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英语七大题型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
中考英语题型解读及答题技巧

中考英语题型解读及答题技巧下面谈谈各项题型的要求及答题技巧。
一、听力测试听力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口语的理解能力以及从真实性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归纳判断和正确应答的能力。
所用语言材料均源于考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场景,口语化特点显著。
话题涉及购物、天气、健康、学校、生活、文娱、体育以及节假日活动等多个方面。
形式多样,内容广泛。
听力的提高重在平时的训练,朗读课文是提高听力一种无可替代的好方法,因为朗读不仅可以有效地正音,正调、正思路,还可以加深对词句结构的理解,领悟字里行间情绪的变化,对于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听力起到重要作用。
新课上完后,一定要认真、反复地听课本磁带,直到懂为止。
其次还要课堂上多听老师说英语,加强听力训练。
平时在做听力训练时,对自己的错误要弄清楚是语法问题还是理解问题或是词汇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
考试技巧:1.快速读题。
拿到后就快速读题,并可适当地做一些标记,有目标地去听。
它使考生由被动转为主动,有利于答题的良好发挥。
2.放松心情。
许多学生对听力都有一种畏惧心理,考试前要学会放松心情,坦然自信。
切不可因一个单词或句子没听清而影响后面的答题。
要抓住关键词,抓主要线索,同时尽力记录下材料的基本事实,如时间、地点、事件等。
记录时一、二个词即可。
二、单项选择单项选择作为一项语言知识运用题,是各省中考的必考题型。
它的特点是考点多,覆盖面广,题量大,潜隐性强。
在考查纯语法、词汇的基础上,更增加了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词法、句法、惯用法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打牢基础。
对于课文中的词汇、词组及习惯用法一定要熟练掌握。
系统复习各种时态和语态的结构与用法,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
2.收集错题。
在模拟训练时,要注意收集错题,弄清错误与混淆的原因,加以归纳整理,引起重视。
尤其是固定搭配及各类动词的用法。
如情态动词,宾语为不带“to”的动词,以及宾语为“ing”的动词等等。
2023年中考英语各题型解题策略及注意事项(实用,必备!)

2023年中考英语各题型解题策略及注意事项总体来说1、卷面整洁;2、书写工整;3、字要适当写得稍大且重一些;4、主观题要写大段文字时,写之前稍微安排布局下;5、一定要看清规定答题区域;6、灵活运用“分点答题”;7、语言简洁,突出关键词;8、表述规范,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各个题型详解:(重点看阅读,语法填空,翻译和作文及后面的高频单词)一、听力:(时间分配20m)1.听之前要先浏览题目,通过题目可以适当猜测听力内容,做到心中有数2.划出题目和选项中的关键词,帮助快速选出正确答案3.注意问题中所指向的人物4.时间和数字要特别仔细听,并适当做笔记,注意区分几十(-ty)和十几(-teen)。
当对话中出现几个时间,前面所提到的时间往往都是不对的,有时可能会需要进行简单的计算,要适当做笔记;当涉及数目较大时,要注意英语中数字是三位一起读的,书写是每三位一个逗号5.注意区分特殊疑问词和时间状语二.阅读图表阅读(AB篇,时间分配7-10m)1.审题要仔细:把题干或选项中关键词圈化出来,去图表中一一对照。
2.注意易错点:时间:weekday(工作日)/ weekend(周末);a.m.(早上)/p.m.(晚上);week(周);month(月份);year(年)价格:30% off/discount(减30%的价格);$5 off/discount(减5美元的价格);half price(半价);free(免费)save:节省年龄:adult (成年人);students(学生);child/kid/ children(孩子);couple:夫妇,一对60 years old and above(60岁及以上);under 6(6岁以下)绝对化表述:all 全部;must 必须;never绝不,从不;only只有,唯一,any任何……3.注意图表来源:报纸newspaper杂志magazine小说novel 通知notice广告ad网页website 诗歌poem 旅游小册子travel/ trip book阅读理解(CD两篇短文,时间分配15-20m)审题:找出题干或选项的关键词(人名,地名,时间……)阅读全文,确定该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对照题干和选项进行分析选择,排除干扰项注意做题时要标记好信息点和题号,便于检查。
中考英语题型分析及技巧

一、中考试题详解 二、中考试题趋势 三、中考复习策略
中考英语试题类型
1.听力 2.单项选择 3.完型填空 4.阅读理解 5.听力填空 6.补全对话 7.阅读理 解(二) 8.词语运用 9.书面表达
题型专项提高—听力
1、听力方法点拨:耐心、认真、反思 2、听力模拟训练:鼓励学生每天听,每天练。 要保证每周一次全真训练。 3、课堂听力训练方法:
听力答题技巧:
1.调整到良好的待听状态。 2.拿到试卷后快速审题。 3.听力过程中注意对重要信息的记录,可以写汉字。 4.注意题干中的否定表达,如:NOT wrong, NOT true ,doesn’t 等等。 5.卷二听力部分的书写要引起高度注意。 6.动手做笔试题前,务必要根据听时保留的印象, 对试题进行检查 , 尤其是刚才拿不准的题和卷二 的文字题。
【解析】选A。It+be+形容词+(for sb. )+to do sth. “(对某人来说)做 某事是 ……” 该句意为“自从修建了这条铁路以来,我们从邵阳去上海 很容易了”,故答案选A
9. — Could you tell me _______ ?
