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动画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2014年中国动画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2014年中国动画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2014年中国动画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李晓珊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2014年中国动画电影行业发展状况,对近年来的整体票房收入进行了纵向对比。文章重点通过2014年度国产动画的投融资情况、海外市场拓展状况、选题、排片档期、新媒体文化对动画影坛的冲击等方面,深度剖析了当前国产动画电影行业现状、取得成绩、以及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拓宽盈利渠道、丰富影片类型、吸引成年观众、打造全产业链、支持艺术动画电影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产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动画电影票房动画产业市场

一、2014年中国动画电影市场概况

2014年,在全球电影增长停滞和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电影却在以令世界震惊的速度快速增长。全年中国电影总票房47亿美元,增长率36%。其中,动画电影票房尤为令人瞩目,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增速明显,中国动画电影产业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全年共上映进口动画电影17部,票房近19亿元﹔国产动画电影34部,总票房超过11亿,比2013年的逾6.6亿票房将近翻番。为此,媒体著文称2014年是国产动画电影的“最强年”、国产动画电影正在跨进高速发展的“快车道”1。

2014年年初,《熊出没》大电影拿下2.47亿票房,拉开全年国产动漫电影井喷的大幕。其他影片虽然在票房上无法与之匹敌,但整体水平远远好过往年同期。全年共计7部国产动画电影票房超过5000万,创下历史最佳战绩。从资本参与来看,2014年国产动画开始吸引电影公司的资金注入;从制片方来看,央视动画公司首度试水大银幕,携《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走入电影院;从市场口碑来看,许多观众在看完诸如《龙之谷:破晓奇兵》等影片后惊叹国产动画艺术水准的提高;从观众参与度来看,许多影片如《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在青少年观众群中引起热议,甚至为了角色在网络论坛互相争论……上述现象均意味着国产动画电影迎来了发展迅猛的新时代。

就票房成绩而言,2014年确乎是国产动画电影飞速进步的里程碑式的一年。十年前的2004年,仅有4部国产动画电影登上大银幕,票房更是无法与进口动画电影相提并论。经过10年的积累与发展,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终于在2014年突破10亿大关,确乎振奋人心。尤其是2013年至2014年这一年来的票房涨幅更是令人看到了国产动画电影市场的光辉前景。2012年,全国生产放映动画电影33部,票房4.7亿元,2013年,尽管放映片数降至26部,但是票房却上升到逾6.6亿元,放映场次达到265.8万场,同比增长53%,观众6.1亿人次,同比增长38.4%。而2014年仅第一季度票房就超过了2011年全年的动画电影票房。仅暑期档上映的8部国产动画电影就拿到了3.8亿元票房,同比增长80%2。截止2014年10月15日,28部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累计票房已达10.6亿多元,远远超过2013年全年的票房产出,其中票房超过5000万的国产动画电影有7部3,比起2013年的4部国产动画电影5000万票房的成绩超越几近一倍。

1参见人民网三亚频道2014年12月30日电:盘点2014动画电影《熊出没》入围"奥斯卡"

2以上数据来自2014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全年30部国产动画电影11亿票房:还得加把劲

3以上数据来自2014年12月11日杭州日报:2014年国产动画电影大盘点

下图为近5年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总数比较,可以直观地看出2014年票房“一飞冲天”的增长幅度。

图1 近5年我国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总额比较

比起总票房的涨幅,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动画电影近年来的公映数与票房数整体的对比。事实上,国产动画公映总数近年来的变化并不大,甚至还曾在短期内出现过回落的态势。相近的影片数量却换来了10倍的票房增长——这足以说明国产动画在近几年正经历着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以及国产动画观众群体的稳固化程度正在不断加强。此外,通过对比备案数,可以看到,2013-2014这两年动画电影投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度,2013年备案数达到百部,2014年更是高达124部。

图2 近5年我国国产动画电影备案数与公映数比较

考虑到动画影片的制作周期通常是真人实拍片的1.5——3倍左右,通过比较备案数与公映数,还可以看出,国产动画影片的创作周期有所增长,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国产动画电影正在向追求质量的道路上靠拢、迈进。即便考虑到创作流产因素,在如此高涨的备案数背景之下,也可以预见,近两年积累的动画影片仍会为未来1——2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奉上更多作品。

2014年的国产动画电影中,《熊出没之夺宝奇兵》拔得头筹,收获高达2.47亿元的票

房,刷新了之前《喜羊羊》系列大电影创下的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该片是《熊出没》电视动画系列片第一部贺岁电影,由深圳华强、优扬传媒、乐视影业、卡通先生、珠江影业、航美传媒等联合出品,也是国内首部真3D动画大电影。影片沿袭了电视动画系列片的特征,并就一直以来外界诟病的种种负面元素做出积极调整改变,无论从制作效果抑或剧情均具备了一部“全家欢”电影的要素,取得如此票房佳绩绝非偶然。另一部值得注意的影片是年末上映的《十万个冷笑话》。《十万个冷笑话》的电影版在2014年最后一天登陆国内院线,成为首部“跨年”国产动画电影。作为一部跨年影片,其票房成绩未列入本文2014年度票房榜,但其票房战绩却是非常惊人,开画一天半后便实现盈利。截至2015年1月10日,《十万个冷笑话》电影版的票房正式突破1亿元,达1.03亿。成为继《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之后,第三部过亿的国产动画影片。此外,综观2014年票房超过2000万的国产动画电影,可以看到,在2000万与4000万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分水岭,其中甚至根本没有3000万票房影片出现。这种现象表明,国产动画电影正在逐步划分层级,从过去的“一枝独秀、整体低迷”过渡到“不同水准、不同品牌、不同票房”,显示出投入产出良性循环、市场回报积极的利好倾向。

表1 2014年票房过2千万国产动画排行榜(单位:万元)

与进口动画电影相比,国产动画影片的公映数量已明显超越;在票房总量上却仍然存在

差距。2014年全年共上映进口动画电影19部,票房19亿元;对比34部国产动画累计的11亿元票房,平均票房数仅为进口动画的三分之一。不过也应当看到,在全年度票房排名前10的动画电影中,国产动画影片已经占据4部,收获了相当不错的票房和口碑。

图3 2014年全年票房排名前10部动画影片

2014年,国产动画电影在放映时间上依然延续着前几年的“扎堆档期”现象。尤其与进口动画相比,国产动画挤占档期的现象尤其显得严重。优质档期带来的优越性的确存在,如可以降低宣传费用、保证票房基数等;但其带来的弊端也很明显——首先,集中上映势必会分散票房收入;其次,为了追赶某个档期,导致影片制作与发行不能按照既定的节奏进行,给制作、宣传和发行工作都带来了诸多困扰。扎堆档期的问题已经存在多年,成为国产动画电影发行的通病却未见改善,也暴露出国产动画电影仍然处在“创品牌”、“求口碑”的初级发展阶段。

图4 2014年黄金档期上映国产动画与进口动画数量对比图中可以看出,暑期档和“六一”档是国产动画片集中抢占档期的时刻,相较之下,进口动画片的分配则比较平均,甚至还有并非在黄金档期上映的影片,也收获了上佳票房业绩,如《马达加斯加的企鹅》、《里约大冒险》等。由此可见,档期固然会为票房带来一定的保证,但并不是最根本的制胜因素。

二、2014年国产动画电影制片状况分析

1.国产动画投融资呈现标志性飞跃发展

2014年国产动画电影之所以能够步入“快车道”,与始于2013年动画电影的投资热情分不开。随着国家的各种政策引导和鼓励动画电影,全年参与动画电影投资制作及出品发行的国内企业和机构近百家,投资方呈现出更为多样的态势。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民营电影企业开始着力投资动画领域,这无疑表明了我国国产电影产业日趋成熟完善的发展态势,也预示着动画电影市场正在被专业领域人士看好。

其中动作最大的当属光线传媒。这家于2012年凭借《泰囧》一举成为行业翘楚的民营电影公司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向动画领域进军。成为国内第一家专门成立动画部的民营影视公司。不仅如此,2014年6月16日,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2.084亿收购广州蓝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项目完成后将持有蓝狐文化50.8%股权。成立于2007年的蓝弧文化自身已经是成熟的动画制作公司,拥有包括“Q版果冻”、“猪猪侠”在内的多个成熟影视动画角色,累计产量超过35000分钟。进行了此次融资增资后,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向外界透露了他的野心:公司未来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要将光线打造成“动画片投资发行方面最大的公司”——王长田认为,将来中国会出现30亿票房的国产片,也会出现10亿票房以上的动画片。

