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塔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仿真分析

合集下载

混凝土斜拉桥仿真计算与施工控制的开题报告

混凝土斜拉桥仿真计算与施工控制的开题报告

混凝土斜拉桥仿真计算与施工控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现代交通建设中,混凝土斜拉桥是一种基础设施建设中常用的桥梁形式。

在大跨径、高强度通行需求较大的场合中,混凝土斜拉桥可充分满足交通建设的需求。

但是在混凝土斜拉桥的建设中,需要进行精准的仿真计算及严格的施工控制,以确保斜拉桥的建设顺利进行,能够长期稳定运营。

因此,本项目拟对混凝土斜拉桥的仿真计算及施工控制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混凝土斜拉桥的仿真计算及施工控制进行研究,提高混凝土斜拉桥建设的工程质量,确保桥梁的稳定运行,降低建设过程中的风险。

三、研究内容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力学模型及受力分析方法的研究。

2.混凝土斜拉桥的仿真计算方法的研究与分析。

3.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的控制方法研究及优化。

4.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混凝土斜拉桥的仿真计算与施工控制进行综合应用与分析。

四、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提高混凝土斜拉桥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效率,降低建设成本,并且能够增强混凝土斜拉桥的抗震、抗风等能力,从而提高混凝土斜拉桥的长期稳定性与安全性。

五、研究方法
本项目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数值模拟法等研究方法进行混凝土斜拉桥的仿真计算及施工控制研究。

六、预期成果
本项目的预期成果为混凝土斜拉桥的仿真计算与施工控制方法,为混凝土斜拉桥的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同时,本项目将挖掘出混凝土斜拉桥结构优化的方法,为未来混凝土斜拉桥的建设提供借鉴与指导。

基于混合施工方案的独塔斜拉桥仿真分析

基于混合施工方案的独塔斜拉桥仿真分析

基于混合施工方案的独塔斜拉桥仿真分析赵楠【摘要】针对工程工期和气候条件要求的实际情况,将满堂支架法和全挂篮悬臂施工法相结合。

文章探讨了混合施工方案对桥梁结构受力状态的影响。

采用施工全过程空间数值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全挂篮施工方案和采用混合施工方案所得到的桥梁内力及变形变化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目标确定的前提下,不同的施工方案均能使桥梁成桥阶段内力和线形逼近设计状态。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project period and climate conditions, full scaffold method is combined with full hanging basket cantilever construction method. This paper has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mixed construction scheme on the stress state of bridge structure. With whole construction process space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this article has studied the full hanging basket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the bridge internal force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got in the mixed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design goals, different construction schemes can make the internal force and line of bridge in finished bridge stage approximate design state.【期刊名称】《内蒙古公路与运输》【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独塔斜拉桥;混合施工;仿真分析;成桥状态;施工状态【作者】赵楠【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8.27独塔斜拉桥采用塔、梁、墩固结体系,可使结构整体刚度大大提高,不仅使悬臂施工更加稳定,而且能提高成桥状态桥梁整体刚度[1]。

大跨度叠合混合梁斜拉桥施工阶段敏感性分析

大跨度叠合混合梁斜拉桥施工阶段敏感性分析

大跨度叠合混合梁斜拉桥施工阶段敏感性分析摘要:斜拉桥是由塔、梁、索三种结构元件组成的高次超静定结构体系、以其自重小、柔度大、跨越能力大和造型美观等优点,成为现代桥梁工程中发展最快的桥型之一。

大跨度叠合混合梁斜拉桥主跨采用叠合梁体系,通过现浇接缝混凝土使桥面板与焊有剪力钉的钢梁格形成整体共同受力,边跨则采用自重较大的现浇混凝土主梁压重。

结构体系受力明确,优势互补。

但大跨度叠合混合梁斜拉桥存在结构体系复杂,施工步骤繁琐,施工周期长,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控制难度大等问题,施工过程中对结构状态产生重要影响的参数众多,各类施工误差耦合作用,进而影响到斜拉桥成桥状态是否能达到所期望的目标,同时也会导致施工过程和结构运营安全性隐患。

