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解析

合集下载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比较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比较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比较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也逐渐增加。

前列腺增生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了日常生活。

为了治疗前列腺增生,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

那么这两种手术方法究竟有何区别?哪种方法更适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状呢?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方法进行详细比较分析。

一、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适用于体积较小的前列腺增生。

手术过程是通过尿道将等离子能量传送至前列腺组织,利用等离子切割器将患处的前列腺组织切除。

由于手术过程中无需切开腹部,因此术后恢复期较短,患者术后疼痛轻微,大多数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康复。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受到了患者的广泛关注。

不过,这种手术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对于前列腺增生较为严重的患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二、电切术相对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电切术的创伤和出血量较大,术后疼痛感明显,术后恢复期相对较长,因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切术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创伤和恢复期也在不断减小,术后效果也日益提高。

三、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1. 创伤和出血量: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的特点,术后恢复较快。

而电切术的创伤和出血量较大,术后疼痛感明显,术后恢复期相对较长。

2. 适应症范围: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适用于前列腺增生较轻的患者,而电切术适用于前列腺增生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

3. 术后效果:两种手术方法在术后的效果上并没有明显差异,都能有效缓解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四、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综合评估。

如果患者的前列腺增生较轻,并且希望术后恢复期较短,可以选择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如果患者的前列腺增生症状较为严重,需要彻底解决尿频、尿急、尿痛等问题,可以选择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切除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手术图解

前列腺增生切除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手术图解

前列腺增生切除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手术图解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一种临床进展性疾病,部分患者最终需要外科治疗来解除下尿路症状及其对生活质量所致的影响和并发症。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在泌尿外科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治疗的金标准。

适应证具有中重度LUTS合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BPH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

当出现BPH相关的并发症时,应当采取手术治疗:①反复尿潴留或充溢性尿失禁;②反复血尿,药物治疗无效;③膀胱结石;④继发上尿路积水;⑤合并疝、严重的痔疮或脱肛等;⑥BPH患者合并膀胱大憩室,腹股沟疝、严重的痔疮或脱肛,临床判断不解除下尿路梗阻难以达到治疗效果者,应当考虑外科治疗。

禁忌证①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不能耐受麻醉者;②严重的血液系统障碍,不能纠正的出血性疾病;③急性泌尿系感染;④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

手术步骤及技巧1.置入电切镜:患者取截石位,首先观察患者的尿道外口,如有狭窄,需先行尿道扩张,一般扩张至24~26号尿道探子。

电切镜的置入可采用先入镜鞘或者直视进镜。

先入镜鞘时,先于镜鞘内置入闭孔器,按照尿道的弯曲度直接进入膀胱。

而对于中叶增生明显的患者,通常采用直视下进镜,可于进镜时观察尿道,并利于通过被增生腺体挤压的前列腺尿道。

2.膀胱及前列腺的观察:置入电切镜后,膀胱内充水至200~300 mL。

首先触诊下腹部耻骨上区,了解其张力,以便手术结束时对比,确定有无液体外渗及程度。

观察膀胱有无病变,是否合并膀胱憩室;如有,可将膀胱镜伸入憩室颈口进行观察。

同时了解两侧输尿管口的位置及其与增生腺体的关系。

有时患者中叶增生明显,遮挡膀胱三角区及输尿管口,更要小心。

观察前列腺时,可将电切环伸到尽头,以便估计前列腺的长度。

3.耻骨上膀胱穿刺:是否行耻骨上穿刺造瘘要根据患者前列腺的大小及术者的习惯而定。

穿刺造瘘利于冲洗液的回流,节约了手术时间,但为患者带来新的创伤,而且膀胱低压,充盈不佳时,不利于膀胱颈部腺体的切除。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麻醉知识分享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麻醉知识分享

