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

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政治:社会大变革(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崩溃、周天子权威丧失)和争霸战争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

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经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旺,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文化:专业文化阶层的形成、私学的兴起、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背景。

3、“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春秋末期,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以德治民”。

(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赋,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

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还提出“三纲五常”,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总结第一章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分类1. 农业手工业:耕作、养殖等2. 家庭手工业:纺织、编织、陶器等3. 手工作坊:铁器、铜器、金银器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1. 家族传承:手工业技术主要依靠家族传承2. 作坊生产:手工业以作坊形式进行生产3. 技术保密:手工业者严格保守技术秘密4. 市场需求:手工业生产受市场需求影响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影响1. 促进经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和市场的发展2. 改善人民生活:手工业产品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求3. 技术进步: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第二章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商业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原始社会末期出现商品交换2. 发展:夏商周时期商业活动逐渐繁荣3. 市场形式:市场、市集、夜市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1. 市场调节:商业活动受市场供求关系调节2. 货币交易:商业活动以货币交易为主3. 区域性: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知识点三:中国古代商业的影响1. 促进经济繁荣:商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繁荣2. 加强地域交流:商业活动促进了地域间的交流和合作3. 文化传承:商业活动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第三章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知识点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1. 农学:农学著作如《农政全书》、《齐民要术》等2. 医学:中医药学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3. 天文学:历法、天文观测等4. 数学:算术、几何、代数等5. 工程技术:建筑、水利、冶金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1. 实用性:科学技术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2. 传承性:科学技术主要通过书籍传承3. 创新性:科学技术在长期发展中不断创新知识点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影响1. 推动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于生产、医疗等领域,推动社会发展2. 文化传承:科学技术的传承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3. 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第四章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原始社会时期出现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2. 发展:夏商周时期出现儒家、道家等学派3. 繁荣: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出现“百家争鸣”知识点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点1. 多元性:各种思想学说并存,互相竞争2. 传承性:思想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和发展3. 包容性: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1. 塑造民族性格: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2. 影响政治制度: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3. 促进文化繁荣:思想文化的繁荣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第五章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成就1. 诗歌:唐诗、宋词、元曲等2. 散文:儒家经典、史书、文学作品等3. 小说:明清小说等4. 艺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知识点二: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1. 抒情性: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强调抒情言志2. 寓意性:文学艺术作品富含寓意和哲理3. 地域性:文学艺术作品受地域文化影响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1. 丰富文化内涵:文学艺术作品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2. 传承历史文化:文学艺术作品传承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3. 审美教育:文学艺术作品对人们的审美教育和道德修养产生影响第六章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知识点一:古代世界的战争类型1. 城邦战争:古希腊城邦之间的战争2. 帝国征服: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3. 民族迁徙:日耳曼人、匈奴人的迁徙战争知识点二:古代世界的主要战争与征服1. 特洛伊战争:希腊城邦与特洛伊城的战争2.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战争3. 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帝国对欧洲、北非、中东的征服知识点三:古代世界战争与征服的影响1. 促进文明交流:战争与征服带动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和融合2. 疆域扩张:战争与征服使帝国疆域不断扩大3. 破坏与重建:战争带来破坏,但也催生新的政治、文化重建第七章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知识点一:古代世界的科学技术成就1. 古埃及:建筑设计、医学、数学等2. 古希腊:哲学、数学、物理学等3. 古印度:数学、天文学、医学等4. 古阿拉伯:数学、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点二:古代世界的思想文化成就1. 古埃及:宗教信仰、象形文字等2. 古希腊:哲学、戏剧、雕塑等3. 古印度:佛教、印度教、梵文等4. 古阿拉伯:伊斯兰教、阿拉伯数字等知识点三:古代世界科技与文化的影响1. 促进人类思维发展: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2. 传承与创新: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3. 对后世的影响:古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上是高一历史必修三的知识点梳理总结,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归纳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归纳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归纳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归纳第四单元是历史必修3中的“资本和劳动的矛盾”单元。

