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课件2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课件2

在复杂的社会中,是非善恶并没有黑白分明的 标签,贴在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之上,这就需要我 们学会理性分析,明辨是非。 (1)明辨是非:指辨别清楚事情的正确和错误。
(2)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3)明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个人发展有重 要作用:可以对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和影响 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帮助自己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指导自己健康 成长。
“作贡献”
王云海通知周立:“今 晚朋友出去吃夜宵,该你作 贡献了” 周立有意见:“怎么又 轮到我了?”
王云海说:“你家钱 多!”
中学生经常互相请客吃喝是不应该的,不是 正确的交往方式,友谊不能靠吃喝来建立。
小结:
在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现象和本质的辩 证统一关系,掌握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明确了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以 及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 象看本质上。另外,我们还学会了要把现象作 为认识入门的向导,识别假象,明辨是非,在 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 力。
“打抱不平”
一个同学打 翻了周立的饭盒, 却假装没看见。 王云海说:“等 我去戳他的单车 车胎!”
同学之间的矛盾应该通过交流沟通解决, 不能“以牙还牙”。
“好样的”
一个青年因屡 次打架伤人被拘留 了,王云海对周立 说:“我知道这个人 专为朋友两肋插刀, 是个好样的!”
对社会上的不良行为没有正确的判 断,缺乏正确的是非观。
思考一:
有位慈善家,十分有钱,但很吝啬,从来只想着得到名 利,却不想付出。他还到处夸耀说自己经常帮助困难的人, 给他们一些钱,帮助他们度过困难的日子。 一天,他与一个数学家走到了一起,夸耀说:“上个礼 拜,我把50枚银币施舍给10个可怜的人,但不是平均分给他 们,而是根据他们碰到的困难程度施舍,因此,他们每个人 得到的银圆枚数都不相同。” 这位数学家听后说:“你说的是谎话。” 你知道数学家是根据什么断定这位慈善家说的是谎话呢?

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ppt课件

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ppt课件
9
事物是复杂多样并且不断变化的,往往是真象和假象 的混杂,本质和非本质的东西同在。
• 相同的现象表现着不同的本质:
例如:华佗给病人看病,他们症状相同却给开不同的药
• 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现象:
例如: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都隐藏着一个本质—万有 引力
10
(3)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现象包含着本质,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但是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直接表
请问:你认为汤恩·维尔特之所以能 揭开古堡百年之谜的原因是什么?
20
在印度的塔尔沙漠,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古堡。近百年来,这古堡 不断发生商人和马队遭难的事件。凶手是谁呢?法医验尸,竟找 不到任何伤痕。无奈,只好禁止在此地住宿。著名探险家乔治无 视警告,夜宿古堡,亦遭不幸。人们“谈堡色变”,百思不得其 解。连警方也束手无策,于是贴出布告用一万卢比重金招贤。几 年以后,来了位叫彼特利克的乞丐老人,声称能破此案,他买了 一个大铁箱,一只猴子,一副渔网在乔治遇难的大厅里,他给猴 子注射了麻醉散,放进张开的渔网里,自己钻进了大铁箱。手里 紧握网纲,午夜,一团黑影从堡顶飞下,扑向猴子,一声惨叫, 令人毛骨悚然,彼特利克却不慌不忙地收紧了渔网,说:“凶手 在此。”网内竟是一只奇怪的红蝙蝠。原来,它长着像钢针一样 的嘴,扎入人脑,专吮脑汁,致人死地。一个“乞丐”怎么如此 神通广大?这个彼特利克原来是剑桥大学生物学教授汤恩·维尔 特,他观察研究古堡红蝙蝠已有20多年的历史,难怪会胸有成竹, 一举揭开古堡百年之谜。
第八课现象本质不明辨是非二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二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1莫被假象迷惑双眼总之在生活中无论面对什么事情丌管处理仸何问题都要学会识别真相和假象学会透过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癿本质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哲学与人生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课件

