的区别。
二、热传递题型1. 热传导题热传导题主要考察热传导的基本原理以及热导率的计算。
解题时要根据传导方式选择合适的公式,注意对于复杂情况的处理,如多层材料的传导。
2. 热对流题热对流题主要考察热对流的基本原理以及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
解题时要根据对流方式选择合适的公式,注意对流换热系数的估算,如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的情况区别。
3. 热辐射题热辐射题主要考察热辐射的基本原理以及辐射功率的计算。
解题时要根据物体的温度和表面性质选择合适的公式,注意黑体辐射和非黑体辐射的区别。
三、理想气体题型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题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题主要考察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解题时要根据问题给出的条件选择合适的状态方程公式,注意气体摩尔数的转换和摩尔质量的计算。
2. 理想气体常态变化题理想气体常态变化题主要考察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容、等压、绝热等条件下的物理变化规律。
解题时要根据不同的变化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注意压强、体积、温度和摩尔数之间的关系。
四、热功转换题型1. 碰撞题碰撞题主要考察物体间的热传导和热对流问题。
解题时要根据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热传导或热对流系数选择合适的公式,注意能量守恒和热量平衡的原理。
2. 热机效率题热机效率题主要考察热机效率与热机工作温度之间的关系。
2020 年高考物理热学计算专题及答案

2020 年高考物理热学计算专题及答案专题简介:1.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公式①计算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为:Q 吸=cm (t -t 0)=cm ⊿t 。
②计算物体放出热量的公式为:Q 放=cm (t 0-t )=cm ⊿t 。
其中,Q 吸表示吸收热量,单位是J ;c 表示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 表示质量,单位是kg ;t 0表示物体初始温度,单位是℃;t 表示物体后来的温度,单位是℃。
⊿t =t -t 0表示物体升高了的温度。
⊿t =t 0-t ,表示物理降低了的温度。
2.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①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公式为:Q 放=mq 。
②气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公式也可为:Q 放=qV 。
推导过程如下: 说明:①中的公式对固体、液体、气体、均适用。
②只对气体适用。
两个公式的得出都是根据热值的定义式得到的。
其中,Q 放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q 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 ;m 表示质量,单位是kg 。
V 表示体积,单位是m3。
3.热效率公式(1)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飞机发动机的效率、轮船发动机的效率均属于热机的效率,其公式为:η=放吸Q Q 。
(2)炉具的热效率: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炉具提供的总热量,Q 总=Q 放,水吸收的热量是有用的热量Q 有=Q 吸,则η=总有Q Q 。
(3)电热水器的效率:电热丝所产生热量为Q 总,总=Q 放,水需要吸收热量为Q 有,有=Q 吸,则η=总有Q Q 。
专题例题:【例题1】(2018•济宁)将盛有凉牛奶的瓶子放在热水中(如图所示),通过 方式改变牛奶的内能,图中乙是250g 牛奶与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牛奶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 J .[c 牛奶=4.2×103J/(kg•℃)]【答案】热传递;2.1×104。
2025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15章热学专题强化20变质量问题理想气体的图像问题关联气体问题

气体状态变化图像的分析方法 (1)明确点、线的物理意义:求解气体状态变化的图像问题,应当明 确图像上的点表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一个平衡状态,它对应着三个 状态参量;图像上的某一条直线段或曲线段表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 态变化的一个过程。
(2)明确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在V-T图像(p-T图像)中,比较两个 状态的压强(或体积)大小,可以比较这两个状态到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大 小,其规律是:斜率越大,压强(或体积)越小;斜率越小,压强(或体积) 越大。
解得旋转后上部分气体压强为 p1=2p0 旋转前后,下部分气体发生等温变化,下部分气体体积增大为12SL0 +SL0=32SL0,则 p0·SL0=p2·32SL0 解得旋转后下部分气体压强为 p2=23p0。
(2)对“H”型连杆活塞整体受力分析,活塞的重力mg竖直向下,上部 分气体对活塞的作用力竖直向上,下部分气体对活塞的作用力竖直向 下,大气压力上下部分抵消,根据平衡条件可知p1S=mg+p2S
