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钻探分级表12级、16级资料全

合集下载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

前言本规程包括了岩心钻探工程设计的编制、钻探方法和设备选择、通用的工艺方法、冲洗介质及施工守则、钻孔质量保证、钻探施工的人身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是不同领域岩心钻探工程及各种专项钻探工艺技术方法的基础性规程。

本规程是地质岩心钻探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检查验收等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准则。

对于不同的勘查对象、勘查阶段、勘查目的而有所变更的一些特殊要求和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的规程、规范或通过协议、合同做出明确规定。

本规程是遵循GB/T 1.1—2009的起草规则,首次以技术标准形式发布。

本规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王达、赵国隆、肖亚民、陈星庆、汤松然、孙建华、张林霞、刘秀美、戴智长。

本规程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钻探施工过程所有工序的技术要求及相关管理规定。

本规程中对“岩心”的界定是广义的,指能采集到的各类岩石样品,即除圆柱状的岩心外,也包括各种岩块、岩样和岩屑,故各种反循环连续取心也被纳入岩心钻探的范围。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地质岩心钻探,工程勘察、工程施工、水文水井钻探和油气井钻探的小口径钻孔施工,可参照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孔深3000 m以内的钻孔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3787手持武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T 5005钻井液材料规范GB 6722爆破安全规程GB/T 9151钻探工程名词术语GB 15848铀矿地质勘查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规定GB/T 16950金刚石岩心钻探钻具设备GB/T 16951金刚石绳索取心钻探钻具设备GB/T 18376.2硬质合金牌号第二部分:地质、矿山工具用硬质合金牌号GB 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AQ 2004地质勘探安全规程DZ/T 0032--1992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DZ/T 0053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技术规程DZ/T 0054定向钻进技术规范DZ/T 0078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 0088地质钻探用钻塔系列3 基本规定3.1 钻孔口径系列地质岩心钻探口径系列是钻探工程最基础的规定,依照国际通用的标准采用R、E、A、B、N、H、P、S作为代号,规格代号及对应的公称口径见表1。

岩石的可钻性分级与技术参数

岩石的可钻性分级与技术参数

岩石的可钻性分级与技术参数岩石的可钻性,是指钻进时岩石抵抗压力和破碎的能力;也表示进尺效率的高低。

因此,岩石的可钻性是岩石各种特性的综合,是衡量岩石钻进难易程度的主要指标。

一般用单位时间的进尺数来表示可钻性的高低。

按照这个分级方法,常把岩石的可钻性,划分为十二个等级。

由于各种岩石具有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质,对钻进速度有不同的影响。

在实际钻进过程中,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测定出的各种岩石的钻进速度,通称为岩石的可钻性,也就是岩石被钻头破碎的难易程度。

岩心钻探时岩石的可钻性分级如下:一级:松散土、松软疏散的---代表性岩石为:次生黄土、次生红土、松软不含碎石及角砾的砂土、硅藻土、不含植物根的泥炭质腐殖层。

(可钻性:7.50 m/h,一次提钻长度:2.80 m/次)二级:较软松散岩、较松软疏散的---代表性岩石为:黄土层、红土层、松软的泥炭层、含10%-20%砾石、碎石的黏土质和砂土质、松软的高岭土类、含植物根的腐殖层。

(可钻性:4.00 m/h,一次提钻长度:2.40 m/次)三级:软岩、软的---代表性岩石为:强风化页岩、板岩、千枚岩和片岩,轻微胶结的砂层,含20%砾石、碎石的砂土,含20%礓结石的黄土层,石膏质土层,泥灰岩,滑石片岩、贝壳石灰岩、褐煤、烟煤。

(可钻性:2.45 m/h,一次提钻长度:2.00 m/次)四级:稍软岩、稍软的---代表性岩石为:页岩、砂质页岩、油页岩、炭质页岩、钙质页岩、砂页岩互层,较致密的泥灰岩、泥质砂岩。

