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多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4.多特殊天气与气象灾害)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二、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与理解
三、教学过程
任务2.5:认识洪涝的危害、时空分布
任务2.6:认识台风的来源、时空分布、应对措施【讲解】
1、洪涝的危害
【提问】
1、洪涝与地形、降水的分布关系
【提问】
1、台风的来源
2、发生的时间
3、影响的范围
4、带来的危害
5、如何应对
【思考】
利用“洪涝灾害分布图”
与“中国地形图”,说出我
国洪涝灾害分布与地形
地势的关系。
【思考】
利用“中国台风移动路径
图”,说出我国台风的来
源地、影响的范围和时
间。
【观看视频】回答台风的
危害。
【小组合作】讨论如何应
对台风灾害。
运用不同特殊天气分
布图与气温降水图,引
导学生读图认识各种
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
理解气象灾害发生与
我国气温降水的关系。
板块三:感悟提升学以致用
任务3.1:梳理总结,学以致用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但中华民
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
多难,兴邦。
只要我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不断加深,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人们在面对灾害天
气时,就会更加从容。
感悟地理规律与生产生
活的关系
升华人地关系
五、板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33张PPT)

中温带
1600-3400℃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等
大兴安岭北段及两侧地区
寒温带
<1600℃
一年一熟
春小麦、马铃薯等
青藏高原
高原气候区
≥10℃
一年一熟
高粱等
积温是指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的累加之和。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 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把一年中≥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温度总 和,叫做活动积温。
局面。
冬季风
1. 我国冬季风来自于陆地,风向为西北风;
2. 气候特点:低温少雨。
3.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亚欧大陆北方严寒的西伯利亚和 蒙古一带,冬季风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影响我国北方大部 分地区,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4. 冬季风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包括华北 平原、黄土高原等)、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 秦岭——淮河线以南
秦岭——淮河线以北
各温度带的分布、活动积温、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
温度带 热带
活动积温
中国的温度带 >8000℃
作物熟制 一年三熟
主要作物 水稻、热带作物等
亚热带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等
暖温带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等
在暖温带和寒温带之间, 包括准格尔盆地、内蒙古
名词解释
1.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 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2. 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 风,有时还伴随雨水天气。
3. 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长时间连续降雨,相对湿度 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弱,阴云笼罩,出现绵绵 阴雨或阵性降雨。
2019年初中地理-八年级第3课时 季风气候显著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

冷空气 冷空气 气 空气 冷空气 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北方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 暖空 暖 暖
灾害:狂风、暴雨、风暴潮
3、梅雨:夏初,江淮流域阴雨连绵。
4、沙尘暴:大风扬起沙尘,空气混浊,能见度低。
寒潮
台风
沙尘暴
三、多气象灾害
• • • • •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
干旱
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 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区。
思考:为什么不是西北地区?
小结
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
季 风 气 候 显 著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冬季风与夏季风 夏季风的进退规律 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多 特 殊 天 气 和 气 象 灾 害
寒潮的定义及影响 梅雨的特征 台风的特点 沙尘暴的特点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 洪涝与干旱的概况 气象灾害对我国的影响
随堂演练
1.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变化规律是
(
D
)
A.北方雨季长
B.南方雨季短 C.北方雨季开始早 D.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
2.寒潮出现的时间一般
A.夏初 B.春、夏两季
(
C
)
C.冬半年
D.春、夏、秋三季
3.影响我国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C.冰雹 B.寒潮 D.旱涝灾害
雨热同期--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普遍高温。这使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 都能种植棉花、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我国水稻、棉花的种植界 线之北,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夏季又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最 多的季节,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林木、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
初中地理_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和水旱灾害》教学设计(教师引导)总的讲,我国气候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方面。
如水旱灾害、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例如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大洪水给任命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带来数千亿元的损失。
而华北地区则出现了持续干旱的天气。
(板书)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害。
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最大的气候灾害。
现在我们来看报998年常见流域抗洪抢险的录像。
(投影片)1998年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洪水造成了哪些损失,军民是如何抗洪的?你特别感动的事情是什么?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思考洪水形成的气候原因、人为原因?对长江洪涝灾害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议?你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学生活动)下面我么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上面的问题一起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发表意见,然后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
现在给大家10分钟讨论。
六个代表发言之后,由全班一起进行评议。
(教师归纳)(1)气候原因是夏季东南季风势力的强弱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那等条件的影响。
(2)人为原因是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中游的围湖造田等。
(3)使人感动的是1998年全体军民团结誓死保卫常见大堤的感人事迹。
(4)常见上游应植树造林,中游应退耕还湖、疏通河道。
(板书)一、水旱灾害原因和危害措施(过渡)可见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较多的国家,除了水旱灾害以外,我国还受哪些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呢?我们来阅读课本第59页,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寒潮警报。
思考以下问题: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你亲身经历过寒潮天气吗?有什么样的体会?观察课本第60页“侵入我国的汉朝路径图”,你能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吗?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思考从那里来的是冷干的?从图中观察,汉朝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冷空气到达时,当地的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从图中观察,我国有那些地区不易受汉朝的侵袭,你能说出为什么吗?(参照中国地形图)为了保护农田,我们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学生活动)小组经过讨论,互相启发,加深了学生对寒潮的了解。
2.2 中国的气候 (五)特殊天气

