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张大千《荷花》

合集下载

《荷花》教学案例(通用13篇)

《荷花》教学案例(通用13篇)

《荷花》教学案例(通用13篇)2022-12-15《荷花》教学案例(通用13篇)《荷花》教学案例篇1[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要求]1.理解学生在第一课时提出的问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荷花》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同学们针对课文提出了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并齐读。

)2.这节课我们在理解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细细体会荷花的美。

3.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进门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是这种清香吸引他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于是,一幅优美、雅致的荷花图便映入眼帘,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去欣赏一下吧。

二、学习第二段1.出示课件:配乐朗读。

2.谁来用一个词形容这一池的荷花?3.我们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池的荷花的?(投影第二自然段文字)a.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什么?b.指名读写荷叶的句子a.这是一个什么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个比喻句,突出了荷叶绿、大的特点)b.荷叶挨挨挤挤的又说明什么?(密)c.集体朗读这句话。

d.小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荷花更美。

c.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a.作者写出了荷花的什么?(三种不同的姿态)b.你怎么知道是三种呢?(有的......有的......有的......)c.作者写了荷花的哪三种不同的姿态?(结合图片观察)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d.指名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e.作者用比喻句写出了荷叶绿、大、密,用三个有的写出了荷花姿态美。

2024年大班美术水墨荷塘教案反思

2024年大班美术水墨荷塘教案反思

2024年大班美术水墨荷塘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课程,涉及教材的第六章《荷塘月色》。

具体内容包括:荷塘水墨画的欣赏与创作,通过观察荷塘的实物图片和名画,学习运用水墨画表现荷花的形态、线条和色彩,感受荷塘月色的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荷塘水墨画的特点,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如运笔、用墨、调色等。

2. 观察和分析荷塘的实物图片,能独立创作一幅荷塘水墨画,表现出荷花的线条、形态和月色的氛围。

3. 感受荷塘月色的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墨画技巧的运用,如运笔、用墨、调色等。

教学重点:观察荷塘实物图片,创作一幅具有意境的荷塘水墨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图片、名画、投影仪、画纸、画笔、墨、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墨、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出示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荷塘的荷花、荷叶、水面等元素,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荷塘的印象。

欣赏名画《荷塘月色》,引导学生感受画中的意境,了解水墨画的特点。

2. 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如运笔、用墨、调色等。

示范荷塘水墨画的创作过程,强调荷花、荷叶、水面的表现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幅荷塘水墨画作品,分析其线条、形态、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分步骤讲解创作过程,指导学生如何构图、运笔、用墨、调色等。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荷塘水墨画。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给予鼓励和表扬。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荷塘月色2. 内容:水墨画基本技巧:运笔、用墨、调色荷塘水墨画创作步骤:构图、运笔、用墨、调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荷塘月色水墨画创作2. 答案要求:运用水墨画技巧,创作一幅具有意境的荷塘水墨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荷塘水墨画的创作兴趣浓厚,但在技巧运用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张大千白荷观后感

张大千白荷观后感

张大千白荷观后感
张大千的这幅画啊,那白荷就像是从水里刚刚冒出来的精灵。

你看那花瓣,白得那么纯粹,没有一点杂质,就像刚下的雪一样干净。

我当时就想,张大千是怎么调出这种颜色的呢?他是不是把月光的颜色都捕捉到画笔上了呢?我真是好奇得很!
那荷叶呢,墨绿墨绿的,虽然只是作为白荷的陪衬,但是一点都不逊色。

它们的姿态像是在轻轻摇曳,仿佛有一阵微风刚刚吹过荷塘。

我感觉我好像都能听到荷叶相互摩擦发出的沙沙声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我个人觉得,张大千画这幅画的时候,肯定是满怀着对荷花的喜爱。

每一笔都像是他在和荷花对话,把荷花的神韵都给画出来了。

这画里的白荷,它不仅仅是一朵花,更像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象征着什么呢?我也说不太清楚,也许是纯洁,也许是高雅,又或许是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

看完这幅画,我真是感触良多。

我就想啊,为啥现在我们很难看到这么有韵味的画了呢?现在的世界变得太快了,大家都忙忙碌碌的,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像张大千那样去观察一朵荷花,去感受它的美,然后把这种美通过画笔传递出来。