—Of course, last night. A. when you reached Chengdu B. when did you reach Chengdu C. how you came to China D. how did you come to China 【解析】选A。考查宾语从句。宾语从句用陈述句语序,首先排除B、D 两项。由答语“——当然,昨天晚上。”可知问句提问的是时间,排除 C,故选A。
同音不同义的单词
weather, whether father, farther son, sun flower, flour right, write see, sea leaves(离开), leaves叶子(复) left (左边) left 离开(过去式)
中考英语常考七大题型及答题技巧汇总

中考英语常考七大题型及答题技巧汇总
属于考查各项基础知识的传统题型,此题内容涉及语法、词汇、惯用法、句型、口语功能等方面。
此题灵活,覆盖面广,但多数题目源于课本或化于课本。
答题技巧:
1、题目有语境,吃透语境,把握题干的全部信息,并从词法、语法、惯用法、词的搭配等多方面考虑。
2、对话构成题干,更生活化,更灵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断定答案。
1、第一遍要通读全文,掌握大意,不用急着做题。
2、抓住结构、语意及逻辑三条线索,推断和预测选项。
利用上下文的提示,用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扫清部分词汇理解上的障碍。
必须从空缺句的内部结构入手,从语法、词语固定搭配、词形变化等角度考虑,务必使所填的单词准确无误。
3、要特别注意语法,如单词的各种形式的变化,种类句型的结构等。
作文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而且它也是中考的一个必考题目。
英语的作文写起来其实要比语文的作文容易多了。
只要平时多背一些英语范文,同时积累一些常用句式和词组,对于你来说英语的中考作文应该都不难。
答题技巧:
1、认真审题:弄清楚该题目究竟要表达什么,吃透要求,选好人称、有提示词,不要漏掉提示词语。
2、语言地道:尽量使用你初中读本中学过的句子、常用的短语、习惯用法。
表达要正确。
3、不要跑题:理解脉络,抓住重点。
4、仔细检查:注意时态、语态、人称是否上下文一致,单词是否有单复数的错误,拼写的错误,字数是否达到要求等。
中考英语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

中考英语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1、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此题主要考查在语境中对语法、词汇和习惯用语的掌握情况。
特点:话题和语境因素较强,侧重基础知识,强调灵活运用。
该板块主要是针对语法、词汇。
常考考点为:冠词,代词,介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动词(连系动词、情态动词、时态、被动语态等)、非谓语动词、动词短语辨析、宾语从句等。
答题技巧:关键词法,辨析排除法,语义语境推测法,题目有语境,吃透语境,把握题干的全部信息,并从词法、语法、惯用法、词的搭配等多方面考虑。
“单项选择”题中常常隐含着“陷阱”,解答此类题目时我们应该要注意以下两点:(1)认真审题,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2)在考虑固定句式或固定搭配的同时,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语义逻辑。
2、综合填空A(用所给动词或词组的适当形式填空。
每小题2分,满分10分,选词正确得1分,形式正确再得1分:)主要考查动词的五大时态(一般现在,一般过去,一般将来,这三大时态的主动和被动以及现在进行,现在完成的主动时态)。
答题技巧:一看词,选对动词(根据词意和句意)这一步非常重要,只要选对单词就可以得1分。
二读句,找时态标志(时间状语、相关动词或语境),确定时态和语态词。
三找固定搭配和用法,套用构成(注意动词的形式)。
四注意主谓一致。
最后检查5+1 (5种时态1个被动)。
3、综合填空B:(根据所给汉语和句意提示,完成句子。
每小题1分,满分5分)主要考查除动词之外的五个黑体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等。
答题技巧:不仅注意单词的正确拼写,还要注意这个单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形式,如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副词的原级、比较级、最高级,注意观察题干中的标志词。
4、综合填空C:(短文填空,选择恰当的单词填空,每词限用一次。
有两个多余的选项。
每小题1分)。