患者术前血压、心率、实验室 检查、胸片、心电、超声均在 正常范围。
L2~3间隙行腰-硬联合阻滞麻 醉,于蛛网膜下腔给予0.5%布 比卡因重比重液2.5ml,硬膜外 腔留置导管。
病例
阻滞平面控制在T10水平,140分钟后硬膜外腔追加2%利多卡因5ml。
患者截石位,TURP灌注液使用室温5%甘露醇溶液。手术1小时时静脉注 射呋塞米20mg,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维持平稳。
02
以5%葡萄糖溶液为灌注液时,应监测血糖,灌注液达15 000ml时开始监测血糖和血气,每增10000ml测量一次。 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更为重要,原则上应避免使用糖溶液 。
03
尽量选择患者保持清醒的麻醉方法,以便及早发现和及时 处理。
术中管理
灌注液应加温以防发生低体 温、寒战等引起的全身不良 反应。
一旦出现TURP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 ,应尽快结束外科手术,及时纠正液 体超负荷。
术后随着椎管内麻醉作用的消退,扩 张的血管回缩,回心血量增加,第三 间隙液返回血管,而术后对患者病情 的认识不足,未能预防性采取相应措 施是导致术后水中毒的主要原因。因 此,围术期TURP患者的液体管理要 引起重视。
感谢您的观看
TURP综合征的治疗 主要是 限制液体量和使用利尿药, 如呋塞米、20%甘露醇( 0.5g/kg),血糖高则用胰 岛素降血糖,镇静,吸氧, 纠正心律失常。
输血问题 因为血液被灌洗液 冲洗到引流桶,所以出血量 很难估计。虽然有人提出粗 略估计出血量的方法,但非 常不准确,只能参考。还是 以临床体征以及血细胞比容 等指标作为输血的依据。
观察约10分钟,心率67次/分,血压 15.96/9.31kPa(120/70mmHg),
返回病房观察室。
术后第一天,患者HGB 114g/L,血细 胞比容33.3%,K+3.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手术配合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手术配合
电切操作
医生通过电切镜观察膀胱和前列腺情况,使用电切环将前列腺组织逐 层切除。在此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
止血与冲洗
切除完成后,医生会进行止血操作,并使用生理盐水对膀胱进行冲洗 ,以确保手术视野清晰。
术中监测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 进行实时监测,如心率、血压、血氧 饱和度等。
血功能等。
术前用药
根据医嘱,术前给予患者适当的 镇静药、止痛药和抗生素等药物
治疗。
手术室准备
01
02
03
环境消毒
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无 菌,对手术台、手术器械 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仪器检查
检查手术所需仪器设备是 否完好,如电切镜、摄像 系统、冷光源等,确保正 常运行。
器械准备
根据手术需要,准备齐全 的手术器械,如电切环、 冲洗器、尿管等。
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舒适度, 采取必要的措施减轻患者痛苦和
不适感。
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 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
常情况。
THANKS
感谢观看
护士需提前准备好手术器械和用品, 确保医生在需要时能够及时得到。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所有参与手术的人员 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规程,确保手术环境 无菌。
手术过程中,医护人 员需随时保持手卫生 ,避免交叉感染。
手术器械和用品在使 用前应进行严格的消 毒处理,避免感染风 险。
注意患者安全与舒适
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安全,避 免发生意外伤害。
保持引流管通畅
确保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 堵塞、弯曲、折叠,定时记录 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
观察尿液情况
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浑浊度 和有无血块,及时发现并处理 尿路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配合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配合

全身麻醉:适 用于高风险、
复杂手术
2022
手术过程
手术步骤
患者麻醉:全 身麻醉或局部 麻醉
插入尿道镜: 将尿道镜插入 尿道,观察前 列腺情况
切开前列腺: 使用电切镜切 开前列腺,切 除增生组织
止血:使用电 凝止血,防止 出血
取出电切镜: 将电切镜从尿 道中取出
关闭切口:关 闭切口,结束 手术
手术技巧
01 02 03 04
01
手术切口:选择合适的切口位 置,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02
手术器械:选择合适的手术器 械,提高手术效率和成功率
03

