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合集下载

苏教课标版《技术与设计一》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一节《模型》教学设计

苏教课标版《技术与设计一》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一节《模型》教学设计

模型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模型章节: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一节模型课时:共1课时作者:章亚钧(浙江省新昌中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模型的含义、种类。

(2)能懂得模型在产品研发、科学试验中的功能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讨论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对模型的功能和意义进行归纳和总结。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形成和保持制作模型的兴趣与热情。

(2)养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3)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认识模型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1.理解模型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功能和意义。

2.理解模型制作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模型。

三、教学难点对模型在产品研发和科学试验中的作用、功能和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教授、模型展示、任务驱动、小组讨论。

五、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本章从《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引出模型的应用功能。

以及模型在现代社会设计和生产中应用的重要性,它是构思分析和评估进行优化的一种方法。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小节:(1)模型及其功能;教材从给出模型和原型的功能开始,例举了“鸟巢的结构模型”、“神舟飞船”、“浑天仪”以及“‘神舟三号’飞船中的模拟人”等,以此分析得出了模型的两个功能,又案例分析了“大东方号”来加强说明模型的功能。

(2)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

教材强调了“模型是设计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

特别是要通过典型产品“柑橘榨汁机”的制作实例,由点到面,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设计制作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领悟设计制作的艰辛与乐趣。

也可以通过探讨生活中遇到过或听到过的模型来分析归类。

2. 设计理念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教学中尽可能减少讲授的方法。

结合本小节内容,由于一般学生接触到的都是展示模型,对它们的功能分析很难直接理解。

建议可以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讨论“‘神舟三号’飞船中的模拟人”、“大东方号”等例子来总结出模型的功能比较好。

苏教版通用技术高三第一轮技术与设计1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复习

苏教版通用技术高三第一轮技术与设计1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复习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一、模型1.模型及其功能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模型在设计的过程中,具有以下两个功能:①使设计对象_具体化_________。

②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设计复杂的产品,例:大东方号)2.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的作用:草模:产品造型设计的初期阶段,可以采用立体模型将设计构思简单地表示出来,供设计人员深入探讨时使用。

_ 概念模型:用于设计构思初步完成之后,在草模的基础上,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以及产品与人、环境的关系等,从整体上表现产品造型的整体概念。

_结构_模型:用于研究产品造型与结构的关系,清晰地表达产品的机构尺寸和连接方法,并用于进行结构强度试验等。

功能模型:主要用于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同时也用于分析检查设计对象各部分组件尺寸与机体的相互配合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用于试验。

展示模型:展示模型是在结构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真实材料,按照准确的尺寸,做成的与实际产品几乎一致的模型(样品)。

二、工艺1.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工艺是利用工具和设备对___半成品或原材料_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

工艺的种类:有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等。

工艺的作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影响产品的功能、强度、外观2.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金工工艺:包括划线、锯割、_锉削、钻孔、连接和表面处理,等等。

[划线]:就是在待加工的材料上用相应的工具划出加工部件的轮廓线或基准点或基准线。

一般步骤为:①_划出基准________②划尺寸线__③_划轮廓线_________④_冲眼。

工具一般有:划针、钢直尺、角尺、划规和样冲。

各类工具的操作要领详见P144[钻孔]:常用的钻头是麻花钻。

钻孔的操作步骤:①划线定位②装夹_工件_____③装夹__钻头____④钻孔。

安全操作警示:二要(操作时要集中注意力;要戴防护眼睛;)二不(不准带手套操作;不能用手直接扶持小工件、薄工件,以免造成伤害事故。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说课内容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说课内容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说课内容一、教材分析模型或原型制作是设计一般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设计图样的绘制》之后的一章。

在技术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是将构思或设计从图纸到实物的过程,它不是设计的最后一步,它是设计的中间环节,在模型或原型制作后,通过对模型的测试、评价及优化,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的方面,然后对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回到前面的设计过程,循环多次后,形成相对完美的设计。

