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尿道注药冲洗引流导管技术
导尿术操作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消毒剂选择
常用碘伏或0.1%新洁尔灭 ,注意消毒剂有效期及开 启时间。
铺巾顺序
先铺对侧,再铺近侧,最 后铺会阴部,避免污染尿 道口。
尿道扩张技巧与方法
润滑导管
使用无菌石蜡油或利多卡 因凝胶润滑导管,减少插 入阻力。
扩张方法
轻柔地将导管插入尿道, 如遇阻力,可稍做旋转或 轻压小腹部。
注意事项
避免暴力扩张,以免损伤 尿道粘膜。
患者准备工作
01
心理准备
向患者解释导尿术的目的、过 程和可能的不适感,以取得患
者的配合。
02
体位准备
患者取仰卧位,两腿平放略分 开,暴露外阴部。
03
清洁准备
清洁外阴部,男性患者应翻开 包皮清洗。
器械与材料准备
03
无菌导尿包
其他用品
一次性导尿用品
内含无菌导尿管、无菌手套、无菌孔巾、 消毒液、润滑剂、标本瓶等。
学员掌握情况考核评估
理论考核
通过问卷或口头提问的方式,评 估学员对导尿术理论知识的掌握
程度。
实操考核
观察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评估其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的掌
握情况。
反馈与指导
根据考核结果,为学员提供针对 性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其改进和
提高。
下一讲预告及预习提示
下一讲内容概述
简要介绍下一讲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期待。
保持引流管持续开放,适用于短期 内需留置尿管者或尿量较多者。
负压吸引
利用负压装置将尿液吸出,适用于 特殊情况下如膀胱造瘘者。
0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尿道损伤风险降低措施
熟练掌握导尿技术
进行专业培训,熟悉男性和女性尿道解 剖结构,掌握正确的导尿方法。
膀胱冲洗技术

滨州市中心医院膀胱冲洗技术【目的】1.清除膀胱或尿管内残留的血液、脓液或沉渣尿垢等,保持引流通畅。
2.减轻膀胱刺激症状。
3.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发生。
4.前列腺及膀胱手术后预防血块形成。
5.止血、抗炎、减少结石形成。
【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2.冲洗时若患者感觉不适,应当减缓冲洗速度及量,必要时停止冲洗,密切观察;若患者感到剧痛或者引流液中有鲜血时,应当停止冲洗,通知医师处理。
3.冲洗时,冲洗液瓶内液面距床面约60cm~80cm,以便产生一定的压力,利于液体流入;冲洗速度根据流出液的颜色进行调节,一般为60~80滴/分;如果滴入药液,须在膀胱内保留15~30分钟后再引流出体外,或者根据需要延长保留时间。
4.冲洗过程中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评估】1.患者年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
2.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3.了解患者尿液的性状、量、色以及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膀胱憋尿感,尿道口有无渗血,是否出现膀胱痉挛痛及尿管通畅情况,有无渗漏及尿管脱出。
【操作步骤】(2018年10月修订)【操作流程】确认医嘱 正确整理用物 洗手、记录【并发症】一、尿路感染请参考“留置导尿技术”中“尿路感染”。
二、血尿(一)原因1.插导尿管损伤尿道。
2.冲洗液灌入过多并停留时间过长后放出,导致膀胱内突然减压,使黏膜急剧充血引起,常见于昏迷病人。
3.继发于膀胱炎。
(二)临床表现尿外观呈洗肉水状,甚至有血凝块,尿沉渣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3个。
(三)预防及处理1.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2.冲洗液灌入量以200~300ml为宜,保留时间为15~30min。
3.长期留置尿管者,在行膀胱冲洗时,滴入速度60~80滴/分为宜,压力要低,防止因膀胱冲洗引起黏膜损伤导致血尿。
4.膀胱过度充盈、急性尿潴留、身体极度虚弱者,导尿后首次放尿量400ml,间隔0.5h,采取间断递减放尿法,可明显减轻肉眼血尿的发生[1]。
留置导尿技术操作PPT课件

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积向气囊 内注入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或空气, 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即证实导尿管 已固定于膀胱内。
润滑导尿管前端,轻轻插入尿道,见 尿后再插入5-7cm。
连接引流袋,妥善固定导尿管及引流 袋,防止扭曲、受压。
连接引流袋及观察记录
将引流袋悬挂于床旁适当高 度,避免引流袋接触地面。
目的
解决排尿困难、观察尿量、了解 病情、协助诊断和治疗。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尿潴留、危重病人观察尿量、盆腔器 官手术前准备、膀胱测压、膀胱灌注 或膀胱冲洗等。
禁忌症
