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备的级联
华为交换机级联方法

华为交换机级联方法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企业和机构需要使用多台交换机来构建复杂的网络架构。
在这种情况下,交换机的级联连接成为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
华为交换机提供了多种级联方法,灵活性高,能够满足不同规模网络的需求。
一、级联的概念和作用级联是指将多台交换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逻辑上的整体。
通过级联,可以扩展网络规模,提高网络的容量和性能。
级联还可以增强网络的可靠性,当某一台交换机故障时,其他交换机可以自动接替其功能,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二、单链级联单链级联是最简单的级联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网络。
在单链级联中,多台交换机通过一个链路连接起来,数据包在链路上传输。
单链级联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维护。
然而,由于所有数据都要通过同一个链路传输,链路的带宽可能成为瓶颈,影响网络的性能。
三、双链级联双链级联是一种常见的级联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网络。
在双链级联中,每台交换机分别与相邻的两台交换机进行连接,形成一个环状结构。
数据包可以通过两条链路之一进行传输,提高了网络的带宽和可靠性。
如果一条链路故障,数据包可以通过另一条链路继续传输,不会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
四、星型级联星型级联是一种灵活的级联方法,适用于需要频繁添加或移除交换机的情况。
在星型级联中,每台交换机都与一个核心交换机相连,核心交换机负责转发数据包。
当需要添加或移除交换机时,只需调整核心交换机的连接,不会对其他交换机造成影响。
星型级联的优点是易于扩展和维护,但核心交换机可能成为单点故障,需要进行冗余设计。
五、堆叠级联堆叠级联是一种高级的级联方法,适用于需要高容量和高性能的网络。
在堆叠级联中,多台交换机通过堆叠链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逻辑上的单一设备。
堆叠后的交换机可以共享资源,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性能。
堆叠级联的优点是灵活性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进行堆叠。
然而,堆叠链路的带宽可能成为瓶颈,需要进行合理规划。
六、混合级联混合级联是指将多种级联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交换机连接方法

交换机连接方法在网络通信中,交换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网络设备,它可以实现局域网内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并且支持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网络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以确保网络通信的稳定和高效。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交换机连接方法。
1. 直连连接方法。
直连连接方法是指将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直接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上。
这种连接方法简单直接,适用于局域网内部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实际操作中,只需将设备的网线插入交换机的端口上即可实现连接。
2. 级联连接方法。
级联连接方法是指将多台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局域网。
这种连接方法适用于大型网络环境,可以扩展局域网的覆盖范围和连接设备的数量。
在级联连接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网线类型和连接端口,以确保连接的稳定和可靠。
3. 跨交换机连接方法。
跨交换机连接方法是指在不同交换机之间连接设备,实现不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
这种连接方法通常需要通过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来实现,可以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和数据转发。
在跨交换机连接中,需要正确配置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的路由表和VLAN信息,以确保数据能够正确传输。