哲学与人生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课件

• 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 本条件
我们只有明辨是非, 区分善恶,才能决定自 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 做什么,才能抵制诱惑, 做一个正直善良、遵纪 守法的人。
• 明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个人发展有 重要作用
对青年学生来 说,要遵守公民 基本道德规范, 自觉养成遵纪守 法的好习惯。
பைடு நூலகம்
四、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看到了事物的现象≠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 征和外部联系,是易逝 多变、个别具体的,是 能被我们的感官或借助 仪器观察到的。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 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 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 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 才能把握。
什么是现象? 什么是本质?
• • • •
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包含的 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转化的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 你认同“眼见 为实,耳听为 虚”这句话吗? 为什么?
眼见未必 都为实
你看到了什么?
带箭头的两条直线,两条一样长吗?
这就是有名的缪勒-莱耶错觉,也叫箭形 错觉。
交叉处是否 有黑点在闪烁? 仔细看看,其实 它并不存在。 这个新发现的 错觉叫做Grid 火花错觉。
其实图片是静止的。据心理医生说,图片与心理承受力有 关,你的心理承受力越强,图片运动越慢。美国曾经以此作 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测试,据说犯罪嫌疑人看到的图片是高 速运动的。而大部分的老人和儿童看这幅图片是静止的 。
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 面它弘扬正气,促使人们 加强道德上的自律,但又 因为它的匿名性,让一些 人发言不负责任,容易形 成网络暴力
提防网络暴力, 不让网络监督变味
(1)正确的是非观需要付诸行动 在许多情况下并非不知道对错,而是没有做到正确行 事。形成了正确的是非观,必须付诸行动才有意义。 (2)战胜自己,抵制诱惑 人生真正的对手往往是自己。坚持正确的行为就要战 胜自己的软弱,不向诱惑屈服。经过多次这样的锻炼, 诱惑就不会起作用了。 (3)打破情面,不追随犯错 慎重交友和避免不良小圈子问题,如果朋友做了错事, 要敢于指出,而不能追随犯错。 (4)坚持理想,身体力行 理想是知与行的结合,是良知在内心的确立,是坚持 正确是非观的一种力量。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_哲学与人生(公开课) ppt课件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_哲学与人生(公开课)  ppt课件

•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极 大地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的生活。然而一些人却利 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所谓“科学算命”, 利用信息网络传播不健康的内容,污染了网络文 化环境,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1)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这种所谓的“科 学算命”? (2)中职生应如何明辨是非,抵制庸俗的、 低级的网络诱惑,做到文明上网?
(5)专时专用。将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进行周 密合理的安排,专时专用,使自己的生活有 序、充实,从而增强抵抗力。 (6)请人监督。请同学、朋友、老师和家 长等监督自己的行为。在他们的不断鼓励、 鞭策下,战胜不良诱惑。
(7)自己写一句拒绝“黄、赌、毒、网瘾” 和“传销”等不良诱惑的警示语。
如:怯懦的人被不良诱惑征服,弱智的人 沦为不良诱惑的奴隶。勇敢的人敢于战胜 不良诱惑,聪明的人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抗 拒不良诱惑,等等。
• 有些男人,性格中有 女人的特质;有些女 人,性格中有男人的 特质。测试一下,你 是纯正的男人(或女 人)吗?凡是第一眼 看下图是鸭子的,就 是男人特质多一点, 凡是第一眼看到是兔 子的,就是女人特质 多一点
• 看着这个图,眼睛绕 图三周转,如果看到 了心在动,说明半年 之内你的感情生活发 生了一些比较重大的 变化
• 3.现象表现本质具有 多样性和复杂性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 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 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它们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表 现,都是客观的。不能把 真象当做正确的来认识, 也不能把假象当做错误的 来认识。

设问:成语“围
魏救赵”指的是什么
意思?
“围魏救赵”是说
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
• 1.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 的各种现象 现象是入门的先导,认识事物只能从认

第八课课件1

第八课课件1

三、把握本质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现象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有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对学生晨跑、宿舍内 务和卫生严格要求的做法,这是和学生故意较劲。 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用现象和本质的 观点进行分析)
)
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做法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 方法,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辩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眼见未必为实”
你赞同哪个观点? 运用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原理, 列举事例加以辩论。
甲:张某?认识!长得特恐怖,个儿挺高,皮肤挺黑,脸上老 长粉刺,眼睛特别小,嘴长得倒挺大,一说话就漏牙床。人 很瘦!又老穿一身黑,看上去特别像生物实验室里的人体骨 骼标本。 乙:张某?熟!别看他长得困难,但人很不错,为人 正直,特别有爱心、乐于助人。还博学多识,分析人和事特 别有见地。最大的优点是涵养好,心胸开阔,特别能容人。
课堂小结
一、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1、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2、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二、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1、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的 2、现象与本质是统一的 3、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1、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2、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思考:国王犯这个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舍罕国王: 当然可以!
西塔: 陛下,我只 要……
分析:对现象的认识只是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某些方
面、某些片段,这种认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程度比较低。 有些时候事情的表面并不是它实际的样子。国王的错误就 在于仅仅凭借感觉就作出了决定。而这个要求显然是无法 兑现的。可是,国王的话是不能收回的,如果你是国王, 你应该怎么兑现自己的诺言呢?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八课-课件PPT学习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八课-课件PPT学习教案

