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表的格式化操作教案

合集下载

《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教案

《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教案

《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掌握工作表的格式化和打印技巧。

3. 提高学生在工作表中进行数据处理和展示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工作表的格式化方法3. 工作表的打印设置4. 工作表打印预览和打印5. 常见问题解答和技巧分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工作表的格式化方法2. 工作表的打印设置3. 工作表打印预览和打印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工作表的基本概念、格式化方法和打印设置。

2. 演示法:展示工作表格式化和打印的实战操作。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法:解答学生疑问,分享技巧。

五、教学准备1. 电脑和投影仪:用于演示和讲解。

2. 教学PPT:展示教学内容和操作步骤。

3. 练习文件:供学生实践操作。

4. 参考资料:提供给学生查阅。

【教学环节】1. 导入:简要介绍工作表的概念和作用。

2. 新课讲解:讲解工作表的格式化方法,包括字体、颜色、单元格边框等。

3. 实操演示:展示工作表格式化和打印设置的实战操作。

4. 练习时间: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工作表的格式化和打印设置。

5. 疑问解答: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技巧分享:分享工作表格式化和打印的实用技巧。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思考和总结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

10. 课后拓展:提供相关学习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工作表格式化和打印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讲解工作表的格式化方法,包括单元格样式、表格样式、图表样式等。

3. 实操演示:展示如何使用格式化工具对工作表进行美化,以及如何调整页面布局和打印设置。

4. 练习时间:学生动手实践,对工作表进行格式化和打印设置,以达到美观和实用的效果。

计算机基础教案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及公式的使用

计算机基础教案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及公式的使用

计算机基础教案-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及公式的使用第一章:Excel工作表的基本概念1.1 认识Excel工作表介绍Excel工作表的界面组成,如单元格、行、列、工作表标签等。

解释工作表的作用,如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

1.2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新建、打开、关闭工作表的方法。

选择、移动、复制、删除单元格的方法。

调整行高、列宽的方法。

第二章: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2.1 单元格的格式化设置单元格的字体、颜色、大小等属性。

设置单元格的边框样式、颜色等属性。

设置单元格的背景图案、颜色等属性。

2.2 行和列的格式化调整行高和列宽的方法。

隐藏和显示行和列的方法。

设置行和列的背景颜色、图案等属性。

第三章:Excel公式的使用3.1 公式的基本概念解释公式的概念,如公式的作用、公式的组成等。

介绍公式中的运算符,如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等。

3.2 常见函数的使用介绍SUM、AVERAGE、COUNT等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

解释函数的参数设置,如输入参数的顺序、参数的类型等。

第四章:单元格引用和公式的高级应用4.1 单元格引用介绍相对引用、绝对引用、混合引用的概念和应用。

解释三维引用的概念和应用。

4.2 公式的高级应用介绍数组公式的概念和应用。

解释公式的错误处理,如DIV/0!、REF!等错误。

第五章:条件格式和数据验证5.1 条件格式的使用介绍条件格式的概念和作用。

设置条件格式的规则和方法。

5.2 数据验证的使用介绍数据验证的概念和作用。

设置数据验证的规则和方法。

第六章:数据排序和筛选6.1 数据排序介绍数据排序的概念和作用。

讲解手动排序和自动排序的方法。

解释排序的依据和排序顺序。

6.2 数据筛选介绍数据筛选的概念和作用。

讲解筛选条件设置和筛选方法。

解释筛选的类型,如自动筛选、自定义筛选等。

第七章:图表的使用7.1 图表的基本概念介绍图表的概念和作用。

讲解图表的类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7.2 创建和编辑图表讲解创建图表的方法和步骤。

excel格式化工作表教案

excel格式化工作表教案

Excel 2教学目标:格式化工作表教学重点:格式化工作表教学难点:格式化工作表教学对象:成人学生课时:1课时(2小时)教学过程:I、复习II、讲授1、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选定要修改的单元格,然后在编辑栏(单独的每个字或字符)中进行修改。

