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a~Ⅱb期宫颈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疗效观察
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关键 词 : 宫颈癌 ; 同步放化 疗 ; 疗效 中图分 类号 : 77 3 R 3. 3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0 6 07 (0 00— 0 9 0 10— 99 2 1 )6 0 8— 1
官颈 癌是妇科 常 见 的恶性 肿 瘤 之一 , 全球 女 性 恶性 肿瘤 中 在 其 发病率 仅次 于乳腺 癌 , 发 展 中 国家 则居 首 位 。因 此宫 颈癌 治 在 疗是妇 科 十分重要 的问题 。 近年 来大 多 数学 者认 为放 疗加 同步 化 疗可以降低宫颈癌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为了探讨同步放化疗对局 部 晚期宫 颈癌 的治疗 疗效 ,我 科 自 20 年 9 一 04 1 月 采 o0 月 20 年 1 取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 官颈癌患者 10 , 1 例 取得 较好 的疗 效 , 总结 如下 。 现 以提 高 中 、 证 晚期 宫 颈癌 的治疗 疗效 , 是 改善 宫颈癌 患 者预后 的 重要 治 疗 方法 , 时本 研究显 示 同步 放化 同 疗 组 的骨髓 抑 制和 胃肠 道反 应 高 于单 纯放 疗 组 , 以骨 髓抑 制明 尤 显, 但两 组 之 间无 统 计学 意义 , 经 注 射粒 细胞 集 落 刺激 因 子及 且
2 结 果
局部晚期宫颈癌是一组具有预后不 良因素的高危宫颈癌 , 广 义包括宫颈癌 I rⅣA期 , B 狭义则指局部肿瘤>4m的早期宫颈  ̄ e 癌 , 宫 颈癌 局部 肿瘤 不 易控 制 , 易发 生淋 巴或 远处 转移 , 此类 容 预 后差 , 年生存率低。手术和放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 5 早期 以手术治疗为主, 中晚期大多采用放射治疗 。放疗是 中晚期官颈 癌 的经 典 治疗 方 法 , 总 有 3%~0 者 治疗 失败 , 失败 的 但 0 4%患 治疗 主要原 因是 肿瘤 局 部未 控和 复 发 , 次 是 淋 巴结转移 和 远处播 散 其 [1 2 可 能 与肿 瘤体 积 大 、 较 多 乏氧 细 胞对 放 疗 不敏 感 、 有 官旁 浸 润 对 局部 放疗 不 敏感 、放 疗不 能 控制 照 射野 以外 的亚 浸润 灶有关 。 虽然增加放疗剂量可提高盆腔控制率 ,但晚期并发症也随之增 加, 并且放疗达一定剂量时 , 对局部控制率不再提高而并发症明 显 增加 。 因此需要 新 的 治疗 方 法来 改变 这种 情 况 , 国学 者尝 试 各 使用乏氧细胞放疗增敏剂、 高压氧疗、 中子疗法 以及放疗前辅助 化疗等方法 。同步放化疗可以明显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无 论 是 晚期宫 颈癌 还是 早期 高 危 宫颈 癌 , 仅 可 以提 高 肿瘤局 部 它不 控制率 , 而且可以降低远处转移率, 甚至可能减少肺转移发生。 本 组 资料 表 明 ,一 u联 合 D P同步放 化 疗 疗效 明显 高 于单 5F D
宫颈癌ⅠA~ⅡB期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宫颈癌ⅠA~ⅡB期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作者:段律芳李瑞珍胡艳来源:《右江医学》2013年第04期【摘要】目的观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的分布及影响其转移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的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
分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分布情况及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原发病灶大小、宫颈深肌层浸润、治疗前血SCCAg水平、患者年龄、病程、人乳头瘤病毒(HPV)、病理分化、组织学类型、生长方式、阴道穹隆受累等的相关性。
结果单因素χ2分析显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原发病灶大小、宫颈深肌层浸润、治疗前血SCCAg水平有关(P0.05)。
总体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416%(36/149),主要分布于闭孔区(85.71%),其他部位淋巴结转移者多合并有闭孔淋巴结转移。
结论临床分期、肿瘤体积大小、宫颈深肌层浸润、治疗前血清SCCAg≥4 μg/L等因素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淋巴结转移主要分布在闭孔区,可能是宫颈癌的前哨淋巴结。
但以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术替代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病例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关键词】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转移规律;高危因素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4-0510-03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段律芳(1981-),女,广东省梅州市人,主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妇科肿瘤。
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ⅠB和ⅡA期子宫颈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治疗效果及预后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笔者试就临床与病理对盆腔淋巴结检出率的影响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等问题进行探讨。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2004年1月~2011年1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妇科施行手术的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149例。
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4岁。
临床分期(FIGO分期)ⅠA期3例(1.5%),ⅠB期67例(33.5%),ⅡA期17例(85%),ⅡB期62例(31%)。
术前新辅助化疗辅助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观察

山东 医药 2 1 年第 5 01 l卷第 6期
患者 为 5 % 一 0 O 6 % 。
殖 的癌 细胞 , 括再 增殖 的选 择性 的交 叉 耐药 细胞 , 包
一
新辅助化疗有静脉和动脉插管化疗两种途径 。 般采 用 静 脉 全 身 给 药 和 动 脉 灌 注 方 式 。静 脉
可降低局部复发率 , 提高疗效 。
早期 化疗 。新辅 助化疗 常用于 局部 晚期宫 颈癌及 具
对化疗后具备根治手术指征且同意行手术治疗
的患 者根据体 检后 的肿瘤情 况行广 泛性 的子 宫切 除 + 腔淋 巴结 清扫术 。术 中切除肿 物后立 即做冰冻 盆 切片, 确认肿 瘤的病 理诊断 。 术 后 4— 据 术 前化 疗 疗 效选 择 适 合 的方 6d根 案化疗 , 化疗 2个疗 程后再 行放疗 , 照射量 为 5 y 0G , 分2 5次完成 。