本章分为三节分别为模型、工艺、制作模型,第一节模型主要以概念的理解为主,区别玩具模型与通用技术教学中模型两个概念,以模型在设计不同阶段的不同的作用为主要学习内容,它为以后制作模型奠定认识基础;第二节工艺以课标要求的金工、木工常见工具为学习对象,掌握常见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保养方法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它为模型制作打下动手基础;第三节制作模型以学生设计的作品入手,通过实际制作,巩固学生的动手技能,同时通过对模型测试、评价,寻找设计中的缺陷,提出改进设计方案,形成相对完美的设计。

从教材结构分析,本章在技术与设计1中应为关键一部分,学生经历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前面几个阶段后,是收获的时段;从教学设计看,学生从理论学习、动手设计、交流改进,到动手制作,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从狭义意义上是真正的技术课。

二、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对概念要求较少,要求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对操作要求较高,通过学习学会一种材料的1~2种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这就要求有一定量的实际操作课,通过工具使用和模型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能够列举生活中模型或原型的实例,知道模型或原型及其功能,理解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

2、能够结合生活中熟知的简单工艺,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见工艺的种类,了解金工常用工具和设备,学会金属材料的锯割、锉削和钻削等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

通用技术:第七章学案: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地质版必修1)

通用技术:第七章学案: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地质版必修1)

《技术与设计1》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知识梳理:一、:是在产品生产之前制作的与产品大小相同、使用功能一致的物体;可以是产品本身。

: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模型具有以下两个功能:①;②。

二、模型制作是技术设计中的一个环节,也是一种技术方法。

通过模型可以研究技术活动的规律和特征。

在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要求往往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常见如下:、、、、。

三、工艺是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

因目的和功能不同,工艺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等。

四、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工艺,常见的材料有、、、、等。

以金属加工和处理为例:金属材料的加工包括、、、、、等工艺;五、(1)划线:就是在待加工的材料上用相应的工具划出加工部件的轮廓线或基准点或基准线。

一般步骤为:①②③④;工具一般有:、、、和。

(2)锯割:就是将材料割断,人工据割的常用工具是;锯条的安装:应使齿尖朝着向前推的方向握法:握锯时右手握柄,左手扶弓起锯方法:起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工件远离自己的一端起锯,称为远起锯;另一种是从工件靠近操作者身体的一端起锯,称为近起锯。

起锯角度不超过15°,为使起锯的位置准确和平稳,起锯时可用左手大拇指挡住锯条的方法来定位。

操作要领:①站位和握据姿势要正确②③④;(3)锉削:为了使工件符合设计所要求的形状、尺寸和粗糙度,往往需要进行锉削,铣削和磨削。

其中锉削加工操作方便,使用广泛。

常用工具是锉刀,分扁锉、方锉、三角锉、半圆锉和圆锉。

操作要领:右手握锉柄,用力方向与锉的方向一致,左手握住锉头处。

锉的方向与工件成45°角,还要保持锉成水平状态(注:据割和锉削可以采用机械加工,常用的工具是和)(4)钻孔: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打孔的方法,常用的设备是,钻头是麻花钻。

钻孔的操作步骤:①②③④;钻孔时的二要二不:操作时要集中注意力;要戴防护眼睛;不准带手套操作;不能直接用手扶持小工件,薄工件。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1第七单元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三制作模型课件]必修1-7-3《制作模型》---竹蜻蜓课件

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1第七单元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三制作模型课件]必修1-7-3《制作模型》---竹蜻蜓课件
无论如何,中西方学者都普遍承认,竹蜻蜓的 确是中国的古老发明,后来才传到欧洲的。
竹蜻蜓是怎么 飞起来的?
飞机是怎样飞起来的?
飞机是怎样飞起来的?
伯努利原理:流体的压强与它的流速有关,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反之亦然。
自制竹蜻蜓的外观
自制竹蜻蜓的设计草图
刻度尺画线定位,钢锯切割,台钳夹 持固定,锉刀锉削修型
竹 蜻 蜓
竹蜻蜓的身世之迷
许多国外的著作指出,中国东晋的 道家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大 约成书于公元320年)中最早提出 了直升机的原理。李约瑟等人据此 推断是葛洪最早发明了竹蜻蜓。
但另一种保守的估 计是中国在14世纪 左右出现了竹蜻蜓, 因为在一幅画于 1460年的欧洲油 画中,小耶稣在圣 母怀里拿着一个当 时叫做“中国陀螺” (Chinese top) 热身操作

