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标准
实践教学工作标准(3篇)

第1篇一、前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环节。
为了规范实践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标准。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
三、实践教学原则1. 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2. 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实践教学应涵盖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同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培养。
3. 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
4. 系统性与连贯性相结合:实践教学应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保证各环节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5. 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实践教学应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实践教学内容1. 实验教学: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2. 课程设计:根据专业特点,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课程设计项目,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教学实习:安排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实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5.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6. 课外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实践教学要求1. 教师要求:实践教学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
2. 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
3. 实践教学资源:提供充足的实践教学设备、实验场地和图书资料。
4. 实践教学过程:严格实践教学过程,确保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课程教学考核方案

课程教学考核方案1. 引言课程教学考核方案是指为了评估学生对课程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情况,进行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案。
本方案旨在设计合理的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以确保对学生的公正、全面的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考核方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2.1. 课堂表现课堂表现是考核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
任课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表达清晰度和提问能力等因素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课堂笔记评分•课堂发言评分•课堂小组讨论评分2.2. 作业考核作业考核着重评价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作业考核的形式可以是书面作业、实验报告、编程作业等。
任课教师会根据作业的质量、完整度和准确性等因素进行评价。
2.3. 项目实践项目实践考核旨在评价学生将课程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的能力。
学生将根据课程要求参与到团队项目中,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并进行汇报和评估。
2.4. 考试考试是对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和应用能力进行考核的重要手段。
考试的形式可以是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或者在线考试等。
考试内容将涵盖课程的重点知识和理论。
3. 评分标准为了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任课教师将根据以下评分标准进行考核评价:•课堂表现:根据参与度、表达清晰度和提问能力等因素进行评分,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作业考核:根据作业的质量、完整度和准确性等因素进行评分,分数采用百分制或者五级制。
•项目实践:根据项目的完成度、质量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因素进行评分,分数采用百分制或者五级制。
•考试:根据考试内容和要求进行评分,分数采用百分制或者五级制。
4. 成绩计算和发布根据各项考核的得分和权重,计算学生的最终成绩。
成绩计算公式如下:最终成绩 = 课堂表现权重 × 课堂表现得分 + 作业考核权重 × 作业考核得分 + 项目实践权重 × 项目实践得分 + 考试权重 × 考试得分成绩将通过教务系统或其他指定平台进行发布,学生可以随时查询自己的成绩情况。
义务教育综合实践课程标准2022

义务教育综合实践课程标准202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义务教育综合实践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制定了新的义务教育综合实践课程标准,于2022年正式实施。
本文将对这一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综合实践课程的背景和意义综合实践课程是指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学生大多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综合实践课程的引入,填补了这一空白,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综合实践课程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
这些能力和素质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2022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课程标准的要点2022年的义务教育综合实践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1. 课程设置与内容新的标准要求学校在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上更加灵活多样化,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布置。
同时,课程内容也要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实践。
2. 教学方法和手段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发挥主体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标准规定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社会调研、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增强实际操作的能力。
4. 评价与考核新的标准明确要求评价与考核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