选定要修改的单元格,直接在单元格中进行修改(整体修改)2、复制、移动和清除单元数据①复制单元格数据菜单方法:(通常在不同工作表中复制时用)●选定要复制的内容●“编辑” ——“复制” ,“编辑” ——“粘贴”将鼠标指针移到目的位置●“编辑” ——“粘贴”鼠标方法一:●选定后,使鼠标指针变为填充柄“+”拖动鼠标产生虚框,此为复制范围。

鼠标方法二:●选定后,将鼠标指针指向区域边框,鼠标指针变为指向左上角的箭头õ; ●按下[Ctrl]键,拖动鼠标,移到欲复制的位置,松开鼠标②移动单元数据菜单方法:“编辑” ——“剪切”“编辑” ——“粘贴”鼠标方法:●选定要复制的内容,将鼠标指针指向区域边框,鼠标指针变为指向左上角的箭头;●拖动鼠标,移到新的位置,松开鼠标③清除单元数据前提:选中相应单元格或表格全部清除:清除所有内容(文字、设置的效果)清除格式:清除其文字的字体、颜色、字号、合并单元格之类。

全部恢复到原始状态(指自己一开始输入的字体样子)清除内容:删除当中的文字方法二种:一种:开始——编辑——清除第二种:DELETE键清除批注:3、插入、删除单元格、行、列插入行、列如果要在第六行的位置插入一个新的内容,光标定位其的下一行位置如果要在第五列的位置插入一个新的内容,光标定位其的下一列位置插入单元格删除行、列选定需要删除的行或列的行号或列号,右击选择删除4、隐藏行或列选中,右击——隐藏显示隐藏的行或列:同时选中被隐藏行或列的邻居,右击——取消隐藏5、替换6、工作表窗口的拆分与冻结视图选项卡中的窗口组⑴、窗口的拆分水平、垂直、同时拆分⑵、窗口的冻结水平、垂直、同时冻结(p204)⑶输入单元格批注审阅——批注——新建批注7、打印工作表打印预览同WORD的页面设置方法一样8、设置行高列宽手动输入值、设置为默认行高或列宽III、练习。

