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模板
煤矿矿井设备完好标准

煤矿矿井设备完好标准煤矿矿井设备的完好与否直接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效率。
为了确保煤矿矿井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煤矿生产效率,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煤矿矿井设备完好标准,希望能够对广大煤矿生产企业有所帮助。
一、设备外观检查。
1. 设备表面应无明显的变形、裂纹、变色等缺陷;2. 设备连接部位应无松动、腐蚀等现象;3. 设备外部应无明显的漏油、漏水等现象。
二、设备运行状态检查。
1. 设备运行时应无明显的异响、异味等异常情况;2. 设备运行时应无明显的振动、摆动等异常情况;3. 设备运行时应无明显的过热、过载等异常情况。
三、设备电气安全检查。
1. 设备电气连接部位应无松动、腐蚀等现象;2. 设备电气线路应无短路、断路等异常情况;3. 设备电气接地应无失效、断裂等现象。
四、设备润滑与维护。
1. 设备润滑部位应定期加注润滑油,保持润滑状态;2. 设备维护部位应定期进行检查、清洁、维修等工作;3. 设备维护记录应及时填写、归档,保证维护工作的有效性。
五、设备安全防护。
1. 设备应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装置,确保矿工的安全作业;2. 设备应配备有效的应急停车装置,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停止设备运行;3. 设备应配备完善的防护罩、护栏等装置,防止矿工因接触设备而受伤。
六、设备操作规范。
1. 矿工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2. 矿工应接受相关培训,获得设备操作资格证书;3. 矿工应定期进行设备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以上就是煤矿矿井设备完好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各煤矿生产企业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确保煤矿矿井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版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版)————————————————————————————————作者: ————————————————————————————————日期:ﻩ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电气设备)1 通用部分1.1紧固件1.1.1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齐全、紧固、无锈蚀。
1.1.2同一部位的螺母、•螺栓规格一致。
平垫、弹簧垫圈的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符合。
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应有防松装置。
1.1.3用螺栓紧固不透眼螺孔的部件,•紧固后螺孔须留有大于2倍防松垫圈的厚度的螺纹余量。
•螺栓拧入螺孔长度应不小于螺栓直径,但铸铁、铜、铝件不应小于螺栓直径,但铸铁、铜、铝件不应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
1.1.4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 ̄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1.1.5紧固在护圈内的螺栓或螺母,•其上端平面不得超出护圈高度,并需用专用工具才能松、•紧。
1.2隔爆性能1.2.1隔爆结合面(Ⅰ类)•的间隙、直径差或最小有效长度(宽度)•必须符合表4-1-1的规定。
表中L-静止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L1-螺栓通孔边缘至隔爆结合面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W-静止隔爆结合面及操纵杆与杆孔隔爆结合面最大间隙或直径差;•转轴与轴孔隔爆结合面最大直径差。
•但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须不小于25mm。
表4-1-1 Ⅰ类隔爆结合面结构参数mm━━━━━━┯━━━━┯━━━━┯━━━━━━━━━━━━━结合面│││W││├─────────────│L│L1 │外壳容积V(l)型式││├─────┬───────│││V≤0.1│V〉0.1──────┼────┼────┼─────┼───────平面、止口│6.0 │6.0│0.30│-或圆筒结构│12.5│8.0│0.40 │0.40│25.0│9.0│0.50│0.50│40.0│15.0│- │0.60──────┼────┼────┼─────┼───────带有滚动轴│6.0│- │0.40│0.40│12.5│-│0.50 │0.50│25.0│- │0.60│0.60│40.0│-│-│0.80━━━━━━┷━━━━┷━━━━┷━━━━━┷━━━━━━━1.2.2操纵杆直径(d)•与隔爆结合面长度(L)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机电矿井安全质量范本