急性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尿道狭 窄、尿道损伤等。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
了解患者的病情、意识状 态、合作程度及膀胱充盈 情况。
解释操作
向患者解释留置导尿的目 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取 得患者的配合。
严格无菌操作
尿路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尿袋 保持尿道口清洁
增强患者免疫力
尿道损伤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原因分析 导尿管插入困难或暴力插入 导尿管型号不合适
尿道损伤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01
患者不配合或躁动
02
处理方法
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医生
03
尿道损伤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评估患者损伤程度
环境准备
关闭门窗,屏风遮挡,保 护患者隐私。
用物准备
治疗车、无菌导尿包(内 含弯盘1个、治疗碗1个、 导尿管2根、止血钳2把、 棉球数个、纱布2块)、 无菌持物钳、无菌手套、 消毒液、润滑剂、标本容 器、便盆及屏风等。
02
留置导尿技术操作步骤
患者准备与体位选择
了解患者病情、意识 状态、合作程度及膀 胱充盈情况。
留置导尿操作技术

护理技术操作项目--留置导尿技术(一)目的1.抢救危重、休克病人时正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量尿比重,以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2.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使膀胱持续保持空虚状态,避免术中误伤。
3.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引流和冲洗,并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促进切口愈合。
4.为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病人引流尿液,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
5.为尿失禁病人行膀胱功能训练。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病人的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及耐受力。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膀胱充盈度、会阴部皮肤粘膜状况,了解男性患者有无前列腺疾病等引起尿路梗阻的情况。
(三)操作要点1.准备温度适宜、隐蔽的操作环境。
2.摆好体位,按照无菌原则清洁并消毒外阴及尿道口。
3.戴无菌手套,铺孔巾。
4.检查尿管气囊有无漏气,润滑尿管前端至气囊后4-6cm(男患者至气囊后20-22cm)。
5.再次按无菌原则消毒尿道口。
6.插入尿道内4-6cm(男性患者,提起阴茎与腹壁呈60º角,插入20-22cm),见尿后再插入7-10cm,夹闭尿管开口。
7.按照导尿管标明的气囊容积向气囊内缓慢注入无菌生理盐水,轻拉尿管有阻力后,连接引流袋。
8.固定引流管及尿袋,尿袋的位置应低于膀胱,尿管应有标志并注明置管日期。
9.安置患者,整理用物。
10.记录留置日期,尿液的量、性质、颜色等。
11.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做到:①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管受压、扭曲、牵拉、堵塞等;②应每日给予会阴擦洗;③定期更换引流装置、更换尿管;④拔管前采用间歇式夹闭引流管;⑤拔管后注意观察小便自解情况。
(四)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导尿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防止尿管受压、脱出的注意事项。
3.告知患者离床活动的注意事项。
(五)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并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防止患者着凉。
3.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得超过1000ml。
导尿术PPT课件

临床实践经验分享
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操作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导管和操作方法 ,提高操作成功率。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分享如何预防和处理导尿术常见的并发症,如尿道损伤、感染等, 保障患者安全。