√
5.中新网2010年3月17日电中国西南地域旱情目前仍呈持 续展开态势,抗旱形势非常残酷,云南、贵州、广西、 重庆、四川五省(区、市)部分呈现严峻干旱,部分地 域旱情达到百年一遇。下列关于旱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我国旱灾一年四季都可出现 B.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春旱较为常见 C.青藏高原的伏旱严重 D.旱灾严重时往往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6.(2009·福建南安)台风在我国登陆时,常产生巨大的 破坏作用,但有时也对农业生产产生有利的影响,这主 要表现在( ) A.带来狂风 B.形成大量降水 C.形成闷热天气 D.沿海地区形成巨浪
寒潮主要 影响我国 哪些地区?
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
夏初,江淮流域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 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 雨”。 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长时间的连续降雨, 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 罩,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
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
标准:中心附近风力大于等于12级。
5.沙尘暴多发于 冬春 季,近年来,我 国 西北 地区和 华北 地区的沙尘暴天 气有增加的趋势。 二、多气象灾害
1.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 干旱、 寒潮 、 梅雨 、 台风 沙尘暴 有 洪涝、 、 等
2. 洪涝 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 然灾害。 3. 干旱 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 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灾害。
5、甘肃省为什么频繁发生沙尘暴? 1、植被稀少;2、降水少;3、沙质 土壤较多;4、大风天气多 6、如何防治沙尘暴?
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禁止过渡放 牧,退耕还林还草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标准: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为例, 24小时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 下,并伴有大风。 寒潮的影响: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 伴随雨雪天气。
初中地理_中国的气候——多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和水旱灾害》教学设计(教师引导)总的讲,我国气候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方面。
如水旱灾害、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例如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大洪水给任命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带来数千亿元的损失。
而华北地区则出现了持续干旱的天气。
(板书)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害。
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最大的气候灾害。
现在我们来看报998年常见流域抗洪抢险的录像。
(投影片)1998年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洪水造成了哪些损失,军民是如何抗洪的?你特别感动的事情是什么?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思考洪水形成的气候原因、人为原因?对长江洪涝灾害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议?你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学生活动)下面我么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上面的问题一起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发表意见,然后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
现在给大家10分钟讨论。
六个代表发言之后,由全班一起进行评议。
(教师归纳)(1)气候原因是夏季东南季风势力的强弱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那等条件的影响。
(2)人为原因是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中游的围湖造田等。
(3)使人感动的是1998年全体军民团结誓死保卫常见大堤的感人事迹。
(4)常见上游应植树造林,中游应退耕还湖、疏通河道。
(板书)一、水旱灾害原因和危害措施(过渡)可见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较多的国家,除了水旱灾害以外,我国还受哪些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呢?我们来阅读课本第59页,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寒潮警报。
思考以下问题: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你亲身经历过寒潮天气吗?有什么样的体会?观察课本第60页“侵入我国的汉朝路径图”,你能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吗?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思考从那里来的是冷干的?从图中观察,汉朝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冷空气到达时,当地的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从图中观察,我国有那些地区不易受汉朝的侵袭,你能说出为什么吗?(参照中国地形图)为了保护农田,我们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学生活动)小组经过讨论,互相启发,加深了学生对寒潮的了解。
特殊天气

广西河池因干旱“死”去的梯田
黄果树瀑布在长期干旱的侵袭 下,失去了往日的雄壮风采,只 剩下狭窄的细流。
干旱
解决措施:人工降雨、节水灌溉、 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等
洪涝
洪涝灾害可分为洪水、涝害等。 洪水:大雨、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等。 涝害:雨水过多或过于集中造成农田积水成灾。 地区: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的中下游地区。 时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主要发生的地区不同。
人民网北京2010年4月8日电: (记者赵永平、陈仁泽)西南旱情仍呈发展态势。据
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4月8日,云南、贵州、广西、 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占全 国的84%,作物受旱7907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197万 亩。有2088万人、1368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 全国的80%和74%。与3月底相比,西南旱区饮水困难人口 数量有所增加。
你 知 道 吗?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所谓寒潮,就 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 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
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我 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48小时 内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则称 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可见,并不是 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称为寒潮。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
一、多特殊天气
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据报道:1949-1980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 员死亡达121.3万人,其中61%是由气象灾害造成 的;我国每年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 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的57%;我国每年由气象灾 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约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 40%
沙尘暴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2.2季风气候显著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 课件共42张ppt精选课件

