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知识梳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知识解读ppt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法》知识解读ppt课件
(1)借助画图有效地帮助我们分析稍微 复杂的题目,线段图更能直接地表达题 目的意思,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题意。 (2)画图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注意运 用恰当的线段长度来表示。
第四部分:主干问题
2.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1.乘数的末尾有0,积的末尾一定有 0;乘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 定有0。
先用乘数中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乘数,再看乘 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乘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法 的计算方法
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在个位没 有向十位进位的情况下,一位数与十位数上的0相乘,积为0, 要在积的十位上写上0占位,以此类推,即与哪一位上的乘积 是0,就在哪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进位 数再占位。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借助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乘法竖式与加减法竖式有很大的差异,在计算过程中,
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乘 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不仅步骤多,需要 注意的事项也很多。这个过程对第一次接触乘法竖式的学生 是很抽象的,尤其是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实际含义,不容易 理解。因此,教科书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来解释计算的 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估算的方法
把两、三位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和一 位数相乘。
连乘的运算顺序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没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 顺序依次计算。
第二部分:目标定位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实 际意义,感受乘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 数学的兴趣。
2.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 正确进行竖式计算。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知识梳理(复习课件)(共75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知识梳理(复习课件)(共75张PPT)

本体 句类复习
7.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
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喻体
(《美丽的小兴安岭》)
这句话说明小兴安岭的树多。
比喻句 本体
句类复习
8.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
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喻体
喻体 (《富饶的西沙群岛》)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珊瑚的样子。
比喻句
句类复习
喻体
4.有的全身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
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
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
像皮球一样圆。
喻体
(《富饶的西沙群岛》)
这句话生动地写出了西沙群岛了各种各样的鱼的样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
把“西湖”比作“西子”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表达了 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比喻句
句类复习
2.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本体
喻体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 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比喻句
句类复习
本体
3.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
语 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单元
学霸全能
知识梳理
名师课堂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单元学霸全能
复习目录
1.字类复习 2.词类复习 3.句类复习
5.积累背诵 6.日积月累 7.必背要点
4.重难知识 8.提能训练
课文目录
17《古诗三首》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19《海滨小城》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语文园地》
词类复习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PPT教学课件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PPT教学课件

分组2
分析刘姥姥的性格特点,讨论 其在故事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组3
研究大观园中的家族关系和权 力结构,讨论其对故事情节的
影响。
分组4
讨论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结局, 分析其深层含义。
角色扮演
角色1:刘姥姥 角色3:故事中的其他重要人物
角色2:大观园中的家族成员 角色4:旁白
05
课后作业与要求
阅读理解题
01
02
03
题目一
请简要概括刘姥姥在大观 园中的所见所闻,并分析 其心理变化。
题目二
结合文中描写,谈谈你对 贾母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题目三
探究《红楼梦》中刘姥姥 进大观园的情节安排对整 部小说的影响。
写作练习题
题目一
以刘姥姥的视角,写一篇 关于在大观园中的所见所 闻的短文。
题目二
根据贾母与刘姥姥的对话, 分析两人的性格特点,并 写一篇小作文。
问题1
问题2
刘姥姥在大观园中的经 历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刘姥姥的性格特点是什 么?她在故事中起到了
什么作用?
问题3
大观园中的家族关系和 权力结构是怎样的?这 对故事情节有何影响?
问题4
你认为刘姥姥进大观园 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分组讨论
01
02
03
04
分组1
探讨刘姥姥在大观园中的所见 所闻,分析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刘姥姥被迫 离开大观园,但她所经历的一切 都深刻地影响了她的命运和价值
观。
03
课文分析
语言特色
总结词
幽默诙谐、生动形象
01
总结词
质朴自然、贴近生活
03
总结词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优秀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优秀课件(共18张PPT)
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0. 51 = 51%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 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 上百分号。
2 把27%、135%、0.4%化成小数。
27% =12070 = 0.27 135%=113050= 1.35
0.4%=
0.4 100

0.004
百分数
小数
做一做 把下面各百分数化成小数。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先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再说一说 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0.45 1.2 0.367
先化成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再约分。
小数
分数
先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再说一说分数 化小数的方法。
3 25
63 100
1
7 8
分数
用分子除以分母
小数
50%
120%
60%、40%
你还想了解百分数的 哪些知识?
21% 0.21
90% 0.9
4.5% 0.045
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
0 21%. =0.21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 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 移动两位。
3

3 4
、16
、1
3 5
化成百数。
3 4
=0.75
=75%
1 6
≈0.167
=16.7%
1
3 5
=1.6
= 160%
1 把0.24、1.4、0.123化成百分数。
0.24 =
24 100
=24%
1.4 =1140 =1140 =114000=140%
0.123 =1102030=1120.03 =12.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PPT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PPT课件

