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及聚脲防水涂料技术综述
技术说明书(内容)精选全文完整版

目录高强度聚氨酯防水涂料 (1)喷涂(纯)聚脲防水涂料 (4)脂肪族聚氨酯面层涂料(分装) (8)基层处理底涂 (11)高强度聚氨酯防水涂料主要组成双组分包装。
A组分是MDI与聚醚反应的预聚体,B组分由氨基扩链剂、羟基聚醚、颜填料等组成。
使用时按A:B=1:2比例混合,经搅拌均匀、干燥固化后成为一种弹性、坚韧的防水涂膜。
主要用途高速铁路、公路桥梁、隧道、地下室、游泳池、非外露混凝土表面的防水。
主要特性1、冷施工、操作安全、方便,可在任意面上施工。
2、高强度(6.0MPA以上)、高弹性、力学性能优异。
3、涂膜致密、抗渗透性好。
4、耐热、耐寒、耐冲击。
5、与混凝土表面具有良好的粘结力。
技术指标参考用量施工工艺1、防水基层要求坚固、干燥、平整,无杂物。
凹凸不平处及裂缝必须用水泥砂浆抹平。
2、使用适量稀释剂(200#汽油或二甲苯)稀释调配好的涂料,薄涂一层(0.2-0.3 mm厚)对基层进行预处理。
3、一般分三次刮涂,待头道涂膜实干(一般24小时)后再刷第二道。
每层之间按垂直方向涂覆;总厚度不得小于2 mm。
4、配比A:B=1:2或按包装要求执行。
施工时将A、B两组分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手工或机械搅拌3-5分钟至混合均匀,用塑料或橡胶刮板均匀涂刷到混凝土基层表面。
包装规格 A、 B组分采用20公斤/桶铁桶包装。
储存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A、B组分的有效期均为12个月。
注意事项1、混泥土表面的松土、浮浆等应铲除干净,确保表面清洁、干净。
2、B组分混合好后,应尽快用完;在25℃下,使用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超过此温度,使用时间会更短。
3、适宜施工温度5-30℃,基层含湿率≤5%。
4、防水层未固化前严禁践踏或作业。
5、施工现场严禁烟火。
喷涂(纯)聚脲防水涂料主要组成双组分包装。
涂料由端氨基聚醚、胺类扩链剂、MDI预聚物、助剂及颜(填)料等组成。
主要用途 1、铁路、公路桥梁、城际轨道、隧道、矿山等外露混凝土表面防水。
聚脲涂料介绍

聚脲涂料1发展历程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是在聚氨酯RIM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如聚氨酯RIM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纯聚氨酯、聚氨酯(脲)到聚脲三个阶段一样,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美国,Texaco (现属Huntsman)公司的Dudley J.Primeaux U率先研发成功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1989年首次发表研究论文。
1991年该技术在北美地区投入商业应用,立即显示出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受到用户欢迎。
开发喷涂聚脲体系的公司还有Hun tsman En viro Chem、Speciality Products Inc Sig nature Lining、Mobile Enterprise和Madison Chemical Industries Inc等。
澳大利亚于1993 年引进该技术,日本于1995年引进该技术,韩国于1997年引进该技术,并相继投入商业应用。
在我国,青岛海洋化工研究院于1995年开始喷涂聚脲技术的前期探索应用,1997年从国外购进了最新的喷涂设备。
湖南省德谦新材料有限公司从美国引进该技术,经过消化吸收,从2002年开始已在皮卡车厢耐磨、电力建设、石油石化防腐、建筑防水等领域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自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建设开始我国的新建高速铁路包括国家规划的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的混泥土桥梁面均设计使用聚脲作为防水层,这是聚脲诞生以来全世界范围内用量最大的工程,把聚脲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高潮。
同时由于有高铁项目的支撑,聚脲从原材料,配方,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发展,有力推动聚脲在其他行业如:电力,交通,石油等行业的应用和发展。
2涂料特点在聚氨酯体系中,为了提高反应活性,必须加入催化剂,催化剂在催化羟基与异氰酸酯反应的同时也催化异氰酸酯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气,导致材料性能急剧下降;聚脲体系则完全不同,它使用了端胺基聚醚和胺扩链剂作为活性氢组分,与异氰酸酯组分的反应活性极高,无须任何催化剂,即可在室温(甚至0C以下)瞬间完成反应。
浅谈建筑聚氨酯和聚脲防水涂料应用技术

