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套第一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观察下图,孔子在讲学中向其弟子阐释的为人处世之道应是( )杏坛讲学图A.政在大夫B.学而优则仕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D.内圣外王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限定的是“为人处世之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以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

答案:C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子解析:材料中的观点重点强调了“法”的重要性,“奉法”能够强国,反之就会导致国弱,这充分说明了“奉法”与强国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判断出D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D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重D.民水君舟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思想的共同点。

A、C、D三项都是荀子的思想主张。

从表面上看,B项“人性本恶”是荀子的观点,但仔细比较,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

答案:B4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解析:道家学派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D项正确。

答案:D5韩非子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

”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解析:韩非子的观点非常鲜明,即靠“仁义”无法建立稳定的政治局面,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因此,C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C6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的“大一统”的思想实际上吸收了( )A.孟子的思想B.荀子的思想C.韩非子的思想D.孔子的思想解析:“大一统”思想实际上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和法家韩非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成就,属于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天文学方面取得的是( )①落体定律②确定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这两个概念③用自制望远镜发现许多星体④证明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对科学提出了迫切要求B.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研究已有相当坚实的基础C.牛顿个人具有的伟大天才和所作出的巨大努力D.同时代的众多科学家的协同一致、通力合作3.他常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行时,他却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最终提出了物理学的相对论,对牛顿的力学体系和绝对时空观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他是()A.Isaac Newton B.Charles Robert Darwin C.Michael Faraday D.Albert Einstein4.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

”此语意指( )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经验C.理论物理与人们日常生活很远 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5.普朗克,19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德国科学界领袖,1913年曾亲赴瑞士,礼聘尚是一介书生的爱因斯坦,并称其为“当代哥白尼”。

爱因斯坦因此对普朗克执弟子礼。

纳粹横行期间,普朗克与大多数德国知识分子一样,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

对此,爱因斯坦表示永不原谅,从此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

这是因为爱因斯坦( )A.成就已远远超过普朗克 B.坚持“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C.已移居美国,联系不便 D.科学研究繁忙,无暇顾及6.右图是关于量子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B.引发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C.改变着人们的生活D.是由普朗克完成的7.中世纪的欧洲,生物学一直受到封建神学的严重压制,下列哪些事件冲击了封建神学,推动了生物学的进展( )①文艺复兴②宗教改革③启蒙运动④资产阶级革命⑤工业革命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8.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谎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9.下列各项中属于达尔文进化论内容的是( )①一切生命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②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③穷人是命运悲惨的弱者,富人是上帝选择的强者④生物不是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变异的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0.进化论刚提出的时候,只有很少的人接受,但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测试卷

…………○…………装…学校:___________姓名:○…………装…………○…………订…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 1.保罗·波烈是时装界的幻想主义者,但他的幻想持续影响至今。

他推出的一种中国大袍式宽松女外套很快获得巴黎女性的欢迎,他为它命名“孔子”。

以后又推出以“自由”命名的两件套装亦是吸收了东方服装的剪裁方法。

关于他设计的服饰,说法错误的是( ) A .受俄国和古典希腊文化的影响 B .受亚洲文化的影响 C .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 D .使法国时装业进入巅峰时期2.草原丝绸之路因其商品特点而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

它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 A .中原地区与草原地区在经济上互有需求、相依相生 B .中原地区比草原地区经济发达C .草原丝绸之路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D .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3.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形势图,下列各项中出现于这一朝代的是( )A .丝绸之路的开通B .曲辕犁的推广C .古代戏曲的成熟D .丞相制的废除4.在印尼海域打捞上来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烧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名)樊家记”题记的瓷器。

结合对他处出土器物的考证,有专家认为“黑石号”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可靠证据之一。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B .“黑石号”的沉船年代不早于唐朝C .题记这样的广告词表明政府放松对商业的直接监管D .由“湖南道”可知“樊家”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5.在秦始皇陵西侧一座古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文物全部都是秦时期的器物。

其中金骆驼(如下图)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单体骆驼。

金骆驼属于“双峰驼”造型,工艺精致,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

下列对金骆驼的历史研究价值最准确的理解是( )A .是研究秦代经济、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实物史料B .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C .证明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D .证明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6.下列是创作于7世纪的“武则天泛龙舟”与“唐高宗猎豹”的线描图,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大使厅北墙壁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 中外古代科技和文化发展(复习试卷和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 中外古代科技和文化发展(复习试卷和答案)

第三、四单元中外古代科技和文化发展一、选择题1.考古学家曾发现一块南宋会子铜版拓片,铜版上刻有纸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

这一铜版佐证了( )A.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B.宋代的印刷技术先进C.南宋时期朝贡贸易发达 D.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行2.历史学家连横说:“夫无火药则不足以整军开矿,无罗经则不足以航海略地,而无印版则思想闭塞,学术停滞,不能人人读书。