《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教案

《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教案

《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教案章节一:工作表的基本概念1.1 介绍工作表的概念和作用1.2 工作表的界面组成1.3 新建、打开、关闭工作表的方法章节二:工作表的格式化2.1 单元格格式化2.1.1 字体、颜色、对齐方式的设置2.1.2 边框、背景色的设置2.1.3 数据验证的设置2.2 行、列格式化2.2.1 行高、列宽的设置2.2.2 隐藏、显示行、列2.2.3 冻结窗格2.3 工作表背景设置2.3.1 工作表背景图案的添加2.3.2 工作表颜色填充章节三:工作表的美化3.1 单元格样式设置3.1.1 单元格样式的新建、应用、删除3.1.2 单元格样式的复制与合并3.2 条件格式设置3.2.1 条件格式的添加、修改、删除3.2.2 条件格式规则的创建与应用3.3 工作表样式设置3.3.1 工作表主题的设置3.3.2 工作表背景的设置章节四:工作表的打印设置4.1 页面设置4.1.1 纸张大小、打印方向、页边距的设置4.1.2 工作表页眉、页脚的设置4.2 打印区域设置4.2.1 打印区域的选定与设置4.2.2 打印的设置4.3 打印预览与打印4.3.1 打印预览的查看与调整4.3.2 打印工作表章节五:练习与案例5.1 练习题5.2 案例分析:工作表格式化与打印的实际应用场景5.3 答案与解析《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教案章节六:单元格格式化进阶6.1 单元格批注的添加与编辑6.2 单元格数字格式的设置6.2.1 数值、货币、日期格式的设置6.2.2 百分比、科学计数格式等的设置6.3 单元格对齐方式的进阶设置6.3.1 合并单元格的使用6.3.2 单元格内容自动换行的设置章节七:条件格式的高级应用7.1 复杂条件格式的创建7.1.1 使用公式作为条件7.1.2 使用多个条件进行格式设置7.2 数据条和图标集的使用7.2.1 数据条的添加与调整7.2.2 图标集的添加与选择7.3 在条件格式中使用公式章节八:工作表样式与主题8.1 工作表样式的创建与修改8.1.1 单元格样式的作用与创建8.1.2 工作表样式的应用与复制8.2 工作表主题的设置与应用8.2.1 内置主题的选用8.2.2 自定义主题的创建章节九:工作表打印的高级设置9.1 打印质量的设置9.1.1 分辨率的选择9.1.2 打印颜色和墨水的设置9.2 工作表打印的的特殊处理9.2.1 打印工作表的部分内容9.2.2 重复打印行章节十:综合案例与实战10.1 综合案例分析10.1.1 结合实际工作场景,分析工作表格式化和打印的需求10.1.2 演示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0.2 实战演练10.2.1 学生动手实践,应用所学知识格式化和打印工作表10.2.2 学生互相评审,讨论打印效果的优化《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教案章节十一:数据表的美化11.1 数据表样式的应用11.1.1 应用内置数据表样式11.1.2 自定义数据表样式11.2 数据表条件的应用11.2.1 使用条件格式高亮显示重要数据11.2.2 使用数据条和图标集可视化数据章节十二:图表的格式化与打印12.1 图表的插入与编辑12.1.1 插入不同类型的图表12.1.2 修改图表的数据和样式12.2 图表的格式化12.2.1 调整图表的大小和位置12.2.2 设置图表的、图例和轴标签12.3 图表的打印设置12.3.1 打印图表的注意事项12.3.2 在打印中包含图表章节十三:工作表的保护与共享13.1 工作表的保护13.1.1 保护工作表结构13.1.2 保护工作表中的数据13.2 工作表的共享13.2.1 共享工作簿的设置13.2.2 允许多个用户编辑工作表章节十四:工作表的协作与审核14.1 工作表的协作14.1.1 使用跟踪更改功能14.1.2 管理共享工作簿的用户和权限14.2 工作表的审核14.2.1 使用审核功能检查工作表14.2.2 解决问题和冲突章节十五:总结与拓展学习15.1 课程总结15.1.1 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15.1.2 强调工作表格式化和打印的重要性和实用性15.2 拓展学习资源15.2.1 推荐相关的学习材料和在线资源15.2.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相关知识,重点包括工作表的基本概念、格式化、美化、打印设置,以及数据表的美化、图表的格式化与打印、工作表的保护与共享、协作与审核等内容。

格式化Excel工作表教学教案

格式化Excel工作表教学教案
1设置单元格内数据的对齐方式及合并单元格2利用菜单格式化单元格内的文本数字3设置单元格区域的边框和底纹4改变工作表的行高列宽5知道格式刷的使用学生跟老师一起回顾课后思考利用格式工具栏怎么设置
二年级计算机操作:张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设置单元格内数据的对齐方式以及合并单元格的操作;
2)掌握利用菜单或工具栏格式化单元格内的文本、数字的操作;
3)设置单元格区域的边框和底纹
4)改变工作表的行高列宽
5)知道格式刷的使用
学生跟老师一起回顾
课后思考
利用【格式】工具栏怎么设置?
ABCDPLUS
利用ABCDPLUS软件进行习题练习。规则为四组比赛淘汰制。
学生比赛
教学后记
分析任务
请学生对比观察两张表,找出不同点。
发现有以下需要修改的:
1)合并单元格,调整文本显示方式
2)修改行高和列宽
3)字体、字号设置
4)添加边框和底纹
观察两张表,提出不同点。
知识构建
完成这些修改,需要知道以下操作,我先讲解一遍,然后请同学完成我们上面的任务。
新课内容讲解:
1)【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这节课的操作主要是在该对话框完成,打开该对话框有两种方法:
3)掌握设置单元格区域的边框和底纹操作;
4)会改变工作表的行高列宽;
5)知道格式刷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美化一张工作表的过程,体会清晰直观展示数据的重要性;
2)学会观察细节、处理细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注重细节的品质;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Leabharlann 点重点:格式化单元格的文本、数字;设置单元格的边框和底纹。