通用技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期末考点归纳

通用技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期末考点归纳

通用技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期末考点归纳1. 简介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是通用技术这门课程的重要考点之一。

通过制作模型或原型,能够更直观地展示产品的外观和结构,并测试其功能性。

本文将对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考试。

2. 模型和原型的定义及区别在开始讨论制作模型和原型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它们的定义及区别。

•模型:模型是根据实际对象或系统的特点,按比例、形状和结构等方面进行简化和表达的物体或系统样品。

•原型:原型是根据产品设计理念和功能需求,通过工艺方法快速制作出来的具备基本功能的样品。

从定义上看,模型更强调对实际对象或系统的简化和表达,而原型更强调对产品设计理念和功能需求的实现。

3.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方法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3.1. 传统手工制作传统手工制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制作方法,它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需要制作的模型或原型的设计思路和要求。

2.准备材料,如纸张、泥土、木材等。

3.使用工具,如剪刀、刀具、胶水等,进行剪裁、粘合、塑形等操作。

4.逐步完成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注意细节的处理和精致度的要求。

5.完成后进行检查和修正,确保模型或原型符合预期。

3.2. 数字化设计与制作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设计与制作成为模型或原型制作的新趋势。

数字化制作主要包括以下方式:1.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使用CAD软件进行产品的三维建模和设计。

2.3D打印:根据CAD模型进行3D打印,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模型。

C加工:利用CNC机床进行数控加工,根据CAD模型进行切割、雕刻等操作。

数字化设计与制作具有高效、精准的特点,能够快速制作出复杂的模型或原型。

4. 模型或原型的应用领域模型或原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示例:•工业设计:制作产品的外观模型或功能原型,用于展示设计理念和功能性测试。

•建筑设计:制作建筑模型,用于展示建筑物的结构和外观,辅助设计和宣传推广。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二节工艺教案 苏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二节工艺教案 苏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二节工艺教案苏教版必修1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工艺章节: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二节工艺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2)培养学生对工艺选择能力,以及学会正确、安全使用划线和锯割的工具或设备。

(3)领会加工产品、合理选择工艺是实现设计目标的保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边学边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2)每位同学均能正确进行划线、锯割基本操作。

(3)每位同学能够完成预定工件的操作。

(4)亲历一种或几种工艺过程,学习一个或几个工种专用工具的使用;系统考虑整个制作过程,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见性的处理;依据设计方案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和组装流程;小组成员依据设计方案合理分工协作。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对工艺有科学的认识。

(2)对实践操作有良好的兴趣和积极性。

(3)更加热爱企业工人的劳动成果。

(4)熟悉从事技术活动必须具备的品质,能够安全而又负责任地参加技术活动;体验技术问题解决过程的艰辛与曲折,合作交流解决技术难题;感受解决技术难题和获得劳动成果所带来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1.正确掌握金工的划线、锯割的基本操作。

2.能合理选择工艺及加工流程。

三、教学难点工艺的理解,金工的划线、锯割正确操作要领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老师讲解、实践操作、任务探究。

五、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本节“工艺”教学分两条主线,一是工艺理论教学作为第一课时,二是工艺实验教学作为第二课。

第一课时教学“认识工艺”理论教学,它是将模型制作成产品过程的加工程序、方法、技巧,体现了生产活动中的技术,它是连接本章前、后两节必不可少的实现模型制作的环节,也是将材料转换成设计产品的过程,只要具备了一定的工艺方法,技术才能实现其有目的的活动。

2. 设计理念教材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工艺,通过“小试验”让学生体会、归纳操作工艺,使学生有了亲身体验,理解工艺方法,又通过案例分析“桶的制作质量与工艺”理解一个产品制作有许多种加工工艺,每一种工艺都是产品质量的保证。

通用技术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学案

通用技术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学案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知识梳理]一、原型:原型是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产品功能的形体,它广泛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中,有时原型就是最终产品。