成立动画部,与收购动画公司股权,光线传媒连续的这两项举动,对国产动画发展可谓是一个里程碑式事件。之前,国产动画的投资方尽管也有各种大牌文化公司、或来自国有资本的融资举动,但无论从规模抑或出发点来说,都无法与此次收购相提并论。首先,光线传媒在国内影视业界已是领军企业之一,作为一家成熟的影视企业,能够对动画电影抱持良好的愿景,充分表明国产动画电影已从旧有的“低幼类”、“美术片”的独立业态向着大电影、大制作靠拢,这种发展轨迹,与好莱坞影视产业业态接近;其次,光线传媒的投资融资出发点,是充分看好了国产动画电影市场所做的举措,与之前部分企业或机构本着“宣传”出发投资制作某部动画的行为有着本质不同,揭示出民营资本对国产动画电影市场的充足信心。此外,电影公司对动画制作的介入,将会对动画影片的质量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得动画电影主题、视听语言等多个方面接近大电影,趋于成熟。

2014年,不仅可以看到国产动画公司吸引到了投资,还可以看到其作为投资方出现在海外市场。制作出品了《巴啦啦小魔仙》的奥飞动漫原本就有一定的海外市场基础,2014年,该公司敲开了好莱坞的大门——宣布与好莱坞的新摄政娱乐公司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对该公司制作的三部好莱坞大片,进行总额不超过6000万美元的投资。在具体的股权操作上,奥飞动漫子公司奥飞香港以999.9999万美元向美国451集团认购新增发股份,将持有后者19.9996%的股权,获得一个董事会席位,并享有其相关影片在大中华区的发行权以及形象版权的商品化权益。此外,奥飞动漫旗下的奥迪玩具正计划开设其首家北美分公司,预计于2015年成立。

在中国动画产业历程中,这同样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标明了优质的国产动画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资金实力,能够主动扩大产业范围,脱离了低姿态、求生存的初级发展阶段。这当然与奥飞自身的发展分不开——该公司于2014年8月21日晚间披露,公司201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23亿元,同比增长55.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89.06%。

2.海外发行市场拓宽

海外市场,也成为2014年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关键词”。尽管多数动画企业尚无奥飞公司的实力,能够主动出击投资海外市场,但主动占领海外发行市场,已成为国产动画在发行渠道的一条默认途径。

《熊出没》自电视动画系列片起,就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李小虹表示:“我们从一开始就已经瞄准了国外市场,所以我们有来自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的专业配音演员。可能有一些动漫企业会把片子拿到国外去做配音,但是我们是自己拥有一支十几人的团队,专门来做配音。他们不单单是配音,还需要把中文的台词,根据国外的生活习惯、观影习惯、思考方式做一些调整,使动画片语言更符合外国人的表达方式。所以这个动画片在最开始的制作就是一个中英双语制作,走国际化路线,而且它不仅能做到配音的原汁原味,台词设计也接近欧美表达习惯,所以会比较容易进入海外的播出渠道。”此外,该公司致力于参加海外专业展会,推广品牌形象。目前,《熊出没》电视动画剧集已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进入迪斯尼儿童频道,在俄罗斯的Karusel、伊朗的IRIB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播出。

由于有这样的海外市场基础,《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的海外发行之路可谓更加畅通无阻。该片于2014年11月在韩国市场首先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冲入排行榜第六位。

此外,在2014年,部分国产动画片开始引进国外人才充实创作队伍,也因此铺垫了海外版权的销售渠道。《龙之谷》即是一例。尽管最后的票房只有不到6000万,并不如人意,但该片投资人之一刘志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这个片子你不能只用它的票房来衡量成败,国内我们虽然只卖了5000多万,但国外我们卖了3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版权,就是说中国的动画也开始走出了,这个意义才重大。”

3.与市场接轨,借力热点制作影片

与前些年想当然地制作影片、关起门来独自创作的动画制作态势相比,近年来动画公司在选材、创作上的思路更加体现出与市场接轨的良性态势。这一点在2014年尤为明显。有三部国产动画电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潜艇总动员4》)都瞄准了同一个社会热点——亲情的回归,作为编剧主线。动画影片本来就追求“合家欢”属性,表现亲情本是常态题材,但在国产动画多年来偏重童话叙事的背景之下看,这个面向现实主义的路线改变,还是值得特别关注。

2013年起,从“爸爸去哪儿”到“爸爸回来了”等亲子类真人秀的热播,反映出了富裕起来的中国家庭开始真正反思幸福的本质和家庭的本质。2014年度第一个借鉴此热点的国产动画就是大赢家《熊出没》。在这部《夺宝熊兵》中,一个新的角色嘟嘟的加入,使其与同名电视剧集拉开了距离。一向以反派形象示人的光头强也化身温柔奶爸,为嘟嘟做饭、逗乐,几乎成为一部动画版《爸爸去哪儿》。观众表示,相比《熊出没》的电视剧集,电影版则显得更加“纯净”,电视版中的不雅用语、暴力镜头等饱受诟病的环节,在电影中都做了相应的“温和化”处理。

2014年央视动画大银幕首秀《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更是理所当然地在父子亲情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事实上,无论是1995年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还是2013年的《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无不是就围绕着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的日常生活展开,这部动画系列片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就是观众在剧中看到了“自己”。无论大观众——家长,还是小观众——孩子,都对这个再平凡不过的家庭感到亲切;这部剧让他们或欢笑,或流泪

的投入,都是因为剧中体现出的最普通却也最珍贵的亲情。长大成人的观众迄今对老版中小头爸爸牵着大头儿子的手溜冰、与儿子共同住在纸箱改造的房子里等情节念念不忘;新一代的小观众则为睡前的五个吻、机器人爸爸等剧集深深吸引,感动落泪。这也是多年来这一电视动画系列片受到好评的原因。电影版《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在创作之初也曾就走童话路线还是现实路线左右摇摆,最终选择继续现实主义。尽管最终票房成绩不甚理想,但不失为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现实主义题材的一次试水。

4.品牌优势凸显,续集电影仍有后劲

综观2014年国产动画电影,续集电影占据七成以上,仍然是制片的主流。相较于真人实拍电影,动画电影的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已有角色和品牌显然更受欢迎。而且动画电影不能像实拍片那样邀请明星加盟出演,只能在配音上做文章,真正银幕上出现的还是动画角色,陌生角色的吸引力自然不如熟悉的角色更大。因此,对于动画影片制作来说,品牌效应、角色的明星效应要比实拍电影更为重要。

目前,国产动画品牌的影响力已初步形成。从《喜羊羊》到《熊出没》,已经描画出“电视系列片—明星角色—剧场版”的清晰品牌形成路线,也是目前最适合民营动画企业的发展路线。成熟的品牌意味着市场培育已经较为完善,省去了许多前期造势的必要。而且成熟的动画品牌中,角色设定、角色关系、冲突类型等都已是“熟饭”,稍加佐料,即可奉上一道不会太差的佳肴。

续集电影也是好莱坞动画影片常用的制片手法,投资风险小,回报有望。可以预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产动画影坛依然是续集电影占据主流的趋势,品牌优势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5.新媒体文化与运作方式开始对动画电影产生冲击和影响

作为本世纪最重要、影响最大的科技成果,移动互联网为各行各业均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诞生于移动互联平台的新媒体文化同样影响着影视行业。随着我国三网融合脚步的加快,意味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也会进一步加强。新媒体势必将成为传统媒体绕不开的开发领域、必备的传播平台、崭新的盈利渠道。对于影视动画产业而言,在新媒体领域的开发与设计也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新趋势和新机遇。二者的相互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日益加强。

近年来,新媒体文化已经为影视制作带来了不少的冲击和影响。各种网络语言、段子手笑话、在新媒体平台发酵的事件……许多均成为影视剧对白乃至剧情的发源。同时带来冲击的还有新媒体的运作方式——利用社交网络、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其效果甚至超过了传统媒介宣传方式。2014年,这种影响终于也出现在国产动画领域。