3 8
有不良预后 因素 的高危患者。所谓局 部晚期 宫颈 癌, 实际上是一组具有预后不 良因素的高危宫颈癌, 狭义 上 指局 部肿 瘤直径 ≥41' 巨块 型 宫 颈癌 , 1 的 31 ' 1 此 类 宫颈癌 局部肿 瘤不宜控 制 , 发生 淋 巴结转移 , 易 大 多数预后不 良。有文献报 道局部肿瘤直径 < m 4c 的患者 5a 生存率为 8 % 一 0 , ≥4e 0 9% 而 m的肿瘤
关键词 : 宫颈肿瘤 ; 宫颈癌 ; 药物疗法 ; 新辅 助化疗 ; 中图分类号 :7 17 1 1 .4 1 文献标志码 : B
中晚期 宫颈癌术 前行新
文章编号 :0 226 2 1 )603 -2 10 -6 X(0 1 0 -0 80
宫 颈癌是 女性 常 见 的恶 性肿 瘤 。近 年来 , 以 有 手术联合 辅助放 疗 治疗 宫 颈癌 , 得 了较 满 意 的效 取 果 , 有相 反 报道 l 3。20 但亦 - ] 05年 2月 一 09年 5 1 - 20 月, 在4 我们 6例 1b一Ⅲb宫 颈 癌 患者 术 前行 新 辅 1 助化疗 , 效满 意 。现报告如 下 。 疗
宫颈癌根治术后不典型肺转移瘤73例的CT表现

372020年4月第27卷第8期宫颈癌根治术后不典型肺转移瘤73例的CT 表现刘 娜 江海涛对于宫颈癌血行远处转移而言,肺部是最常见的靶器官,单发或双发病灶往往与原发性肺癌不易鉴别,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很大帮助。
笔者收集了73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不典型肺转移瘤的病例,分析总结其CT 表现特征及规律,以进一步提高对宫颈癌根治术后肺转移瘤的诊断能力。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宫颈癌根治术后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肺转移瘤患者73例。
其中年龄33~79岁,平均(52.6±9.2)岁。
初次发现肺部病灶时,66例(90.4%)无特异肺部症状及体征,因术后定期C T 随访偶然发现肺部病灶,仅7例(9.6%)因出现刺激性干咳或咳嗽咳痰就诊时发现。
宫颈原发病灶中鳞癌66例(90.4%),腺癌6例(8.2%),腺鳞癌1例(1.4%)。
经手术切除肺转移瘤33例(45.2%),行经皮穿刺检查39例(53.4%),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例(1.4%)。
1.2 影像学检查 行常规胸部C T 扫描,取仰卧位,自肺尖扫至肺底,常规管电压120kV ,管电流自动调整。
常规5.0m m 层厚扫描,部分1.0m m 薄层重建,观察包括部位、形态、边缘、内部密度、病灶周围肺野的表现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由两位高年资医生独立分析每个病灶的特征,意见不一致时经两位讨论后达成一致。
作者单位:310022 杭州,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放射科通信作者:江海涛,Email:*****************1.3 病灶C T 表现 73例共88个病灶,单发病灶58例(79.5%),双发病灶15例(20.5%);病灶长径6.3~77.7m m ,平均(28.5±16.1)m m ;中央型病灶18个(20.5%),周围型病灶70个(79.5%);分布于肺上叶51个(58.0%),肺下叶37个(42.0%)。
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巨块型宫颈癌80例疗效评价

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巨块型宫颈癌80例疗效评价喻姗【摘要】目的:探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巨块型宫颈癌的疗效。
方法对确诊为巨块型宫颈癌的患者80例,应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进行化疗,并通过肉眼观察、血管造影及病理学检查对其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后,不同分期的巨块肿瘤出现了不同程度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治疗总有效率为80%,其中Ⅰb2期高达88.89%,巨块型宫颈癌的分期越晚,治疗有效率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6,P =0.041);但Ⅱb~Ⅳa 期的有效率仍能达到60%以上。
同时化疗后不同肿瘤分期宫颈癌患者的癌灶血流情况均减少,且术后标本切缘均未见癌细胞。
结论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能显著缩小巨块型宫颈癌患者病灶直径,增加手术机会,提高手术成功率,能为巨块型宫颈癌患者的根治性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cisplatin plus 5-fluorouracil for bulky cervicalcancer .Methods 80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bulky cervical cancer received cisplatin plus 5-fluorouracil,and the efficacy was observed by nakedeye,angiography and pathology examination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of cisplatin plus 5-fluorouracil,different stage of the cervical cancer decreased,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m (χ2 =6.36,P=0.041).Among them,theⅠb2 period was 88.89%.The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was 80.00%,and the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the stage of cancer become late r.But the Ⅱb ~Ⅳa stage can still reach to more than 60%.At the same time,after the chemotherapy,the blood flow rate of th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umorstages also reduced and the cancer cell can not be found in the sample of the edge of the tumor.Conclusion Cisplatin plus 5-fluorouracil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diameter of bulky cervical cancer ,in-crease the chance of operation,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operation ,and provide reliable basis to cure the bulky cervical cancer radically.【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846-848,852)【关键词】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巨块型宫颈癌【作者】喻姗【作者单位】610091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40~50岁之间的中年女性,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女性肿瘤中的第二位[1]。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由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滋养细胞肿瘤、子宫肉瘤、外阴癌、阴道癌)诊治指南,将自本期开始连续刊登。