格式化工作表公开课教案

格式化工作表公开课教案

格式化工作表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作表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熟练操作Excel进行工作表格式化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工作表格式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工作表的基本概念。

2. 工作表的格式化方法。

3. 工作表格式的调整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工作表的基本概念。

2. 工作表的格式化方法。

3. 工作表格式的调整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格式化工作表的方法。

2.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操作演示。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格式化工作表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工作表的基本概念。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工作表的格式化方法,并进行操作演示。

3. 学生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工作表的格式化操作。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操作心得,讨论格式化工作表的技巧。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格式化工作表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格式化工作表的掌握程度。

2. 结合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工作表格式化方法的理解深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馈与改进:1.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教学评价结果,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价,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格式化工作表的知识和技能。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一个给定的Excel工作表进行格式化,包括字体、颜色、单元格边框等。

2. 要求学生在格式化过程中,注重工作表的美观性和可读性,提高数据展示的效果。

《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教案

《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教案

《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作表的基本概念,掌握工作表的格式化和打印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工作表的基本概念2. 工作表的格式化方法3. 工作表的打印设置4. 实际操作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工作表的格式化和打印方法。

2. 难点: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工作表的格式化和打印设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工作表的基本概念、格式化方法和打印设置。

2. 演示法:展示工作表格式化和打印的实际操作过程。

3. 练习法:学生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手段:电子白板、计算机、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工作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工作表的基本概念,介绍工作表的格式化和打印方法。

3. 演示环节:教师演示工作表格式化和打印的实际操作过程。

4. 练习环节:学生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发挥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工作表格式化和打印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实际操作能力。

3. 评价标准:能正确格式化工作表,设置合适的打印选项,且打印效果符合要求。

七、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等。

2. 反思方式: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

3. 反思改进: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八、课后作业1. 作业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工作表的格式化和打印设置。

2. 作业要求:格式化合理,打印选项恰当,打印效果清晰。

3. 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给予反馈。

九、教学拓展1. 拓展内容:工作表的进阶操作,如使用公式、函数、图表等。

2. 拓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复杂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教案

