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堂PPT)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PPT

A.利用“黄金分割律”,人们设计书籍开本、电视屏幕、门窗、电扇、国旗长度 尺寸等。
B.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 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C.现在的大青山,树木不多,但在汉代,这里却是一个“草木茂盛,多禽 兽 ” ( 《 汉 书 ·匈 奴 传 》 ) 的 地 方 。
C.“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 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D.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 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A错,括号应紧跟着“教室”。 C错,冒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前后都是省领导说的话,说话人在中间。 D错,错用顿号,混淆了大小并列的界限。“持有毒品”和“大麻等植物” 后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A项的破折号起强调作用。B项的省略号改为破折号,表话题突然转变。 C项表解释。 D项中的破折号解释“非白人”的内容较多,而且出现了标点符号,所以就需 要用双破折号,这样层次分明。
书名号用法口诀
书名号,有单双,标出名称有讲究。 书籍报刊文章名,法规文件艺术品。 下列情况用引号,千万不要标书名。 讲座栏目与主题,会议标语与考试 。
引号、分号用法口诀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我最喜欢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话。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杜甫曾说:”朱门酒肉穿,路有冻死骨。“
分号隔开并列句,分句无逗不用分。
人们常说: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是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一座通向成功之路的桥梁。 一粥一饭是清淡,健康、温暖、妥帖;一瓢一箪是清淡,随意、自在、安心。
B.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 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C.现在的大青山,树木不多,但在汉代,这里却是一个“草木茂盛,多禽 兽 ” ( 《 汉 书 ·匈 奴 传 》 ) 的 地 方 。
C.“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 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D.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 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A错,括号应紧跟着“教室”。 C错,冒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前后都是省领导说的话,说话人在中间。 D错,错用顿号,混淆了大小并列的界限。“持有毒品”和“大麻等植物” 后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A项的破折号起强调作用。B项的省略号改为破折号,表话题突然转变。 C项表解释。 D项中的破折号解释“非白人”的内容较多,而且出现了标点符号,所以就需 要用双破折号,这样层次分明。
书名号用法口诀
书名号,有单双,标出名称有讲究。 书籍报刊文章名,法规文件艺术品。 下列情况用引号,千万不要标书名。 讲座栏目与主题,会议标语与考试 。
引号、分号用法口诀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我最喜欢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话。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杜甫曾说:”朱门酒肉穿,路有冻死骨。“
分号隔开并列句,分句无逗不用分。
人们常说: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是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一座通向成功之路的桥梁。 一粥一饭是清淡,健康、温暖、妥帖;一瓢一箪是清淡,随意、自在、安心。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件68张

例如:作者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柏、古松、 洞天、云海。
注意:
1. 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 须有“、”号(口诀: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不 要带上顿) 。
①他三十六七岁 距这里二三里
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2. 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 不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不用顿号(口诀:集合 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
课堂训练:
下列分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 体检证明;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
B、主食和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室外活动 量少,是形成肥胖的一种生活模式。
C、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 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 才能。
7.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为了分清 层次,大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逗号(口诀:大 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如: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 射、回收 ,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
的水平 。
8. 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要 使用逗号。如:
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啦,月季 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5. 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 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口诀:并列谓并列补, 中间不要插进顿)
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6. 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 号,也不用其它点号。如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 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口诀: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 冒)
运用冒号时应注意
注意:
1. 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 须有“、”号(口诀: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不 要带上顿) 。
①他三十六七岁 距这里二三里
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2. 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 不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不用顿号(口诀:集合 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
课堂训练:
下列分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
A、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 体检证明;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
B、主食和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室外活动 量少,是形成肥胖的一种生活模式。
C、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 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 才能。
7.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为了分清 层次,大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逗号(口诀:大 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如: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 射、回收 ,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
的水平 。
8. 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要 使用逗号。如:
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啦,月季 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5. 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 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口诀:并列谓并列补, 中间不要插进顿)