机电矿井安全质量范本一、引言矿井是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对于矿井的安全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机电矿井安全质量,本文将针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机电设备运行管理1.设备运行前的检查:在机电设备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设备检查。
包括检查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电流保护装置等参数是否正常;检查液压系统的油流量是否稳定、压力是否正常;检查传动系统的传动链条是否松动或磨损等。
任何异常情况都必须及时处理后,才能将设备投入运行。
2.设备运行时的监控: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进行监控,并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
如果发现设备运行异常,应立即停机并进行排除故障。
同时,还应建立设备运行记录,以便分析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保养。
3.设备维护和保养:机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
维护人员要按照设备操作手册和维护手册的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设备、注油加油、更换易损件等。
同时,还要及时更换设备的老化或磨损部件,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机电设备安全管理1.设备安装管理:机电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包括电气设备的接地、线路的绝缘等。
安装过程中应进行专业的验收,并保留相关的安装记录和证明文件。
已安装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试运行和安全评估,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并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更新操作技能和知识。
3.设备事故的处理:如发生机电设备事故,必须立即停机并采取紧急措施,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同时,应对事故进行记录和报告,汇总并分析事故数据,进一步改进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Ⅰ固定设备
1 通用部分
1.1紧固件
1.1.1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
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有铲伤或棱角严重变形。
螺纹无乱扣或脱扣。
1.1.2 螺栓拧入螺纹孔的长度不应小于螺栓的直径(铸铁、铜、铝合金件等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
1.1.3 螺母扭紧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用增加垫圈的办法调整螺纹露出长度。
1.1.4稳定与稳定孔应吻合,不松旷。
1.1.5 铆钉必须紧固,不得有明显歪斜现象。
1.1.6 键不得松旷,打入时不得加垫,露出键槽的长度应小于键全长的20%,大于键全长的5%(钩头键不包括钩头的长度)。
1.2联轴器
1.2.1 端面的间隙及同轴度应符合表1-1-1的规定:
表1-1-1联轴器端面间隙和同轴度 mm
1.2.2 弹性圈柱销式联轴器弹性圈外径与联轴器销孔内径差不应超过3mm。
柱销螺母应有防松装置。
1.2.3 齿轮式联轴器齿厚的磨损量应不超过原齿厚的20%。
键和螺栓不松动。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Ⅰ固定设备1通用部分1.1 紧固件1.1.1 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 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有铲伤或棱角严重变形.螺纹无乱扣或脱扣.1.1.2 螺栓拧入螺纹孔的长度不应小于螺栓的直径(铸铁、铜、铝合金件等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1.1.3 螺母扭紧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用增加垫圈的办法调整螺纹露出长度.1.1.4 稳定与稳定孔应吻合,不松旷.1.1.5 铆钉必须紧固,不得有明显歪斜现象.1.1.6 键不得松旷,打入时不得加垫,露出键槽的长度应小于键全长的20%,大于键全长的5%(钩头键不包括钩头的长度).1.2 联轴器1.2.1 端面的间隙及同轴度应符合表1-1-1的规定:表1-1-1联轴器端面间隙和同轴度mm类型外形尺寸端面间隙两轴同轴度径向位移倾斜%弹性圆柱销式设备最大轴向窜量加2~4≤0.5<1.2齿轮式≤2504~7≤0.20<1.2>250~5007~12≤0.25>500~90012~18≤0.30蛇型弹簧式≤200设备最大轴向窜量加2~4≤0.10<1.2>200~400≤0.20>400~700≤0.30>700~1350≤0.501.2.2 弹性圈柱销式联轴器弹性圈外径与联轴器销孔内径差不应超过3mm.