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修改单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修改单
将“8 “8 结果表示”及其内容修改为:
结果表示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浓度,按式(3)计算: SO = t h t h th
r t
式中:ρ(SO2)——空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浓度,mg/m3; A——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A0——试剂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b——校准曲线的斜率,吸光度/μg; a——校准曲线的截距(一般要求小于 0.005); Vt——样品溶液的总体积,ml; Va——测定时所取试样的体积,ml;
a
(3)
Vr——换算成参比状态下(298.15 K,1013.25 hPa)的采样体积,L。 计算结果准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甲醛缓冲溶液吸收_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空白值偏高的原因

加强信贷资金的质量管理, 对信誉高的中小企业
才给予贷款, 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和
财务管理科学化的欠缺, 往往达不到银行规定标
准, 也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因此, 提升中小
企业信誉是实现有效融资的基础。企业要切实加
强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自身管
( 下转 57 页)
- 29-
光光度法( 简称四氯汞钾法) 以及定电位电解法,
实验过程中要正确掌握显色温度与显色时
目前多采用甲醛法。
间, 特别是在 25 ̄30℃条件下, 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在采用甲醛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实 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这是由于在 25 ̄30℃时, 显色
验中, 实际空白吸光度 A0 的大小对实验的成败起 时间与稳定时间均比较短, 致使反应条件不易控 决定性作用。如果空白吸光度 A0 波动范围超过在 制, 所以, 如果有条件的地方, 可以在有空调的房
目前, 贷款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因
此, 可以说中小企业融资难表现为贷款难。解决中
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需要企业、银行、政府、社会共
同努力,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 实行综合
治理。
中小企业信用问题直接影响其外部融资。诚
实经营, 讲究信誉与消费者、企业密切相关, 它既
可给消费者带来好处, 也可以给企业带来利润。好
的信誉会给银行好的印象, 使金融部门不再怀疑
其到期的清偿能力, 从而比较顺利地取得贷款, 而
不良信誉则会取得很少的贷款, 甚至得不到银行
的贷款。国有银行商业化后, 银行实行的是企业化
管理, 贷款管理严格化, 对放贷后的风险顾虑较
多, 加之原有的不良贷款沉淀较多, 使之对企业缺
乏信心。为防范风险, 必然采取的措施就是: 普遍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附液法

二、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2〕(一)原理空气中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基磺酸,加碱后,与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比色定量。
(二)仪器(1)可调定量加液器5ml,加液管口内径φ1.5~2mm。
(2)其他所用仪器同一法(910页)。
(三)试剂(1)吸收液(甲醛-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①储备液:称量2.04g邻苯二甲酸氢钾和0.364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溶于水中,移入1L容量瓶中,再加入5.30ml37%甲醛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
储于冰箱,可保存一年。
②使用溶液:临用时,将上述吸收储备液用水稀释10倍。
(2)2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8.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
(3)3g/L氨磺酸钠溶液称取0.3g氨磺酸钠,加入3.0ml2mol/L氢氧化钠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
(4)4.5mol/L磷酸量取307ml磷酸(优级纯,ρ20=1.69g/ml),用水稀释至1L(5)0.25g/L盐酸副玫瑰苯胺(PRA)溶液称取0.025gPRA溶于100ml 4.5mol/L磷酸溶液中。
(6)二氧化硫标准溶液称取0.20g亚硫酸钠(Na2SO3)及0.01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2Na)溶于200ml新煮沸并冷却的水中。
此溶液每毫升含320~400μg二氧化硫。
溶液需放置2~3h后用碘量法标定其准确浓度。
标定方法和所用试剂同一法。
标定后立即用吸收液稀释成1.00ml含5μg二氧化硫的标准溶液。
(7)二氧化硫渗透管用重量法校准渗透管,渗透率范围为0.1~2.0μg/min,不确定度为2%。
(四)采样1. 30~60min采样用一个内装8ml吸收液的普通型多孔玻板吸收管,以0.5L/min流量,采气15~30L。
2. 24h采样用一个内装50ml吸收液的直筒型气泡吸收管,以0.2L/min流量,采气288L。
采样期间应避免日光照射样品。
大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

