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性质
常用溶剂的性质

常用溶剂的性质常用溶剂的性质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水(最大) >甲酰胺>乙腈>甲醇>乙醇>丙醇>丙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异丙醚>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最小)。
甲酰胺分子式HCONH2,透明油状液体,略有氨臭,具有吸湿性,可燃。
能与水和乙醇混溶,微溶于苯、三氯甲烷和乙醚。
相对密度1.133(20/4℃)。
沸点210℃。
熔点2.55℃。
闪点175℃。
折射率nD(25℃)1.4468。
燃点>500℃。
粘度(20℃)2.926mPa•s。
毒性本品低毒。
对皮肤和粘膜有暂时刺激性。
小鼠经口LD50大于1000mg/kg。
乙腈;甲基氰结构式CH3CN。
分子量41.05。
无色透明液体,有醚的气味。
相对密度(20℃/4℃)1. 7822,凝固点-43.8℃,沸点81.6℃、闪点5.6℃。
折射率1.3441.粘度(20℃)0.35mPa•s,表面张力(20℃)19.10×10-3N/m,临界温度274.7℃,临界压力4.83MPa。
能与水、甲醇、醋酸甲酯、醋酸乙酯、丙酮、乙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以及各种不饱和烃相混溶。
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
易燃,爆炸极限3.0%-16%(vol)。
有毒人LD503800mg/kg。
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3mg/m3。
贮存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直射。
甲醇结构式为CH3OH,分子量32.04。
无色澄清易挥发液体,相对密度(20℃/4℃)0.7914,凝固点-97.49℃,沸点64.5℃.闪点(开口)16℃,燃点470℃,折射率1.3285,表面张力22.55×10-3N/m,蒸气压(20 ℃)12.265kPa,蒸气相对密度1.11,粘度(20℃)0.5945mP a•s,溶解度参数δ=14.8,能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等有机溶剂混溶,甲醇对金属特别是黄铜有轻微的腐蚀性。
常用有机溶剂性质

二甲胺
7.4
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
强烈刺激性
石油醚
40~80℃
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
与低级烷相似
乙醚
34.6
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麻醉性
戊烷
36.1
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浓溶液毒性强
乙二醇一甲醚
124.6
与水、醛、醚、苯、乙二醇、丙酮、四氯化碳、DMF等混溶
低毒类
辛烷
125.67
几乎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与醚、丙酮、石油醚、苯、氯仿、汽油混溶
低毒性,麻醉性
乙酸丁酯
126.11
优良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还可以用做萃取剂
一般条件毒性不大
吗啉
128.94
溶解能力强,超过二氧六环、苯、和吡啶,与水混溶,溶解丙酮、苯、乙醚、甲醇、乙醇、乙二醇、2-己酮、蓖麻油、松节油、松脂等
常用有机溶剂性质
常用溶剂的沸点、溶解性和毒性
溶剂名称
沸点(101.3kPa)
溶解性
毒性
液氨
-33.35℃
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剧毒性、腐蚀性
液态二氧化硫
-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
剧毒
甲胺
-6.3
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
麻醉性,刺激性
1,4-二氧六环
101.32
能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仍溶解能力很强
常用有机溶剂性质

常用有机溶剂性质溶剂按化学组成分为有机溶剂和无机溶剂。
是一大类在生活和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合物,分子量不大,常温下呈液态。
有机溶剂包括多类物质,如链烷烃、烯烃、醇、醛、胺、酯、醚、酮、芳香烃、氢化烃、萜烯烃、卤代烃、杂环化物、含氮化合物及含硫化合物等等,多数对人体有一定毒性。
它存在于涂料、粘合剂、漆和清洁剂中。
经常使用有机溶剂,如,苯乙烯、全氯乙烯、三氯乙烯、乙烯乙二醇醚和三乙醇胺。
有机溶剂是能溶解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如油脂、蜡、树脂、橡胶、染料等)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特点是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具有较大的挥发性,在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的性质均无改变。
有机溶剂的种类有机溶剂的种类较多,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10大类:①芳香烃类:苯、甲苯、二甲苯等;②脂肪烃类:戊烷、己烷、辛烷等;③脂环烃类:环己烷、环己酮、甲苯环己酮等;④卤化烃类: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等;⑤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等;⑥醚类:乙醚、环氧丙烷等;⑦酯类: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等;⑧酮类:丙酮、甲基丁酮、甲基异丁酮等;⑨二醇衍生物: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等;⑩其他:乙腈、吡啶、苯酚等。
毒性有机溶剂具有脂溶性,因此除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机体内外,尚可经完整的皮肤迅速吸收,有机溶剂吸收入人体后,将作用于富含脂类物质的神经、血液系统,以及肝肾等实质脏器,同时对皮肤和粘膜也有一定的刺激性。
不同有机溶剂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和作用的强弱也不同,这决定于每一种有机溶剂的化学结构、溶解度、接触浓度和时间,以及机体的敏感性。
①神经毒性。
以脂肪烃(正己烷、戊烷、汽油)、芳香烃(苯、苯乙烯、丁基甲苯、乙烯基甲苯)、氯化烃(三氯乙烯、二氯甲烷),以及二硫化碳、磷酸三邻甲酚等脂溶性较强的溶剂为多见。
有机溶剂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为中毒性神经衰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病人可有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嗜睡、无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消瘦,以及多汗、情绪不稳定,心跳加速或减慢、血压波动、皮肤温度下降或双侧肢体温度不对称等表现;第二种为中毒性末梢神经炎。
简述药物合成常用溶剂的性质和分类

