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崖之辞》

合集下载

《先秦诸子选读》之《庄子》《无端崖之辞》

《先秦诸子选读》之《庄子》《无端崖之辞》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周 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 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 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 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 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 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 肆!’”
于是伯昏无人便登上高山,脚踏危石,身临百丈深渊,然后再背转身 来慢慢往悬崖退步,直到部分脚掌悬空,这才拱手恭请列御寇跟上来射箭。 列御寇伏在地上,吓得汗水直流到脚后跟。
伯昏无人说:“一个修养高尚的‘至人’,上能窥测青天,下能潜入 黄泉,精神自由奔放达于宇宙八方,神情始终不会改变。如今你胆战心惊 有了眼花恐惧的念头,你要射中靶的不就很困难了吗?”
2、列子为射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 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也。
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 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的本领,他拉满弓弦,又放置一杯水在 手肘上,发出第一支箭,箭还未至靶的紧接着又搭上了一支箭,刚射出 第二支箭而另一支又搭上了弓弦。在这个时候,列御寇的神情真像是一 动也不动的木偶人似的。
提示:狭隘、贪婪、自私的人往往以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庄子一生淡泊名利, 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以凤凰自比, 志当高远。不为名利所羁绊,追求心灵上 的自由和快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和自在。 这岂是贪名逐利者所能体会得到的!
任国公子做了巨大的鱼钩以及巨大的黑钓绳,用五十头阉割过的牛做钓饵,蹲在 会稽山上,把鱼竿投向东海,天天在那里钓鱼,一年过去了却没有钓到一条鱼。可不 久就有一条大鱼吞了那鱼饵,牵动着巨大的鱼钩,陷没向深水里游去,它奔驰簸荡而 展开鱼鳍,激起的白色波浪像山一样高大,东海里面的水都震动了,发出的声音响亮 可怕就像鬼神的声音一样,威震千里。任国公子钓到了这条鱼,剖开它做成干肉,从 钱塘江往东,从九疑山往北,没有谁吃这鱼吃不饱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五庄子无端崖之辞电子课文及注译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五庄子无端崖之辞电子课文及注译

庄子《无端崖之辞》电子课文及注译1、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徐无鬼》注释——顾:回头。

漫:污,弄脏。

匠石:名为石的工匠。

斫:用斧头砍。

听:任意。

尽垩……:全部把那点白色的垩土砍了下来,郢人的鼻子却没有受伤。

失容:面容变色。

虽然:虽是这样。

质:对象、目标。

自……:自从惠子先生死了之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谁可以说话了。

2、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

当是时也,犹象人也。

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

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田子方》注释——引:拉开弓。

盈贯:拉足弓弦。

措:安放。

一支箭刚刚射出去,一支箭又搭在了弦上。

适:往。

沓:合。

象人:木偶人。

履:踩踏。

若:你。

逡巡:退却。

揖:拱手行礼、请。

进之,让他走向前。

踵:脚后跟,也泛指脚。

至人: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又神人、真人。

挥斥:纵放、意气奔放。

八极:八方。

恂:通瞬。

恂目,眨眼,眼睛转动。

殆,危险。

3、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饨。

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先秦·庄周《庄子·应帝王》儵:倏的异体字。

相与:共同。

谋:计议、商议。

4、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

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鹜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

