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小虫100种(5)

合集下载

常见昆虫名字

常见昆虫名字

有关“常见的昆虫”的名字
有关“常见的昆虫”的名字如下:
1.蝗虫:蝗虫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们通常成群结队地活动,以植物的叶子和茎为食。

蝗虫的卵在土壤中孵化,幼虫发育成熟后变成成虫。

2.蝴蝶:蝴蝶是一种美丽的昆虫,它们通常以花蜜为食。

蝴蝶的卵在叶子上孵化,幼虫
以植物的叶子为食。

3.蜜蜂:蜜蜂是一种重要的昆虫,它们以花蜜为食,并将花蜜带回蜂巢。

蜜蜂的卵在蜂
巢中孵化,幼虫以花粉和蜜蜂自身的分泌物为食。

4.蜻蜓:蜻蜓是一种捕食性昆虫,它们以其他昆虫为食。

蜻蜓的卵在水中孵化,幼虫在
水中生活,以其他水生生物为食。

5.苍蝇:苍蝇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们以食物的残渣和腐肉为食。

苍蝇的卵在环境中孵
化,幼虫以食物的残渣和腐肉为食。

这些昆虫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帮助植物授粉,传播种子,以及控制其他害虫的数量。

然而,一些昆虫也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影响,例如蝗虫和苍蝇等。

常见小虫

常见小虫

昆虫图片和名称1目录2鼠妇 (3)3蚰蜒(有毒) (3)4马陆 (4)5山蛩(qiong,第二声) (5)6米象 (6)7叩头虫 (7)8隐翅虫(有毒液) (8)9蝼蛄 (8)10独角仙 (10)11蛴螬 (11)12地鳖 (12)13蠼螋 (13)14巴大蝴原型 (14)15突灶螽zhong (15)16衣鱼 (16)17地蜈蚣 (17)18水虿chai (18)19蛞蝓 (19)20笄蛭 (20)21铁线虫 (21)22蜚蠊,蟑螂 (22)23龙虱 (23)24豆青虫 (24)25鞍背虫(有毒) (25)26尺蠖(chihuo) (26)27蜣螂,俗称“屎壳郎” (27)28盲蛇 (28)29熊虫 (29)30赤焰金龟 (30)31黄粉虫 (31)32绿尾大蚕蛾 (32)33方格星虫 (33)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

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瓜子形,长5—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受到惊吓后会卷曲成团,是草食的陆栖类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不属于昆虫。

鼠妇用腮呼吸,而腮只能在湿润的环境中运作,所以鼠妇居住在潮湿的地方,有名“西瓜虫”。

3蚰蜒(有毒)它叫“蚰蜒”,节足动物,像蜈蚣而略小,体色黄褐,有细长的脚十五对,生活在阴湿地方,捕食小虫,有益农事。

体短而扁,灰白色或棕黄色,全身分十五节,每节有组长的足一对,最后一对足特长。

蚰蜒体长约25毫米左右、爬行时每对足很协调,遇惊动即立刻逃脱,但是很容易脱落。

头部后面有一个环节、有一对钩状颚足,颚足末端成爪状,爪的顶端有毒腺开口,能分泌毒液,触及人体皮肤后即可致局部疱疹,令人刺痛难受。

我国各地常见的是花蚰蜒,它喜欢栖息,活动于室内外阴暗潮湿处,以捕食小虫为生。

民间又称“草鞋底”、“钱串子”4马陆它叫“马陆”,隶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倍足亚纲国内各地均有发生,除草坪外受害植物还包括仙客来、瓜叶菊、洋兰、铁线蕨、海棠、吊钟海棠、文竹等一些花卉植物。

5昆虫分类

5昆虫分类
第四章 昆虫分类各述3
23 广翅目Megaloptera

俗称泥蛉(dobsonflies)和鱼蛉(fishflies), 世界已知不足300种,多见于溪流附近或 其它凉爽、潮湿的环境中,取食花蜜和软 体昆虫。幼虫水生,出现于湖泊和溪流中, 捕食小型的水生动物。广翅目幼虫可作为 鱼类饲料

头部前口式(口器位于头的前端并向前伸, 使头部的纵轴与身体的纵轴成一钝角或几 乎平行,这种头部类型就叫前口式)。咀 嚼式口器。前胸方形。前、后翅质地和脉 相近似,后翅有发达的臀区,翅脉网状, 但翅缘不分叉。跗节5节