1990年由原国家卫生部委托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和中国抗癌协会编写了第一版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又分别于1999年和2005年编写了第二版和第三版指南。
本指南是由国内妇科肿瘤学家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结合目前国内诊治现状,并借鉴国外相关指南共同讨论制定的第四版,其意义在于规范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指导临床实践,以提高我国妇科临床肿瘤医师的诊治水平。
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的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每年有新增病例53万,约25万女性因宫颈癌死亡,其中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的80%。
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宫颈癌发病率缓慢下降。
在中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4万,死亡约3.7万。
本指南适用于宫颈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其他特殊病理类型,如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肉瘤等发病率低,国际、国内尚未达成共识,本指南不包括这些少见病理类型,但可以参照本指南。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医院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以及患者的病情,国际上推荐采用最适合的符合指南的方法诊治患者。
对于病情复杂的宫颈癌,临床医师应灵活应用指南,不适用于本指南的情况下建议参加临床试验。
1 分期1.1 分期规则宫颈癌分期采用国际上统一使用的FIGO分期(见表1),其他分期作为参考。
FIGO 2009宫颈癌分期与原有分期相比,主要有以下两点不同:(1)取消了宫颈癌0期,即原位癌,将宫颈原位癌归为CINⅢ(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
(2)将宫颈癌ⅡA期根据宫颈病灶大小分为:直径≤4cm为ⅡA1期,直径>4cm为ⅡA2期。
FIGO 2009宫颈癌分期为临床分期,2009年FIGO临床分期委员会再次强调分期原则:(1)需2名以上高年资医师共同查体,明确分期,有条件时最好在麻醉状态下行盆腔检查。
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张爱梅,单丹,李茹菊,于金凤【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35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追踪随访1~5年,采用Cox比例风险筛选预后的显著相关因素。
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级、盆腔淋巴结状态、深肌层浸润、子宫内膜受累和血管癌栓与手术治疗宫颈癌预后有关,其中血管癌栓、肌层浸润、病理分级、盆腔淋巴结和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其优势比(OR)均大于 1.0。
结论肌层浸润、病理分级、盆腔淋巴结状态和临床分期与宫颈癌预后密切相关,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综合防治。
【关键词】宫颈肿瘤外科学预后相关因素宫颈癌是导致妇女死亡的常见恶性肿瘤。
宫颈癌筛查及诊断技术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在早期得到治疗,但术后仍然有一定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因此,探讨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采取个体化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对354例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纳入病例为2000年1月~2004年12月在遂平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随访资料完整的宫颈癌患者354例,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ⅠB期96例,ⅡA期204例,ⅡB 期54例,年龄33~70(48.35±5.64)岁,病理类型:鳞癌255例,腺癌69例,其他30例。
1.2 治疗方法纳入的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除,其中85例术前腔内放疗2周后手术治疗。
36例术前新辅助化疗2~5疗程后接受手术治疗。
术后单纯盆腔外放疗79例,照射剂量为35~45Gy。
单纯化疗82例,化疗药物为DDP,5FU,CTX,MMC,放疗联合化疗28例。
758例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的临床分期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758例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的临床分期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朱明兰,付立仙,孙冬梅,徐 珂,田坤明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758例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的临床分期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㊂方法: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分析2017 2021年收治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且初次确诊为原发性宫颈癌的758例住院病人的基本病历资料㊂结果: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的高发年龄为40~<55岁(55.8%),初诊时的临床分期以Ⅰ~ⅡA 期(71.0%)为主㊂L o gi s t i 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为45~<65岁㊁发病时长>3个月为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高的危险因素(P <0.05);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为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高的保护因素(P <0.05)㊂结论:黔北农村宫颈癌病人的高发年龄为40~<55岁,初诊时的临床分期以Ⅰ~ⅡA 