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强调在操作前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操作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 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02 导管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尿道 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管。
03
插入深度与方向
04
男性尿道长18~20cm,有两个 弯曲(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 三个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和尿 道外口),导管插入深度一般为 20~22cm;女性尿道短而直, 长约4~6cm,导管插入深度一 般为6~8cm。
固定与引流
输尿管
上接肾盂,下连膀胱,是一对细长的管道,呈扁 圆柱状,管径平均为0.5~0.7厘米。成人输尿管 全长25~35厘米,位于腹膜后,沿腰大肌内侧的 前方垂直下降进入骨盆。
尿道
起于膀胱颈部,止于尿道外口,有三个狭窄、三 个扩大和两个弯曲。
导尿术操作原理
01 无菌操作原理
导尿术必须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防止尿路感染。
01
导尿术的定义和目的
导尿术是一种通过尿道插入导管,引流尿液的操作,旨在解决排尿困难
、尿液潴留等问题。
02
导尿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包括尿潴留、尿失禁、膀胱冲洗等;禁忌症包括尿道狭窄、严重
尿道炎等。
03
导尿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包括患者准备、选择导管、消毒、插入导管、固定导管等步骤;注意事
项涉及无菌操作、避免损伤尿道等。
了解患者病情及导尿目的
评估患者膀胱功能、尿道情况,明确导尿术 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综述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综述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常见引流管的护理作者:徐自强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1期【摘要】引流管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广泛,常用于各种泌尿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它可影响患者手术成败和术后康复,而护理是其重要方面。
因此护士应熟悉泌尿外科患者不同引流管的特征,掌握引流管的一般护理和某些引流管的特殊护理,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泌尿外科手术;引流管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84—011泌尿外科常见引流管1.1留置导尿管:是指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尿管。
主要用于各种手术后留置导尿、尿潴留时引流尿液、测膀胱残余尿及膀胱尿道造影等。
常用的留置导尿管有以下三种:带气囊的二腔导尿管,标准结构包括排液腔对开排液孔(一对)、排液漏斗、注水腔、注水孔(一个)、注水漏斗、单向阀、气囊。
三腔导尿管:常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其标准结构包括注水腔、注药腔、排液腔、注水漏斗、单向阀、注药漏斗、排液漏斗、侧错开排液孔、侧开注药孔、气囊、注水孔、止流卡片,主要增加了侧开注药孔或称冲水孔,以便于持续膀胱冲洗,防止血凝块堵塞管道。
硅胶管带气囊的二腔前列腺导尿管:常用于前列腺增生并发尿潴留且不宜手术、需终身带管以解除尿潴留者,其末端弯而细尖,且较硬挺,容易通过狭窄部进入膀胱,给予留置导尿。
1.2膀胱造瘘管:留置位置一般在耻骨上,常用蕈状导尿管以充分引流尿液,适用于有尿潴留但尿管不能从尿道口插入者或是经膀胱手术后暂时性或永久性留置管道者,如尿道断裂的患者等。
1.3肾造瘘管:根据B超检查提示的肾脏大小,肾积水程度来确定穿刺点的位置,一般在腋后线与第12肋交叉点以下2cm或稍偏内。
行肾盂成型手术时需留置肾造瘘管,也适用于某些疾病需终身带肾造瘘管者,如无法纠正的泌尿系梗阻。
1.4肾周引流管:为肾盂手术时放置在肾周围的引流管,引流术中残留在肾周围的积血积液,一般在术后5~7d拔除。
留置导尿技术操作标准、

留置导尿技术操作程序SOP导尿术:是在无菌操作的原则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内,诊断治疗泌尿道疾病及引流尿液、解除患者痛苦的技术.留置导尿管法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
用物准备:1、无菌导尿包:内有弯盘一个、小瓶内装石蜡油棉球、棉球碗内装棉球10个、止血钳二个、孔巾一个、治疗巾一块、纱布2块。
2、无菌消毒包:弯盘一个、棉球10个、无菌止血钳、无菌手套一只、治疗碗一个、纱布2快。
3其他:治疗车上另备2﹪戊二醛浸泡镊子筒一套、0。
1﹪新洁尔灭、一次性尿垫、小便桶、一次性无菌手套一副、一次性无菌导尿管2根、20毫升注射器1支、10毫升盐水2支.评估病人,并与病人沟通:1、作前了解病人患者病情、导尿目的、心理情况、意识状态、合作理解程度、膀胱充盈度、局部皮肤情况,以及患者自理能力。
2、作好核对、解释工作。
确认患者,向患者解释导尿的目的、操作过程,解除患者顾虑,消除患者紧张和窘迫的心理,取得患者密切合作。
