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吞咽障碍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检查 一、脑神经检查 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

一、脑神经检查 脑神经共12对。 单感觉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听神经; 单纯运动神经 :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副 神经和舌下神经; 混合神经 : 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还含有副 交感神经纤维。
(一)嗅神经
嗅神经传导嗅觉,嗅觉感受器在鼻粘膜,嗅觉 中枢位于大脑颞叶。
(三)动眼、滑车、展神经 1.功能。 2.检查法。
3 .临床意义 ①动眼神经麻痹时出现眼睑下 垂,眼球向内、向上及向下活动受限而出现外斜视 和复视,并有瞳孔散大,调节和聚合反射消失。② 滑车神经单独麻痹很少见,眼球向下及向外运动减 弱,向下看时出现复视,但患者多无斜视。③展神 经受损时眼球不能外展,出现内斜视和复视。多见 于脑肿瘤、结核性脑膜炎、脑出血、脑疝等。
鼻粘膜——嗅神经————嗅球——嗅束——颞叶中枢 脑膜颅底 蝶鞍
1.检查法
2.临床意义 ①一侧嗅觉丧失,提示同侧嗅 球或嗅丝的病变,多见于创伤、蝶鞍附近的占位性 病变等。两侧嗅觉丧失多见于颅底脑膜结核、鼻粘 膜病变,如感冒、萎缩性鼻炎等。②嗅幻觉多见于 颞叶肿瘤或癫痫的先兆期。③嗅觉过敏见于癔症。
(二)视神经 视神经检查包括视力、视野和眼底检查。 1.视野 周边视力。 (1)检查法: (2)临床意义:凡视觉通路的某一部位遭受损害 都可引起视野缺损。 2.眼底 (1)检查法:主要观察视神经乳头、视网膜血管、 黄斑区、视网膜各象限是否有异常改变。 (2)正常眼底:视神经乳头为淡红色,呈圆形或 椭圆形,边界清楚。动脉较细,色鲜红,静脉较粗, 色暗红,动、静脉之比为2∶3。视网膜全部为鲜橘红 色,黄斑位于视乳头颞侧偏下方,呈暗红色,在其中 央有一小反光点。
Rinne试验 气导>骨导 骨导>气导 Weber试验 居中 患侧音响强
《神经病学》第十一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练习题及答案

《神经病学》第十一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关于脱髓鞘疾病下列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脱髓鞘疾病是一组脑和脊髓以髓鞘破坏或髓鞘脱失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B.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C.脱髓鞘疾病病理特征性表现是脱髓鞘,而神经细胞、轴突及支持组织保持相对完整D.脱髓鞘病损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一白质E.小静脉周围炎性细胞呈袖套状浸润2.临床上通常所指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不包括A.多发性硬化B.视神经脊髓炎C.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D.弥漫性硬化和同心圆硬化E.脑白质营养不良3.下列哪项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无关A.自身免疫反应B.分子模拟学说C.环境因素如高纬度地区D.脑白质缺血E.遗传易感性4.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B.首发症状多为肢体力弱、单眼或双眼的视力下降、复视、共济失调等C.临床特征是绝大多数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空间和时间的多发性D.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特点是体征常多于症状E.因大脑、脑干、小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可同时或相继受累,故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5.有关多发性硬化的发作性症状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包括强直痉挛、感觉异常、Lher-mitte征、共济失调、三叉神经痛、癫痫等B.发作时多有脑电图异常C.发作性的神经功能障碍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D.过度换气、焦虑或维持肢体某种姿势可诱发E.发作时一般无意识丧失6.有关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描述是A.精神症状很少见。
·B.超过70%的病例有眼肌麻痹及复视C.约6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共济运动障碍D.肢体无力最多见E. Charcot三主征见于大部分晚期多发性硬化患者7.多发性硬化最常见的临床分型是A.复发一缓解型。