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必须系统研究关键结构参数对施工过程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揭示结构施工期力学特性时变过程规律。

关键词:斜拉桥;叠合混合梁;施工;敏感性引言斜拉桥施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地基环境复杂,结构转换体系复杂,施工周期较长,施工工艺多等因素对桥梁结构产生严重影响,使实际桥梁结构参数与设计值存在一定的误差。

斜拉桥施工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使结构处于安全范围内,成桥状态最大程度上与理想设计状态一致。

在实际工程中,桥梁施工误差受到桥梁材料性能差异,施工荷载变化,周围大气温度等因素影响。

造成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出现差异,因此需要对结构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确定对结构产生影响的参数以及其可能的偏差范围,研究其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程度,为桥梁施工误差修正提供科学依据。

1试验模型设计及制作1.1试验模型设计依据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全桥空间静力模型。

加劲梁、混凝土主塔、承台采用梁单元,斜拉索采用桁架单元。

加劲梁采用单主梁模型,支座均采用抗震支座,斜拉索与主梁、主塔之间采用刚性连接,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关于荷载组合的规定施加相应荷载。

根据计算结果,靠近索塔顶部的第16对拉索表现出最大索力,最大索力为3409.5kN。

斜拉桥的施工控制仿真

斜拉桥的施工控制仿真

斜拉桥的施工控制仿真摘要:桥梁结构的仿真计算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几十年来,斜拉桥以其合理的结构型式、优美的外形和相对经济的造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大跨度桥梁的首选桥型。

其施工技术含量较高,为内外高次超静定结构。

在架设过程中,其施工管理的复杂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仿真;斜拉桥;施工管理随着斜拉桥跨度的不断增大,斜拉桥施工控制问题也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斜拉桥向更大跨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研究斜拉桥施工全过程控制与优化的实用软件是十分必要的。

一、斜拉桥仿真的相应软件1、软件要求对斜拉桥施工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开发出相应的软件。

此软件主要满足以下要求:(1)实现信息采集、信息分析处理和信息反馈的桥梁施工过程。

(2)寻求最优的资源配置、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

(3)施工全过程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与优化分析。

(4)具有实用的、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尽量减少工作量,避免人为差错。

(5)不要求用户掌握太多的仿真理论知识和编程语言,就能实现仿真与建模的统一。

2、相关软件介绍(1)Matlab:Matlab语言是近年国外非常流行和广为应用的科学计算程序设计语言,不但具有强大的数值计算功能,而且还有很强的图形处理功能,结果可以以图形的形式输出,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2)Midas/Civil:Midas/Civil是一个通用的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针对桥梁结构,结合国内的规范与习惯,在建模、分析、后处理、设计等方面提供了很多便利的功能。

(3)MSC.Patran:MSC.Patran是一个集成的并行框架式有限元前后处理及分析仿真系统,其开放式、多功能的体系结构可将工程设计、工程分析、结果评估、用户化设计和交互图形界面集于一身,构成一个完整的CAE集成环境。

(4)桥梁博士:Dr.Bridge系统是一个集可视化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结构分析、打印与帮助为一体的综合性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计算系统。

对结构的计算充分考虑了各种结构的复杂组成与施工情况,计算精确;同时在数据输入的容错性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可行性研究与施工控制

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可行性研究与施工控制

析 , 主 粱和 主 塔 两 个 方 面论 证 了塔 梁 同 步施 工 的 可行 性 ; 从 结合 该桥 的 工 程 实例 , 别 阐述 了在 塔 分
梁 同 步施 工 情 况 下 主 梁 和主 塔 施 工措 施 和 控 制 技 术 。 关 键 词 : 梁 ; 拉 桥 ; 粱 同步 施 工 ; 工 控 制 桥 斜 塔 施 中 图分 类 号 : 4 . 7 U4 8 2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l 6 8 2 1 ) 1 O 2 一O 1 7 一2 6 ( O O 0 一 1 8 4