大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4学时)目的:了解和掌握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原理和方法试剂及仪器:吸收液(甲醛-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2 mol/L 氢氧化钠溶液,0.025%PRA 工作液,二氧化硫标准工作液,普通型多孔玻板吸收管,25 ml 具塞比色管,分光光度计,空盒气压计,通风干湿表等。
实验步骤:1. 采样 用一支内装5ml 四氯汞钠吸收液的棕色U 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安装于小流量气体采样器上,以1升/分流量采气40L,并记录采样现场的气压和气温。
2. 分析步骤(1)绘制标准曲线:按下列步骤制备标准系列和绘制标准曲线。
管 号 0 1 2 3 4 5 6 7 标准溶液(ml) 0 0.200.60 1.00 1.50 2.00 2.50 3.00 吸收液(ml) 5.0 4.80 4.40 4.00 3.50 3.00 2.50 2.00 SO 2含量(μg)0.41.22.03.04.05.06.0向各管中加入0.5ml 1.2%氨基磺酸铵溶液,摇匀,放置10分钟(消除NOx 干扰),然后加入0.5ml 0.2%甲醛溶液和0.5ml 0.02%盐酸副玫瑰苯胺溶液,摇匀,放置数分钟,使其逐渐显色,并于560nm 波长下测定各管吸光度。
以二氧化硫含量(μg)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采样后,将吸收液全部移入比色管中,用少量吸收液冲洗吸收管合并于比色管中,使总体积为5ml。
然后,将该样品管与上述各标准系列管同步操作,加入各项试剂,并测定吸光度,查标准曲线得样品管二氧化硫含量(μg)。
(3)计算:V A C式中:C ——二氧化硫浓度(mg/m3)。
A ——二氧化硫含量(μg)。
V O ——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
结果:与室内空气质量国家标准进行比较,判断二氧化硫是否超标。
注意事项:1.U 形多孔玻板吸收管与采样器的连接一定不能接反,要将有球的大管一侧连于采样器上,避免吸收液进入采样器。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及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环境监测实验 指导老师:王凤平 成绩:________ ___ 实验名称: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及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 实验类型: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操作。
2、了解并掌握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1、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当用10 ml 吸收液采样30 L 时,本法测定下限为0.007 mg /m 3;当用50 ml 吸收液连续24 h 采样300 L 时,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下限为0.003 mg /m 3。
测定中主要干扰物为氮氧化物、臭氧及某些重金属元素。
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可使臭氧自动分解;加入氨磺酸钠溶液可消除氮氧化物的干扰;加入CDTA 可以消除或减少某些金属离子的干扰。
在10 ml 样品中存在50μg 钙、镁、铁、镍、镉、铜等离子及5μg 二价锰离子时,不干扰测定。
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
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硫与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577 nm处进行测定。
结果表示计算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按下式计算:式中:A——样品溶液的吸光度;A0——试剂空白溶液的吸光度;Bs——校正因子,μg·SO2/12mL/A;Vt——样品溶液总体积,mL;Va——测定时所取样品溶液体积,mL;Vs——换算成标准状况下(0℃,101.325kPa)的采样体积,L。
二氧化硫浓度计算结果应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
1-1 HJ 482-2009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482—2009代替GB/T 15262-94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Ambient air—Determination of sulfur dioxide—Formaldehyde absorbing-pararosaniline spectrophotometry(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环 境 保 护 部 发布目次前 言 (II)1 适用范围 (1)2 方法原理 (1)3 干扰及消除 (1)4 试剂和材料 (1)5 仪器和设备 (3)6 样品采集与保存 (4)7 分析步骤 (4)8 结果表示 (5)9 精密度和准确度 (5)10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6)附录A (资料性附录)副玫瑰苯胺提纯及检验方法 (7)前 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是对《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262-94)的修订。
本标准于1994年首次发布,原标准起草单位是上海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明确了标准的检出限和测定范围;——修改了标定二氧化硫标准溶液时所用碘溶液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增加了现场空白实验;——完善了结果的计算公式;——增加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条款。
