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电厂可靠性管理正式版

合集下载

电厂可靠性管理办法

电厂可靠性管理办法

电厂可靠性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确保电厂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提高发电设备的可用率和运行效率,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特制定本电厂可靠性管理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电厂内所有与发电设备运行、维护、检修等相关的工作和活动。

二、可靠性管理的目标和指标1、目标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减少非计划停运时间,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电力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指标(1)设备可用率:年度内设备处于可用状态的时间与全年总时间的比值,应达到____%以上。

(2)非计划停运次数:年度内设备因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非计划停运次数,应控制在____次以内。

(3)等效可用系数:综合考虑设备可用时间和发电能力的指标,应达到____%以上。

三、可靠性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1、组织机构成立电厂可靠性管理领导小组,由厂长担任组长,各生产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可靠性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职责(1)领导小组职责制定可靠性管理的方针、政策和目标;审批可靠性管理工作计划和重大技术措施;协调解决可靠性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可靠性管理办公室职责制定和完善可靠性管理制度和流程;收集、整理、分析可靠性数据;编制可靠性报告;监督可靠性指标的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3)生产部门职责负责本部门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及时报告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执行可靠性管理的各项措施和要求。

四、可靠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1、数据收集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系统,收集设备的运行时间、停运时间、故障类型、维修时间等相关数据。

数据的收集应准确、及时、完整。

2、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设备故障的规律和趋势,评估设备的可靠性状况。

分析结果应作为制定维修策略和改进措施的依据。

五、可靠性管理的工作流程1、设备运行管理(1)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规程和操作规范,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2)加强设备的运行监视,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的异常情况。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全部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全部

包括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和非计划降低出力备
用小时数。
2.8.12 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
机组降低出力小时折合成毛最大容量计算的停运
小时数。
D T E
i
i i
GMC
2.8.13 统计台年
一台设备的统计期间小时数或多台设备统计期间
小时数之和除以8760h。
PH PH 对一台设备: UY 对多台设备: UY 8760 8760
强迫停运(FO)
运行(S) 可用 (A) 辅助设备状态 不可用 (U) 非计划停运(UO)
备用(R) 计划停运(PO)
大修(PO1) 小修(PO2) 定期维护(SM)
小结:
可用(A)=运行(S)+备用(R)
不可用(U)=计划停运(PO)+非计划停运(UO) 降出力(UND,运行、备用)=计划降出力(PD) +1---4类非计划降出力(UD) 计划停运(PO)=PO1+PO2+PO3(SM)
全出力备用 (FR)
备用 (R) 降低出力备用 (RUND) 非计划降低 出力备用 (RUD) 计划降低 出力备用(RPD) 第1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1) 第2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2) 第3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3) 第4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4)
大修停运(PO1)
计划停运 (PO) 不可用 ( u) 非计划停运 (UO) 小修停运(PO2) 节日检修和公用系统计划检修停运(PO3) 第1类非计划停运(UO1) 第2类非计划停运(UO2) 第3类非计划停运(UO3) 第4类非计划停运(UO4) 第5类非计划停运(UO5)
态。
上述1-3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称为强迫停运。

火力发电机组可靠性评价实施办法

火力发电机组可靠性评价实施办法

火力发电机组可靠性评价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发电机组运行可靠性水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依据《电力监管条例》、《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火力发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可靠性评价包括1000兆瓦、600兆瓦和300兆瓦三个容量等级常规火电机组,通过可靠性评价指标认定。

第三条可靠性评价工作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第二章评价指标第四条机组可靠性评价采用机组年度可靠性综合评价系数(GRCF )作为评价指标。

第五条机组可靠性综合评价系数是反映机组综合出力能力的指标,其公式为:GRCF = EAF+ B F +B MT+B R 式中:EAF为机组台年平均等效可用系数。

B F为机组强迫停运次数影响值:B F = -S(FOT XC F), 式中,FOT 为机组台年平均强迫停运次数,C F为强迫停运影响系数,第一类非计划停运取值0.6% ,第二类非计划停运取值0.5%,第三类非计划停运取值0.4%。