学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包括综合评价、作品展示、口头表达等,以期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3篇)

第1篇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估实践教学效果,构建一套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探讨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期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1. 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反映实践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确保评估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2. 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应涵盖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
3.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便于实际操作,便于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
4. 层次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有层次结构,便于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估。
5. 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备一定的可比性,便于不同专业、不同院校之间进行比较和交流。
三、指标体系结构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一)一级指标1. 实践教学目标达成度2. 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3. 实践教学效果4. 实践教学条件保障5. 实践教学管理(二)二级指标1. 实践教学目标达成度a. 实践教学目标明确度b. 实践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的契合度c. 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程度2. 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a. 实践教学内容合理性b. 实践教学方法多样性c.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度3. 实践教学效果a. 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程度b.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c.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4. 实践教学条件保障a. 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完善程度b.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c.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5. 实践教学管理a. 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b. 实践教学过程监控c.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三)三级指标1. 实践教学目标达成度a. 实践教学目标明确度i. 实践教学目标具体、明确ii. 实践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b. 实践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的契合度i. 实践教学目标与理论教学目标相互补充 ii. 实践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相契合c. 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程度i. 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程度ii.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 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a. 实践教学内容合理性i. 实践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ii. 实践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b. 实践教学方法多样性i. 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多样ii. 实践教学方法具有针对性c.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度i.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补充ii.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促进3. 实践教学效果a. 学生实践技能掌握程度i.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ii. 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b.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i. 学生具有创新意识ii. 学生具备创新能力c.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i. 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ii. 学生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4. 实践教学条件保障a. 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完善程度i. 实践教学设施设备齐全ii. 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先进b.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i.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稳定ii. 实践教学师资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c.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i.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充足ii. 实践教学经费使用合理5. 实践教学管理a. 实践教学组织与管理i. 实践教学组织有序ii. 实践教学管理规范b. 实践教学过程监控i. 实践教学过程监控到位ii. 实践教学过程及时反馈c.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i.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公正、客观ii.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四、结论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估实践教学效果,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课程实践教学标准(3篇)

第1篇一、引言课程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为了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特制定本课程实践教学标准,旨在规范实践教学过程,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4.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顺利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践教学原则1. 实践性原则:实践教学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系统性原则:实践教学应与课程教学相衔接,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3. 可行性原则:实践教学应结合实际条件,确保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可行性。