B.进展复发型C.继发进展型D.原发进展型E.良性型8.下列哪项检查对识别多发性硬化无临床症状的病灶最有价值A.视觉诱发电位(VEP)B.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C.头颅MRI检查D. CSF IgG指数E. CSF-IgG寡克隆带(OB)9.关子多发性硬化的辅助检查正确的是A. CSF单个核细胞中度增高,一般在(50^-100) X 106/LB. CSF-IgG指数增高C. CSF-IgG寡克隆带阴性D. MRI检查可见基底节区大小不一类圆形的T,低信号、Ti高信号病灶E. MRI检查可见脑室周围白质大小不一类圆形的T2低信号、T;高信号病灶10.多发性硬化应与下列疾病鉴别,但除外A.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1·B.腔隙性脑梗死C.脑干和脊髓血管畸形伴多次出血发作,D.系统性红斑狼疮E.脊髓型颈椎病11.下列除哪项外是多发性硬化治疗的主要目的A.使神经功能障碍得到改善最终完全恢复B.抑制炎性脱髓鞘病变进展C.防止急性期病变恶化及缓解期复发D.晚期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带来的痛苦E.避免可能促使复发的因素12.有关R-R型多发性硬化治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泼尼龙可减轻炎症和水肿,目前主张在急性活动期使用,大剂量短程疗法B.IFN-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抑制细胞免疫,是治疗R-R型MS的推荐用药-C.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输注 (IVIG)对降低R-R型患者复发率有肯定疗效,但最好在复发早期应用D.硫哇嗓吟口服可降低MS复发率,控制残疾的进展‘E.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只有在其他治疗手段无效的情况下才考虑应用13.关于多发性硬化治疗不恰当的描述是A.皮质类固醇是多发性硬化急性发作和复发的主要治疗药物,可加速急性复发的恢复和缩短复发期病程,但不能改善恢复程度B.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不能防止复发,且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C.继发进展(SP)型MS皮质类固醇无效,可选用免疫抑制剂D.对原发进展型。
第十一章 颈部疾病患者的护理教案

多媒体
基本教材
参考书目
基本教材:《外科护理》狄树亭等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外科学》陈孝平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护理学》郭书芹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课后作业
1.记忆本章重点内容.
2.完成本章课后护资体验。
教学内容
情景导入
患者小王,女性,30岁,主因颈部增粗到医院就诊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查体:心率80次/分,双侧甲状腺呈对称性、弥漫性肿大,腺体表面光滑、质软,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初步诊断:单纯性甲状腺肿。
2.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高发的颈部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与放射线和地方性甲状腺肿有关。按病理病理分乳头状癌、泡状腺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其中乳头状癌最多见。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1)甲状腺腺瘤:常在无意间或体检时发现颈部有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多为单发。结节表面光滑,瘤质地较软,边界清楚,包膜完整,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
【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疗法及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一般护理
3.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二)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2.病情观察
(三)健康教育
1.功能锻炼
2.面对现实
3.定期复诊
5.具有耐心、细心和为病人解除病痛的能力。
主要内容
第十一章颈部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外科治疗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护理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甲状腺疾病病人的身体状况、护理措施。