B MT为机组最长连续运行时间影响值:SH MT - 2 SH DAB MT= 2—3 1.5%,式中SH MT为最长连续运行时间—SH DA3(小时),SH DA为机组所在电网统调大型火电机组年度平均运行小时。

机组最长连续运行时间从评价年度的上一年度算起;若跨年度连续运行事件在评价年度内的时间不足30%的,则该事件按年度内时间比例占30%计算持续时间。

最长连续运行时间大于-SH DA的,其值按-SH DA计算。

3 3B R为备用时间权重影响值:B R= - max ( RH - 2RH DA , 0) /PH XC R,式中,max ()3为取最大值函数,RH为机组备用时间,RH DA为机组所在电网统调大型火电机组年度平均备用小时,PH为机组的统计期间小时,C R为备用时间权重修正系数,取值10%。

第三章评价工作实施第六条评价采用全国与区域相结合的方式,每年评价一次。

马来西亚某电站设备及材料包装储运规定

马来西亚某电站设备及材料包装储运规定

马来西亚某电站设备及材料包装储运规定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电站已成为现代化城市高效供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确保电站设备及材料的安全储运,马来西亚制定了专门的规定。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规定吧。

一、包装要求1. 设备及材料必须在运输前进行包装,包装必须经受住运输途中的震动、撞击、潮湿、高温、低温等不利因素的检验。

2. 包装必须符合马来西亚国家标准(MS)。

3. 包装材料应根据它们保护的设备及材料的特性来选择,常见的包装材料有小木箱、纸箱、泡沫板、塑料薄膜等。

4. 对于较大的设备及材料,可以实行全木箱包装或钢架包装。

5. 不可将设备及材料以散裝的形式进行储运,必须进行包装。

二、标识要求1. 包装上必须标明设备及材料的名称、型号、数量、生产厂家等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2. 部分设备及材料需要标明其重量、体积等内容。

3. 部分易碎物品还需要进行“易碎”或“易挤压”的标识。

三、储存要求1. 设备及材料必须存储在干燥、通风和无浸润的地方,防止降雨、水浸或高温等损坏。

2. 储存的地方必须是干净的,不能存在污染、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或危险物品。

3. 储存的设备及材料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运输要求1. 设备及材料的运输必须符合马来西亚国家运输标准(MS)。

2. 运输工具必须符合行业要求,有必要配置防盗、防潮、防火等设备。

3. 运输前必须对设备及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

4. 如果设备及材料需要在运输途中更换或调整,则必须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总体来看,马来西亚的电站设备及材料包装储运规定很严格,目的是为了确保设备及材料的安全性和完好性。

同时,在电站设备及材料进出口环节也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以降低风险和提高效率。

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电站设备及材料的储运质量和产品品质,对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安装说明书

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安装说明书

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安装说明书
欢迎使用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
感谢您选择使用我们的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

本安装说明书将会帮助您快速并顺利地安装并使用我们的系统。

在安装前,请确保您已经具备以下条件:
1. 符合系统要求的计算机硬件:CPU速度≥1.5GHz,内存
≥2GB,硬盘剩余空间≥100GB
2. Windows 7或更新版本的操作系统
3. 符合系统要求的Internet浏览器:Chrome、Firefox、Safari、Edge等
4. 网络连接
安装步骤:
1. 下载系统安装程序
您可以通过我们的官方网站下载系统安装程序。

在下载完成后,双击安装程序并按照提示完成安装。

2. 运行系统安装程序
双击安装程序,系统会自动进行安装程序的初始化。

在初始化完成后,会出现安装向导页面。

3. 安装系统
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进行系统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您可以选择安装路径、创建桌面快捷方式等选项。

4. 启动系统
安装完成后,双击系统桌面快捷方式即可启动系统。

首次启动系统时,您需要输入您的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5. 网络连接设置
若您需要使用系统的在线功能,需设置系统的网络连接。