4. 无线连接方法。
除了有线连接方法外,交换机还可以通过无线方式连接设备,实现无线局域网的组建和管理。
这种连接方法适用于移动设备或无线网络环境,可以方便地实现设备的移动和布线。
在无线连接中,需要注意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和干扰问题,以确保无线网络的稳定和高效。
总结。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网络需求选择合适的交换机连接方法,以确保网络通信的稳定和高效。
无论是直连连接、级联连接、跨交换机连接还是无线连接,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和管理,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交换机连接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路由器级联有两种方法

路由器级联有两种方法1.链式级联链式级联是指将多个路由器按照一定的顺序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条路由器链。
数据从主路由器出发,经过每个级联路由器,最终到达目标设备。
链式级联的实施步骤如下:1.确定链式级联中各个路由器的位置,包括主路由器和级联路由器的连接方式。
2.对主路由器进行配置,包括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SSID等参数。
3.对级联路由器进行配置,将其设置为无线接入点模式,关闭DHCP功能,设置与主路由器相同的SSID和无线密码。
4.将主路由器与级联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确保连通性。
5.在级联路由器中设置IP地址,要与主路由器位于同一子网中,但不要与主路由器IP地址相同。
同时,设置网关为主路由器IP地址。
6.对级联路由器的无线设置进行配置,确保与主路由器的设置一致。
7.进行测试,确保链式级联设置无误。
链式级联的优点是灵活性高,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级联路由器,扩展网络范围。
缺点是数据传输路径相对复杂,可能会影响网络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2.平行级联平行级联是指将多个路由器通过局域网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型的网络。
每个路由器都是独立的,可以为不同的区域或设备提供网络连接。
平行级联的实施步骤如下:1.确定平行级联中各个路由器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2.对每个路由器进行配置,包括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SSID等参数。
3.设置每个路由器的工作模式为无线路由器、关闭DHCP功能。
4.将每个级联路由器与中心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确保连通性。
5.在每个级联路由器中设置网关为中心路由器的IP地址。
6.对每个路由器的无线设置进行配置,确保每个区域的网络连接设置一致。
7.进行测试,确保平行级联设置无误。
平行级联的优点是每个路由器都是独立的,可以为不同区域或设备提供独立的网络连接。
缺点是需要独立设置每个路由器,管理和维护相对复杂。
总结:路由器级联可以利用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起来,扩展网络范围或提供更多网络连接。
链式级联和平行级联是常见的路由器级联方法。
hub级联层数

hub级联层数摘要:1.概述2.集线器和交换机的级联3.路由器的级联4.级联的优缺点5.总结正文:1.概述在计算机网络中,级联是一种常见的扩展网络的方法。
它是指将多个网络设备通过特定的接口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更大的网络。
这种技术可以使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更加灵活,增加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性能。
本文将重点讨论网络设备中的Hub 级联层数。
2.集线器和交换机的级联集线器(Hub)和交换机(Switch)是两种常见的网络设备,它们都可以进行级联。
集线器是一种简单的网络设备,用于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局域网。
它将接收到的信号广播到所有连接的计算机上,因此,集线器之间的级联可以增加局域网的规模。
交换机是一种更加智能的网络设备,它可以根据数据包中的地址信息,将数据包从一个接口转发到另一个接口,从而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交换机之间的级联可以增加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性能,同时还可以实现负载均衡,提高网络的稳定性。
3.路由器的级联路由器(Router)是一种更高级的网络设备,它可以在不同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
