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常数练习题

合集下载

2.2.1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解析版)

2.2.1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解析版)

2.2.1 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练习(解析版)1.在一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测得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1.0mo1•L﹣1、1.0mo1•L﹣1、0.5mo1•L﹣1,当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可能出现的数据是()A.c(SO3)═1.5mo1•L﹣1B.c(O2)=c(SO3)═0.75mo1•L﹣1 C.c(O2)═1.25mo1•L﹣1D.c(SO2)+c(SO3)═1.5mo1•L﹣1【答案】D【解析】A.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则c(SO3)<1.5mo1•L﹣1,故A错误;B.某一时刻测得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1.0mo1•L﹣1、1.0mo1•L﹣1、0.5mo1•L﹣1,SO3的浓度增大0.25mol/L变为0.75mo1•L﹣1,此时转化的氧气为0.125mol/L,此时c(O2)=1.0mol/L﹣0.125mol/L=0.875mol/KL,故B错误;C.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结合上述分析可知,c(O2)<1.25mo1•L﹣1,故C错误;D.由S原子守恒可知,c(SO2)+c(SO3)═1.5mo1•L﹣1,故D正确;故选:D。

2.观察图:对合成氨反应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C.反应到达t1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停止D.反应在t1之后,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答案】C【解析】A、反应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最大,正反应速率最大,生成物的浓度为零,逆反应速率为零,故A正确;B、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则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则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故B正确;C、反应到达t1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但都不为零,反应没有停止,故C错误;D、反应在t1之后,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但都不为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C。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一、单选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1;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X和Y气体,达到新的平衡后Z的浓度为原来的1.2倍,平衡常数为K2,则K1与K2的大小关系是()A.K1<K2B.K1=K2C.K1>K2D.无法确定2.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温度/℃25 80 230平衡常数5×104 2 1.9×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在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D.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3.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2SO3(g)ΔH<0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b 、c 点均为平衡点,a 点未达到平衡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 .a 、b 、c 三点的平衡常数K b >K c >K aC .上述图象可以得出SO 2的含量越高得到的混合气体中SO 3的体积分数越高D .a 、b 、c 三点中,a 点时SO 2的转化率最高 4.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B .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产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C .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D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定发生变化5.在一定温度下,向2L 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 ,发生反应:2HI(g)⇌H 2(g)+I 2(g) ∆H>0,测得2H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 /min123()2n H /mol0.060.10.1A .2 min 内的HI 的分解速度为0.0511mol L min --⋅⋅B .该温度下,平衡时HI 的转化率为10%C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1K ,温度升高10℃后平衡常数为2K ,则K 1>K 2D .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c HI 不变6.关于 C(s)+H 2O(g)CO(g)+H 2(g)的平衡常数(K)书写形式,正确的是( )A .K=22c(C)c()c(CO)c O (H H )B .K=22c(CO)c()c(C)c(H H O)C .K=22c(CO)c()c(H H O)D .K=22c()c(C O O)c(H H )7.吸热反应N 2(g )+O 2(g )2NO (g ),在2000℃时,K =6.2×10-4。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

训练6化学平衡常数[基础过关]-、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1 •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度一定,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是一个常数B. 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不变C. 温度一定时,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D. 浓度商Q<K 时,v 正<v 逆2 •化学平衡常数可以用 K 来表示,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K 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B. K 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C. K 与生成物的浓度有关D. K 与温度有关3.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 nB(g)一pC(g)的平衡常数为 K,下列对K 的说法正确的是()A. 5%B. 17% 三、化学平衡常数的综合应用A . K 值越大,表明该反应越有利于 C 的生成, 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B .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能使平衡正向移动,则 K 增大C .温度越高,K 一定越大D .如果 m + n = p ,贝U K = 1 4 .当把晶体N 2O 4放入密闭容器中气化,并建立了N 2O 4(g) ■:—2NO 2(g)平衡后,保持温度不C 2(NO 2) C (N 2O 4)变,再通入若干N 2O 4气体,待反应达到新的平衡时,则新平衡与旧平衡相比,其 A .变大 B.不变 C .变小 D.无法确定 二、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5 .将 4 mol SQ 与 2 mol O 2放入4 L 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 2SO 2 +O2—2SQ ,测得平衡时 SQ 的浓度为 mol I 1。

则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 K 为( A . 4 B.C.D .HX(g)的平衡常数为10。

若将mol 的HX(g 通入体积为L 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 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C. 25% D . 33%D .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7 .在淀粉-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l 2(aq) +1 (aq) •—b (aq)。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