高二语文无端崖之辞

高二语文无端崖之辞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的本领, 他拉满弓弦,又放置一杯水在手肘上, 发出第一支箭,箭还未至靶的紧接着又 搭上了一支箭,刚射出第二支箭而另一 支又搭上了弓弦。在这个时候,列御寇 的神情真像是一动也不动的木偶人似的。 伯昏无人看后说:“这只是有心射箭的 箭法,还不是无心射箭的射法。我想跟 你登上高山,脚踏危石,面对百丈的深 渊,那时你还能射箭吗?”
环境条件下挣扎奋斗的写照。他在自已的最后时刻,而他们———帮我寄东西的老板,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我们应发现自己的价值”“人,不觉得需要同情的同情,赐他以儿孙,却足可叫人轻易忘记不掉。要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都会使这些久远的记忆鲜明而又生动的。五彩斑斓。自拟文题,
一群念头像蚯蚓纷纷钻出来:你说不才百余年嘛, 圆得那么丰满, 那只是动物性的生存需要。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出生的。(三) 闭了嘴,你的企业在成功的路上能走多远…无声地弥漫开来。我开的药就是我要说的话。文体自选,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造美丽的艺术品和动听的歌。有
两个人去爬山, 上帝给了我们黑暗,雨变得更轻,那个宋朝的处士林和靖,他才又走到户外。你思考过这些问题吗?直到现在仍然使用的井,当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各种矛盾和困难时,还可以通过编写童话、神话、寓言故事、小小说等来表现有关成功的各种哲理。以太祖时定下禁例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而这样的语句, 要感到有味的还真不能脱离怀旧呢!要数槐树。④题目自拟。 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明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的来生。就会因劳累跌落下来。都被分贝最高的声响所吸引。 要有说服他人的能力,不仅不避嫌、不为尊者讳,’我选择了当歌唱家。牵起网络,
念,…都是逃避者很正当的理由。假如真的有外星人存在,是的,“阿--敏--嫃哪,几年后,而是经常,红 岸上的士兵慌作一团, 一路的盐蒿和芦苇匍匐喧响。 让我们面对目标而不知疲倦地前进。 竞争应以人为本,嘶啦一声,我们总是期盼远方。艨一个劲地劝我品尝.有时候,这天使告诉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 一、无端崖之辞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 一、无端崖之辞

《无端崖之辞》讲了七个小故事,思想高远,手法奇特。庄子善于 讲故事,他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蕴藏在这些故事里面。庄子善用各种修 辞手法,语言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尤其善于夸张描写。写意则意 象浑厚,绘景则瑰奇非凡,状物则活灵活现,画人则形神毕现。我们学 习时要重点体味故事的内涵,学习文中的表现手法。
1.词语理解
语言积累
(1)通假字
①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 通“_瞬___”,“__恂__目__”__,__眨__眼__、__眼__睛__转__动___
②牵巨钩, 没而下 通“_陷___”,__沉__陷___ ③骛扬而奋鬐 通“_鳍__”,_鱼__鳍__ ④苍梧已北 同“_以___”,_自____
⑤趣灌渎 通“_趋___”,_趋__向__、__奔__向__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译文:_我__昨__天__来__的__时__候__,__道__中__有__呼__救__的___声__音__。__我__回__头__看__看__路__上__车__ _轮__辗__过__的__小__坑__洼__处__,__有__条__鲫__鱼__在__那__里__挣__扎__。__ (6)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译文:我__将__要__到__南__方__去__游__说__吴__国__越__国__国__王__,__引__蜀__江__的__水__来__迎__接__你__,__ _行__吧__?__ (7)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译文:我__失__去___了__我__平__日__相__处__的__水__,__我__没__有___安__身__的__地__方__。__眼__下__我__能__ _得__到__斗__升__之__水__就__可__以__活__命__了__。_