路由器通常用于连接不同的局域网或广域网,实现它们之间的通信。
路由器之间的级联可以扩展网络规模,提高网络性能。
4.级联的优缺点级联可以有效地扩展网络规模,提高网络性能,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级联会增加网络的复杂性,可能导致网络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其次,级联可能导致信号衰减和传输延迟,影响网络性能。
此外,级联还可能增加网络故障的风险,因为任何一个连接点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
5.总结总之,Hub 级联层数是一种有效的扩展网络的方法,它可以增加网络规模,提高网络性能。
但是,级联也有其缺点,如增加网络复杂性、可能导致信号衰减和传输延迟等。
光纤网络交换机设备的级联图解

光纤网络交换机设备的级联图解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网络交换机设备的级联(图解)双绞线端口的级联级联既可使用普通端口也可使用特殊的MDI-II端口。
当相互级联的两个端口分别为普通端口(即MDI-X)端口和MDI-II 端口时,应当使用直通电缆。
当相互级联的两个端口均为普通端口(即MDI-X)或均为MDI-II端口时,则应当使用交叉电缆。
无论是10Base-T以太网、100Base-TX快速以太网还是1000Base-T千兆以太网,级联交换机所使用的电缆长度均可达到100米,这个长度与交换机到计算机之间长度完全相同。
因此,级联除了能够扩充端口数量外,另外一个用途就是快速延伸网络直径。
当有4台交换机级联时,网络跨度就可以达到500米。
这样的距离对于位于同一座建筑物内的小型网络而言已经足够了!1.使用Uplink端口级联现在,越来越多交换机(Cisco交换机除外)提供了Uplink端口(如图1所示),使得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简单。
图1 Uplink端口Uplink端口是专门用于与其他交换机连接的端口,可利用直通跳线将该端口连接至其他交换机的除Uplink端口外的任意端口(如图2所示),这种连接方式跟计算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完全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品牌的交换机(如3Com)使用一个普通端口兼作Uplink端口,并利用一个开关(MDI/MDI-X转换开关)在两种类型间进行切换。
图2 利用交叉线通过普通端口级联交换机光纤端口的级联由于光纤端口的价格仍然非常昂贵,所以,光纤主要被用于核心交换机和骨干交换机之间连接,或被用于骨干交换机之间的级联。
需要注意的是,光纤端口均没有堆叠的能力,只能被用于级联。
1.光纤跳线的交叉连接所有交换机的光纤端口都是2个,分别是一发一收。
当然,光纤跳线也必须是2根,否则端口之间将无法进行通讯。
图解交换机设备的级联

结合图例,主要介绍多台交换机在网络中同时使用时的连接问题多台交换机的连接方式有两种方式:级联跟堆叠。
下文针对这两种连接方式,分别介绍其实现原理及详细连接过程。
1、交换机级联级联是最常见的连接方式,就是使用网线将两个交换机进行连接。
连接的结果是,在实际的网络中,它们仍然各自工作,仍然是两个独立的交换机。
需要注意的是交换机不能无限制级联,超过一定数量的交换机进行级联,最终会引起广播风暴,导致网络性能严重下降。
级联又分为以下两种:使用普通端口级联所谓普通端口就是通过交换机的某一个常用端口(如RJ-45端口)进行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这时所用的连接双绞线要用反线,即是说双绞线的两端要跳线(第1-3与2-6线脚对调)。
其连接示意如图1所示。
图1使用Upli nk端口级联在所有交换机端口中,都会在旁边包含一个Up link端口,如图2所示。
此端口是专门为上行连接提供的,只需通过直通双绞线将该端口连接至其他交换机上除“Uplink端口”外的任意端口即可(注意,并不是Upl ink端口的相互连接)。
图2其连接示意如图3所示。
图32、交换机堆叠此种连接方式主要应用在大型网络中对端口需求比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交换机的堆叠是扩展端口最快捷、最便利的方式,同时堆叠后的带宽是单一交换机端口速率的几十倍。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交换机都支持堆叠的,这取决于交换机的品牌、型号是否支持堆叠;并且还需要使用专门的堆叠电缆和堆叠模块;最后还要注意同一堆叠中的交换机必须是同一品牌。
它主要通过厂家提供的一条专用连接电缆,从一台交换机的“UP”堆叠端口直接连接到另一台交换机的“DOWN”堆叠端口。
堆叠中的所有交换机可视为一个整体的交换机来进行管理。
交换机两种连接方式堆叠与级联基础介绍

交换机是一种最为基础的网络连接设备。
它一般都不需要任何软件配置即可使用的一种纯硬件式设备;单个交换机与网络的连接,相信读者朋友们已经能够掌握。
本文结合图例,主要介绍多台交换机在网络中同时使用时的连接问题。
多台交换机的连接方式无外乎两种:级联跟堆叠。
下面针对这两种连接方式,分别介绍实现原理及详细的连接过程。