柱销螺母应有防松装置.1.2.3 齿轮式联轴器齿厚的磨损量应不超过原齿厚的20%.键和螺栓不松动. 1.2.4 蛇型弹簧式联轴器的弹簧不应有损伤,厚度磨损不应超过原厚的10%. 1.3 轴和轴承1.3.1 轴1.3.1.1 轴不得有表面裂纹,无严重腐蚀和损伤,内部裂纹按探伤记录检查无扩张.1.3.1.2 轴的水平度和多段轴的平行度均不得超过0.2%,如轴的挠度较大达不到此要求时,齿轮咬合及轴承温度正常,也算合格.1.3.2 滑动轴承1.3.2.1 轴瓦合金层与轴瓦应粘合牢固,无脱离现象,合金层无裂纹,无剥落,如有轻微裂纹和剥落,但面积不超过1.5cm2,且轴承温度正常,也算合格.1.3.2.2 轴径与轴瓦的顶间隙不应超过表1-1-2的规定:表1-1-2轴径与轴瓦的顶间隙mm轴径直径最大磨损间隙50~800.30>50~1200.35>120~1800.40>180~2500.50>250~3150.55>315~4000.65>400~5000.751.3.2.3 轴径与下轴瓦中部应有90°~120°的接触面,沿轴向接触范围不应小于轴瓦长度的80%.1.3.2.4 润滑油质合格,油量适当,油圈或油链转动灵活.压力润滑系统油路畅通,不漏油.1.3.3 滚动轴承1.3.3.1 轴承转动灵活、平稳、无异响。
矿业管理-(87)煤生字第665号《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模板)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Ⅰ固定设备1 通用部分1.1紧固件1.1.1 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 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有铲伤或棱角严重变形.螺纹无乱扣或脱扣.1.1.2 螺栓拧入螺纹孔的长度不应小于螺栓的直径(铸铁、铜、铝合金件等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1.1.3 螺母扭紧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用增加垫圈的办法调整螺纹露出长度.1.1.4 稳定与稳定孔应吻合,不松旷.1.1.5 铆钉必须紧固,不得有明显歪斜现象.1.1.6 键不得松旷,打入时不得加垫,露出键槽的长度应小于键全长的20%,大于键全长的5%(钩头键不包括钩头的长度).1.2联轴器1.2.1 端面的间隙及同轴度应符合表1-1-1的规定:1.2.2 弹性圈柱销式联轴器弹性圈外径与联轴器销孔内径差不应超过3mm.柱销螺母应有防松装置.1.2.3 齿轮式联轴器齿厚的磨损量应不超过原齿厚的20%.键和螺栓不松动.1.2.4 蛇型弹簧式联轴器的弹簧不应有损伤,厚度磨损不应超过原厚的10%.1.3轴和轴承1.3.1 轴1.3.1.1 轴不得有表面裂纹,无严重腐蚀和损伤,内部裂纹按探伤记录检查无扩张.1.3.1.2 轴的水平度和多段轴的平行度均不得超过0.2%,如轴的挠度较大达不到此要求时,齿轮咬合及轴承温度正常,也算合格.1.3.2 滑动轴承1.3.2.1 轴瓦合金层与轴瓦应粘合牢固,无脱离现象,合金层无裂纹,无剥落,如有轻微裂纹和剥落,但面积不超过1.5cm2,且轴承温度正常,也算合格.1.3.2.2 轴径与轴瓦的顶间隙不应超过表1-1-2的规定:1.3.2.3 轴径与下轴瓦中部应有90°~120°的接触面,沿轴向接触范围不应小于轴瓦长度的80%.1.3.2.4 润滑油质合格,油量适当,油圈或油链转动灵活.压力润滑系统油路畅通,不漏油.1.3.3 滚动轴承1.3.3.1 轴承转动灵活、平稳、无异响。
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细则

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细则一、外观完好标准:1.设备表面应清洁无尘、无污垢,并保持原有的颜色或涂层,不得有生锈、脱漆等现象。
2.设备的标识、警示标志、使用说明等应清晰可辨,不得模糊、磨损或缺失。
3.设备外部触摸或操作部分的开关、按钮、手柄等应灵活、正常,且无松动现象。
4.设备的电缆、线缆等外部连接部分应整齐、密封,无暴露的导线或其他化学品残留。
5.设备的橡胶、塑料等密封件应完好无损,无油渍或老化现象。
二、运行及功能完好标准:1.设备应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操作方式和控制系统应正常。
2.设备的传动部分应无异常声音和振动,轴承应正常润滑,各个传动部件之间的连接应稳固无松动。
3.设备的电气线路应正常,电缆的外部绝缘层应完好,接地部分应牢固可靠。
4.设备应具备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在设备发生故障或异常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并具备自我保护功能。
5.设备的电气设备和仪表应准确,指示灯、按钮、断路器等应正常使用。