化学平衡常数习题

(也叫(也叫 )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 ,反应物转化率,反应物转化率 ;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 ,反应物转化率,反应物转化率 。

mA(g)+ nB(g)pC(g)+ qD(g),反应向,反应向进行进行 ,反应向,反应向进行进行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反应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 (g)(g)NH 1/2N 的关系式:的关系式: 。

的关系式:的关系式:。

的关系式:的关系式:O(g)CO )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 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Fe(s)+CO 。

t ℃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D 、c(CO) = c(CO 2) E、化学平衡常数K 不变不变F 、单位时间内生成CO 的分子数与生成H 2O 的分子数相等的分子数相等 ⑷某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 2)×)×c(H c(H 2)=c(CO)×)=c(CO)×c(H c(H 2O),试判此时的温度为 。

试推导在下列浓度下反应进行的方向试推导在下列浓度下反应进行的方向 序号 CO(mol/L ) H 2O (mol/L )CO 2 (mol/L )H 2 (mol/L )Q C 与K 关系及反应进行方向 1 0.3 0.5 0.4 0.4 2 1.0 0.3 0.5 0.6 3 0.8 1.6 0.7 1.7 7对于反应2SO 2(g)+ O 2(g) == 2SO 3(g) ,若在一定温度下,若在一定温度下,将0.1mol 的SO 2(g)和0.06mol O 2(g)注入一体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有0.088mol 的SO 3(g) 试求在该温度下试求在该温度下(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练习(附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一、单选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为K1;在温度不变得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得X与Y气体,达到新得平衡后Z得浓度为原来得1、2倍,平衡常数为K2,则K1与K2得大小关系就是( )A.K1<K2ﻩB.K1=K2ﻩC.K1〉K2D。

无法确定2.在300 mL得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得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得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A.上述生成Ni(CO)4(g)得反应为放热反应B。

在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得平衡常数为2×10-5C.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D.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得平衡浓度为2 mol·L-13.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2SO3(g) ΔH<0得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A。

反应b、c点均为平衡点,a点未达到平衡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a、b、c三点得平衡常数Kb>K c〉K aC.上述图象可以得出SO2得含量越高得到得混合气体中SO3得体积分数越高D.a、b、c三点中,a点时SO2得转化率最高4。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A。

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得限度B.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产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C.平衡常数得大小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定发生变化5.在一定温度下,向2L体积固定得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发生反应:2HI(g)⇌H2(g)+I2(g) ∆H>0,测得得物质得量随时间变化如表,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1 2 3A。

化学平衡练习题理解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练习题理解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练习题理解平衡常数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的正反应速率相等时,系统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明显的变化,而是保持在一定的数值上。

平衡常数(K)是描述平衡状态下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之间关系的参数,它是通过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来描述的。

本文将通过一些化学平衡练习题来更好地理解平衡常数。

练习题一:将氮气和氢气按照1:3的摩尔比进行反应,生成氨气。

已知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氮气的浓度为0.5 mol/L,氢气的浓度为1.5 mol/L,求平衡时氨气的浓度。

解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反应前氮气和氢气的浓度比为1:3。

假设平衡时氨气的浓度为x mol/L,则氮气和氢气的浓度比为1:3-x。

根据平衡常数K的定义:K = [NH3] / ([N2] * [H2]^3) = x / (0.5 * (3-x)^3)由已知条件,代入数值可得:K = x / (0.5 * (3-x)^3) = ? (此处省略具体计算步骤)练习题二:已知在一定温度下,一种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 0.1。

当反应开始时,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为0.5 mol/L,生成物B的初始浓度为0 mol/L。

求达到平衡时A和B的浓度。

解答:设平衡时A和B的浓度分别为x和y mol/L。

根据平衡常数K的定义,可以列出平衡时浓度的关系式:K = [B] / [A] = y / x = 0.1已知A的初始浓度为0.5 mol/L,B的初始浓度为0 mol/L。

根据题目条件,代入数值可得:0.1 = y / 0.5解得:y = 0.1 * 0.5 = 0.05 mol/L练习题三:已知某一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 10^-3。

当反应开始时,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为1 mol/L,生成物B的初始浓度为2 mol/L。

求平衡时A和B的浓度。

解答:设平衡时A和B的浓度分别为x和y mol/L。

根据平衡常数K的定义,可以列出平衡时浓度的关系式:K = [B] / [A] = y / x = 10^-3已知A的初始浓度为1 mol/L,B的初始浓度为2 mol/L。