_ . 3o

40 .
索单元号中 , “ ” 带 一 的表 示 边 跨 , 他表 示 中跨 ; 其 以下 类 似 。
主梁 的非塔 梁 同步施 工 方 法 , 有与 之 相对 应 的两 种 合理 施工状 态 。最 关 心的是这 两种合 理施工状 态之 间 的差异 , 因为这 种差 异决 定 了是 否 能够 达 到设 计

图 1 计 算 模 型
00 0 .0


00 0 .0
_ .00 00

0O .01
图 4 同步 施 工 一非 同步 施 工 主 梁应 力差 值 变 化
( )塔 梁 非 同步 施工 b
从图 2 ~4可 以看 出 : 两种施 工方法 的成桥索 力
差 值 、 拱度 差 值 和 主 梁 节 段应 力 差值 分别 为 3 3 预 .
梁采用 兀形 截面 、 纵横 双 向预应 力 体 系 。主塔 采用 宝石形结 构 , 下 两个 横 系梁 。大 桥 以跨 中为 界分 上 为两个 不 同的施工合 同段 , 由于种 种原 因 , 个合 同 两

混合梁斜拉桥索塔与下横梁异步施工控制分析

混合梁斜拉桥索塔与下横梁异步施工控制分析

3 0 .
i o
[ 2 ]J G J D 6 2— 2 0 0 4 ,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 预应力 混凝 土桥涵 设计
图5 中塔柱第 l 0至第 2 0阶段横桥 向最大位移 ( m m)
规范 [ S ] .
从图 4 可看 出, 主动支撑的施加 , 消除了拉应 力, 使大体积混凝土处于完全受压状态 。从 图 5 可知 , 索塔在各施工 阶段的最 大位移都小于1 0 . 1 m m, 这有利于索塔线形的形成 。
4 . 3 主动 支撑拆 除
[ 3 ]陈超华 , 穆清君 , 易江鸿 . 大跨度斜拉桥索塔下横梁塔 梁同 步一次性浇筑施工技术[ C ] .第二十届全 国桥梁学术会议论
文集 ( 上册 ) , 2 0 1 2 .
[ 4 ]曾祥红.大跨钢 一 砼混 合梁斜 拉桥施 工控制 和塔梁 同步施
工方法[ D] .西安 : 长安 大学 , 2 0 1 2 .
拉应力进一步扩大 , 在第 9施工节 段安装第一道 主动支撑 , 对其施加 2 0 0 0 k N的力 。索塔共设 置 4道主动支撑 , 其位置及各项建模参数见表 4 。各 主动力施加后 , 中塔柱第 1 0至第 2 0施工阶段 索 塔 的应力 和位移 见 图 4和 图 5 。
表 4 主动支撑参数
4 . 2 中塔柱 分析
式 中, △ Ⅳ_ 塔 的不平 衡力 , 三 一 索塔 高 , 一 索塔 截 面抗 弯 刚度 。 本工程 中 , 塔 的不 平衡 力 取 主 动支 撑 力 的最 大值 , 大 小为 2 0 0 0 k N, 取 中塔 柱 截 面惯 性 矩 , 大 小为 1 0 9 . 9 3 7 1 m , C 5 0 混 凝 土 弹 性 模 量 为 3 . 4 5 E 5 M P a 。将 各 数 据 代 入 , 得 出位 移 限 值 为

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分析研究

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分析研究

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分析研究摘要:马岭河大桥8号塔采用塔梁同步施工,9号塔采用先塔后梁的非同步施工方案。

分别对两种施工方案进行了结构分析,从主梁和主塔进行了同步施工和合非同步施工的可行性研究。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阐述了塔梁同步施工主梁和主塔施工所采取的控制措施。