手术操作:熟练掌握手术操作 技巧,确保手术安全、准确
04
术后护理: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手术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包括禁食、 禁水、预防感染等
手术操作:严格按照 手术操作规程进行, 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 术配合
目录
01
手术概述
02
手术准备
03
手术过程
04
术后护理
手术概述
手术原理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 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 尿道进入前列腺,切除 增生的前列腺组织。
01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 过监视器观察手术情况, 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03
02
手术过程中,医生使用 电切镜和电切环,将增 生的前列腺组织切除。
04
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将 切除的前列腺组织取出, 并进行止血和缝合。
手术适应症
01
良性前列 腺增生症
02
前列腺癌
03
前列腺炎
04
前列腺结 石
05
前列腺囊 肿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应用个案分析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应用个案分析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应用个案分析1. 背景和目的意义前列腺增生症在临床较为常见,老年男性是高发人群。

在前列腺增生尿路梗阻的治疗中,手术是临床采用的最有效方法,其中和传统电切术相比,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无切口,具有较小的损伤、较少的出血量,低温快速切割,患者术后具有较快的恢复速度,目前已经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1]。

本研究分析了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应用个案。

2.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患者男,66岁,病程4年,加重2天,有排尿困难,具有较多的夜尿、较细的尿线、尿潴留,前列腺体积为6.5cm×4.0cm ×5.5cm,从膀胱突出 2.5cm。

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将手术禁忌症排除。

腹部B超检查计算前列腺重量为65g。

2.2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或腰麻,采用持续灌流式电切镜(Olympus公司),应用带状气化电极,将5%葡萄糖、甘露醇混合液设定为冲洗液,将气化电切功率、电凝功率分别设定为250W、80W。

帮助患者取膀胱结石位,将电切镜置入,对双侧输尿管口位置、膀胱内景进行观察。

向尿道后退镜鞘,对前列腺各叶增生情况进行观察,将精阜位置确定下来,对精阜到尿道内口的位置进行测量。

将一条较宽敞的灌流通道切在精阜到颈口水平位置,如果患者三叶增生,首先将中叶切除。

顺行切割,起点和终点分别为6:00和12:00,直到环形纤维显现出来。

然后将前列腺组织逆行切除,起点和终点分别为6:00和1:00.如果患者具有过大的腺体,则分段切除。

电切时对活动性出血点进行随时电凝,从而对清晰的视野进行保持。

修整前列腺窝、膀胱颈部创面,调节电切功率为120W,用电切环切除精阜平面的前列腺尖部组织。

用ELIK对膀胱中前列腺组织碎屑进行冲洗、抽吸,然后将电切镜退出,将F20三腔气囊导管插入,将30~50ml水注入气囊。

对气囊进行牵拉,在前列腺窝口压迫。

术后术后对患者血糖、血钠、血钾、血氯进行监测。

手术讲解模板: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手术]

手术讲解模板: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手术]