考查词性的运用和对语篇的整体理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代词、介词等的正确使用。
答题技巧(1)知词性:通读12个单词,知晓汉意和词性,分辩实词虚词;(2)知大意:跳读短文,了解大意,注意有无固定搭配;能确定答案的直接作答;(3)辩所缺:观察挖空句,分析所缺句子成分,根据词性作出选择,兼顾上下文的连贯性。
中考英语常考七大题型及答题技巧总结

中考英语常考七大题型及答题技巧总结中考英语主要考查七类题型,分别是听力、单项选择、句子翻译、完型填空、补全对话、阅读理解、句意填词、改写句子、作文。
英语要想取得较高的分数,除了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单词、语法之外,还要掌握每种题型的答题技巧。
题型一:听力听力主要就是一些选择题,需要考生通过听录音里面的对话、短文、然后回答相应的问题。
听力题重在了解题目的问题,然后才是听录音里的内容。
答题技巧:1、勾划题重点,关键词,特别是一般疑问句的答语。
2、做好笔记,学会记下数字,比如时间,数字,年份等,因为很多时候关于数字需要进行计算,而不是简单的答案。
3、听短文时,特别注意题目的关键词,以及选项的关键词,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短文,没听到的及时看下一题,等下一遍的时候再做之前没做的。
题型二:单项选择属于考查各项基础知识的传统题型,此题内容涉及语法、词汇、惯用法、句型、口语功能等方面。
此题灵活,覆盖面广,但多数题目源于课本或化于课本。
答题技巧:1、题目有语境,吃透语境,把握题干的全部信息,并从词法、语法、惯用法、词的搭配等多方面考虑。
2、对话构成题干,更生活化,更灵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断定答案。
3、注意综合性的知识,切记“语不离句,句不离文,语法不离语境”。
用排除法选出答案。
题型三:句子翻译它要求考生有较精准的语言素养,考查考生对词义的理解、词汇的拼写、词性的选择和运用,以及固定搭配、句子的类型结构、句子的时态等方面的能力。
答题技巧:1、联系课文中所学到的动词、固定搭配词组,学会仿写。
2、从简单句的基本句型出发,写完之后默读一遍检查自己的句子是否符合。
题型四:完型填空完型填空的考查比较综合,往往是一篇文章中有10个空,要求考生去填。
通常会考查到动词固定搭配、单词含义、语感、上下文联系等。
完型是相对较难的题目,需要考生反复去推敲答案。
答题技巧:1、第一遍要通读全文,掌握大意,不用急着做题。
2、抓住结构、语意及逻辑三条线索,推断和预测选项。
最新中考英语题型分析及应试技巧

中考英语题型分析及应试技巧>中考英语应试技巧>一、听力听力题主要考查整体理解和获取对话核心信息的能力。
应试技巧:1.克服紧张心理,放松自己。
心态平稳,才能有效发挥。
2.试卷下发后,浏览问题题干,快速预测,以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
3.集中注意力听录音,果断答题。
4.要学会放弃。
如果有部分信息确实没听清楚,不要纠缠,马上放弃,以免影响后面答题。
5.平时听力训练时要养成简写速记的习惯。
>二、完形填空完形填空题考查词汇知识、阅读能力、逻辑推理判断能力。
应试技巧:1.快速通读短文,把握大意。
特别注重首尾句的理解,抓住各段的主题句,理顺思路,为后面答题做好铺垫。
2.在通读全文、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固定搭配、习惯用法、上下文暗示先选出一部分答案。
然后细读全文,联系上下文内容、短语意思、语法法则、固定搭配等,对选项进行逐一比较和筛选,排除错误选项,最终确定正确答案。
3.个别无法确定答案的,先跳过,往往能从下文暗示中找到答案。
4.通读全文,验证答案。
完成答案后,把所选的答案代入原文,通读全文,对所选答案进行核实调整。
重要提示:切忌不通读全文,看一空填一空。
>三、阅读理解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应试技巧:1.先看问题,再阅读。
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明确作者观点和态度,寻求所需要的信息。
2.注重主题句,各段的首尾句。
3.概括大意,揣摩文章中心,掌握主旨和作者意图,不要过分推敲语言点。
4.遇到生词要根据上下文或语境猜词义,不必停顿时间过长。
>四、书面表达书面表达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应试技巧:写作前:1.审题。
审题要仔细,理清写作的体裁和格式,明确信息要点及词数限定等。
抓住主旨要义,形成书面表达的思路及框架。
2.整编。
整合信息要点,分清段落层次,编写出提纲。
写作中:1.根据体裁和信息要点明确作文所需要的重点句型和短语,尽量使用自己熟知的句型和短语。
初中英语考试中常见题型分析与高分策略

