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PPT课件 图文

初中化学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PPT课件 图文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长颈漏斗与锥形瓶 注水法:通过注入水缩小气体体积增大压强。
夹紧弹簧夹,从长颈 漏斗处加水至浸没漏 斗导管口,若导管下 端形成一段水柱,一 段时间后水柱不下降,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锥形瓶+注射器
抽气或吹气法:
1、先从长颈漏斗往锥形瓶内倒入 一定量的水,至淹没长颈漏斗下 端,导管上连接一个针筒。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不同,因此检验方 法也有一定的差异。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气体受热膨胀法:通过升高温度增大内部压强。
如图,这是初中化学中最简易的气体发生装 置,该实验装置由试管、烧杯和带胶塞的导 管组成。
。。。。
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掌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移 开手掌后,导管末端有水上升形成稳定水柱不下落,证明装置不漏气。
用分液漏斗代替了长颈漏斗。因 为分液漏斗上有一个活塞,关上 活塞就可以防止气体从漏斗中逸 出。检查方法是:关上活塞,用 另一根导管连接导管,然后将导 管末端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 管外壁,若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 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各种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一、原理
使装置内与外界产生压强差,再通过液面的变化或有无气泡产生来判 断装置的气密性。
2、往外拉活塞,若长颈漏斗末端冒出气泡 , 则装置气一段稳 定的水柱 ,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打开止水夹,用另一根导管连接导管,然后 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从长颈漏斗中注水使 其下端液封,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 末端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打开止水夹,从长颈漏斗中注水使其下端液 封,然后再将导管一端接上注射器,把注射 器活塞往外拉,若有气泡均匀产生,说明气 密性良好。或往里推,并保持压强不变,若 形成水柱且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第44讲-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和量气装置的应用(课件)

第44讲-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和量气装置的应用(课件)
方法:如图所示。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 , 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
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知识重构
(8)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 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 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 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 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气密性良好。
模型建构
(1)直接测量法 如图 A、B、C、D、E 均是直接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 测量前,A 装置可先通过调节左右两管的高度使左管(有刻度)充满液体,且两管液面相平。 C 装置则是直接将一种反应物置于倒置的量筒中,另一反应物置于水槽中,二者反应产 生的气体可以直接测量。 D 装置:用于测量混合气体中被吸收(或不被吸收)的气体的体积。读数时,球形容器和量 气管液面相平,量气管内增加的液体的体积等于被反应管吸收后剩余气体的体积。
模型建构
②微热法检查的关键词是封闭、微热、气泡、水柱。 ③液差(封)法的关键词是封闭、液差。 ④答题时易忽略的几句关键性的文字叙述: a.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 b.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c.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
模型建构
气体体积的测定 气体体积的测定既可直接测量收集的气体体积,也可通过测量气体排出的液体体积来确定 (二者体积值相等)。
知识重构
装置气密性检验规范的书写格式:
(1)形成密闭系统:(加水液封或关闭活塞、夹好止水夹) (2)操作方法: (增大或减小体系内的压强) (3)实验现象:(出现液面差,并保持稳定) (4)结论:(则气密性良好或不好)

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滴定管压水法 :
在注满水的滴定管下部尖嘴 处连接一段长30cm的乳胶管, 的乳胶管, 处连接一段长 的乳胶管 乳胶管连接在被检查装置的导管 末端。 末端。打开滴定管下部的活塞阀 门,如果滴定管里的液面下降一 部分后就不再下降, 部分后就不再下降,说明装置的 气密性好;如果液面下降不止, 气密性好;如果液面下降不止, 说明装置漏气。 说明装置漏气。此法水不会浸湿 导管末端, 导管末端,当容器中装有试剂时 也能进行检查,简单快速。 也能进行检查,简单快速。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原理通常是想办法造成装置不 气密性检验的基本方法: 气密性检验的基本方法: 同部位气体有压强差 并产生某种明显的现象。 压强差, 同部位气体有压强差,并产生某种明显的现象。 使气压增大的常见方法有: 使气压增大的常见方法有: 加水法 ⑴加热法 ⑵
①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用手、热毛巾、或微火)容 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用手、热毛巾、或微火) 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 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 基本步骤: 基本步骤: 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 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 观察气体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 ①观察气体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 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 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 则通过 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 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 通过漏斗向密闭容器内加水, ②通过漏斗向密闭容器内加水,水占领一定空间使容器 使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使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内气体压强变大。 内气体压强变大。现象是使加水的漏斗颈中的水被下方的 采用加热法、水压法、 ②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 气体“托住” 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 气体“托住”,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 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③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如 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 如: 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 或是加水或是插入 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或是加水或是插入 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 或是加水或是插入) 2.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 等。