块状石灰岩、白云岩、强风化的橄榄岩、纯橄榄岩、蛇纹岩和磷灰岩、中等硬度煤层、岩盐、结晶石膏、高岭土层、火山泥灰岩、冻结的含水砂层。

(可钻性:1.60 m/h,一次提钻长度:1.70 m/次)五级:稍硬岩、稍硬的---代表性岩石为:卵石、碎石及砾石层、崩级层、泥质板岩,绢云母绿泥石板岩、千枚岩和片岩、细粒结晶灰岩、大理石、较松软的砂岩、蛇纹岩、纯橄榄岩、风化的角闪石斑岩和粗面岩、硬烟煤、无烟煤、冻结的粗粒砂、砾层、冻土层。

岩石分级

岩石分级
岩石分级表
岩石级 别 岩石名称 1、硅藻土及软的白垩岩 2、硬的石炭纪的黏土 3、胶结不紧的砂岩 4、各种不坚实的页岩 1、软的有孔隙的节理多的石碳岩及介质石灰岩 2、密实的白垩岩 3、中等坚实的页岩 4、中等坚实的泥灰岩 1、水成岩卵石经石灰质胶结而成的砾岩 2、风化的节理多的黏土质砂岩 3、坚硬的泥质页岩 4、坚实的泥灰岩 1、角砾状花岗岩 2、泥灰质石灰岩 3、黏土质砂岩 4、云母页岩及砂质页岩 5、硬石膏 1、软的风化较甚的花岗岩、片麻岩及正长石 2、滑石质的蛇纹岩 3、密实的石灰岩 4、水成岩卵石经硅质胶结的砂岩 5、砂岩 6、砂质石灰质页岩 1、白云岩 2、坚实的石灰岩 3、大理石 4、石灰质胶结的质密的砂岩 5、坚硬的砂质页岩 天然湿度下 平均容重 (KN/m3) 15.5 19.5 19.0~22.0 20.0 12.0 26.0 27.0 23.0 22.0 22.0 23.0 25.0 23.0 23.0 22.0 23.0 29.0 25.0 24.0 25.0 25.0 25.0 25.0 27.0 27.0 27.0 26.0 26.0 凿岩机钻孔(用直径 30mm合金钻 头)Ⅵ
2.0~4.0

4.0~6.0
6.8 6.0~8.0 5.7~7.7


8.5 8.5 7.8~9.2 7.8~9.2
8.0~10. 0
10.0 10~12 9.3~10.8

适合于金刚石钻机的岩石可钻性分级表

适合于金刚石钻机的岩石可钻性分级表

适合于金刚石钻机的岩石可钻性分级表点击次数:804 发布时间:2009-4-17 11:07:35众所周知,地质钻探工程的六项质量指标是:岩矿心的采取与整理、钻孔弯曲、校正孔深、简易水文观测、原始报表和封孔。

在这六项质量指标中,岩矿心的采取排在首位,可见它在钻探工程中的重要地位。

一、岩矿心采取的基本要求1、岩矿心采取率岩矿心采取率即实际自孔内取上的岩矿心长度与实际进进尺之比值。

对于岩矿心一般要求:岩心不低于65%,矿心不低于75%,如果不足,应进行补取。

2、完整性要求取上的岩矿心保持原生结构和原有品位,以便划分矿石类型,观察矿物原生结构和共生关系;尽量避免人为破碎、颠倒和扰动。

3、纯洁性要求取上的岩矿心不受外物的浸蚀、污染和渗进,以免影响矿石的品位、品级和物理性质。

如煤心混入粘土将使样品的灰分增加,滑石混入泥浆将使二氧化硅含量提高等。

4、避免选择性磨损矿心的选择性磨损,会使其内在物质成分发生变化,造成矿物人为贫化和富集,歪曲原品位和品级。

5、取心部位准确要求取上岩矿心的位置准确,为了得到岩矿层准确的埋藏深度、厚度和产状,以准确地计算矿产储量和确定其地质构造。

二、影响岩矿心采取率与品质的因素1、自然因素影响取心数量和质量的自然因素是所钻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岩矿层的结构、构造。

钻进坚硬、致密、均质完整的岩矿层时采取率高,岩矿心不怕冲刷、不怕振动,易于得到完整的能保持原生结构的岩矿心;钻进松散、破碎、节理发育、胶性差和软硬夹层的岩矿层时,取出的岩矿心多成块状、粒状、片状,不仅原生结构遭到破坏,而且采取率低,甚至取不出岩矿心。