简述药物合成常用溶剂的性质和分类
药物合成常用溶剂是指化学反应中用作溶剂环境,有助于化学反应的溶剂。
常用溶剂分为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两大类。
极性溶剂:极性溶剂是电荷离子分子的溶剂,它通常具有高的沸点、易挥发、电离度高、气味较重。
常用极性溶剂有水、乙醇、乙醚、乙酸乙酯、甘油、乙酸、石油醚等。
非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是无电荷离子分子溶剂,它具有较低的沸点、较大的溶解力、较低的电离度和较轻的气味。
常用非极性溶剂有四氢呋喃、苯、碳化硅油、氯仿、丙酮、二甲苯等。
;。
常见溶剂的物理性质

常见溶剂的物理性质常见溶剂的物理性质1.二氯甲烷:Methane, Dichloro-, 同义词AerotheneMM, DCM, Dichloromethane; CAS编号75-09-2;分子量84.94;理化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有麻醉作用,溶于水(水中溶解度为20g/L)、乙醇、乙醚等。
熔点-95.1度,沸点40度。
2.三氯甲烷:即氯仿,Chloroform, Methane Tri-Chloride; CAS 编号67-66-3;分子量119.38;理化性质: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和挥发油。
熔点-63.5,沸点61.7。
3.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 Carbon chloride; CAS编号56-23-5;分子量153.82;理化性质:无色易挥发不燃液体,有麻醉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和氯仿。
熔点-23,沸点76.5。
有毒。
4.二硫化碳:Carbon Disulfide,Carbon Bisulfide;CAS编号75-15-0;分子量76.14;理化性质:淡黄色或无色透明液体,极易挥发,易燃,有刺激性气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熔点-111.5,沸点46.2,闪点-30。
5.甲醇:Methanol; CAS编号67-56-1;理化性质:无色液体,易挥发易燃,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和苯,熔点-93.9,沸点65,闪点11。
6.乙醇:Alcohol; CAS编号;理化性质:无色液体,易挥发易燃,溶于水、乙醚、丙酮和苯,熔点,沸点78.5,闪点7.正丙醇:Propyl alcohol; CAS编号71-23-8;分子量60.11;理化性质:无色液体,易挥发易燃,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和苯,熔点-126.5,沸点97.4,闪点25。
8.异丙醇:Isopropyl Alcohol,Isopropanol, CAS编号67-63-0;分子量60.11;理化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和苯等,熔点-89.5,沸点82.4,闪点11.67。
常见有机溶剂的性质