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6. 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 号,也不用其它点号。如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 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口诀: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 冒)
运用冒号时应注意
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件

06 标点符号综合运 用技巧
避免常见错误类型
01
02
03
04
逗号与顿号混淆
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 顿,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
语之间的停顿。
冒号与破折号混用
冒号常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 文,破折号则表示语气的突然
转变或声音的延长。
引号使用不当
引号分为单引号和双引号,应 根据需要正确使用,避免混淆。
作用
帮助读者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分清 句子结构,辨明语气,理解词语含 义。
常见标点符号类型
点号
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 问号、叹号等,主要表示语言中的停 顿和语气。
标号
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 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 号等,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 用。
标点符号书写规范
• 在单重复句中,分句不包含逗号时可以用逗号或分号分隔,包含逗号时宜用分号分隔。例如:矿藏、水流、森 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 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 分号用以分隔多重复句第一层次的分句,无论该层次若干分句的逻辑关系是什么。例如:内容有分量,尽管文 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如果内容没有分量,尽管写得多么长,愈长愈没有分量。
05 省略号、破折号 与书名号用法
省略号使用场景及注意事项
使用场景
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列举的省略、余意未尽、重复词语的省略、引文的省略。
注意事项
省略号前后一般不使用点号,但如果省略号后面的话与省略号前面的话不连续,那 么可以在省略号前面加上句末点号。同时,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文字,但如果必须 说明,可以使用括号。
书写位置规范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件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一览表(二)
标点符号
常见错误
顿号 分号
1. 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上一层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 如: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 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错误用 法) 2. 词语间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却用了顿号。 如: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3. “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并且、或者”等连词前面用了顿号。 如:由于商品供求往往随着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甚至不同客流成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采购者应当及 时把握需求信息。(“甚至”前面的顿号应改作逗号) 1. 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 如: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体检证明;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四个分号都 应改作逗号) 2. 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 如: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而且”前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 3. 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分号。 如: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 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经济”后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 4. 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出现了句号。 须知:分号所表示的停顿或分隔的层次小于句号。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一览表(四) 常见错误
冒号 引号
1. 滥用省略号。 如:为什么街头小青年满口脏字?为什么摩登女郎徒有其表,一 张口就是污言秽……?(应去掉省略号) 2. 省略号和“等”“之类”并用。因为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 “等”“等等”“之类”。两者不能并用。 如:在另一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力,如飞机、火箭、电视、 计算机……等等。(应去掉省略号)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件156张

本文档针对高考语文复习中的标点符号使用进行了全面讲解。首先补充了句内点号的使用规则,如集合词语中间不需使用顿号,多个引号或书名号并用时中间亦无需顿号,同时说明了并列词语中带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应使用逗号等规则。其次,详细阐述了分号的使用情境,包括简单分句、分项列举、余指代词前的分号使用,以及非并列关系多重复句中的分号应用。此外,文档还通过多个实例指导了如何修改错误的标点符号,涵盖了逗号、顿号、分号等常见点号的误用情况。在冒号和引号部分,不仅指出了常见的使用错误,还详细说明了这两种标点符号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作用,如总结上文、注释说明、提示下文、引文标识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语文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优秀课件32张

4.破折号与括号的功能相同,不能同时用。 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 “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 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 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5.括号里的内容一般不读出来,因此广播稿中 不用括号。
五、省略号的用法
• 1、省略号前若是句意完整的句子,句号、 叹号和问号应保留,否则不用任何标点。
他们在朦胧的月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 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9、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时,短语之间只能用逗号。
小结:
1、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时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2、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时,短语之间能用逗号。 3、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约数时不用顿号,但 表示确数时用顿号。 4、如果并列短语中,某一部分内还有并列词语时 大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5、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 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6、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 号。
②这篇文章真实、, 感人。 ③这篇文章写得真实、, 感人。
7、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时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8、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 成分间使用逗号。 如: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 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 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 勒香梨啊…… ,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 人的香味。 月季呀,玫瑰呀,米兰呀……五彩缤 纷,争奇斗艳。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复习巩固
学习目标:
• 1、掌握标点符号的常用规则 • 2、明晰标点符号的易错点
考点解读
标点符号 分类
句中点号( 、 , ; : ) 点号 停顿时间由短到长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课件(75张PPT)

和语气)
句末点号
(句号、叹号、问号)
句号
句号——一句话说完了,该休息了。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例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叹号
叹号——情绪贼激动,用它!
1、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例如:
(1)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奋斗!
(2)我多么想看看他呀!