2014年,一部标志性的国产动画影片《十万个冷笑话》成为年末贺岁档异军突起的一匹黑马。之前,新媒体对动画产业也有一定影响,但均为几步短片或系列片带来的小范围好评,未能形成对整个产业的冲击。此次《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则形成了较大范围和力度的影响,势必成为国产动画电影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样本事件。该片在登上大银幕之前,该片的漫画原作、网络短剧已经在社交网络平台爆红,杂糅了网络文化特有的反讽、反英雄、后现代叙事特征,用“恶搞”、“吐槽”的风格颠覆经典角色。《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延续了漫画和网络剧的特征,是一部典型的脱胎于互联网、有明显“二次元”特点、面向全年龄段的动画电影作品,在2014年最后一天开播,一周票房过亿,令人咋舌。

同时,该片充分利用社交网络作为宣传平台,还尝试了植入广告等盈利模式,成为低

成本换高收益的成功范例。从网剧到电影,《十万个冷笑话》的上映标志着网络文化向大银幕的进军已经开始。2015年,该片的影响力继续发酵,势必将会促使新媒体与国产动画产业的融合加剧。

三、2014年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问题

总体来看,2014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呈现出的是令人欣喜的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也蕴含了诸多困局,其中一些问题业已存在经年,且改善力度不大。

1.主题与类型单一,缺乏机制激发好剧本、好选题脱颖而出

2014年,尽管国产动画取得了飞跃发展,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也开始收获回报,但综观全年国产动画电影题材,却能看出主题模式单一、趋同的问题。探险、冒险题材仍是创作的主流,尤其是各种续集电影,只是简单地将电视系列片或之前影片的冲突加以重复使用,创新不足。情节的处理或有翻新和亮点,但欠缺深层次设计,叙事结构简单。主题的挖掘也只局限在“勇敢”、“团结”等陈词滥调之中,挖掘不深,格局不大。

相较之下,《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倒是在系列片原有的剧情和角色关系上做出了较大突破。主创敢于正视电视动画系列片存在的问题,积极与观众展开互动。通过点映、预售、提前观影等活动打造国内首支“父母审片会”,旨在化解系列片“低俗粗暴”的不良口碑。从最终的效果看,加入的新角色、改造的情节、道具等的确缓冲了原有的冲突环节,增加了温情成分,也使得剧情设计更为复杂多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熊出没》一直以来的影片类型,加深了主题内核。《熊出没》此次的改编可以作为范例,供更多的国产动画电影参照。

若与国外动画大片相比,国产动画在主题和创意上的短板就愈显突出。如2014年华纳兄弟出品发行的《乐高大电影》,将各路英雄角色“大杂烩”,看上去好像似曾相识,但一切都是与众不同的全新体验,整部电影到处都是聪明的笑点和彩蛋,在故事结构上也超越了传统的叙事模式,低龄观众可以看热闹,成年人则可以看出其中的反讽、政治因素和对社会热点的反思。当然,不能要求所有的合家欢电影都能够做到如此“老少咸宜”,但借助此片反观我国国产动画电影创意模式,还是显得简单了许多。最根本的原因是多年来固有的“为少儿创作”的思维仍然是保险路径,缺乏遴选机制,激发有深度和内涵的好剧本、好选题脱颖而出。

2.全媒体发展路径仍不清晰,动画大产业链形成尚待时日

尽管2014年,新媒体平台对国产动画影坛已经开始产生相互作用,但从整体看来,动画产业的全媒体发展路径仍然不甚清晰,包括如何在成功的动画作品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与设计新媒体产品、动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如何带入新媒体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中,保持整体性与一致性、影视动画相关的新媒体产品在外延设计上的可能性,例如针对智能移动设备与实体周边产品的结合开发设计的方法等;都还没有国产动画电影在此方面做出尝试。影视动画作品与相关的新媒体产品在创作中的接轨问题,包括政策法规、市场、受众、创作团队的多个方面的融合与接轨方式,都还处于蒙昧阶段。

全媒体发展,意味着将影视动画放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普及下的新的时代语境进行总体的开发与设计考量,引入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改变传统动画开发、宣传、推广、以及衍生产品开发的旧有形式,上升到对剧情、美术风格、角色设定等全方位立体式的融合式开

发设计,对于国产动画产业是一大挑战,但也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十万个冷笑话》可以视作网络动画对动画大银幕的逆袭,但国产动画的全媒体之路必须要有动画企业的主动参与、大胆尝试才能够有所突破,乃至全面铺开。类似迪斯尼在移动市场的积极参与,已经取得了成功,完全可以作为借鉴,在游戏平台、社交网络平台将国产动画品牌进行多次运营,获得多方收益。

3.衍生品开发与版权保护积重难返,有待破冰

国产动画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已经是呼吁多年未见改善的环节。一部成功动画电影的衍生产品带来的收益能够媲美票房收入,且赢利战线更长。例如《冰雪奇缘》,在全球获得12.7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后,衍生产品使其影响进一步发酵,迪斯尼2014年年末官方发布消息称,动画中的姐妹花安娜和艾莎的同款裙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仅在美国一地就售出了300万条。每条裙子按照149.95美元折算,意味着仅裙子一项迪斯尼就获得了约4.5亿美元的惊人收入!即使时隔一年,动画片仍然具有如此强大的魔力,全仰赖衍生产品开发到位——除过上述服饰,迪士尼还发布了16款全新的冰雪奇缘主题食品以及医疗保健品,包括新鲜的水果和葡萄,果汁,酸奶,甚至创可贴、牙线……可谓包罗万象——这还不包括迪斯尼乐园中新建的“冰雪奇缘”场景收入。

反观国内衍生产品市场,仍然处在版权保护力度不足的戕害之中,可谓积重难返。即便像《熊出没》这样已经积累多年观众缘的动画片,衍生品商品依然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2005年开始,我国迎来了1949年以来的第四波婴儿潮。2007年“金猪”宝宝、2008年“奥运宝宝”带来了新的人口出生高峰,随之而来的几年间,新生儿人口一直居高不下,并在2012年——我国的“龙年”达到新的高峰。据《我国人口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3000万婴儿出生,目前城市中0~3岁的婴幼儿人数已达1090万。另据一项关于城市早教类消费的调查显示,早教类消费在家庭总支出占比超过33%,全国0~12岁的孩子每月消费总额超过35亿元。事实上,这个比例仍有所保守,因为统计数字中并未完全包含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双方为孩子消费的支出。在这样的市场规模之下,动画影片的衍生品版权不能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动画企业也没有动力开发多品种、高质量的衍生品,只能任由此部分的收入付之东流。

四、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前景和对策建议

1. 拓宽盈利渠道,增加票房外收入占比

与真人实拍电影相比,动画电影最大的优势在于角色优势。一旦开发了成功的动画角色,就可以多次利用版权,进行电影之外的开发与创收。因此,动画影片的衍生产品优势远远大于实拍片。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一点,相当于放弃了相当大的创收市场。除过上文提到的版权保护不够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我国动画企业在衍生产品设计的投入力度不够也有相当大的关系。动画企业的重心往往放在创作影片上,而没有着力打造高品质衍生产品,包括打响正版衍生品品牌保护战。

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归咎于动画企业的眼光与力度不足。我国玩具市场缺乏领军式品牌式企业,仍然停留在多年前的代加工式水平阶段;优秀玩具设计师匮乏;销售渠道在高端和低端两级跳跃;等等,都无法形成类似迪斯尼与孩之宝的优质合作关系。当然,最大的问题依然是上文提到的版权问题,即便从玩具厂商起家的奥飞动漫,也是多年维权但无能为力。

不过,即便衍生品市场一时难以破冰,还可以同时尝试多种渠道。例如乐园模式。作

为一种一次性高投入开发方式,主题乐园更加适合有一定规模的动画企业。尽管前期投入较大,却能够获得长线收益。深圳华强公司已经开始尝试“熊出没”主题乐园设计,主要集中在室内游乐场或与现有乐园或景区合作的方式,不失为一条捷径。但正因为独立性不够,无论设施或游乐路线都无法保证特色充足,迄今为止,尚难成气候。此外,在植入广告方面,国产动画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在我国早教、母婴产业年年火旺的情势之下,动画电影理应吸引更多的植入广告——当然,植入方式要做到合理、不着痕迹。《十万个冷笑话》的尝试开辟了此条道路,可供更多的国产动画参照。