1、交换机级联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多台交换机连接方式,它通过交换机上的级联口(UpLink)进行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交换机不能无限制级联,超过一定数量的交换机进行级联,最终会引起广播风暴,导致网络性能严重下降。
级联又分为以下两种:使用普通端口级联所谓普通端口就是通过交换机的某一个常用端口(如RJ-45端口)进行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这时所用的连接双绞线要用反线,即是说双绞线的两端要跳线(第1-3与2-6线脚对调)。
其连接示意如图1所示。
使用Uplink端口级联在所有交换机端口中,都会在旁边包含一个Uplink端口,如图2所示。
此端口是专门为上行连接提供的,只需通过直通双绞线将该端口连接至其他交换机上除“Uplink端口”外的任意端口即可(注意,并不是Uplink端口的相互连接)。
2、交换机堆叠此种连接方式主要应用在大型网络中对端口需求比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交换机的堆叠是扩展端口最快捷、最便利的方式,同时堆叠后的带宽是单一交换机端口速率的几十倍。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交换机都支持堆叠的,这取决于交换机的品牌、型号是否支持堆叠;并且还需要使用专门的堆叠电缆和堆叠模块;最后还要注意同一堆叠中的交换机必须是同一品牌。
它主要通过厂家提供的一条专用连接电缆,从一台交换机的“UP”堆叠端口直接连接到另一台交换机的“DOWN”堆叠端口。
堆叠中的所有交换机可视为一个整体的交换机来进行管理。
其连接示意图4所示。
提示:采用堆叠方式的交换机要受到种类和相互距离的限制。
首先实现堆叠的交换机必须是支持堆叠的;另外由于厂家提供的堆叠连接电缆一般都在1M左右,故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使用堆叠功能。
级联的原理

级联的原理级联是一种将多个设备或系统连接起来以实现协同工作的技术原理。
它在各种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电子通信、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等。
级联的原理基于信号传输和数据交换的概念,通过连接多个设备或系统,使其能够相互通信和协调工作。
一、级联的基本原理级联的基本原理是将多个设备或系统通过物理连接或逻辑连接进行连接,以实现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
物理连接通常是通过电线、光纤等媒介进行,而逻辑连接则是通过协议和接口进行。
级联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1 信号传输级联的基本原理之一是信号传输。
当多个设备或系统之间需要进行通信时,它们通过物理连接或逻辑连接将信号传输给对方。
信号传输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
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信号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信号强度等因素。
1.2 数据交换级联的原理之二是数据交换。
当多个设备或系统之间需要共享数据时,它们可以通过级联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数据交换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
在数据交换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数据的格式、编码方式、传输速率等因素。
1.3 协同工作级联的原理之三是协同工作。
当多个设备或系统之间需要协同工作时,它们可以通过级联的方式实现协同。
协同工作可以是并行的,也可以是串行的。
在协同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任务的分配、优先级的管理、错误处理等因素。
二、级联的应用领域级联的原理在各种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2.1 电子通信在电子通信领域,级联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电话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等。
通过级联,不同的通信设备可以相互连接,实现电话的互通、数据的传输等功能。
2.2 计算机网络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级联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局域网、广域网等网络系统。
通过级联,不同的计算机可以相互连接,实现文件共享、远程访问等功能。
2.3 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领域,级联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等系统。