请确保您的计算机已经连接到网络,并按照系统提示进行网络设置。

现在,您已经成功地安装并启动了我们的发电设备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

在使用系统时,若您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查阅系统的用户手册或者联系我们的技术支持团队。

祝您使用愉快!。

HAF 003-1991及HAD 003汇编 核电厂质量保证法规和导则

HAF 003-1991及HAD 003汇编 核电厂质量保证法规和导则

HAF003-1991及HAD003质量保证法规和导则目录 (2)HAF003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 (6)HAD003/01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 (22)HAD003/02核电厂质量保证组织 (39)HAD003/03 核电厂物项和服务采购中的质量保证 (62)HAD003/04 核电厂质量保证记录制度 (72)HAD003/05 核电厂质量保证监查 (80)HAD003/06 核电厂设计中的质量保证 (88)HAD003/07 核电厂建造期间中的质量保证 (99)HAD003/08 核电厂物项制造中的质量保证 (120)HAD003/09 核电厂调试和运行期间的质量保证 (137)HAD003/10 核燃料组件采购、设计和制造中的质量保证 (157)目录目录 (2)HAF003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 (6)1引言 (6)2质量保证大纲 (7)3组织 (8)4文件控制 (9)5设计控制 (9)6采购控制 (10)7物项控制 (11)8工艺过程控制 (12)9检查和试验控制 (12)10对不符合项的控制 (13)11纠正措施 (14)12记录 (14)13监查 (15)名词解释 (15)HAD003/01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 (22)1引言 (22)2.制定质量保证大纲的基本原则 (22)3制定质量保证大纲的实施计划 (25)4制定质量保证大纲文件 (28)附录I质量保证大纲文件的结构和内容 (30)HAD003/02核电厂质量保证组织 (39)1引言 (39)2构建质量保证组织、配备人员及编写文件的基本原则 (39)3营运单位的组织结构 (44)4电厂设计单位的质量保证组织 (45)5制造和建造单位质量保证组织 (45)6记录 (45)附录I质量保证大纲活动的构成 (45)附录II质量保证分大纲职能分工的确定 (48)附录III按工程项目构建的典型质量保证部门 (49)附录IV按职能构建的典型质量保证部门 (49)附录V检查和试验人员资格 (50)附录VI质量保证大纲监查人员的资格 (52)附录VII营运单位组织结构示例 (57)附录VIII电厂设计单位典型的工程项目组织结构 (59)附录IX制造单位典型的组织结构 (60)附录X建造单位典型的组织结构 (61)HAD003/03 核电厂物项和服务采购中的质量保证 (62)1引言 (62)2采购计划的制订 (63)3采购文件的编审、分发和变更的管理 (64)4对物项和服务供方的选择 (65)5评标和签订合同 (65)6买方对供方工作的评价 (66)7买方的验证活动 (67)8不符合项的管理和纠正措施 (68)9物项或服务的验收 (69)10质量保证记录 (71)11采购大纲的监查 (71)HAD003/04 核电厂质量保证记录制度 (72)1引言 (72)2记录制度的建立 (72)3.记录分类 (72)4记录制度 (73)5记录的贮存、保管和保卫 (75)6检查 (76)附录I记录类型及保存分类 (76)HAD003/05 核电厂质量保证监查 (80)1引言 (80)2监查人员 (80)3监查管理 (81)4监查前的工作 (81)5监查的执行 (83)6监查后的工作 (83)7记录 (85)附录I根据工作内容制定的内部质量保证监查的典型计划 (85)附录II外部质量保证监查的典型计划 (86)附录III典型的对供方的综合监查日程 (86)附录IV质量保证监查提问单 (87)HAD003/06 核电厂设计中的质量保证 (88)1引言 (88)2质量保证大纲的要求 (89)3设计输入的要求 (89)4设计过程的计划和实施 (90)5设计接口的管理 (91)6设计单位与其他单位之间的联络 (92)7设计验证 (92)8文件管理 (95)9设计变更的管理 (95)10纠正措施 (95)11质量保证记录 (96)12监查 (96)附录I应制订设计质量保证程序的典型领域 (97)附录II典型的设计输入 (97)HAD003/07 核电厂建造期间中的质量保证 (99)1引言 (99)2总的要求 (99)3土壤、地基、混凝土和结构钢的安装、检查和试验 (103)4机械设备和系统的安装、检查和试验 (108)5检测仪表和电气设备的安装、检查和试验 (113)6检查和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 (116)附录I土壤、混凝土和结构钢典型材料要求和工艺过程中的试验要求 (117)HAD003/08 核电厂物项制造中的质量保证 (120)1引言 (120)2组织 (120)3制造工艺计划 (121)4文件管理 (122)5采购管理 (123)6材料、零件和部件的标识 (123)7检查和试验管理 (123)8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标定 (124)9制造装备的管理 (124)10装卸、贮存和运输 (124)11不符合项的管理 (125)12纠正措施 (125)13质量保证记录 (126)14监查 (126)附录I质量计划中应包括的资料清单示例 (126)附录II质量计划格式示例 (126)附录III车间工艺流程卡示例 (130)附录IV无损探伤报告示例 (131)附录V物项运输管理措施示例 (131)HAD003/09 核电厂调试和运行期间的质量保证 (137)1引言 (137)2调试期间的质量保证大纲 (137)3运行期间的质量保证大纲 (143)4退役期间的质量保证大纲 (156)HAD003/10 核燃料组件采购、设计和制造中的质量保证 (157)1引言 (157)2采购管理 (157)3燃料组件设计管理 (158)4.燃料组件制造工艺控制 (160)5燃料组件的包装、运输和贮存 (161)6燃料组件在核电厂现场的收货检查 (161)附录I典型燃料组件设计中需特殊考虑的物项及其性能的示例 (161)附录II需要特殊考虑的工艺示例 (162)附录III燃料组件制造中的控制示例 (163)附录IV燃料组件标识制度示例 (163)HAF003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1991年7月27日国家核安全局令第1号发布 1991年修改)1 引言1.1 概述1.1.1 本规定对陆上固定式热中子反应堆核电厂的质量保证提出了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