3、嘱患者用清水清洗会阴。
操作技术流程:1、洗手,戴好帽子、口罩。
2、将备齐的用物放治疗车上,推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姓名,酌情关好门窗,嘱同室病人家属回避。
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女性患者取仰卧屈膝位,操作者站在患者右侧,帮助患者脱去对侧裤腿,盖在近侧腿部,,对侧腿用盖被遮盖,两腿屈膝略外展,露出外阴:男性患者取仰卧位,脱裤腿至膝部,露出外阴,两腿平放略分开,上身及腿部用被子盖好,尽量少暴露患者,注意保暖并维护患者隐私4、将小尿垫垫于患者臀下,打开消毒包,将0.1﹪新洁尔灭倒入棉球内浸湿以不滴液为宜,将治疗碗内消毒棉球置于患者外阴旁。
5、左手戴手套,右手持血管钳夹取棉球开始初步消毒,顺序为: 女性患者(1)由外向内,自上而下,依次初步消毒阴阜、大阴唇(2)用戴手套的手分开大阴唇,消毒小阴唇和尿道口(3)再一次消毒尿道口和肛门男性患者(1)依次消毒阴阜、阴茎、阴囊.(2)用无菌纱布裹住阴茎将包皮向后推暴露尿道外口(3)消毒尿道口、龟头及冠状沟数次,包皮和冠状沟易藏污垢,应仔细擦拭,清除污垢预防感染。
留置尿管及膀胱冲洗的方法及护理

目的 保持尿液引流通畅,防止感染。 清除膀胱内血凝块、黏膜、细菌等异物,预防感 染,并减轻异物刺激所致的疼痛。 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等。
12
膀胱冲洗法操作前准备
(一)评估患者: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病情、意识状 态、心理状态、对膀胱冲洗的了解与合作程度。
(二)环境准备:酌情关闭门窗,屏风遮挡。 (三)护士准备:护士应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病情、会阴部情况及膀胱的充盈度、意识状态、心理状 态、对导尿的目的与注意事项的了解与合作程度。嘱患 者清洁外阴,对不能自理者,协助其清洗。
环境准备:
关闭门窗,屏风遮挡。
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戴手套,掌握沟通交流技巧。
用物准备:
检查垫、导尿包、便器、屏风。
6
留置导尿操作规程
8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一)保持引流通畅 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管受压、扭曲、堵塞
(二)防止逆行感染 (1)集尿袋应每周更换一次,及时排空集尿袋,并记 录尿量。 (2)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消毒外阴 及尿道口,男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消毒尿道口、龟 头、包皮,每天1-2次。 (3)导尿管每月更换1次。 (4)患者离床活动或作检查时,应将导尿管固定于 腿部,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的高度
李丹
2010.3
1
提纲
留置导尿的概念及目的 留置导尿的方法及护理 膀胱冲洗的概念及目的 膀胱冲洗的方法及护理
2
留置导尿术
概念
留置导尿术是指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 胱内,以引流尿液的方法。此法可避免反 复插管引起的感染。
3
4
留置导尿的目的
1. 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时正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量尿比重, 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9mTc-DTPA注射
后15分钟或有尿 意时作返流显像。
在患者的EPS内查出高浓度的UA和Cr 。 (Persson 1996,魏辉1999)
膀胱尿道造影显示前列腺内尿返流
前列腺结石含尿液成份,而非前列腺液内的 成(Wooley1974) 。尿液返流是形成前列 腺结石的因素。 细菌进入腺内,聚集于结石中,受到保护。 用前列腺结石碎屑培养有高密度细菌生长 (Eykyn,1974)。
前列腺液
睾丸液
附睾液
甘油磷酸胆硷 谷草转氨酶(GOT) 肉碱
精子 未成熟的精原细胞 未成熟的精母细胞 生殖道脱落细胞 多形核白细胞 淋巴细胞
0.85μmole/ml 300~600(Kermen Unit/ml) 0.319 umole/ml
细胞成分
精浆优化的内容
优化精液是精子优选的第一步
标准化诊断治疗附性腺疾病改善精浆
结石内细菌聚集或被生物膜所保护,即使用足够抗生素治疗,
仍易患复发性前列腺炎和LUTI。
肛门B超发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结石发生率较前列 腺痛患者的明显增高(Ludwig 1994)。 化学性、细菌性、免疫性刺激所致炎症使前列腺内压增高, 用从会阴部插入的压力换能探头可以测到。
Meares和Stamey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
临床症状
预后
Wei-Dong HUANG,Pei LIU,Wen-Jie HUANG.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chronic prostatitis: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Asian J Androl 2000;2(4):1-3.