我在这幅画前站了好久好久,就想把这种美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这画就像是有魔力一样,每次我闭上眼睛,那白荷就浮现在我的眼前。

你要是有机会看到这幅画,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吗?这真的是一幅让人看了就忘不了的画啊!。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张大千《荷花》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张大千《荷花》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张大千《荷花》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观察和欣赏能力,引导他们理解和感受张大千《荷花》的艺术魅力。

2. 通过欣赏和讨论,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3. 初步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和技法,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教学内容:本次美术欣赏课主要围绕中国著名画家张大千的作品《荷花》进行。

我们将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境,并探讨其艺术价值。

教学准备:1. 张大千《荷花》的高清图片或复制品。

2. 幼儿美术欣赏教材或相关资料。

3. 彩色铅笔、画纸等绘画工具,供幼儿在欣赏后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故事形式介绍张大千及其《荷花》,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察与讨论:展示《荷花》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中的荷花、荷叶、水波等元素,提问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技法解析:讲解中国画的特点和技法,如线条的运用、水墨的渲染等,并在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

4. 主题与意境:引导幼儿理解《荷花》所表达的主题和意境,如荷花的纯洁、高雅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5. 创作实践:提供绘画工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尝试创作一幅以荷花为主题的画作。

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或博物馆,进一步接触和欣赏中国的传统艺术作品。

2.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界的美,如观察公园里的荷花,感受其形态和生长变化。

教学总结:本次美术欣赏课通过观察和讨论张大千的《荷花》,使幼儿初步了解了中国画的特点和技法,提升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同时,也让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热爱。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应,如是否积极发言、是否专注观察等。

2. 通过幼儿的创作作品,评价他们对《荷花》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3. 在后期的教学活动中,观察幼儿是否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如在观察自然时能否注意到细节和美感。

张大千《观音》、《钩金红莲图》欣赏

张大千《观音》、《钩金红莲图》欣赏

张大千《观音》、《钩金红莲图》欣赏
张大千《观音》
张大千在《观音》画作中,描写的观音大士栖岩闲坐,慈眉善目,容止若思,展卷一观,祥和之气顿时盎然于画外。

画中的线条妩媚中
见出力度、粗犷中见出圆润、潇洒中见出雍容,岩石及竹影敷色清雅秀逸,更衬托出观音造像的冰清脱尘之姿。

张大千《钩金红莲图》
张大千在《钩金红莲图》中的荷花风裳翠盖,墨叶纷披,红花灼
灼。

金线勾勒花瓣,赤金点缀花蕊,朱红重彩敷色,复以宋人笔法钩叶脉,高华富丽,风神独具。

从其所见传世作品看,这一路兼工带写、钩金重彩的荷花,基本是在从敦煌回来的一两年内,数量很少。

多见较为清丽淡雅的粉荷以及泼墨泼彩的荷花。

荷花绘画教案

荷花绘画教案

篇一:美术教案荷花美九年制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赣美版)三年级下册第四课《荷教花美》学设计《荷花美》教学设计【教学课题】:荷花美【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时间】: 20分钟【教学领域】:造型·表现【教材】:九年制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赣美版)教材第六册第4课【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赣美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好的家乡”这一主题单元中的第4课《荷花美》,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是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安排的一次用蜡笔、水彩形式来进行的写生课。

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蜡笔水彩画,了解到蜡笔、油画棒不溶于水的特性。

本课则要进一步体验蜡笔水彩画奇妙的画面效果。

本课教材中的摄影照片,很好地表现了荷花的美,示范画及绘画步骤图也较好地呈现了蜡笔水彩的绘画方法,这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较详细的参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能有陶冶审美情操,增强自我表现的能力。

【学情分析】到了三年级下学期,学生的绘画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能较好地描绘出物体的外形。

所以,本课用蜡笔或油画棒进行描绘,学生基本上能完成,教师只要把重点放在对荷花细节的描绘和学习蜡笔水彩画的方法上。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启发学生对荷花的形状特点、质感进行细致的观察比较。