手术资料: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手术]
手术步骤:
(1)膀胱镜初步检查:检查膀胱有无病 变,特别注意膀胱憩室,若可能,将内镜 伸入其内检查。检查三角区、输尿管口的 位置,以及它们和增生前列腺的关系。三 角区肥厚可能被误认为前列腺增生,将其 切除可损伤输尿管口,中叶增生可遮住三 角区,必须用逆视镜(Storz135°),准 确判断,继之检查了解
概述:
Reuter回流式改进型电切镜亦需用电动吸 引器吸引。此装置不足之处是吸引开口易 被尿道壁和前列腺窝所堵塞,膀胱壁偶尔 被吸到鞘的顶部,在TURP时造成损伤;双 腔的镜鞘减少了有效的内腔;操作中为了 清洁镜鞘的冲洗开口,整个器械必须从尿 道内退出和重新置入;进水速度比出水速 度快,因而膀胱总处
手术资料: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手术]
概述: 图1 电切镜的类型
手术资料: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手术]
概述: A-回流式电切镜;B-Reuter回流式改进 型电切镜;C-耻骨上穿刺套管回流式电 切镜。
手术资料: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手术]
适应证:
症状明显、前列腺增大、尿流细者有手术 适应证。症状轻、前列腺大或不大、尿流 率值正常者,则保守治疗。症状明显、前 列腺不大、但尿流率值证明膀胱出口梗阻 者,亦应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
手术资料: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手术]
概述: 于充盈状态,在高压冲洗时(冲洗液贮液 器高于60cm),为非生理性压力作用于膀 胱和前列腺窝,没有报警系统。
手术资料: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手术]
概述:
耻骨上穿刺套管回流式电切镜,进水与出 水速度通过电动吸引器调速,调节平衡。 切除镜的电切圈也可比上两种大1/3,切 除效率相应提高,还可以通过穿刺套管把 观察镜置入膀胱,必要时,可在切除时进 行直视控制。故它的优点有:①可行经皮 膀胱镜检查;②在TURP结束后,膀胱内液 能通过套管逆行排空;③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护理课件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护理课件
药物治疗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 药。
随访计划
术后1个月
进行复查,了解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3个月
进行随访,评估患者生活质量。
术后6个月
进行随访,评估患者康复情况。
术后1年
进行全面复查,评估手术效果。
注意事 项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术后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避免长时间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咳嗽、打喷嚏等动作。
提供心理支持
对于紧张、焦虑的患者,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 助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
术前准备
肠道准备
术前1-2天开始进食无渣饮食, 避免术后排便污染手术区域。
皮肤准备
术前一天进行手术区域的皮肤清 洁和消毒,预防术后感染。
术前用药
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等药物,预 防术后感染。
PART 03
术中护理
术中配合
疼痛护理
疼痛评估
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了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以便 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疼痛缓解方法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性质,采取适当的疼痛缓解方法,如药物治 疗、物理治疗等。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增强疼痛耐 受性。
饮食与活动指导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他们调整 饮食结构,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 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手术目的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解除尿路 梗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手术适用人群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其他前列腺疾病患者
由于前列腺体积增大导致尿路梗阻, 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
如前列腺炎、前列腺癌等,需进行前 列腺部分切除或根治性切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国外科杂志2005;26:82-87泰国皇家外科医师学会官方出版物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后残留下尿路症状(LUTS ):Chiangmai大学医院尿动力学研究Sumitr anutrakulchai, MDDivision of urology, Department of Surgery, Chiangmai University, Chiangmai5200, Thailand摘要背景自从开创内窥镜手术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便成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

然而,很多患者术后有无法排尿及有类似症状存在。

为更好的计划和管理此类患者,探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下尿路症状的病因是必要的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收集了1998~2004年7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范围在72.66+/-9.68岁)的回顾性数据,患者均接受过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且术后伴有2个月的下尿路症状。

每例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次数为1-4次。

我们探查到下尿路症状的潜在因素: 有2例患间质性膀胱炎(IC),1例患有嗜酸细胞性膀胱炎(EOC),10例患者患有椎管狭窄(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性障碍/NLUTD),65例患者仅有下尿路症状。

以上数据均被尿动力学实验室用于研究残留下尿路症状的病因。

利用荧光透视法或视频尿动力仪对取站立体且至少完成两个连续排尿周期的每例患者行膀胱-压力-尿流率。

据Blaivas’s 标准分类的男性排尿功能障碍用于说明。

利用尿动力学变量与SPSSv.2 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32例患者(41,56%)逼尿肌收缩力受损(ImC),其中7例患者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性障碍,1例患者患有嗜酸细胞性膀胱炎患者;16例患者(20.78%)逼尿肌活动过度(DO),其中有1例患者有间质性膀胱炎;2例(2.6%)患者仅患有膀胱出口梗阻(BOO);18例患者(23.38%)伴有以上两种情况,其中9例患者(11.67%)患有DO+ImC(4例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相关括约肌无张力性尿失禁(SWI)患者,2例为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性障碍),其他9例(11.67%)患者同时患有DO+BOO;6例患者(7.79%)正常;2例患者(2.6%)没有完成实验(因为他们在研究期间无法排尿),1例患者(1.3%)属不确定组。

