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及原因分析(正式)

合集下载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特点、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特点、原因分析及对策
2008 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直接财产损失为 10 亿元人民币。
2009 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238351 起,造成 67759 人死亡、275125 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 9.1 亿元,与去年相比,分别下降 10.1%、7.8%、9.8%和 10.7%。
毕业综合实践课题
题 目: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特 点、原因分析及对策
专 业: 区 队: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目录
摘要............................................................ (1) 一、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 (1) 二、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 (2)
2003 年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667507 起,这些事故造成 1.04372 万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 33.7 亿元。
2004 年中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46.5 万起,死亡人数达 9.4 万人,是世界 发生交通事故最多的国家。
2005 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450254 起,交通事故造成死亡 9.8738 万 人。
一、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
我国交通事故死亡率目前“排名”世界第一。根据相关资料统计,自 2002 年起,因为交通事故,我国每年平均死亡 9 万人左右,伤 48 万人。下面是公安 部交管局历年公布的数据:
2002 年,中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77.3 万起,造成 10.9 万人死亡、56.2 万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33.2 亿元。
(一)死亡率高、损失严重 .................................... (2) (二)行为的违法性 .......................................... (2) (三)突然性 ................................................ (3) 三、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 (3) (一)人的因素 .............................................. (3) (二)道路因素 .............................................. (3) (三)管理体制存和交通法规因素 .............................. (4) 四、解决对策.................................................... (4) (一)控制人为因素,加强安全教育 ............................ (4) (二)加大管理力度 .......................................... (5) (三)整治道路交通隐患 ...................................... (5) 五、结语........................................................ (6)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特征分析研究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特征分析研究
事 故 数 量增 张 十分 明显 ,增 长 幅 度 之 大 世所 罕见 。 1 . 2 与 国外 城 市 比较 分 析 近些年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 取得极大地成就 ,交通设施 也随之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我国的交通设施的水平已基本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但是我 国的交通安全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 相I : P  ̄ N距甚远 ,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 。一个国家或地 交通安 全 水 平 常 用 万 车 死 率 和 1 0 万 人 口死 亡 率 两 个 评 价 指 标 来 体 现。 我 国的 1 0万 人 口死 亡率 和世 界 平 均 水 平 相 差 不 多 , 但 万 车
中 图分 类 号 : U4 9 1 . 3 1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 O 一8 1 3 6( 2 0 1 3 ) 2 4 一( ) 1 3 0 一( ) 2
1 我 国道路 交通安 全现 状及事 故特 点分 析
1 . 1 我 国 城 市 道 路 交通 安全 状 况 分 析 随着全 国的各级 城市进行 畅通工程建设 ,相关 的法律法规 的健 全 ,执 法 和协 调 能力 的提 升 以及 人 们 的安 全 意识 的提 高 , 降低 了交通事故 的发 生率 和单一交通事故 的经济损失 。但是 , 随着 汽车数 量的增加 ,社会机 动化程度 的提高 ,交通安全形势 依 然严 峻 ,我们看一下我 国 2 0 1 0年的一组数据。 2 0 1 0年 , 全 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 3 9 0 6 1 6 4起 , 同比上升 3 5 . 9%. 适用简易程序处理 的道路交通事故 3 6 8 6 6 5 2 起 ,与去
科 S c i e n c e A m a t e u r s
2 0 1 3 年1 2 月
我 国道路 交通 事故特征分析研究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现状、特点、原因分析及对策参考文本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现状、特点、原因分析及对策参考文本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现状、特点、原因分析及对策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现状、特点、原因分析及对策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由于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给无数家庭带来不幸,而且严重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人们在谈摴蕯色变的同时,开始寻找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

本文运用大量的数据对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进行归纳,认为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规律性,而造成事故的原因又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对撊恕⒊怠⒙贰等交通因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初步对策,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

道路交通事故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应运而生,与交通事故密切相关的因素是人、车、路和环境。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对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进行研究,根据交通事故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对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当前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猛增已成了交通管理所面临的严重问题。