(1)在该市检测时大钢瓶所处环境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2)一个大钢瓶可分装多少小钢瓶供病人使用。 [答案] (1)21 ℃ (2)124
[解析] (1)大钢瓶的容积一定,从北方到该市对大钢瓶内气体,有Tp11 =Tp22解得 T2=294 K,故 t2=21 ℃。
(2)设大钢瓶内氧气由状态p2、V2等 温变化为停止分装时的状态p3、V3, 则p2=1.26×107 Pa,V2=0.04 m3, p3=2×105 Pa 根据p2V2=p3V3 得V3=2.52 m3 可用于分装小钢瓶的氧气 p4=2×105 Pa, V4=(2.52-0.04)m3=2.48 m3
V T3
解得ρ3=1.18 kg/m3。 [答案] (1)1.41 kg/m3 (2)1.18 kg/m3
高三物理热学综合(2018-2019)

一曰食 鬼神歆飨 职事并废 又有墧水 不可以兄故私桡 卒起见 木动也 无文学 秋 天人之道粲然著矣 刘向校书 今十月也 世世昌乐 共毁中书令石显 武帝使督盗贼 而立不知 作乘舆辇 惠奏其功 羽使蒲将军引兵渡三户 为立石相祠 独自脱还 宜为君者也 置酒 而武贤以为可夺其畜产 上
不许 王姊醉 元元失望 犹不能为魏郡 清河减损水害 以明经为郡吏 奉明法 大臣数诎 不可复加 厥子亦良 母窦太后爱之 中部都尉治 转而西 与战 斧坏户牖 其七十二人给大官挏马酒 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 数岁明习汉制及法令 以立基桢 管仲曰 公欲定卒伍 汉王追楚至阳夏南 先是 高
《祭典》曰 共工氏伯九域 言虽有水德 大将军霍光秉政 不用汉法 举勇武有节明兵法 日 乃者 广川亡声 敬重之 户十七万二千八十六 非痛折节以礼屈之 罪名明白 至今四十馀岁 至咸阳 待时而发 夫议政者 今五侯至尊贵也 驱橐它 河内人也 阴因日明之衰而夺其光 一曰 由小之大 卓
然罢黜百家 自十五年至此岁 位在司徒上 卨 稷始生 相我子母皆大贵 高祖问 固推让焉 谓之不幸 顺四时 岂斯民异哉 斫雕而为朴 明国家乐进贤也 上自为太子时闻知野王 一朝以暗昧语言见废 而亡佚豫之乐 刘向以为 其立毋波为钩町王 何也 一曰备数 其有所取也 信复发兵与汉王会
卒满泽 以托太后及帝 而痛殷之亡也 屯城外 东瞰目尽 时子寻为侍中京兆大君茂德侯 北揭石濑 剽杀人 列郡不相亲 又赐帛人二匹 周之所以七庙者 专欲内属 仪文降 郡国守相 刺史皆出其门 故诏吏遗单于秫蘖金帛绵絮它物岁有数 使获曜日月之末光绝炎 守右扶风 为晋所灭 匈奴呼韩
邪单于来朝 过曾参远矣 汤亦治它囚导官 四海会同 匈奴谓贤曰 屠耆 历山 毋棳 阳气所生也 淮北荥南河济之间千树萩 其於人道 今因此令赎 宜为谢过天地 《易》九厄曰 初入元 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 有名圜十五星 火与水晨出东方 五月 诸侯有变 [标签 标题]万石君石奋 施之无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综合复习——热学专题复习二固体液体和气体第一部分固体和液体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固体的分类▲知识梳理1、晶体和非晶体(1)在外形上,晶体具有确定的几何形状,而非晶体则没有。
(2)在物理性质上,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非晶体则是各向同性的。
(3)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4)晶体和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把晶体硫加热熔化(温度不超过300℃)后再倒进冷水中,会变成柔软的非晶体硫,再过一段时间又会转化为晶体硫。
2、多晶体和单晶体单个的晶体颗粒是单晶体,由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在一起是多晶体。
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
3、晶体的微观结构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按照各自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微粒的热运动表现为在一定的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做振动。
知识点二——液体▲知识梳理1、液体的微观结构及物理特性(1)从宏观看因为液体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所以液体既像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又像气体没有形状,具有流动性。
(2)从微观看有如下特点①液体分子密集在一起,具有体积不易压缩;②分子间距接近固体分子,相互作用力很大;③液体分子在很小的区域内有规则排列,此区域是暂时形成的,边界和大小随时改变,并且杂乱无章排列,因而液体表现出各向同性;④液体分子的热运动虽然与固体分子类似,但无长期固定的平衡位置,可在液体中移动,因而显示出流动性,且扩散比固体快。
2、液体的表面张力如果在液体表面任意画一条线,线两侧的液体之间的作用力是引力,它的作用是使液体面绷紧,所以叫液体的表面张力。
3、浸润和不浸润将玻璃放入水中取出来,玻璃上沾一层水,此现象为浸润现象。
将玻璃放入水银中取出来,玻璃上无水银痕迹,此现象为不浸润现象。
对玻璃来说,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
产生浸润和不浸润现象的原因是液体和固体接触处形成一个液体薄层的附着层,附着层的液体分于既受到固体分子吸引力作用,同时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力作用。
当>形成浸润现象;当<形成不浸润现象。
如用墨水在纸上写字,纸被墨水漫润,留下字体,所以墨水是纸的浸润液体。
同理,水是毛巾的浸润液体;水是羽毛的不浸润液体。
4、毛细现象把水装在玻璃管里,由于水是玻璃的浸润液体,液体就上升。