期为主㊂发病年龄为45~<65岁㊁文化程度低㊁就医延迟现象严重均是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较高的危险因素㊂关键词 宫颈癌;黔北;农村;临床分期;影响因素;就医延迟K e yw o r d s c e r v i c a l c a n c e r ;n o r t h e r nG u i z h o u ;r u r a l a r e a s ;c l i n i c a l s t a g e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d e l a y i n s e e k i n g m e d i c a l a t t e n t i o n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3.32.008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第4位的恶性肿瘤[1]㊂我国是宫颈癌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新发和死亡病例数约为11.0万例和8.0万例,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7/10万和5.3/10万[2-3]㊂我国宫颈癌的高发地区主要为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高于发达地区,农村高于城市,农村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城市地区的1.10和1.12倍[4]㊂多项研究表明,宫颈癌死亡率与5年生存率的高低与疾病初诊时临床分期的早晚存在明显相关性[5-6]㊂尽管当前已有诸多针对不同地区宫颈癌的临床流行病学现况调查,但关于农村初次确诊宫颈癌病人的临床分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尚少见报道,更无针对黔北(贵州省遵义市)农村地区的相关报道㊂因此,本研究旨在对2017 2021年黔北农村地区初诊宫颈癌病人的发病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以进一步明确该地区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现状,为黔北农村地区宫颈癌的筛查与防治提供科学参考㊂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病例资料来源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案室电基金项目 2021年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编号:g z w k j 2021-499;遵义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遵市科合H Z 字(2022)268号㊂作者简介 朱明兰,副主任护师,硕士,单位:563003,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付立仙㊁孙冬梅㊁徐珂单位:563003,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田坤明单位:563006,遵义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㊂引用信息 朱明兰,付立仙,孙冬梅,等.758例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的临床分期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 ].全科护理,2023,21(32):4501-4505.子病历信息系统,选取2017 2021年首次入院并初次确诊为原发性宫颈癌的农村病人作为研究对象㊂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初次诊断为原发性宫颈癌的住院病人;2)入院时间为2017年1月1日 2021年12月31日;3)病理诊断为宫颈恶性肿瘤㊂排除标准:1)在外院已被确诊过的初次住院宫颈癌病人;2)复发性宫颈癌病人;3)病理诊断不明确者㊂1.2 资料收集方法在医院病案室电子病历系统中以出院主诊断中包含 宫颈癌 ㊁付款方式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㊁入院次数为 第1次 作为检索条件,筛出研究对象;再查看病人病案首页及病历资料,以确认病人是否属于初次确诊病人㊂收集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宫颈癌病人的基本信息㊁主诉和现病史㊁临床分期(符合国际妇产联盟修订的F I G O -2009宫颈癌分期标准[7])㊁病理类型(符合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宫颈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8])等资料,建立数据库㊂1.3 质量控制资料收集者事先接受统一培训,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查阅病人病历资料,标准化录入数据资料,建立数据库㊂1.4 统计学方法应用E x c e l 2019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图表绘制,应用S P S 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㊂定性资料以例数㊁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㊂采用二元L o g i s t i c 回归方法分析影响宫颈癌病人发病特征及临床分期的因素,检验水准α=0.05㊂2 结果㊃1054㊃全科护理2023年11月第21卷第32期2.1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发病例数与年龄分布情况2017年1月1日 2021年12月31日共收治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758例,发病年龄为19~84 (47.76ʃ12.54)岁,高发年龄段为40~<55岁(423例,55.8%)㊂其中<35岁46例(6.1%),35~<45岁196例(25.9%),45~<55岁288例(38.0%),55~< 65岁150例(19.8%),ȡ65岁78例(10.3%)㊂详见图1㊂图1758例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年龄分布图2.2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的临床分期分布情况758例宫颈癌病人中,Ⅰ期宫颈癌445例(58.7%),Ⅱ期209例[其中ⅡA期93例(12.3%)㊁ⅡB期116例(15.3%)],Ⅲ期77例(10.2%),Ⅳ期27例(3.6%)㊂根据F I G O-2009临床分期标准[7]及相关研究文献[9-10],通常将宫颈癌Ⅰ~ⅡA期划分为早中期,ⅡB~Ⅳ期划分为晚期㊂据此,划分后的Ⅰ~ⅡA期和ⅡB~Ⅳ期病人例数分别为538例(71.0%)㊁220例(29.0%)㊂2.3不同特征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比较不同发病年龄㊁文化程度㊁月经状态㊁发病时长的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Ⅰ~ⅡA期和ⅡB~Ⅳ期病人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㊂表1不同特征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比较单位:例(%)项目例数(n=758)Ⅰ~ⅡA期(n=538)ⅡB~Ⅳ期(n=220)χ2值P发病年龄 <35岁47(6.2)40(7.4)7(3.2)35~<45岁195(25.7)151(28.1)44(20.0)45~<55岁288(38.0)187(34.8)101(45.9)14.1710.00755~<65岁150(19.8)103(19.1)47(21.4)ȡ65岁78(10.3)57(10.6)21(9.5)文化程度文盲143(18.9)93(11.3)50(22.7)小学449(59.2)310(57.6)139(63.2)11.9650.008初中114(15.0)92(17.1)22(10.0)高中52(6.9)43(8.0)9(4.1)月经状态未绝经361(47.6)270(50.2)91(41.4)4.8720.027已绝经397(52.4)268(49.8)129(58.6)孕次 ɤ3次186(24.5)135(25.1)51(23.2)0.3080.579 >3次572(75.5)403(74.9)169(76.8)产次 ɤ3次304(40.1)220(40.9)84(38.2)0.4780.490 >3次454(59.9)318(59.1)136(61.8)首发症状接触性出血374(49.3)274(50.9)100(45.5)不规则阴道出血285(37.6)193(35.9)92(41.8)2.4430.295其他99(13.1)71(13.2)28(12.7)㊃2054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N o v e m b e r2023V o l.21N o.32(续表)项目例数(n=758)Ⅰ~ⅡA期(n=538)ⅡB~Ⅳ期(n=220)χ2值P 发病时长0~3个月358(47.2)294(54.6)64(29.1)>3~6个月304(40.1)219(40.7)85(38.6)116.120<0.001 >6~12个月69(9.1)19(3.5)50(22.7)>12个月27(3.6)6(1.1)21(9.5)病理类型鳞癌644(85.0)455(84.6)189(85.9)腺癌95(12.5)69(12.8)26(11.8)0.2270.893其他19(2.5)14(2.6)5(2.3)2.4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影响因素的二元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将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的临床分期(Ⅰ~ⅡA期=1,ⅡB~Ⅳ期=2)作为因变量,以发病年龄㊁文化程度㊁月经状态㊁孕次㊁产次㊁首发症状㊁发病时长㊁病理类型作为自变量(赋值见表2)进行二元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㊂结果显示:发病年龄为45~<65岁㊁发病时长是影响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高的危险因素(P<0.05),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为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高的保护因素(P<0.05)㊂详见表3㊂表2自变量赋值自变量赋值方式发病年龄<35岁=1;35~<45岁=2;45~<55岁=3;55~<65岁=4;ȡ65岁=5文化程度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4月经状态未绝经=1;已绝经=2孕次ɤ3次=1;>3次=2产次ɤ3次=1;>3次=2首发症状接触性出血=1;不规则阴道流血=2;其他=3发病时长0~3个月=1;>3~6个月=2;>6~12个月= 3;>12个月=4病理类型鳞癌=1;腺癌=2;其他=3表3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影响因素的二元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自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W a l dχ2值P O R值95%C I 发病年龄(以<35岁为对照)35~<45岁0.8580.5192.7390.0982.359[0.854,6.520] 45~<55岁1.5550.6216.2620.0124.736[1.401,16.007] 55~<65岁1.6170.7005.3290.0215.035[1.276,19.866]ȡ65岁1.0160.7611.7810.1822.761[0.621,12.276]文化程度(以文盲为对照)小学-0.2440.2540.9240.3360.783[0.476,1.289]初中-0.8760.3645.7870.0160.417[0.204,0.850]高中-1.2180.5814.4000.0360.296[0.095,0.923]月经状态(以未绝经为对照)已绝经-0.7180.3953.3080.0690.488[0.225,1.057]孕次(以ɤ3次为对照) >3次-0.2140.2420.7860.3750.807[0.503,1.296]产次(以ɤ3次为对照) >3次-0.5050.3572.0070.1570.603[0.300,1.214]首发症状(以接触性出血为对照)不规则阴道流血0.3700.2761.7990.1801.447[0.843,2.484]其他0.3680.341.1750.2781.445[0.743,2.813]发病时长(以0~3个月为对照) >3~6个月0.6930.3284.4690.0352.000[1.052,3.802]>6~12个月3.0180.41453.112<0.00120.456[9.084,46.062]>12个月2.5290.54421.650<0.00112.546[4.323,36.410]病理类型(以鳞癌为对照)腺癌-0.0970.3480.0770.7810.908[0.459,1.796]其他0.6600.4362.2980.1301.935[0.824,4.544]3讨论3.1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的发病年龄以40~54岁为主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全世界各国报道不一,我国宫颈癌的发病年龄为(48.2ʃ10.2)岁[11]㊂本研究结果显示,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的高发年龄为40~<55岁,平均年龄为(47.76ʃ12.54)岁(见图1),这与其他地区宫颈癌的高发年龄如北京(40~59岁)[12]㊁广州(45~ 49岁)[13]㊁江西(36~60岁)[14]均有一定差异,但总体高发年龄段与刘萍[11]报道 我国宫颈癌发病高峰年龄㊃3054㊃全科护理2023年11月第21卷第32期为40~60岁 的结果趋于一致,只是年龄跨度略有不同,原因可能与各地区居民的生活习惯㊁经济收入㊁文化水平㊁生育状况等存在差异有关[15-16]㊂但近年来有诸多研究报道[9,17],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向年轻化趋势发展,35岁以下的年轻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㊂有报道称,宫颈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的原因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H P V)反复感染㊁初潮年龄提前㊁性生活发生时间提早㊁性行为观念发生改变等有关[18]㊂3.2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的临床分期以Ⅰ~ⅡA 