通过级联,不同的控制设备可以相互连接,实现自动化控制、远程监控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类地址:最高位为0,网络地址7位,主机地址24位。
B类地址:最高两位为10,网络地址14位,主机地址16位。
C类地址:最高两位为110,网络地址21位,主机地址为8位。
D类地址:组播地址,不用于标识网络。
E类地址:备用。
表 五类IP地址对比表
类别 网络地址长度 允许网络数 主机地址长度 允许主机数 第一字节地址 应用
A7126241~127大型网络
B14163841665534128~191中型网络
C2120971528254192~223小型网络
D224~239多点播送
E240~247备用
表 特殊用途IP地址含义表
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代 表 含 义
Net-id0该种IP地址不分配给单个主机,而是指网络本身
Net-id1定向广播地址(这种广播形式需知目标网络地址)
(2)图示:
(3)主要特点:
a、这种结构是天然的分级结构。
b、易于扩展。
c、易故障隔离,可靠性高。
d、电缆成本高。
e、对根节点的的依赖性高,一旦根节点出现故障,将导致全网不能工作。
(4)图示:
5、网状结构:
(1)概念:各网络节点与通信线路互连成不规则的形状,每一个节点至少与其他两个节点相连。
(2)图示:
按传输速率分:低速调制解调器(9600bps)、中速调制解调器(9.6~19.2Kbps)、高速调制解调器(28.2~56Kbps)。
按产品外形分:外接式、内插式、PC卡式、机架式。
内插式(又称内置式)可以直接插入计算机主板上的扩展槽中,它自身没有独立的外接电源;外接式(也称外置式)放在计算机的主机箱外,它是一个独立的设备,用一条专用的电缆连接到计算机的RS—232串行接口上(通常是COM2),且需要外接电源才能工作。
(四)、网络连接设备
网络设备按照其主要用途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接入设备,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进行连接的设备,常见的有网络接口卡、调制解调器等,第二类是网络互联设备,用于实现网络之间的互联,主要设备有中继器、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第三类是网络服务设备,用于提供远程网络服务的设备,如拨号访问服务器、网络打印机等,前两类即是一般用于网络连接的设备。
255.255.255.255本地网络广播(这种广播形式无需知道目标网络地址)
0.0.0.0本网主机
127 Host-id 回送地址,用于网络软件测试和本地机进程间通信。
任何程度使用回送地址发送数据时,计算机的协议软件都将该数据返回,不进行任何网络传输。
(三)、网络传输介质介绍
网络传输介质很多,本次实验只涉及双绞线
一、网络互连的目的
网络互连设备是用来连接传输介质、计算机系统和其他信息处理系统并同时具备特定的信息转发和处理功能的网络设备。为使不同计算机或网络上的用户能彼此通信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从而将网络与网络通过网络互连设备进行互连。
二、网络接入设备
1、网卡
计算机与网络相连的接口电路称为网卡,又称为网络适配器,它主要起着对网络发送数据、控制数据、接受并转换数据的功能。网卡借助于网卡驱动程序使网卡与网络操作系统兼容,以实现网络通信,网卡一般安装在网络计算机或服务器的扩展槽中,是LAN的接入设备,充当计算机和网络之间的物理接口。
c、设备投入量少,成本低,安装使用方便,当某个工作站节点出现故障时,对整个网络系统影响少。
(4)缺点:
a、安全性差,不能集中控制。
b、对于所有工作站通信均通过一条共用总线,实时性较差。
c、增加新节点也不如星型容易。
4、树型结构:
(1)特点:从总线型和星型结构演变的,有两种类型,一种由总线型拓朴结构派生出来,另一种是星型结构的变种。
根据网络体系结构分:ATM网卡、环牌网卡、以太网卡。
一般来讲,10M网卡多为ISA总线,100M网卡几乎全是PCI总线,而ISA是16位总线,PCI是32位总线,故PCI卡比ISA总线多、速度快且价格将趋于接近。
目前约有80%的局域网采用以太网技术,故以太网网卡最为常见,广泛使用的是10/100M自适应的以太网卡,可通过双绞线连接到集线器上。
(2)特点:使用的是广播型的传输技术,总线上的所有节点都可以发送数据到总线上,数据沿总路线传播。但只有一条总线,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节点发送信号在总线上传播,通道上的所有节点都有可能接受到信息,就要检测相应的目的地址了。
(3)优点:
a、结构简单、灵活,易于扩展。
b、可靠性高,网络节点响应速度快,共享能力强,便于广播式传播。
(3)特点:
a、每个节点都有冗余链接,可靠性高。
b、因为有多条链接,所以可以选择最佳的路径,减少延时,提高网络的性能,但路径的选择比较复杂。
c、结构复杂,不易于管理和维护。
d、适用于大型的广域网。如下图我国教育科研示范网CERNET,国际互联网采用的图。
e、线路成本高。
6、混合型结构:
由以上几种结构混合组成,如:环星型结构是令牌环网和FDDI网常用的结构。
调制解调器的英文名称为Modem与汉语的“猫”发音接近,所以被现代的网迷称之为“猫”,将内置与外置的调制解调器称为“内猫”和“外猫”。
传输速率是调制解调器的一个很需要指标,用b/s(bps,每秒位)来表示,一般传输速率为33.6K\56K\128K等.它一般指下行速率。