陈杰
( 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 重 重庆 4 0 1 ) 0 筑 防 水 材 料 中聚 氨 酯 及 聚 脲 防 水 涂 料 技 术 进 行 了简 要 介 绍 , 本 并从 其 组 成 、 点 、 能及 应 用等 方 面进 行 了分 析 和 总 结 。 特 性
力。
( ) 温 柔 韧 性优 良 , 用 温度 可在 一 O 1 0 。 5低 使 4~O℃ 单 组 分 与 双 组 分聚 氨酯 防水 涂 料 的性 能 比 较 见 表 1 。 表 1单 组 分 与 双 组 分 聚 氨 酯 防水 涂料 的性 能 比较 嘲
分 子 量 越 小 和 支 化 度 越 高 的 聚 醚 , 料 的硬 度 和 强 度 越 高 : 材 而 使 用 分 子 量 越 大和 支 化 度越 低 的 聚醚 .材 料 的硬 度 越 低 但 弹
关 键 词 : 氨 酯 ; 脲 ; 水 涂 料 ; 用 聚 聚 防 应 中图分类号 : TU5 . 616 文 献标 识 码 : 5 A 文 章 编 号 :6 1 9 0 (0 10 — 0 7 0 17 — t 7 2 1 )9 0 4 — 3
Ab tac: etc n lg fp lu eh nea dp lu e o t g ,t nd fn w-y tr o fmaei s l re y ito u e n h i o p s r t Th e h oo yo oy rta oy rac ai s woki so e tpewaepro n n tra ,aeb if nr d c da dt erc m o l l
2 1.O9第 1 卷 总 第9 期 01 . N O 5
d i1 .9 9 is .6 1 9 0 0 10 .4 o :03 6  ̄. n1 7 - 1 72 1 .90 7 s
防水用聚脲与聚氨酯涂料的异同点_secret

防水用聚脲与聚氨酯涂料的异同点比较了用作建筑防水涂料的聚脲与聚氨酯的并同,介绍了聚脲和聚氨酯施工应用时不同基层情况下底涂剂的选用,并对聚脲和聚氨酯的发展方向作了讨论。
聚氨酯(PU)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用途很广,如粘合剂、密封胶、涂料、保温材料、填充材料、发泡材料、工程塑料、橡胶制品、纤维等等,建筑防水行业应用的最多的聚氨酯材料是聚氨酯防水涂料。
近几年出现了聚脲(PUA)防水涂料,逐步为人们所熟悉。
聚脲防水涂料与聚氨酯防水涂料有何相似点,又有何相异点,则是本文要着重介绍的。
1聚氨酯与聚脲分子结构上的异同点聚氨酯是由含端异氰酸酯(一NCO)化合物与含多羟基化合物经过化学反应,形成具有氨酯键(一NHCOO一,又称氨基甲酸酯)的高分子材料。
一NCO+H0一→一NHCOO一该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并且需要催化剂。
其所形成的高分子材料固化成膜后,高分子链上含有多种化学键,如:碳碳键(一C—C一)、醚键(一0一)、酯键(一COO一)、氨酯键(一NHCOO一),也含有少量脲键(一NHCONH一)等。
聚脲是含端多异氰酸酯(一NCO)与端多元胺(包括树脂和扩链剂)反应所形成的具有脲键(一NHCONH一)的高分子材料。
一NCO+NH2一→一NHC0NH一它无需催化剂,也不须加热即可迅速反应。
喷涂聚脲(SPUA)需加热,以调节粘度,便于均匀喷成膜其固化后高分子链中含有碳碳键(一C—C一)、醚键(一O 一)、脲键(一NHC0NH一)、酯键(一COO一)、氨酯键(一NHC00一)等。
1.1相同点1)聚氨酯固化成膜后和聚脲固化成膜后,分子链中所含的化学键种类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2)无论是聚氨酯还是聚脲,必须先制成含端基为异氰酸酯的预聚体或半预聚体或齐聚物。
也有人将聚脲称为一种特殊的聚氨酯或高力学性能的聚氨酯。
1.2不同点1)尽管聚氨酯和聚脲固化成膜后,所含化学键的种类相同或相似,但聚氨酯橡胶膜中对其物理性能起关键作用的官能团为氨酯键,而聚脲固化后对其性能起关键作用的官能团为脲键。
水性聚氨酯的研究综述