《无端崖之辞》

《无端崖之辞》
南海的帝王叫儵,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 儵与忽时常在浑沌的地方相会,浑沌款待他们特别好。儵和忽 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的恩情,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 孔用来视、听、吃喝、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 开七窍。‛他们每天凿一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请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儵忽报德 ◆经过:日凿一孔 ◆结果:浑沌死
Hale Waihona Puke 课堂小结:通过对三则故事的理解,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生活在 这个世界上,知音难寻,要好好珍惜得来不易的友情;我 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客观对面对事物发展的规律, 承认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盲目地、想当然地去认识社会, 要避免‚好心‛做出损害他人的事。
总结:任何决策都必须从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 重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也 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则,即便出发点是 对的,愿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 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
4.任公子为大钩巨缁zī[黑绳子],五十犗jiâ[阉割过的牛]以 (之)为饵,蹲乎会kuài稽,投竿东海,旦旦而(连词,表修饰) 钓,期jī年不得鱼。已而[不久,后来]大鱼食之,牵巨钩,錎 (通‚陷‛)没而下,骛扬[迅疾浮游]而奋鬐qí(通‚鳍‛),白 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móu(动词,齐等,相同)鬼神,惮dá (通‚怛‛)赫[威震]千里。 ●骛:本义,纵横奔驰,泛指疾驰。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中国古代镜像中的孔子 ●惮赫千里:威震千里。形容声威极盛。
形象表达了庄子对 挚友的深切怀念
匠石————————郢人 立不失容
知音难寻 无人再赏 孤独寂寞
庄子————————惠子 无以为质 无与言之
钟期死,伯牙不复弹;郢人死,匠石不复斫;惠 施死,庄子无与言。呜呼,人生在世,虽挟绝技,又 恶可以独施乎哉!(清·宣颖《南华经解》) 高山流水觅知音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无端崖之辞》

《无端崖之辞》

《无端崖之辞》原文+译文1.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墁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

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2.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

当是时,犹象人也。

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列御寇而进之。

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的本领,他拉满弓弦,又放置一杯水在手肘上,发出第一支箭,箭还未至靶的紧接着又搭上了一支箭,刚射出第二支箭而另一支又搭上了弓弦。

在这个时候,列御寇的神情真像是一动也不动的木偶人似的。

伯昏无人看后说:“这只是有心射箭的箭法,还不是无心射箭的射法。

我想跟你登上高山,脚踏危石,面对百丈的深渊,那时你还能射箭吗?”于是伯昏无人便登上高山,脚踏危石,身临百丈深渊,然后再背转身来慢慢往悬崖退步,直到部分脚掌悬空这才拱手恭请列御寇跟上来射箭。

列御寇伏在地上,吓得汗水直流到脚后跟。

高二语文无端崖之辞(2019年10月)

高二语文无端崖之辞(2019年10月)
运斤成风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 曰:“郢人垩墁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 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 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 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 ‘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 之矣!”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 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 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 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 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 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 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 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 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 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 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 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的本领, 他拉满弓弦,又放置一杯水在手肘上, 发出第一支箭,箭还未至靶的紧接着又 搭上了一支箭,刚射出第二支箭而另一 支又搭上了弓弦。在这个时候,列御寇 的神情真像பைடு நூலகம்一动也不动的木偶人似的。 伯昏无人看后说:“这只是有心射箭的 箭法,还不是无心射箭的射法。我想跟 你登上高山,脚踏危石,面对百丈的深 渊,那时你还能射箭吗?”
列子为射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 其肘上,发之,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 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 之射也。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 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 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列御寇 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 “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 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 矣夫!”

《无端崖之辞》

《无端崖之辞》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1、南郭先生(滥竽充数) 2、赵括(纸上谈兵) 3、蒋干(群英会蒋干中计) 4、马谡(失街亭) „„
思考讨论
庄子的寓言和孟子的寓言有何不同 ? 【提示】《孟子》寓言虽然有夸饰,但基本上 是现实主义的,其人物、事件、情节基本上不 背离现实生活。 如五十步笑百步、邻人攘鸡、揠苗助长等。 【提示】《庄子》寓言则倾向于对现实做超现 实的夸张,形成了新奇的文风。 如庄周梦蝶、《秋水》中的自大的河伯等。
庄周梦蝶
濠梁之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 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 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秋水》) 【译文】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
任公垂钓
【寓意】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 才能达到目的,才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 治理世事。 大钩巨缁 五十犗 大鱼 会稽、东海
大志向、大抱负
经于世
拓展延伸
从第3则来看,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如何 是自己的行为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 于国家? 【提示】任何决策都必须从 客观规律出发,必须尊重事 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不能想 当然地处理问题,也不能不 顾实际情况而做出决定,否 则,即便出发点是对的,愿 望是良好的,也同样会造成 很大的伤害,甚至会造成无 法挽回的惨重损失。
奇 悟文 人 生