初中英语考试中常见题型分析与高分策略初中英语考试是许多学生备战的一大挑战,其中各种题型的设计常常是他们头疼的问题。
本篇文章将分析初中英语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并提供一些高分策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应对。
单词拼写题单词拼写题是考察学生对基础词汇拼写的重要题型。
在应对这类题目时,建议同学们多加练习常见单词的拼写,注意规则和特殊拼写形式,例如前缀、后缀等。
背单词是提高拼写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要注意细节,避免常见的拼写错误。
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考察学生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的重要环节。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抓住文章主题,理清文章脉络。
理解每个问题的要求,注意关键词,尤其是细节题要细心。
可以通过平时多读英文文章、故事,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完形填空题完形填空题考察学生对上下文语境的理解能力。
在解题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主题,通过上下文逻辑关系推测空白处的词语。
平时多阅读英文文章,培养对语境的敏感度,能够更准确地填入合适的词语。
作文题作文题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写作时要注意结构清晰,逻辑连贯,语言表达准确。
在备考阶段,多练习写作,积累一些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提高写作水平。
注意审题,抓住作文要求的重点,围绕主题展开,不要跑题。
高分策略多练习:熟能生巧,多做题能够熟悉各种题型和解题技巧。
注意积累:背单词、多读英文文章,积累词汇和阅读能力。
理解题意: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确保理解清晰再作答。
时间分配: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一题目上花费过多时间。
检查答案:答题完毕后留出时间检查,确保无错漏。
通过以上分析和策略,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初中英语考试中更加游刃有余,取得优异成绩。
加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英语七大题型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
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任军利
一、“听力理解”命题与备考
听力材料范围包括:《英语课程标准》中《功能意念项目表》和《话题项目表》中的常见内容,例如:介绍、送别、感谢、邀请、祝贺、约会、就餐、看病、问路、购物、道歉、文娱体育等和中学生生活紧密的话题。
例如:2007年北京课标卷听力试题。
听力理解录音稿设问特点:听力理解的材料多为口头材料,突出了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大多题目以问句形式出现。
主要考查学生对口语材料中最基本信息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听力测试题多以特殊疑问句的形式来设置。
例如:What? How? Where? When? Who? Why? Which? Whose?等等。
二、“单项填空”命题与备考
主要考查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惯用法等。
本题不再单纯考查学生对语法规则的识记,而是设置微型语境,置语法知识的考查于情景之中。
例如:
1)--Would you like some _____?
--No,thank you.I’m not hungry at all. (07年陕西省卷)
A.tea
B.water
C.bread
D.coffee
2)--Nancy,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fly to Canada?
--Sorry, I don’t know. But I can telephone my father to _____ it for you.
A.do
B.check
C.catch
D.find (07年江西省卷)
3)---Tony, _____ you _____ smoking?