第十一章第二节-吞咽障碍的原因与临床表现

2.食管功能性吞咽障碍的病因
(2)纵隔疾病(外源性)
①肿瘤;②感染;③心血管因素
(3)神经肌肉病
①贲门失弛缓症;②硬皮病;③其他运动障碍
1.脑血管疾病
表: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导致吞咽障碍的鉴别
球麻痹
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不影响一般精神状态
软弱性失语 情绪易变罕见
假性球麻痹
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影响精神状态,包括精 神错乱, 痴呆,定向、 定位力差,失语 痉挛性失语
1.口咽部功能性吞咽障碍的病因
(2)神经肌肉障碍
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②收缩功能障碍
(3)其他
①牙列不齐;②口腔溃疡 ③口腔干燥;④长期使用青霉素
2.食管功能性吞咽障碍的病因
(1)黏膜病(内源性)
①嗜酸细胞性食管炎;②食管肌炎 ③食管肿瘤;④继发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溃疡性狭窄 ⑤放射性损伤;⑥感染性食管炎;⑦化学性损伤
情绪易变常见
一般无病理反射
有病理反射
2.神经、肌肉疾病
(1)弛缓性肌力低下(如图) (2)运动过多、异常紧张 (3)帕金森病
一、概述 二、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 三、吞咽障碍的病因 四、引起吞咽障碍的疾病
口咽部吞咽障碍
常见的伴随症状 • 引发吞咽动作困难 • 鼻内容物反流 • 咳嗽、鼻音重、咳嗽反射减弱、噎塞 • 构语障碍和复视
食管吞咽障碍
食管运动障碍 管腔狭窄和机械性阻塞
1.口咽部功能性吞咽障碍的病因
(1)机械性和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因素
①感染;②甲状腺肿;③淋巴结病;④岑克憩室 ⑤肌肉顺应性降低;⑥头、颈部恶性肿瘤 ⑦颈部骨赘;⑧口咽部恶性肿瘤和赘生物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康复医学科 陈慧娟
吞咽障碍相关知识和指南

吞咽障碍相关知识和指南
1. 什么是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是指在吞咽过程中出现困难或无法正常吞咽的情况。
它可能导致食物或液体进入气管而引起窒息、肺炎或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
2. 吞咽障碍的常见原因
- 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
- 头颈部手术或放射治疗
- 老年性生理改变
- 先天性结构异常
- 肿瘤
- 创伤
3. 吞咽障碍的症状
- 咳嗽、呛咳或噎住
- 进食时间延长
- 流口水
- 声音嘶哑
- 体重减轻
- 吞咽困难或疼痛
4. 评估和诊断
- 临床评估(观察进食、检查口腔等)
- 影像学检查(透视吞咽造影、CT、MRI等)
- 其他检查(内窥镜、肌电图等)
5. 治疗方法
- 姿势调整
- 食物和液体的调整(稠度、温度、一口量等)
- 吞咽训练和康复
- 药物治疗
- 手术治疗
- 临时或永久性营养支持(鼻饲管、胃造口等)
6. 日常生活指南
- 进食时保持正确姿势
- 注意进食环境(安静、无干扰等)
- 适当控制一口量,缓慢进食
- 适当做好口腔卫生
- 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 定期复查和评估
吞咽障碍需要多学科的综合诊治,包括医生、语言治疗师、营养师等专业人员的参与。
及时发现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第十一章吞咽障碍

(八)表面肌电图检查(SEMG)
方法:把电极贴于吞咽肌群表面,检测吞咽时肌群活动的生物电 信号。
优点:直接评估口咽部肌肉在放松和收缩时引起的生物电活动; 无创;判断咀嚼肌和吞咽肌的功能;鉴别肌源性或神经源性损害; 可以利用肌电反馈技术进行吞咽训练。
(九)脉冲血氧定量法(pules oximetry)
(五)电视荧光放射吞咽功能检查(VFSS)
显示咽部快速活动细节,对整个吞咽过程详细评估、分析。不同 黏稠度;不同容积;不同吞咽阶段;不同姿势;侧位、正位成像
目前公认最全面、可靠、有价值 “理想方法”、“金标准”
(五)电视荧光放射吞咽功能检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FSS)
用喉镜经过咽腔或 鼻腔观察下咽部和喉部,在直视下直接观察 会厌、杓状软骨、声带等咽及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状况。
作用:收紧、抬高软腭、扩张或缩紧口峡。 食块在口腔内保持、向咽部移送、鼻咽腔 闭锁
三叉N 、舌咽、迷走N 异常:
舌肌
舌内肌、舌外肌 作用:改变舌形态、位置。咀嚼、形成
食块、运送食块 舌咽、舌下N 异常:
咽肌
咽缩肌(上中下3层)、咽提肌 作用:封闭咽腔、下推食块、上提喉和咽 迷走N、舌咽N 异常:滞留、气道不能关闭
喉部肌肉
喉外肌(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喉 内肌
作用:抬高和降低舌骨,参与吞咽反射; 开大或缩小声门裂,紧张或松弛声带
三叉N 、面N、舌下N、 颌N 异常:
食管上括约肌(UES)(环咽肌)
静息状态下强直性收缩 作用:防止空气和胃内容物自由出入 异常:肌张力增高;喉上抬差
(三)正常吞咽过程
直视观察 唇、颊部的运动 下颌 舌 软腭 o “a---”抬高 o 言语时鼻腔漏气 o 刺激腭弓有无呕吐反射
诊断学第八版目录

诊断学第八版目录绪论第一篇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第二节皮肤黏膜出血第三节水肿第四节咳嗽与咳痰第五节咳血第六节胸痛第七节发绀第八节呼吸困难第九节心悸第十节恶心与呕吐第十一节吞咽困难第十二节呕血第十三节便血第十四节腹痛第十五节腹泻第十六节便秘第十七节黄疸第十八节腰背痛第十九节关节痛第二十节血尿第二十一节尿频、尿急与尿痛第二十二节少尿、无尿与多尿第二十三节尿失禁第二十四节排尿困难第二十五节肥胖第二十六节消瘦第二十七节头痛第二十八节眩晕第二十九节晕厥第三十节抽搐与惊厥第三十一节意识障碍第三十二节情感症状第二篇问诊第一章问诊的重要性与医德要求第一节问诊的重要性第二节问诊的医德要求第二章问诊的内容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第一节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第二节重点问诊的方法第三节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第三篇体格检查第一章基本方法第一节视诊第二节触诊第三节叩诊第四节听诊第五节嗅觉第二章一般检查第一节全身状态检查第二节皮肤第三节淋巴结第三章头部检查第一节头发和头皮第二节头颅第三节颜面及其器官第四章颈部检查第五章胸部检查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第二节胸壁、胸廓与乳房第三节肺和胸膜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五节心脏检查第六节血管检查第七节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六章腹部检查第一节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第二节视诊第三节触诊第四节叩诊第五节听诊第六节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第七章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第一节男性生殖器检查第二节女性生殖器检查第三节肛门与直肠检查第八章脊柱与四肢检查第一节脊柱检查第二节四肢与关节检查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第一节脑神经检查第二节运动功能检查第三节感觉功能检查第四节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第十章全身体格检查第一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第三节特殊情况的体格检查第四节老年人的体格检查第五节重点体格检查第四篇实验诊断第一章概论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测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第二节骨髓细胞学检查第三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测第一节血管壁检测第二节血小板检测第三节凝血因子检测第四节抗凝系统检测第五节纤溶系统检测第六节血液流变学检测第七节血栓弹力图检测第八节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第一节尿液检查第二节粪便检查第三节痰液检查第四节脑脊液检测第五节浆膜腔积液检测第六节生殖系统体液检测第五章常用肾功能实验室检测第一节肾小球功能检测第二节肾小管功能检测第三节血尿酸检测第四节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检测第五节肾功能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第六章肝脏常用实验室检测第一节肝脏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第二节常见肝脏疾病的各种实验诊断项目指标变化特点第三节常见肝脏疾病检查项目的合理选择与应用第七章临床常用生物学检测第一节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第二节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第三节血清电解质检测第四节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第五节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第六节其他血清酶学检测第七节内分泌激素检测第八节治疗性药物监测第八章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第一节体液免疫检测第二节细胞免疫检测第三节肿瘤标志物检测第四节自身抗体检测第五节感染免疫检测第六节移植免疫检测第七节其他免疫检测第九章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第一节标本的采集运送