这一单元主要涉及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欧洲市场和工业化进程。

本文将对该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欧洲市场的形成19世纪初,欧洲市场开始形成。

这一时期,欧洲各国经济和政治都出现了较大的变革,这导致欧洲市场逐渐形成。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贸易壁垒的放宽。

欧洲各国开始逐渐放开了贸易壁垒,这促进了物品的自由流通和交换。

2.交通和通讯的改进。

铁路和蒸汽船的出现使交通和通讯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3.人口和城市化的增加。

19世纪初,欧洲的人口快速增加,这导致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成为了物品交换的中心。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矛盾随着欧洲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形成。

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生产关系不稳定。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导致了生产关系的不稳定,劳资矛盾不断加剧。

2.工人和雇主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和雇主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

3.卫生和安全问题。

工业生产的高度集中也导致了卫生和安全问题的出现,工人的工作条件非常差。

三、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工业化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欧洲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

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工业化使得人们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城市化进程加快。

2.贸易和流通形式的改变。

工业化还导致贸易和流通的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机器生成的产品数量大大增加。

3.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在工业化进程中,欧洲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阶层的分化也越来越明显。

四、最终结论本文对历史必修3第四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以下结论:欧洲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都导致了欧洲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革。

同时,这些事件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

因此,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对于我们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至关重要。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供大家学习参考!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基础解读】一、经典力学1、经典力学产生的背景:(1)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2)资产阶级迫切需要自然科学作为其理论武器。

2、伽利略的成就:(1)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他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牛顿的成就:(1)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

(2)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3)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二、相对论的创立1、相对论提出的历史背景:20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

2、相对论的主要内容:(1)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相对论。

(2)内容: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3)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1、1900年,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山了量子假说。

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2、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应。

3、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单元知识清单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单元知识清单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发展历程》一、易混易错点整理1. 的研究成就为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的真正开端;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2.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如何?(1)牛顿力学反映的是运动的客观规律,相对论反映的是运动的客观规律,它否定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深刻揭示了和的本质属性。

(2)相对论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概括在相对论之中,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

(3)总而言之,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

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下的一个特例。

牛顿力学是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

3. 和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它们在对物理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对人类的生活、思维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4.欧洲生物学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宗教神学的精神独裁,而是当时水平低。

宗教神学的是其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5.把生物进化作为科学进行探讨,并首次提出系统的进化学说的是19世纪初的。

6.进化论在殖民主义时代成为激励和奋发图强的理论武器,但它并不完全适用于的发展规律。

7.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不等于信息技术的产生,电子计算机的产生是诞生的基础。

互联网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

8.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的广泛应用,这是力学和力学发展的结果。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信的实现,这是现象的研究和经典电磁场理论取得重大突破的成果。

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一系列高新技术,如技术、技术、技术等,它们离不开20世纪的发展所奠定的基础。

二、重点难点精归纳(一)近代科技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的关系1.近现代科技的产生与发展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发展的结果。

(1)经济: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是近现代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

(2)政治:资产阶级的建立,为科技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欧洲先进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这些都推动了科技的创新与发展。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和第八单元知识结构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和第八单元知识结构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17th-20th)课程标准的内容:(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5)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前提条件:――社会发生根本转型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不断进步…物质基础政治条件: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保障…文化条件:思维范式改变:由亚里士多德――伽、牛顿实验科学范式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一)经典力学的形成和发展1 伽利略――经典力学的奠基者(意大利人)成就如下:A 创立科学研究方法:科学实验+数学B 重要发现: a落体定律 b 确定均速运动、匀加速运动 c 发明天文望远镜、著《关于两世界体系的对话》宣传“日心说”2 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牛顿(微积分+经典力学)A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内容: a 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 b 万有引力定律B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牛顿力学体系D意义:科学预见性的威力——(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经典力学体系建立,标志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二)现代物理学的进步(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A 1905年《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狭义相对论”E=mc2 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时间和空间则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发生“迟缩效应”和“钟慢效应”B 1916年完成“广义相对论”:空间和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

即时空会发生“空间折叠”和“时间隧道”C 意义: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

推动物理学思想的革命。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归纳整理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归纳整理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资料重点难点精归纳一、我国四大发明对中西方的不同作用(一)对中国1.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古典文化的保存,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指南针的发明早期有利于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后来成为进行迷信活动的工具。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武器的国家,后来火药却成为搞迷信,敬鬼神所使用的物品。