马来西亚小水电发展报告-《世界小水电发展报告2016》国别报告(之六)

马来西亚小水电发展报告-《世界小水电发展报告2016》国别报告(之六)
2013年 马 来 西 亚 全 国 电 力 总 装 机 容 量 为 29 748 MW,其中:马来西亚半岛24 105 MW,沙巴 州2 196 MW,沙捞越州3 446 MW。在电力需求增长
收稿日期:2017 - 08 - 31 译者简介:张 恬 (1981-),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宄所工
程师,主要从事国际水电市场开拓和项目管理 工作。E-mail: tzhang@
对于可再生能源项目,根据上网电价规划,马 来西亚可持续能源发展管理局(SEDA) 定的产能 目标为超过800 MW,其中大部分来自小水电、生物 质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自 2014年 1 月 1 日起,随 着用于可再生能源基金的电费附加费征收额从1 % 上调至1 . 6 % ,将对可再生能源目标产能进行相应 修订以反映附加费增加额度。长期产能计划已将可 再生能源产能作为总电力供应系统的一部分,在上 网电价规划下可再生能源发电厂的能源供应占比估 计超过2 . 5 % 。然而,包括太阳能光伏在内的大型
国家输电网由3 部分组成,分别由不同的公司 经营。在马拉西亚半岛由国家电力公司(TNB) 经 营,在沙巴州和沙捞越州分别由沙巴电力有限公司 (SESB) 和沙捞越能源公司(SEB) 经营。
根据国家公用事业公司的性能记录,2013年 马来西亚半岛的国家电力公司在系统平均停电持续 时 间 (SAIDI) 上的表现良好,较 2012年有下降趋 势 。总的来说,SAIDI指 数 为 每 客 户 每 年 6 0.35分 钟,低 于 2013年 6 5 分钟的目标。
季节性风的流动形式结合当地的地形特点决定 了 全国 的降 雨分 布模式 。在 东 北 的 季 风 季 节 , 降 雨 如 马 来 西 亚 半 岛 东 海 岸 、沙捞越州西部、沙巴 降 雨 州 东 北 海 岸 等 无 覆 盖 的 区 域 会 经 历 暴 雨 ,而在 内陆或被山脉覆盖的地区是不受其影响的。 2014年的平均降雨量为2 875 mm。