• 你就去吗?小拴的爹?(×)
5、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面用逗号
句中点号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
顿号
顿号——句内的短停顿
一、顿号只用于句子内部,不用于句子之间(分句也不行)
二、顿号只连接词和短语,不连接句子
三、顿号只连接并列关系的词和短语,其他关系不使用顿号
例如:看着窗外这些红的、黄的、紫的花儿开得灿烂,她的心情也
B.乙
C.丙
【解析】“想象与思考”和“理性与善良”属于句内同一层次的并列短语,其间应使用顿号
。
逗号
逗号——话没说完又太长,该喘气时就喘气
•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比顿号停顿稍长些。
表示句子内部停顿的符号还有顿号、分号和冒号,不过这三种符号
都有专门的用途,只有逗号是一般性的,行文中用得最多。它既可
事物或对句子进行扩展,使句子的结构更清晰明了,从而提高读者的理解效
率。如“我喜欢吃苹果,但是不喜欢吃香蕉。”中的逗号就将两个分句清晰地
分隔开来。
• 3.突出重点内容。利用逗号可以引导读者的注意力,突出句子中的重要信息
以表示单句里边的停顿,也可以表示复句里边分句之间的停顿。
逗号如何增强表现力
• 1、创造语气和氛围。通过巧妙地使用逗号,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语气和氛围,
句末点号
(句号、叹号、问号)
句号
句号——一句话说完了,该休息了。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例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叹号
叹号——情绪贼激动,用它!
1、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例如:
(1)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奋斗!
(2)我多么想看看他呀!
• 你就去吗?小拴的爹?(×)
5、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面用逗号
句中点号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
顿号
顿号——句内的短停顿
一、顿号只用于句子内部,不用于句子之间(分句也不行)
二、顿号只连接词和短语,不连接句子
三、顿号只连接并列关系的词和短语,其他关系不使用顿号
例如:看着窗外这些红的、黄的、紫的花儿开得灿烂,她的心情也
B.乙
C.丙
【解析】“想象与思考”和“理性与善良”属于句内同一层次的并列短语,其间应使用顿号
。
逗号
逗号——话没说完又太长,该喘气时就喘气
•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比顿号停顿稍长些。
表示句子内部停顿的符号还有顿号、分号和冒号,不过这三种符号
都有专门的用途,只有逗号是一般性的,行文中用得最多。它既可
事物或对句子进行扩展,使句子的结构更清晰明了,从而提高读者的理解效
率。如“我喜欢吃苹果,但是不喜欢吃香蕉。”中的逗号就将两个分句清晰地
分隔开来。
• 3.突出重点内容。利用逗号可以引导读者的注意力,突出句子中的重要信息
以表示单句里边的停顿,也可以表示复句里边分句之间的停顿。
逗号如何增强表现力
• 1、创造语气和氛围。通过巧妙地使用逗号,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语气和氛围,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件

引号常见用法: (1)表明文章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例如:李白诗句“白发三千丈”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表示突出强调。 例如: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 者“不做”的自由。(夏衍《包身工》) (3)表示讽刺和否定。 例如: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 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夏衍《包身工》)
连词前不用顿 4.“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式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需要携手”和“共渡难关”是两个句子,故将顿号改成逗号 5.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多的发展。
连词前不带顿 6.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
名称 顿号 逗号 分号 句号
形式 、
,
;
。
问号 ?
叹号 !
冒号 :
标号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名 称
破折 号
括 号
书名号
引号
省略 号
形 式
—— ()
《》
“” ……
备 占两
右左 占两
注格
上角 格
着重 号
.