E 臂金龟科 本科多特大型种类,体 色多样,或具金绿、墨 绿、金蓝艳丽光泽,或 黄褐、栗褐单一色泽。 体长椭圆形,背面相当 隆拱,以其前足,尤其 是雄虫前足特别伸长为 科级特征。


F 斑金龟科 唇基在复眼之前多少内凹, 故触角基部于背面可见;触 角10节,鳃片部3节组成; 前胸背板长宽近相等或横阔, 前方收狭,侧缘弧弯,中段 最阔,基部明显狭于翅基; 中胸后侧片于前胸鞘翅间俯 视通常不可见;小盾片较小, 三角形;各足较纤弱,前足 胫节外缘l-3齿,各足跗节5 节,爪成对简单

(3)褐蛉科 Hemerobiidae

小到中型,一般褐色。 无单眼,触角长,念 珠状。翅脉上常多毛, 前翅R脉多分支,前 缘横脉分叉。幼虫长 形,每侧单眼3个。已 知800多种,我国常 见的有点线脉褐蛉等。
(4)蚁蛉科Myrmeleontidae 触角短,等于头部与胸部长度之和,末端 膨大。形态与豆娘很相似,翅狭长,翅痣 不明显,有长形的痣下翅室。幼虫后足开 掘式。

G 蜣螂科 Scarabaeidae 体小到大型,椭圆形 至卵圆形,粗壮。触 角鳃叶状,头部铲型 或多齿,口器从背面 看不到,前足开掘足, 前胸背板上有各式突 起。成虫幼虫均粪食 性。全世界一直2300 余种。我国常见有神 农洁蜣螂。

水产养殖中常见寄生虫的图文详解

水产养殖中常见寄生虫的图文详解

水产养殖中常见寄生虫的图文详解水产养殖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害,寄生虫是危害水产动物生长和健康的重大病害之一。

那么,水产养殖中到底有哪些寄生虫呢?一、肉眼直接识别的寄生虫扁弯口吸虫、锚头鳋、中华鳋、孢子虫(胞囊)、球虫(艾美虫胞囊)、碘泡虫(胞囊)、绦虫、九江头槽绦虫、孢子虫、鱼怪等。

二、需显微镜辅助观察的寄生虫鳃隐鞭虫、纤毛虫、车轮虫、指环虫、斜管虫、小瓜虫、卵涡鞭虫、复口吸虫、华枝睾吸虫、刺激隐核虫等。

1.鳃隐鞭虫每年5月~10月份流行。

冬春季节,鳃隐鞭虫往往从草鱼鳃丝转移到鲢、鳙鳃耙上寄生,但不能使鲢、鳙发病,因鲢、鳙鱼有天然免疫力成为“保虫寄主”。

同时,大鱼对此虫也有抵抗力。

2.斜管虫病寄生于各种淡水养殖鱼类,主要危害鱼苗、鱼种,往往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观赏鱼亦被寄生。

流行季节在每年3-5月,适合斜管虫大量繁殖的水温是12~18℃,水温低至8~11℃时,仍可大量出现。

用显微镜确诊后,需用斜管虫或专杀寄生虫类产品进行杀虫,3~5天后复检,杀灭效果不理想时需要复杀。

3.小瓜虫病(白点病)病鱼体表和鳃瓣上布满白色点状的虫体和胞囊,肉眼可见,故又叫白点病。

体表头部、躯干和鳍条处黏液明显增多,与虫体混在一起,似有一层薄膜,小瓜虫病有明显的发病季节,春、秋季南方初冬季均是流行季节。

治疗此病,主要有硝酸亚汞、醋酸亚汞、孔雀石绿、福尔马林、硫酸铜、高锰酸钾等。

但前三种会造成药残而危害人类健康,国家已明文禁用,后几种疗效逐年减退,甚至无效。

(观赏鱼可以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到32℃,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