电厂可靠性管理办法

电厂可靠性管理办法

电厂可靠性管理办法电厂可靠性管理办法引言电厂作为能源供应的重要基地,其可靠性对于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电厂设备的可靠性,保障电厂的正常运行,制定和执行电厂可靠性管理办法是必要的。

1. 目的和范围本文档的目的是制定电厂可靠性管理办法,确保电厂设备的可靠性达到预期的目标。

本文档适用于所有电厂设备的可靠性管理。

2. 定义- 可靠性: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能力,通常通过失效率、可用率等指标来衡量。

- 可靠性管理:指通过各种手段和工具,全面管理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包括预防性维护、故障分析、设备替换等措施。

3. 可靠性管理流程3.1 设备定义和分类首先,对电厂中的设备进行定义和分类,明确不同设备的功能和特点。

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和影响程度,对设备进行分类,确定不同设备的可靠性管理策略。

3.2 可靠性评估对电厂设备进行可靠性评估,包括对设备的失效率、可用率等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为后续的可靠性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3.3 预防性维护根据设备的可靠性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性维护计划。

通过对设备的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3.4 故障分析与改进对于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故障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分析故障原因和故障模式,预防同类故障的再次发生,改进设备的可靠性。

3.5 设备替换和更新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和可靠性评估结果,制定设备的替换和更新计划。

及时淘汰老化设备,引入新的设备,提高电厂设备的可靠性。

3.6 可靠性监控和追踪对电厂设备的可靠性进行监控和追踪,定期进行设备的状态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4. 可靠性管理工具为了支持可靠性管理工作,可以采用一些可靠性管理工具,包括但不限于:- 故障树分析(FTA):通过分析故障的根本原因,来预防故障的发生。

-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对设备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失效对系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马来西亚电厂可靠性管理
正式版
马来西亚电厂可靠性管理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
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
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YTL发电厂是马来西亚最大的独立电力生产厂家之一,拥有Paka和Pasir Gudang 两个电站。

电厂的运行和维护由YTL电力服务公司(YTLPS)来完成,它是西门子(占51%的股份)和YTL发电厂(占49%的股份)的合营公司。

YTLPS有大约180名雇员,其中20名在位于Kuala Lumpur的总部工作,主要负责处理商务、财经和管理方面的事务,在Pasir Gudang电站有65名,而在Paka 电站有95名。

他们中的大部分是马来西亚人,个别人员是来自西门子的管理人员。

两个电站的运行维护协议规定了,自最后一个联合循环机组移交后6年内,YTLPS将对电站的运行和维护负全责。

YTLPS决定采用可靠性管理(RCM)方法作为维护策略。

该方法既能减少人力和降低费用又能增加电厂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电站包含3台联合循环机组,其中2台在Paka电站,1台在Pasir Gudang电站。

每台机组包含2台西门子产的型号为V94.2的燃汽轮机、2台单压再热锅炉和1台蒸汽轮机,其标称输出功率为 404 MW。

两个电站均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蒸汽轮机冷凝器直接用海水冷却。

每台机组的运行及负荷管理采用西门子Teleperm XP 分散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目前,电力系统有一些对电厂管理有益的运作方法,这些方法如果被认真应用的话,能够降低公司的运作成本。