常见装置气密性检查ppt课件

常见装置气密性检查ppt课件
一:基本方法
1、热胀冷缩法: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捂或热毛巾捂,导管口有气泡
冒出,(手松开水会倒吸形成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2、水压法:往容器内加水,能形成稳定的液面差,说明气密性
良好。
3、吹气法:使用针筒往封闭容器内吹气或抽气,观察水柱
形成或气泡产生,说明气密性良好。
二、基本步骤
1、形成封闭出口。(装置先密封是关键) 2、采用热胀冷缩法、水压法、吹气法进行检查装置气密性 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三、常见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实例:
采用热胀冷缩法:关闭分液漏斗开关后,将导管放入水中,用双手捂住圆底烧瓶若有气泡冒出,松 开手后水倒吸形成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采用水压法:关闭分液漏斗开关后,往漏斗内加水,再用弹簧夹夹住导管封闭装置,继续 往漏斗内加水,若观察到液面稳定不下降,说明装置秘密性良好。
四、一些特殊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四、一些特殊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先在U形管中加一定量的水,再连接好整套 装置,然后向上提右边管(乙管),形成稳 定液面差,说明气密性良好。
2019年福州二检
关闭活塞,把干燥管底部伸入水中, 管内水面不上升,则说明不漏气。
四、一些特殊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如何检查装置于 气密性呢?
2019年厦门二检
向下推其中一个注射器活塞,另一注射器活塞会向外移动, 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四、一些特殊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先从右管加水至两边液面相平,夹上止水夹, 再从右管加水,观察到形成稳定的液面差,说 明气密性良好。
热胀冷缩法:夹上止水夹,干燥管下端放入 水中,用手捂住干燥管,若有气泡说明气密 性良好。
水压法,夹上止水夹,干燥管下端放入水中,观察管内液 面低于管外液面,说明气密性良好。

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
出口浸入水中,---密封操作 2.用手捂住烧瓶,---操作 3.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移开手掌后,导管末端上升形成稳定柱, ---现象 4.证明装置不漏气。 ---结论
1.加热法
C、E
1. ---密封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管出口浸入水中 2. ---操作 用手捂住烧瓶(或酒精灯微微加热) 3. ---现象 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移开热源后,导管末端上升形成稳定柱 4. ---结论 证明装置不漏气。
2.液差法
H
1. ---密封操作 关闭止水夹 2. ---操作 将干燥管下端浸没在液面下,并使烧杯中液面高于干燥管 3. ---现象 一段时间,液面高度不变 4. ---结论 证明装置不漏气。
2.液差法
I
1. ---密封操作 关闭止水夹 2. ---操作 向U型管的一端加水,加至一侧液面高于另一侧 3. ---现象 一段时间,液面高度不变 4. ---结论 证明装置不漏气。
2.液差法
C、E
1. ---密封操作 关闭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2. ---操作 向分液漏斗中加水至漏斗中液面高于烧瓶 3. ---现象 一段时间,液面高度不变 4. ---结论 证明装置不漏气。
2.液差法
F
1. ---密封操作 关闭止水夹 2. ---操作 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漏斗中液面高于外部 3. ---现象 一段时间,液面高度不变 4. ---结论 证明装置不漏气。
1.加热法
D
1. ---密封操作 打开止水夹a,将a处导管出口浸入水中 2. ---操作 用手捂住烧瓶(或酒精灯微微加热) 3. ---现象 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移开热源后,导管末端上升形成稳定柱 4. ---结论 证明装置不漏气。
2.液差法
G
1. 2. 3. 4.