常见有机溶剂的性质一、溶剂的定义溶剂(solvent)这个词广义指在均匀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一种过量存在的组分。
狭义地说,在化学组成上不发生任何变化并能溶解其他物质(一般指固体)的液体,或者与固体发生化学反应并将固体溶解的液体。
溶解生成的均匀混合物体系称为溶液。
在溶液中过量的成分叫溶剂;量少的成分叫溶质。
溶剂也称为溶媒,即含有溶解溶质的媒质之意。
但是在工业上所说的溶剂一般是指能够溶解油脂、蜡、树脂(这一类物质多数在水中不溶解)而形成均匀溶液的单一化合物或者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这类除水之外的溶剂称为非水溶剂或有机溶剂,水、液氨、液态金属、无机气体等则称为无机溶剂。
二、溶解现象溶解本来表示固体或气体物质与液体物质相混合,同时以分子状态均匀分散的一种过程。
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是描述液体状态的。
一些物质之间的混合,金与铜、铜与镍等许多金属以原子状态相混合的所谓合金也应看成是一种溶解现象。
所以严格地说,只要是两种以上的物质相混合组成一个相的过程就可以称为溶解,生成的相称为溶液。
一般在一个相中应呈均匀状态,其构成成分的物质可以以分子状态或原子状态相互混合。
溶解过程比较复杂,有的物质在溶剂中可以以任何比例进行溶解,有的部分溶解,有的则不溶。
这些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其影响的因素很多,一般认为与溶解过程有关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⑴相同分子或原子间的引力与不同分子或原子间的引力的相互关系(主要是范德华引力);⑵分子的极性引起的分子缔合程度;⑶分子复合物的生成;⑷溶剂化作用;⑸溶剂、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⑹溶解活性基团的种类和数目。
化学组成类似的物质相互容易溶解,极性溶剂容易溶解极性物质,非极性溶剂容易溶解非极性物质。
例如,水、甲醇和乙醇彼此之间可以互溶;苯、甲苯和乙醚之间也容易互溶,但水与苯,甲醇与苯则不能自由混溶。
而且在水或甲醇中易溶的物质难溶于苯或乙醚;反之在苯或乙醚中易溶的却难溶于水或甲醇。
这些现象可以用分子的极性或者分子缔合程度大小进行判断。
常用有机溶剂性质(极性、沸点、溶解性等)

常用有机溶剂性质粘度(20℃)/mPa·s; —介电常数名称沸点密度粘度波长极性E T(30) 介电分子量溶解性水100 1 1 268 10.2 63.1 58.8 18二甲亚砜189 2.24 268 7.2 45 48.9 78.14 DMSO能与水、醇、醚、丙酮、乙醛、吡啶、乙酸乙酯等混溶,不溶于乙炔以外的脂肪烃化合物乙二醇197 1.1155 19.9 210 6.9 56.3 26.33 62.07 与水/乙醇/丙酮/醋酸甘油吡啶等混溶,微溶于醚等,不溶于石油烃及油类.能够溶解氯化锌/氯化钠/碳酸钾/氯化钾/碘化钾/氢氧化钾等无机物.甲醇64.9 0.7914 0.6 210 6.6 55.5 32.6 32.04 溶于水、乙醇、乙醚、苯等二甲基甲酰胺152.8 0.92 270 6.4 43.8 36.71 73.10 能和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互溶,是高沸点的极性(亲水性)非质子性溶剂,能促进SN2反应机构的进行苯胺184 4.4 - 6.3 44.3 6.98乙酸118 1.28 230 6.2 51.9 6.19乙腈81.1 0.37 210 6.2 46 37.5 41.05 相对密度0.79,与水混溶,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硝基甲烷101 0.67 330 6 46.3 38.6丙酮56.5 0.32 330 5.4 42.2 20.5 58.08 与水、乙醇、氯仿、乙醚及多种油类混溶吡啶115 0.97 305 5.3 40.2 12.3二恶烷; 二氧六环102 1.04 1.54 220 4.8 36 2.21 88.11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2-丁酮80 0.8054 0.43 330 4.5 72.11 甲基乙基酮能溶于4份水中,但温度升高时溶解度降低,20℃时,水中溶解度26.8%(w),水在2-丁酮中的溶解度11.8%(w)。
溶于乙醇和乙醚,可与油混溶。
溶剂性质