、实验室评价和检查方法第二节病原体耐药性检测第三节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第四节病毒性肝炎检测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第六节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第十章其他检测第一节基因诊断第二节流式细胞术及其临床应用第三节染色体检测第四节床边检测第五篇辅助检查第一章心电图第一节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第三节心房肥大和心室肥厚第四节心肌缺血与ST-T改变第五节心肌梗死第六节心律失常第七节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第八节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第二章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第一节动态心电图第二节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第三章肺功能检查第一节通气功能检测第二节换气功能检测第三节小气道功能检测第四节血气分析和酸碱测定第四章内镜检查第一节基本原理简介第二节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第三节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第四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第六篇病历书写第一章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第二章病历书写格式及内容第一节住院病历第二节门(急)诊病历第三节表格式住院病历第三章电子病历第七篇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第一章诊断疾病的步骤第一节搜集临床资料第二节分析、综合、评价资料第三节提出初步诊断第四节验证或修正诊断第二章临床思维方法第一节临床思维的两大要素及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临床思维的基本方法第三节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第四节循证医学在临床思维中的应用第五节临床诊断思维的特点与常见诊断失误的原因第三章临床诊断的内容第一节诊断的内容与格式第二节诊断书写要求附录一:临床常用诊断技术附录二:临床检验参考值。
第十一章咽部异物、咽部烧伤、咽部狭窄和闭锁题库1-2-10

第十一章咽部异物、咽部烧伤、咽部狭窄和闭锁题库1-2-10问题:[单选]喉咽异物经常停留于A.A.梨状窝B.B.喉入口C.C.舌根部D.D.会厌谷E.E.环后隙问题:[单选]对咽部强酸灼伤患者紧急处理不包括A.A.立即给予碳酸氢钠溶液口服中和酸剂B.B.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C.C.应用类固醇预防水肿D.D.做好气管切开术准备E.E.禁食,插胃管问题:[多选]男,4岁,强酸入造成咽部灼伤,其后遗症有A.A.咽下困难B.B.聋哑C.C.智力障碍D.D.呼吸困难E.E.多动症出处:天津11选5 ;问题:[多选]咽部异物可表现为A.A.痰中带血B.B.咽部有异物感C.C.吞咽困难D.D.呼吸困难E.E.引发感染时可引起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问题:[多选]咽部灼伤的治疗有A.A.注意呼吸,随时准备气管切开B.B.抗炎治疗C.C.可行中和治疗D.D.可用碳酸氢钠中和酸剂E.E.可用激素预防和缓解喉水肿问题:[多选]咽部灼伤患者宜早期行气管切开术的条件是A.A.呼吸困难发生在咽部灼伤后12小时内B.B.呼吸困难发生在咽部灼伤后12小时以上C.C.广泛头、面、颈部灼伤有明显呼吸道灼伤D.D.口咽部1度灼伤,无继发感染E.E.口咽部Ⅱ度灼伤,无呼吸困难问题:[多选]与咽部灼伤程度有关的是A.A.致伤物的温度B.B.致伤物的浓度C.C.致伤物的性质D.D.致伤物的进入量E.E.致伤物的作用时间问题:[多选]引起咽部狭窄及闭锁包括A.A.外伤B.B.特异性感染C.C.鼻咽癌放疗后D.D.先天性异常E.E.慢性咽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
脑或以上)
咽反射期
减弱甚至消失。进食水时呛,误 咽反射一定程度残留;
咽突出
但延迟,误咽
准备期、口腔期
无或轻。常有食物及大量唾液滞 严重 留于口腔内。重者口常张开,唾 液外溢,不能讲话和吞咽。
情感障碍
少见
常伴有强哭强笑
(二)各期障碍的表现
1.准备期障碍(咀嚼、食块形成)
流涎 (唇闭合,下颌上抬、感觉减退) 食物在患侧面颊堆积(舌运动、面颊的紧张度、感觉减退)或食物
不显性误咽
量少,本人觉察不到。 ✓ 部分患者有误吸但没有观察到。文献报道在饮食无呛咳中有
30%-50%存在误咽 ✓ 国外改良吞钡研究17例有误吸者中,14例(82.4%)表现为无
症状性误吸 胃肠营养,夜间或仰卧位时胃部存留物逆流→误咽、肺炎。
三、吞咽功能的评价
(一)目的
有无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的解剖和生理学依据 误咽的危险因素 确定营养方式 提供治疗依据