汽车交通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彻底地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给人类以舒适和便捷等正面效应的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交通事故就是其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负面效应之一。

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警察会对事故进行调查,以确定事故的原因和责任。驾驶员应该积极配合警察的调查工作,提供必要的证据和信 息。
善后处理
在事故处理完毕后,驾驶员应该与保险公司或相关机构联系,处理后续的赔偿和善后事宜。同时,驾驶员也应该 对车辆进行检查和维修,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
06
道路交通事故的启示与反思
提高公众交通安全意识
2. 非责任事故:由于自然灾害、不可抗力或其他 非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
1. 责任事故:由于驾驶员或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或 驾驶不当造成的事故。
3. 交通事故关联方:由于道路状况不良、车辆故 障等原因造成的事故,但与驾驶员或行人的行为 无关。
事故严重程度分级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一般将 其分为以下几级
伤员救治与转运
判断伤情
在事故现场,应该首先判断是否 有伤员,并根据伤情进行分类处
理。
就地救治
对于那些受伤较轻的伤员,可以在 现场进行简单的救治,如止血、包 扎等。
转运伤员
对于那些受伤较重的伤员,应该尽 快将其转运至医院进行治疗。在转 运过程中,应该保持伤员的生命体 征稳定。
事故调查与善后处理
事故调查
05
道路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
报警与救援流程
01 立即停车
发生事故后,驾驶员应立即停车,并开启危险报 警灯,以警示其他车辆。如果车辆无法正常停车 ,应该尽量靠边,并将车辆置于安全位置。
02 报警
驾驶员或乘客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向当地警察 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后果,并等 待警察的到来。
03 记录证据
宣传教育形式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开展安全驾驶培训、事故 案例分析等活动。
提高驾驶员素质与技能

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较高的事故死亡率、严重伤残率、耗费的巨额社会资源以及长期痛苦不堪的后果,使得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因此,必须认真探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生活的权益。

首先,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可以分为多个方面。

一、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道路交通事故中最为主要的原因。

交通参与者的行为举止不当,超时驾驶、饮酒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都是人为因素中常见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此外,行人闯红灯、车辆闯红灯、违反规定掉头、违反规定变道等行为也是造成本质上潜在风险的重要因素。

二、车辆因素车辆因素是指道路交通事故中与车辆有关的物理现象。

车辆的安全性能、维修保养和使用管理等等,都会影响到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和后果。

例如,车辆的制造、改装、加装以及相关配件等都可能会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车辆不合格或配备不完善的状况,也会有可能造成道路交通事故。

三、道路因素道路因素主要指道路的建设与维护管理。

包括:道路设计、路面状况、交通标志、信号灯设置、路侧设施、道路牵引力等。

道路条件的落后和不完善,交通设施的不规范使用和不良状态,都会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和后果造成严重的影响。

其次,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避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加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力度,推广道路交通安全理念,增强公众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素质。

让更多的人参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预防和发现,及时上报。

二、强化道路交通管理针对交通安全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加强交通管理,针对超速行驶、饮酒驾驶、违规停车、违章变道、路面维修等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管理和打击。

避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强化车辆管理采取严格的车辆管理制度,加大对新车、二手车的检查力度。

车辆正规化管理,坚持长效的维护保养管理,加强车辆关键部件的维护保养检查,提高车辆使用效率,避免给道路交通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编号:SM-ZD-23675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及原因分析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及原因分析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一)公路交通事故多,公路交通的事故死亡率远高于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

20xx年,全国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389773起,造成80589人死亡、322694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58.4%、77.2%和65.3%,城市道路发生交通事故277734起,造成23783人死亡、171480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41.6%、22.8%和34.7%,公路与城市道路事故起数比为1.4:1,而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城市道路死亡人数的3倍,公路上平均每5起事故死亡1人,城市道路上平均每12起事故死亡1人。

(二)道路交通事故基本逐年增加,呈现恶化趋势,除了万车死亡率外,其他各项指标基本上逐年增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和万车死亡率高。