气密性检查常见方法汇总课件

气密性检查常见方法汇总课件

如发现泄漏,系统会自 动报警并记录泄漏位置, 及时进行修复。
在线监测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优点
实时监测、早期发现、自 动报警、准确记录。
缺点
成本较高、维护需求高、 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和维护。
适用场景
适用于重要或关键设备的 在线气密性检测,以及对 泄漏率要求较高的场合。
THANKS
感谢观看
05
06
5. 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水浸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优点 1. 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
2. 对于大型部件或者不方便移动的部件,水浸法是一种有效的气密性检查方法。
水浸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缺点 1. 对于小型部件或者易漂浮的部件,水浸法可能不太适用。
2. 在水浸法中,水的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超声波法的操作步 骤
表面处理
对被测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干 燥,去除杂质和干扰物。
开始检测
将探头放置在被测物体表面, 启动仪器,调整参数,观察仪 器显示的信号和数据。
准备检测设备
选择合适的超声波探头、仪器 和软件,根据被测物体形状和 大小确定探头的位置和数量。
涂抹耦合剂
在探头和被测物体表面之间涂 抹耦合剂,以减少声波传播的 损失。
气密性对于工业生产中的各种设备、管道、阀门等都至关重 要。气密性不良可能导致气体泄漏、环境污染,甚至引发安 全事故。因此,气密性检查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气密性检查的背景与目的
气密性检查背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设备、管道、阀 门等都存在气体泄漏的风险。为了确 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和高效,需 要对这些设备进行气密性检查。
气密性检查目的
气密性检查的目的是及时发现气体泄 漏,防止因气体泄漏导致的安全事故 和环境污染,同时保障生产过程中的 稳定性和效率。

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方法气密性检查是制取气体实验的前奏。

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在使所要检查的实验系统密封的条件下,通过一定方法,如加热法(改变温度),加水法(往系统内加水),或通入气体等,改变系统内的压强,导致系统内外压强不同,然后观察现象。

若是用手捂或用酒精灯稍稍加热,主要观察导管末端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是注入水,则观察是否形成水柱且不下降;若是通入气体,则看另一端是否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

下面,通过一些典型装置加以说明。

1.加热法:例1.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2.加水法例1,如何检查图3装置的气密性?答:①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下端液封,②关闭止水夹继续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与试管中形成液面差,静至一段时间液面差不变化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例2,如何检查图4装置的气密性?答:面差,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下端液封,然后从量气管处加水,使两端形成液若一段时间液面差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答:①把导管的一端插到水里,②用手紧握(必要时可双手同时用)试管(烧瓶)的外壁。

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在导管里形成了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例2,如何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关上活塞,用另一根导管连接导管,然后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3 :实验前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 23综合法例1如何检查图5装置的气密性?方法1 :分别加水浸没锥形瓶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和集气瓶中导管的末端,然后用热毛巾捂住洗气瓶,若锥形瓶内液面长颈漏斗管内水柱上升(或长颈漏斗管内液面与锥形瓶中液面形成液面差)和集气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方法2:先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其形成液封,然后用止水夹夹住洗气瓶和集气瓶的橡皮导管处,再用手捂住洗气瓶。

若长颈漏斗管中形成一段液柱且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A B 例2如何检查图6装置的气密性?答①在试管A中加水浸没玻璃管口,②轻轻向外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若浸没在水中的玻璃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则该装置气密性完好•(需要指出的是,推动注射器时通向试管的单向阀被关闭,水中不会有任何现象。