三、安全保护完好标准:1.设备应有完善的安全保护装置,如开关柜门锁、紧急停车按钮、互锁装置等,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设备的防护罩、护栏等保护装置应正常可用,能够有效地防止操作人员的伤害。
3.设备的照明系统应正常工作,保证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看见操作区域。
4.设备周围的环境应整洁有序,无杂物堆积和可燃物等,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四、维护保养完好标准:1.设备应按照维护保养手册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备的润滑部位应定期给予润滑油脂,并进行清洗,以确保设备的润滑性能。
3.设备的紧固螺栓应定期检查,确保不松动或缺失。
4.设备的电气部分应定期检查,清除电缆接头氧化物,保证电气线路的完好。
总之,煤矿机电设备的完好标准涵盖了外观、运行功能、安全保护和维护保养等多个方面,通过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检查和维护,可以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Ⅰ固定设备1通用部分1.1 紧固件1.1.1 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 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有铲伤或棱角严重变形.螺纹无乱扣或脱扣.1.1.2 螺栓拧入螺纹孔的长度不应小于螺栓的直径(铸铁、铜、铝合金件等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1.1.3 螺母扭紧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用增加垫圈的办法调整螺纹露出长度.1.1.4 稳定与稳定孔应吻合,不松旷.1.1.5 铆钉必须紧固,不得有明显歪斜现象.1.1.6 键不得松旷,打入时不得加垫,露出键槽的长度应小于键全长的20%,大于键全长的5%(钩头键不包括钩头的长度).1.2 联轴器1.2.1 端面的间隙及同轴度应符合表1-1-1的规定:表1-1-1联轴器端面间隙和同轴度mm类型外形尺寸端面间隙两轴同轴度径向位移倾斜%弹性圆柱销式设备最大轴向窜量加2~4≤0.5<1.2齿轮式≤2504~7≤0.20<1.2>250~5007~12≤0.25>500~90012~18≤0.30蛇型弹簧式≤200设备最大轴向窜量加2~4≤0.10<1.2>200~400≤0.20>400~700≤0.30>700~1350≤0.501.2.2 弹性圈柱销式联轴器弹性圈外径与联轴器销孔内径差不应超过3mm.柱销螺母应有防松装置.1.2.3 齿轮式联轴器齿厚的磨损量应不超过原齿厚的20%.键和螺栓不松动. 1.2.4 蛇型弹簧式联轴器的弹簧不应有损伤,厚度磨损不应超过原厚的10%. 1.3 轴和轴承1.3.1 轴1.3.1.1 轴不得有表面裂纹,无严重腐蚀和损伤,内部裂纹按探伤记录检查无扩张.1.3.1.2 轴的水平度和多段轴的平行度均不得超过0.2%,如轴的挠度较大达不到此要求时,齿轮咬合及轴承温度正常,也算合格.1.3.2 滑动轴承1.3.2.1 轴瓦合金层与轴瓦应粘合牢固,无脱离现象,合金层无裂纹,无剥落,如有轻微裂纹和剥落,但面积不超过1.5cm2,且轴承温度正常,也算合格.1.3.2.2 轴径与轴瓦的顶间隙不应超过表1-1-2的规定:表1-1-2轴径与轴瓦的顶间隙mm轴径直径最大磨损间隙50~800.30>50~1200.35>120~1800.40>180~2500.50>250~3150.55>315~4000.65>400~5000.751.3.2.3 轴径与下轴瓦中部应有90°~120°的接触面,沿轴向接触范围不应小于轴瓦长度的80%.1.3.2.4 润滑油质合格,油量适当,油圈或油链转动灵活.压力润滑系统油路畅通,不漏油.1.3.3 滚动轴承1.3.3.1 轴承转动灵活、平稳、无异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1
Ⅰ固定设备
1通用部分
1.1 紧固件
1.1.1 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 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有铲伤或棱角严重变形.螺纹无乱扣或脱扣 .
1.1.2 螺栓拧入螺纹孔的长度不应小于螺栓的直径(铸铁、铜、铝合金件等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
1.1.3 螺母扭紧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用增加垫圈的办法调整螺纹露出长度.
1.1.4 稳定与稳定孔应吻合,不松旷.
1.1.5 铆钉必须紧固,不得有明显歪斜现象.
1.1.6 键不得松旷,打入时不得加垫,露出键槽的长度应小于键全长的20%,大于键全长的5%(钩头键不包括钩头的长度).
1.2 联轴器
1.2.1 端面的间隙及同轴度应符合表1-1-1的规定:
表1-1-1联轴器端面间隙和同轴度mm
1.2.2 弹性圈柱销式联轴器弹性圈外径与联轴器销孔内径差不应超过3mm.柱销螺母应有防松装置.
1.2.3 齿轮式联轴器齿厚的磨损量应不超过原齿厚的20%.键和螺栓不松动.
1.2.4 蛇型弹簧式联轴器的弹簧不应有损伤,厚度磨损不应超过原厚的10%.