交通事故致死率是事故死亡人数与伤亡总人数之比。

我国交通事故致死率高于发达国家,20xx年我国交通事故致死率达到17.4%,而发达国家保持在1%-4%之间,万车死亡率虽呈下降趋势,但远远高于工业发达国家的1.2-1.9人/万车的水平。

大陆交通事故之初步分析

大陆交通事故之初步分析

大陆交通事故之初步分析
在过去的几年里,大陆地区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特点,初步分析这些交通事故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事故发生的原因
1.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过度超车、闯红灯、违法掉头、酒后驾车等都是人为原因导致的事故。

2.道路因素:有些事故是由于道路原因引起的,比如道路状况不好、路面湿滑、视线受阻、道路标志不清等。

3.车辆因素:部分交通事故是由于车辆问题导致的,例如制动系统失效、轮胎损坏、车速过快等。

二、事故的特点
1.死亡率较高:大陆地区的交通事故死亡率相对于其他地区较高,这与人口密集以及道路拥堵等原因有关。

2.事故原因多样: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人为因素最主要。

3.事故持续时间较长:大部分交通事故发生后持续时间较长,给交通运输以及当地居民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预防交通事故的方法
1.注重教育: 教育可以让人们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提
高驾驶和乘车的安全意识,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修建良好的道路: 为了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可以增
加道路的宽度和改进通行状况。

3.提高职业技能: 驾驶员应该接受必要的驾驶培训和考证,提高职业技能,提高驾驶水平。

4.加强执法: 针对交通违法行为,加强执法力度,增加对
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从而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总之,交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倘若加强公众的安全意识以及政府部门的综合治理力度,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打造一个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和特点道路交通事故是伴随着机动车的出现而产生的,是现代社会对人类安全最广泛、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灾害。

有效地开展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工作,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建国40多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基本上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而逐步上升的。

全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五六十年代为几百人至几千人,70年代为一二万人,到80年代高达四五万人,1992年死亡58729人,居世界第一,平均每万车死亡313人。

其中,1978~1992年15年中,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2866828起,死亡568709人,受伤1850936人。

1992年平均每天发生交通事故624起,死亡160人,受伤394人,直接经济损失176万元。

令人怵目惊心!分析1978~1992年的15年事故情况,前7年比较平稳,平均每年发生交通事故10万多起,死亡2万人左右,受伤8万人左右。

1985年起事故急剧上升,每年发生事故20多万起,死亡突破4万人,受伤13万多人;1986年事故增至29万起、死亡人数突破5万人、受伤人数达到18万人,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988年,形成了一个波峰,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居高不下,这一年事故死亡人数多达54814人。

1989年有所好转,共发生事故258030起、死亡50441人、受伤50441人。

1990年与1989年比较,事故次数减少257多万起、死亡减少5543人、受伤减少15526人。

可是1991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复苏,这一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264817起、死亡53292人、伤162019人,比1990年分别增加58%、82%和45%。

1992年全国交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这一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228278起、死亡58729人,伤144264人,尤其是死亡人数创建国以来最高记录,而且还呈上升趋势。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比其他各种运输方式的死亡人数都多,超过了各种生产事故的非正常死亡人数的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及原因分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6833-80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及原因分析(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一)公路交通事故多,公路交通的事故死亡率远高于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

20xx年,全国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389773起,造成80589人死亡、322694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58.4%、77.2%和65.3%,城市道路发生交通事故277734起,造成23783人死亡、171480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41.6%、22.8%和34.7%,公路与城市道路事故起数比为1.4:1,而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城市道路死亡人数的3倍,公路上平均每5起事故死亡1人,城市道路上平均每12起事故死亡1人。

(二)道路交通事故基本逐年增加,呈现恶化趋势,除了万车死亡率外,其他各项指标基本上逐年增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和万车死亡率高。

交通事故致死率是事故死亡人数与伤亡总人数之比。

我国交通事故致死率高于发达国家,20xx年我国交通事故致死率达到17.4%,而发达国家保持在1%-4%之间,万车死亡率虽呈下降趋势,但远远高于工业发达国家的1.2-1.9人/万车的水平。