2012-5/2-12
6
二、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 展能力(视频)
“一个老天使和一个小天使到人间旅游”的寓 言(p83)
三、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四、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第6页/共10页
2012-5/2-12
7
材料:杨某是刚刚毕业的中职生,由于嫌
学校推荐的工作挣钱少,迟迟不愿意上班,
8
问题思考: 1、杨某只抢劫了3.5元,为何被判刑四年零六
个月?试问:在这一司法活动中,其相关的 现象是什么?其本质又是什么? 2、正确把握事物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对我们 认识和处理问题有什么意义? 3、结合上述事例,说说中职生怎样才能明辨是 非、抵制诱惑,远离犯罪?
第8页/共10页
2012-5/2-12
3、区分真象与假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第9页/共10页
2012-5/2-12
10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八课-课件
会计学
1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Βιβλιοθήκη 辨是非一 、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1、现象?本质?两者的关系?(p79

任何事物都有其现象 也有
其本质 它们既对立又统一
春夏秋冬 四季更替 太阳东升西落
声东击西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第1页/共10页
2012-5/2-12
2
2、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p81)

吗中 间 两 条 线 段 一 样 长
中 的 线 段 是 直 线 还 是 曲
线

想一想:导致错误判断的原因是什么
第2页/共10页
2012-5/2-12
3
导致错误判断的原因:在心理学上来讲 ,是由于错觉的原因。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终稿)PPT课件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终稿)PPT课件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表面特征, 外部联系
根本性质, 内部联系
是易逝多变,
个别具体的 感官或借助仪器观 察到的
同类现象中一般的、 共同的东西
只能靠抽象思维才 能把握
联系密切,不可分割。 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看图说话: 图中反映了哪些现象和本质?
同学的品质是通过 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的?——言行举止
判断如下:
第一,此猫不是野猫,因为野 猫不喜欢白天出来,更不会在炮火 连天的阵地上出没;
第二,猫的栖身处在坟包附近, 而周围并无人家,那里很可能是一 个地下隐蔽的指挥部;
第三,据仔细观察,此猫是名 贵的波斯品种,而打仗时尚能玩儿 这种猫的,决不是下级军官。
此地极可能是一个高级指挥部。
怎样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错觉因人为发它言的不匿负名责性任,,让容一易些形
成网络暴力
• 错觉是由主观的幻想、臆想造成。错觉是主 体自身的“无中生有”或“照猫画虎”。
米勒-莱尔透视幻觉: 哪条红线更长?
其实一样长哦
两个位于中心的圆哪 个大?
其实一样大哦!
这两条线是弯曲的吗? 它们实际上是平行的
熊猫狗 海市蜃楼
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 面它弘扬正气,促使人们
现象包括真相和加假强象道。德上的自律,但又
因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匿名性,让一些
1、真相、假象、人成错发网言络觉不暴负力责任,容易形
几年后,来了位叫比特利克的老人声称能破 此案。他买了一个大铁箱,一只猴子,一副渔 网。在乔治遇难的大厅里,他给猴子注射了麻 醉药,放进张开的渔网内,自己钻进了大铁箱, 手里紧握渔网。
怎样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其次,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复习课课件.ppt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复习课课件.ppt
要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透过现象认识真象的自觉性一要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透过现象认识真象的自觉性二识别假象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把握本质明辨是非明辨是非在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如何才能学会理性分析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第一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
2.(1)中医在诊断疾病中通过“四诊”掌 握患者的病情,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深 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认识事物的各种现 象。
(2)中医通过“四诊”来确定患者得了 那种疾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充分发挥主 观能动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大量的 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 析和研究,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 此及彼、由表及里”。
第二 第三 第四 见(87页-89页)
体验与探究
阅读回答课本第90页《体验与探究》1).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 的统一体,一方面,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并且通 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另一方面,现象又总是从特定的 方面表现事物的本质,它的存在和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 于本质的。在客观事物中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或者不表现本质 的现象,都是不存在的。
(一)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透过三棱镜呈现出七彩的光 光波的不同长度
现象 本质
1、区别:
①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它是个别的、多变的东西,能够为人的感觉 器官所感知。
②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 它是一般的、稳定的东西,只能由人的理性 思维去把握。
因此,我们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2、联系:
第三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 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的能力”, 围绕此核心,阐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 证关系”、“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科学的思维方法“等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论的基本观点。第八课侧重点是”如何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着重阐述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引导 学生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呢?
一朵鲜花可以看得到(现象),它所表达的意义 (本质),需要我们思考
苹果落地(现象),是由万有引力(本质)引起的
Page 6
Page 7
Page 8
一、把握事物本质
1.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根据是组成事 物的各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Page 14
课堂阅读
太湖蓝藻根在岸上
究其原因,是因为生活和工业污水过多注入太湖,使湖水营 养化,在炎热的气候下致使蓝藻大量繁殖。太湖表现出的蓝藻现 象,实质上人们的行为造成的太湖水的污染,根子还在岸上。
Page 15
二、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2、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两者紧密相连,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 表现为现象。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不同 的照片背后的共同的东西是什么?
Page 17
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 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 发生日食现象。在地球上月影里的人们开始看到阳光逐渐减弱,太阳面 被圆的黑影遮住,天色转暗,全部遮住时,天空中可以看到最亮的恒星 和行星,几分钟后,从月球黑影边缘逐渐露出阳光,开始生光、复圆。 由于月球比地球小,只有在月影中的人们才能看到日食。月球把太阳全 部挡住时发生日全食,遮住一部分时发生日偏食,遮住太阳中央部分发 生日环食。
Page 35
3.识别假象,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
在我们的生活中,天天都发生着许许多多的事情: ◆ 有的人主动护送迷路的老人;有的人仗势欺人,欺负弱小。 ◆ 有的人自觉捡起地上的垃圾扔进垃圾箱内;有的人随意践踏草坪,
污损洁净的墙壁。 ◆ 有的人为寻找丢失物品的失主在路边苦等;有的人顺手牵羊拿走本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 有的人为了国家的安宁,昼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有的人为了自
现象尽管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都是由本质决定的, 都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比如:我们说班里哪个同学品质不错,往往是通过他 的言谈举止表现得出结论的。同样道理,一个人的每一个 言行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品质。
PagHale Waihona Puke 163.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2009年7月22日,500年一遇的日全食 给天文爱好者带来了福音,他们从各自不同 的角度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跟踪观测,拍摄了 各种角度的日全食胜景。对于日全食有人说 这是天狗吞日而实际上这不过是天体运动规 律的结果。
己的痛快,搅得四邻不安。 ◆ 有的人为了百姓的生计废寝忘食、任劳任怨;有的人为了升官发财
Page 29
米勒-莱尔透视幻觉: 哪条红线更长?
其实一样长哦
Page 30
Page 31
你认为: 怎样才能不为假象所迷惑呢?
Page 32
1.真相、假象、错觉
Page 33
在真相、假象和错觉中,只有真相正确地反映了事 物的本质。
错觉是主体自身的“无中生有”。 假象则是在“照猫画虎”,后者带有一定的客观性, 具有更强的迷惑性与欺骗性
唯有在月球的本影投影在地球表面时,在该区域的人才能够观测到日食
Page 18
Page 19
Page 20
有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对学生晨检、跑操、宿舍 内务和卫生严格要求的做法,这是和学生故意较 劲。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用现象和本 质的观点进行分析)
Page 21
归纳
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我们要学会 一项看世界的真本事: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Page 1
教学目标
1
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 观点 和科学思维方法的作用,及其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重要意义
2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明辨是非识别假象
Page 2
教学内容
把握事物本质 提高辨别能力
Page 3
案例分析:小儿辩日
分析思考:究竟什么时候 太阳离我们近一些?是不 是仅凭我们的眼睛去观察 就能得出结论呢?
Page 4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远,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近。
Page 22
《雾里看花》
Page 23
二、提高辨别能力
仔细观察下面这几幅图以及图上提示,你还敢相信你的眼睛吗?
Page 24
眼光注视哪一块,哪P一age 块25 就会停止
两个位于中心的圆哪个大? 其实一样大哦!
这两条线是弯曲的吗? 它们实际上是平行的
Page 26
Page 27
Page 28
Page 9
说一说: 我们对自己学校的认识过程。
Page 10