为以后同类斜拉桥桥梁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施工控制Abstract: ma linghe bridge 8 the beam simultaneous construction tower tower, 9 of the first tower of the tower is derived.a asynchronous construction plan. Two construction schemes respectively on the structure analysis, from the main girder and the main tower simultaneous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synchronous niv feasibility study.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girder and simultaneous construction tower beam to the main tower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rol 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Bridges after cable-stayed bridge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Keywords: cable-stayed bridge construction control tower beam simultaneous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U44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概况马岭河特大桥工程是汕昆高速公路贵州境板坝至江底段重要控制性工程,位于贵州省兴义市顶效经济开发区,跨越国家级风景区—马岭河大峡谷。

斜拉桥施工过程仿真分析

斜拉桥施工过程仿真分析

斜拉桥施工过程仿真分析张春生!"梁志广#"李建中#$!%铁道部第十九工程局"辽宁辽阳!!!&&&’#%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石家庄&(&&)*+摘要,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的仿真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列式法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行为0引入温度场理论计算温度的影响0采用有限元步进法结合随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同时收缩徐变参数及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材料特性而选取-该方法与以往的方法相比分析精度更高-利用该方法开发的软件!112年在汕头石大桥上应用"受到专家的好评-关键词,斜拉桥’预应力混凝土桥’收缩徐变’有限元法’仿真分析中图分类号,3))2%#4’53*!!%)!文献标识码,6文章编号,!&&*7)4##$#&&&+&#7&&&47&)收稿日期,#&&&7&#7!)作者简介,张春生$!1887+"男"工程师"!11&年4月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桥梁工程系"工学学士-9前言自!1((年第一座现代斜拉桥在瑞典落成以来"斜拉桥无论是在建造还是在理论分析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斜拉桥的发展方向为大跨0轻型"其施工方法多采用悬臂施工法-在悬臂施工过程中"随着主梁的延伸和缆索的张拉"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不断增加"结构对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影响的反应非常敏感"这就使得斜拉桥的内力和变形分析比一般桥梁结构要复杂得多-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过程仿真分析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结构自重’;混凝土的收缩0徐变’<预应力筋的张拉及预应力损失’=索的张拉’>结构的几何非线性’?