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

4.指环虫病大量寄生指环虫时,病鱼鳃丝黏液增多,鳃丝全部或部分成苍白色,妨碍鱼的呼吸,有时可见大量虫体挤出鳃外。

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病鱼游动缓慢,直至死亡。

指环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鳃病。

它主要以虫卵和幼虫传播,流行于春末夏初,大量寄生可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

菜园里的学问附录四常见益虫资料

菜园里的学问附录四常见益虫资料

flies
胡萝卜科植物,如野胡萝卜、莳萝、茴香、 葛缕子、香菜、芫荽、阿米芹等。
菊科植物,如艾菊、金鸡菊、雏菊、波斯菊、 向日葵、万寿菊、蓍草等。
凤尾兰、香雪球、 伞形蜂蜜花、圣叶樱桃、 荞麦、留兰香、粉蝶花、皂皮树等。
寄蝇 Tachinid fly
虎甲 Tiger beetle
地老虎、夜盗蛾、天 胡萝卜科植物,如野胡萝卜、莳萝、葛缕子、
第6页
cotton 菊、蓍草等。
(Trichogrammatidae) bollworm),番茄天
蛾 ( tomato 菊科植物,如向日葵、蒲公英、一枝黄花、
hornworm), 玉米穗 艾菊、金鸡菊、波斯菊等。
夜 蛾 ( corn
earworm), 玉米钻
心虫(corn borer),
codling moth,
蚜虫、粉蚧、蜘蛛螨、胡萝卜科植物,如茴香、当归、莳萝、野胡
or 软体蚧
萝卜、阿米芹。
菊科植物,如艾菊、波斯菊、金鸡菊、一枝 黄花、蒲公英、向日葵、蓍草、黄春菊。
绛车轴草、毛叶苕子、谷类、当地草种、荞 麦、黑麦、皂皮树、马利筋、卫矛, 大果田 菁、鼠李草、 滨藜、 刺槐。
第2页
粉蚧杀手 Mealybug destroyer
附录四
常见益虫资料
益虫名称 蚜虫侏儒 Aphid midge
各种蚜虫寄生虫 Aphid parasites
猎蝽 Assassin bug
大眼虫 Bigeyed Bugs
消灭的害虫 蚜虫
蚜虫
如何吸引和保护
种上莳萝、芥末、百里香、草木樨; 把菜园 开在背风处,在菜园中放一口装满水的平底 锅,锅底铺上沙砾。
甲、蜘蛛螨、小毛虫

常见虫害及防治

常见虫害及防治

常见虫害及防治0、综述虫害主要是指苍蝇、蚊子、蟑螂、老鼠、千足虫、鼠妇、夹板虫等危害。

这些虫害不仅有携带多种病菌,传播多种疾病,且它们的分泌物及排泄物等污染物,还会造成感官上的不良影响。

在食品加工厂,食品、用具等受到这些虫害的污染,会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损坏食品加工厂的信誉,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

所以根据这些虫害的性质及工厂的内外环境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虫害在工厂内外的发生,以及控制虫害在最低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1、目的公司厂房场地,车间和仓库不得有害虫,厂区内无蝇、鼠孳生地。

2、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厂房场地、食品生产车间、食品及原材料贮存仓库的虫鼠控制。

虫害控制主要是对苍蝇、蚊虫、蟑螂、老鼠、千足虫、鼠妇、夹板虫等虫害的预防和消灭。

3、责任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的虫害的预防和消灭。

4、虫害控制方法如下:(1)、蚊虫苍蝇: a.灭蝇灯:安放在车间入口处,防止蚊虫苍蝇进入。

b.幕风机:安装在车间入口处,防止蚊蝇进入车间。

c.网罩:安装在排风扇的风口处,防止蚊蝇进入车间。

(2)、蟑螂: a.蟑螂灵:定期定点投放蟑螂灵。

b.威灭蟑螂药饵:定期定点投放。

c.蟑螂屋:定期定点投放。

e.灭蟑胶饵:定期定点投放。

(3)、老鼠: a.厂区外围老鼠消杀由行政部进行。

b.车间外门口设挡鼠板,车间内放置鼠夹等物理灭鼠工具。

c.活动钢网:安置在车间排水沟处,防止老鼠从此进入。

(4)、千足虫、鼠妇: a.厂区外围经常喷洒环卫乐,由品质部管制执行。

b.喷洒购买的杀虫剂,杀虫剂喷洒在不容易清扫的区域。

c.车间死角清洁每日检查。

(5)、夹板虫: a.厂区外围经常喷洒环卫乐,由品质部管制执行。

b.喷洒购买的杀虫剂,杀虫剂喷洒在不容易清扫的区域。

c.车间死角清洁每日检查。

d、尽量保持房屋的干燥,尤其是车间要保持干净5、虫害控制计划如下:1、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各部门人员在车间外围放置生石灰组成隔离带,并关闭门窗隔离车间外部与车间内部,目的是在车间外围喷洒杀虫剂时,虫子跑进车间内部。