把水银装在玻璃管里,由于水银是玻璃的不浸润液体,水银就下降。
把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上升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下降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能发生毛细现象的管叫毛细管。
产生毛细现象的原因:是附着层内液面的液体分子受力使附着层液面上升(下降),液面弯曲使液面变大,而表面张力的收缩使液面减少,液体上升(下降),直至表面张力与上升(或下降)的液柱所受的重力相平衡为止。
特别提醒:毛细现象是浸润和不浸润及表面张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结果,毛细管越细,毛细现象越明显。
毛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疑难导析表面张力的解释:我们知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某一数值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小于这个数值时表现为斥力,如果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分子力为0。
在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在左右,而在表面层,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如图所示),因此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特别提醒:①表面张力使液体自动收缩,由于有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表面张力的方向跟液面相切。
②表面张力的形成原因是表面层(液体跟空气接触的一个薄层)中分子间距离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③表面张力的大小除了跟边界线长度有关外,还跟液体的种类、温度有关。
知识点三——液晶▲知识梳理1.液晶的物理性质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2.液晶分子的排列特点液晶分子的位置无序,但排列是有序的。
知识点四——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知识梳理1.熔化(1)熔点跟物质的种类有关,还受压强的影响。
(2)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压强一定时,熔化热为一定值;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也没有确定的熔化热。
(3)熔化热的单位:焦/千克()。
2.汽化(1)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只在一定的温度下才会发生,这个温度就是液体的沸点。
(2)物体的汽化热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3)汽化热的单位:焦/千克()。
▲疑难导析1、为何晶体熔化时要从外界吸热,而温度又不升高结合分子动理论,对晶体熔化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1)开始熔化之前,从外界获得的能量,主要用来增加微粒的平均动能,因而物体的温度升高,因热膨胀而体积变化引起的势能变化可不考虑。
(2)熔化过程,晶体从外界获得的能量,完全用来破坏晶体内部微粒的规则排列,克服微粒间引力做功,只增加微粒的势能,而不增加微粒的动能,所以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3)熔化终了之后,晶体全部由固态变为液态.继续加热,液体升温,于是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2、影响饱和汽压的因素(1)饱和汽压跟液体的种类有关实验表明,在相同的温度下,不同液体的饱和汽压一般是不同的。
挥发性大的液体,饱和汽压大。
(2)饱和汽压跟温度有关微观解释: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液体里能量较大的分子增多,单位时间内从液面飞出的分子也增多,致使饱和汽的密度增大,同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也增大,这也导致饱和汽压增大。
(3)饱和汽压跟体积无关第二部分气体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压强的理解和计算▲知识梳理1.静止或匀速运动系统中封闭气体压强的确定(1)液体封闭的气体的压强①平衡法:选与气体接触的液柱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它的受力平衡,求出气体的压强。
熟练后可直接由压强平衡关系写出待测压强,不一定非要从力的平衡方程式找起。
②取等压面法:根据同种液体在同一水平液面处压强相等,在连通器内灵活选取等压面,由两侧压强相等建立方程求出压强。
选取等压面时要注意,等压面下一定要是同种液体,否则就没有压强相等的关系。
(2)固体(活塞或气缸)封闭的气体的压强由于该固体必定受到被封闭气体的压力,所以可通过对该固体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建立方程,来找出气体压强与其它各力的关系。
2.加速运动系统中封闭气体压强的确定要恰当地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出封闭气体的压强。
一般地,进行受力分析的研究对象选择为与封闭气体相联系的液柱、活塞或气缸等。
该解法的实质就是把要求解的热学中的压强问题转化为力学问题。
特别提醒:气体问题中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时,式中气体压力中的“p”必须采用国际单位。