(三)道路交通事故按全年、全天成时间不均衡分布,除了在常规的早、中、晚高峰出现明显外,在凌晨零至一时也是一个高峰时段。

以1999年统计可知,交通事故次数、死亡人数以6月份为最低谷,而最高峰集中在1、2月份,4、5月份和11、12月份。

同时,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即在季、月、周、时分布上具有周期性。

以20xx年的交通事故统计为例,交通事故受伤人数和事故次数整体上从月初至月中稍有回落,此后明显上升,到本月24、25日时降至谷底后开始反弹,26日升到本月的最高点后又开始回落,以此规律月复一月。

(四)经济发达地区较不发达地区交通事故相对较多,死亡人数多;沿海地区较内陆地区交通事故相对较多,死亡人数多。

根据20xx年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得知,广东、浙江、山东、江苏与四川五省道路交通事故数量位于全国前五位,合计297701起,占全国38.5%.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位于前五位的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与河南,合计41409人,占全国37.9%,除四川、河南外,其他省份均属于我国沿海及经济发达省份。

(五)绝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交通违法而引起的。

根据20xx年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因疏忽大意、超速行驶、措施不当、违规超车、不按规定让行、违规占道行驶、酒后驾车造成56128人死亡,占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51.3%,占机动车驾驶员原因造成死亡总数的65.3%。

(六)摩托车驾驶人、自行车骑车人和行人因交通违章造成的伤亡严重。

20xx年全国交通事故中,因摩托车驾驶人交通违法引发交通事故造成21156人死亡、124126人受伤,分别占死伤总数的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同时,由于自行车骑车人和行人在交通事故中常常处于弱势地位,一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很容易受到伤害。

20xx年自行车骑车人交通违法引发交通事故造成14664人死亡、52944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14.1%和10.7%.行人交通违法引发交通事故造成25673人死亡、68040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24.6%和13.8%。

(七)低龄机动车驾驶员成为交通事故的主要主体尤其突出。

在20xx年统计中,全国机动车驾驶员肇事727365起,造成死亡97821人,分别占总数94.08%和89.4%,其中驾龄不足三年的驾驶员肇事128806起,造成死亡15981人,分别占总数23.04%和25.59%。

(八)因大货车、摩托车肇事致死人数下降幅度较大,因小货车、农用运输车肇事致死人数略有增加。

20xx年大货车肇事115037起,造成22017人死亡、68008人受伤,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与受伤人数分别比20xx年减少了30225起、3113人和16274人,下降比例分别为20.8%、12.4%和19.3%,摩托车肇事97381起,造成20026人死亡、111797人受伤,事故起数比20xx年减少24881起,死亡人数减少1209人,受伤人数减少19652人,下降比例分别为20.4%、5.7%和15.0%。

小货车、农用运输车分别造成8476人和9734人死亡,分别比20xx年增加500人和315人,上升比例分别为6.3%和4.9%。

(九)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导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大幅度上升。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从1990年的1476.26万量迅速增加到20xx年的7975.68万辆,年均增长约15%;同时,机动化水平(千人拥有机动车数量)从1990年的12.91增长到了20xx年的61.76,年均增长约14%。

(十)农村人口、进城农民工以及城市个体劳动者是交通事故伤亡的主要人员。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城市范围不断扩大,道路不断延伸,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农民以及个体劳动者出行大幅度增长,交通参与活动日趋频繁,但同时由于这部分人口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交通安全意识薄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并造成伤亡。

20xx年农林牧渔业等农村人口、农民工和城市个体劳动者交通违法引发交通事故分别造成11914人、12603人和16447人死亡,45189人、48778人和97264人受伤。

此三类人员共死亡40964人,受伤191231人,占死伤总数的39.2%和38.7%。

二、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之所以呈现出以上特点,主要在于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元化和复杂化的。

因而只有通过对交通事故原因的分析,才能发现形成这些交通事故特点的原因。

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基本上可归结为人的因素、车辆因素和道路及其他因素。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形成交通事故特点的原因。

