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案:西方文化背景课程
教学设计 原创英语校本课程(西方文化背景课程)

英语校本课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西方文化背景课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比对介绍使学生能探究一些场景所蕴涵的中西文化差异;
2、训练学生在观看英美原声经典广告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听力技能和创新能力;
3、初步掌握一些有关美国国家的概况;
4、扩展学生知识面,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文化修养
教学用具:
PPT ,视频
教学活动
让学生看幻灯片,观看视频,了解一些西方文化。
师生活动:老师主讲一些中外文化的不同,并举例说明。
生生活动:让学生讲一些他们自己知道的一些中西方文化差异,尤其讲一些西方文化。
教学总结:谈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些看法。
英语校本课程(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消除心理障碍
教学目标
中考英语考试缓解心理紧张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中考英语考试缓解心理紧张技巧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学生在考试之前,必须具有良好的应试心态,不能过于紧张,要沉着应试,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应试。
所以建议学生们在开考前最好洗一下脸,以便于在考试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开始考试时,快速浏览试题。
由于考试时间性非常强,所以就在试卷下发以后尽快熟悉试题类型,对测试题有一个总体把握,以便有针对性。
尤其是在监考老师放录音前对听力材料进行预测,在考试中,要集中精力,认真审题。
学生答题时必须集中注意力,绝不能容许有半点的走神和迟疑。
美育西方文化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西方艺术、音乐、建筑等领域的代表作品及历史背景,认识西方艺术和思想的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评价西方艺术和思想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西方艺术和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品。
2. 难点:西方艺术和思想的特点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差异。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西方古典音乐,让学生感受西方音乐的魅力。
2. 提问:同学们对西方文化有哪些了解?有哪些感兴趣的地方?3. 引导学生思考:西方文化是如何影响世界各地的?(二)新课讲授1. 西方艺术a. 艺术流派介绍:古希腊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浪漫主义、现代艺术等。
b. 代表作品展示: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等。
c. 分析西方艺术的特点:注重形式、表现力强、注重细节等。
2. 西方音乐a. 音乐流派介绍: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等。
b. 代表作品展示: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肖邦的《夜曲》等。
c. 分析西方音乐的特点:旋律优美、和声丰富、节奏明快等。
3. 西方建筑a. 建筑流派介绍:古希腊建筑、罗马建筑、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建筑、现代建筑等。
b. 代表作品展示:帕台农神庙、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悉尼歌剧院等。
c. 分析西方建筑的特点:注重比例、对称、装饰性等。
(三)互动环节1. 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西方艺术、音乐或建筑作品,进行介绍和分享。
2. 各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西方艺术、音乐和建筑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欣赏和评价西方文化?3. 布置作业: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西方艺术、音乐或建筑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西方文化概况课程设计

西方文化概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西方文化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主要发展脉络。
2. 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中的代表性人物、事件和成就,如古希腊哲学、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等。
3. 引导学生认识西方文化在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全球影响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
3. 培养学生独立查找、整理、分析西方文化相关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增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中西方文化各有特点,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系统地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西方文化起源与发展:包括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以及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文化成就。
- 教材章节:第一章 西方文化的起源;第二章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2. 近现代西方文化:探讨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以及近现代科技、艺术、哲学等领域的发展。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第四章 近现代西方文化3. 当代西方文化特点与影响:分析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在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的现状与影响。
- 教材章节:第五章 当代西方文化4. 中西方文化比较: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 教材章节:第六章 中西方文化比较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西方文化起源与发展(古希腊、古罗马)第二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第三周: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第四周:近现代西方文化第五周:当代西方文化特点与影响第六周:中西方文化比较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案例,系统地讲解西方文化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主要发展脉络。
初中历史外国文化教案模板

初中历史外国文化教案模板
学科:历史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主题:外国文化
教学目标:
1. 了解外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外国不同文化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
3. 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外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外国不同文化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
3. 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
1. 幻灯片或图片资料;
2. 视频资料;
3. 教案和课堂活动准备。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看一段介绍外国文化的视频或幻灯片,引发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2. 学习:对外国文化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如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思想观念、社会习俗、道德规范以及物质文明的总和。
然后介绍外国不同文化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如西方文化、东方文化等。
3. 操作:设计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让学生分组探讨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和表现形式,并用图片或其他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
4. 总结: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讨论,总结不同国家文化的异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接受外国文化。
5. 巩固: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书籍,写一篇关于外国文化的文章,加深对外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视频和图片资料的使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外国文化的魅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实现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效提升了学习效果。
在巩固环节,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巩固了学生对外国文化的认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大学一年级西方文化史教学教案

大学一年级西方文化史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西方文化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西方文化史的重要事件、思想家和作品;3. 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和理解;4.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西方文化史的定义和范围;2.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起源与发展;3.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与基督教的影响;4. 文艺复兴及其对西方文化的影响;5. 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6. 工业革命和现代文化的兴起;7. 当代西方文化与全球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西方文化相关的图片、音乐或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与学生讨论西方文化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
二、知识讲解1. 西方文化史的定义和范围(20分钟)- 介绍西方文化史的含义和研究对象;- 分析西方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影响。
2.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起源与发展(30分钟)- 解释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对西方文化的贡献;- 介绍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代表性作品和思想家。
3.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与基督教的影响(40分钟)- 分析中世纪的西方文化特点以及基督教的地位和影响; - 探讨中世纪文化的代表性作品和人物。
4. 文艺复兴及其对西方文化的影响(40分钟)- 解释文艺复兴的概念和发展背景;- 分析文艺复兴对文化、艺术和科学的推动作用;- 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艺术家和作品。
5. 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40分钟)- 了解启蒙运动的思想内涵和影响;- 分析科学革命对西方文化的改变;- 介绍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和成就。
6. 工业革命和现代文化的兴起(40分钟)- 探讨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分析现代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介绍工业革命和现代文化的代表性事件、思想家和作品。
7. 当代西方文化与全球化(30分钟)- 了解当代西方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地位和影响;- 探讨电影、音乐和科技等方面对全球文化的影响;- 分析跨文化交流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和机遇。
中学西方文化课程设计