1.3 轴和轴承
1.3.1 轴
1.3.1.1 轴不得有表面裂纹,无严重腐蚀和损伤,内部裂纹按探伤记录检查无扩张.
1.3.1.2 轴的水平度和多段轴的平行度均不得超过0.2%,如轴的挠度较大达不到此要求时,齿轮咬合及轴承温度正常,也算合格.
1.3.2 滑动轴承
1.3.
2.1 轴瓦合金层与轴瓦应粘合牢固,无脱离现象,合金层无裂纹,无剥落,如有轻微裂纹和剥落,但面积不超过 1.5cm2,且轴承温度正常,也算合格.
1.3.
2.2 轴径与轴瓦的顶间隙不应超过表1-1-2的规定:
表1-1-2轴径与轴瓦的顶间隙mm
1.3.
2.3 轴径与下轴瓦中部应有90°~120°的接触面,沿轴向接触范围不应小于轴瓦长度的80%.
1.3.
2.4 润滑油质合格,油量适当,油圈或油链转动灵活.压力润滑系统油路畅通,不漏油.
1.3.3 滚动轴承
1.3.3.1 轴承转动灵活、平稳、无异响。
1.3.3.2 润滑脂合格,油量适当,占油腔的1/2~2/3,不漏油.
1.3.4 轴承温度应符合表1-1-3的规定:
表1-1-3 轴承温度
1.3.5 轴在轴承上(包括减速器)的振幅不超过表1-1-4的规定:
表1-1-4轴在轴承上的振幅
1.4 传动装置
1.4.1 主、被动皮带轮中心线的轴向偏移不得超过:
a.平皮带轮为2mm;
b.三角皮带轮当中心距小于或等于500mm时为1.5mm,当中心距大于500mm时为2mm.
1.4.2 两皮带轮轴中心线的平行度不超过1‰.
1.4.3 平皮带的接头应平直,接缝不偏斜.接头卡子的宽度应略小于皮带宽度.皮带无破裂.运行中不打滑,跑偏不超出皮带轮边沿. 1.4.4 三角皮带的型号与轮槽相符,条数不缺,长度一致,无破裂、剥层.运行中不打滑.皮带底面与轮槽底面应有间隙.
1.5 减速器和齿轮
1.5.1 减速器壳体无裂纹和变形.结合面配合严密,不漏油.润滑油符合设计要求,油量适当,油面超过大齿轮半径的1/
2.油压正常.
1.5.2 轴的水平度不大于0.2%.轴与轴承的配合符合要求.
1.5.3 齿圈与轮心配合必须紧固,轮缘、辐条无裂纹。
齿轮无断齿,个别齿断角宽度不超过全齿宽的15%.
1.5.4 齿面接触斑点的分布,应符合表1-1-5的规定:
表1-1-5齿轮副齿面接触斑点
注:括号内数值,用于轴向重合度>0.8的斜齿轮
1.5.5 齿面无裂纹,剥落面积累计不超过齿面的25%,点蚀坑面积不超过下列规定:
a.点蚀区高度接近齿高的100%;
b.点蚀区高度占齿高的70%,长度占齿长的10%;
c.点蚀区高度占齿高的30%,长度占齿长的40%.
1.5.6 齿面出现的胶合区,不得超过齿高的1/3,齿长的1/
2.
1.5.7 齿厚的磨损量不得超过原齿厚的15%,开式齿轮齿厚的磨损量不得超过原齿厚的20%.
1.6 ”五不漏”的规定
1.6.1 不漏油
静止结合面一般不允许有漏油,老旧设备允许有油迹,但不能成滴.运动结合面允许有油迹,但在擦干后3min不见油,半小时不成滴.非密闭传动部位,不甩油(可加罩).
1.6.2 不漏风
空气压缩机,通风机,风管等的静止结合面不漏风.运动结合面的泄露距100mm处用手试验,无明显感觉.
1.6.3 不漏水
静止结合面不见水,运动结合面允许滴水,但不成线.
1.6.4 不漏气
锅炉,汽动设备,管路及附件的静止结合面不漏汽;运动结合面的泄露距200mm处用手试验,无明显感觉.
1.6.5 不漏电
绝缘电阻符合要求,漏电继电器正常投入运行.
1.7 电气设备
电动机,开关箱(柜),起动控制设备,接地装置,电器,电缆及配线等符合本标准”电气设备”分册完好标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