结论所有例良性前列腺疾病不是诱发下尿路症状的必然因素。

大部分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的残留或持续性下尿道症状由以下因素诱发:第一,逼尿肌收缩性受损(ImC);第二,逼尿肌活动过度;第三,逼尿肌活动过度和膀胱出口梗阻或逼尿肌收缩性受损联合引发。

仅由膀胱出口梗阻引发的下尿路症状的比例为2.6%。

显然,如不行排尿体检及观察则不考虑再次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因为多数患者无膀胱出口梗阻。

关键词:持续或残留症状,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动力学研究Correspondence address : Sumitr Anutrakulchai, MD, Division of Urology, Department of Surgery, Chiangmai University, Chiangmai 50200, Thailand, Tel. 053-94-5532, 053-94-6422.介绍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旨在缓解膀胱出口梗阻,目前仍为治疗良性前列腺阻塞(BPO)的金标准(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国际尿控学会推荐的新术语),但并非所有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可从该手术中获益。

以往有少数报告显示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不是引发下尿路症状的唯一原因。

由于人体泌尿管为可扩张性肌肉质管,前列腺的增大会逐渐压迫尿道前列腺部且使其前后直径增加。

该症状也同样发生在女性身上。

膀胱因素,例如,逼尿肌收缩性损伤、逼尿肌活动过度,或多种病因联合,将诱发严重性下尿路症状。

已有报告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残留下尿路症状的发生率为5~35%。

2-4 下尿路症状持续的主要原因为逼尿肌活动过度(DO).2,5,6 尿动力学数据的回顾性分析将提供关于持续下尿路症状病因的信息。

材料与方法收集77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伴2个月及以上(2月~20岁)residual或持续性下尿路症状患者(年龄范围45~93,平均年龄为72.66+/-9.68岁)的尿动力学数据用于回顾性分析。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次数为1~4次,手术间隔时间范围在2个月至10个月间(平均为28.32+/-42.11个月)。

完整的病史采集及体检,包括神经学检查及内窥镜检查,显示了所有患者以往未经历过尿动力学研究。

77例患者中,66例患者神经病学检查结果正常;据神经性跛行病史、脊髓造影术或MRI探查到神经根压迫体征、椎板切除减压术后残余神经功能缺损,9例患者诊断为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性障碍;通过病理学检查发现1例为间质性膀胱炎和1例为嗜酸细胞性膀胱炎。

本尿动力学研究利用外周长为7Fr、双孔导管记录膀胱内压,infusion ports,外周长为9Fr的直肠球囊导管测量腹内压力;所有导管均与Life Tech 有限公司的DANTECU Urodyn5000或Janus V 3.7 连接,输注率约为膀胱容积的10%;在每例患者取站立体位下至少有两个连续的排尿周期时,利用荧光透视法及视频尿动力仪进行膀胱-压力-尿流速研究。

7利用blaivas’标准评估男性排尿功能障碍,如下,阻塞组:Pdet.Qmax>40cm. H2O, Qmax.<12ml/s, 30~40cm. H2O,中间组:Pdet.Qmax. =30-40cm. H2O, Qmax.<12ml/s, 非阻塞组(或逼尿肌收缩性受损):Pdet.Qmax.<30cm. H2O,Qmax.<12ml/s. 关于Pdet.Qmax.值,评估时用测量中记录的最低Pdet.Qmax 。

括约肌劳损(缺陷)6,9,10 定义为无逼尿肌收缩性或可塑性低,充盈期时伴腹内压力增加的尿漏发生(C=dV/dP:<10毫升/厘米)H2O。

尿动力学单位和术语符合国际尿控协会推荐的标准。

利用SPSSv.2进行尿动力学变量的统计学分析。

结果每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数量、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最近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的间隔见表1。

患者主诉为尿存储、排尿及混合症状分别为39例(50.65%)、25例(32.47%)及13例(16.89%)见表2。

77例患者中有68例患者(88.31%)有尿动力学异常;32例(41.56%)患者逼尿肌收缩性受损严重(ImC PdetQmax= 8.47+/-11.24, Qmax=3.91+/-4.29);7例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性障碍;1例为嗜酸细胞性膀胱炎;16例(20.78%)逼尿肌活动过度(DO:PdetQmax=27.31+/-8.02, Qmax=11.81+/-6.16);1例间质性膀胱炎; 2例(2.6%)膀胱出口梗阻(BOO. 57.5+/-16.26, Qmax=6+/-5.65)。