如:杜牧写《江南春》这首诗时正是晚唐 时期,统治者们一个个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 大梦,误国害民,使唐王朝一步步走向衰落。 杜牧来到江南,触景生情,不禁想起了当年的 南朝统治者的悲剧,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既是 咏史怀今,也是对统治者的劝诫。
➢ 结合阅读经历与生活经验,说说你 还知道哪些理解古诗的方法。 文白对照; 查阅古汉语词典; 结合地域特色。
演练台: 说说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有的花粉可供药用,例如马尾松的花粉,中医称为松花粉,有 润肺、益气、止血之效;香蒲的花粉称蒲黄,有消炎利尿之功。但 是,也有对人体有害的花粉,这是需要注意的,例如洋紫荆、细叶 紫荆的花粉,含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有抗原性),飘浮在空气中, 有过敏体质的人,一旦吸入了这种花粉,就会产生过敏反应,轻者 产生像感冒一样的症状,重者气喘不止,这种反应被称为“枯草热” 或“花粉病”。
说发现: 读了交流平台,我知道了一些学习古诗
的方法:一是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借助注 释理解;二是带着想象去读有画面感的诗句, 体会诗歌的美;三是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知 识,也有助于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学习古诗词的常用方法: 借助注释; 想象画面; 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议方法:
我们还可以通过了解时代背景来了 解作者写作的目的,从而更准确地体会 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彩:黄、青、赤、白、黑
“五彩”原来指五种颜色,其中“青”指 蓝色或者绿色,“赤”指比朱红稍浅的颜色。 现在“五彩”泛指各种颜色,如五彩缤纷、五 彩斑斓。
语文百宝箱: 五脏:心、肝、脾、肺、肾 五味:酸、甜、苦、辣、咸 五官:耳、目、口、鼻、舌 五金:金、银、铜、铁、锡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演练台: 根据交流平台的内容填空。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单元解读课件 (共22张PPT)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单元解读课件 (共22张PPT)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解读课件(共22张PPT)(共22张PPT)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解读本单元课文围绕“热爱土地保护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

人文主题为“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以及“学写倡议书”。

本单元包括《古诗三首》(刘禹锡的《浪淘沙》,杜牧的《江南春》,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只有一个地球》《三黑和土地》《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口语交际是《意见不同怎么办》,习作是《学写倡议书》,《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是怎样阅读古诗词,“词句段运用”第一项是抓关键句把握观点,另一项是设计合理的乘车路线,“日积月累”是了解五行、五谷、五音、五彩。

“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主要观点”是这个单元主要的语文要素。

所谓“关键句”,主要是指文中那些能揭示题意、点明主旨、归纳要点、承转前后的语句。

把握了关键语句或者关键语句之间的联系,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关键句在文中的位置①关键句在开头从结构上看: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从内容上看:为下文做铺垫,点明文章中心。

②关键句在文章中间承上启下,对比反衬,伏笔铺垫。

③关键句在文章结尾结构上:总结全文,首尾呼应。

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关键句与主要观点一篇文章的关键句,与一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并不完全等同,不能简单地把文章的关键句都理解成文章的主要观点。

有的文章只有一个关键句,有的文章有几个关键句,有的文章没有关键句。

《只有一个地球》有三个关键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是《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的关键句,也是文章的主要观点。

《三黑和土地》没有关键句,就只能从文中一些写“三黑热爱土地”的行为态度的语句来体会文章的观点。

课标第三学段阅读要求中提到“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从课标要求看,“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的训练,应该属于“体会的思想感情”这一要求的范畴。

课件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和思维导图

课件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和思维导图
466544130851011215必考知识点例题演练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点
一、小数加减法 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也就 是相同数位对齐。 2.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3.小数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例题演练
例:用竖式计算。 4.66+5.44= 10.1
13-0.85= 12.15
必考知识点
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 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例题演练
例:计算下列各题。
2.83+3.5-2.75
27.6-(2.6-0.52)
=6.33-2.75
=27.6-2.08
=10+18
=13.8-10
=28
=3.8
=3.58
=25.52
必考知识点
三、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例题演练
例:用简便方法计算。
3.72+12.4+6.28+5.6
13.8-1.25-8.75
=(3.72+6.28)+(12.4+5.6) =13.8-(1.25+8.75)

北师大版小学6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化简+比的应用)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6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化简+比的应用)PPT教学课件
150×3=450(kg) 答:需要加450千克水。
返回
比的应用(2)
4.一种什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2∶4∶3
混合成的,要配制这样的什锦糖450kg,三种糖各
需多少千克? 2+4+3=9
奶糖:450×29=100(kg) 水果糖:450×49=200(kg) 酥糖:450×39=150(kg)
先把比转化为除法,再根据除法的商不变规律化简。
返回
比的化简
0.7∶0.8 化简小数比
0.7∶0.8 =(0.7×10)∶(0.8×10) =7∶8 先把小数比转化为整数比,再按整数比化简。
返回
比的化简
课堂练习
写出各杯中糖与水的质量比。(单位:g)这几杯糖水有一 样甜的吗?
30∶60
10∶20
10∶50
返回
比的化简
笑笑配制蜂蜜水,配制了3次如下表,请你把表 填写完整。
次数 蜂蜜/g 水/g 蜂蜜与水的质量比 化简后的比
1
10
125
10∶125
2∶25
2
6
50
6∶50
3∶25
3
6.4 400
6.4∶400 2∶125
返回
比的化简
不马虎
奇思
(1)不马虎投中的次数与投篮总数的比是9∶10 ,比值是 0.9 。
返回
比的应用(2)
笑笑有巧克力280g,也都用来调巧克力奶。她能调制出 多少克巧克力奶? (2?+g9)份
280g
方法一:
280÷2=140(克) 140×(2+9)=1540(克) 答:她能调制出1540克巧克力奶。
返回
比的应用(2)
笑笑有巧克力280g,也都用来调巧克力奶。她能调制出 多少克巧克力奶? (2+9)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