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小练习

合集下载

《长亭送别》习题1

《长亭送别》习题1

《长亭送别》习题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谛听(tí)夹克(jiā)须臾(yú)蹙眉(cù)B.谂知(niàn) 迍迍(tún) 玉醅(pēi) 调护(tiáo)C.弃掷(zhì) 靥儿(yàn) 泠泠(línɡ) 青鸾(luán)D.揾做(wèn) 相偎(wēi) 顷刻(qǐnɡ) 金钏(chuàn)解析A项谛听(dì);B项谂知(shěn),迍迍(zhūn);C项靥儿(yè)。

答案 D2.选出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A.杯盘狼藉蝇头微利衰草萋迷涣然冰释B.文化融合举案其眉司马青衫丰富多采C.状元即第功名利禄颇具文彩顿开茅塞D.衰柳长堤融汇贯通舐犊情深得陇忘蜀解析B项其—齐,采—彩;C项即—及,彩—采;D项汇—会,忘—望。

答案 A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________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2)世界上产生维生素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________这一技术。

(3)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模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________能力。

A.毕竟袭用鉴赏B.毕竟沿用鉴别C.究竟袭用鉴别D.究竟沿用鉴赏解析毕竟:副词,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相当于“终究、到底”。

究竟:副词,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

沿用: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

袭用:沿袭采用。

鉴别:辨别(真假好坏)。

鉴赏:鉴赏和评定(艺术品、文物等)。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世纪之交,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亭送别》练习1

《长亭送别》练习1

《长亭送别》练习1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下列各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筵席煎熬栖惶亲眷B.蹙眉携手顷刻厮守C.狼籍淋漓解剖讫今D.罗帏青鸾暮蔼胸臆2、选择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莺莺在长亭送别张生,真是黯然销魂。

B.白马将军的确救下莺莺,使崔相国一家终于破镜重圆。

C.莺莺有心与张生举案齐眉,怎奈老夫人从中作梗。

D.莺莺对感情是执着的,她害怕这一别从此劳燕分飞。

3、在“晓来谁染霜林醉”一句中,“染”和“醉”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两个词妙在何处?阅读下面一诗一词,都是描写离别的名篇,所使用的手法同中有异。

阅读时要弄清抒情的层次,各自使用了什么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4.对《无题》解说不正确的是( )A.诗人以相见之难来衬托分别之难,未见时的相思在离别时的依依不舍面前,好像也减轻了一些,这种感受貌似无理却极见真情。

B.作者以双关的手法和比喻的手法,写出思念之绵长和痛苦。

C.眼前分别在即,作者却已想到了分别后“晓镜”和“夜吟”的情形,扩大了抒情空间。

D.作者嘱咐对方要经常通音讯,以慰思念的愁肠。

E.从“夜吟应觉”之“应”和青鸟的典故,可以推测诗中的主人公是女性。

5.对《雨霖铃》解说不正确的是( )A.上阙以清秋之景衬托离别的心境,情景交融,并直接描写了不忍分手的动作神态。

尤其是以空廓的楚天来形容愁绪漫无边际。

B.下阕从眼前的分别设想别后明朝寂寞之情和经年孤寂之感,反过来加强了眼前的离愁别绪。

C.“良辰好景虚设”的“虚”,“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纵”、“更与何人说”,强烈地表达了爱情的专一忠诚。

人教必修4《长亭送别》习题

人教必修4《长亭送别》习题

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筵席煎熬栖惶亲眷B •蹙眉携手顷刻厮守C.狼籍淋漓解剖讫今D•罗帏青鸾暮蔼胸臆(导析:注意形近字的区别。

)2.选择使用最恰当的一组词语填空 ()(1)虽然眼底人千里,且__生前酒一杯。

(2)恨不倩疏林 ______ 住斜晖。

(3)遥望见十里长亭, ___了玉肌。

(4)晓来谁__ 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A .干留瘦染B.尽挂减染C.饮留消点D.尽挂消点(导析:由炼字来体会曲词意境。

)3.选择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 .莺莺在长亭送别张生,真是黯然销魂。

B.白马将军的确救下莺莺,使崔相国一家终于破镜重圆。

C.莺莺有心与张生举案齐眉,怎奈老夫人从中作梗。

D .莺莺对感情是执着的,她害怕这一别从此劳燕分飞。

(导析:成语的使用要注意切合语境,尤重对象。

)4.选出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合理的一项()(1)晓来谁染霜林醉 ?(2)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

(3) 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4)泪流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A.(1)反问(2)夸张(3)借代(4)对偶B.(1)比拟 (2)对比 (3)借喻(4)对偶C.(1)比拟 (2)对偶 (3)借喻(4)夸张D. (1)比喻(2)对偶 (3)借代(4)夸张(导析:揣摩不用修辞如何说,比较之,修辞出矣。

)5.下面一组句子中,属于化用或改选古人诗词名句的一项是()(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2)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

(3)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4)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5)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A.(2)(3)(5)B .(1)(2)(3)C.(1)(3)(4)D .(1)(2)(4) (导析:熟悉有关的诗词名句,注意语言积累。