故欧洲今日之文明,其受福于此者不少。

”从文明史的角度,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火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战胜封建贵族B.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C.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D.三大发明推动了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殖民征服3.(2018·海门一模)据《爱日斋丛抄》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

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这说明( )A.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 B.活字印刷的书籍逐渐得到了推广C.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D.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促进文化发展4.下列宋代词人中,有一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这位推动了宋词突破性发展的词人是( ) A.柳永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5.“说话”(讲故事)是宋代的文学形式。

《陆游集·剑南诗稿》记载:“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做场。

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这说明宋代文学( )A.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B.集中表现农村生活C.内容凸显历史故事 D.世俗化的趋势加强6.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

”这说明( )A.农业发展与传统历法结合B.文学创作与生活相联系C.文学作品呈现贵族化趋势 D.农业生态环境开始关注7.明末的小说几乎把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苦农桑等也成为小说的主角。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综合练习卷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综合练习卷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综合练习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3*25=75分)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B )A.民生主义B.民权主义C.民族主义D.三民主义【解析】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以“创立民国”为内涵的民权主义,共有两层含义: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创立民国”,就是政治革命,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反映了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愿望,对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起推动作用。

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答案选B。

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C.民族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派的矛盾3.孙中山阐发的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指A.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B.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C.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B )A.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5.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指的是A.反对满洲贵族,反对民族压迫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C.国民有言论、集会、著作自由 D.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向地主收买土地6.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相同点是A.都反对封建土地制度 B.都要实行土地国有C.都要把土地无偿分给农民 D.都要平均分配土地7.作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 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要求C.没有提出反封建土地纲领 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8.20世纪初,革命派和保皇派论战,就其实质而言是A.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B.洋务派和顽固派论战C.资产阶级不同政治团体的学术交流 D.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9.以下对三民主义评价不正确的是( A )A.三民主义集中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B.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C.它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D.在它的指导下,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解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要求推翻封建地主阶级专制制度,维护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要求民族独立的愿望,南京临时政府也颁布了《临时约法》,所以BCD 正确,而A 项的代表大地主利益是错的。

人教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同步训练及答案第三、四单元过关训练(B)

人教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同步训练及答案第三、四单元过关训练(B)

第三、四单元过关训练(B)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印欧人早期迁徙所带来的新因素的是()A.希腊人、赫梯人、波斯人、雅利安人的形成B.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C.炮兵成为战场上的重要兵种D.阿拉伯文化与希腊文化开始融合答案:A2.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影响。

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习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

这句话可用来佐证()A.北宋王安石变法B.罗马帝国的建立C.希腊城邦的扩张D.贵霜帝国的统一答案:D解析:贵霜帝国是长期过着游牧生活的大月氏人建立的,其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的农耕地区,因此其统一过程是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冲击的过程,而且内含两大世界之间的相互学习,故D项正确;中国古代历史上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为解决“三冗”问题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不属于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未涉及两大世界之间的相互学习,故A项错误;罗马帝国的建立、希腊城邦的扩张均不是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冲击,故排除B、C两项。

3.通过对外扩张战争,阿拉伯加速了其社会的封建化进程。

对其扩张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公元前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B.扩张战争中失去西亚地区C.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D.迫使大月氏人西迁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C项正确。

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排除A项;通过扩张,阿拉伯人征服了西亚和北非广大地区,排除B项;迫使大月氏人西迁的是匈奴人的扩张,排除D项。

4.“仅安第斯地区印加帝国的人口就有600万人左右,而征服后过了50年,就已减少到150万人。

”这表明()A.世界性的人口大流动由此开始B.殖民入侵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C.生产力水平低下限制防疫水平D.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财富的集中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进行,西方殖民者大肆屠杀印第安人,导致美洲印第安人急剧减少,这影响了美洲的人口结构,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四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第四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单元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汉使已率领官方船队,携带黄金、丝绸等物品,从番禺(即今广州)出发到达了东南亚等地;公元前1世纪,外国的香料、金银器、奇珍异宝等亦从海路运抵番禺。

据此可知,当时的广州()A.率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B.造船技术极其高超C.已经成为南方经济中心D.贸易地位十分重要,当时广州在对外贸易中充当着转运枢纽的作用,体现了其地位的重要性,故选D项。

广州在西汉时期是联系中外的枢纽,不能说其率先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A项;材料并无造船技术高超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广州已成为南方经济中心,排除C项。