家里有白色的小虫

家里有白色的小虫

家里有白色的小虫家里长了很多白色的小虫怎么祛除白色小虫子是螨虫类爬虫。

把家中的调味品、米袋子里面的东西以及米袋子都拿到屋外;用螨虫气雾喷杀剂对准有虫子的地方喷,喷的范围稍微大一点,防止爬虫向四周爬,螨虫气雾喷杀剂在超市或者药店有卖的。

喷杀虫剂之前要把门窗全部关闭,大约一个小时左右过后即可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了。

家中除虫小妙招家中经常会存留买东西的包装盒或用盒子盛放物品,其实这样做确实增加了有害生物进入门户的风险。

因为包装盒上很可能附有蟑螂或虫卵等。

所以建议将包装盒尽快丢弃,或在长期存放包装盒等物品的空间内重点部位施放预防性的除虫药,出现害虫便可及时灭杀,以防扩散。

“比如可以放在房间门口施药,这样害虫孵化后,没有爬出房间就被消灭了,不会扩散。

”从地漏、手盆下水口中出来的小飞虫蛾蠓,可以用药物将其杀灭。

但是,这类小虫主要孳生在下水道内,此处很难靠药物干预。

所以,要想持续控制它,就要保证手盆下水道处的回水弯和地漏中的水不干,这样才能断绝它进入室内的通道。

不少人有在家大面积喷洒杀虫剂的习惯。

但是专家表示,这是错误的。

气雾性杀虫剂主要采用触杀的原理,即看见害虫然后向其喷射,喷射的最佳角度是45度角,药液接触到害虫后将其毒死。

同时,施药要注意防护措施。

当蚊、蝇较多,要进行空中喷洒时,喷洒前要移走或遮盖好贴身衣物、餐具、食品等,高档家具等也尽量遮蔽。

喷洒后,人要离开房间,呆半个小时以上回来后要打开门窗充分通风,还要对落在器物表面的杀虫剂进行清洁。

大面积、无目的的喷洒,不但起不到很好的除虫作用,还会污染家居环境。

在这里为喜好阳台蔬菜的亲们介绍一个除虫的小妙招。

将少许烟丝在水里浸泡1-2天,然后将烟丝过滤掉,将溶液直接喷在作物的茎叶上就可以起到防止病虫害的作用。

另外,也可以将枯黄生病的叶子直接摘除。

家里的大米、面粉等经常会生出蛀虫,不久化为飞蛾,让人不堪其扰。

专家解释,其实大米、白面中本身就有不少虫卵,如果发现粮食长出了虫,无需丢弃,如果存有的米、面量不大的情况下,只需将其放在冰箱里冷冻48小时即可消灭。

中国乡下常见的50多种虫子接触超过30种说明童年很精彩

中国乡下常见的50多种虫子接触超过30种说明童年很精彩

中国乡下常见的50多种虫子,接触超过30种说明童年很精彩对于四、五、六、七、八、九零后来说,童年是美好又难忘的,可以亲近自然,有很多昆虫和动物陪伴。

而现在,很多孩子和大自然的联系似乎只剩下手机、课本和电视了!今天小编就来回忆一下陪伴咱们童年的那些虫子(以昆虫为主哦),没提到的希望大家跟帖补充一下。

先来个给小编印象深刻的马蜂来镇楼,小时候上山被蛰过多次:马蜂马蜂,学名“胡蜂”,又称为“蚂蜂”或“黄蜂”,体大身长毒性也大,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

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蜜蜂,种类也很多蜜蜂(Bee/Honey bee)在昆虫分类学上是蜜蜂科昆虫的统称,是膜翅目重要的类群。

蜜蜂科的许多种类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在中国古代就有对蜜蜂及其用途的记载。

熊蜂,个头特别大熊蜂(Bombus Spp.)是一类多食性的社会性昆虫,是多种植物,特别是豆科、茄科植物的重要授粉者。

世界上已知的种类有500 余种,自然分布区域遍及除了南极和大洋洲以外的整个大陆,集中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亚寒带,适应于寒冷、湿润的气候。

我国的熊蜂不少于150 种,分布极广,是全世界熊蜂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蜾蠃蜾蠃(eumenid poher wasp)又名土蜂、蠮螉、蒲卢、细腰蜂,是寄生蜂的一种。

