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2008-2019真题含解析
2019高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诗歌鉴赏含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二、【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三、【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高考真题》201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不甘庸碌,不墨守成规,不畏挫.(cuō)折,以全部精力和才情奔向既定目标,赴汤蹈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狷(juàn)介不羁之气是多么一致。
B.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彤.(dān)云密布,朔.(shuò)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 “历史”并非噱(xué)头,而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依托,一旦历史印记被急功近利的行为粗暴抹.(mǒ)去,“文化”气息将荡然无存,“名城”必然岌岌可危。
D. 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chéng)净都会水驻心中,即便身形赢.(lé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及字形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选正确的还是有误的,然后逐项识别字音正误。
A项,挫cuò;B项,彤tóng;D项,熠——奕。
赢——羸,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亮点突出。
该节目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来....地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
近两年来,该节目收获了大量粉丝。
许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
【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土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2019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考知识点真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19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考知识点真题及答案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州宅堂前荷花范成大[注]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 范成大(1126-1193),今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
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
(1)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请试作分析。
答:(2)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分析。
答:答案:(1)颔联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荷花晨昏各异的神态与风韵。
“有意十分开晓露”准确写出清晨荷花带着晶莹的露珠尽情绽放的风姿;“无情一饷敛斜阳”生动再现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中敛起花瓣冷艳庄重的情态。
(2)相同点:都抒发了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并且借花喻人,表达出坚守理想和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
不同点: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乡石湖的荷花以及往来穿梭的游船画舫,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心。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眉峰碧无名氏蹙破眉峰碧。
纤手还重执。
镇日①相看未足时,忍便使鸳鸯只②!薄暮投村驿。
风雨愁通夕。
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注] ①镇日:整天,从早到晚。
②只:孤独的。
(1)“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一句既形象,又充满情感。
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答:(2)请简要分析柳永的《雨霖铃》与这首词的异曲同工之处。
答:答案:(1)“窗外芭蕉”和“窗里人”本无联系,但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窗里人通过联想把芭蕉和自己联系在一起,与后句的雨水“心头”“滴”组合在一起。
“分明叶上心头滴”一句,在丰富形象的基础上,表达出了非常强烈的感情。
具体说就是:雨水滴在叶上,也滴在心头。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浙江卷)

2008年⾼考语⽂试题及参考答案(浙江卷)2008年普通⾼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浙江卷)语⽂试题(答案详解)第I 卷(共42分)⼀、(18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完全相同的⼀组是A.删.除膻.味籼.⽶潸.然泪下B.信笺.歼.灭缄.默间.不容发C.飙.升鱼鳔.剽.悍彪.炳青史D.⾎.缘戏谑.噱.头空⽳.来风1.B【解析:A.删、膻、潸都读“shān”,籼读“xiān”;B.笺、歼、缄、间、都读“jiān”;C.飙、彪念“biāo”,鳔念“biào”,剽念“piāo”;D.⾎、谑读“xuè”,噱、⽳读“xué”。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A.书刊要装帧,门⾯要装潢,居室要装修,营造⼀个舒适温馨⽽⼜⼝味⾼雅的家可以说是⼯薪阶层中许多⼈的梦想。
B.舞台上,弟弟的朗颂声情并茂,姐姐的伴奏锦上添花;母亲⼼中的那丝担忧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C.2008年1⽉以来,中国居民物价指数CPI出现了明显的涨幅,不少低收⼊家庭倍感通货膨涨的压⼒。
D.在骄阳的曝晒下,牵⽜花堰旗息⿎,美⼈蕉慵倦⽆⼒,矜持的牡丹也耷拉下了⾼贵的头颅,失去了先前的神采。
2.A【解析:B颂—诵,C涨—胀,D堰—偃。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项是A.中国⾼等教育⽤不到⼗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众教育的跨越,但⼤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鱼龙混杂)B.她不属于学院派,⾃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
(⾦科⽟律)C.最近,浙江⼿机上⽹资费全⾯下调,⼴⼤⽤户对此额⼿称庆....。
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种潮流。
(弹冠相庆)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姚明,⽕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明显削弱。
(捉襟见肘)3.D【解析:A泥沙俱下:泥⼟和沙⼦⼀起随河⽔流下来,⽐喻⼈或事物不论好坏都⼀齐显现出来;B鱼龙混杂:鱼和龙混合搀杂在⼀起。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浙江卷)附参考答案及试题详解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浙江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不甘庸碌,不墨守成规,不畏挫(cu)折,以全部精力和才情奔向既定目标,赴汤蹈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狷(juàn)介不羁之气是多么一致。
B.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彤(dn)云密布,朔(shuò)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 “历史”并非噱(xué)头,而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依托,一旦历史印记被急功近利的行为粗暴抹(m)去,“文化”气息将荡然无存,“名城”必然岌岌可危。