水性聚氨酯前言聚氨酯( PU ) 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 它是聚合物内含有相当数量的氨基甲酸酯( —NHCO— )的高分子化合物。
自从1937 年德国Bayer 教授首次合成聚氨酯以来, 聚氨酯以其软硬度可调节范围广、耐低温、柔韧性好、附着力强等优点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其弹性体、泡沫塑料、涂料及粘接剂等均已获得广泛应用。
但由于溶剂型聚氨酯含有大量有机溶剂, 严重污染环境, 特别是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中的残留异氰酸酯单体, 毒性极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各国政府环保立法, 急需一种可以替代传统有机溶剂型的新型聚氨酯材料。
水性聚氨酯是以水替代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 有人也称水性聚氨酯为水系聚氨酯或水基聚氨酯 , 它不仅具有溶剂型聚氨酯的一些重要性能特征。
同时还具有不燃、无毒、无污染、节省能源及易贮存, 使用方便等优点。
因此备受关注, 成为当今聚氨酯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录一、水性聚氨酯的定义及分类二、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原理三、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四、水性聚氨酯的防水性能及应用五、水性聚氨酯的其他应用六、展望1水性聚氨酯的定义及分类水性聚氨酯是指聚氨酯以水为介质, 体系中不含或含很少的有机溶剂。
以外观分, 水性聚氨酯可以分为 3 类: 聚氨酯水溶液、聚氨酯分散液、聚氨酯乳液。
三者之间的区别在于聚氨酯大分子粒子在水中的分散形态的不同,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实际应用中我们所说的水溶性聚氨酯是指聚氨酯水分散体或聚氨酯乳液。
表 1 按外观分各类水性聚氨酯的特性以亲水性基团的电荷性质分, 水性聚氨酯可分为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和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
其中阴离子型最为重要, 分为羧酸型和磺酸型2 大类。
以合成单体分水性聚氨酯可分为聚醚型、聚酯型和聚醚、聚酯混合型。
依照选用的二异氰酸酯的不同, 水性聚氨酯又可分为芳香族和脂肪族, 或具体分为TDI 型、HDI 型等等。
以产品包装形式分水性聚氨酯可分为单组分水性聚氨酯和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聚脲防水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聚脲防水涂料应用技术规程聚脲防水涂料应用技术规程是指作为建筑及工程领域中一种重要的防水材料,具体实现应用的过程和规范。
聚脲防水涂料具有防水性能及施工方便性能都相对较高,因此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分步骤阐述聚脲防水涂料的应用技术规程。
第一步,表面处理。
在施工前,需要对待施工的地面表面进行处理。
在保证表面干燥、洁净、无浮沉物的基础上,必须去除所有可能对涂料积附性的污物、灰尘。
处理的具体方法包括:打磨、清洗、修补等。
第二步,刷涂层。
在基层表面处理完毕后,可以进行施工涂刷。
涂刷的涂料必须搅拌均匀,然后均匀涂抹、喷涂、批涂等。
不得有少涂、漏涂、厚薄不均等情况。
同时,需要确保每一层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次施工,使涂层之间无缝隙。
第三步,交叉涂刷。
进行交叉涂刷是为避免漏刷现象以及涂层厚度不均的,一般交叉涂刷的方法为:先横向均匀涂刷,然后等待干燥后再进行纵向均匀涂刷,以此类推。
第四步,修整涂层。
在涂刷之后,若发现涂层存在少涂、漏涂、厚薄不均或潮湿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修整,保证涂层厚度稳定、涂膜平整。
第五步,涂后维护。
涂层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应的维护。
涂层的维护一方面可以提高涂膜的密封性及抗水性,另一方面也能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
维护的具体方法包括:保持干燥、保持整洁、不得进行重物碾压等。
在使用过程中,聚脲防水涂料需要严格遵照聚脲防水涂料应用技术规程进行施工,只有遵循规程要求,采用必要的预防措施,才能够达到预期的防水效果。
因此,施工操作前必须认真阅读聚脲防水涂料应用技术规程,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聚脲防水涂料是什么