检测技术作业气密性检测技术ppt课件

检测技术作业气密性检测技术ppt课件

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即可应用于生产实际。随着计算机、电子、传感技术的飞
速发展,泄漏检测技术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未来的气密性检测技术
将向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返回目录
现代气密性检测设备的广泛应用也将为保证产品质量、保 障生产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 提高泄漏检测效率,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分别提出了一些理论 和方法,如快速充气法、温度补偿方法、加装填充物减少被测 工件内容积等方法。这些检测效率改进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得到 了验证和发展。随着计算机、电子、传感技术的飞速发展,泄 漏检测技术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未来的气密性检测技 术将向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近年来,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和厂家也对气密性检测仪进行了 开发研制,其中,北京理工大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研究所与 北京拓奇星自动化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 ALT系列气密性检测仪产 品(图2),包括直压保压式,直压收集式和差压并联比较式、正 负压一体式、流量式等各种型式,泄漏流量检测精度高达 ±0.1ml/min,差压检测精度高达±0.1Pa(检测精度和测试条件 有关)。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是该系列产品的最大竞争优势, 此外仪器界面友好,操作简单,而且还配备各种通讯接口,具有 强大的扩展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阀、泵、汽车零部件、管路、 发动机、消声器等的气密性检测。
返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录
目录:
1..概述—气密性检测技术 2.气密性检测技术 2.1 常用气密性检测技术 2.2气密性检测技术国内外现状 2.3气密性检测效率改善方法 3.检测技术概述及总结
1.概述—气密性检测技术
气体泄漏的检测包括有毒气体的泄漏检 测、可燃气体的泄漏检测以及气密性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剂中
分液
两种互不相 溶的液体的
分离
装置图
应用实例
注意事项
制取蒸馏水
①蒸馏烧瓶中要放少量碎 瓷片,防止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 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 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也不 能少于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下进上 出
①萃取剂和溶剂互不相溶,
用有机溶剂 (如四氯化碳) 从碘水中萃
取碘
与溶剂、溶质均不反应; 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 较大;萃取剂和原溶剂密 度相差较大 ②酒精易溶于水,不能作
(2)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取洗液滴加硝酸银溶液,
若没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沉淀已经洗干净。
13
举例
硝酸钾的溶解度 随温 度变化大,氯化 钠的 溶解度随温度变 化 小,可用该法从 氯化 钠和硝酸钾的混 合物 中提纯硝酸钾
粗碘中碘与钾、 钠、 钙、镁的碘化物 混 杂,可利用碘易 升华 的特性,将碘与 杂质 分离
注意事项
①一般先配较 高温 度的饱和溶液, 然 后降温结晶 ②结晶后过滤 分离 出晶体

12
有一瓶部分氧化变质的亚硫酸钠,为了测定其纯度,其实验操 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溶解 B、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C、过滤 D、洗涤沉淀 E、加入稍过量的盐酸 F、烘干 G、称量;
(1)将氯化钡溶液加入样品溶液中时,怎样判断沉淀完全?
(2)D步骤操中怎样检验沉淀是否洗净?
(1)检验氯化钡溶液是否滴加过量的方法就是取反应后混合溶 液上层的澄清溶液滴加硫酸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 化钡溶液已滴加过量;
关闭活塞,从漏斗中倒水,当形成明显的
液面差时,停止加水,观察液面差没有变化,
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6
【练习】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关闭止水夹K,从漏斗中倒水,当形成明
显的液面差时,停止加水,观察液面差没有
变化,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7
【练习】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关闭止水夹K,从U型管的另一端倒水,
萃取剂
水、苯的分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

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11
方法 结晶、重
结晶
升华
适用范围
混合物中各组 分在 溶剂中的溶解 度随 温度变化不同
混合物中某一 成分 在一定温度下 可直 接变为气体, 再冷 却成固体
主要仪器
烧杯及过滤 仪 器
酒精灯、大 烧 杯、圆底烧 瓶、 铁架台(带 铁圈) 、石棉网
1
思考: 实验前是否需要检查该装 置的气密性?为什么?
2
任何制取气体的装置,组装好后第一 步要做的事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气密性检查时,一定要先使装置形成 密闭系统!
气密性检查的常用方法:
微热法
(加热法)
液面差法 (加水法) 3
微热法 简答时的语言描述:
把导管一端插到水中,双手握烧瓶,导 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导管内形成一段倒 吸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使U型管左右两边形成明显的液面差时,停
止倒水,观察左右两边液面差没有变化,则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8
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微热法和液面差法
简答四要点:
1、形成密闭系统 2、实验操作和产生的现象 3、停止操作和产生的现象 4、结论
9
10
方法 适用范围
蒸馏
分离沸点相 差较大的液
体混合物
萃取
将溶质从一 种溶剂转移 到另一种溶
4
思考:下图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
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
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活塞,
酒精灯微热(热毛巾
捂住)圆底烧瓶,B
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停止微热(移开热毛
巾),导管内形成一
段水柱,证明装置不
漏气
5
液面差法
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的语言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