期为主,但ⅡB~Ⅳ期的比例相对偏高肿瘤分期反映肿瘤的侵袭范围,是病人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对病人的治疗结局有重要影响[19]㊂本研究中,农村宫颈癌病人首次确诊时的疾病分期以Ⅰ~ⅡA期为主(占比为71.0%),低于同样地处于西部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9]㊁陕西省[10]等地的比例;而ⅡB~Ⅳ期的比例为29.0%,却明显高于内蒙古自治区[9]㊁陕西省[10]等地的比例㊂原因可能与贵州省经济文化发展比较滞后以及宫颈癌早期症状不易识别有关㊂经济文化发展滞后可导致宫颈癌的筛查率低,进而导致其早诊早治比例低㊁疾病晚期比例高的现象[20]㊂同时,宫颈癌早期症状多为阴道不规则出血㊁接触性出血或异常阴道排液等现象,缺乏特异性,且易与其他妇科炎症症状混淆,容易被病人忽视[21];加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低,且农村妇女多为留守妇女,农活和家务繁重,主动筛查机会和意识薄弱,容易出现就医延迟;而随着症状明显及癌症转移至身体其他器官,病人才前往就医,而此时多处于癌症晚期㊂3.3影响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的因素3.3.1发病年龄尽管目前划分宫颈癌临床分期主要依据肿瘤的大小㊁浸润程度与是否出现远处转移等因素[22],但本研究主要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影响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的因素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病年龄为45~<65岁成为影响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的危险因素(P<0.05,O R>1),原因可能与本年龄段的农村妇女承担的家庭责任过重㊁耽误疾病诊疗有关㊂贵州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男性与青壮年外出务工现象普遍,妇女独自留守家中从事农业生产㊁赡养老人㊁照顾未成年子女或留守的孙子孙女等多重任务,繁重的家庭负担让农村妇女常忽略自身健康状况,只要身体的异常症状还能忍受,她们通常采取 忽视 或 拖延 的办法面对,认为异常症状可能过一段时间就会自行好转;只有当疾病症状愈发加重身体不能耐受时才前往医院就诊,此时疾病已发展至中晚期,往往错过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23]㊂3.3.2文化程度文化程度也是影响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的重要因素㊂本研究结果显示,758例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中,文盲和小学文化的病人占了78.1%,而初中和高中文化病人仅占21.9%,说明黔北农村初诊妇女的文化水平较为低下㊂而本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对临床分期影响的回归系数小于0,且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成为影响农村宫颈癌初诊病人临床分期的保护因素(P<0.05,O R<1),说明文化程度越高,农村宫颈癌初诊病人的临床分期越早,这与杨兴等[24]的研究结果一致㊂原因可能是文化程度越低,自我保健意识越差,对身体异常症状的识别与处理能力越弱,前往医院就诊的机会就越少,宫颈癌早诊早治概率就会越小㊂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是影响宫颈癌病人就医延迟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就医延迟发生率越低),而就医延迟是影响癌症临床分期的重要因素[23,25]㊂3.3.3发病时长发病时长是指从病人首次发现身体异常症状至首次确诊疾病的时间㊂就医延迟是指首次发现症状至初次就诊于医疗机构时间ȡ3个月,对癌症病人病情进展㊁临床分期及预后均具有重要影响[26]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病时长>3个月的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的占比为52.8%,说明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就医延迟现象非常严重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病时长为影响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的重要因素(P<0.05, O R>1),说明发病时长越长,宫颈癌病人初诊时的临床分期越晚㊂该结果显著高于新疆(41.28%)[25]㊁天津市(36.96%)[23]等地,原因可能与上述宫颈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不易识别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与妇女文化水平低下有关㊂由于农村居民经济收入低,许多病人在身体未出现严重症状时常选择 回避 或 拖延 就医以节约家庭开支;只有当病情愈发严重时,病人才会被迫就医[27]㊂此外,由于农村留守妇女文化水平低下,十分畏惧医院复杂的诊疗流程而不敢独自前往医院就诊,多数需等到春节外出务工的丈夫或子女返乡后才陪同前往医院就诊,而此时疾病已经发展至中晚期,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㊂3.4是否绝经㊁孕产次数㊁首发症状㊁病理类型对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的影响不明显尽管有关宫颈癌流行病调查研究显示,宫颈癌的发病与年龄㊁受教育程度㊁经济收入㊁孕次㊁性行为㊁吸烟等因素密切相关[16,28-29],但本研究主要调查农村初㊃4054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N o v e m b e r2023V o l.21N o.32次确诊宫颈癌病人的临床分期情况,旨在了解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的 早诊早治 现状及影响该现状的因素㊂本研究结果显示是否绝经㊁孕产次数㊁首发症状㊁病理类型对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影响不明显,原因可能与这些因素仅对宫颈癌的发生与症状差异(如未绝经者主要表现为接触性出血㊁已绝经者表现为绝经后出血)产生影响,而对宫颈癌病程进展的影响不大有关㊂4结论黔北地区农村宫颈癌的高发年龄为40~<55岁,初诊时的临床分期以Ⅰ~ⅡA期为主㊂发病年龄为45~<65岁㊁文化程度低㊁就医延迟现象严重均是黔北农村初诊宫颈癌病人临床分期较高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该地区农村居民宫颈癌筛查与健康知识的宣教,提高早诊早治率,改善治疗结局,提高病人生存率㊂参考文献:[1] B R A YF,F E R L A YJ,S O E R J OMA T A R AMI,e t a l.G l o b a l c a n c e rs t a t i s t i c s2018:G L O B O C A Ne s t i m a t e so f i n c i d e n c ea n d m o r t a l i t yw o r l d w i d e f o r36c a n c e r s i n185c o u n t r i e s[J].C A:aC a n c e r J o u r n a lf o rC l i n i c i a n s,2018,68(6):394-424.[2] WU CC,L I M N,M E N G H B,e ta l.A n a l y s i so fs t a t u sa n d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o fc a n c e r i n c ide n c ea n d m o r t a l i t y i n C h i n a[J].S c i e n c eC h i n aL i f eS c i e n c e s,2019,62(5):640-647.[3] W o r l dH e a l t hO r g a n i z a t i o n.L a t e s t g l o b a l c a n c e r d a t a:c a n c e rb u r d e n r i s e st o19.3m i l l i o nn e wc a s e sa n d10.0m i l l i o nc a n c e rd e a t h s i n2020[E B/O L].