温度’@施工荷载$挂篮0施工设备以及人员等+-国内在这方面已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在分析过程中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简化"这些简化主要体现在对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分析0对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分析0对温度影响分析0以及对预应力损失分析等方面-本文选用的计算方法可以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分析精度更高"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下面简要介始本文的计算理论和方法-A 分析方法A B 9概述对于斜拉桥整个施工过程"根据实际施工进程$浇注混凝土或拼装预制梁段0张拉缆索及预应力筋0体系转换等+划分时段$工况+"对于每一工况利用空间杆系有限元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分析施工过程中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变化’根据实际划分的时段$工况+"选取不同的收缩徐变模式$6.C 0D E #0.F D 7G C E +"结合步进法和随时间调整的有效模量法计算每一时段由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变化’根据温度场理论"利用热传导分析方法分析每一时段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变化-A B A 结构的几何非线性斜拉桥是一种柔性高次超静定结构"有较强的几何非线性行为-引起斜拉桥几何非线性的因素主要有,斜索的垂度效应0梁柱$H 7I +效应0结构的大位移-本文采用杆系结构有限元法考虑斜拉桥结构的几何非线性"选用./列式法J !K进行求解-A B L 有限元步进法根据实际施工过程$如建造新单元0张拉索0体系转换0张拉力筋0施加施工荷载等+划分为若干个时段"以施工阶段的起止0结构体系转换0加载或卸载的时刻"作为各阶段与时间间隔的分界点-由初始时刻M !起"以后各计算时刻依次为M #0M *0N 0M O 0N0M P 0M P Q !"相应的各时段为,R M !SM #7M !0R M #SM *7M #0N 0R M O S M O Q !7M O 0N0R M P S M P Q !7M P "在每一时段都对已形成结构进行一次全面分析"求出该时段内产生的全部节点位移和节点力增量"上述增量与时段开始的位移0节点力相加即可得出本时段结束时$亦即下一时段开始+的节点位移和节点力状态-A B T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采用悬臂施工时"各节段混凝土的加载龄期差异较大"混凝土收缩0徐变对结构内力和变形变化的影响明显-本文采用按龄期调整的4斜拉桥施工过程仿真分析张春生"梁志广"李建中有效模量法!"#$法%结合有限元步进法分析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依’()*+,-./.0+理论1234当混凝土上作用随时间变化的应力时4从开始加载!56%到任意时刻!5%4混凝土的应变为78!5%9:!56%;!56%1<=>!5456%3=:!5%?:!56%;!56%@1<=A !5456%>!5456%3!<%式中4;!56%为加载时的弹性模量4>!5456%为混凝土的徐变系数4A !5456%为老化系数或龄期系数4其计算式为A !5456%9;!56%;!56%?B !5456%?<>!5456%B !5456%为混凝土的松弛系数&求解方程!<%的关键是选取徐变系数>!5456%4本文采用了C .D E (在<F G H 年提出的徐变函数1I 34即7J !5645?564K %9L MN 9<O N !56%1<?P ?Q NR !K %!5?56%3!2%式中4O N !56%为考虑加载龄期的系数4Q N 为徐变增长速度系数4R !K %为温度转换函数4K 为温度&采用以上徐变函数的优点是考虑了影响徐变的I 个主要因素!加载龄期S 荷载作用的持续时间以及温度%的影响&公式!2%中的参数可以由试验确定4也可以由"T U <F G V S T #-,W U X <F G V 和-X,2等徐变模式来确定&如将所考虑的整个时域!5<Y 5Z =<%划分为Z 个时段4由初始时刻595<起4以后各计算时刻依次为52S 5I S [S 5\S [S 5Z S 5Z =<4相应时段为7]5<952?5<S ]5295I ?52S[S ]5\95\=<?5\S [S ]5Z 95Z =<?5Z 4则在第\时段末混凝土的应变可以由式!<%和叠加原理得出4即78!\=<%9L \?<N 9<]:!5N %J !5N 45\=<?5N 4K N%=]:!5\%;!5\%@1<=A !5\=<45\%J !5\45\=<?5\4K \%3=8^!\=<%!I %式中48^!\=<%为在5\=<时刻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变&而在第\时段初混凝土的应变为78!\%9L \?<N 9<]:!5N %J !5N 45\?5N 4K N %=8^!\%!_%这样4在第\时段内混凝土的应变增量为7]8!\%98!\=<%?8!\%!‘%把式!I %S !_%代入式!‘%4经整理得出7]8!\%9]:!5\%;a !5\=<45\%=8a!H %式中4;a !5\=<45\%9;!5\%<=A !5\=<45\%J !5\45\=<?5\4K \%为随时间调整的有效模量48a 9L M N 9<b N \?<Pcd 1?Q \R !K \?<%e ]5\?<3f <?P c d 1?Q \R !K \%]5\3g =]8^!\%为初应变4其中4b N \?