化学中的化学平衡常数测试题

化学中的化学平衡常数测试题

化学中的化学平衡常数测试题在化学的世界里,化学平衡常数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大门。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概念,让我们一起来通过一些测试题来加深对它的理解和运用吧!一、选择题1、对于反应 3A(g) + B(g) ⇌ 2C(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若C²/(A³ × B) = 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 越大,表明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B 增大压强,K 值增大C 升高温度,K 值增大D 增加 A 的量,K 值增大答案:A解析:K 是化学平衡常数,它只与温度有关。

K 值越大,说明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物的浓度越小,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A 选项正确;压强和浓度的改变不会影响 K 值,B、D 选项错误;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 K 值增大,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 K 值减小,C 选项未说明反应的热效应,无法确定 K 值的变化。

2、已知反应 2NO(g) + O₂(g) ⇌ 2NO₂(g) 的平衡常数为 K₁,2NO₂(g) ⇌ N₂O₄(g) 的平衡常数为 K₂,则反应 2NO(g) + O₂(g) ⇌N₂O₄(g) 的平衡常数 K 为()A K₁+ K₂B K₁ K₂C K₁ × K₂D K₁/ K₂答案:C解析:对于多个反应组合而成的总反应,其平衡常数等于各分步反应平衡常数的乘积。

第一个反应乘以 1/2 加上第二个反应,得到总反应,所以总反应的平衡常数 K 为 K₁ × K₂。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g) + 3B(g) ⇌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C 生成的速率与 C 分解的速率相等B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同时生成 3n mol BC A、B、C 的浓度不再变化D A、B、C 的分子数之比为 1 : 3 : 2答案:AC解析:C 生成的速率与 C 分解的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A 选项正确;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同时生成 3n mol B,都是逆反应方向,不能说明达到平衡,B 选项错误;各物质浓度不再变化,说明达到平衡,C 选项正确;A、B、C 的分子数之比为 1 : 3 :2 ,不一定是平衡状态,与初始投料和反应条件有关,D 选项错误。

化学平衡常数例题

化学平衡常数例题

化学平衡常数例题1、800K 时一合成氨体系,将N 2和H 2按1:3充入,总压为2×107Pa ,反应达到平衡后,总压变为1.8×107Pa ,求浓度平衡常数和压力平衡常数。