诊 断 方 法
病史 临床表现 体检
鉴别诊断 其他生殖系疾病 腰背肌筋膜炎 隐性腹股沟疝 股疝 阑尾炎 肛门直肠疾病 尿三杯试验 有助于鉴别诊断 尿路感染、结核
实验室检查
EPS-WBC、VB3或精液-WBC、细菌定位培养 尿细胞 学 有助于鉴别诊断 浅表/浸润性膀胱癌 血清PSA检查(50岁以上) 鉴别前列腺癌
0
0
1
1
2
2
3
3
4
4
5
5
不痛0 1 2 3 4 5 6 7 8 9 10很痛
少于1/5次 1 1
少于一半 2 2
大约半数 3 3
多于一半 4 4
几乎每次 5 5
无 7、上述症状是否影响了您的日常生活? 8、您是否经常想起您的症状 四、生活质量评分 9、如不治疗就这样过以后的生活, 您觉得怎样? 非常满意 0 满意 1 比较满意 2 0 0
注射含碳粒的液体入非细菌性前 列腺炎患者膀胱内,可在EPS巨噬细 胞内、腺泡和腺管中找到碳粒。
(Kizly 1982)
排尿后膀胱尿内碳粒返流入前列腺内
前列腺管内巨噬细胞含碳粒
用99锝iv后排尿,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可见前列腺显影,正常人则否。
(邓春华1998)
正常人及前列腺炎 患者核素尿路前列 腺返流显像。
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BP) 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 Ⅲ 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或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CPPS Ⅲ A炎症型CPPS Ⅲ B非炎症型CPPS
特征
急性前列腺感染 反复发作的前列腺感染 没有明显前列腺感染 EPS白细胞阳性
EPS白细胞阴性 有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 EPS或活检时有炎症证据
类型 急性细菌性前 列腺炎(ABP) 慢性细菌性前 列腺炎(CBP) 病因 细菌 细菌 病程 短 长 长 长 严重程度 重 一般 一般 一般 前列腺镜检 (白细胞) 阳性 阳性 阳性 阴性 细菌培养 阳性 阳性 阴性 阴性
慢性非细菌性 支原体、 前列腺炎(CNP) 衣原体等 前列腺痛(PD) 不清
类型
⑤ 前、尿道平滑肌α受体敏感性增高,导致尿道括约肌痉挛, 诱发尿不尽感等功能失调性排尿异常症状,最后形成尿液 返流,诱发前列腺炎。
前列腺导管内返流
尿液返流是慢性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因 最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前列腺外周带导管较其他部位更易发生 导管内返流。
(Blacklock 1974,1991)
前列腺尿道注药 冲洗引流技术
新疆佳音医院
30%前列腺液
精浆的成分
60%精囊液
10%尿道旁腺、输精管 壶腹及副睾分泌液
精液成分的数值
成分 精囊液 果糖(供给精子运动能量) 前列腺素E(与男性生育能力有关) 前列腺素A-B 前列腺素F 酸性磷酸酶(供给精子营养) 碱性磷酸酶 枸橼酸(与分泌睾丸雄激素有关) 锌(与分泌睾丸雄激素有关) 精氨酸 胆固醇 蛋白溶酶(可使宫颈粘液水解) 氨基酸 尿素 乳酸 睾丸素 睾酮 平均值 250-700mg/100ml 55μ g/ml 50μ g/ml 8μ g/ml 3,730单位(King Armstrong Unit/ml) 22.12单位(King Armstrong Unit/ml) 1.8~8.4mg/ml 150~250mg/ml 925μ g/ml 1.2~1.5mg/ml 异常 120mg/100ml以下 11μ g/ml以下不育
前列腺腺管 阻塞, 微小结石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
尿液返流
交感神经兴 奋学说
病原体感染
精神心理因 素
免疫学病因病原微生物直接感染。 ② 前列腺内尿液返流形成“化学性前列腺炎”。
③ 条件致病菌分泌并形成由多糖蛋白质复合物,又称细胞外 粘物质(extracelluarlime substance,ESS)组成的生物膜 (biofilm)把细菌包裹起来,和腺泡及腺管的上皮紧密粘 连 形成梗阻并对抗中性白细胞的吞噬和抗菌药物的作用。 ④ 前列腺腺管开口在尿道前列腺段的前列腺窦,此处易形成 菌落、菌丝,且不易随尿液排出。