二、模型: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三、模型在设计中必须具备的二个功能:1、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2、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四、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1、草模的作用2、概念模型的作用3、结构模型的作用4、功能模型的作用5、展示模型的作用五、工艺:工艺的定义是什么?答:常见工艺: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表面加工工艺等。

六、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划线、锯割、锉削、钻孔、连接、表面处理等工序。

金属加工中常用的划线工具:1 、2 、3 、4 、5 。

这些金属加工工具各自的用途是什么?1.2.3.4.5.1、划线:划出轮廓线或基准点和基准线步骤:(1)(2)(3)(4)2、锯割:金属材料通常以锯割的方式进行割断,手锯是人工锯割常用的工具。

操作要领:(1)(2)(3)(4)3、锉削锉削操作要领:(1)(2)4、钻孔: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打孔的方法。

步骤:(1)(2)(3)(4)5、连接:通过固定和半固定连接方法可以使金属件之间连接起来。

6、表面处理目的:方法:、、七、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1、选择合适材料。

2、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

3、按设计图样划线。

4、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

5、装配。

6、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

7、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色彩进行评价;对产品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测和试验。

8、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样品)。

[检测练习]1、目的用于供给设计人员对立品的设计进行深入探讨时使用的模型是()A、概念模型B、草模型C、功能模型D、结构模型2、金属材料划线的一般步骤为①冲眼②划尺寸线③划轮廓线④划出基准()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3、以下不属于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的是()A、刨削B、划线C、锯割D、切削4、小强家的本质书桌桌面已经严重掉漆,而且有很多地方坑洼不平,他决定对桌面进行简单的维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二三
②钻孔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要领如下表。
步 骤 操作要领
工具
a.划线 定位
用样冲在工件上冲中心眼
划针、钢直尺、铁 锤、样冲
b.装夹 工件
夹紧夹正工件,夹紧力要适当,防止工 件变形
平口钳或手钳
c.装夹 选择合适的钻头,将其正直地装夹在 钻头 钻头夹上
钻头、台钻
d.钻孔
扳动手柄,对准冲眼,先试钻,位置正确 后,再启动台钻,加压进给
一二三
二、工艺 考点1 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工艺是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 成为产品的方法。 (1)工艺的种类:有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表面处理工 艺等。 (2)工艺的作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影响产品的功能、 强度、外观。
一二三
考点2 金工、木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 (1)金属加工常用划线工具如下表。
台钻、冷却液(必要 时)
一二三
(2)螺纹制作及应用。 螺纹有内螺纹和外螺纹之分,螺纹较多地应用于金属件的连接之 中,如利用螺栓的外螺纹和螺母内螺纹的配合,可将两个零件紧密 地连接在一起。 ①在工件上制作内螺纹称为攻丝。攻丝的工具是丝锥和丝锥扳 手。
一二三
②在工件上制作外螺纹称为套丝。套丝使用的工具是板牙和板 牙扳手。
必考+加试
c
一二三
一、模型 考点 模型及其功能 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 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模型在设计的过程中,具有以下两个功能:①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②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设计复杂的产品,例:大东方号)。 根据设计要求,可先后制作草模、概念模型、结构模型、功能模 型、展示模型。