中学西方文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及其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影响。
2. 引导学生认识西方文化中的主要价值观,如个人主义、民主、法治等,并分析其在我国社会中的体现和作用。
3. 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经典作品和代表人物,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西方文化现象的能力,学会批判性地思考问题。
2.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和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深入探讨西方文化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态度,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3. 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求知欲。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西方文化课程的特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全面、客观的文化观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西方文化发展脉络: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时期的西方文化特点及其代表人物、作品。
2. 西方价值观:分析个人主义、民主、法治等核心观念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
3. 西方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经典作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人物,如莎士比亚、达芬奇、贝多芬等,进行深入讲解和鉴赏。
4. 跨文化交际: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在实际交往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西方文化发展脉络概述第二课时: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第三课时:中世纪文化第四课时: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文化第五课时:西方价值观分析第六课时:西方文学、艺术、哲学经典作品欣赏第七课时: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科学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结合教材章节,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史》教案

《西方文化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影响,掌握西方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西方文化的优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二、教学内容1.西方文化的起源: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等。
2.西方文化的发展: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
3.西方文化的影响: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与中国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授西方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影响等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2.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深入分析和理解西方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西方文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西方文化。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一些西方文化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引导学生进入西方文化的世界。
2.讲解新课: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逐一讲解西方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影响等。
3.巩固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或思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归纳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西方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情况、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等。
2.作业情况: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了解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方法、效果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之处,以便今后改进。
2.总结本节课的优点和亮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3.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感受和想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西方文化概论教案

西方文化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2. 掌握西方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思想3. 分析西方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4. 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二、教学内容1. 西方文化的起源与发展2. 希腊罗马文化3. 基督教文化4.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5. 近现代西方文化的主要思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2. 难点: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复杂思想和概念的理解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2. 案例分析法:分析西方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思想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五、教学准备1. 教材:西方文化概论2.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论文、网络资源3.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西方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讲解西方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西方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事件和思想2. 第二课时:希腊罗马文化讲解希腊罗马文化的发展背景及其特点分析希腊罗马文化对后世的影响3. 第三课时:基督教文化介绍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分析基督教文化在西方世界的重要性4. 第四课时: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讲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特点及其代表人物分析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5. 第五课时:近现代西方文化的主要思潮介绍近现代西方文化的主要思潮及其代表人物分析这些思潮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论文、研究报告等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西方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2. 引导学生阅读西方文化相关的经典著作,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3. 邀请西方文化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教案:西方文化背景课程(一)
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比对介绍使学生能探究一些场景所蕴涵的中西文化差异;
2、训练学生在观看英美原声经典广告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听力技能和创新能力;
3、初步掌握一些有关美国国家的概况;
4、扩展学生知识面,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去关注英语国家文化以及东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课前准备:1、多媒体放映设备;
2、准备几段英语广告的视频材料;
3、从网络下载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材料及场景;
4、准备英语歌曲、英语MTV以及有关美国国家的视频材料。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Enjoy five ads.
二、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Chinese.
英汉最常见的七大文化差异
(一)、考虑问题的主体
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
比如:
你想买什么?
您想借什么书?
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如:
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二)、问候用语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
如:
您去哪里?
您是上班还是下班?
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
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
Hi/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
How are you?
It's a lovely day,isn't it?
(三)、面对恭维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
如:
“您的英语讲得真好。
”
“哪里,哪里,一点也不行。
”
“菜做得很好吃。
”
“过奖,过奖,做得不好,请原谅。
”
西方人从来不过分谦虚,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表现出一种自强自信的信念。
如:
“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
“Thank you.”
“It's a wonderful dish!”
“I am glad you like it.”
所以,学生要注意当说英语的人称赞你时,千万不要回答:“No,I don't think so.”这种回答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礼貌的,甚至是虚伪的。
(四)、接受礼物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一般是放在一旁,确信客人走后,才迫不及待地拆开。
受礼时连声说:
“哎呀,还送礼物干什么?”
“真是不好意思啦。
”
“下不为例。
”
“让您破费了。
”
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一般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Very beautiful!Wow!”
“What a wonderful gift it is!”
“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
(五)、称呼用语
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等。
而西方人很反感别人问及这些私事。
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呼“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
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
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要以亲属关系称呼。
如:
“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
(六)、体贴他人
在西方,向别人提供帮助、关心、同情等的方式和程度是根据接受方愿意接受的程度来定的;而中国人帮起忙来一般是热情洋溢,无微不至。
Chinese student:Mr.White,you are so pale,are you sick?
English teacher:Well...yes.I have got a bad cold for several days.
Chinese student:Well,you should go to a clinic see the doctor as soon as possible.
English teacher:Er...what do you mean?
中国人建议患上感冒的人马上去看医生,表示真诚的关心。
而美国人对此不理解,会认为难道他的病有如此严重吗?因此,只要回答:“I'm sorry to hear that.”就够了。
(七)、请客吃饭
中国人招待客人时,一般都准备了满桌美味佳肴,不断地劝客人享用,自己还谦虚:“没什么菜,吃顿便饭。
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行动上多以主人为客人夹菜为礼。
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什么菜,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
而他们请客吃饭,菜肴特别简单,经常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可口的上等菜,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 to some vegetables,please.”吃喝由客人自便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