2、学生能掌握用不同的画具材料(蜡笔、油画棒、彩铅、水彩、水粉等),画出美丽的荷花,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线描绘画,掌握色彩应用,初步了解掌握画荷花要点及画面构图:启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通过欣赏、造型表现的学习,感受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1、感受作品的美,增强审美意识,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2、通过表现荷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并培养学生用绘画手段表现生活的愿望,鼓励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画具材料画荷花。

【教学难点】学生对整体造型的把握及色彩的运用。

《映日荷花别样红》

《映日荷花别样红》

《映日荷花别样红》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0册第10课执教者: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街小学杨育云上课时间: 2013年11月一、教学理念:张大千非常喜爱画荷花,他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

”因此而选择了荷花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中国画中的中、侧锋用笔及其提按等运笔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欣赏、感受荷花的造型特征和人文寓意。

2、用水墨的形式有感情地创作一幅构图完整的荷花图。

3、理解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高贵品性。

三、教学重难点:通过荷花的练习和创作,感受水墨画的特点,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表达手法。

四、教学准备:中国画工具一套、生宣、16k报纸、展示用的卡纸、相关ppt和荷花的范作五、教学过程:(1分钟)1、交流互动:品尝藕,和学生交流、互动。

师:同学们好(微微鞠躬,亲切地、温和地和孩子们打招呼),我姓杨,杨老师来自美丽的杭州,今天,杨老师带来了一样好吃的东西,你们瞧!(拿出碗)到底里面装了什么呢?谁愿意上来探个究竟?有学生举手后,师说:“你真勇敢!”“请先闻一闻”“什么味道?猜猜会是什么?”品尝了之后,师:“猜出来是什么了吗?”“你的味觉很灵敏”“你还留心观察了”“这(的确)是藕,这是完整的藕。

你们知道它是长在哪里的?”“对,池塘的淤泥里。

”虽然她长在淤泥里,但是它却“出淤泥而不染”,你们瞧,这是藕长出来的荷花、荷叶和莲蓬(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手绘):【环节目标】:拉近师生的距离,同时,渗透荷花的形态特征,并引出课题。

2、水墨游戏(5分钟)师: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同学们,你们肯定玩过很多很多的游戏,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玩一玩比较特别的游戏。

什么游戏呢?水墨的游戏。

准备工作:师:拿出你们手中的笔(纠正错误的握法),毛笔分为:笔根、笔肚和笔尖:师:请转动你的手腕,让手中的毛笔点点头、伸伸腿、弯弯腰(注意引导学生用手腕的力量动起来)。

师:杨老师想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试一试,谁愿意?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了:1)、“点”的游戏:(了解墨分五色)师:请用毛笔直接蘸墨汁,然后画一个点,接着,蘸点水,在画点,再蘸水,再画点,试试。

国画大师张大千荷花作品赏析

国画大师张大千荷花作品赏析

国画大师张大千荷花作品赏析张大千(1901-1984)名正权,后改名猨,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

四川内江人,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阉学诗文、书法和绘画。

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获得了卓越的成就。

青年时代,即与二哥张善子齐名,二十多岁,曾赴日本留学,学过染织,回国后,一度迷于佛学,曾去宁天童寺“皈依佛门”,想当和尚,据说,他怕在头上烫九个香记,只好等待别了师父弘筏大和尚,回到现实世界来,青年时期就能画一手很好的具有石涛、八大山人画风的作品,几可乱真,所以有“南方石涛”之称。

他早年画的《石涛画册》,竟被著名鉴赏家、画家陈半丁作为石涛“真迹”珍藏起来,以夸耀于画友面前,被张大千识破指出,后来传为佳话,足以证明千在二十几岁在摹拟古人传统绘画的功力和成就,已经是惊人了。

张大千于1940年后,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于我国敦煌洞窟,逐个整理编号,进行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

1948年适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

1984年病逝台湾,享年八十四岁。

张大千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

他在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与他渊博的学术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以及他广结师友,取长补短是密不可分的。