2、已知25℃时反应(1)2BrCl(g)= Cl 2(g) + Br 2(g) 的 K 1 =0.45 (2)I 2(g)+Br 2(g)= 2IBr(g) 的 K 2 =0.051 计算反应(3)2ClBr(g) + I 2(g) = 2IBr(g)+ Cl 2(g)的K 3 反应(1)+ (2)得:2ClBr(g) + I 2(g)=2IBr(g) + Cl 2(g) K 3=K 1×K 2=0.45×0.051=0.0233、反应 2SO 2+O 2==2SO 3 在25℃时向什么方向进行?已知:K =6.72×1024,p (SO 3)=1×105Pa , p (SO 2)=0.25×105Pa , p (O 2)=0.25×105Pa ,Q =[p (SO 3)/p θ]2/[p (SO 2)/p θ]2[p (O 2)/p θ]=( 1×105/105)2/ (0.25×105/105) 2( 0.25×105 /105)= 64 < K 反应正向进行4、CO(g)+Cl 2(g)=COCl 2(g)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已知 373K 时K q = 1.5´ 108. 反应开始时,c 0(CO) = 0.0350mol ·L -1, c 0(Cl 2) =0.0270mol · L -1, c 0(COCl 2) = 0. 计算373K 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种的分压和CO 的平衡转化率.解: CO(g) + Cl 2 (g) = COCl 2(g) 开始 c B /(mol ·L -1) 0.0350 0.0270 0 开始 p B /kPa 108.5 83.7 0 变化 p B /kPa -(83.7-x) -(83.7-x) (83.7-x)解: N 2 + 3H 2 = 2NH 3开始 P N2 =0.5×107 P H2 = 1.5×107平衡 P N2 =0.5×107-x P H2 =1.5×107-3x P NH3=2x x = 0.1×107Kp = 1.45×10-16Pa -2 Kc = 6.40×10-9mol -2.m 6平衡 p B /kPa 24.8+x x (83.7-x)为K q 很大, x 很小, 假设 83.7-x ≈ 83.7, 24.8+x ≈ 24.8平衡时: p (CO) = 24.8 kPa p (Cl 2) = 2.3 ´10-6 kPa p (COCl 2) = 83.7 kPa5、•773K 时,反应CO+H 2O=CO 2+H 2 Kc=9,求用原料比CO:H 2O=1:1和CO:H 2O=1:4时,CO 的转化率分别是多少?解:•设CO 开始浓度为x ,CO 2平衡浓度为y• CO + H 2O = CO 2+ H 2•开始 x x 0 0 •平衡 x-y x-y y y • y 2/(x-y)2=9 y/x=75%• 1:4时设CO 开始浓度为a ,CO 2平衡浓度为b •开始 a 4a 0 0 •平衡 a-b 4a-b b b • b 2/((a-b)(4a-b))=9 • b/a=97%某容器中充有N 2O 4(g) 和NO 2(g)混合物,n (N 2O 4):n (NO 2)=10﹕1. 在308K ,0.100 MPa 条件下,发生反应:N 2O 4(g)=2NO 2(g); K q (308)=0.315(1)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分压(2) 使该反应系统体积减小到原来的1/2,反应在308K ,0.200 Mpa 条件下进行,平衡向何方移动?在新的平衡条件下,系统内各 组分的分压改变了多少?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 以1molN 2O 4为计算基准. n 总=1.10+x N 2O 4(g) 2NO 2(g) 开始时 n B /mol 1.00 0.100平衡时 n B /mol 1.00-x 0.10+2x 平衡时 p B /kPa (1.00-x/1.00+x )100 (0.10+2x /1.00+x )100X=0.234p (N 2O 4) =(1.00-x/1.00+x )100 =57.4kPa p (NO 2) =(0.10+2x /1.00+x )100=42.6kPap (N 2O 4)=2×57.4=114.8 kPa p (NO 2) =2×42.6=85.2 kPa p (N 2O 4) =135kPa p (NO 2) =65 kPa计算合成氨反应在25℃和427℃时的K θ,简单说明其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常数练习题1.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 mol/L,c(HI)=4 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9 B.16C.20 D.25解析:根据题意2HI(g)H2(g)+I2(g)平衡浓度:4 mol/L0.5 mol/L起始浓度:c(HI)=平衡量+变化量=4 mol/L+0.5 mol/L×2=5 mol/L则c(NH3)=c(HI)起始浓度=5 mol/L根据平衡常数定义:K=c(NH3)·c(HI)=5 mol/L×4 mol/L=20 (mol/L)2,故C项正确.答案:C2.硝酸生产工艺中,在吸收塔里发生如下反应:3NO2+H2O2HNO3+N O(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为提高NO2的转化率,理论上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减压B.增压C.升温D.加催化剂解析: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且放热,为提高NO2的转化率,可采用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的方法.答案:B3.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c(CO)·c(H2O)c(CO2)·c(H2).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CO2+H2解析:由题中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知该反应为:CO2(g)+H2(g)CO(g)+H2O(g),D项错误;升高温度,H2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右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项正确;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对该反应的平衡无影响,增大压强氢气浓度相应增大,B项错误;对任何反应来说,升高温度反应速率都增大,C项错误.答案:A4.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C.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解析:自发进行只能用来判断过程的方向,而不能判断反应的热效应,A项错;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低能量的石墨转化为高能量的金刚石,是一个非自发的化学反应,B项错;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中,气态的混乱度最大,熵值最大,D项错.答案:C5.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2H Br(g) ΔH<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 A.a>b B.a=bC.a<b D.无法确定解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在绝热条件下,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温度升高,与恒温下的平衡相比,因为绝热条件下的温度高,平衡左移,因此a>b.答案:A6.反应a A(g)+b B(g)c C(g) ΔH=Q kJ/mol,生成物C的质量分数与压强p和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和Q值符合图象的是( )A .a +b <c Q >0B .a +b >c Q <0C .a +b <c Q <0D .a +b =c Q >0 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需时因为温度(1T >2T 时间图象判断,—由温度解析:时间图象—;由压强<0Q 降低,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C%,即升温,2T →1T ,从)间越短C%,加压,2p →1p ,从)因为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短(1p >2p 判断,降低,平衡逆向移动,即逆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则有a +b <c ,故选C.答案:C7.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3molA 和1molB 发生反应:3A(g)+B(g)x C(g),达到平衡后,C 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φ.若维持温度不变,按1.2molA 、0.4molB 、0.6mol C 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压强不变,C 的体积分数仍为φ,则x 值是( )A .2B .1C .3D .4解析:本题的条件是恒容装置,现在起始物质不同物质的量的前提下要求达到平衡时C 物质的体积分数φ相等且压强不变,压强不变即物质的量不变,因此属于“等同平衡”,必须用回归定值法,即1.2 mol +3×0.6 mol/x =3 mol, 0.4 mol +0.6 mol/x =1 mol ,解得x =1.