《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教案

《工作表的格式化与打印》教案第一章:工作表的基本概念1.1 工作表的定义1.2 工作表的组成1.3 工作表的分类第二章:工作表的格式化2.1 单元格格式化2.1.1 字体设置2.1.2 颜色设置2.1.3 对齐方式设置2.2 行与列的格式化2.2.1 行高设置2.2.2 列宽设置2.2.3 隐藏行与列2.3 工作表背景设置2.3.1 背景颜色设置2.3.2 图案设置2.4 工作表标签的格式化2.4.1 标签字体设置2.4.2 标签颜色设置2.4.3 标签对齐方式设置第三章:工作表的美化3.1 单元格边框设置3.1.1 线条样式设置3.1.2 线宽设置3.1.3 颜色设置3.2 单元格底纹设置3.2.1 图案类型设置3.2.2 颜色设置3.2.3 图案角度与重复设置3.3 条件格式设置3.3.1 条件格式类型3.3.2 条件格式规则设置3.3.3 条件格式应用于单元格3.4 图表元素的美化3.4.1 字体设置3.4.2 颜色设置3.4.3 线条样式设置第四章:工作表的打印设置4.1 页面设置4.1.1 页边距设置4.1.2 纸张类型设置4.1.3 打印区域设置4.2 工作表打印格式设置4.2.1 打印设置4.2.2 打印列设置4.2.3 打印行设置4.3 打印参数设置4.3.1 打印顺序设置4.3.2 打印份数设置4.3.3 打印机选择设置第五章:工作表打印实践5.1 打印工作表实例15.2 打印工作表实例25.3 打印工作表实例35.4 打印工作表实例45.5 打印工作表实例5第六章:工作表的共享与保护6.1 工作表的共享6.1.1 启用共享功能6.1.2 设置共享工作表的权限6.1.3 取消共享工作表6.2 工作表的保护6.2.1 保护工作表结构6.2.2 保护工作表中的数据6.2.3 解除工作表的保护第七章:工作表的导入与导出7.1 导入外部数据7.1.1 导入文本文件7.1.2 导入CSV文件7.1.3 导入数据库文件7.2 导出工作表数据7.2.1 导出为文本文件7.2.2 导出为CSV文件7.2.3 导出为PDF文件第八章:工作表的公式与函数8.1 公式的使用8.1.1 基本公式的使用8.1.2 单元格引用8.1.3 公式的复制与填充8.2 函数的使用8.2.1 常用函数介绍8.2.2 函数的输入与编辑8.2.3 函数的应用实例第九章:工作表的数据处理与分析9.1 数据排序与筛选9.1.1 数据排序9.1.2 数据筛选9.2 数据透视表9.2.1 创建数据透视表9.2.2 数据透视表的字段设置9.2.3 数据透视表的刷新9.3 条件求和与条件计数9.3.1 使用SUMIF函数9.3.2 使用COUNTIF函数9.4 高级数据处理技巧9.4.1 使用TABLE对象9.4.2 使用透视图第十章:工作表的进阶技巧与应用10.1 宏的使用10.1.1 录制宏10.1.2 运行宏10.1.3 编辑宏10.2 VBA编程10.2.1 VBA基础10.2.2 VBA常用对象10.2.3 VBA实例应用10.3 工作表的协作与分享10.3.1 使用OneDrive共享工作簿10.3.2 使用电子邮件发送工作簿10.3.3 使用Excel Online编辑工作簿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单元格格式化单元格格式化是Excel操作的基础,涉及到字体设置、颜色设置、对齐方式设置等,这些设置直接影响到工作表的视觉效果和数据的可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表的格式化操作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工作表中的选定操作,插入行、列的方法,行高、列宽、字体、边框、底纹、单元格合并的设置,学会工作表中对数字区域的格式化处理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点评达成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协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选定操作、插入行、列的方法,行高、列宽、字体、边框、底纹、单元格合并的设置
难点:学会工作表中对数字区域的格式化处理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展示学习目标
复习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2、出示自学导案、学生进行自学
让学生自学材料一,掌握工作表中单个单元格、多个单元格的选定方式、插入行、列的方法,以及工作表的设置
(1)选定操作
A、选取单个单元格
B、选取多个单元格
选取一列:单击列标
选取一行:单击行标
选取整个工作表:单击行号、列标的交叉处
选取矩形区域:单击首单元格→Shift+最后一个单元格(或者点击填充句柄拖动)
选取多个不连续的单元格(或矩形区域):单击首单元格(矩形区域)→Ctrl+单击其他单元格(矩形区域)
(2)插入行、列操作
插入行的操作步骤
A、选定任意一个单元格、或者单击行号选定一整行
B、点击“插入”|“行”命令,系统会在当前位置插入一个空行,原有的行自动下移一行。

插入列的操作步骤
A、选定任意一个单元格、或者单击列号选定一整列
B、点击“插入”|“列”命令,系统会在当前位置插入一整列,原有的列自动右移一列。

(3)工作表的设置
调整行高
法一:用“格式”菜单命令调整
法二:用鼠标直接调整行高
调整列高
法一:用“格式”菜单命令调整
法二:用鼠标直接调整行高
3、测验环节、完成任务一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强调重点并让学生完成任务一
4、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学习自学材料二,自学本堂课表格格式化的内容并进行合作探究完成任务二
自学内容:
(1)设置字符设置
法一:使用菜单中的“格式”命令|单元格|字体
法二:使用格式工具栏
(2)单元格字符的对齐方式
方法一、常用对齐
方法二、标题合并及其标题居中
(3)设置字体的颜色
(4)设置工作表的颜色
法一使用工具栏:点击下拉菜单
法二用菜单方式:选择单元格区域→格式/单元格→图案选项卡→选择填充颜色和图案
(5)设置表格框线
法一格式工具栏
法二使用菜单方式:要框线的区域→格式/单元格→边框选项卡→选择所需效果→确定
5、总结提高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并出示问题“练习题中的最后一题还有其它方法可以完成吗?”,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教师讲解
6、总结归纳
学生自主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