2.《旧唐书》称:“大抵《散乐》杂戏多幻术,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

”据此可知,唐朝时()A.流行西方古典主义音乐B.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C.强化对新疆地区的管理D.中印文化交流空前繁荣,旧唐书关于《散乐》杂戏的记载中阐明了幻术的来源,实质上体现了中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得以交流,故B项正确;西方古典主义音乐产生于近代,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对新疆地区的管理,排除C项;题干关于幻术的记载不能反映中印文化交流空前繁荣,D项排除。

3.有学者认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之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

”这一观点说明()A.当时中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C.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张骞出使西域也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故C项正确;汉朝时商品经济并不发达,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故B项错误;张骞通西域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没有直接联系,这也不是材料要说明的内容,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必修3三、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3三、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实验高中必修3三、四单元试题一、单选题1.《四库全书总目》评述:“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

国朝节取(朝廷部分采用)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

”由此可见当时清朝官方对西学的态度是A.全盘接受B.仅学技艺C.去粗取精D.全面否定2.《四库全书总目》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

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

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

”材料反映A.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B.正确认识了东西方文化的优劣C.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D.“华尊夷卑”的观念彻底改变3.根据下面的两幅图片,可以得知A.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生产和贸易B.古代政治制度与科技发展的关系C.古代中国科技的传统性和落后性D.闭关锁国政策遏制了科技的进步4.明朝末年,钦天监依据《大统历》推算日食多次出现错误。

1610年再次在推算日外发生日食,有官员认为“天人感应”“灾异尤甚”,有官员认为是钦天监推测日食方法有误,还有官员提出利用西洋历法补充改革传统历法。

这表明当时A.天人感应的思想被否定B.经世致用成为社会思潮C.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D.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5.成书于明朝中叶的《西游记》糅合了佛、道、儒等思想文化,成功刻画了具有反抗精神的大英雄孙悟空以及有很多毛病、缺点但又憨厚的猪八戒等经典艺术形象。

书中或神或人或怪的故事反映了A.明朝时佛、道、儒开始融合B.崇儒抑佛思想得到普遍认同C.市民阶层的价值观D.中外不同的文化体系6.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和宋代《太平广记》记载,在隋代及以前中国小说中以“狐”“狐狸精”为素材的不过几篇,唐代大量以“狐”“狐狸精”为素材的小说杂记大量出现。

这表明A.唐代农耕文明发达,自然环境优良B.唐代社会政治清明,艺术想象丰富C.唐代民族融合加快,文化冲突融合D.唐代科技创新不足,文学臆想突出7.在甲骨文里,“帝”字形所象的是架起木燃烧的样子,表祭祀最高天神的褅祭,属专用动词,后演变为单指被祭祀的最高天神——天帝,成为名词,再从指最高天神发展成人间的最高统治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成就,属于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天文学方面取得的是( )①落体定律②确定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这两个概念③用自制望远镜发现许多星体④证明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对科学提出了迫切要求B.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研究已有相当坚实的基础C.牛顿个人具有的伟大天才和所作出的巨大努力D.同时代的众多科学家的协同一致、通力合作3.他常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行时,他却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最终提出了物理学的相对论,对牛顿的力学体系和绝对时空观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

他是( )A.Isaac Newton B.Charles Robert Darwin C.Michael Faraday D.Albert Einstein4.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

”此语意指( )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经验C.理论物理与人们日常生活很远 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5.普朗克,19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德国科学界领袖,1913年曾亲赴瑞士,礼聘尚是一介书生的爱因斯坦,并称其为“当代哥白尼”。

爱因斯坦因此对普朗克执弟子礼。

纳粹横行期间,普朗克与大多数德国知识分子一样,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

对此,爱因斯坦表示永不原谅,从此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

这是因为爱因斯坦( )A.成就已远远超过普朗克 B.坚持“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C.已移居美国,联系不便 D.科学研究繁忙,无暇顾及6.右图是关于量子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B.引发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C.改变着人们的生活D.是由普朗克完成的7.中世纪的欧洲,生物学一直受到封建神学的严重压制,下列哪些事件冲击了封建神学,推动了生物学的进展( )①文艺复兴②宗教改革③启蒙运动④资产阶级革命⑤工业革命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8.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谎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

该理论是(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9.下列各项中属于达尔文进化论内容的是( )①一切生命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②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③穷人是命运悲惨的弱者,富人是上帝选择的强者④生物不是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变异的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0.进化论刚提出的时候,只有很少的人接受,但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

这说明( )A.思想观念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B.新思想观念一开始总是不为人们所接受C.思想观念的变化总是具有滞后性 D.思想观念的变化总是具有超前性11.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

下面的哪一句话可以最恰当地解释人们的这种做法( )A.他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使牛顿的力学体系成为近代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体系B.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的现象中驱逐出去,而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C.他和牛顿一样,在科学上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坚忍不拔的探究精神D.进化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牛顿经典力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12.文艺复兴后,欧洲自然科学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划时代的成果。

