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坐标系解立体几何常见方法

用坐标系解立体几何常见方法
用坐标系解立体几何常见方法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解立体几何高考题立体几何重点、热点:求线段的长度、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夹角、求两异面直线的夹角、求二

面角、证明平行关系和垂直关系等.常用公式:

1、求线段的长度:AB AB x2y2z2x2x12y2y12z2z12

|PM n|

2、求P点到平面的距离:PN ,(N为垂足,M为斜足,n 为平面的法向量)

|n|

|PM n|

3、求直线 l 与平面所成的角:|sin |,(PM l , M , n 为的法向量)

|PM| |n|

|AB CD|

4、求两异面直线AB 与CD的夹角:cos

|AB| |CD|

|n1 n2 |

5、求二面角的平面角:|cos | ,(n1,n2为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n1| |n2 |

S射影

6、求二面角的平面角:cos ,(射影面积法)

S

7、求法向量:①找;②求:设a,b 为平面内的任意两个向量,n ( x, y,1)为的法向量,

a n 0

则由方程组,可求得法向量n .

b n 0

高中新教材9(B)引入了空间向量坐标运算这一内容,使得空间立体几何的平行﹑垂直﹑角﹑距离等问题避免了传统方法中进行大量繁琐的定性分析,只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进行定量分析,使问题得到了大大的简化。而用向量坐标运算的关键是建立一个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一﹑直接建系。当图形中有互相垂直且相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时,可以利用这三条直线直接建系。

例1. (2002 年全国高考题)如图,正方形ABCD﹑ABEF的边长都是1,而且平面ABCD﹑ABEF互相垂直。点M在AC上移动,点N在BF上移动,若CM=BN(=a0 a 2 )。(1)求MN的长;(2)当a 为何值时,MN的长最小;

(3)当MN最小时,求面MNA与面MNB所成二面角α的大小。

解:(1)以B为坐标原点,分别以BA﹑BE﹑BC为x﹑y﹑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

即M﹑N 分别移动到AC﹑BF的中点时,MN的长最小,最小值为

2 (3)取MN的中点P,连结AP﹑BP,因为AM=A,N BM=B,N 所以

AP⊥MN,BP⊥MN,∠ APB即为二面角α的平面角。

1 1 1 1

MN的长最小时M(,0,),N (,,0)

2 2 2 2

(1)求 BN 的长; (2) 求 cos BA 1, CB 1 ;(3)求证: A 1B ⊥C 1M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C-xyz ,则 C (0,0,0),B (0,1,0), 11

N (1,0,1),A 1(1,0,2),B 1(0,1,2),C 1(0,0,2),M (1

, 1

,2)

22

11

由中点坐标公式 P ( 1

, 1

24 -1

),

PA =( 1

,- 1

, 24 1 ), 又 A ( 1, 0, 4

0),B 0,0,0)

PB =(-

1

, 4 1

3

例 2. (1991 年全国高考题 )如图,已知 ABCD 是边长为 4 的正方形, AB ﹑AD 的中点, GC ⊥面 ABCD ,且 GC=2,求点 B 到平面 EFG 的距离

解: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题意 C ( 0,0,0),G (0,0,2), ∴ 面 MNA 与面 MNB 所成二面角 α的大小为 π -arccos

C-xyz ,

E (2,4,0),

F (4,2,

),

E ﹑

F 分别是 B (0,4,0) cos

1 3

G

C

∴ GE =(2,4,-2 ), GF =(4,2, -2),BE =(2,0,0)

例 3. (2000 年二省一市高考题 ) 在直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中 CA=CB=,1

∠BCA=900

,棱 A A 1=2,M ﹑N 分别是 A 1B 1﹑A 1 A 的中点。

x

1)BN =(1,-1,1), 故 BN = 3; 2)CB 1 =(0,1,2),BA 1 =(1,-1 , 2)

A 1

B ⊥

C 1M

二﹑利用图形中的对称关系建系 。

有些图形虽然没有互相垂直且相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但是图形中有一定的对 称关系(如:正三棱锥﹑正四棱锥﹑正六棱锥等) ,我们可以利用图形的对称性建立 空间直角坐标系来解题。

例 4. (2001 年二省一市高考题 ) 如图,以底面边长为 2a 的正四棱锥 V-ABCD 底面 中心 O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 ,其中 Ox ∥BC ,Oy ∥AB ,E 为 VC 的中点, 高 OV 为 h 。

∴ cos BA 1 , CB 1 =

BA 1 CB 1

BA

1

CB

1

6 5 10

3) A 1B=

(-1, 1,-2),

C 1M 11

=( , ,0)