)阅读[端正好],完成 6—8 题。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020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9课 长亭送别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5

2020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9课 长亭送别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5

长亭送别(时间:45分钟 分值:45分)一、基础巩固(24分)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端饭的盘子)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相聚,待在一起) B.⎩⎪⎨⎪⎧虽然眼底..人千里(眼前)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请,央求) C.⎩⎪⎨⎪⎧也合着..俺夫妻们共桌而食(和着)寻思起就里..(内情。

这里指莺莺与张生婚姻中的波折)D.⎩⎪⎨⎪⎧却.告了相思回避(同“恰”,才,刚刚)再休似此处栖迟..(留恋,迷恋) 解析:选C 。

合着,该教。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B .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 C .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 D .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解析:选B 。

虽然,表转折,与现代汉语用法一样。

A 项,时间,此时,眼前。

C 项,将来,拿过来。

D 项,扶持,当心,留意。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属于同一种用法的一项是(3分)( )A.⎩⎪⎨⎪⎧伯劳东去燕西.飞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B.⎩⎪⎨⎪⎧云青青兮欲雨.仓皇东.出 C.⎩⎪⎨⎪⎧松.了金钏吾射.不亦精乎 D.⎩⎪⎨⎪⎧北雁南.飞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解析:选D 。

都是名词作状语,向南/每天。

A.名词作状语,向西/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B.名词作动词,下雨/名词作状语,向东;C.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松/动词作名词,射箭的技术。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②蜗角虚名,蝇头微利③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④伯劳东去燕西飞A.夸张用典互文比喻B.比喻拟人比喻互文C.夸张拟人比喻互文D.比喻用典互文比喻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注意平时的积累学习。

5.下列各句使用的抒情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长亭送别》同步练习附答案

《长亭送别》同步练习附答案

《长亭送别》同步练习附答案一、基础达标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金钏.(chuàn)挣揣.(chuǎi)玉骢.(cōnɡ)B.玉醅.(bèi)靥.儿(yè)迍.迍(zhūn)C.谂.知(shěn)弃掷.(zhì)筵.席(yán)D.绣衾.(qīn)青鸾.(luán)经忏.(chǎn)【解析】选C。

A项,“揣”应读chuài;B项,“醅”应读pēi;D 项,“忏”应读ch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解析】选A。

B项,保揣:保重;C项,将来:拿来;D项,倩:请,央求。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似这等蜗角虚名....,在他眼里是算不了什么的。

....,.蝇头微利B.转眼间,一桌饭菜被消灭个精光,只剩下杯盘狼藉....。

C.张家兄弟两人非常和睦,举案齐眉....,从没见他们红过脸、吵过嘴。

D.莺莺对感情是执着的,她害怕这一别从此劳燕分飞....。

【解析】选C。

A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指微不足道的名声与利益。

B项,杯盘狼藉: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C项,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

D项,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

4.选出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1)晓来谁染霜林醉?(2)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

(3)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4)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A.(1)反问 (2)夸张(3)借代(4)对偶B.(1)比拟(2)对比(3)借喻(4)对偶C.(1)比拟(2)对偶(3)借喻(4)夸张D.(1)比喻(2)对偶(3)借代(4)夸张【解析】选C。

(1)“染”“醉”是比拟;(2)“笑”与“哭”,“吟吟”与“啼啼”形成对偶;(3)“花草”是借喻;(4)“黄河溢”“华岳低”是夸张。

5.名句默写。

高中语文长亭送别阅读练习 人教版

高中语文长亭送别阅读练习 人教版

高中语文长亭送别阅读练习一、阅读下文,完成1~2题。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1.“今日送张生赴京”,交代事情的缘起,“安排下筵席”,给人以的气氛;而“旦、末、红”上场,却带来了的气息。

气氛由到,形成了巨大的,激起了读者的欣赏兴趣。

解析:考查对文段的整体理解。

答案:喜庆悲切喜悲反差2.“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中的“悲欢聚散”是偏义复词,偏重在什么词语上?这为本折戏奠定了怎样的基调?解析:考查词义理解。

依剧情可知。

答案:悲;散。

悲凉。

二、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1.“碧云天,黄花地”化用了《》中的词句。

解析:考查文学常识。

由文字注释可知。

答案:范仲淹苏幕遮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抓住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集中渲染了的气氛。

生动地衬托出莺莺的之情。

解析:考查对曲句的理解。

答案:深秋寥落萧瑟、悲凉离人伤感3.最后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形象传神地展示了莺莺内心曲折而深沉的之情,感人至深。

解析:考查修辞方法。

设问、夸张都是用来表现人物心情的,此时当是“悲愁”。

答案:设问、夸张悲愁三、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旦云)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

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旦云)君行别无所赠,口占一绝,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谨赓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1.莺莺的叮咛,主要针对前文崔母说的“驳落呵,休来见我”,而表达了对张生的和对母亲的果断。