字下
间隔 号
连接号
专名 号
·
—
__
字间 字间 字下
第1节 点号的用法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 语气,是针对句子内部结构层次的。对于点号,要 明确点号表示停顿的时间长短关系: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三个句末点号(句号、问 号、叹号)
(7)注意引文有问号,问号打在引号内。
课堂练习
1.川剧的变脸被誉为“中国一绝,世界一绝”,但它到底是什么时期出 现?谁是最先的发明者?已经无法考证,更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 两个问号改为逗号。这两个问句只能做“无法考证”“没有具体的文献 记载”的主语,本身是一个陈述句,所以不应使用问号。 2.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 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 时代的文艺复兴? 选择问句中,中间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3.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 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连续发问,将前两个逗号改为问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 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5)多个(3个及以上)引号书名号并用,中间 不用顿号。
例: a、“大宅子”“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分别比喻什么? b、《客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的律诗代表作品。
34
考点精讲 1、简单分句不用分号用逗号
例:“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它借狐鬼 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
简单分句,分句间 用逗号,不用分号。 将分号改成逗号。
35
2、并列分句内有逗号,才用分号
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 号,分句之间才用分 号。将分号改成逗号。
例:(04山东卷)一方面是旅游路线老化、接待率不足;另 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 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例: a、老师说:“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 白的诗。” (句首) b、“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老师说,“中学课本里有不 少李白的诗。” (句中) c、“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老师说。(句尾)
23
简要公式
某某说: “XXXX。” (句首) “XXXX,”某某说,“XXXX。”(句中) “XXXX。”某某说。(句末)
36
3、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
例: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 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 将两个逗号改成分号,最后
一条完了用句号。
15
(6)并列词语中“和”“及”“或”等连词, 连词前不带顿。 例:各级政府、人民团体和社会个方面都要按要求开展工作。
(7)并列词语中带“啊”“哇”“呀”等 语气助词,并列成分之间不打顿打逗。 例:农贸市场的水果品种极其丰富,如西瓜呀,苹果呀, 梨呀,葡萄呀……真可谓应有尽有啊!
16
顿号复习口诀总结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
教书先生的故事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2、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2
考纲解读
能力层级:D级表达运用 重要性:
1. 语言实际运用 2. 作文中明确要求
出题方式: 1. 单项选择题 2. 填空修改题 3. 达交际题。
顿号。
18
③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
④(09山东卷)“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 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 形式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需要携手”和“共渡难 关”是两个句子,故将顿 号改成逗号
19
⑤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 很多的发展。
提示性动词“提出”指向引 文之外的内容“新办学思 路”,提示性的词语后不用 冒号,将冒号删除。
26
(6)冒号不与“即”“也就是”同时
使用。
例:我们要有两种“力”:即毅力、努力。
“即”与冒号具有相同 的提示作用,不能同时 使用,必须删掉其中一
个。
27
(7)引文不独立成句,不用冒号。
例: 同学们唱着:“团结就是力量”走向军训场地。
注的目标。是他的体形,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
(3)第三连续发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连续发问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5
(4) 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倒装性的问句,中间用逗号,问号打在全句末。
例: 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一、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二、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打顿打逗。 三、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四、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五、多个引号书名号并用,中间不插顿。 六、并列词语中用“和” “及”“或” 等连词,连词 前不带顿。 七、并列词语中带“啊”“哇”“呀”等语气助词,并 列成分之间不打顿打逗。
常考的9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
➢ 问号 ? ➢ 顿号 、 ➢ 逗号 ,
➢ 分号 ; ➢ 冒号 : ➢ 括号 ()
➢ 引号 “” ➢ 书名号 《》 ➢ 破折号 ——
3
一、问号使用
(1)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号。
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句),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 气,疑问词(句)仅仅作为这个陈述句的某个成分,这样的句子就不 能打问号。
29
冒号课堂练习
冒号的提示范围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
子的中间。因此,冒号只能管几部电影,管不到 “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去掉冒号。
1、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建国大业》《青春之歌》 《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写作中只引用别人的一部分话,引 文不独立,只是整句中的一部分, 不用冒号,将冒号改为逗号。
(5)引文有问号,问号打在引号内。
一般不是完整引用,句子末尾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外面,但如果是问号, 应放在引号内。注:感叹号同理