增加了对多孔玻板吸收管质量的要求;强调了温度对采样效率的影响;放宽了对校准曲线斜率的要求等。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1994年10月26日批准、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5262-94)废止。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来源:时间:2007-10-23 字体:[大中小] 收藏我要投稿文章出处:朱敏转载请注明出处空气中二氧化硫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和紫外荧光法。
A.5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B.1.1 相关标准和依据本方法主要依据GB/T15262《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B.1.2 原理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
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硫,与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577nm处进行测定。
B.1.3 最低检出浓度当用10mL吸收液采样30L时,本法测定下限为0.007mg/m3。
B.1.4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B.1.4.1 氢氧化钠溶液,c(NaOH)=1.5mol/L。
B.1.4.2 环已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c(CDTA-2Na)=0.05mol/L。
称取1.82g反式1,2-环已二胺四乙酸[(trans-1,2-cyclohexylen edinitrilo)tetra-acetic acid,简称CDT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6.5mL,用水稀释至100mL。
B.1.4.3 甲醛缓冲吸收液贮备液吸取36%~38%的甲醛溶液5.5mL,CDTA-2Na溶液20.00mL;称取2.04g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少量水中;将三种溶液合并,再用水稀释至100mL,贮于冰箱可保存1年。
B.1.4.4 甲醛缓冲吸收液用水将甲醛缓冲吸收液贮备液稀释100倍而成。
临用现配。
B.1.4.5 氨磺酸钠溶液,0.60g/100mL。
称取0.60g氨磺酸(H2NSO3H)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4.0mL氢氧化钠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此溶液密封保存可用10d。
B.1.4.6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0500mol/L。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r——甲醛吸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验证报告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r——甲醛吸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验证报告王艳秋【摘要】甲醛吸收法也叫作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方法.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是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物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这种测定条件比较严格,测定过程比较繁琐,此方法容易由于操作不当,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本文着重分析甲醛溶液吸收的测定方法,然后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实验及具体数据,探讨影响甲醛法测定二氧化硫标准曲线斜率的因素,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准确测定提供相应参考.【期刊名称】《江西化工》【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3页(P202-204)【关键词】甲醛溶液吸收法;二氧化硫;校准曲线斜率;测定【作者】王艳秋【作者单位】葫芦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葫芦岛125000【正文语种】中文前言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常态下为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为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它与大气中的飘尘结合在一起,会对人体和哺乳动物的组织器官及遗传物质造成损伤;与水蒸汽结合形成酸雨改变土壤及水体的酸性,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同时二氧化硫也是衡量大气是否遭到污染的重要标志,中国已将二氧化硫列为一种主要的法规控制空气污染物,并将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水平作为评价空气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目前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四氯汞钾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简称四氯汞钾法),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简称甲醛法)及定电位电解法甲醛法与四氯汞钾法的精密度准确度、选择性和检出限相近,但甲醛法避免了使用毒性大的含汞吸收液,目前多被采用,但在实际测定过程中会发现按照标准方法配制试剂,试剂的空白值及灵敏度会偏低,本方法通过对所使用的试剂进行研究并对试剂的配方作了较好的实验验证。