头部球形,触角细长,复眼卵形,有单眼三个。

蚊子,全世界有3000多种蚊子(mosquito)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

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

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

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以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著名。

苍蝇苍蝇(House Fly)一生可分为卵、幼虫(3个龄期)、前蛹、蛹、成虫等阶段,其中成虫的寿命只有一个月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摇蚊成虫几乎不取食,或摄食少量含有糖分的液体。夜 间有强向光性,灯下常见。羽化后常有婚飞习性,雌虫一生 一般只产一次卵,直接产于水面,或将胶质卵带粘附水生植 物上。摇蚊是雌雄异体。在温暖的季节,水里食物丰富,雌 摇蚊产的卵不需要受精,每次产卵几枚至几十枚,在母体的 孵化囊里直接发育成小摇蚊,这些小“摇蚊”通常都是雌的。
9.衣蛾(昆虫纲鳞翅目蕈蛾科)
衣蛾幼虫是一个小型白色的毛毛虫,藏在一个丝质的袋
状物或网状物(称为筒巢)内,在墙壁上可见到一个黏着水 泥的纺锤形丝袋,内有一深褐色头的幼虫。成虫为浅黄色的 虫,惧光。幼虫会吐丝作茧,如将其按死,会发出难闻气味.
成年衣蛾的身体带有光亮的金色的鳞片,头呈金红色,
触角比身体的其余部分颜色偏暗。雌蛾比雄蛾略大一些。成 年的雌蛾可存活3-4个星期,交配期间会在衣料表面产35-50 粒卵。卵呈白色,柔软圆形,5天之内孵化成幼虫,由于温 度原因也可能延长到20 - 25天。幼虫呈白色奶油状,有光泽, 完全成熟的幼虫,长度约10-12mm。幼虫期共为35-40天, 也可能延长到2-3年,取决于温度和粮食供应。
家蝇是一种优质的动物蛋白源昆虫,与鲜鱼和干鱼粉的 含量几乎相近,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将蝇 蛆称之为“肉笋”作为佳肴入宴。我国江浙一带的“八珍糕” 就是以洗净的蝇蛆晒干磨成粉,添加辅料混合面粉制成的贡 糕。家蝇的幼虫、蛹和成虫体内含有大约16种以上氨基酸的 高蛋白质,体表有高纯度的几丁质,被提取后广泛应用到工 业、医药、农业、食品等方面。
雌雄对比下(左边雌,右边雄)。 Nhomakorabea13.粉虱(昆虫纲半翅目粉虱科)
体型微小的植食性刺吸式昆虫,"粉"指翅为白色,像小 蛾子为其蜡腺分泌的白色蜡粉被其足涂抹到身体上而成,与 鳞翅目昆虫的鳞片性质不同,但也有的种类的翅为黑色、红 色或淡黄色的;"虱“”形容其体型微小,最大不超过3mm。
寄生在植物叶片上,大部分是在反面。粉虱的生殖方式 主要为两性生殖为主,有时也可以孤雌生殖;没受精的卵直 接发育成雄虫,受精卵可以发育成雌、雄成虫。在食物充足 的情况下一头雌成虫一次最多能产卵150-200粒。其生活周 期有卵、4个若虫期和成虫期,通常将第4龄若虫称伪蛹。成 虫从4龄若虫背面的“T”形线羽化出来。
与其他苍蝇最大的不同在于身上具有一些格子状花纹。胸部 灰色而带淡黑条纹,腹部有淡灰和深灰格子花纹。
苍蝇没有鼻子,它的味觉器官在脚上。只要它飞到了食物上, 就先用脚上的味觉器官去品一品食物的味道如何,然后,再用嘴 去吃。苍蝇很贪吃,又喜欢到处飞,所以见到任何食物都要去尝 一尝,这样一来,苍蝇的脚上就会沾有很多的食物,这样既不利 于苍蝇飞行,又阻碍了它的味觉。脚搓来搓去,是为了把脚上沾 的食物搓掉。
1.丽蝇 2.麻蝇 3.家蝇 4.食蚜蝇 5.白纹伊蚊 6.蜱虫 7.虻
8.树蜂 9.衣蛾 10.长喙天蛾 11.摇蚊 12.毛蚊 13.粉虱 14.叶子虫
15.石蛃 16.水龟甲 17.东方巨齿蛉 18.方格星虫 19.蠹虫 20.姬蜂