2、人为因素2.1钻进方法选择不合理钢粒钻进时振动大、孔壁间隙大、钻出的岩矿心细,对岩矿心的磨损作用最大;硬质合金钻进时磨损轻微;金刚石钻进时最小。

2.2钻具结构选用不合理钻进中作用弯曲或偏心的岩心管、钻杆、或钻头时,钻进中钻具回转运动,产生离心力和水平振动,使岩心受到冲揞、磨损而破坏。

十二级岩石的划分(岩石强度等级划分)

十二级岩石的划分(岩石强度等级划分)

十二级岩石的划分(岩石强度等级划分)根据岩石建造类型、结构面特征及其组成岩石的岩性和强度等特征,岩体分为岩浆岩、变质岩、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特殊岩石等5个工程地质岩类。

每个岩类再划分为若干岩组,共计18个岩组。

根据土体的成因类型、物质组成及工程特征,土体划分为两类11个组。

(一)岩体工程地质特征1、岩浆岩类(1)坚硬—软弱块—层状基性喷出岩。

火山熔岩为块状,较坚硬—坚硬,干抗压强度48.0—193.0兆帕,软化系数0.64—0.99,岩体稳定性较好;火山碎屑岩为似层状或层状,软弱—较坚硬,干抗压强度10.9—56.0兆帕,软化系数0.43—0.54,岩体稳定性差。

力学强度的高低与岩石的节理裂隙发育和风化程度有关。

中等风化玄武岩强度为微风化—新鲜的20—50%;火山碎屑岩易受风化,中等风化的锤击易碎。

(2)坚硬—较坚硬层状中—酸性喷出岩。

岩石干抗压强度多大于108兆帕。

流纹岩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力学强度变化较大,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岩组中相对软弱的夹层。

使岩体稳定性变差。

(3)坚硬块状侵入岩。

岩石以中—粗粒或斑状结构为主,块状构造,新鲜者致密坚硬,裂隙不发育,力学强度普遍较高,尤其是新鲜花岗岩,抗压强度一般大于98兆帕。

2、变质岩类(1)软硬相间薄—中厚层状变质砂页岩。

岩层厚薄不等,软硬相间,岩石的完整性和抗风化能力差异很大,力学强度各向异性。

片岩、千枚岩、板岩等软弱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垂直干抗压强度12.0—113兆帕;石英岩、变质砂岩、硅质岩等硬质岩石,较坚硬—坚硬,垂直干抗压强度43.0—260兆帕,最高达338兆帕。

风化岩石干抗压强仅40—90兆帕。

(2)坚硬块状混合岩类。

岩石呈块状,完整性好,坚硬,干抗压强度59—196兆帕,强风化者为22兆帕。

(3)软弱碎裂状构造岩。

岩石破碎,透水性强,压碎花岗岩垂直饱和抗压强度为73兆帕,部分小于20兆帕。

3、碎屑岩(1)软弱—较坚硬,中—厚层状红色砂泥岩。

水工岩石分级及围岩分类

水工岩石分级及围岩分类

水工中的岩石级别及围岩类别
水利水电工程中常常将土石进行分级,依据开挖方法开挖难易坚固系数等共划分为16级,其中土分为4级,岩石分为12级。

(见附表1)地下洞室的施工过程中又将围岩进行分类,可根据岩石强度,岩石完整性,结构面状态,地下水和主要结构面产状五项因素的评分只和为基本依据,一般分为Ⅰ~Ⅴ类。

(见附表2)
附表1岩石分级表
注:摘自《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DJ212-83)附录一
2004年04月06日
附表2水工隧洞围岩工程地质分类
围岩类别围岩稳定性
围岩总评
分T
围岩强度应
力比S
Ⅰ稳定。

围岩可长期稳定,一般无不稳定块体T>85 >4 Ⅱ基本稳定。

围岩整体稳定,不会产生塑性变形,局部可能产生掉块85≥T>65 >4
Ⅲ局部稳定性差,围岩强度不足,局部会产生口塑性变形,不支护可能产生塌
方或变形破坏完整的较软岩,可能暂时稳定
65≥T>45 >2
Ⅳ不稳定。