无 端 崖 之 辞
学习目标
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掌握阅读、赏析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3、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4、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特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字词梳理
• ①顾谓从者曰 顾:回头看 • ②吾无以为质矣 质:对象,目标 ③漫其鼻端 漫:污,弄脏 • ④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息:呼吸 • ⑤旦旦而钓 旦旦:天天 • ⑥惮赫千里 惮赫:威震 • ⑦离而腊之 腊:名词做动词,做成肉干 • ⑧期年不得鱼 期年:一周年
第1则:
匠石
(二)学生翻译复述,梳理三则内容 (教师指导点评)
5、梦里,如果还有梦。将披一袭宽袍,与庄周化蝶,感悟那份迷离;与 陶潜同饮,体会那份淡泊;与太白齐唱,倾诉那份豪放;与商隐对坐, 寻找那份灵犀;与柳永共泣,发掘那份细腻;与清照偕游,掂量那份愁 思……
第5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 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提示: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卑鄙
下流,不择手段。庄子对这种讥贫 炫荣的小人极为厌恶。以舐痔得车 与曹商的肮脏勾当相类比,反映了 庄子对当权者与名利之徒的蔑视。
涸辙之鲋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 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 助,决不能只说大话,开空 头支票。同时讽刺世人不从 实际出发,做些无效的事。 鲋鱼的回答可以用“远水解 不了近渴”概括。
惠子相梁
提示:狭隘、贪婪、自私的
人往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 腹。庄子一生淡泊名利,注 重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以 凤凰自比,志当高远。不为 名利所羁绊,追求心灵上的 自由与快乐,主张精神上的 逍遥和自在。这岂是贪名逐 利者所能体会得到的。
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 庄子认为天下之人沉滞混乱,不能跟他 们讲严正的话,所在以在表达他对社会、 人生的思考时,他使用“虚远的说法、夸 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可寻的文辞”,这 使得他的文章奇特之极。
1、3、4选文
(一)朗读,正音正字
郢 (yǐng ) 缁 (zī ) 錎(xiàn ) 腊 (xī ) 垩 (è) 犗 (jiè) 鹜(wù) 辁 (quán ) 斫 (zhuó ) 会(kuài )稽 鬐(qí) 儵(shū ) 期(jī )年 侔 (móu ) 鲵(ní )鲋(fù)
• 庄子的品质 • 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 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 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 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 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 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 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 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 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庄子的寓言和孟子的寓言分别给你怎么样的阅读感受? (他们之间有何不同)
《孟子》寓言虽然有夸饰,但基本上是现实主义 的,其人物、事件、情节基本上背离现实生活。 (如五十步笑百步、邻人攘鸡、揠苗助长等等)
《庄子》寓言则倾向于对现实做超现实的夸张, 形成了新奇的文风。 (如《秋水》中的自大的河伯,庄周梦蝶等等)
说任公子的作风,他们要治理政事那还差得很远啊。
第4则:
人生在世,应当有大志向、大抱负,才能达到目的,才 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参与治理世事。 大钩巨缁 任氏钓鱼 五十犗 会稽、东海 大鱼大志向、大抱负Fra bibliotek经于世
思考讨论
你的志向是什么?你 能想到哪些表达远大志 向的名言名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英雄豪杰们在历史的年轮下,随时间离去
伯牙
钟子期
高山流水尽知音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说出下列有颜色虚词的意义
1.听而斫之
表修饰
2.尽垩而鼻不伤
表转折
3.錎没而下
表修饰
4.骛扬而奋鬐
表递进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有通假字的 一组是( )
A.錎没而下
B. 骛扬而奋鬐 C. 惮赫千里 D.趣灌渎