1.丽蝇(昆虫纲双翅目丽蝇科)
闪闪发亮的苍蝇!长约10-12毫米,成虫体中型到大型, 体色变化很大,多数呈青、绿、蓝、褐等金属光泽,少数种类 底色黑,覆淡色粉被。
食蚜蝇成虫腹部多有黄、黑斑纹,不少种类有明显的拟 态现象,并能发出蜜蜂一样的嗡嗡声,往往被误认为蜂。食 蚜蝇属于双翅目,即体上只有一对翅膀,而蜂类属膜翅目, 体上有二对翅膀;食蚜蝇的触角短,而蜂类触角较长;食蚜 蝇的后足纤细,而常见的蜜蜂等蜂类有比较宽阔的后足,用 以收集花粉。对于熟悉食蚜蝇的人来说,即使在飞行中也可 以看出它们与蜂类的不一样来:食蚜蝇在飞行时能较长时间 悬定于空中某一点,后突然飞到附近另一点,飞行动作平稳, 而蜂类飞行时常常有轻微的左右摆动。
10.长喙天蛾(昆虫纲鳞翅目天蛾科)
俗称“蜂鸟蛾”。翅展50—60mm。体棕黑色,下唇须及 胸部腹面白色。胸部背面棕褐色;腹部背面棕黑色,尾毛呈刷 状,腹面第1、2节赭色,其他各节棕褐色,第4节两侧有白点; 前翅深棕色,各横线棕黑色波状;后翅棕黑色,前缘及后缘黑 色,中部有黄色横带;翅反面棕黄色,各线棕色,后翅后缘黄 色。
卵长圆筒形。丽蝇卵一般都是黄色或白色,产下时像饭团。 由卵孵化至一龄幼虫阶段只需8小时至1天的时间。幼虫共有三 个发育阶段,每个阶段都会脱皮。幼虫会分泌蛋白水解酶来消 化家畜或尸体的蛋白质。丽蝇可随环境而改变体温,所以它们 生长的速度很受温度的影响。在室温下,伏蝇只需6-11天的时 间由卵结蛹。当三龄幼虫阶段完成后,幼虫会离开尸体及钻入 地下,7-14日后出来就成为了成虫。
3.家蝇(昆虫纲双翅目蝇科)
约占全部蝇类的90%。体长5~8mm,体色为单纯灰黑色, 没有其他明显的斑纹或色彩;复眼红褐色。第四纵脉角型弯 曲,胸背有四条纵纹。
完全变态昆虫。
卵:乳白色,长约1.0mm,长椭圆形,呈香蕉状,背面 有2条纵脊。脊间质地较薄,是孵化时的开裂位置。卵粒通常 堆叠成块,1g重量约有13000~14000粒卵。
成虫除在肉、鱼、腐肉上产卵外,也可 在人、畜的伤口内产卵,引起蝇蛆症。
2.麻蝇(昆虫纲双翅目麻蝇科)
以卵胎生的方式繁殖,食腐肉蝇类,生活在户外草丛处,不 入户。大部分种类的麻蝇都在腐肉、粪便或者腐败的物质上产下 蛆,少数种类会在哺乳动物的伤口上产蛆,还有一些种类会将蛆 产在其他昆虫身上,成为这些昆虫的寄生虫。成熟幼虫将自动钻 进沙中化蛹。
前胸背板中间短,后缘高度凹入;中胸背板不横分,但盾 片两侧各有一叶突分出。中胸腹板三角形,其前面常具前腹片 桥。翅狭长。翅基片很小。前翅尖端翅膜有皱纹,并具一附室。 胫节无端前刺,前胫节仅具一端距。腹部圆筒形,第1节基部 收缩,中间分开;末节有一角状突起(角突)。雄虫外生殖器位 置正常。幼虫白色,胸足仅余痕迹。
误认。
11.摇蚊(昆虫纲双翅目摇蚊科)
多纤长脆弱,但大形的种类与蚊虫相似,则较为粗壮。体 色多样,白色、黄色、淡绿色、黑色不等,可有鲜明的色斑。 体不具鳞片。头部相对较小,复眼发达,小眼面之间可生有小 毛。无单眼。触角柄节退化几不可见;梗节发达,球状;鞭节 丝状。口器退化。
卵球形或长椭圆形,白、黄、褐色或红色,产下时常数十 粒至数百粒包埋于胶质中,形成胶质长带,或成块状。幼虫淡 色,部分种类因体液中含有血红素而身体呈血红色。身体细长, 各体节粗细相近。幼虫期占据整个生活史的大部分时间,由2周 至4年不等,一般为4~5月。幼虫4龄,全部在水中度过。蛹期一 般较短,只有几小时或几天,蛹可自由游泳,或栖于水底的巢 筒中,只在羽化前浮出水面。羽化过程极短,在水面进行,一 般只有数十秒钟至数分钟。
长喙天蛾长得像蝶,长长的喙管,尖端膨大的触角;又像 蜜蜂,能发出清晰可闻的嗡嗡声;还像南美洲的蜂鸟,夜伏昼 出,很少休息,有高超的"悬停式"飞翔技术。和蝶不同的是, 它腹部粗壮,飞翔速度快,有结茧习性,成虫越冬;和蜂不同 的是,采花不携粉,采蜜不酿蜜,能原地悬空取食;和鸟不同 的是,它盘旋飞翔时既能前进也能后退。