答案:B8.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 2和1 molO 2,发生下列反应:2SO 2(g)+O 2(g)2SO 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A .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SO 3(g)B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 1mol SO 3(g)C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SO 2(g)D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Ar(g)解析:A 项温度和体积不变,充入1 mol SO 3(g),相当于增大了体系的压强,平衡要移动.B 项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1 mol SO 3(g),相当于加入1 mol SO 2和0.5 mol O 2,最终可建立等效平衡.C 项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1 mol SO 2(g),体积增大,平衡要移动.D 项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1 mol Ar(g),相当于减压,平衡要移动.答案:B9.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和2 mol 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 ) A.2 mol CB.2 mol A, 1 mol B和1 mol He(不参加反应)C.1 mol B和1 mol CD.2 mol A, 3 mol B和3 mol C解析:因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因此只要n(A)∶n(B)=1∶1即为等效平衡,因此将选项中各种配比全部转化为起始时A和B的物质的量并与题给平衡进行逐一分析:起始物质的量(mol)2A(g)+B(g)3C(g)平衡时φ(A)已知 2 2 0 a%A 43230 >a%B 2 1 0 >a%C 23430 <a%D 4 4 0 =a%所以选A、B.答案:AB10.可用下图所示的图象表示的反应是( ) 反应纵坐标甲乙A SO2与O2在同温、同体积容器中反应SO2的转化率2 mol SO2和1 mol O22 mol SO2和2 mol O2B2 mol SO2与1 molO2在同温、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反应SO2的转化率1×106Pa 1×105PaC 相同质量的氨在同一固定容积容器中反应氨气的浓度400℃500℃D 体积比为1∶3的N2、H2在同温、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反应氨气的浓度活性高的催化剂活性一般的催化剂2中由于乙的压强比甲小,故乙的化学反应速率小,到达平衡时间比甲长,不符合图象;D 项中平衡时氨气的浓度应相同,不符合图象.答案:C11.氮化硅(Si 3N 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1)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在方框内); (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其还原产物是________;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_______;(4)若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ΔH ________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若使压强增大,则上述平衡向_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 (6)若已知CO 生成速率为v (CO)=18mol/(L·min),则N 2消耗速率为v (N 2)=________mol/(L·min).解析:(1)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方法不难得出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6、2、1、6. (2)根据化合价变化可判断出N 2为氧化剂,Si 3N 4为还原产物. (3)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得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6(CO)c2(N2).(4)放热反应,ΔH <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5)从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看出气态物质的计量数之和是生成物的大于反应物的,故增大压强可使平衡逆向移动.(6)同样从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关系中可以得出v (N 2)=26×18 mol/(L·min)=6mol/(L·min)答案:(1)3 6 2 1 6 (2)N 2 Si 3N 4(3)c6(CO)c2(N2) (4)小于 减小 (5)逆 (6)6 1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m A(g)+n B(g)p C(g),反应经5min 达到平衡,测得此时A 的浓度减小了a mol/L ,而C 的浓度增加了23amol/L ,又知平均反应速率:v (C)=2v (B).(1)写出上述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m =________,n =________, p =________.(2)压强一定时,C 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时间(T 表示温度,t 表示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该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式为________;升高温度,K 值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1)根据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即m ∶n ∶p =3∶1∶2,故m =3, n =1, p =2. (2)由图象可知T 1>T 2,升温C%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3)K =c2(C)c3(A)·c (B),升温K 减小.答案:(1)3 1 2 (2)放热 (3)K =c2(C)c3(A)·c (B) 减小13.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 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 2O/ZnO)∶CO(g)+2H 2(g)CH 3OH(g).根据题意和所给图象完成下列各题:(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升高温度,K 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________.2(H v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2)在500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 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的浓度减少b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c .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d .重新平衡时n (H 2)/n (CH 3OH)增大(4)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Cu 2O ,反应体系中含少量CO 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 2O 的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解析:(1)化学平衡常数为在一定温度下,某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由图象可以看出,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K 值减小.(2)v (CH 3OH)=nB3tB mol/(L·min),v (H 2)=2v (CH 3OH)=2nB3tBmol/(L·min).(3)a 项缩小体积,无论平衡如何移动,H 2的浓度应增大;缩小体积,压强增大,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n (H 2)/n (CH 3OH)减小.(4)加热时,CO 和H 2能够还原Cu 2O ,根据题给信息,CO 2能够抑制反应的条件,自然得出答案.答案:(1)c(CH3OH)c(CO)· c2(H2) 减小(2)2nB 3tB mol/(L·min) (3)bc (4)Cu 2O +CO2Cu +CO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