1 实验的原理甲醛缓冲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稳定的经基甲磺酸加成化合物。
将氢氧化钠加人样品溶液之中使加成化合物分解,然后释放出二氧化硫与甲醛、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通过分光的光度计在波长577nm处对吸光度进行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等21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修改单(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环境监测类标准体系,我部决定修改《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等21项国家环境监测类标准,修改内容如下:一、《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修改单将“8 结果表示”中“V s——换算成标准状态下(101.325 kPa,273K)的采样体积,L”修改为“V s——换算成参考状态下(298 K,101.325kPa)的采样体积,L”。
二、《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3—2009)修改单将“8 结果表示”中“V s——换算成标准状态下(101.325 kPa,273K)的采样体积,L”修改为“V s——换算成参考状态下(298 K,101.325kPa)的采样体积,L”。
三、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79—2009)修改单将“9 结果表示”中“V 0——换算成标准状态下(101.325kPa ,273K )的采样体积,L”修改为“V s ——换算成参考状态下(298K ,101.325kPa )的采样体积,L”。
四、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HJ 504—2009)修改单将“7 结果表示”中“V 0——换算成标准状态下(101.325kPa ,273K )的采样体积,L”修改为“V s ——换算成参考状态下(298K ,101.325kPa )的采样体积,L”。
五、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HJ 590—2010)修改单将“8 结果计算”修改为“臭氧分析仪能够测量吸收池内样品空气的温度和压力,根据测得的数据,按式(4)计算参考状态下臭氧的质量浓度:29815.273325.101+××=t p s ρρ (4) 式中:——参考状态下臭氧的质量浓度,mg/m 3;——仪器读数,采样温度、压力条件下臭氧的质量浓度,mg/m 3;p ——光度计吸收池压力,kPa ;t ——光度计吸收池温度,℃。
”六、《环境空气 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 618—2011)修改单将“8.1 结果计算”中“V——已换算成标准状态(101.325kPa,273K)下的采样体积,m3”修改为“V s——实际采样体积,m3”。
七、《环境空气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539—2015)修改单将“9.1 结果计算”中“V n——标准状态(101.325kPa,273K)下的采样体积,m3”修改为“V s——实际采样体积,m3”。
八、《环境空气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264—1994)修改单将“8 计算和结果”中“V n——换算成标准状态下(0℃、101325Pa)的采样体积,m3”修改为“V s——实际采样体积,m3”。
九、《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修改单将5.4 计算公式中的“Q N—采样器平均抽气流量,即式(3)或(4)Q HN或Q MN的计算值”修改为“Q s—采样器实际平均抽气流量,即式(1)或(2)Q H或Q M的计算值”。
十、《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 194—2017)修改单(一)将“3.8标准状态 standard state 指温度为273.15 K ,压力为101.325 kPa 时的状态。
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标准状态下的浓度。
”修改为“3.8参考状态 reference state 指温度为298 K ,压力为101.325 kPa 时的状态。
”(二)将“6.9采样体积计算”的内容修改为:“6.9 采样体积计算6.9.1 气态污染物采样体积计算气态污染物采样体积计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
T p t Q t Q V s s ××××=×=325.101298(1)式中:V s ——参考状态(298K ,101.325kPa )下的采样体积,L ;Q s ——参考状态下的采样流量,L/min ;t ——采样时间,min ;Q ——实际采样流量,L/min ;P——采样时的环境大气压,kPa ;T——采样时的环境温度,K 。
6.9.2 颗粒态污染物采样体积计算颗粒态污染物采样体积计算方法如公式(2)所示。
t Q V s s ×= (2)式中:V s ——实际采样体积,L ;Q s ——实际采样流量,L/min ;t ——采样时间,min 。
”(三)将C.1 f)中“按公式(C.1)、(C.2)将皂膜流量计的实测流量值修正到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流量”修改为“按公式(C.1)、(C.2)将皂膜流量计的实测流量值修正到参考状态下的体积流量”。
(四)将C.1 g )的内容修改为:“g) 依次调节采样流量,使转子流量计的转子稳定在满量程的40%、60%、80%、100%刻度值位置(或使用采样流量对应的刻度值位置)。
重复上述步骤e )、f )。