1)求 cos BE,DE ; (2)记面

BCV 为α,面 DVC 为β,若∠ BED 是二面角

α -VC-β 的平面角,求∠ BED 。

解:(1)由题意 B ( a ,a ,

0),

D (-a , -a ,

E ( a a

2

2

3a a ,h

∴ BE =( -

2

2 2

cos BE,DE

BE DE BE DE

1 4 30

A 1B?C 1M = -1 ×1

+1× 1

+(-2) ×0=0

22

h

2

DE =

a

2

3a

h

2

, 2

z

C

y

V

AB

5a

22

=

6a 2 h 2 =

10 a 2 h

2

2) ∵ V (0,0,h ),C (-a ,a ,0)

∴ VC =( -a ,a , - h )

又 ∠BED 是二面角 α-VC-β的平面角

∴ BE ⊥ VC , DE ⊥ VC

2 2 2 2 2 3a a h 2 h 2 h 即 BE · VC = - - = a - =0, a = 2 2 2 2 2

1

即∠ BED=π-arccos

3

三﹑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建系。

有些图形没有互相垂直且相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但是有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 我们可以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作出互相垂直且相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 建立空 间直角坐标系。

例 5. (2000 年全国高考题 ) 如图,正三棱柱 ABC- A 1B 1C 1 的底面边长为 a ,侧棱 长为

2a 。

(1)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写出 A ﹑B ﹑A 1﹑C 1 的坐标; (2) 求 AC 1与侧面 AB B 1A 1所成的角。

解:(1)如图,以点 A 为坐标原点,以 AB 所在直线为 y 轴,以 AA 1所在直线为 z 轴,以经过原点且与 ABB 1A 1垂直的直线为 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已知得:A (0,0,0),B (0,a ,0),A 1(0,0, 2 a ),C 1(- 3 a ,a , 2a )

22

3a

3a

5a

代入 cos BE,DE =

6a 2 h 10 a 2 h 2

2)取 A 1B 1的中点 M ,于是有 M (0, , 2 a ),连 AM ﹑MC 1 有

2 MC 1 =(-

a ,0,0),且 AB =( 0,a ,0), AA 1 =( 0, 0, 2 a )

1

2 1

由于MC 1 · AB =0, MC 1 · AA 1 =0,故 MC 1⊥平面 AB B 1A 1 。 ∴ A C 1与 AM 所成的角就是 AC 1与侧面 AB B 1A 1所成的角。 ∵ AC 1 =(- 3

a , a

, 2

a ), AM =(0

22

22

AC 1 ·AM =0+a +2a 2 = 9a

1

4 4

2

∴ AC 1与 AM 所成的角,即 AC 1与侧面 AB B 1A 1所成的角为 30o 。

例 6. (2002 年上海高考题 ) 如图,三棱柱 OAB- O 1A 1B 1 ,平面 OBB 1O 1⊥平面 OAB , ∠O 1OB=600, ∠AOB=900,且 OB= OO 1=2,OA= 3 。

求:(1)二面角 O 1–AB –O 的大小;

(2)异面直线 A 1B 与 A O 1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解: (1)如图,取 OB 的中点 D ,连接 O 1D ,则 O 1D ⊥OB ∵ 平面 OBB 1O 1 ⊥平面 OAB ,

∴ O 1D ⊥面 OAB ,

过 D 作 AB 的垂线,垂足为 E ,连结 O 1E , 则 O 1E ⊥

∠DEO 1 为二面角 O 1–AB-O 的平面角。

由题设得 O 1D= 3

a , a

2

, 2a ),

= 3a ,

3

∴ cos AC 1, AM = 4

= 3

∴ cos AC 1,AM =

3a

3a

=

2

sin ∠OBA= OA = 21

OA 2 OB 2 7

∴ DE=DBsin ∠ OBA= 21

7

∵ 在 Rt ΔO 1DE 中, tan ∠DE O 1= 7

∴ ∠ DE O 1=arctan 7 ,即二面角 O 1–AB –O 的大小为 arctan 7 。

2)以 O 为原点,分别以 OA ﹑OB 所在直线为 x ﹑ y 轴,过点 O 且与平面 AOB 垂

直的直线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O (0,0,0),O 1(0,1, 3),

A ( 3 ,0,0), A 1( 3,1, 3),

B (0,2,0),

则 A 1B=(- 3 ,1,- 3 ),O 1A =( 3 ,-1,- 3 )

1

故异面直线 A 1B 与 A O 1所成角的大小

arccos 1

7

cos 〈 A 1B , O 1A 〉=

A 1

B O 1 A A 1B O 1A

3 1 3 1

7 7 =- 7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