下列科学家与其成果搭配正确的有( )①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②牛顿—经典力学体系③爱因斯坦—相对论④普朗克—量子论⑤达尔文—进化论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13.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 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 000万吨。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14.据史书记载,古代埃及人曾用蒸汽动力开关庙宇之门;达·芬奇留下蒸汽开动大炮的图样;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工业革命中,为蒸汽机的应用开拓了新领域的有( )①富尔顿②史蒂芬孙③莫尔斯④爱迪生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5.全球变暖导致鸟类“瘦身”2009年8月17日京华时报载,过去一个世纪,栖息在澳大利亚东南部的鸟类体型缩小2%至4%。

研究人员认为,全球变暖可能促使鸟类向更小体型进化,因为瘦身后的体型更有助于散热。

这再次证明( )A.科技是一柄双刃剑B.缺乏依据,耸人听闻C.依靠科技,足以克服D.环境问题始于澳大利亚16.促使以下交通工具出现的重大发明分别是( )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汽车A.蒸汽机电动机 B.电动机蒸汽机C.电动机内燃机 D.蒸汽机内燃机17.“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该广告词中爱迪生的贡献是( )A.研制彩色电视机 B.改良蒸汽机 C.研制电子计算机 D.发明电灯18.米尔维娜·迪安右图是“泰坦尼克”号最后一位幸存者米尔维娜·迪安,她于2009年6月1日去世。

她所在的“泰坦尼克”号是1912年4月15日被一处冰山撞沉的。

它在沉没前使用的求救工具不会是( )A.救生衣 B.信号灯C.电报 D.互联网19.因特网的诞生使( )①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②交往更加方便③遗传工程迅速发展④地球变得更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的出现就是一个缩影。

像“喜欢”叫做“稀饭”、“哥哥”简称“GG”、“我”叫做“偶”。

下面有关对此的评价错误的是( )A.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习俗的变化B.网络语言别具特色C.网络语言毫无价值D.对于网络语言,我们最好坚持“网络语言有风险,使用需谨慎”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题号1 2 3 4 5 6 7 8 911112131415161718192答案二、非选择题(21题15分,22题15分,23题20分,共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以来,尤其是19世纪中期以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革命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材料二《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请回答:(1)17~20世纪初,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哪四项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深刻的成就?(4分)(2)科技改善生活,我们今天还有哪些生活用品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至少写出3个)(5分)(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和“二战”后科技革命分别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

(6分)2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为主题开展了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激烈。

请你帮助各小组完成下列研究。

(1)甲组同学认为:“科学时代的到来是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的必然结果。

”请你为甲组同学找出最有力的论据加以说明。

(4分)(2)乙组同学认为:“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可以引领一个崭新的时代。

”请你以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为例说明这一观点。

(4分)(3)丙组同学从网上查到了有关爱迪生的资料:爱迪生一生取得了1 300多项发明专利,被称为“发明大王”。

研制电灯的关键是灯丝材料。

据说,爱迪生试验了1 600种耐热材料和6 000种植物纤维,但都没有成功。

1879年10月,爱迪生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斯旺用碳丝制成了白炽灯的报道,深受启发。

他用棉丝烧成碳丝,再将碳丝装进灯泡,小心地抽成真空,当电灯通上电流时,灯丝发出明亮的光辉,持续了45小时。

爱迪生终于成功了。

在谈到自己的发明时,爱迪生说:“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我生平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和严格实验的结果。

”依据上述材料,请你帮助丙组同学总结爱迪生取得多项重大发明的原因。

(3分)(4)参与了同学们的研究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一火车机车图二电灯图三(1946年) 材料二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

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W·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方面进入到了什么时代?(6分)(2)针对材料一中的图二,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所说的“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这一观点加以证明。

(8分)(3)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三,说明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大影响?(6分)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1.B [①②是物理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所以排除带有①②的选项。

]2.A [根本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最初、最主要的原因,一般从经济角度去分析。

]3.D [从材料“提出了相对论”可推断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但同时也发展了牛顿力学。

故选D 项。

]4.B [大家不能理解爱因斯坦是因为不能明白和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极其抽象,与人们的常识相矛盾,所以人们不能理解。

]5.B6.D [量子理论是由普朗克提出的,到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才建立起来。

]7.A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发展条件的掌握。

①②③从思想上冲击了封建神学,④⑤则从物质上冲击了封建神学。

]8.B [读懂题干所表达的意思:否定了上帝创世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符合题意“19世纪英国”的只有进化论。

]9.C [①②④是进化论的观点,③是宗教观点。

]10.A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1.B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中驱逐出去的功绩和牛顿功绩相媲美,故选B。

]12.D13.A [蒸汽机的燃料是煤炭,内燃机的燃料是柴油或汽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