--Yes. Drinking tea is my favorite now. (07年河南省卷)
A.will; stop
B.did; stop
C.would; stop
D.have;stopped
4)Look! The kite in the sky are in different _____.Some are big and some are small. (07年山东济宁卷)
A.sizes
B.colors
C.prices
s
三、“完形填空”命题与备考
根据全国2007年中考英语试题评价课题组的量化统计,多数试题在选材时考虑材料
的教育性、趣味性或实用性。
许多文章或体现了人世间的亲情、友情,或渗透着爱心、友善、真诚与关怀,或饱含人生哲理,催人奋进、给人自信,读后令人感动,使人深受启发。
完形填空短文绝大多数是以叙事性为主的记叙文。
这些文章的特点是:①生动幽默(例如:07年陕西省考题关于有惊无险拼命追车送还钱包的故事);②触及情感(例如:07年福建福州考题关于给年迈父母打电话总是连续拨两次的故事、06年四川成都考题关于母女情深的故事);③富含哲理(例如:07年四川成都考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钥匙了解锁的心,所以能顺利打开锁,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彼此了解)。
四、“阅读理解”命题与备考
阅读理解的考查内容包括:①理解主旨和要义。
②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
③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④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⑤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例如,07年福建南平卷。
阅读理解命题干扰选项设计特点:
①以偏概全,断章取义。
命题者常常利用生活常识编造选项,把文中的一些事实细节当成文章的主旨,这些事实往往是正确的但不全面。
②偷梁换柱,张冠李戴。
有时命题者会从文章中抽出一些原句,在细微处做些改动,因果倒置或把A的观点说成B的观点。
③用常规含义代替文中词义。
有的词有一词多义现象,命题者常用一些常规词义来麻痹考生,唯一的办法是根据上下文推测其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
④过度引申,扩大范围。
有时一些干扰项虽然是文章推出的,但却被命题者借题发挥,大大超出文章范围。
五、“任务型阅读”命题与备考
任务型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它是“阅读理解题”的另外一种方式,但比阅读理解容易,答案可直接在文中找到,不须转弯抹角。
任务主要指在实际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订航班、订旅馆、交房租、买东西、借书、写通知、写电子邮件、制定计划等等。
填写表格型试题解题指导:首先通读全文,熟悉大意;然后仔细审读所给表格考查的内容。
对于能直接从材料中找到的答案,可先将其填入表格,需要归纳总结的可再读一遍原材料后再确定答案。
六、“补全对话”命题与备考
根据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有下列趋势:
1.侧重考查在特定的对话情景中运用日常交际用语的能力。
2.内容上侧重考查以打电话、购物、看病、约会、问路等为主题的对话,辅以考查问候、介绍、告别、感谢、祝愿、请求允许、表示同意等日常交际用语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侧重上下文对照,考查捕捉关键词的能力。
做补全对话题时,有时单看一句是得不出正确答案的,需要再阅读下句,甚至若干句后才有“茅塞顿开”之感。
4.侧重结合生活,考查利用常识解题的能力。
看是否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常识,能否利用生活常识作出恰当的选择。
七、“书面表达”命题与备考
书面表达题材的特点:①题材内容丰富,意义具有一定的教育性。
如:07年江苏扬州卷;②素材是学生经历过或可能经历到的,便于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如:07年青海省卷;
③命题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人文关怀。
如:07年江西卷。
请看陕西省2004-2007年试题:
▉记事。
例如:陕西省2006年中考书面表达
你是一名中学生,你家隔壁住着一位老人,你打算为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请就此写一篇短文。
短文的开头已给出,但不计入总词数。
▉写人。
例如:陕西省2005年中考书面表达
请你参考图中的信息,写一篇关于你的同学获朋友的小短文。
所给信息:Zhou Yi: 14;tall/short; thin/strong; kind; favorite sport; listen to music; read books…
▉写信。
例1:陕西省2007年中考书面表达
你的美国笔友Tonny想学汉语来到了北京,请给他写一封信,告诉他如何学习汉语。
例2:陕西省2004年中考书面表达
假如你叫张强。
请根据下面美国朋友Bob的来信内容,结合你自己的情况写一篇语言连惯、符合逻辑的英文回信。
如何美化语言?如:以Sam’s first time to a zoo为题目写的作文:
第一遍: 言之有物,切中题意。
不漏要点写的作文;
第二遍: 语言准确多样, 运用得体。
增加时间状语(Early in the morning, for the first time. At middy, after that, At five o’clock)后的作文;
第三遍: 逻辑清楚,体现整体性。
增加表达感情的句子(It was so exciting. We really had fun. It was amazing. I really had a good time and it was a nice thing to remember. )后的作文:
Sam’s first time to a zoo
I went to the zoo in Beijing with my class when I was ten. Early in the morning, we traveled to Beijing by bus. I can remember seeing an elephant for the first time. It was so exciting. At middy, we ate our lunch in a park near the zoo. We really had fun. After that We visited the snakes and crocodiles. It was amazing. At five o’clock, we got on the bus and we drove home. I really had a good time and it was a nice thing to reme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