(2020-12-15)[2021-11-15].h t t p s://w w w.i a r c.w h o.i n t/f r/n e w s-e v e n t s/l a t e s t-g l o b a l-c a n c e r-d a t a-c a n c e r-b u r d e n-r i s e s-t o-19-3-m i l l i o n-n e w-c a s e s-a n d-10-0-m i l l i o n-c a n c e r-d e a t h s-i n-2020/.[4]李道娟,师金,靳晶,等.宫颈癌的流行病学趋势[J].中华肿瘤杂志,2021,43(9):912-916.[5]张艺艺,李奇,刘旭,等.宫颈癌患者五年生存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肿瘤学杂志,2022,36(1):7-13.[6] B H A T L A N,D E N N Y L.F I G O c a n c e rr e p o r t2018[J].I n tJG y n a e c o lO b s t e t,2018,143(2):2-3.[7] P E C O R E L L I S,Z I G L I A N IL,O D I C I N OF.R e v i s e dF I G Os t a g i n gf o r c a r c i n o m a o f t h e c e r v i x[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G y n e c o l og y&O b s t e t r i c s,2009,105(2):107-108.[8] K U RMA N R,C A R C A N G I U M L,H E R R I N G T O N C S,e ta l.WH O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 t u m o u r s o f f e m a l e r e p r o d u c t i v e o r g a n s[M].L y o n:I A R CP r e s s,2014:1.[9]王宇,宋淑芳,刘凤.我国宫颈癌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5):1207-1209. [10]吕海利,付小英.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5):71-73. [11]刘萍.中国大陆13年宫颈癌临床流行病学大数据评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1):41-45.[12]韩松筠,孔为民.宫颈癌的病理特点及变化[J].河北医药,2020,42(9):1414-1417.[13]董航,刘华章,林国桢,等.广州市2000 2011年宫颈癌发病趋势及年龄分布特征[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5):451-453;480.[14]敖梅红,邓旭情,熊艳,等.7051例宫颈癌患者发病趋势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8,27(1):48-50.[15]李想,刘灿,周维,等.2005 2015年中国宫颈癌发病与死亡趋势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0(3):325-330;346.[16]戴瑞芳,薛彩芳.惠东地区城乡女性居民宫颈癌㊁乳腺癌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8,17(3):394-396. [17]赵敏,林艳苹,马永慈,等.云南省肿瘤医院4744例宫颈癌流行病学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8,32(10):74-77.[18]谢珊艳,任鹏.宫颈癌发病年轻化的趋势分析与相应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5):10-12.[19]张伟峰,李朋飞,陈春林,等.2004 2016年我国宫颈癌住院患者F IG O临床分期应用情况调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1):67-71.[20]张贞飞.2000例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知信行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1,20(3):416-418.[21]佚名.宫颈癌概述及误诊现状[J].临床误诊误治,2021,34(2):封2.[22]李静,索红燕,孔为民.‘国际妇产科联盟(F I G O)2018癌症报告:宫颈癌新分期及诊治指南“解读[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6):646-649.[23]毕媛,刘春娇,陈咏梅,等.宫颈癌患者延迟就医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探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12):27-29. [24]杨兴,李梅春,董艳华,等.2017年 2020年南宁市35~64岁农村妇女宫颈癌患病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 2022,62(8):60-63.[25]谢群,郭静,秦泽红.新疆地区宫颈癌患者就医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0,37(1):70-73.[26] HA N S E N RP,V E D S T E D P,S O K O L OW S K II,e t a l.T i m ei n t e r v a l s f r o m f i r s ts y m p t o m t ot r e a t m e n to fc a n c e r:ac o h o r ts t u d y o f2,212n e w l y d i a g n o s e d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J].B M C H e a l t hS e r v i c e sR e s e a r c h,2011,11(1):284.[27]王偲敏,张超南,陶秋云,等.乳腺癌病人首次就诊后系统延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22,36(4):714-718. [28]师明媚.巫山县宫颈癌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干预对策[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6(5):197-198.[29]卜颖,周杰,王凤华,等.营口地区宫颈癌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8,17(6):864-866.(收稿日期:2023-08-31;修回日期:2023-11-11)(本文编辑李进鹏)㊃5054㊃全科护理2023年11月第21卷第32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a~Ⅱb期宫颈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8-11-21T10:06:12.42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作者:徐国明韩雪
[导读] 对于Ⅰa~Ⅱb期宫颈癌肺转移,患者会产生的相应的特点以及预后影响的一些因素的探讨。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021008
