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钢水韧处理的加热温度

合集下载

水韧热处理技术要求

水韧热处理技术要求

水韧热处理技术要求高锰钢水韧热处理技术规范本规范适用于高锰钢铸件热处理及试样处理检测1、操作前准备1.1检查各热电偶、测温仪、记录仪、起重机及水池循环水,是否正常。

1.2检查窑体、窑门、平车,是否正常。

1.3操作者要对窑车铸件了解,对主要铸件要记录在帐,作为出现质量异议备查。

2、装窑2.1清整后的铸件,检查员要铸件检查,认为符合要求方可装窑,并做铸件记录。

2.2装炉前必须清除粘砂、披缝飞边等杂物,并详细检查有无裂纹,若有裂纹不得装炉。

对裂纹铸件,技术人员拿出处理方案,处理后方可上窑。

2.3装炉铸件总重不得超台车负荷,各铸件间隔≥30mm同时要放稳垫平。

尤其动锥、定锥圆锥破碎机衬板,大口朝下,在一个平面上。

2.4铸件摆放不得超出均温有效区,铸件厚大者应放在台车中部。

2.5铸件装窑后,随炉试样应放在具有代表热处理状况的位置,要炉次与窑次记录在帐。

3、热处理过程3.1加热与保温过程中应经常观察炉内温度分布情况,掌握温度控制,确保工艺曲线的正常执行。

3.2台车拉出后铸件入水不得超过1分钟,冬季不能超过45秒,确保铸件入水温度在960℃以上,铸件出水温度不得超过50℃。

3.3水池水温≤20℃;淬火后水池水温≤50℃。

打开池内循环水或搅拌器,水池淤积物要经常清理。

7、高锰钢水韧处理工艺曲线:特殊产品,在工艺图纸上做特殊说明。

4、试样处理4.1试样专人负责,做理化检验,没有特殊要求只做金相检测(包括晶粒度、碳化物、夹杂等)。

4.2对金相、热处理工艺曲线不合格产品,由技术人员做评定。

4.2填写热处理记录台帐,包括窑次、备件名称、试样编号。

高锰钢的水韧处理温度

高锰钢的水韧处理温度

高锰钢的水韧处理温度
对于高锰钢的水韧处理温度,一般而言,该过程的温度通常在800°C到1100°C之间。

具体的温度选择会受到高锰钢的合金成分、生产工艺和所需性能的影响。

一般步骤如下:
加热:将高锰钢零件加热到水韧处理温度范围内。

这个阶段有助于改变高锰钢的结构。

保温:在达到所需温度后,保持一定的时间以确保材料均匀受热。

淬火:将加热保温后的高锰钢零件迅速浸入冷却介质(通常是水),进行淬火。

这个过程能够使高温状态下的高锰钢迅速冷却,改变其晶体结构,提高硬度和强度。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水韧处理是一项严格控制的热处理工艺,温度和时间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高锰钢的成分和性能要求来确定。

此外,由于高锰钢含有较高的锰含量,对淬火的冷却速度和方式有一定要求,以避免出现不均匀的组织结构和可能的开裂问题。

对于具体的高锰钢水韧处理温度和工艺参数,建议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工程师或材料科学家,以确保获得最佳性能和质量。

1。

高锰钢的水韧处理

高锰钢的水韧处理

高锰钢的水韧处理
高锰钢的水韧处理:高锰钢(Hadfield Manganese Steel)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良好耐磨性能的钢材,通常用于制造各种耐磨零部件。

高锰钢的水韧性较差,在遭受冲击或振动时容易发生断裂,因此需要经过水韧处理以提高其韧性。

高锰钢的水韧处理是一种低温热处理方法,也称为"回火处理(tempering)"。

水韧处理的步骤如下:
预热:将高锰钢件加热至250℃-300℃,并保持1-2小时,以消除内部应力和铸造缺陷。

水淬火:将高锰钢件迅速浸入温度介于10℃-30℃的水中,然后立即捞起,迅速晾干。

回火处理:将淬硬后的高锰钢件放入250℃-350℃的恒温箱中,保持1-2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水韧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高锰钢的韧性,降低其脆性,并使其具有良好的冲击韧性和振动吸收能力,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mn13高锰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mn13高锰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mn13 高锰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本文研究了 mn13 高锰钢的热处理工艺,包括热处理方法、加热温度、保温
时间、淬火温度等方面,以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

mn13 高锰钢是一种常用的弹簧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和机
械性能。

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性能,热处理工艺是非常关键的。

一般来说,弹簧的主要热处理工艺是淬火中温回火,以达到最好的弹性极限。

对于刀片等需要良好力学性能的制品,选择的热处理工艺是淬火高温回火,也称为调质处理。

在热处理过程中,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如果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钢的晶粒粗大、变形或开裂等问题。

因此,具体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需要参考热处理手册,根据钢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淬火是热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快速冷却来使钢的组织发生变化,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温度的选择取决于钢的类型和所需性能。