皂膜流量计的体积换算成参考状态下的体积公式:m s v b m s T T P P V V ++×−=298298325.101 (C.1)参考状态下的流量换算公式:t V Q ss = (C.2)式中:V s ——参考状态下皂膜流量计两刻度间的体积,ml ;V m ——校准时皂膜流量计两刻度的体积,ml ;P b ——校准时环境大气压力,kPa ;P v ——皂膜流量计内水的饱和蒸气压,kPa ;T m ——校准时环境温度,℃;T s ——出厂标况温度,℃,如0℃、20℃等;Q s ——参考状态下转子流量计的流量,ml/min ;t——校准时三次的平均时间,s 。
”十一、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 2、NO 2、O 3、CO )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验收技术规范》(HJ 193—2013)修改单101.325 kPa时的状态。
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标准状态下的浓度。
”修改为“3.7参考状态reference state指温度为298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参考状态下的浓度。
”十二、《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653—2013)修改单(一)删除“3.6标准状态”定义中“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标准状态下的浓度”。
(二)增加“A.3.5 颗粒物工况浓度日均值颗粒物工况浓度日均值按公式(A5)计算:n CCni i ss∑==1,(A5)式中:——监测仪颗粒物工况浓度日均值,μg/m3;——监测仪当日第i小时颗粒物工况浓度,μg/m3;n——当日监测小时数(20≤n≤24)。
十三、《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HJ 655—2013)修改单删除“3.6标准状态”定义中“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标准状态下的浓度”。
十四、《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654—2013)修改单压力为101.325 kPa 时的状态。
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标准状态下的浓度。
”修改为“3.8 参考状态 reference state 指温度为298 K ,压力为101.325 kPa 时的状态,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参考状态下的浓度。
”(二)将5.1.4.3 (7)中“SO 2、NO 2、O 3输出标准状态下的质量浓度单位为μg/m 3,CO 输出标准状态下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m 3”修改为“SO 2、NO 2、O 3输出参考状态下的质量浓度单位为μg/m 3,CO 输出参考状态下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m 3”。
(三)将5.2.4.2(7)中“输出标准状态下的质量浓度单位为μg/m 3”修改为“输出参考状态下的质量浓度单位为μg/m 3”。
(四)将公式(B3)和(B5)分别修改为V Q C M C ×=4.24和4.24)(2M C C C V NO NOV NO x ×+=。
十五、 《24小时恒温自动连续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 376—2007)修改单将6.3.3 流量控制精确度的检测 b )中“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流量(标准状态:0℃、101.325 kPa )值”修改为“换算成参考状态下的流量值(参考状态:298K ,101.325 kPa )”。
十六、 《环境空气 颗粒物(PM 10和PM 2.5)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93—2013)修改单删除“3.5标准状态”定义中“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标准状态下的浓度”。
十七、《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手工监测方法(重量法)》(HJ 656—2013)修改单(一)删除“3.5标准状态”定义中“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浓度均为标准状态下的浓度”。
(二)将8.1计算结果中公式中“V——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修改为“V——实际采样体积”。
十八、《空气和废气颗粒物中铅等金属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657—2013)修改单将“10.2 结果计算”中“V std——标准状态下(273K,101.325kPa)采样体积,m3。
对污染源废气样品,V std为标准状态下干烟气的采样体积,m3。
”修改为“V s——实际采样体积,m3。
对污染源废气样品,V s为标准状态下(273K,101.325kPa)干烟气的采样体积,m3。
”十九、《环境空气六价铬的测定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HJ 779—2015)修改单(一)将1适用范围中“当采样体积为21 m3(标准状态)”,修改为“当采样流量16.7 L/min,采样时间23 h”。
(二)将9.1计算结果中“V n—标准状况(101.325kPa,273K)下的采样体积,m3”修改为“V s—实际采样体积,m3”。
二十、《环境空气气态汞的测定金膜富集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910—2017)将9.1结果计算公式(1)中“V n ——标准状态(273.15K,101.325 kPa)下的采样体积,L”修改为“V s——参考状态(298 K,101.325 kPa)下的采样体积,L”。
二十一、《环境空气汞的测定巯基棉富集-冷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42—2009)修改单将8结果计算中“V n——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修改为“V s——参考状态(298 K,101.325 kPa)下的采样体积,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