(一)人的因素交通是人类生存的四大根本需求之一,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许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人的原因造成的,抓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就必须抓住对人的教育和管理,所以说交通事故没有人的参与就谈不到交通事故。

人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主体,包括所有使用道路者,如机动车驾驶员、乘车人、骑自行车人、行人等。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其中有的是因机动车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违章行驶、操作失误;有的是因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所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活动的频繁,人与车、车与车之间的交通冲突机会增加,另外,由于人们受生活环境、作业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的心理素质、生理条件的制约,人的自由度很大,可靠性与机械相比是很差的,交通事故发生基率自然增加。

同时,人们的传统交通观念、出行习惯的沉积虽有所改变,但在短期内难以有较大的转变,人们群体文化素质不高及其提高速度与快速发展的交通事业之间不协调,交通意识转变速度与道路交通的发展、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管理的要求不协调,与交通管理的新技术、新手段不协调,这些也成为困扰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

最为突出的就是机动车驾驶员引发的事故,直接影响到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

(1)从驾驶员方面分析。

由于机动车驾驶员数量以及增长速度过高,群体文化素质不高,安全驾驶技术水平不高,部分驾驶员缺乏职业道德,交通违法行为严重,是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注意力分散、疲劳过度、休息不充分、睡眠不足、酒后驾车、身体健康状况欠佳等潜在的心理、生理性原因,造成反应迟缓而酿成交通事故。

引发交通事故及造成损失的驾驶员主要违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超速行驶、措施不当、违规超车、不按规定让行这5个因素。

其中疏忽大意、措施不当与驾驶员的驾驶技能、观察外界事物能力及心理素质等有关,而超速行驶、违法超车、不按规定让行则主要是驾驶员主观上不遵守交通法规或过失造成的,驾驶员驾驶技术生疏,情绪不稳定,也会引发交通事故。

同时,驾龄在2-3、4-5年的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次数多,死亡人数多,而驾龄为1年的驾驶员人数在驾驶员总数中并不占优势,但造成损失的比例却是最大的。

(2)从骑自行车人分析。

不走非机动车道,抢占机动车道;路口、路段抢行猛拐;对来往车辆观察不够;自行车制动系统失灵或根本就没有;骑车技术不熟练,青少年骑车追逐嬉戏等均可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3)从行人分析。

不走人行横道、地下通道、天桥;翻越护栏、横穿和斜穿路口;任意横穿机动车道,翻越中间隔离带;青少年或儿童突然跑到道路上,对突然行进的车辆反应迟缓、不知所措;不遵守道路交通信号及各种标志等,从而导致交通事故。

(二)车辆因素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中的主要元素,影响汽车安全行驶的主要因素是转向、制动、行驶和电气四个部分。

我国机动车种类多,动力性能差别大,安全性能低,管理难度大。

机动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处于各种各样的环境,承受着各种应力,如外部的环境应力、内部功能应力和运动应力,以及汽车、总成、部件等由于结构和使用条件,如道路气候、使用强度、行驶工况等的不同,汽车技术状况参数将以不同规律和不同强度发生变化,或性能参数劣化,导致机动车的性能不佳、机件失灵或零部件损坏,最终成为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因素。

在我国机动车(各种汽车、农运三轮、装载车与摩托车)拥有量增长迅速,数量激增的机动车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标志之一,机动车拥有量增加速度已大大超过了道路的增长速度,使得本来不宽裕的路面更是雪上加霜,使交通事故绝对数和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急剧上升,加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步伐比较快,而车辆性能更新速度还未能跟上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车辆高速行驶可靠性差、安全性差,导致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

车辆猛增的势头剧增不减,特别是一些人图便宜购买一些大城市淘汰的、已近报废的车辆,使得交通安全形势变得复杂。

有些本地的不符合标准,安全技术检测状况差以及报废的车辆仍在行驶,有些个体户的出租车昼夜兼程,多拉快跑,只用不修,导致车辆技术性能差,故障多,机件很容易失灵,引发交通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