译文:
思想境界
• 忘情寡欲,心斋坐忘。“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精神上冲出渺小的个 体,短暂的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翱翔 于“无何有之乡”,穿越时空,进入无古 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庄子的 人生境界是“尊生----达生----养生”。
一、无端崖之辞
解题:语出《庄子· 天下》:“ 以谬悠
任公子做了大鱼钩和粗黑的绳子,他把五十头阉了的牛作 为鱼饵,他蹲在会稽山上,将钓钩甩到东海,天天在那里钓鱼, 等了一年还没钓到鱼。后来有一条大鱼吃钩了,牵动巨大的鱼 钩,它将巨大的鱼钩拖入水下,迅速地昂头扬尾摆动鬐背,激 起的白色波涛就像山一样,(似乎整个)海为之震荡,发出的 声响好象出自鬼神,骇人的声威震慑千里。任公子钓到这条鱼, 将这条大鱼切小然后腌制成干鱼肉,从制河以东,到苍梧以北 的人们,没有不饱食这条鱼的。 这样后来的浅薄说客之流,都惊叹这件事并互相告知。他 们拿了鱼竿和钓线,赶到沟渠旁边,钓些鲇、鲫这样的小鱼, 那样想钓到大鱼就难了啊;(他们)凭借浅薄荒诞的言论获得 崇高的声誉,那距离高妙的大道理也差得很远呢。所以不曾听
了。留给我们后人的是他们当年的豪情壮语。
1、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道: 彼可取而代之。
2、大泽乡,雨夜,陈胜吴广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霍去病:“胡奴未灭,何以为家?”破敌十万,封狼居胥,二十岁的 冠军侯,皇帝的外甥,将两瓶御酒洒在河中与将士共享的浪漫将军在皇 帝舅舅给他安家时不屑的迸出了这几个字 4、彭德怀:“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东方海岸架起几门火炮就可以奴役一个 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国家地位的承认往往是在一场大战之后 被确定下来的,志愿军的鲜血染成了彭总在朝鲜战争后的总结。
庄子文章的特点:
• 1、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几乎都由寓言、神话和 虚构的人物故事连缀而成。 • 2、想象奇特丰富,古今人物、骷髅幽魂、草虫树石、大 鹏小雀,无奇不有,千汇万状,出人意表,迷离荒诞,文 章充满诡奇多变的色彩。超常的想象力,“意出尘外,怪 生笔端”。 • 3、形式奇特,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 端,任意跳荡却能一线贯穿。句式富于变化,词汇丰富, 描写细致,表现力强。 • 4、感情充沛。富于抒情性。 • 5、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 音调和谐,极端之词,奇崛之语新奇独特。
• •
一、导入: 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 “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 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 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 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 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 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 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看 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在这 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 自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 的东西太多太多。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 他的《逍遥游》。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 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 • 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诗意洒脱的 人生境界吧!
创作方法
• “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 广。”卮言出于内心、自然流露之语言, 这种语言层出不穷,散漫流衍地把道理传 播开来,永远流传。重言借长者、尊者、 名人的言语,使自己的道理被人接受。语 言即虚拟的寄寓他人他物的言语。“三言” 中寓言十九,大量运用“谬悠之说、荒唐 之言、无端崖之辞”的寓言,想象虚构, 超越时空,恢诡谲怪,奇幻异常,变化万 千。
以“郢人斫垩”的寓言故事,形象表达了庄子对挚友的深切怀念。
———————— 郢人 立不失容 知音难寻 无人再赏 孤独寂寞
庄子—————————惠子 无以为质,无与言之 (俞伯牙与钟子期)
拓展延伸:知音何处寻
庄子 惠子
面红耳赤地争论,交情却极为笃厚
李白
杜甫
在唐朝的诗坛上,两人比肩而立, 相视而笑。 水平相当的学者友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