例: 这位孔先生偷了何家的书,却争辩“窃书不能算偷,窃书,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①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引文“团结就是力量”不独立成句 而只是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它前面 不用冒号。
28
冒号复习口诀总结
1、冒号作提示,使用注意提示范围。 2、分说项与总括项之间用冒号。 3、“某某说”“某某想”“切切地说”“斥责我”等 词后面视情况定符号。 4、同一句话不重复使用冒号 5、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外的内容,提示性的词语后 不用冒号。 6、冒号不与“即”“也就是”同时使用。 7、引文不独立成句,不用冒号。
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外的内容, 提示性的词语后不用冒号。将“提 出”后的冒号删去。
32
7、(09山东卷)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 读者应走得几布: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 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冒号不与 “即”“也就是”同时 使用,删去其中一个。
总括项在前,分说项在 后,总括项与分说项之 间用冒号,将逗号改成
②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
疑问句不单独使用作句子主语, 中间问号误用,将其改为逗号。
7
倒装句,问号打在 句末,中间用逗号。
③ 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④(04浙江卷)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 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 思考。
疑问不单独使用, 充当主语,改为逗 号。
24
(4)同一句话不重复使用冒号
句中虽然有“宣布”“注 意”“证明”等引起下文的词 语,但一个句子中不重复使用 冒号。
例: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 (注意不应该使用)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25
(5)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外的内容,提
示性的词语后不用冒号。
例:学校领导及时提出:“办精品名校”的新办学思路。
冒号误用情况:
1. 范围不清,超越其管辖范围 2. 位置不当,在非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处使用 3. 重复使用造成表意层次混乱 4. 冒号后面紧跟提示语“即” 5. 冒号和引号的合用不当
21
考点精讲
(1)冒号作提示,管到提示内容完结。
冒号的提示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间。
例: 整个推介会由八个板块的三大亮点内容:奥运商机 信息、项目招商信息和招标信息。
(2)分说项与总括项之间用冒号。
无论分说项在前还是在后,分说项与总括项之间都用冒号。
例: a、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 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 b、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和煦:真是难得的好天气。
22
(3)“某某说” “某某叫嚷”“某某想”“切切 地说”“斥责我”等词后面视情况定符号。 在句首用冒号,在句中用逗号,在句末用句号。
8
⑤ (2004天津卷)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 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 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选择问句中,中间用逗号, 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⑥除了他能去,谁还能去呢。你吗?你能去吗?
连续问,每句末尾都 用问号。
9
问号复习口诀总结
先分说后总括,分说项与总括项 之间用冒号。
31
5、(10深圳模拟)“频繁更换密码费时费力且未必安全,” 雅虎网站4月13日援引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科马斯·赫尔利 的话说:“最好一开始设置的密码就有很高的安全系数。”
“某某说”在句中, “说”的后面用逗号。
6、(10山东卷)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 书院,并亲自制定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 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
12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例: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13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 就不能用顿号。
例: 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17
顿号课堂练习
概数的中间不用顿号, 也不用逗号。
①这瓷器看上去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
②(08江西卷)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 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 教唆他人吸食和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 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5)多个(3个及以上)引号书名号并用,中间 不用顿号。
例: a、“大宅子”“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分别比喻什么? b、《客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的律诗代表作品。
34
考点精讲 1、简单分句不用分号用逗号
例:“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它借狐鬼 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
简单分句,分句间 用逗号,不用分号。 将分号改成逗号。
35
2、并列分句内有逗号,才用分号
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 号,分句之间才用分 号。将分号改成逗号。
例:(04山东卷)一方面是旅游路线老化、接待率不足;另 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 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例: a、老师说:“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 白的诗。” (句首) b、“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老师说,“中学课本里有不 少李白的诗。” (句中) c、“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老师说。(句尾)
23
简要公式
某某说: “XXXX。” (句首) “XXXX,”某某说,“XXXX。”(句中) “XXXX。”某某说。(句末)
36
3、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
例: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 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 将两个逗号改成分号,最后
一条完了用句号。
15
(6)并列词语中“和”“及”“或”等连词, 连词前不带顿。 例:各级政府、人民团体和社会个方面都要按要求开展工作。
(7)并列词语中带“啊”“哇”“呀”等 语气助词,并列成分之间不打顿打逗。 例:农贸市场的水果品种极其丰富,如西瓜呀,苹果呀, 梨呀,葡萄呀……真可谓应有尽有啊!