4. 个性化原则:实践教学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四、实践教学内容1. 实验教学: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等,使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和方法。
2. 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毕业论文(设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
4.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比赛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实践教学要求1. 实验教学要求:(1)实验课前,教师应进行实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实验过程中,学生应认真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实验结束后,学生应进行实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
2. 课程设计要求:(1)课程设计前,教师应提供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
(2)学生应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方案设计,提交设计说明书。
(3)教师对学生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指导学生修改和完善。
3.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1)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结合实际,具有创新性。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估标准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估标准
简介
本文档旨在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评估标准,以确保
这些课程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目标。
评估标准
以下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估标准:
1. 教学目标:课程应明确设定教学目标,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
素质发展和实践能力提升。
2. 内容设计:课程内容应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能够激发
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3. 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实践等,以提供学生多样化的研究体验。
4. 学生参与:课程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包括个人和团体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教师评估:教师应及时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采用多种评估
方法,包括考试、作业、项目报告等。
6. 学生评估:学生应参与对课程的评估,可以通过问卷调查、
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课程反馈和建议。
7. 教育资源:课程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包括学校设施、图书馆、实验室等,以提供学生实践和探索的机会。
8. 教学效果:课程应追踪学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评估课
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效果。
总结
以上评估标准将有助于确保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达到
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目标。
教师和学校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来设计、
实施和评估课程的有效性,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示范教学实践课程标准(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示范教学实践课程应运而生。
本课程标准旨在规范示范教学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确保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示范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了解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示范教学特点;(3)熟悉示范教学实践的评价标准。
2. 能力目标:(1)具备独立进行示范教学的能力;(2)能够根据教学需求,灵活运用示范教学方法;(3)具备分析、评价和改进示范教学的能力。
3. 素质目标:(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素养;(2)培养良好的师德师风,增强社会责任感;(3)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课程内容1. 示范教学概述(1)示范教学的定义、特点及意义;(2)示范教学的发展历程;(3)示范教学在我国的教育实践。
2. 示范教学理论(1)教学理论在示范教学中的应用;(2)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示范教学理论;(3)教学设计理论在示范教学中的应用。
3. 示范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2)演示法;(3)讨论法;(4)案例分析法;(5)情景教学法;(6)翻转课堂等。
4. 示范教学实践(1)示范教学的基本步骤;(2)示范教学中的师生互动;(3)示范教学中的评价与反馈;(4)示范教学案例分析与改进。
5. 示范教学评价(1)示范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2)示范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指标;(3)示范教学评价的实施与反馈。
四、教学安排1. 学时安排:本课程共计XX学时,其中理论教学XX学时,实践教学XX学时。
2. 教学方式: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学实践、观摩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
3. 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示范教学概述;(2)第二周:示范教学理论;(3)第三周:示范教学方法;(4)第四周:示范教学实践;(5)第五周:示范教学评价;(6)第六周:课程总结与考核。
教学实践性作业评价标准(3篇)

第1篇一、概述教学实践性作业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布置的一系列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作业。
这些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确保教学实践性作业的有效实施和评价,特制定以下评价标准。