2.大胆尝试多种类型动画电影,扩大受众群

动画电影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大银幕上足以与实拍片分庭抗礼的艺术形式。动画影片的类型也在不断拓展。完全可以参照实拍片的类型模式发展。女性题材、公路片、战争片、警匪片……都可以作为动画影片表现的对象。由此也可以拓展受众群,为成年人观众奉上更多动画佳作。随着“85”后迈入“三十岁大关”,新一代成年观众从小在动漫作品的浸淫中长大,对“二次元”有着天然的认同感,完全可以成为国产动画电影观众的主力军。我国动画企业在制作“大手拉小手”类合家欢影片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尝试更多主题风格,扩大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受众群。

3.与新媒体紧密结合,打造国产动画全产业链

如果说衍生产品是国产动画企业多年的伤疤,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产品的出现,或多或少可以弥补此种遗憾。作为一类特殊的衍生产品,互联网网站、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都可以成为动画电影宣传、推广、盈利的另一个空间。此类新媒体产品开发的重点在于:(1)以剧本和角色为核心的影视动画如何能够与以产品和界面为核心的新媒体产品在开发形态上达到完美结合;(2)除过智能终端的APP产品之外,如何将新媒体产品作为开发链中的一环,连接起影视动画作品和实体产品,创造出更为丰富多样的新媒体产品类型;(3)如何将新媒体产品的开发环节与影视动画的播出环节相匹配,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市场与受众方面的无缝结合。

事实上,新媒体可以作为一个非常好的桥梁,将线上的游戏、销售、互动等信息与线下的影院活动结合起来,而实体的衍生产品则可以作为二者共用的营销对象或奖品,诸如此类,全产业链即可水到渠成搭建起来,无论票房抑或衍生产品的销售等都可以由此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4.发展商业动画电影同时,注重扶植艺术动画电影,鼓励中国风格动画创作

2014年国产动画影坛取得的进步,意味着国产动画电影已步入商业化发展轨道。这标明了国产动画企业整体的发展趋势已经从“求生存”过渡至“求发展”;也意味着国内电影市场对国产动画电影已经开始接纳并看好,国产动画电影已经开始拥有固定的观众群。在此种情势之下,国产动画电影理应向着更高层级迈进,在资本的作用下发展商业电影的同时,也能够有资金和时间适度发展艺术动画电影市场,尤其是鼓励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出现。

发展艺术动画电影,需要动画企业、电影审查机构、院线制度、版权保护等多方分道并进,但其意义却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势必会对国产动画电影整体推进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首先,发展艺术动画电影可以提升国产动画电影品质。作为一门有着高度假定性的艺术,动画创作原本就是对想象力的极大挑战,其形式原本就应多姿多彩。近年来,日本和法国都出品了与好莱坞动画风格迥异的动画影院长片,可谓叫好又叫座,并成为本国艺

术的符号之一。其次,对于重拾中国动画优良传统大有裨益。1980年代的中国动画斩获过相当多的国际奖项,许多影片放到今天来看,其艺术水准仍然不低,一半以上的剧情依然不显得过时,反而成为翻拍片甚至实拍片翻拍的对象,充分说明了那个年代中国动画片的影响力之大。能够成为几代人的记忆,并获得国际声誉,皆因为当时的主创人员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今天的国产动画电影依然可以沿袭此条道路,并融合现代剧作叙事方式、三维技术等(2014年的《神笔马良》即为一例),相信可以获得艺术与商业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人民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418059104.html,

腾讯娱乐:https://www.360docs.net/doc/3418059104.html,

人民日报:2014年11月15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月21日

杭州日报:2014年12月11日

迪斯尼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418059104.html,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418059104.html,

艺恩网中国票房:https://www.360docs.net/doc/3418059104.html,

中国动漫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动漫发展现状与趋势 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一)国产动漫市场不断扩大 随着动画作品受众不断扩大、动漫制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市场上各种动漫公司日益增加,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动漫企业和动漫品牌,衍生产品种类越加丰富,产品质量亦在不断提高。不断丰富的动漫产品种类导致动漫的生产方式也逐渐向创新发展。简言之,我国动漫产业规模正在不停扩大,且成长前景良好。 (二)政府支持动漫产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我国动漫产业愈来愈重视,不仅为动漫产业提供扶持政策,也鼓励动漫产业投资,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不过由于监管力度不够、融资渠道畅等因素,虽然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趋势良好,但当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还留有一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家相关部门逐渐出台了优化政策,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三)涌现大量优质动漫作品 当前,我国大量的优秀动漫作品涌现,备受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如动画电影《罗小黑战记》、《哪吒之魔童降世》,动画片《狐妖小红娘》、《刺客五六七》等,它们以精致的画面、优秀的剧本、引人共鸣的情感赢得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近几年不断出现走出国门,赢得国外市场认可的优秀作品。 显而易见,国内动漫产业发展日渐迅猛,审美提升的观众对优秀动漫的渴求与日剧增。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中国动漫如何快速且良性的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目前中国动漫的特点,分析当下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势,针对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取长补短,将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中国动漫产业特点 1.不具有完整产业链 中国动画的制作与传播和日本动画相比存在难以避免的风险性。作为动画本身的制作与发行,中国动漫与日本动漫相比其中一项不同在于,大部分日本动漫改编自较受欢迎的漫画作品,这不仅保证动画出品既带有一部分粉丝,也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产出后冷门的题材。不仅如此,与动漫产业相关的玩具产业、电子游戏产业、互联网产业的成熟,对于动漫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

浅谈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发展与创新突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418059104.html, 浅谈中国动画电影的历史发展与创新突破 作者:李慧敏于杰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7期 摘要:很多80后的年轻人回想起童年看过的国产动画片,都应该记得西游记里有情有义的哪吒、活泼可爱的人参娃娃、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等这些经典的荧幕形象。最近这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国外动画片像海上风暴一样涌进国内,对国内动画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儿时的经典形象,依然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这归根结底跟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是分不开的。归根结底是与我们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分不开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一些民间艺术为中国早期的动画片创作提供了特别充足的养分。 关键词:应用;影响;结合 作者简介: 李慧敏,1987年11月12日出生,黑龙江东方学院。 于杰,1985年5月25日出生,黑龙江东方学院。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7--01 一、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下动画创作中应用。 在动画片的创作中,角色是片中的核心、灵魂,动画角色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部动画片的成功与失败。所以要求我们设计师们在创作的时候,一定要对角色进行精确的定位,根据动画剧本里所提供的年代背景、地域特点等,全方位挖掘动画角色的内在个性,从而对角色进行深入剖析。在动画片的创作过程中,动画造型的设计师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一定要符合剧本中的角色外形以及性格特征。所以说,我们在进行角色创作时,一定不要只专注于它的外在形象设计,还要考虑到它的气质、性格以及身份特征。想要创作出成功的角色,平时还要多注意观察,留心生活细节,综合运用形式美法则对角色进行设计。 在辉煌时期的中国动画,不乏优秀作品。《阿凡提的故事》这部作品在创作风格上体现出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从片中的不难看出,创作灵感取材于中国新疆的传统文化例如,阿凡提的服装造型上参考了新疆人民的特色装扮。阿凡提是新疆地区流传已久的传奇人物,角色的塑造深入民心,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总之,动画角色的创作是整个动画片的核心与灵魂。在创作中,恰当地运用传统文化符号,强调角色的地域民族风情,对观众来说,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使影片达到一个叫好又叫座的效果。