这些方法包括了全面项目管理(TPM)和全面质量管理(TQM)。

从广义上来讲,它们均试图来改进公司的运作。

然而,它们中没有一个方法能够达到RCM方法所能达到的“实际技术深度”。

1 方法
RCM方法从质疑下面的问题开始:
(1) 在现有的运行中,所评估对象的功能及相关的性能指标是什么?
(2) 这些功能以何种方式失效?
(3) 每次功能失效的原因是什么?
(4) 每次功能失效时发生了什么?
(5) 每次失效事件是怎样发生的?
(6) 防止每次失效的措施是什么?
(7)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预防措施,那么应该怎么办?
在RCM分析中,对每一个设备或系统的检查均基于上面所有的问题。

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最终获得了一个维护规程,该维护规程直接应用于设备需要维修的时候以及需要维修的部件。

我们也能提供充足的技术理由来确认这些决定是正确的。

1.1 第1阶段:编码和分析
西门子KKS电厂编码系统为工作小组提供了一个几乎完整的设备编码手册。

利用该手册,将电厂划分为42个系统(或大
型设备项目)用于RCM分析。

从1995年8月人员培训开始,大概花了2.5年,YTLPS成员完成了对所有项目的分析工作。

每个项目组组成1个研究小组,并且至少包含1名来自每个技术部门的人员。

每个项目在被批准实施以前,由部门经理和电厂经理部负责审查。

所有项目都从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过渡,这样做就可大大节约人力和物力,达到在更低支出前题下改善可靠性和可用性的目的。

1.2 第2阶段:审查
审查的目的是利用从实施第1阶段中所获得的经验,来审查维护的有效性,并且,根据需要调整工作内容。

此外,在审
查中要引进具有不同经验的专家,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审查每一个项目,既可提高参与人员的知识水平,又可使项目组集思广益并作出适当的变更。

所有项目都进行了象工作频度和增减一些工作内容等情况的变更。

总体工作内容基本保持不变,审查花了15个月,于20xx年6月完成。

1.3 第3阶段:一致性检查
对RCM进行分析的几年中,我们发现日常工作部分被加入到所有部门的维护规程中。

例如:明显是应由相关部门经理做的而无须RCM项目组完成的工作,结果是与RCM无关的工作量增加了。

第3阶段程序从20xx年11月开始启
动,来处理这方面的问题。

每个项目组从日常维护规程中鉴别出不属于RCM的工作。

然后将相同的RCM原理应用到这些非RCM工作上,并如同RCM工作一样被质疑其功能。

结果是这项工作或者包含在RCM 中,或者从RCM中删除,或者可能包含在不同的工作频段。

第3阶段的目的是YTL电站的全部维护规程采用了RCM原理来实施。

2 状态监测
在下一阶段,RCM规程与状态监测方法相结合来加强数据的事后分析。

电站部件或系统的RCM分析经常会给出当设备正常运行时无须维护的建议。

为了确认这些RCM 维护建议,设备的状态需要准确地监测。

从非常简单的目视检查到复杂的在线监测系统,许多状态监测技术均很有效。

下述3项技术被决定首先应用到设备的状态监测中。

这些技术可以互为补充:
(1) 振动监测;
(2) 温度记录仪;
(3) 油状态监测。

我们发现:利用RCM作为维护策略,由电站人员来实施状态监测比由承包商来完成能带来更大的益处。

因为由电站人员自己来实施这些工作时具有更大的兴趣和动力,并且当需要这些数据的时候,它们能即刻可用。

而电站人员按工作任务分别进行培训。

3 结论
从引进RCM和状态监测中获得的收益使得电厂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

当这些技术尽可能地由电站人员来实施时,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

该项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收益是电站人员从深层次领会了一些部件和系统的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技术知识。

运行维护质量的好坏可以通过汽机的跳闸记录显现出来,这在近几年已不断地得到改善,见图1。

表1和表2分别为RCM 应用于燃汽轮机和Paka电站的统计数据。

在状态监测方面,振动监测已为降低非计划停机维修的数量提供了最大的作用。

其它状态监测技术所带来的益处会继续被评估,而那些能够在安全性、可靠性
制度范本系列| System Template 编号:SMP-WJ01-74和可用率方面带来投资回报的技术会得到实施。

Harald E. Burchardt (马来西亚)
Harald E. Burchardt (马来西亚)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页码1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