邻甲酚
190.95
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苯、氯仿、乙二醇、甘油等混溶
参照甲酚
N,N-二甲基苯胺
193
微溶于水,能随水蒸气挥发,与醇、醚、氯仿、苯等混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
抑制中枢和循环系统,经皮肤吸收中毒
乙二醇
197.85
与水、乙醇、丙酮、乙酸、甘油、吡啶混溶,与氯仿、乙醚、苯、二硫化碳等难溶,对烃类、卤代烃不溶,溶解食盐、氯化锌等无机物
1,2-二氯乙烷
83.48
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高毒性、致癌
乙二醇二甲醚
85.2
溶于水,与醇、醚、酮、酯、烃、氯代烃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能溶解各种树脂,还是二氧化硫、氯代甲烷、乙烯等气体的优良溶剂
吸入和经口低毒
三氯乙烯
87.19
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脂肪族氯代烃、汽油混溶
低毒类,可经皮肤吸收中毒
对甲酚
201.88
参照甲酚
参照甲酚
N-甲基吡咯烷酮
202
与水混溶,除低级脂肪烃可以溶解大多无机,有机物,极性气体,高分子化合物
毒性低,不可内服
间甲酚
202.7
参照甲酚
与甲酚相似,参照甲酚
苄醇
205.45
与乙醇、乙醚、氯仿混溶,20℃在水中溶解3.8%(wt)
低毒,黏膜刺激性
甲酚
溶剂名称
沸点(101.3kPa)
溶解性
毒性
液氨
-33.35℃
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剧毒性、腐蚀性
液态二氧化硫
-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醚PE
别称石油英
CAS登录号101316-46-5, 8032-32-4
熔点 <-73
水溶性不溶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有煤油气味。
英文名 Petroleum ether
化学式 C5H12 C6H14 C7H16
沸点 30-80
密度 0.64~0.66
极性 0.01.属于弱极性有机溶剂,常与其他强极性溶剂(如:乙酸乙酯)混合作为薄层色谱分析的展开剂
乙酸乙酯Ea
别称醋酸乙酯、甜菜糖蜜滓
英文名ethyl acetate
CAS登录号141-78-6
分子量88.11
沸点77 °C(350.25 K)
密度0.902 g/mL
化学式C4H8O2
熔点-84 °C(189.55 K)
水溶性8.3 g/100 mL(20 °C)
二氯甲烷DCM
英文名Dichloromethane (Methylene chloride)
化学式CH2Cl2
CAS登录号75-09-2
分子量84.93
沸点39.75 ℃at 760 mm Hg
密度 1.325 g/mL at 25 °C(lit.)
熔点-97 °C
水溶性不溶于水
外观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
N,N-二甲基甲酰胺DMF
英文 N,N-dimethyl formamide
分子式 HCON(CH3)2。
熔点-60.5℃,
沸点 149~156℃,
相对密度 0.9487(20/4℃)
外观无色高沸点液体,易溶于水
丙酮
别称二甲基酮、二甲基甲酮,二甲酮,醋酮、木酮
英文名 Propanone/Acetone
CAS登录号 67-64-1
化学式 CH3COCH3
分子量 58.08
沸点 56.53 °C (329.4 K)
密度 (d25)0.7845
熔点−94.9 °C (178.2 K)
水溶性混溶
外观常温下无色液体
甲醇
别称羟基甲烷、木醇、木精
英文名 methanol
化学式 CH3OH
CAS登录号 67-56-1
分子量 32.04186
沸点 64.7℃
密度 0.7918 g/cm³
熔点 -97℃
水溶性与水完全互溶
外观无色液体
极性是指整个分子电荷分离的程度,分离程度越大,极性越大。
所以通常含有N、O、卤素等吸电子基团的分子极性会比较大,但需要注意,氯仿极性比二氯甲烷大,因为氯仿多一个吸电子的氯,但四氯化碳极性小于氯仿,因为这是一个对称结构,这有点类似拔河。
化
合物的极性决定于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及分子结构。
对于基团对物质极性的影响应该跟物质的结构有关,不能简单的说成是上那个基团会使极性增大或减小,应综合分析,一般吸电子基团会使电子云发生偏移,产生极性,但是如果是对称的话,则物质可能为非极性的。
各类化合物的极性俺下列次序增加:
—CH3,—CH2—,—CH=,—CH三,—O—R,—S—R,—NO2,—N(R)2,—OCOR,—CHO,—COR,—NH2,—OH,—COOH,—SO3H
烷烃极性最小,因为其中的C和H的电负性差不多,电荷分离不明显。
烯烃有双键,极性比烷烃大。
有的书上说双键是吸电子的,所以电荷有分离,我认为这只是从最终效果解释,理论上分析,可能是由于双键与周围的C-H键形成的超共轭效应导致电子偏向双键。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
(最大) > 甲酰胺> 乙腈> 甲醇> 乙醇> 丙醇> 丙酮> 二氧六水
环> 四氢呋喃> 甲乙酮> 正丁醇> 乙酸乙酯> 乙醚> 异丙醚> 二氯
甲烷>氯仿>溴乙烷>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