浅谈中国动画电影的现代化叙事策略研究

浅谈中国动画电影的现代化叙事策略研究 浅谈中国动画电影的现代化叙事策略研究 任曼迪 (江南大学,江苏无锡) 内容摘要:动画电影作为一种别具特色的传播媒介,在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爱好者目光。在文化高度发展融合的今天,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主动的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探索出更加符合当下人们喜好的现代化叙事策略,成为一部真正优秀的“合家欢”动画电影。本文通过对几部动画电影在题材选择、故事背景设置和角色设计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研究,探索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中国动画电影的现代化叙事策略,分析其利弊,并预测中国动画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动画电影、现代化、叙事策略、发展趋势 自2015年的国产动画票房黑马《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开始,我们经常能听到类似“中国动画电影元年”、“国产动画崛起”这一系列充分展现国产动画光明前景的网络热词,但是否能真正崛起,在我看来是必须通过市场的检验,也就是用票房说话。在中国内地动画电影票房排行榜中,一直占据主要地位的是以欧美动画影片为主的进口动画电影,2016年3月上映的《疯狂动物城》一直占据排行榜榜首,而今年7月份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则成为打破这种格局的一柄利剑,仅上映9天就以超19亿的票房打破由《疯狂动物城》保持三年的中国内地动画电影最高票房记录,更一鼓作气以将近50亿票房冲上了中国内地总票房排名的第二名,可谓势若破竹之势锐不可当。为什么有些动画电影能通过市场的检验?而有些则惨遭票房失利? “电影叙事只有从电影艺术本体出发,最大限度的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元素,并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可借鉴民间隐形结构,将民族色彩和人性内涵融入其中,增强新颖性和审美性,这样才能使电影叙事的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1]本文将从电影的叙事策略角度出发,在题材选择、故事背景设置和角色设计等方面试探索当前时代语境下中国动画电影的“新”叙事策略,即现代化叙事策略是怎样打破传统叙事策略的束缚,结合当下流行文化元素,给观赏者带来新奇的视觉体验,并赢得一致好评的。

100部中国播放过的动画片

1 变形金刚变形金刚的第一代,无论制作还是剧情都是最完美的一代. 2 变形金刚--2010 变形金刚系列就是从这里开始走的下坡路,以后由日本改编的越来越不象话了. 3 变形金刚--头领战士还算不错的改编品,还能看出来变形金刚的老面孔. 4 变形金刚--隐者战士就是这里开始,日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扼杀了变形金刚... 5 变形金刚--胜利斗争合体的机甲,庞大的身躯,现在回忆起来,还有些高达的影子呢. 6 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完全3D CG效果,时间上的设定让人模糊不清,根据我的研究,好象是一代结束后,他们进入了时间隧道,回到一代故事发展以前的地球. 7 百变雄师相当抄袭变形金刚的动画片,不过感觉还不错. 8 绝对无敌--雷神王学校里面隐藏的巨大合体机器人,同一个又一个敌人战斗,真羡慕阿仁他们..可以明目张胆的翘课^_^ 9 六神合体呃...主角叫什么名字记不清了,反正是他为了抵抗外星同胞进攻地球而战斗,本来是攻打地球的武器机器人,被他用来当作正义使者.... 10 战神金刚(百兽王) 六个野兽合体的机器人,对抗着外星侵略者,唉...地球还真是多灾多难啊.. 11 星球大战又是....外星人...机器合体.......贫......... 12 灌蓝高手问题儿的球队,夸张的灌蓝,日本人啊,只有在动画中找回自信啊!? 13 机器猫小叮当我真的羡慕死野比....喂...你把机器猫送给我好不好?? 14 魔神英雄坛ワタル这是差生扬眉吐气的动画片啊!谁说的差生就一无是处?瓦塔诺就是最好的反证啊!"我是小救星!" (看不出来啊!这个居然是广井王子的作品啊!和樱花大战差太多啊!) 15 魔神坛斗士仁,义,礼,信,智传统美德也可以这样演义啊!日本人的想象力...真是了不得!...(如果让他们拍摄三字经,会不会也出现铠甲斗士呢?) 16 赛车手 SPEED 很速度的动画片啊...就是让人有一种偷工减料制作的感觉. 17 四驱小子玩具四驱车,热血少年,"冲啊!天皇巨星!!!" 18 蒙面斗士可以变成战斗形态的交通工具,还有正义的战士们,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邪恶的组织啊?! 19 猫怪迈克轻快搞笑的动物动画片,没有战争,没有敌人,完全是宠物和主人之间的故事啊!! 20 猫人--沃尔特猫咪变身啊!...沃尔特经常幻想着...要是猫人在的话...... 21 非凡的公主--希瑞 "赐予我力量吧!我是希瑞!!" 22 希曼阿多拉公主的皇兄(亚当).希瑞的哥哥------希曼 23 布雷斯塔警长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随便把哪个能力给我,我都知足了. 24 最后的恐龙--丹佛别说是莫顿.非资拜克,我也想要一只丹佛那样的恐龙啊!! 25 超能恐龙肉食龙和素食龙的现代战斗,不会是为了争夺食物吧? 26 特种部队 "看我们的!!"或许从这个动画片中,你能看见美国的影子呢!也许..真的有眼镜蛇这个组织呢!! 27 阿拉蕾天才博士和机器娃娃...我看这里面最白痴的应该是博士--则卷千兵卫才对! 28 七龙珠唉.....动画没有漫画一半好看!或许是没有买到完整版权吧. 29 巴巴爸爸各里各里各里~巴巴变~联邦德国好象就只有这一个动画片似的. 30 海底小精灵蓝精灵海底版...呵呵~~ 31 森林大帝手冢治虫的作品,我不想说什么啊........ 32 狮子王意大利的人,就会抄袭,没有电影版40%好看!!!(对了,意大利版TITANIC动画片你看了没有?)

中国动漫产业“十一五”发展回顾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度分析报告

中国动漫产业“十一五”发展回顾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度分析报告 2010年是中国十一五收官之年,起草和编制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已列入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国务院多部门前期调研透露的信息看,未来五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 十一五结构调整目标料难实现,转变发展方式进展缓慢,投资和出口仍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要素投入,增长效益提高不明显。贸易顺差巨大,国际收支失衡,庞大的外汇占款导致货币发行量激增,引发资产价格泡沫风险。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自二战以来最深刻的变化,外需难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因此,十二五期间必须有效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减少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的过多依赖。同时工业占GDP的比重也达到极限,十二五期间工业化亦很难再提速,规模扩张的工业化模式必然要让位于质量提升的增长模式。 近年来,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迅猛。从产量看,1993年至2003年间,国产动画总产量是4.6万分钟;2004年,广电总局推出鼓励政策后,当年国产动画产量就达到了2.18万分钟;到了2009年已超过17万分钟;2010年1至10月超过了10万分钟,预计可达20万分钟。作品的出产大大满足了电视频道的播放需求和广大少年儿童的认知需求,彻底改变了境外动漫对我国电视的垄断局面。与此同时,国产动画片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2008年,全国有52部优秀国产动画片面向社会,它们在内容情节、形象设计、制作技术和发行营销等方面达到了很高水准;今年1至2季度有34部具有中国特色、制造精良、构思巧妙的动画片推出。而且动漫电影也取得了较大突破。2009年全国申报备案的国产动画电影有116部,批准备案的有86部,获得许可证的有27部,而2008年仅有16部。2009年和2010年春节分别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两度刷新国产动画片的票房纪录,分别达到1.1亿元和1.3亿元,增强了行业信心。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中国动漫产业“十一五”发展回顾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度》共十九章。首先介绍了中国动漫产业相关概述,接着了中国动漫产业全球市场 发展状况,然后对中国动漫产业市场运行环境及运行现状进行了重点,最后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并提出相应投资策略。您若想对中国动漫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透视行业发展现状、锚定未来、战略前瞻、科学规划,寻求技术突破、产业创新、经济发展,为引领下一轮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动漫产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动漫简介 一、动漫的定义 二、动画的相关介绍 三、漫画的相关介绍 节动漫产业概述 一、动漫产业的定义 二、动漫产业链定义

2015年动漫产业分析报告

2015年动漫产业分析 报告 2015年4月

目录 4一、行业概况 ............................................................................................ 4 1、动漫产业的概念 ................................................................................................ 2、动漫产业链的描述 ............................................................................................ 4 3、动漫产业的资源整合模式 (5) (1)文化产业化 (5) (2)产业文化化 (5) 二、中国动漫产业的基本业态特征 (6) 1、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6) 2、强势品牌尚未出现,存在巨大的市场机会 (7) 3、产业链条不完整,盈利模式不清晰 (8) 4、行业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弱 (10) 5、国家高度重视,政策利好频现 (10) 三、行业监管体制和产业政策 (11) 11 1、行业监管体制 .................................................................................................. (1)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11) (2)其他监管部门 (11) 12 2、产业政策 .......................................................................................................... 13 四、行业发展趋势 .................................................................................. 1、政策导向:由重数量转向重质量 (13) 2、产业链条:由产品向产业链条拓展 (14) 3、由单一发展转向跨界发展,融合发展 (14) 15 4、市场前景优势 .................................................................................................. (1)动漫内涵普世价值观和益智类早教题材推广符合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文 化需要 (15) (2)相关衍生品市场前景广阔 (16) ①迅速发展的早教市场 (16) ②全社会关注传统文化教育 (17)