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
蓝色
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 4℃,陆地平 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 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黄色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 4℃,陆地平 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 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自学指导2:阅读P44,思考下列问题:
1、洪涝主要出现在 会出现洪涝?
沙尘暴
沙尘暴 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 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 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 度小于 1km 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
• 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 在所有有风的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那些 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 生沙尘暴。
沙尘暴多发生在每年的4—5月。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 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 10级并可能持续。
12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 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 12级并可能持续。
影响我国的台风是产生在西太平洋热带洋面 上的一种十分强大的大气涡旋,它在每年的 6月至10月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 福建等省区,我国东南沿海的其他地区有时 也受其害。
台风经过的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大 风会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会引 发洪水,形成洪涝灾害等.
但也可缓解当地的旱情,如缓解长江中下游 地区的伏旱天气。
学习目标
认识我国主要的特殊天气及其影响
自学指导1:阅读P42-44,完成以 下表格。(5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气候
干旱风化的荒地
中国的气候
学生们在学校 唯一的一眼水 窖边争先恐后 接窖水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
寒潮、梅雨、台风和沙尘暴对中国的影响 入侵南方的强寒潮,常常会使长江以南地区 的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在草原牧区,寒潮 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断绝饲料来源,甚至冻死体弱的 牲畜。 在江淮地区,梅雨如果来得过早,雨期过长,雨量过大, 就会出现洪涝和低温灾害,严重影响夏、秋农业收成;如果 来得太晚,或者雨期过短,甚至“空梅”,就会出现干旱, 严重影响夏种和春播作物的生长。 台风过境时,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毁 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 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但台风登陆后,风力会逐渐 减弱,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部分地区的旱情。 沙尘暴天气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 严重的影响,它使土壤变得贫瘠,农作物及各种设施遭到淹 埋和损害,污染环境,对人、动植物造成危害。
中国的气候
2002年 3月14日在阿拉善(内蒙古自治 区的最西部)形成的沙尘暴
3月15日 下午沙尘飞 至北京,持 续时间达49 小时,分布 高度为3500 米左右。 此 次沙尘暴北 京总降尘量 高达3万吨, 相当于人均 2公斤。
中国的气候
沙尘暴中的北大校园
中国的气候
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 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 沙尘暴等。
中国的气候
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 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 成严重威胁。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 夏、秋季,是中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 害之一。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
1998年中国长江洪水
中国的气候 湖口县居民在城 中以舟代步
九江市江州镇居民 对着汪洋一片的家 园痛哭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
1.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A.寒潮 B.台风 C.洪涝 D.旱灾 2.“梅雨”的主要特征是( D A.狂风暴雨天气 B.强度大,常伴有雷电 C.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 D.阴雨连绵,历时长,强度一般不大
A
)
中国的气候
3.沙尘暴多发生在中国的 ( A.华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南地区 D.华南地区
中国的气候
主要的多特殊天气: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标准: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为例,24
小时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并
伴有大风。
寒潮的影响: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
随雨雪天气。
中国的气候
寒潮主要影 响我国哪些 地区?
中国的气候
湖南教育出版社 制作
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
中国的气候
寒潮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的气候
农作物遭受冻害
建筑物受损
断绝饲料来源,牲畜 受冻
引起沙尘暴,刮走细土, 损耗土壤肥力。
中国的气候
夏初,江淮流域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 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 “梅雨”。 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长时间的连续降
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
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
中国的气候
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 标准:中心附近风力大于等于12级。 影响:台风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 潮,在山区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中国的气候
台风眼
中国的气候
台 风 云 图
中国的气候
台风主要影 响我国哪些 地区?
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 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 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 西、台湾、福建、浙江等 沿海省区。
中国的气候
台风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山洪暴发,破坏建筑物,损害庄稼
造成翻船事故
中国的气候
也可缓解当地的旱情,如缓解长江中下游地 区的伏旱天气。
中国的气候
沙尘暴是指大风扬起地面的沙尘, 使空气变得混浊,水平能见距离降低到1 千米以下的现象。 中国北方和西北植被比较稀少,沙 质土壤较多,大风天气频繁,在气候比 较干旱的春季,很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
A )
4.每年自然灾害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达 几千亿元人民币,其中危害最大的是 C A.霜冻 B.寒潮 C.水旱灾害 D.地震
中国的气候
• • • • •
5、形成我国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每年冬季风强弱不同 B.各地地势高低不同 C.海陆位置的影响 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D
•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形象地描绘了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 B • A.长江中上游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 C.南部沿海 D.黄河中下游地区
洪 灾
中国的气候
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 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东 部季风区和西北地区均频繁发生旱灾。由 于中国东部季风区人口、城镇密集,工农 业发达,因而旱灾造成的损失更大。
干旱
中国的气候
遭受旱灾的庄稼 中国的气候
农田龟裂
玉米枯死
中国的气候
颗粒无收
中国的气候
干旱的西部
中国的气候
• 7、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没有像同纬度的西亚、 北非一样成为沙漠地区,而成为降水丰沛 的“鱼米之乡”,主要是由于 B • A.东北信风的影响 • B.夏季风的影响 •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D.地形复杂多样 • 8、下列省区中,受寒潮影响最小的是 C • A.新疆、内蒙古 B.黑龙江、辽宁 • C.西藏、云南 D.湖北、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