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蜱的嗅觉极为敏感, 能在几米之外嗅到宿主的气味,爬到1米高的树叶或草尖上 等候觅食,当人和动物经过时,突然跳到人和动物的身上, 伺机吸血。
一旦被蜱虫叮咬千万不可用手强拔,蜱叮咬人后会散发 一种麻醉物质,再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同时它分泌一种可 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钻入人体需及时取出。若不及时取出: 轻者,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处便瘙痒难忍。重者,高烧不 退、深度昏迷、抽搐,引发森林脑炎。
触角分三节及有芒。整条触角芒都呈羽毛状,第二节的触 角上有明显的凹陷位。丽蝇一般都有额缝及腋瓣。丽蝇的副基 节上有刚毛,特别是在侧至前接缝有两条背侧刚毛及最后的肩 后刚毛。胸部背上有连续的接缝。
大部分丽蝇的幼虫都是吃腐肉及粪便的, 丽蝇可以在16公里以外的地方嗅到尸体的气 味,故往往是最先与尸体接触的昆虫。雌蝇 会在尸体身上产卵,由于幼虫的发育是可以 预算的,故丽蝇在鉴证上是重要的工具。丽 蝇成虫有时是吃花粉的,会被散发恶臭的花 朵所吸引,是芒果重要的授粉昆虫。
6.蜱pí虫(蛛形纲寄螨目蜱总科)
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 间。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 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
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 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 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的泥土中等。软蜱多栖息于家畜 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及人房的缝隙中。雌蜱受精吸血 后产卵,硬蜱一生产卵一次,饱血后在4~40天内全部产出,可 产数百至数千个,因种而异。软蜱一生可产卵多次,一次产卵 50~200个,总数可达千个。产卵后雌蜱即干死,雄蜱一生可交 配数次。卵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约0.5~1mm,色淡黄至褐色, 常堆集成团。
家蝇多生活在粪便、垃圾和有机质丰富的地方。成蝇一 般把卵产在适宜的基质内,蛆发育完成后,爬到比较干燥的 环境中化蛹并羽化为飞蝇。成蝇羽化后2~24h,开始活动与 取食。雄蝇羽化后约1天,雌性则需30h后方能交配。1对交 配着的家蝇可久停一处,一同飞翔。家蝇大多数一生仅交配 1次。一生产卵一生653±351粒。
成虫羽化后必须取食花粉才能发育繁殖,否则卵巢不能 发育。一般以幼虫或蛹在土中、石下、枯枝落叶下越冬,少 数以成虫越冬。
5.白纹伊蚊(昆虫纲双翅目蚊科)
在国外被称为亚洲虎蚊,就是我们所说的“花蚊子”。主 要在白天吸血。下午活动高峰比上午明显,雌蚊是非常活跃和 凶猛的吸血者。
卵的抗旱力很强,孑孓在所有类形的细小积水处孳生,成 蚊在胸背和脚都有白色间条成蚊栖息在树丛,蚊虽喜在室外活 动,但亦会飞进室内,雌蚊在日间吸食血(高峰期出现于日出 后两小时内及日落前两小时内),飞行能力不强(约100米), 传播登革热、乙型脑炎等。
摇蚊幼虫是水生食物链网的重要环节, 是许多经济鱼类 的饵料生物, 其生物量约占底栖生物总量的70%-80%。大 多数种类的摇蚊幼虫能够直接利用水体中的有机碎屑, 且摄 食量相当可观, 可以有效地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