围岩自稳时间较短,规模较大的各种变形何破坏都可能发生45≥T>25 >2 Ⅴ极不稳定。

围岩不自稳,变形破坏严重T≤25
可编辑范本。

岩石分级表

岩石分级表

1.白云岩
2700
10
(9.3~10.8)
10~12
2.坚实的石灰岩
2700
3.大理石
2700
4.石灰质胶结的质密的砂岩
2600
5.坚硬的砂质页岩
2600

1.粗粒花岗岩
2800
11.2
(10.9~11.5)
12~14
2.特别坚实的白云岩
2900
3.蛇纹岩
2600
4.火成岩卵石经石灰质胶结的砾岩
2800
岩石分级表
岩石级别
岩石名称
天然湿度下平均容重(kg/m3)
凿岩机钻孔(min/m)
岩石坚固系数(f)

1.矽藻土及软的白垩岩
1550
1.5~2.0
2.硬的石炭纪的粘土
1950
3.胶结不紧的砾岩
1900~2200
4.各种不坚实的页岩
2000

1.软的有孔隙的、节理多的石灰岩及介质石灰岩
1200
2.0~4.0
2.密实的白垩
2600
3.中等坚实的页岩
2700
4.中等坚实的泥灰岩
2300

4.0~6.0
2.风化的节理多的粘土质砂岩
2200
3.坚硬的泥质页岩
2300
4.坚实的泥灰岩
2500

1.角砾状花岗岩
2300
6.8
(5.7~7.7)
6.0~8.0
2.泥灰质石灰岩
5.石灰质胶结的坚实的砂岩
2700
6.粗粒正常岩
2700

1.有风化痕迹的安山岩及玄武岩
2700
12.2

岩石级别 分类

岩石级别 分类

岩石级别坚固程度代表性岩石Ⅰ 最坚固最坚固、致密、有韧性的石英岩、玄武岩和其他各种特别坚固的岩石。

(f=20)Ⅱ 很坚固很坚固的花岗岩、石英斑岩、硅质片岩,较坚固的石英岩,最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f=15)Ⅲ坚固致密的花岗岩,很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石英矿脉,坚固的砾岩,很坚固的铁矿石.(f=10)Ⅲa 坚固坚固的砂岩、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黄铁矿,不坚固的花岗岩。

(f=8)Ⅳ比较坚固一般的砂岩、铁矿石(f=6)Ⅳa 比较坚固砂质页岩,页岩质砂岩。

(f=5)Ⅴ中等坚固坚固的泥质页岩,不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软砾石。

(f=4)Ⅴa 中等坚固各种不坚固的页岩,致密的泥灰岩.(f=3)Ⅵ比较软软弱页岩,很软的石灰岩,白垩,盐岩,石膏,无烟煤,破碎的砂岩和石质土壤.(f=2)Ⅵa 比较软碎石质土壤,破碎的页岩,粘结成块的砾石、碎石,坚固的煤,硬化的粘土。

(f=1.5)Ⅶ软软致密粘土,较软的烟煤,坚固的冲击土层,粘土质土壤。

(f=1) Ⅶa 软软砂质粘土、砾石,黄土。

(f=0.8)Ⅷ土状腐殖土,泥煤,软砂质土壤,湿砂。

(f=0.6)Ⅸ松散状砂,山砾堆积,细砾石,松土,开采下来的煤(f=0.5) Ⅹ流沙状流沙,沼泽土壤,含水黄土及其他含水土壤. (f=0.3)A表示矿岩的坚固性的量化指标.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有些岩石不容易破坏,有一些则难于破碎。

难于破碎的岩石一般也难于凿岩,难于爆破,则它们的硬度也比较大,概括的说就是比较坚固。

因此,人们就用岩石的坚固性这个概念来表示岩石在破碎时的难易程度。

坚固性的大小用坚固性系数来表示又叫硬度系数,也叫普氏硬度系数f 值)。

坚固性系数f=R/100 (R单位kg/cm2)式中R——为岩石标准试样的单向极限抗压强度值。

通常用如:①极坚固岩石f=15~20(坚固的花岗岩,石灰岩,石英岩等)②坚硬岩石f=8~10(如不坚固的花岗岩,坚固的砂岩等)③中等坚固岩石f=4~6(如普通砂岩,铁矿等)④不坚固岩石f=0.8~3(如黄土、仅为0.3)矿岩的坚固性也是一种抵抗外力的性质,但它与矿岩的强度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