<9b N \?2P c d 1?Q N R !K \?2%]5\?23=]:!5\?<%O N !5\?<%hb N <9]:!5<%O N !5<i j k%!G %]8^!\%为混凝土在第\时段产生的收缩应变增量&利用公式!H %进行有限元分析时4只需做有初应变的弹性分析4应力历史只需储存在数组b N \中4利用公式!G %累计得到&这样可以最大限度节省储存单元和计算时间4使得大型混凝土结构的时效分析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成为现实&l 汕头石大桥仿真分析l m n 工程简介石大桥位于汕头市南部4跨海连接达濠与市区4是交通的主要干道&该桥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混合结构斜拉桥!见图<%4总长F 6H o 4其跨径布置为!_G =_G =<66=‘<V =<66=_G =_G %o 4其中_G o 跨径的梁体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4其余为钢箱梁结构&桥面设H 个机动车道4全宽I 6m G ‘o 4通航净空为I Vo&塔柱为钻石形钢筋混凝土结构4柱体为箱形截面&全桥共有钢箱梁H I 个节段4梁高I o4其中‘_个标准节段长均为<2o 4每个节段重<__m I Y <‘H m V +&就每座塔看426对斜拉索呈扇形布置4为空间索4横桥向索距2‘m <‘o4钢梁部分标准索距为<2o 4X T 梁部分索距为G o 4塔上索距分别为2m ‘oS I oS _o 4水平夹角2I p YH V p&图n石大桥主桥结构示意单位7o图q石大桥计算结构简图l m q 计算数据及结果计算中采用半结构进行分析4见图24自索塔至岸跨方向缆索编号依次为T <r S T 2r S [S T 26r 4钢箱梁编号依次为s <S s 2S [S s G t 自索塔至河跨方向缆索编号依次为T <S T 2S [S T 264钢箱梁编号依次为$<S $2S [S $26&在不影响说明问题的前提下4文中作了以下简化和假设7!<%对索力和主梁标高不作任何调整!即施工中不V桥梁建设2666年第2期调整索力!主梁不设预拱度"#$%"略去施工荷载$如架桥机&施工设备及人员"# $’"主梁自重采用(%)*+,-./#$0"施工进程安排见表(1表2施工阶段划分表施工阶段内容施工周期.3(托架上架设4(5!44!4(6梁段)%架设7(梁段!张拉8(9索%’改塔梁刚性联结为铰结%0架设7%梁段!张拉8%9索%+架设:(梁段!张拉8(索%;架设:%梁段!张拉8%索%)架设7’&:’梁段!张拉8’9索%<张拉8’索%=架设70&:0梁段!张拉809索%(4张拉80索% ((架设7+&:+梁段!张拉8+9索%(%张拉8+索%(’架设7;&:;梁段!张拉8;9索%(0张拉8;索%(+架设7)&:)梁段!边跨合龙!张拉8)索%(;张拉8)9索%()架设:<梁段!张拉8<索%(<张拉8<9索%(=架设:=梁段!张拉8=9索%%4张拉8=索%%(架设:(4梁段!张拉8(49索%%%张拉8(4索%%’架设:((梁段!张拉8((9索%%0张拉8((索%%+架设:(%梁段!张拉8(%9索%%;张拉8(%索%%)架设:(’梁段!张拉8(’9索%%<张拉8(’索%%=张拉8(09索%’4架设:(0梁段!张拉8(0索%’(架设:(+梁段!张拉8(+9索%’%张拉8(+索%’’架设:(;梁段!张拉8(;9索%’0张拉8(;索%’+架设:()梁段!张拉8()9索%’;张拉8()索%’)架设:(<梁段!张拉8(<9索%’<张拉8(<索%’=架设:(=梁段!张拉8(=9索%04张拉8(=索%0(架设:%4梁段!张拉8%49索%0%张拉8%4索%0’中跨合龙%表%给出施工初始索力值和中跨合龙后的索力计算值#图’给出8(索与主梁相交点挠度随施工过程的变化情况#图0给出8(索索力随施工过程的变化情况1表>????施工初始索力及合龙后索力计算值索号施工初始值,-合龙后索力值,-索号施工初始值,-合龙后索力值??,-8(9+444+()’8(??’4)4%00%8%90+440++<8%??%’=%%(’08’90+4400);8’??%%;4%4+48090<440;=%80??%0+)%’%)8+90+440%)48+??%+=4%0=08;90<%=0+%;8;??%;0)%0+;8)90’<)004;8)??%<04%+’=8<90);)0%;<8<??’40’%;%08=90;);04408=??’(;0%0<4 8(490+0%’)(+8(4??’040%++<8((90’<4’%=08((??’;<;%)’08(%90’04%=)08(%??’<;<%)’(8(’90%<)%<’48(’??04’+%<’;8(09’%+0(+)48(0??0();%=’<8(+9%)04((’=8(+??0%=(%=+’8(;9%;4((’%;8(;??0+’=’’+<8()9%’)4(%0<8()??0;<0’);4 8(<9(<==(((<8(<??0)4(’=;<8(=9%04<%0(08(=??0=+(0);= 8%49’%44(’;+8%4+%%)+)=%@A2索与主梁相交点挠度随施工过程的变化图B A2索索力随施工过程的变化情况=斜拉桥施工过程仿真分析张春生!梁志广!李建中!