对于 mn13 高锰钢,通常选择的淬火温度范围在 400-500°C 之间。

在淬火后,需要进行回火处理,以降低钢的硬度和提高其弹性极限。

回火温度的选择同样取决于钢的类型和所需性能。

对于 mn13 高锰钢,通常选择的回火温度范围在 200-300°C 之间。

总之,mn13 高锰钢的热处理工艺需要根据具体制品的需要进行
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质量。

高锰钢铸件热处理保温时间 070

高锰钢铸件热处理保温时间  070

高锰钢铸件的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
高锰钢的热处理的温度:经过长期的实践,对于不含其它合金元素的常规成分的高锰钢的水韧处理温度一1050-1100℃最为合适。

中间阶段(650-700℃)保温的目的是是厚壁铸件温差减小,炉内温度均匀,同时为升高问做好准备。

形状简单、小型薄壁件慢速升温可不做停留。

热处理的保温时间:在保温阶段希望碳化物全部溶解,成分尽可能均匀。

确定保温时间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铸件的壁厚、水韧处理掉额温度、钢的化学成分、铸件的结构特点、铸件结晶凝固的特点等。

铸件壁愈厚,保温时间愈长,经验数据是每25mm需要保温1h。

钢中碳和硅含量高,碳化物数量增加;钢中钼、钒、钛合金是碳化物难以溶解;枝晶间偏析的块状碳化物难以溶解;浇注温度高,析出粗大块状或晶间网状碳化物,这些碳化物的数量、形状、难溶程度等不利于自身溶解时,保温时间也要适当延长。

含有合金元素的渗碳体性碳化物和合金元素的特殊碳化物在较低温度下即使长时间保温也难以完全溶解或根本不溶解,为了使铸态组织中碳化物完全溶解,从效果上看,提高温度比延长保温时间要好。

高锰钢水韧处理中的冷却

高锰钢水韧处理中的冷却

高锰钢水韧处理中的冷却
海钺铸造厂生产高锰钢铸件已十年有余,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水韧处理中如何冷却高锰钢铸件。

高锰钢经高温阶段后,要以尽量快的速度冷却,以使高温时得到单相奥氏体组织保持到常温。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水淬。

高锰钢在960℃以后可能会析出共析碳化物,但在该温度下冷却速度很快时,连续冷却曲线可以避开奥氏体的等温转变,这样就可以得到单相奥氏体组织。

高锰钢铸件加热到最高温度保温后水淬前温度过低,组织中会析出碳化物。

析出碳化物首先在晶界上出现。

这种碳化物在水淬时被留下来,除非经过重新加热处理否则不可能消除。

析出碳化物使钢的性能变脆。

当它的数量较多时,在激冷的收缩应力作用之下会使铸件在晶界处出现淬火裂纹。

出炉至水淬的时间应控制在1分钟以内,不得超过1分钟,应为水淬时冷却速度不足也会在冷却过程中在奥氏体中析出碳化物。

水淬时冷却速度不足会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中会析出奥氏体。

水淬时冷却速度应答到30℃/s,水淬池中的水量应为处理高锰钢重量的8倍以上。

一般生产中规定水淬前水温低于30℃,水淬之后水温低于60℃,为了使水淬时有更好的散热条件,常在水淬时向池内吹入压缩空气,或是设法使铸件在水池中往返移动,以加快散热过程,水池中水应定期更换冷却水,并设法使水循环流动。

高锰钢的热处理

高锰钢的热处理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高锰钢的热处理是将高锰钢铸件加热到碳化物固溶的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水中快速冷却,形成单一的奥氏体组织,使其强度和韧性大大提高,达到可加工硬化的目的。

与普通碳钢不同,高锰钢在水中淬火后不是变硬,而是变软了,因此高锰钢的热处理又叫水韧处理。

在热处理过程中,碳化物是在固溶态下溶解到奥氏体中去的,所以又叫固溶强化处理。

高锰钢固溶理的参数主要有入炉温度、升温速度、保温温度、保温时间、摆放位置等。

1入炉温度和加热速度高锰钢铸件在入炉之前,铸件表面的粘砂、披缝和浇注冒口要清理干净。

粘砂对铸件加热或冷却都有隔热作用,使铸件加热和入水后的冷却不均匀,严重粘砂会降低铸件入水后的冷却速度,造成晶界碳化物重新析出。

披缝较薄,在热处理加热时会脱碳,水淬后会变成马氏体,马氏体相变体积膨胀,可能会使铸件基体受到拉应力而开裂。

高锰钢导热性能低, 100℃以下为碳钢的1/4~1/6倍, 600℃时为碳钢的1/2~5/7倍。

高锰钢热膨胀系数大,为碳钢的2倍, 500℃以上更大。

虽然铸件在低温加热过程中无相变应力发生,但加热到300℃以上,会在晶内和晶界上出现脆性碳化物增多的现象,有时会发生珠光体转变。

高锰钢辙叉结构复杂,同一铸件壁厚相差悬殊,铸件本身存在不小不等的铸造应力。

在热第1期吴霞等:高锰钢的热处理处理的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不同部位存在较大的温差,产生热应力。