二、评价原则1. 客观性原则:评价标准应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2. 发展性原则:评价标准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3. 全面性原则:评价标准应涵盖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情感等方面。
4. 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标准应具体、明确,便于教师和学生理解和实施。
三、评价内容1. 作业完成情况(1)作业完成率:评价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完成率应达到90%以上。
(2)作业质量:评价作业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格式是否规范,书写是否工整。
2. 实践操作能力(1)动手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是否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创新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是否能够提出新的观点、方法或思路。
(3)团队协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是否能够与他人有效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 知识掌握情况(1)基础知识:评价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专业知识:评价学生对课程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4. 态度与情感(1)学习态度:评价学生对学习实践性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困难不退缩。
四、评价方法1. 作业评分:教师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给予相应的分数。
2. 实践操作考核: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考核,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4. 同伴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以促进共同进步。
5.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五、评价标准1. 作业完成情况(1)作业完成率:90%以上为优秀,80%-89%为良好,70%-79%为中,60%-69%为及格,60%以下为不及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宾客就座
0.5分
1)将主人与女士安排在面向门口的主位;
2)帮助宾客搬开椅子,让宾客站在就餐位置前,宾客坐下的同时将椅子前推,使宾客完全落座在椅子上;
3)如一侧是固定沙发的餐位,则先帮助宾客把桌子搬开,请宾客进入到沙发前,宾客落座后,将桌子恢复原位,移到宾客面前;
4)如宾客带有小孩,可先取来儿童座椅,然后帮助儿童就座。
6
公用餐具
(4分)
公用餐具摆放在正副主人的正上方
2
按先筷后勺顺序将筷、勺搁在公用筷架上(设两套)公用筷架与正副主人位水杯间距2厘米,筷子末端及勺柄向右
2
菜单、花瓶
和桌号牌
(4分)
花瓶摆在台面正中
1
两个菜单则分别立放于正副主人筷子的右侧,位置一致
2
桌号牌摆放在花瓶正前方、面对副主人位、在花瓶与副主人位的中间
(9分)
葡萄酒杯在味碟正上方2厘米
2
白酒杯摆在葡萄酒杯的右侧,水杯位于葡萄酒杯左侧,杯底座间隔1厘米,三杯成斜直线,向右与水平线呈30度角。如折杯花,水杯待餐巾花折好后一起摆上桌
5
摆杯手法正确(手拿杯柄或中下部)、卫生
2
餐巾折花
(10分)
花型突出主位,符合主题、整体协调
4
折叠手法正确、卫生、一次性成形、花型逼真、美观大方。盘花、杯花自选。
◇烛台仅限晚餐摆台时使用
◇花瓶位于台面正中
◇盐瓶在左,胡椒瓶在右,且与主位相对
◇火柴摆在烟灰缸上,磷面不允许直对宾客
2)摆放展示盘、面包盘、餐巾:
◇展示盘置放于每个餐位的正中,盘边距桌边2厘米
◇面包盘位于展示盘左侧,与展示盘间距5厘米
◇餐巾摆放于展示盘内,右侧向远离宾客的方向斜放45度
◇展示盘和面包盘必须洁净、无水迹、无指印
《餐厅服务》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标准
实操——中餐宴会摆台考核:
项目
操作程序及标准
分值
台布
(4分)
站于主人位置,可采用抖铺式、推拉式或撒网式铺设,要求一次完成,两次扣0.5分,三次及以上不得分
2
台布定位准确,十字居中,凸缝朝向主副主人位,下垂均等,台面平整
2
装饰布
(3分)
平整,四角下垂均等(装饰布平铺在台布上面)
5)提供茶水和其他点心及物品等;
6)撤去多余的餐具。
特别提示:
有的酒店使用的是菜单本,有的是单页的菜单,还有的是将菜单打开递给宾客
(以下内容略)
3)依次摆放主刀叉、面包叉:
◇主刀位于展示盘右侧,刀柄下端距桌边2厘米,刀刃朝向左侧
◇主叉位于展示盘左侧,叉柄下端距桌边缘2厘米
◇面包刀摆放于面包盘左侧,刀刃朝左
◇餐具保持清洁,员工不得用手直接接触刀面和叉顶端
4)摆放红葡萄酒杯、白葡萄酒酒杯
◇红酒杯摆放于主刀上方2厘米处
◇白酒杯摆放于红酒杯右下方45度处,距红酒杯1厘米
2)撤去台面上的旧台布,注意防止存留在台布上的食物渣屑遗落台面、椅面及地毯上;
3)根据餐厅正门的位置确定出主位,主位朝向正门;
4)新台布须干净、整洁,台布的位置应与正门相对,中鼓缝应与台面中缝重合,且鼓缝向上。
特别提示:
台布洁净、挺括
②摆台
10分
1)按照离主位的远近分别摆放:烟灰缸、火柴、盐椒瓶、花瓶、烛台:
4)如果需要宾客们等候的,说明情况并尽快满足宾客需求。
④带领
宾客入座
0.5分
1)准备足够的菜单和酒水单;
2)用稳重的步伐带领宾客到桌前;
3)将菜单拿在齐手臂的高度,不要垂拿在一边;
4)为宾客领位子的时候保持直立,全神贯注,不要停在路边和同事说话,除非是有关安排位子的事宜;
5)在带领宾客入席的过程中,向宾客介绍酒店的特色菜及特色服务等。
3
餐椅定位
(5分)
从主宾位开始拉椅定位,座位中心与餐碟中心对齐,餐椅之间距离均等,餐椅座面边缘距台布下垂部分1.5厘米
5
餐碟定位
(10分)
一次性定位、碟间距离均等,餐碟标志对正,相对餐碟与餐桌中心点三点一线
6
距桌沿约1.5厘米
2
拿碟手法正确(手拿餐碟边缘部分)、卫生
2
味碟、汤碗、汤勺
(5分)
味碟位于餐碟正上方,相距1厘米
◇酒杯要洁净、无破损、无水迹、无指印、无异味
特别提示:
摆台的顺序为:
◇摆设品
◇展示盘定位
◇刀叉具
◇杯具
③检查
3分
检查各种摆台用具是否齐全、摆放正确。
2、引领宾客入座5分
操作程序
操作标准
①迎接宾客
1分
1)向前来宾客微笑问好,比如:“早上好”或者“欢迎光临×××餐厅”;
2)向宾客问候的时候积极主动,您的礼貌将使宾客感到舒服愉快。
4)如台面上有空出的餐位,则将其餐具和展示盘撤下;
5)离开时预祝宾客胃口好。
⑦呈送菜单
0.5分
1)将菜单合拢从正确的方向递给宾客,送菜单的顺序是:孩子、女士、男士;
2)从宾客的右手边,用您的右手送上菜单;
3)如果酒店有单独的酒水单,将酒水单递给宾客;
4)向宾客作自我介绍,并告诉宾客他们将获得的服务;
1
托盘(5分)
餐具分类按序摆放,符合科学操作
2
托盘姿势端正、规范
3
综合印象(12分)
整体美观
4
操作过程中动作规范、娴熟、敏捷、声轻,姿态优美,能体现岗位气质
8
合计
8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际得分
阶段考核1方案:西餐零点服务操作程序及操作标准
1、西式摆台工作15分
操作程序
操作标准
①准备
2分
1)桌椅必须牢固可靠,无破损,摆设整齐;
特别提示:
主人会安排就座,但有时您要提供帮助
②向宾客
了解情况
1分
1)询问宾客是否有预订;
2)了解宾客的需求;
3)如果宾客没有预订,询问他们用餐的人数,可以安排的情况下,为宾客安排座位。
③满足宾客
特殊要求
1分
1)如果宾客是残疾人,为宾客提供特殊的座椅;
2)如果宾客有小孩,提供儿童椅;
3)如果有需要请传菜员重新安排桌子或摆放特殊的物品;
2
汤碗摆放在味碟左侧1厘米处,中心点与味碟中心点在一条直线上,汤勺放置于汤碗中,勺把朝左,与餐碟平行
3
筷架、筷子、长柄勺
(9分)
筷架摆在餐碟右边
3
筷子、长柄勺搁摆在筷架上,长柄勺距餐碟1.5厘米,筷尾距餐桌边1.5厘米,筷套正面朝上
5
牙签(独立包装)摆在筷子与长柄勺之间,底部与勺把末端齐平
1
葡萄酒杯、白酒杯、水杯
⑥宾客就座
后的服务
0.5分
1)将宾客脱下的大衣或携带的大体积行李放到衣帽间保存;
2)点燃台上的蜡烛(晚餐时使用);
3)帮助宾客铺好餐巾:
◇将餐巾从展示盘拿起
◇同时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餐巾的两个角,将餐巾轻轻展开
◇给宾客铺餐巾时,须先向宾客示意,并且女士优先
◇把餐巾从宾客右侧铺在宾客腿上,同时向宾客说“Please”或“您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