学校校园环境


员工待人接物


师生教学活动

学校校风


教育质量

办学水平
Page 11
对学校表面 现象的认识
对学校教学 本质的认识
又如,在商品市场中,我们看到
商品经济的现象
商品时多时少 价格时高时低 企业优胜劣汰
本质和规律
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 的作用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升起的时候大得像车盖。到了正午就像圆盘一样大,这 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清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 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
孔子不能决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啊?”
Page 5
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是现象和本质的统 一体。
Page 34
A、B两家公司刊登招聘广告,除了下面所列的两点不同之外 ,其他的条件完全相同。 A公司:年薪100万元,每年加薪20万元。 B公司:半年薪50万元,每半年加薪5万元。
若以三年工作期的薪水高低来选择,应选哪家公 司?
B公司好 A:100+120+140=360 B:50+55+60+65+70+75=375
(现象)
(本质)
Page 12
又如,在生活中,我们看到
生活中的现象
苹果落地
水往低处流
本质和规律
万有引力(地球引力)
(现象)
(本质)
Page 13
现象和本质区别
现象可以被人们 的感官直接感知, 本质深藏于内只 有通过抽象思维 才能把握;
现象是个别的 具体的多样的, 本质是一般的 共同的抽象的;
现象是多变的易 逝的,本质是相 对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