解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长亭送别》练习2+

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长亭送别》练习2+

一、作家作品。

王实甫,中国元代杂剧作家。

名德信。

大都(今北京市)人。

他的创作活动大致在元成宗的元贞、大德年间。

长期混迹于教坊、行院,与伎艺为伍,当是位不得志的落拓文人。

编撰杂剧13 种,只有代表作《西厢记》与《丽春堂》传世,《贩茶船》、《芙蓉亭》各传曲文一折,余则散佚。

王实甫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融化百家,创造了文彩斑斓的元曲语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可以说就是这种风格的一个杰出的代表。

二、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谂知(niǎn)暮霭(ǎi)胸臆(yi)B.泠泠(léng)相偎(wēi)栖迟(qī)c.赓续(gēng)玉醅(bèi)揾做(wèn) D.萧瑟(sè)憔悴(cuì)顷刻(qǐng)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B. 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

c.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D.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端饭的盘子)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相守)B.虽然眼底人千里(眼前)趁路程节饮食(赶)C.也合着俺夫妻们共桌而食(和着)寻思起就里(内中的实际情况)D.一递一气长吁气(交替)再休似此处栖迟(留恋)4、掌握下面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筵席:宴饮的酒席。

②蹙愁眉:皱着眉头。

蹙:皱、收缩。

③杯盘狼藉:指饮宴后乱七八糟的样子。

藉:践踏,凌辱。

④金榜:古代科举殿试录取时,发榜公布的文告。

⑤憔悴:形容人瘦弱,面容不好看,精神不振。

⑥胸臆:文中指胸膛,亦可指心里的话或想法。

三、导学过程。

(一)根据情节的发展,这一折可分为三个场面。

高二语文长亭送别练习(含答案和答题纸) 苏教版

高二语文长亭送别练习(含答案和答题纸)  苏教版

长亭送别练习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A赓.续(gēng)玉醅.(pēi)揾.做(wèn)B.萧瑟.(sè)憔悴.(cui)顷.刻(qīng)C.谂.知(niàn)暮霭.(ǎi) 胸臆.(yì)D.泠泠.(léng)相偎.(wēi)栖.迟(qī)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筵席斜辉挣揣萋迷B.谂知白泠泠玉醅青衫C.堤岸罗帏鸾鸟金钏D.玉骢暮霭熟稔狰狞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英国是一个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它的君主是世袭的,但议会并没给他过多的________,国家的一切决定都要经过漫长的协商。

②据了解,北京市目前拥有家庭装修监理上岗证的监理员只有100多人,即使这个数字再___________,也无法满足众多家庭用户的需求。

③我去过江浙一带,几乎每到一个县,都发现那里的博物馆会有一张登有几个___几十个中过状元的人的名单表,这真令我瞠目结舌。

A、权力翻一翻以及B、权力翻一番甚至C、权利翻一番以及D、权利翻一翻甚至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这人平时不干正事,不求上进,蛮横无理,领导和同事对他没有良好评价,觉得他是一个百无聊赖....的人。

B.上海人认为对随地吐痰的恶习不能等闲视之....,因此早在1984年就将乱吐痰列为非法行为;现在在上海随地吐痰要罚款200元。

C.大家都不愿在食堂吃饭,因为食堂的饭菜索然..无味..,而学校门口的小吃味道很浓重,所以大家争先恐后去买。

D.旭日东升,朝霞普照,同学们在回光返照....中,迈着愉快的步伐去郊游,一路上欢声笑语,大家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愉快。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钟南山对我们并不陌生,通过媒体,我们知道他是抗“非典”的专家,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呢。

B.中国政府要求日本政府立即纠正邀请台湾当局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并郑重申明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送别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玉骢()迍迍( )笑靥( )揾()
....
金钏()挣揣( )玉醅( )谂知( )
....
筵席()xx()栖()迟暮霭()
....
弃掷()谨xx()顷( )刻
...
二、名句填空
(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______。

__ ____?总是离人泪。

(2)恨相见得迟,_________。

柳丝长玉骢难系,_______。

(3)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________。

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________。

(4)“______,_____”,拆鸳鸯在两下里。

(5)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

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

(6)四围山色中,_____。

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三、文学常识
《长亭送别》选自_______,作者_____,名_____,_____代戏曲作家,《西厢记》最早的来源是唐代元稹所著的传奇小说_____,以金代董解元的
_______为基础改编而成。

《长亭送别》为《西厢记》第四本___,元曲四大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的四大名剧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悲剧有_____、
_____、_____、_____。

元杂剧扮演的角色有_____,男主角称_____,女主角称_____,剧本由_____三部分构成。

四、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王实甫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名德信,元大都人。

他的杂剧代表作是《西厢记》。

他是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

B.元曲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倩女离魂》;郑光祖的《墙头马上》。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由男主角主演的戏称“末本”,由女主角主演的戏称“旦本”。

D.唱词(曲词)、宾白、科范(科介、介、科)是杂剧的三大构成要素。

唱词的格式较严格,每一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每一套曲子通押一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