聚脲防水涂料是聚氨酯防水涂料家族中的一员,是对聚氨酯的改革和创新。
我们在一些厂房建筑或者是铁路桥梁中经常使用到它,因其具有防水、防腐、耐磨的特点被认可。
也许很多人并不认识它,那么这里就带您一起了解一下。
对于聚脲防水涂料可以采用两种施工方式:料可刮涂和喷涂成膜,特别是喷涂最佳,聚脲防水涂料采用一次性涂覆工艺,不管有多大面积都不存在链接缝,而且还是一种无尘材料聚脲涂料,具有施工简便,快速固化的优点。
聚脲防水涂料的应用为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活质量,屋顶花园、城市广场景观绿化等环境工程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采用专用聚脲能有效防止植物根系的生长刺穿,杜绝漏水现象的产生,在世界各地的种植屋面工程中广泛应用。
聚脲防水涂料适用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筑物之所有混凝土表面、金属罐体和管道内外表面“两防一耐”(防水、防腐、耐磨)分项工程,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高速铁路、隧道桥梁、水利机电、石油化工、海洋钻探、军民两用等工程领域。
具体的特点有:
1.100%固含量,无溶剂环保产品;
2.超速固化,可在任意曲面连续喷涂不流挂,一次喷涂即可达到厚度要求;
3.涂层整体致密、连续、无接缝,有效解决卷材类防水材料拼接通病;
4.涂膜强度极高、韧性十足,抗冲击、耐撕裂、耐腐蚀、耐磨损、耐穿刺、耐老化,是永久性的阻水防护层,可外露使用;
5.施工效率极高,二人单机每天可施工1000平方米,涂层当日即可投入使用
聚脲防水涂料成膜时需要采用特殊专业施工机械喷涂成型,其优异的理化性能指标、便捷的施工工艺、防水防腐系统的整体性,以及环保性是其他任何一种传统防护材料及技术无法企及,被广泛地用于城市地铁、高速铁路、隧道桥梁、水利机电、海洋化工、军民两用项目之防水、防腐、耐磨“两防一耐”工程。
聚氨酯涂料综述

聚氨酯涂料综述摘要本文是一篇综述性的论文。
全论文围绕聚氨酯涂料这一类涂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介绍。
具体的思路是,先介绍这一类涂料的发展概况,然后具体到说明其组成、分类以及合成原料和制备,当然,这些都是比较广义的说明,没有具体到每一个实例之中。
制备方法介绍过后,就涉及到聚氨酯涂料的各类应用了,不同的涂料对应于不同场合的需求,因而加以分点阐述。
最后,笔者大致介绍了一下我国聚氨酯涂料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聚氨酯涂料异氰酸酯多元醇一、引言聚氨酯涂料(简称为PU涂料),涂膜外观优美,具有良好的装饰性,且因其良好的柔韧性、耐冲击性、耐腐蚀性、耐化学品性及优异的耐低温性和耐磨性、硬度大、高弹性等特点,已广泛地应用于车船、航空、电子、建筑、桥梁、机床、木器及室内装潢等领域的装饰和保护中,同时也大量用于石化设备、管道、海洋设施、重型机械等工业的防腐蚀保护和装饰。
二、发展概况聚氨酯涂料是在20世纪后半叶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
自从1937年德国Bayer 教授首次合成聚氨酯以来,聚氨酯以其软硬度可调节范围广、耐低温、柔韧性好、附着力强等优点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其弹性体、泡沫塑料、涂料及粘接剂等均已获得广泛应用。
另外,聚氨酯的主要原料异氰酸酯很活泼,不仅能与羟基树脂结合,还能与底材中的羟基结合,形成牢固的化学键和氢键,增强了与底材的粘附力,这使它集涂料的优点于一身,具有极好的通用性和优异的使用效果,聚氨酯涂料是增长速度最快的涂料品种之一,它在涂料中所占比例和增长速度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涂料工业水平,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研究。
三、组成、分类及原料3.1组成聚氨酯(PU)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以低聚多元醇为软段,异氰酸酯和扩链剂为硬段的嵌段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中含有氨基甲酸酯、醚键、脲键和脲基甲酸酯等多种极性键,赋予了它优良的粘结性和成膜性能。
聚氨酯涂料是在涂膜中含有相当数量的聚氨酯甲酸酯的涂料。
其中除了含有氨酯键之外,还含有脲键、醚键、酯键、脲基甲酸酯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