一二三
(2)锉削。 为使工件符合设计要求的形状、尺寸和粗糙度,往往需要进行锉 削加工。 锉削是切削的一种,其加工操作简单,应用较为广泛。锉削使用的 工具是锉刀。锉削有两种方法,如图所示的推锉法和直锉法。
一二三
锉削操作要领: ①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 ②推锉过程中,左手施压要由大变小,右手施压要由小变大,使锉 刀平稳不摆动。
齿必须朝前而钢丝锯的锯齿必须朝向自己。
一二三
(3)木材的电动锯割,一般采用曲线锯、圆锯机等设备,如图所示。 锯割时,必须注意对着加工尺寸线,及时调整。
一二三
三、制作模型 考点1 工艺的选择 材料世界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木质材料、金属材料、塑料材料、 电子材料、纸质材料等都是常见的材料。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要 求有着不同的加工工艺:金属割断——锯割、金属穿孔——钻孔、 金属螺纹——攻丝套丝等;木工加工工艺:刨削、凿等。 (1)钻孔与应用。 ①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打孔称为钻孔,通常用来加工内螺纹或者 作为螺栓通孔。常用的钻孔设备是台钻,常用的钻头是麻花钻。
一二三
考点4 木材的锯割加工方法
(1)木材的锯割,首先要画线,一般用木工铅笔和木工角尺,一般先
画出基准线,再画出轮廓线和加工尺寸线。
(2)木材的手工锯割,一般采用板锯锯割、框锯锯割和钢丝锯锯割,
如图所示,沿着画好的加工尺寸线锯割,刚开始要用大拇指的指甲
做引导,正常锯割时要有节奏,尽量使
2 3
的锯齿参与锯割。框锯的锯
(3)金属件的连接。 金属件用什么连接方法由连接件的材料和使用场合决定,如下表。
连接方法 图 示
应用范围
铆接 焊接
金属框架的连接;不 易焊接的铝板连接
电路板上的电子元 器件;连接承受强度 大的金属件
螺栓螺母
金属件之间可拆卸 的连接
一二三
连接方法 图 示
应用范围
紧定螺钉
固定轮子或轴;室内 装潢的零件的连接
图示
名称 用 途
操作要点
划针 划出直线划痕
划线时,划针要紧 贴导向工具,尽量 一次完成
钢直 尺、 角尺
划直线的导向工具, 量取工具。角尺可用 于检查锉削平面的 垂直度
使用时角尺要紧 贴工件的一个基 准面
一二三
图示
名称 用 途
操作要点
划规
划出圆或弧的线痕
划线时保持中心 不发生滑移
样冲
用于在钻孔中心处 冲出冲眼,防止钻孔 中心滑移
冲眼时冲尖对准 划线的交点,铁锤 敲击时要扶正样 冲
一二三
(2)金属加工常用的工具如下表。
图示
名称 用 途
手锯
又名钢锯,用于分隔金属材料、硬塑料 等
锉刀
使工件符合设计师所要求的形状、尺 寸和粗糙度
台钻
用于在实体材料上打孔,常用钻头为 麻花钻
台虎钳 用于夹持工件
一二三
(3)木工加工常用的工具如下表。
图示
名称 用 途
凿子 用于加工木构件,打榫眼的
木工锉
用于抛光清理工件表面,提高工 件的表面光洁度
羊角锤 钉钉子,拔钉子
框锯 用于锯割木材
一二三
考点3 金属材料的划线、锯割、锉削、钻孔加工方法 (1)锯割。 ①钢锯的锯齿应朝前,锯条要松紧适宜。一般材料越硬越薄,选 择的锯条锯齿越细。 ②将工件夹紧于台虎钳左侧,使锯割线距台虎钳左边约2 处。锯 割线应为铅垂线。 ③起锯要领:一般从工件远离自己的一端起锯,用拇指挡住锯条, 使它正确地锯在所需的位置,起锯角小于或等于15°,轻轻推拉手 锯。 ④锯条陷入工件2~3 时进入正常锯割,左手握于钢锯前端,锯程要 长,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推拉要有节奏。 ⑤快锯断时,用左手接住工件并轻轻锯割直至锯断。元宝螺钉 粘接零件的拧;经常需 要拆装的零件的连 接
金属材料和其他材 料的连接;有间隙的 金属件之间的连接; 修补金属件的破损
(4)金属表面处理。 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有表面刷光、喷涂油漆和镀层。
一二三
考点2 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一二三
典例1(2017·4浙江选考)将大小合适的钢板加工成如图所示的零 件,下列工具中,组合正确并且用到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加工工具的选用,这里不需要套丝,所以不需要板 牙和板牙扳手的组合本来就是错的的板锯是用来锯割木材的是样 冲和铁锤是用来冲眼的,因为这是钢材,钻孔之前需要冲眼定位。
答案
典例2小明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用木板制作如图所示的房屋模型, 选择了下列工具,其中不合理的是( )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考试属性
模型 模型及其功能
必考 a
工艺
(1)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2)金工、木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 (3)金属材料的划线、锯割、锉削、钻孔加工
a a c
方法
c
(4)木材的锯割加工方法
必考+加试
制作模型
(1)工艺的选择 (2)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