请根据6个月内情况评估:
2.0
1.8 1.8 1.5 1.5
双囊三腔前列腺灌注引流管 设计人:黄卫东 专利号:ZL 97 2 24826.9 专利申请日:1997年8月22日 专利权人:黄卫东
前列腺灌注引流管 设计人:黄卫东 专利号:ZL 97 2 40308.6 专利申请日:1997年7月8日 专利权人:黄卫东
一种前列腺尿道注药冲洗引流管 设计人:黄卫东 专利号:ZL 97 2 24826.9 专利申请日:2006年7月10日 专利权人:黄卫东 授权公告日:2009年5月13日
佳音医院慢性前列腺炎分类方法
指 标 白细胞(个/HP) 卵磷脂 慢性隐匿型 10-20 >50% 无或轻 无症状 预后良好 慢性普通型 >20 25-50% 中或重 临床症状>II级 预后较好 慢性迁延型 <10 <25% 中 临床症状I-II级 预后较差 慢性活动型 10-20 <25% 中或重 临床症状>II级 预后不确定
新的临床分类显示传统的注重选 择抗生素清除病源微生物已经没 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前列腺灌注引流导管技术 可以对尿道前列腺尿道段 进行有效冲洗从而达到局 部引流的作用。
通过局部灌注a受体阻滞剂类或
神经麻醉类药物可以缓解症状, 帮助前列腺恢复功能。
NIH-CPSI积分结果分析
疼痛和不适评分:
1+2+3+4=【 】
前列腺尿道注药冲洗引流导管技术(PCIDT)相关论著
前列腺尿道注药冲洗引流导管技术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机理
前列腺灌注引流导管技术是前列腺尿道段 尿液返流的临床模拟。
由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致病菌存在具
有保护作用的生物膜,因此,通过静脉给 予任何种类抗生素都难以杀灭和清除。
前列腺尿道注药冲洗引流导管技术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机理
1. Meares EM Jr. Prostatitis. Med Clin North Am,1991,75:405-423 2. Roberts RO, Lieber MM,Bostwick DG,et al.A review of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statitis syndromes.Urology,1997,49:809-821 3.De La Rosette JJMCH,Rubregtse MR,Meuleman EJH,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409 patients with prostatitis syndromes.Urology,1993,41:301-307
会阴部
睾丸 阴茎头部 腰骶部耻骨上区
0
0 0 0
1
1 1 1
2
2 2 2
3
3 3 3
4
4 4 4
5
5 5 5
2、排尿时疼痛或烧灼感
3、射精时或以后疼痛不适 4、用数字描述以上疼痛或不适的感觉 二、排尿症状评分 无 5、上周您是否经常有排尿不尽感 6、上周您是否在两小时内排尿 三、症状的影响评分 0 0
放射影像学 尿道膀胱镜 病理组织学 心理学检查
有助于鉴别诊断 耻骨炎 尿路结石 尿路肿瘤
有助于鉴别诊断 有或无菌性膀胱炎 尿路肿瘤 有助于鉴别诊断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结核肿瘤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
一、疼痛或不适症状评分 1、您在以下区域出现过疼痛或不适吗? 无 很少 偶尔 经常 很常见 几乎总是
典型例证
磺胺甲恶唑、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克拉霉素】 哌唑嗪、特拉唑嗪、苯苄胺、盐酸坦索罗辛【多沙唑嗪(可多华)、萘哌地尔(那妥)】 持续多次促进腺液排放【引流】 酮洛芬、双氯芬酸、【布洛芬、消炎痛】 阿米替林、加巴喷丁、替扎尼定、止痛药 会阴肌训练、膀胱功能训练 花粉提取物、锯叶棕属、槲皮酮 保列治 地西泮、氯苯氨丁酸【黄酮哌酯】 经尿道微波热疗、激光、经尿道细针分离【介入导融、光辐射、毫米波】 按摩治疗、坐气垫或中空垫 发现并矫治疗相关的致病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