(二)对西方1.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欧洲人的远洋航行,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以新航路的开辟为开端人类历史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4.火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

【特别提醒】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作用大不相同,说明科技发挥何种效益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这对我们今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长期繁荣的原因及明清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一)特点1.科技内容:实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的方法,缺少科学实验。

3.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并使生产力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4.分布领域: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5.发展程度:在传统科技领域全面繁荣,多项成就领先世界。

(二)长期繁荣的原因1.根本保障: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及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2.政府重视:统治阶级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发展给与重视及相应支持。

3.技术交流:中国古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频繁,使古代科技在交流中进一步发展。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思想本单元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唐宋后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一、孔子与老子(一)孔子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2、学说: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3、历史地位: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2、学说:①哲学思想: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3、历史地位: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二)儒家:孟子和荀子1、孟子①孟子的思想A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②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2、荀子①荀子的思想: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A、被视作儒家异端B、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三)墨家1、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2、墨家思想:①兼爱②非攻③尚贤、尚同尚力、节用、节俭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②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四)道家1、庄子与道家2、庄子的思想:“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天命观)(五)法家1、韩非与《韩非子》2、韩非的思想: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①在当时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达尔文与进化论
1、达尔文进化论的产生——《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1)达尔文认为,生物既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进化而来的,它们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他提出,生物现存的物。这一原理,被后人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过程:
2、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应。
3、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4、意义:
(1)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效的科学理论之一。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2)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它们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3)瓦特还在蒸汽机上增加了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工业部门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3、意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城市形成。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历史]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复制链接]
dyd12
1万
主题
151
听众
1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8Rank: 18
签到天数: 1091天
[LV.10]一品大学士
帖子38999银币34495在线时间3490小时注册时间2011-5-17
版主超级人缘人气之星邮件订阅纪念章狮子座批改网勋章家有王子家有公主
(1)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他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牛顿的成就:
(1)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
(2)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3)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2、生物进化论创立的地位和意义:
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在教会和保守势力看来,这不仅是对神和宗教的极大亵渎,更是对人类尊严的莫大伤害。支持达尔文的人称他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回复支持(0)反对(0)举报
高考改变你的命运,我们改变你的高考
dyd12
1万
主题
151
版主超级人缘人气之星邮件订阅纪念章狮子座批改网勋章家有王子家有公主
收听TA发消息
2层沙发
发表于2011-8-29 17:06 |只看该作者
第12课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基础解读】
一、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产生
1、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产生的背景:
(1)在欧洲封建社会,基督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2)基督教宣扬,世界上的一切,包括光、日月星辰、天空、陆地、动植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
听众
1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8Rank: 18
签到天数: 1091天
[LV.10]一品大学士
帖子38999银币34495在线时间3490小时注册时间2011-5-17
版主超级人缘人气之星邮件订阅纪念章狮子座批改网勋章家有王子家有公主
收听TA发消息
3层藤椅
发表于2011-8-29 17:06 |只看该作者
(3)教会还指责那些敢于挑战神学说教的思想为“异端”,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打击了宗教神学。
2、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1)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研究陆续取得重大成果,细胞学说发展起来。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收听TA发消息
电梯直达跳转到指定楼层1层楼主
发表于2011-8-29 17:06 |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基础解读】
一、经典力学
1、经典力学产生的背景:
(1)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2)资产阶级迫切需要自然科学作为其理论武器。
2、伽利略的成就:
(3)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1900年,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山了量子假说。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基础解读】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历史背景:
(1)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
(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过程:
(1)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
(2)80年代,他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二、相对论的创立
1、相对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20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
2、相对论的主要内容:
(1)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相对论。
(2)内容: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顶0
踩踩0
分享到:
回复使用道具举报
高考改变你的命运,我们改变你的高考
dyd12
1万
主题
151
听众
1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8Rank: 18
签到天数: 1091天
[LV.10]一品大学士
帖子38999银币34495在线时间3490小时注册时间2011-5-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