这样,热应力和铸造应力叠加,会使辙叉产生裂纹。

因此,必须控制高锰钢辙叉的入炉温度和加热速度。

高锰钢辙叉热处理工艺分两种:冷辙叉处理和热辙叉处理。

对于热辙叉,如果装入同一窑的所有辙叉的装窑温度基本和窑温一致,则这种工艺可以节能,提高效率。

但在实际生产中装窑温度很难与窑温一致,且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有:不同炉次的辙叉开箱水爆后在同一窑中进行热处理,造成同一窑中辙叉的初始温度不同;由于连续生产,每天窑的温度也不尽相同;季节性的温度变化导致辙叉与窑温的变化较大;辙叉在窑内的排序不同会造成一定的温差。

mn13cr2热处理工艺

mn13cr2热处理工艺

mn13cr2热处理工艺MN13CR2是一种高锰耐磨钢,热处理是提高其耐磨性能的关键工艺之一。

下面将介绍MN13CR2热处理工艺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原料准备MN13CR2的主要成分为碳、锰、硅、铬等元素,因此在热处理之前需要准备相应的原料。

优质的原料能够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

2. 预热MN13CR2在进行热处理之前需要进行预热处理。

预热温度一般为600-800摄氏度,时间根据材料的厚度和尺寸进行确定。

预热的目的是均匀加热钢材,以减少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差异。

3. 高温加热MN13CR2的高温加热温度一般在1100-1200摄氏度之间。

加热速度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过快的加热会导致材料表面粗糙度增加,而过慢的加热会使得渗碳效果不佳。

4. 保温高温加热后,MN13CR2钢材需要在保温炉中保持一段时间。

保温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材料的厚度和所需的性能。

一般来说,保温时间越长,钢材内部的组织越稳定,性能也越好。

5. 冷却保温后的MN13CR2需要进行冷却。

冷却方法包括空冷和水淬两种。

空冷通常用于加热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水淬则适用于加热温度较高的情况。

冷却速度对于钢材的组织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选择。

6. 后处理MN13CR2在冷却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处理工序,如退火、回火等,以进一步调整材料的性能。

后处理工序的具体参数和工艺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以上是MN13CR2热处理工艺的相关参考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热处理工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性能和耐磨性能。

同时,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以确保热处理工艺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韧处理的加热速度
高锰钢铸件进行水韧处理,加热时的温度低于400℃的范围内,铸态组织中没有明显变化。

450℃左右开始有针状碳化物析出。

500℃时碳化物数量明显增加。

大约在550℃是碳化物析出数量最多。

到600℃时针状碳化物的长度铸件变短但是片层变得宽厚。

700℃以上铸态组织中的碳化物铸件溶入奥氏体中。

开始时是晶内针状碳化物先溶解,800℃时晶内碳化物大部分消失了,,只是在晶界上和晶界附近尚有未溶的碳化物。

850℃以上晶界上的碳化物因逐渐溶解而变细、变窄成断网状,900℃以上晶界上残余的碳化物铸件消失并成为孤立的集聚状态。

这种未溶的碳化物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小,950℃以上即全部溶入奥氏体中。

加热过程中在550-600℃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珠光体。

开始时在碳化物的周围奥氏体分解,以后逐渐扩大范围。

开始形成的珠光体是层片状,温度升高时趋于粒状化。

加热到共析转变温度以上,珠光体型的组织会发生奥氏体的重结晶。

这个过程是一个在相界面上奥氏体核心形成和长大的过程,由于重结晶的过程奥氏体晶粒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细化。

但是在通常的热处理升温速度的条件下,铸态组织中的奥氏体不可能全部分解,因此这个细化作用是不明显的。

而且经过高温保温阶段之后往往高锰钢的晶粒还有所长大,甚至在热处理之后的组织较铸态还要粗大。

高锰钢在升温过程中,若升温速度足够快,奥氏体中就来不及析出碳化物,就不发生共析反应。

由于高锰钢的导热性低、热膨胀系数高,加以铸态组织中有大量的网状碳化物,钢的性能很脆。

加热时很容易因应力而开裂。

入炉温度取决于高锰钢铸件的尺寸、重量、结构的复杂程度和钢中碳含量等因素。

加热过程中温度低于700℃时最危险,因为低温时钢的性能很脆。

升温到650-700℃时保温一段时间,以便使温度均匀,消除一部分应力。

保温时间长短视件大小而定。

加热速度根据具体情况,厚大件可以在35-50℃/h,多数铸件可以在80-100℃/h。

为了防止形成裂纹,磷含量、碳含量和升温速度之间应综合予以考虑。

在700℃以下,升温速度和碳、磷含量的关系,碳、磷含量增加时,升温速度应相应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