认知期 准备期 口腔期(随意) 咽 期(反射) 食道期(蠕动)
口腔期
开口纳食→口唇闭锁,舌根与软腭相接→口腔内保持 液体 半固体→以舌、腭挤碎 食块形成→向咽腔移送 固体→咀嚼
咽期
腭肌收缩,软腭抵咽后壁,鼻咽关闭 咽提肌收缩,上提咽喉,会厌呈水平状,喉入口关闭 封闭口峡 食道入口开放,咽缩肌依次收缩,食物入食管
第十一章 吞咽障碍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付海燕
一、正常的吞咽过程
一个流畅协调的动态连续过程 由相关肌肉、关节和神经协调作用下完成 600-1000余次/d 100多块肌肉 咽期反射运动(﹤1S) 最复杂的躯体反射之一
(一)吞咽器官
口腔
唇 颊 牙齿 舌 硬、软腭
咽(鼻腔、口咽、鼻咽)
(二)与吞咽有关的口面肌功能评估
直视观察 唇、颊部的运动 下颌 舌 软腭 喉
3.咽期吞咽障碍的症状
吞咽反射缺乏-进流食困难“咽即呛” 吞咽反射延迟-咽部感觉异常,或咽肌运动紊乱和收缩力减弱。
“咽即呛”、“稠的不呛稀的呛(食物流动快慢)”、“咽不干 净”、“吞咽后呛咳”、“夜咳(有残留)”
(三)误咽的后果
饮食困难:进食安全、进食速度、饮食质量 饮食减少:脱水、营养不良 误吸:窒息、吸入性肺炎(避免插胃管时食物反流) 心理障碍:抑郁、社交隔离 交流障碍
吞咽反射的推断——喉部上抬
以吞咽反射(Swallowing Reflex)作为重要参照
观察喉部能否上升2cm作为指标 食指:骨
二、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表现
概述
指口腔、咽、食管等吞咽器官发生病变时,患者的饮食出现障碍 或不便而引起的症状。
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吞咽不畅——滴水难进 急性期并发率高,40%(29~60.4 % ) 部分病人2W左右可自行恢复 肺炎、脱水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直接或间接影响患者的一般状况,
误咽的分类(引用藤谷顺子,1996)
分类 前咽期型 喉上抬期型 喉下降期型 吞咽不全型
机制
由于口腔内食物保持不良,食物在喉部开始上抬之前流入 咽部,进入气道
咽部初期由于喉部上抬不够或声门闭锁不全,喉部不能闭 锁发生误咽
咽部期后,上抬的喉部下降、声门扩张时,残留在喉部内 的食物进入气道
严重障碍导致食管无法扩张,进入咽部的食物直接进入气 道
甚至死亡。 各国脑卒中治疗指南 专业人员治疗
(一)吞咽障碍的常见原因
脑卒中 脑外伤 运动神经元病 多发性硬化 帕金森症 脑瘫 口腔疾病 阿尔兹海默病 食道癌、鼻腔癌、头颈部肿瘤等
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的鉴别
球麻痹
假性球麻痹
受损部位
下运动神经元(延髓或相关颅神 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桥
食管
(二)有关肌肉
面肌 咀嚼肌 腭肌 舌肌 咽肌 喉肌 食管上括约肌
面肌
口轮匝肌、颊肌 作用:闭唇、向外拉嘴角,使唇颊
紧贴牙齿,帮助咀嚼和吸吮。食块 在口腔内保持和吞咽 面N 异常:
咀嚼肌
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作用:上提下颌、下颌侧方移动。咀嚼、
搅拌、食块形成 三叉N 异常:
翼外肌 翼内肌
腭肌
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垂肌、腭咽肌、 腭舌肌
作用:收紧、抬高软腭、扩张或缩紧口峡。 食块在口腔内保持、向咽部移送、鼻咽腔 闭锁
三叉N 、舌咽、迷走N 异常:
舌肌
舌内肌、舌外肌 作用:改变舌形态、位置。咀嚼、形成
食块、运送食块 舌咽、舌下N 异常:
咽肌
咽缩肌(上中下3层)、咽提肌 作用:封闭咽腔、下推食块、上提喉和咽 迷走N、舌咽N 异常:滞留、气道不能关闭
(二)吞咽功能的评价内容
临床检查 ➢ 病史 ➢ 与吞咽有关的口面肌功能评估 ➢ 吞咽功能评估 ➢ 摄食过程的评估 ➢ 吞咽失用的检查
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非影像学检查
(一)病史
吞咽障碍的症状???
* 呛:什么时候呛? * 咳嗽:进食中及食后是否咳,是否夜咳 * 痰的性状及量:食物残渣是否多,开始进食是否多痰 * 咽部异样感、食物残留感 * 口腔内污物 * 胸口食物堵塞感 * 声音:食后有无变化 * 进食内容变化:只选易吞咽的食物 * 进食时间延长:口内总塞满食物吞咽不下 * 进食方式变化:仰头进食、食物从口中洒落 * 食欲是否低下 * 进食时疲劳 * 体重减轻、脱水:其他原因不明时尤其要注意 * 屡患吞咽性肺炎
喉部肌肉
喉外肌(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喉 内肌
作用:抬高和降低舌骨,参与吞咽反射; 开大或缩小声门裂,紧张或松弛声带
三叉N 、面N、舌下N、 颌N 异常:
食管上括约肌(UES)(环咽肌)
静息状态下强直性收缩 作用:防止空气和胃内容物自由出入 异常:肌张力增高;喉上抬差
(三)正常吞咽过程
嵌塞于硬腭(舌体上抬) 咀嚼不当(咀嚼肌) 食物的抬举、成形和推进困难(舌前2/3运动异常) 误咽(舌腭闭合障碍)-“吞咽前呛咳”、“小口不呛大口呛” 可伴构音障碍,或味觉、温度觉、触觉和实体觉减退或丧失
2.口腔期吞咽障碍的特征
不能送到口腔后部,反复试图 吞咽动作,咽期启动延迟或困 难,或分次吞咽,常需“仰头 吞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