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分析

浅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分析 湖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摘要:中国动画产业方兴未艾,但是真正的动画产业链仍未形成,国家虽然在中国动画产业中投入了许多,但中国动画产业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以下就我愚见来谈: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中国动画的现状以及对中国动画发展的建议。 一、中国动画发展历程 ●起步(1926~1949) 1926年,万氏兄弟在上海制作了一部叫《大闹画室》的动画短片,由此,中国艺术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动画。上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又制作了亚洲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电影长篇《铁扇公主》,这说明中国在动画产业的起步是相当早的。 东北解放后,政府接管了当时的满洲电影制片厂,也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可以说这是新中国美术电影的一个开始,中国动画由起步阶段进入了发展阶段。 ●发展(1950~1980)与断层(1966~1976) 1950年后,中国动画进入了发展阶段,当时的中国动画产业的龙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先后共摄制美术片428部,占全国美术片产量的80%以上)创作了如《东郭先生》(1955)、《骄傲的将军》(1956)《小蝌蚪找妈妈》(1960)、《没头脑和不高兴》(1962)。但在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动画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打击,10年内没有任何作品诞生,出现了断层期。直到1979年《阿凡提》的问世,才结束了中国动画产业长久的沉默。 中国动画的发展阶段,也是整个中国动画发展历程中最纯真的一个阶段,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首的中国动画制作人们追求质量,不计较成本,不考虑盈利,运用动画、木偶、剪影等技术,一集一完结,不断创造出优秀的国产动画。

2017-2018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研究报告

2017-2018 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研究报告 艺恩2018年9月

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综述 2017-2018年国产动画电影档期分析 01 02 03 2017-2018年国产动画电影制发市场分析

01 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综述 3

动画电影年均票房空间42亿,票房贡献约10% ?2016年动画电影票房破70亿,整体票房水平较高,出现《疯狂动物城》和《功夫熊猫3》两部10亿级和3部5亿级动画电影;?国产与进口动画电影的票房差距不断缩小,2018上半年打成平局; ?每年TOP1影片票房占动画电影总票房的比例越来越高,头部票房的集中度越来越高; 3.95 4.039.56 15.30 11.53 6.05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61120241410101924 47 34 107% 10% 10% 15% 9% 6%2013 2014 2015 20162017 2018H12013-2018年H1动画电影票房(亿)及占总票房比例 国产动画电影票房 进口动画电影票房 票房占比 16 30 44 71 48 20 疯狂动物城美国 疯狂原始人美国 驯龙高手2美国 西游记之大圣 归来中国 寻梦环游记美国 熊出没变形记 中国 2013-2018年H1动画电影TOP1票房(亿)

动画电影年均上映数量52部,单片平均票房不足1亿 ?国产动画电影的年均上映数量约36部,进口动画电影约17部,数量上远远低于国产动画电影; ?在票房产出上,国产动画电影与进口动画电影的差距较大,单部平均票房为0.42亿,大约是进口动画电影的1/4; 28 36 41 40 33 10 8 19 13 23 20 13 0.2 0.3 0.5 0.6 0.4 1.0 1.3 1.0 1.8 2.0 1.7 0.8 201320142015201620172018H1 2013-2018年H1动画电影上映数量及单部平均票房(亿) 国产动画电影数量进口动画电影数量单部国产动画电影平均票房单部进口动画电影平均票房

关于中国电影的100个第一

1.xx第一次放映电影是在 1896年8月11日,地点上海徐园“又一村”。 2.第一位放映电影的xx人是xxxx。 3.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 4.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是由西班牙人雷玛斯1908年在上海建造的“虹口大戏院”。 5.中国第一个影片公司是1909年成立的亚细亚影片公司。 6.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1913年,由亚细亚影片公司出品、郑正秋编导的《难夫难妻》。 7.中国第一部运往海外放映的影片是《庄子试妻》(1913年)。 8.中国第一位女电影演员是严姗姗,她在《庄子试妻》中饰使女。 9.xx电影史上第一位导演是xx。 10.中国第一部风光片是19年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摄制的《西湖风景》。 11.第一个由中国人投资建设的电影制片机构是1917年在上海设立的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 12.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是1920年由中国影戏研究社出品的《阎瑞生》。 13.中国第一种电影刊物是1920年在上海出版的《影戏杂志》,陆洁、顾肯夫主办。 14.中国第一个电影学校是1922年明星影片公司创办的“明星影戏学校”。 15.中国第一次运用特技摄影的影片是《清虚梦》(1922年,商务印书馆摄制)。 16.中国第一部在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整的故事片是1923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故事片《孤儿救祖记》。

17.中国第一本电影理论专著是《影戏学》(1924年由徐卓呆译著)。 18.中国第一部童话片是1925年民新公司出品的《飞行鞋》。 19.中国第一次公映美国有声电影《飞行将军》是1929年在夏令配克影戏院(今上海新华电影院)。 20.中国第一部正式发表的电影剧本是《申屠氏》,洪琛1925年创作。 21.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电影编剧是濮舜卿,1925年创作《爱神的玩偶》。 22.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电影导演是谢采真,1925年自导自演《孤雏悲声》。 23.中国第一部系列影片是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火烧红莲寺》(18集)。 24.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是万氏兄弟于1926年制作的《大闹画室》。 25.中国第一支电影歌曲是《野草闲花》(1930年)中的“寻兄词”(孙瑜词,孙成壁曲)。 26.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被选为电影皇后的影星是蝴蝶。 27.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的有声片是《歌女红牡丹》(1931年);第一部片上发音的有声片是《歌场春色》(1931年);第一部配音歌 唱的有声片是《野草闲花》(1930年);第一部正规有声片是1934年应云卫导演的《桃李劫》。 28.中国第一部部分彩色影片是《啼笑因缘》(1932年)。 29.中国第一部在片上发音的电影音乐是《母性之光》(1932年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田汉编剧,聂耳作曲)。 30.中国第一部有声戏曲纪录片是天一公司录音的《四郎探母》(1933年)。

动漫行业研究报告

动漫行业研究报告

篇一:动漫产业研究报告 动漫产业研究报告 一、动漫产业的内涵与界定 1.1 动漫产业的内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6]32号文件,“动漫产业”定义为以创意为 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 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 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食品、电子 游戏、主题公园、博览会、虚拟代言人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由动漫产业的定义,其书报、音像、电子游戏等服务形态属于现代服务业中 的分支——内容产业,而服装、玩具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属于工业中的制造业。它

把内容产业的主体定义为“那些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 业。”内容产业的范围包括各种媒介上所传播的印刷品内容(报纸、书籍、杂志 等),音响电子出版物内容(联机数据库、音响制品服务、电子游戏等)、音像 传播内容(电视、录像、广播和影院)、用以消费的各种软件等。所以主导的内 容产业将是视听传媒业。这些产业是经济价值的生产者,不管是通过票房收入、 转播权等产值的直接增长,还是以不同的方式出售媒体产品获得收益。 二、动漫产业链的结构分析 2.1 动漫产业链的结构——“微笑曲线”作为提供精神产品为其基本内容的动漫产业,与一般产业有着明显的不同,但同时又具有一般产业的共同属性。因此动漫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也必须遵循基本价值规律。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样受到供求

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制约。动漫产业受价值规律的作用,也必须以市场为基本取向,通过市场调节各种资源,逐步形成和完善动漫产业链,西方国家把这个产业链形象地称之为“微笑曲线”:其基本形态表现为上游的原创研发、中游的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销售发行。在这条产业链上传递的是文化产业所特有的知识产权(或称为版权)的价值,围绕着知识产权的形成、发展、保护、升值以及转化,构成了动漫产业的生命周期,体现了文化产业独特的增值魅力。作为新型产业链,由于文化产业“内容为王”的产业特质,加上信息技术和文化产业的融合,使得内容产业增值能力倍增,也使得内容产业的产业链出现新的变化,产业链不再仅仅表现为垂直型,而是表现为垂直和水平相混合的复合型结构。 2.2 日本动漫产业链分析 下图为目前完整的日本动漫产业链: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年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