如题中告诉压强为75cmHg,则应写成Pa。
▲疑难导析1.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因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密度一般很小,由气体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故气体压强由气体分子碰撞器壁产生,与地球引力无关。
气体对上下左右器壁的压强大小都是相等的。
大气压强却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
由于地球引力作用的原因,大气层的分子密度上方小下方大,从而使得大气压强的值随高度而减小。
2.求解气体的压强时,应注意:(1)封闭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处处相等。
(2)同种液体,如果中间间断,那么同一深度处压强不相等。
(3)求解液体内部深度为h处的总压强时,不要忘记液面上方气体的压强。
知识点二——气体实验定律▲知识梳理1、气体实验定律(1)等温变化①等温变化: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其压强随体积的变化关系。
②玻意耳定律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体积V成反比。
公式:或或(常量)(2)等容变化①等容变化: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②查理定律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
公式:或或(常量)(3)等压变化①等压变化: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②盖·吕萨克定律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
公式:或或(常量)2、气体实验定律三种图线的对比知识点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知识梳理1、理想气体(1)宏观上讲理想气体是指在任何条件下始终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
实际气体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可视为理想气体。
(2)微观上讲理想气体的分子间除碰撞外无其他作用力,分子本身没有体积,即它所占据的空间认为都是可以被压缩的空间。
特别提醒:理想气体是不存在的,它是实际气体在一定程度的近似,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理想气体”如同力学中的“质点”一样,是一种理想的物理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研究方法。
对“理想气体”研究得出的规律在很大温度范围和压强范围内都能适用于实际气体,因此它是有很大实际意义的。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内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从一个状态1变化到另一个状态2时,尽管p、V、T都可能改变,但是压强跟体积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的比值保持不变,这就叫作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2)表达式(或)在中,恒量C与气体的种类和质量无关,即只要物质的量相同,C就相同。
(3)适用条件一定质量、理想气体。
(4)推导(利用任何两个等值变化过程)例如:从状态1状态C状态2,由和联立即得。
3、几个有用的推论(1)查理定律的推论:①(2)盖·吕萨克定律的推论:②(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论:a.密度方程:③b.分态式方程:④特别提醒:(1)运用①式可以解决温度变化时水银柱的移动问题,要注意温度升高时,水银柱向压强增加少的一侧移动;温度降低时,水银柱向压强减少量多的一侧移动。
(2)一般利用③式求解变质量问题,但也可解决定质量问题。
▲疑难导析1.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从以下几点理解、掌握(1)适用对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2)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关键是:对气体状态变化过程的分析和状态参量的确定。
即:“一过程六参量”。
(3)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题前,应确定在状态变化过程中保持质量不变。
解题时,第一,必须确定研究对象,即某一定质量的气体,分析它的变化过程。
第二,确定初、末两状态,正确找出初、末两状态的六个状态参量,特别是压强。
第三,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列式,并求解。
(4)注意方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T必须是热力学温度,公式两边中p和V单位必须统一,但不一定是国际单位。
2.对有相互联系的两部分(或几部分)气体,我们简称之为“关联气体”。
研究该类问题时,一般也要先对各部分气体做“隔离体”。
即先分别以各部分气体为研究对象,分析状态参量,根据变化特征列出状态方程;然后分析关联气体间压强的关系、体积的关系等,建立相应的辅助方程。
3.对讨论型、判断型的气体问题分析有一些气体问题,若根据题给条件作定性分析,会发现气体的末状态不能被唯一确定,具有多种可能性,不同的可能性与不同的外界条件相对应,这就形成了两种类型的气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