结语本文介绍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仿真分析方法"考虑施工过程中影响斜拉桥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各种因素"如架设梁段#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斜索和预应力筋的张拉#结构体系转换#几何非线性#预应力损失#温度变化#施工荷载等"可以分析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从施工到成桥这一全过程及成桥后的若干年内任一时刻的内力和变形$参考文献%&’(梁志广"李建中"石现峰)杆系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方法的讨论&*()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00123)&4(567898:;)6<=>?@;?A :A B @A :@<=;=@<==C=B B =@;D E D ?:F8F =8>E D ;=>=B B =@;?G =H A >E I E DH =;J A >&*()K L M *A E <:8I "’+,4"2+-N /"4’414’,)&.(567898:;"O68:E I 8)L <==C8:>P J <?:Q 8F =L <8@;=<?98;?A :B A <K :8I R 9?:F6<=D ;<=D D =>L A :@<=;=P ;<E @;E <8I &*()6L M*A E <:8I"’+S 3"-0"2/%+41’33)T UV W X Y Z [\]\X W ^_Z _‘[ab [\_Y a V c Y Z [\d e f V e \c e _[‘b X g W e h _Y X ^e ij a Z i k el m n o pq r s t h u r v t w ’"x y n o pl r z h w s {t w 4"x y |z {t h }r ~t w4-’)!J =’+;J ":F ?:==<?:F7E <=8EA B ;J =#?:?D ;<R A B $8?I %8R D "O ?8A R 8:F ’’’333"L J ?:8&4)P J ?’?89J E 8:F $8?I %8RM :D ;?;E ;="P J ?’?89J E 8:F 3033N ."L J ?:8/]g _Y a X c Y %K :=H E I 8;?A :8:8I R D ?DH=;J A >B A <@A :D ;<E @;?A :D =(E =:@=DA BC <=D ;<=D D =>@A :@<=;=@8)I =*D ;8R =>)<?>F =?DC <=D =:;=>)M :;J =H =;J A >"L $B A <H E I 8;?A :?D E D =>;A8:8I R 9=;J =F =A H =;<?@:A :*I ?:=8<?;RA B ;J =D ;<E @*;E <=)!J =A <R A B;=HC =<8;E <=B ?=I >?DE D =>;A@8I @E I 8;=;J =;=HC =<8;E <==B B =@;)K D ;=C *)R *D ;=CB ?:?;==I =H =:;H=;J A >8:>8:8F =*>=C =:>=:;=B B =@;?G =H A >E I E D H =;J A >8<=E D =>;A8:8I R 9=;J =D J <?:Q 8F =8:>@<==CA B @A :@<=;=)!J =D J <?:Q 8F =8:>@<==CC 8<8H =;=<D 8:>HA >=H8R )=@J A D =:8@@A <>?:F;A ;J =C <A C =<;?=D A B H8;=<?8I D )L A H C 8<=>%?;J;J =@A :G =:;?A :8I H=;J A >D ";J =H=;J A >8D >=D @<?)=>?:;J =C 8C =<?DH A <=8@@E <8;=)P A B ;%8<=>=G =I A C =>8@*@A <>?:F;A ;J =H =;J A >%8D 8C C I ?=>;A +E =D J ?7<?>F =?:P J 8:;A E?:’++S 8:>?D J ?F J I R8C C <=@?8;=>)R=,C =<;D)-e ^.[a i _%@8)I =*D ;8R =>)<?>F ="C <=D ;<=D D =>@A :@<=;=)<?>F ="D J <?:Q 8F =8:>@<==C "B ?:?;==I =H =:;H =;J A >"//////////////////////////////////////////////////////////////////////////////////////////////////////////////////////////0000=H E I 8;?A :8:8I R D ?D凡愿意系统全面了解涉及最新建筑行业技术标准#标准图集颁布#修订#出版信息动态或按需收集者$请与北京建信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联系$电话1传真%-3’3/24424’’,邮编%’333.0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内大街马相胡同五根檩’’号3’桥梁建设4333年第4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2009年第9期圈2曲塔混合梁斜拉桥有限元模型
施工控制前期准备阶段,结构计算中的参数通常取自相关设计资料,但也可根据工程经验对某些参数进行适当修改以便更符合实际情况。