————————————————————————————————作者:————————————————————————————————日期: 2

2014年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 2015-01-15广电独家中国国际动漫节 2014年我国动漫产业更多地受益于转型升级所带来的质量和效益提升,依旧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总值超过1000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14.84%。 2014年,我国动漫企业快速成长,规模实力有所增强,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动漫企业逐步脱颖而出。 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动漫企业4600余家,专业人员近22万人,从业人员50余万人,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动漫企业24家,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大型企业13家。我国动漫产业已形成以广东、上海、北京为首,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以及以奥飞动漫、华强动漫、腾讯动漫、中南卡通、炫动传播、央视动画等大型企业为代表的“第一阵营”。 1.电视动画产量走低,“低龄化”成发展瓶颈 2014年国产电视动画产量继续走低,全年产量411部(其中完结220部),同比下降13.4%。一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动画制作企业有限成长、微利生存;二是由于“十二五”规划提出动画生产要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各地相继优化了扶持方案。从类型来看,2014年我国国产电视动画类型依旧以益智教育类为主,占52.3%;其次是亲子类动画,占42.5%,相比2013年都有小幅增长。 电视动画“低龄化”仍然是内容生产的主流形式。爱奇艺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动漫指数报告》显示,7~13岁儿童是国产动漫的主流观众,占比46%;18岁以上的动画观众占比上升至16%,与第一季度3.7%的占比相比增速明显。但从针对18岁以上成人动画产品的质量来看,2014与2013年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4)》指出,“低龄化”成为阻碍国产动画市场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全龄化”动画正成为动画内容生产的主流趋势。 2.动画电影票房走高,“全龄化”路线初步探索 2014年,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持续走高。第二届浙江青年电影节“聚焦浙江动画电影”论坛上,中国动画学会名誉主席金德龙表示,国产动画电影2014年约上映30部,总票房超过11亿元,比上年的逾6.6亿元翻了一番。 2014年票房超过5000万元的国产动画电影达7部,相比2013年5部的产量和2010~2012年每年一部超过5000万票房收入的情形,表现不俗。 2014年暑期档共上映11部动画电影,8部系国产,其中5部票房超过5000万元。从代表大众观影人群的时光网、豆瓣网评分来看,2013年和2014年暑期档国产动画电影平均得分为4.81分和6.01分;而从代表专业观影人群的动画影评俱乐部评

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分析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分析 (1) (一)中国动漫产品分析 (2) 1.中国动漫产品的内容主题 (2) 2.中国动漫产品的形象创意 (2) (二)中国动漫产业链分析 (2) 1.播出环节 (2) 2.衍生品环节 (3) 二、国外成功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 (3) (一)美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3) (二)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 (3) (三)发达国家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 (4) 1.增强动漫产业的原创力 (4) 2.打造成熟完善的动漫产业链 (4) 3.选择合适环节启动产业链始端 (4) 三、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建议 (4) (一)提高动漫产品竞争力 (4) 1.结合民族文化确立独特的艺术风格 (4) 2.重在文化创意打造本土动漫明星 (5) 3.拓宽受众定位扩展动漫故事题材 (5) (二)培育中国动漫产业链 (5) 1.动漫生产企业资源整合 (6) 2.与新媒体的结合发展 (6) 3.滚动式市场开发 (6) 结语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探析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樊译蔚 指导教师陈叶 摘要: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后起之秀,正在全球化的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动漫在巨大的挑战面前,如何摆脱现阶段的被动局面,以高质量的动漫艺术夺回国内市场,同时走向世界,如何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道路则是现在中国动漫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文化产业视角考察和分析中国动漫产业现状,通过借鉴国外动漫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从产品角度提出新的思路和切入点,对产业化运营提出新的解决办法,最后提出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建议。关键词:动漫;产业;文化;发展模式 A Study on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Industry in China 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FAN Yiwei Tutor CHEN Ye Abstract:In the group of global culture industry, as an up-and-coming youngster the animation industry plays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role. It is urgent that the Chinese animation artists to figure out nowadays how to escape from the passive position and recapture the internal market with high quality animation art while facing to that huge challenge and how to looking for a way out .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chain theory and analyze the status quo in china’s animation industry form the culture-industrial point of view, us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animation industry’s development for reference, raise new reflection and getting point propose the new solution to the implement and ope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finally raise advi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animation industry. Key words:Animation; Industry; Culture; Development pattern 从世界范围来看,动漫产业已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世界发达国家一向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它已成为各国争夺的重要文化产业和国家支柱性产业。对于中国而言,动漫产业已不再是一个创新理念或者发明,而是一个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现实领域。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外动漫产业大举进攻,逐步浸润中国的动漫消费市场。面对国外强大的动漫产业,中国动漫的产业化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解决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动漫产业发展道路,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民族文化的振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分析 80年后期以来,中国动漫产业一直面临一个难堪的悖论,一方面国内的动漫生产企业大部分是外国的动漫加工厂,为日美动漫做加工而得以存活,原创动漫生产能力薄弱;另一方面国内广阔的消费市场被日美动漫占领,包括影视播出市场、音像市场、以及衍生产品市场都被外国的动漫产品占领,中国动漫产业竞争力很弱。

万氏兄弟与中国动画电影

万氏兄弟与中国动画电影 内容摘要:万氏兄弟,中国美术片开拓者。从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到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再到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中国动画作品都是由万氏兄弟创造的。1926年万氏兄弟为长城画片公司制作出一部真人与动画合成的黑白默片《大闹画室》。这部12分钟的影片宣告了中国动画电影的诞生。万氏兄弟的真正伟大之作当属他们在1941年完成的80分钟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大闹天宫》是万氏兄弟于1961年—1964年年制作的一部彩色动画长片。该片作为中国动画片的经典影响了几代人,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丰碑。当代动画创作者几乎是言则迪斯尼,画则韩日风,对经历了近八十中国传统动画却视而不见。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巨大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失落。 关键词:万氏兄弟;中国动画电影;开拓者 万氏兄弟,中国美术片开拓者,共有四人,即万嘉综,万嘉淇,万嘉结,万嘉坤,从事动画事业后他们均使用自己的号,即籁鸣,古蟾,超尘,涤寰(其中老大万古蟾、老二万籁鸣为孪生兄弟,1899年1月18日生于南京),真名反而很少为人所知。四兄弟中以万籁鸣的成就最高,是创作团队中的核心人物。 我们基本上可以这样说,早期中国动画电影史就是万氏兄弟的动画创业史。万氏兄弟是中国动画片的开拓者,“中国动画片之父”。从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到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再到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中国动画作品都是由万氏兄弟创造的。 1997年10月7日,万籁鸣逝世,享年97岁。他的墓碑旁立着一个手捧仙桃手搭凉棚的金色孙悟空塑像,墓碑上没有繁复,华丽的墓志铭,也没有人用冗长的词汇籁形容这位朴实的老人,只是将它做成电影胶片的样子,上面刻着几个字、“中国动画事业创始人“。得到这个可贵的称呼,是因为万氏兄弟在中国动画历程中每一步坚实的探索:1925年绘制成功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广告

2014年全球二十部你不可不知的动画电影

2014年全球二十部你不可不知的动画电影 2014年,在美国动画相对疲软的同时,亚洲的日本与中国市场继续活跃。在日本,不仅《哆啦A梦》《圣斗士星矢》纷纷首推CG剧场版,被誉为宫崎骏接班人的米林宏昌也有新作诞生。放眼国内,国产动画的产量也很可能只增不减。20部值得期待的全球动画电影,其中必然有值得你期待的作品。 2014年的全球动画电影市场比较平稳,在美国动画相对疲软的同时,亚洲的老牌动画强国日本与作为新兴市场崛起的中国,反而更为活跃。 今年,皮克斯将原计划今年推出的动画新作《恐龙当家》推迟到2015年上映,使得美国动画电影市场缺少了重要的一极,然而迪士尼动画工作室却将携手漫威带来试水之作《超能陆战队》。而保持高