四网络互联设备
网络互连设备是用来连接传输介质、计算机系统和其他信息处理系统并同时具备特定信息转发和处理功能的网络设备。根据在OSI模型中所处的位置和功能的不同,网络互联设备主要有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和网关。
基本网络连接和网络设备的识别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掌握各种物理连接线的型号和类型
2.熟悉掌握网络接头的连接方式
3.熟悉区分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各类基本的网络设备;
二、实验原理
(一)、局域网的概念
1、指在一个较小地理范围内的各种计算机网络设备连在一起的通信网络,可以包含多个子网,局限在几千米的范围内,配置容易,速率高,4Mbps—2GbpS。 位于一个建筑物或一个单位内,不存在寻径问题。
(2)分类:
1、星型结构
(1)概念:有一个唯一的中心节点,每一计算机都通过单独的线路连到中央节点,要示至少有一个集线器(HUB),两台计算机不能直接相连。现在普通使用的服务器/客户机局域网就是星型拓朴。
(2)图示:
矩形代表PC机。
(3)优点:
a、传输速度快。因为任二个节点的通信只需两步。
b、容易增加新节点。
1、中继器(Repeater)
中继器是为了解决信号传输距离短的问题而在两个网段间使用的设备,它工作于物理层,又叫重复器或重发器,它对电缆上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复制、调整和再生放大,并转发到其他电缆上,从而延长信号的传输距离,一般只应用于以太网。当网络段已超过最大距离时,两个线段之间用中继器连接,连接各网络段后,整个系统仍属于一个网络整体,中继器对它所连接的局域网是透明的。
按网络的拓朴结构和传输介质的不同,可以划分以太网(采用双绞线)、令牌环网、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光纤)。
Internet网的基础是现存的各种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
Internet网要解决的问题:
a、两个网络之间要通过中间设备实现物理连接,这台设备属于两个网络,解决低层物理的硬件‘互连’,即路由器或IP网关。
网卡的主要生产厂家有3COM、K-LINK、Intel 、inksys、实达等。
(2)主要性能指标
网卡速率、总线类型、接口类型。
2、调制解调器:集调制与解调功能于一体的一个数模转换设备。
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解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1)功能
对传输信号进行数—模转换。
(2)分类
按操作状态分:同步(速率快、成本高)、异步调制解器(速度低、价格低、家用)。
c、结构简单、建网容易、控制管理容易。
(4)缺点:
a、可靠性低。网线与网卡接口的部分容易松开。
b、共享能力差。
c、一旦中心节点出现故障则导致全网瘫痪。所以中心节点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环型结构:
(1)概念:网络中各节点通过一条首尾相连的通信链路连接起来的一个闭合环形结构网。各工作站的地位平等,传输信息的方向是单向,所以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仅有一条通道。
b、中间设备要实现网络之间的分组交换及寻径、协议转换等,解决高层的逻辑的软件“互连”,即TCP/IP协议。 Internet网可抽象为应用TCP/IP技术由路由器连接起来的网络。
2、网络的拓朴结构
(1)概念
网络中节点的互连模式。在选择网络的拓朴结构时,要参考可行性、时间延时多少、数据的吞吐量使得成本降得最低。
(2)图示:
(3)优点:
a、通信线路和设备消耗少。
b、易安装、结构简单。
c、信息单向传递,延时固定。两节点之间有唯一的路径,简化路径选择。
(4)缺点:
a、可靠性差,任何线路或节点有故障,都有可能引起全网故障,且故障检测难。
b、可扩充性差。
c、延时长,传输效率差。
3、总线型
(1)概念:采用一条单根的通信线路作为公共传输通道,所有节5类 155M 模拟信号和高速数字信号 高速以太网、ATM
6类 200M 模拟信号和高速数字信号 高速以太网、ATM
常见的10BASE-T及100BASE-T局域网均是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10BASE-T中采用3类或4类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进行基带传输,速率可达10M,100BASE-T中采用5类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进行基带传输,速率可达100M。
计算机使用较多的是以太网卡,每个以太网卡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网卡地址,它是一个长度为48位的二进制数,它为计算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物理地址。
(1)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