在施工控制阶段,还应根据结构设计参数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计算分析模型与工程实际之间的差异等确定是否对控制计算参数进行调整。

仿真分析中钢材及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如表1所示,弹性模量及线膨胀系数均按规范取值。

有限元分析过程中,钢箱梁的截面特性考虑了纵向加劲肋的影响。

根据施工方案,将整个仿真计算分为26个工况,如表2所示。

表1主梁材料性能汇总
钢材
项目项目C50
(Q345qD)
弹性模量/MPa210000弹性模量/MPa32500剪切模量/MPa81000剪切模量/MPa13000泊松比O.3泊松比O.2
轴向容许应力/MPa200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MPa32.4
弯曲容许应力/MPa210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MPa2.65
剪切容许应力/MPa12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Pa22.4屈服强度/MPa345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h伊a1.83线膨胀系数0.000012线膨胀系数0.OOO01
3施工过程仿真分析主要结果
通过对表2中各工况的计算分析,得到了各施工阶段主梁、索塔的应力和位移以及斜拉索的索力。

表3给出了斜拉索的施工索力和成桥索力。

各典型工况主塔截面最大应力的分布如图3所示,各施工阶段索塔塔顶的水平位移变化如图4所示。

最大悬
表2斜拉桥施工过程仿真分析计算工况
工况号工况内容工况号工况内容01索塔施工14张拉A9,安装M9,张拉J902边跨现浇段施工15安装M10,Mll,合龙主跨03张拉边跨预应力柬16对A1、J1进行二次张拉04张拉A1斜拉索17对A2、J2进行二次张拉05安装M1,张拉J118对A3、J3进行二次张拉06张拉A2,安装M2,张拉J219对A4、J4进行二次张拉07张拉A3,安装M3,张拉J320对A5、J5进行二次张拉08张拉A4,安装M4,张拉J421对A6、J6进行二次张拉09张拉A5,安装M5,张拉J522对A7、J7进行二次张拉10张拉A6,安装M6,张拉J623对A8、J8进行二次张拉11张拉A7,安装M7,张拉J724对A9、J9进行二次张拉12张拉A8,安装M8,张拉J825拆除边跨现浇支架13施加边跨配重26铺装二期恒载
臂状态和成桥状态钢箱梁、混凝土箱梁截面的最大应力分别见图5和图6。

曲塔斜拉桥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索塔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处于全截面受压状态。

从图3可看出,4种典型工况中主塔各截面最大应力值不超过7MPa。

注意到各工况之间的应力差别较小且变化均匀,这说明主塔自身的刚度足够大,足以保证钢箱梁的悬拼施工顺利进行。

相对于传统的直塔而言,曲塔的水平偏位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更为明显,将塔顶处的水平偏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也是施工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图4来看,施工过程中曲塔塔顶最大水平位移为5.2cm,施工过程结束后,塔顶水平偏位则不超过1cm,以上两项指标均满足设计的控制要求。

从图5可看出,最大悬臂状态和成桥状态钢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