D. 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chéng)净都会水驻心中,即便身形赢(lé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亮点突出。
该节目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来地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
近两年来,该节目收获了大量粉丝。
许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
【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土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丙】有导演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立面,而是需要借鉴娱乐节目,找到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
2019诗歌鉴赏高考真题汇编语文(解析版)

专题05:诗歌鉴赏【2019年高考】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4.C15.“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1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
15.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
2019版高考语文江浙版一轮讲义:专题十三 古代诗歌鉴

专题十三古代诗歌鉴赏考纲解读分析解读浙江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命制一直强调对文学艺术魅力的感悟,在鉴赏中体现主动性和灵活性。
试题选材一般在六七十字以内,选一首、两首、三首诗词都有可能,所选诗歌大多是抒情性的绝句、律诗,词会以小令或中调为主,曲会以小令为主。
作品朝代并不固定,常会选名家的但考生并不熟悉的作品,也可能选非名家的精优作品。
一般选择文从字顺、富有诗情的作品,会有意识地将试题与教材做适当关联与衔接,兼顾内容考查与技巧考查。
题型以主观题为主,赋分一般在7分左右。
预计2019年会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进行考查。
五年高考1.(2017浙江,19—20,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采地黄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 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
②插:通“锸”。
铁锹。
(1)本诗前八句叙写,后六句叙写,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
(2分)(2)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6分)1.答案(1)采地黄卖地黄(2)叙述: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
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2.(2016浙江,21—22,7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最新版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答案及赏析.pptx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答案及赏析)
.精品课件.
1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全国卷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看到这幅画就心中就会涌现出非常美好的诗句。即使 你用尽全天下最美好的语言都无法表达出来画中的意境, (换句话说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精品课件.
4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全国卷1
陈与义(1090—1138年),两宋之际河南府洛阳(今属河南)人, 字去非,号简斋。宋政和三年(1113年)以太学上舍及第,历任开 德府教授、太学博士,后谪监陈留酒税。北宋灭亡,辗转南渡。宋 绍兴元年(1131年)至临安,授中书舍人,兼掌内制。绍兴七年, 累官至参知政事。力主对金议和,深得高宗满意。次年,因病以资 政殿学士提举临安洞霄宫,未几病卒。工诗词,尤长于涛,体物寓 兴,清邃纡馀,有陶渊明、谢灵运、韦应物、柳宗元之风。著有 《简斋集》。 [7] 参考资料
10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全国卷3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高考——古诗词鉴赏【2019年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
(8分)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唐)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19.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
首联中“”一词点出了李将的地位。
(2分)20.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2018年浙江高考】(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送王昌龄李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体现出诗人的心情。
(2)这首诗与柳水《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采地黄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
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
②插:也同“锸”。
铁锹。
(1).本诗前八句叙写,后六句叙写,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
(2分)(2)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
(6分)【2016年浙江高考】(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
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1)赏析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元)张伯淳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
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
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
写出天然律吕①,扫空眼底蓁②筝。
落红。
天气暖犹轻。
洗耳为渠听。
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
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
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③乍雨初晴。
【注】: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
②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
①②(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2014年浙江高考】(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宋)徐照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1)这两首诗都以来写愁。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秦中吟歌舞(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
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
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宫为主人,廷尉居上头。
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乡①狱,中有冻死囚。
①阌(wén)乡:旧县名。
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名句“,”一脉相承。
(2)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