除绘画外,他对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篆刻,无不涉猎。

他于晚年又开创出具有现代新气象的中国水墨画风,其创作范畴庞大复杂的程度,在中国的艺术史上,亦是少见,可谓是承前启后,集大成的画家。

他的酣畅淋漓而内涵深厚的传统构成,雄奇瑰丽而富于精致的写真精神,更是独步画坛,堪称一绝。

旅居海外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擅长画花卉。

他画的花卉种类很多,如荷花、秋海棠、牡丹、兰花、水仙、梅华等。

而他平时画的最多的还是荷花,他自己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张大千荷花画主要特点张大千在花卉画中以荷花画居多。

他之所以喜爱画荷花,除其它原因外,他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美术欣赏:张大千《荷花》
大班美术活动张大千《荷花》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欣赏张大千的荷花系列作品,能大胆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学习用水墨来表现荷塘美景,体验荷塘的意境美、情趣美。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美术欣赏张大千《荷花》教案吧。

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荷花(张大千《荷花》系列)
活动目标:
1、欣赏张大千的荷花系列作品,能大胆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2、学习用水墨来表现荷塘美景,体验荷塘的意境美、情趣美。

活动准备:
教师:课件毛笔两只、调色盘一个、宣纸、视频(毛毡)
幼儿:墨汁、国画颜料、毛笔(每人两只)、洗笔筒、长卷宣纸(上有一些荷花)、毛毡
活动过程:
一、《睡莲》作品导入,引起兴趣。

师:上次我们欣赏了一幅外国油画,我们一起来说说这幅画的名字叫睡莲画家是谁呀?法国的莫奈
过渡语:你知道哪种植物和睡莲长得很像吗?荷花
法国的莫奈喜欢画油画《睡莲》,我们中国画家喜欢用水墨画来画荷花。

二、欣赏张大千的荷塘美景.
1、师:瞧!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2、荷叶造型:
在这幅画中,哪里有荷叶?是怎样的?象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荷叶都是一样的?这些浓墨和淡墨不同的荷叶给你什么感觉?
3、荷花造型:
在这幅画中,你觉得荷花有什么不同?
请你用动作来做一做荷花的姿态.
这么多美丽的荷花,让我赶紧把它画下来。

教师拿出颜料盘及时把幼儿的荷花姿态画下来。

(一朵含苞欲放、一朵尽情绽放)我来画一朵尽情绽放,瞧仔细,我是怎样用笔的?(笔的侧锋来画的)。

荷花画好了,还缺什么呀?(荷杆)对了,细细的荷杆撑着花朵。

画荷杆时笔是怎样的?(竖起来,用中锋),细细的荷杆上长满了小刺。

4、小结:在一片荷塘中,几朵娇嫩鲜艳的荷花在静静地开放,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尽情绽放,荷花在浓墨或淡墨相辉映的荷叶中显得是那么地鲜艳、那么地醒目,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呀!
5、介绍画名、画家。

这幅画的名字就是荷花,他的作者是张大千过渡语:张大千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他非常喜欢荷花,一生创作了许多的荷花作品,让我们一起来瞧瞧
三、欣赏系列荷花图,感受作品的情趣.]
1、师:在这三幅画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幼儿相互交流。

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小结:这三幅荷花看起来虽然有些不一样,但都很好看,很漂亮。

这幅画荷花特别的鲜艳,醒目,亭亭玉立,这幅画它的荷叶有浓有淡,特别有层次,这幅画呢小鸟都飞来了,看上去很生动、很有情趣。

2、看视频
问: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说并用动作表现:蜻蜓飞舞、鱼儿嬉戏、荷叶摇摆等
小结:微风吹过,静静的荷塘顿时热闹起来,婀娜多姿的荷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亭亭玉立的荷花散发出缕缕清香,蜻蜓在飞舞,鱼儿在嬉戏,真是一幅快乐美好的景象呀!
师:我仿佛来到了荷塘边,变成了一株亭亭玉立的荷花了,你变成了什么?
幼儿变一种动物或植物,让我们一起到荷塘去游玩吧跟随音乐一起跳舞,教师念散文。

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这热闹的荷塘美景,
3、古诗诠释荷塘美景,教师念古诗。

师:你想到了哪些关于荷花的古诗呢?
四、幼儿创作
要求:1、长卷画,想一想,你的荷塘里会发生什么故事?
2、创作好后,讲一讲你的荷塘故事。

五、作品展评
幼儿相互欣赏、讲述自己的荷塘故事,教师为幼儿作文字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