16
顿号复习口诀总结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
教书先生的故事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2、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2
考纲解读
能力层级:D级表达运用 重要性:
1. 语言实际运用 2. 作文中明确要求
出题方式: 1. 单项选择题 2. 填空修改题 3. 达交际题。
顿号。
18
③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
④(09山东卷)“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 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 形式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需要携手”和“共渡难 关”是两个句子,故将顿 号改成逗号
19
⑤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 很多的发展。
提示性动词“提出”指向引 文之外的内容“新办学思 路”,提示性的词语后不用 冒号,将冒号删除。
26
(6)冒号不与“即”“也就是”同时
使用。
例:我们要有两种“力”:即毅力、努力。
“即”与冒号具有相同 的提示作用,不能同时 使用,必须删掉其中一
个。
27
(7)引文不独立成句,不用冒号。
例: 同学们唱着:“团结就是力量”走向军训场地。
注的目标。是他的体形,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
(3)第三连续发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连续发问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5
(4) 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倒装性的问句,中间用逗号,问号打在全句末。
例: 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一、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二、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打顿打逗。 三、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四、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五、多个引号书名号并用,中间不插顿。 六、并列词语中用“和” “及”“或” 等连词,连词 前不带顿。 七、并列词语中带“啊”“哇”“呀”等语气助词,并 列成分之间不打顿打逗。
常考的9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
➢ 问号 ? ➢ 顿号 、 ➢ 逗号 ,
➢ 分号 ; ➢ 冒号 : ➢ 括号 ()
➢ 引号 “” ➢ 书名号 《》 ➢ 破折号 ——
3
一、问号使用
(1)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号。
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句),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 气,疑问词(句)仅仅作为这个陈述句的某个成分,这样的句子就不 能打问号。
29
冒号课堂练习
冒号的提示范围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
子的中间。因此,冒号只能管几部电影,管不到 “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去掉冒号。
1、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建国大业》《青春之歌》 《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写作中只引用别人的一部分话,引 文不独立,只是整句中的一部分, 不用冒号,将冒号改为逗号。
(5)引文有问号,问号打在引号内。
一般不是完整引用,句子末尾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外面,但如果是问号, 应放在引号内。注:感叹号同理
例: 这位孔先生偷了何家的书,却争辩“窃书不能算偷,窃书,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①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引文“团结就是力量”不独立成句 而只是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它前面 不用冒号。
28
冒号复习口诀总结
1、冒号作提示,使用注意提示范围。 2、分说项与总括项之间用冒号。 3、“某某说”“某某想”“切切地说”“斥责我”等 词后面视情况定符号。 4、同一句话不重复使用冒号 5、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外的内容,提示性的词语后 不用冒号。 6、冒号不与“即”“也就是”同时使用。 7、引文不独立成句,不用冒号。
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外的内容, 提示性的词语后不用冒号。将“提 出”后的冒号删去。
32
7、(09山东卷)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 读者应走得几布: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 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冒号不与 “即”“也就是”同时 使用,删去其中一个。
总括项在前,分说项在 后,总括项与分说项之 间用冒号,将逗号改成
②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
疑问句不单独使用作句子主语, 中间问号误用,将其改为逗号。
7
倒装句,问号打在 句末,中间用逗号。
③ 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④(04浙江卷)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 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 思考。
疑问不单独使用, 充当主语,改为逗 号。
24
(4)同一句话不重复使用冒号
句中虽然有“宣布”“注 意”“证明”等引起下文的词 语,但一个句子中不重复使用 冒号。
例: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 (注意不应该使用)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25
(5)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外的内容,提
示性的词语后不用冒号。
例:学校领导及时提出:“办精品名校”的新办学思路。
冒号误用情况:
1. 范围不清,超越其管辖范围 2. 位置不当,在非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处使用 3. 重复使用造成表意层次混乱 4. 冒号后面紧跟提示语“即” 5. 冒号和引号的合用不当
21
考点精讲
(1)冒号作提示,管到提示内容完结。
冒号的提示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间。
例: 整个推介会由八个板块的三大亮点内容:奥运商机 信息、项目招商信息和招标信息。
(2)分说项与总括项之间用冒号。
无论分说项在前还是在后,分说项与总括项之间都用冒号。
例: a、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 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 b、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和煦:真是难得的好天气。
22
(3)“某某说” “某某叫嚷”“某某想”“切切 地说”“斥责我”等词后面视情况定符号。 在句首用冒号,在句中用逗号,在句末用句号。
8
⑤ (2004天津卷)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 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 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选择问句中,中间用逗号, 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⑥除了他能去,谁还能去呢。你吗?你能去吗?
连续问,每句末尾都 用问号。
9
问号复习口诀总结
先分说后总括,分说项与总括项 之间用冒号。
31
5、(10深圳模拟)“频繁更换密码费时费力且未必安全,” 雅虎网站4月13日援引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科马斯·赫尔利 的话说:“最好一开始设置的密码就有很高的安全系数。”
“某某说”在句中, “说”的后面用逗号。
6、(10山东卷)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 书院,并亲自制定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 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
12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例: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13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 就不能用顿号。
例: 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17
顿号课堂练习
概数的中间不用顿号, 也不用逗号。
①这瓷器看上去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
②(08江西卷)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 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 教唆他人吸食和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