产的梦工厂今年将连发三部作品,其中将有备受期待的《驯龙高手2》。此外,蓝天工作室还将带来《里约大冒险2》,守望定格动画的莱卡工作室则将推出《拯救盒怪》。 欧洲市场今年也相对平淡,《幸福的艺术》等去年就在影展上崭露头角的作品纷纷登上大银幕,但总体来说,精彩的看点不多。 相比之下,亚洲的日本和中国反而是今年相对活跃的两个市场。众多日本电视动画纷纷推出剧场版,占据了日本动画电影的半壁江山,其中承载一代人记忆的《哆啦A梦》和《圣斗士星矢》将首度CG化,引发高度关注与热议。而在宫崎骏退休后,米林宏昌等一代吉卜力新人能否凭借新作顺利接班也值得关注。 中国在2013年就有29部动画电影上映,今年的情况很可能只增不减。越发活跃的国内动画电影市场,能否带动国产动画质的提升仍然有待观察。 在这里,我们照例为您推荐每年最值得关注的全球动画电影,今年共有20部作品入围我们的前瞻视野,从好莱坞到日本,从续集到翻新,从手绘到CG,其中必然有值得你期待的作品。 美国篇

2013年中国大陆动画电影排行榜

一.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现状 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中国电影市场连续5年实现快速增长。2008年初,基于北京奥运会这一大事件,业内人士对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的增长普遍持保守态度,但事实再次证明了这一市场不可遏止的快速增长势头:2008年中国内地市场的整体票房(不含农村市场)达到43.41亿元,相比前年增长30.48%,其中动画电影的票房约在20亿元,占总体票房的45%左右。该数据包括进口分账和国产动画电影,以及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动画电影。例如《多拉A梦》、《加菲猫》、《哈利波特》、《勇士》、《风云决》、《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等。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呈现良好势态。 综端市场建立使得影院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的发展。截止2008年底,中国电影市场的有效银幕数4097块、影院1545家,并以每天1.7块银幕的速度快速增长。 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提升和全民经济收入的提高使得娱乐消费基础充实;电影消费相对低廉的价位显示大众消费的实力;辽阔的地域覆盖和城乡皆备的消费能力扩大了电影消费的范围。 国家电影制片发行政策的放开使得动画电影艺术创作日益繁荣;动漫产业扶持政策的落实降低了投入风险和运营成本,调动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电影市场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和日益扩大的市场份额为动漫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实践检验的途径。 目前中国动漫电影市场大容量小的具体现状,实事求是来讲是发行体制问题所造成的。但它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影响力迫使我们根据中国市场现状紧紧抓住成本控制的核心,借助媒体的渲染力使得动画电影运作事倍功半,强强联手、资源整合、复合营销才是成功的关键。 二.动画电影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动画产业,它是指以内容创意为龙头,以市场开发为核心,以利益关系为纽带,将所有价值利用的相关环节(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优势,分工协作,根据贡献大小分割市场份额,围绕着同一动画形象进行全方面的品牌开发,延伸利用,穷层价值,最终形成一个环环相扣,首尾相接,上中下游相通,自我循环的价值创造体系。 动画产业以宏观上讲分上、中、下游三块:上游包括创意和动画制作部分;中游涵盖电视台、院线影院等所有播出平台;下游则包括出版、光盘、玩具、服装、文具、游戏、网络、3G手机、食品饮料、音乐在内的等等所有衍生产开发。 虽然近年来我国动画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但整个产业尚处于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链结构不完善的初级阶段,集中于加工外包而忽略前期创意和后期合成、产品开发的产业结构,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像日本市场发展比较成熟。它首先从动漫书籍走红以后,才开始出现动画电视、动画电影,

浅谈中国本土动画片的制作

浅谈中国本土动画片的制作 从1998年的《花木兰》到2008年横扫全球票房的《功夫熊猫》,美国制造的”中国风”动画片在国内外的大获成功让中国动漫界陷入尴尬,直至2009年初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隆重上映和最经火热登场的《麦兜响当当》才为近年来的国产动漫业呈现出了一线希望的曙光。据专家分析,《麦兜响当当》有希望成为首部票房过亿的国产动画片。 《喜羊羊与灰太狼》春节公映期间的票房收入近9000万人民币,至今仍有不少影院在继续放映,是目前票房最高的国产动画片。从电视剧、电影到即将上演的人偶剧、舞台剧,以及主题公园和玩具等各种衍生产品,《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产业链迅速延伸,收获了相当不错的票房和口碑。上海文广传媒集团影视剧中心副主任、《喜羊羊与灰太狼》总制片王磊日前在苏州参加XML动漫产业大会时表示,《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最大成功在于故事结构的成功,经典故事的再创造为观众营造了一种幽默欢乐的期待。同时,SMG进行了市场判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产业整合、利用电影电视平台同时打造这一动漫品牌。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改变了之前国内对国产动画片不屑一顾的态度,体现出中国动漫产业运营的独特模式和巨大潜力。《功夫熊猫》启发了中国的动漫业,中国文化和故事正在成为国际动画创作创意的重要来源,而我们缺少的是将这些故事用新颖、创新的模式表现出来。”中国动漫业的合作不仅仅在于共同投资、公同分担市场,更重要的是应该搭建一个创意、技术、咨询、投资的服务平台,建构一个中国故事的模板库,以观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有创意地讲故事,同时在促进东西方文化娱乐产业的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也能让我们创作出不亚于《功夫熊猫》这样跨越国界、票房和口碑皆佳的作品的创作法则。” 《功夫熊猫》导演约翰·斯蒂文森(John Stevenson)参加XML动漫产业大会时分享了《功夫熊猫》成功的经验,《功夫熊猫》剧组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在故事设计方面。 在这里我们需要系统的学习下动画的制作过程,才能明白一个好的故事设计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动画是通过连续播放一系列画面,给视觉造成连续变化的图画。它的基本原理与电影、电视一样,都是视觉原理。医学已证明,人类具有“视觉暂留”的特性,就是说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画或一个物体后,在1/24秒内不会消失。对于不同的人,动画的创作过程和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规律是一致的。传统动画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总体规划、设计制作、具体创作和拍摄制作四个阶段,每一阶段又有若干个步骤: 1、总体设计阶段 1)剧本。任何影片生产的第一步都是创作剧本,但动画片的剧本与真人表演的故事片剧本有很大不同。一般影片中的对话,对演员的表演是很重要的,而在动画影片中则应尽可能避免复杂的对话。在这里最重的是用画面表现视觉动作,最好

游戏动画发展的现状

游戏动画发展的现状 游戏动画发展的现状和学游戏动画需要学习的软件与学动漫设计有没有前景。游戏动画近年来发展迅猛,填补了我国游戏动画产业一直以来的空缺。加上我国游戏动画不断与国际交流,技术上发展的越来越成熟。 我国游戏动画行业在20世纪一直处于空缺状态。1993年到2003年,中国国产动画片的生产数量仅为46000分钟,平均每年动画片的产量不到4200分钟;2006年,中国动画片产量已经达到82000分钟。据统计,动漫产品本身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加上动漫产品的衍生产品市场空间巨大。研究证实,我国每年文具的销售额为人民币600亿元,儿童食品每年的销售额为人民币350亿元,玩具每年的销售额为人民币200亿元,儿童服装每年的销售额达900亿元以上,儿童音像制品和各类儿童出版物每年的销售额达人民币100亿元,这些行业都有赖于动漫产业的链接带动。 我国动漫行业的发展与国际水平相差很大,造成我国优秀的游戏动画人才非常缺乏,这些尴尬的现状还有待快速的解决。国家一直在扶持动漫行业,不断促进动漫行业更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游戏动画行业是业界非常抢手的行业。 学游戏动画需要学习哪些软件呢? 3DMAX软件的特点是: 1.功能强大,扩展性好。建模功能强大,在角色动画方面具备很强的优势,另外丰富的插件也是其一大亮点。 2.操作简单,容易上手。与强大的功能相比,3ds max可以说是最容易上手的3D软件。 3.和其它相关软件配合流畅。 4.做出来的效果非常的逼真。大量应用于游戏的场景、角色建模和游戏动画制作。 MAYA是高端3D软件,3dsmax是中端软件,易学易用,但在遇到一些高级要求时(如角色动画/运动学模拟)方面远不如MAYA强大。3dsmax的工作方向主要是面向建筑动画,建筑漫游及室内设计。MAYA软件应用主要是动画片制作、电影制作、电视栏目包装、电视广告、游戏动画制作等。Maya作为三维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