18例兼有上述两种病症,9例(11.67%)存储期逼尿肌活动过度,排尿期膀胱出口梗阻(PdetQmax=75.33+/-21.61, Qmax=5.22+/-3.73)(图1);9例(11.67%)兼有逼尿肌活动过度及逼尿肌收缩性受损,尿存储期逼尿肌活动过度,排尿期逼尿肌收缩性受损。

(PdetQmax=16.22+/-7.87,Qmax=6.11+/-3.69)(表2) ;其中,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性障碍患者2例,括约肌无张力性尿失禁患者4例;检查结果正常患者6例(7.78),其中括约肌无张力性尿失禁2例;括约肌无张力性尿失禁患者总比例为7.79%;2例患者因导管置放期间无法排尿没有完成研究。

不确定组患者比例为1.3%(PdetQmax=36,Qmax=7).尿动力学变量的详情见表3.表1. 下尿路症状病例的尿动力学发现、患者数量(发病率)、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次数,及与最后一次行TURP的术后间隔时间注释:IMC:逼尿肌收缩性受损NLUTD: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性障碍DO:逼尿肌活动过度BOO:膀胱出口梗阻Normal: 正常SWI:扩约肌无张力性尿失禁Incomplete study: 未完成研究Equivocal: 未确定组Age:年龄No.Patients: 患者数量NO. of TURP: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次数Interval of last TURP: 最后一次行TURP的术后间隔时间表2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的暂时性或持续性下尿路症状注释:LUTS:下尿路症状Storage: 尿存储症状V oiding:排尿症状Mixed : 混合症状讨论老年男性患者中下尿路症状及良性前列腺肥大普遍,目前有数据显示其已上升至78%。

12除膀胱出口梗阻外,下尿路功能性行障碍症仍有两个常见病因: 逼尿肌活动过度及逼尿肌活动低下(逼尿肌收缩性受损);多数下尿路功能性障碍患者兼有2个或3个病因(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活动过度、逼尿肌收缩性受损)。

多年来,老年男性患者下尿路功能性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旨在切除阻塞的前列腺组织和缓解症状,因为少数泌尿学家保守性认为前良性列腺肥大是主要病因。

然而,以往研究已开始引导人们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包括阻塞的类型、程度,及逼尿肌反应。

6,7,13大量研究报告指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持续性下尿路症状的病因,包括:逼尿肌活动过度(上升至54%);残留膀胱出口梗阻(上升至16%)2,3,6;括约肌无张力性尿失禁(上升至8%);逼尿肌收缩性低下/逼尿肌收缩性受损(上升至4%)。

本研究中,多数患者逼尿肌收缩性受损(41.56%;其中,神经源性下尿路功能性障碍7例,嗜血细胞性膀胱炎1例。

如果患者接受排尿术前评估,则可避免不必要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7 单一逼尿肌受损比例为20.78%,其中间质性膀胱炎1例。

Abram 发现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逼尿肌活动过度的逆转率为62%,而Gormly等的发现仅为9%。

13 Anutrakulchai的一项关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逼尿肌反应的直接结果, 得到了同样的结果(8%逆转)。

这可能因为前列腺阻塞年轻患者与老年患者在逆转率上的实际差异。

研究提示了老年男性患者中逼尿肌活动过度并不亚于膀胱出口梗阻13,这可能由脑病变导致衰变引起的。

Kageyama等进行的14例患者术前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研究报告指出,8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持续性逼尿肌活动过度逆转患者前脑区域大脑血流量低。

尽管逼尿肌活动过度在阻塞缓解后得到了非适宜性的改善,抗胆碱药物可改善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

仅2.6%的患者因residual 前列腺组织不规则而引发膀胱出口梗阻,需要再次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