【摘要】目的:对于Ⅰa~Ⅱb期宫颈癌肺转移,患者会产生的相应的特点以及预后影响的一些因素的探讨。
方法:我们在1999年1月到2013年6月这个期间,在肿瘤医院选取了Ⅰa~Ⅱb期宫颈癌肺转移患者106位,并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收集。
通过对他们肺转移的不同治疗方式产生的不同疗效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结果:在这些患者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患者,在进行过宫颈癌的治疗后的两年发生了肺转移。
他们在没有发生肺转移时的中位无瘤生间期是13个月,发生位偏移后,则变成了18个月。
其病灶大多分布在右肺下叶分布。
通过对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显示,宫颈癌肺转移患者的预后影响了宫颈癌的分化程度,肺转移范围等,而宫颈癌的分化程度,又影响着该疾病患者的预后问题。
结论:对Ⅰa~Ⅱb期宫颈癌的患者要定期对他们进行随访。
对于肺转移,手术和非手术的手段都可以进行治疗,并且都非常有效。
Ⅰa~Ⅱb期宫颈癌的患者的肿瘤细胞如果分化较差,则在发生了肺转移之后,其预后相应的也会较差。
【关键词】预后;宫颈肿瘤;治疗
宫颈癌是针对女性的一种非常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
而该疾病很容易会向肺部进行转移。
对于是否发生了肺转移,其生存率是明显不同的。
发生前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发生后的生存率。
在本文中,针对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发生肺转移的相应的临床表现,诊断特点以及预后的影响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分析。
1.资料与方法
我们在1999年1月到2013年6月这个期间,在肿瘤医院中,接受过Ⅰa~Ⅱb期宫颈癌肺转移的患者一共有108位,然后我们通过电话询问和复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了随访,最终确认了106位Ⅰa~Ⅱb期宫颈癌肺转移的患者,两位失访。
然后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收集。
根据宫颈癌的分期标准,分别将他们分为了不同的标准。
在这些患者中,仅有32位患者是通过肺部的症状就诊发现的肺转移,其他患者则都是由于在随访时,发现患者有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抗原升高,进而发现肺转移的情况。
对肺转移主要还是通过影像资料来确认。
若对于肺转移进行治疗,首先还是要看患者肺转移的部位。
其中有单侧肺转移,双侧肺转移等。
对于单侧肺转移来说,手术的方式便可以将其完全切除。
双侧肺转移的患者通过姑息性切除手术则只能缓解其症状,还有其他部位的转移则通过其他相应的方法进行切除。
其中有6位患者放弃了治疗,只能对患者的病情有所缓解,尽可能得使患者的疾病达到稳定的状态。
对于原发宫颈癌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则主要采用宫颈癌根治术的治疗方法,其中只进行单纯手术的患者有9位,进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则有10位患者。
对于术前新辅助治疗,主要是采用紫杉醇和顺铂化疗。
在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73位患者中,有29位被手术病理证实,是向盆腔淋巴结转移。
将所有的数据利用专业的软件进行分析,得出了对于单因素分析的检验方法,以及多因素分析和生存率计算的相关方法。
2.结果
我们在选取的106位患者中发现,几乎有一半的患者在治疗后的一年内,就发生了肺转移,在一年到两年这个期间发生肺转移的则有30%以上的患者,之后发生肺转移的患者的人数则在逐渐降低。
5年之后,只有3位患者发生了肺转移。
在这些患者其中,有66位是双侧肺转移,40位单侧肺转移。
双侧肺转移和单侧肺转移两者在影像上的表现的区别主要是,前者多表现为散在多发小结节影,后者则主要表现为类圆形小结节影。
结合两者在影像上的表现,可以分析出肺转移的最大转移灶主要分布在右肺下叶和左肺下叶。
对于Ⅰa~Ⅱb期宫颈癌肺转移的治疗方法来说,不同的治疗方法,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的疗效。
首先,进行手术切除的手段,一定可以使患者的肿瘤负荷减低,使临床具有更加有效果,所以,得出了结论,即手术对于肿瘤患者的临床率是100%。
而如果进行非手术治疗,则临床率在60%左右,而化疗对于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也是60%左右。
经过调查统计,我们对于Ⅰa~Ⅱb期宫颈癌肺转移患者的生存率进行了分析,发现发生了肺转移以后的患者的生存时间多再18个月左右,两年的生存率不到40%,五年的生存期的患者人数则更少,不到总数据的10%。
然后对于患者的宫颈癌肺转移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在单因素方面进行分析时,发现患者的肺转移范围,其病理类型等方面,对于Ⅰa~Ⅱb期宫颈癌肺转移的患者的生存率具有一定的关系。
而患者的年龄、肺转移灶的大小等都与Ⅰa~Ⅱb期宫颈癌肺转移的患者的生存率没有关系。
多因素方面分析时,发现影响患者宫颈癌肺转移预后的只有一个因素,即为宫颈癌的分化程度,其相关分析数据详见下表:
3.讨论
肺,是宫颈癌中最常见的一种远距离的转移靶器官。
在本文中,发生Ⅰa~Ⅱb期宫颈癌肺转移的患者大多是在2年内就已经发生了转移,而在五年以后发生的则非常少了,在我院前期曾对此进行过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在根治术进行治疗之后,发生肺转移的大约有2.4%的患者,而在本次研究中,其肺转移发生率则为3.5%。
在以往我院选择根治的宫颈癌患者多为晚期患者,其肺转移的发生率低于在本文中研究得出的相关结果。
主要还是由于早中期的患者会积极地进行各种化疗等措施。
所以,化疗对于患者来说并不一定都是对自己的病情好的,所以这一点一定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患者的随访,又因为随访的相关技术,在不断地提高,所以已经能够发现更小的转移癌的相关数据。
通过CT等方面的检查,可以尽早发现患者的转移灶。
对于宫颈癌肺转移来说,有各种的治疗方式,化疗、手术等。
在一些最近的研究中显示,对于患者的宫颈癌转移这一方面,手术治疗具有更安全有效的特点,而另一方面来说,由于胸腔技术的发展,手术为患者带来的创伤越来越小,进而让外科的治疗受到了一定的关
注。
但是选择怎样的治疗手段还需要患者通过自身的条件来进行选择的,具有一定的个体化。
综上所述,Ⅰa~Ⅱb期宫颈癌肺转移大多发生在两年以内,所以,对于该类患者,我们要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宫颈癌肺转移的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对于患者而言,一定要在满足手术指征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手术的相关治疗。
目前来说,大多数患者还是要考虑进行全身化疗。
参考文献:
[1]宋丹,孔为民.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及复发性宫颈癌的可行性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6,(3).
[2]舒桐,白萍,张蓉,等.106例Ⅰa~Ⅱb期宫颈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J].中华肿瘤杂志,2014,(9).
[3]潘永勤,焦根龙.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的meta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