【2012年浙江高考】(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唐)钱珝(金)元好问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2分)(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5分)【2011年浙江高考】(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4分)定林①[宋]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②仍:又。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3分)(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分)【2009年浙江高考】(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旭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①。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
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一家”指的是。
(2分)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4分)日暮倚杖水边①(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
(4分)2.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3分)参考答案【2019】(1)(2分)造访朱门(2)(6分)①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兼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
②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
③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
【2018】(1)久留;依依不舍;(2)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2017】(1)采地黄卖地黄(2)叙述: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
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2016】【分析】(1)此题考查了鉴赏诗歌的语言.(2)此题考查了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解答】(1)赏析佳句答题思路:含义题要阐明语表义,还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作用题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还要答结构作用,赏析句子既要答其内容,还要分析写法特点,甚至句子作用.此句明显使用了拟人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要加以分析.(2)题干问有何特色,首先思考的是艺术手法,此两首诗对比手法较为明显,要加以分析.其次一切叙事都是为了抒情,要分析诗人通过叙事传递的情感.答案:(1)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2)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沉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点评】赏析句子大致要注意先要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住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对于个别句子,尤其是脍炙人口的句子,其内容有精深之处,情感有共通性,它们本身就是赏析的对象.再要注意从语言特点出发:有的句子倒装,有种错位的美;有的句子对仗,有种整饬的美;有的句子互文,有种开合的美;有的句子长于炼字,有种凝练的美.从这个角度说,立足于语言的赏析就是平日里做的炼字题.(1)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2)【分析】此题考查了诗歌的意象、表达技巧:(1)认真审题,扣住“浔阳”“月色”;(2)此题的角度应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入手.【解答】(1)解答此题,要熟悉白居易《琵琶行》的相关语句,从中找出和“浔阳”“月”相关的诗句.抓住“浔阳”这个表地点的词来找答案;抓住“月色”这个意境找答案,即找有“月”的诗句.(2)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注意根据词的上下阙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注意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作者对“关塞风寒,浔阳月色”这两种曲调,两个意象特别敏感.即使在“天气暖犹轻”的“落红”暮春季节,孤冷心绪被琵琶女的“旧谱与新声”挑拨得愈发凄楚.答案:(1)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2)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赏析:张伯淳系由宋入元的士子,其前朝情结不易轻去.早年即由科举仕进的阅历,使他在南宋败亡后深深怀抱一种被弃无靠的漂泊感.听到曲终,“怀抱转分明”,这是一种知音感,一种借酒浇愁之后的欣慰满足感,尽管其愁仍未消却.昭君出塞是“去国”,浔阳江头商人妇是“弃妇”,张伯淳从中觅得了通同的感受,于是“红颜”薄命与“青衫”落魄,真也“同是天涯沦落人”了.唯其如此,他盛赞之为“天然律吕”,因弹奏出了真情,远非嘈杂的虚假热闹的“秦筝”之声可以比拟.而且认为不论“百喙春和”地烦人还是“群喧夜寂”地沙漠一片,有此琵琶曲“老凤孤鸣”就足够了.读此词,不能轻忽“幽情”的“寄”字,“似醉还醒”的“想”字.曲调传情,是词心所在.【点评】可以用书本的知识来解答考题,如琵琶表演的描写角度可结合初中学习的《口技》一文,文中是有正面描写,有从宾客的反应来写口技人的表演,那是从侧面进行描写,所以,平时学习时要认真研读书本.【2014】(1)猿(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分析】此题是比较阅读,考查了诗歌的意象、手法:(1)寻找共同意象;(2)对应比较,一二句对一二句,三四句对三四句.【解答】(1)两首诗放在一起考查时,往往要找共同的意象.“共听一声猿”“啼猿不自愁”中都提到了“猿“.(2)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以“那堪”提示情感的抒发;“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未直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说理来表情.“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昏、繁”暗示“愁”之情感;“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没有暗示情感的词语,而是通过典故表达情感.答案:(1)猿声(2)①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②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译文:日暮时分,群山淹没在昏暗之中,接着,又有一阵密集的暮雨袭来.今夜,你我怎能忍受宿于两地却听着同样凄厉的猿鸣.长江三峡丽山秀水连绵七百里,两岸广泛地生长着深幽的青枫林.林中的猿啼声本身没有愁苦之情,愁苦的其实是行人自己的心情.赏析:标题“三峡吟”,意为“吟三峡”,也即把“三峡”当作“吟”的对象,因而整首诗类似“咏物”之作,“咏物”可以抒情,也可以说理.这首诗是借吟咏三峡来阐明某个道理.“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并非实写“三峡”景致,只是笼统交代三峡的概貌:距离多少,植被怎样.这里用到了《楚辞•招魂》的字句,意即碧深的江水映着天青色,江边上有一片片红叶,眼睛看到很远的地方,但映入眼中的只有秋天的枫树,为已经离去的春天感到忧伤.这里诗人暗用典故,意在借三峡周围狭长幽深、山高林密的环境烘托出一种萧森凄凉的气氛,以此映衬行人凄婉哀伤的心情.“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是说猿猴并不是因为有什么哀愁而啼叫,只是因为行人心里忧愁因而觉得此声哀愁.这首诗以猿声来写愁.其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以理写愁,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徐照这首诗意在说理,告诉读者三峡一带的猿啼本身没什么愁苦之说,“行人”听了觉着愁苦,是因为“行人”心里本身有愁苦,是人愁,而不是猿愁,这就是“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的蕴义.【点评】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等.【2013】(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