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场室内温度控制设计方案1
鸡舍的通风与温度控制技巧

鸡舍的通风与温度控制技巧鸡舍的通风与温度控制是养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鸡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鸡舍通风与温度控制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鸡舍。
一、通风的重要性通风是鸡舍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可以通过排除恶臭气体、湿度调节、热量散发、控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等方式来创造良好的鸡舍环境。
适当的通风可以提供新鲜空气,减少湿度,排除异味,提高鸡舍内空气质量,防止疾病的传播。
二、鸡舍通风的原则1. 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结合:自然通风通过设置合适的通风口和出风口,使气流自然流通。
机械通风则借助于风机等设备,通过强制循环气流来实现通风效果。
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通风需求。
2. 控制通风速度:合理控制通风速度可以防止风速过大对鸡群的伤害,并避免气流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在冬季应尽量减小通风速度,避免对鸡群产生过大的寒冷感;而在夏季则可适当增加通风速度,降低鸡舍的温度。
三、温度控制技巧1. 合理设置加热设备:鸡舍在寒冷季节,可以采用电加热器等设备提供额外的热量。
这需要根据鸡舍的大小和鸡群数量来确定加热设备的数量和位置,以保持鸡群的正常温度。
2. 应用降温设备:在高温季节,应加强降温措施,如使用风扇、喷雾降温等设备。
风扇可以改善鸡舍内的空气流动,提供凉爽的环境;喷雾降温则通过增加空气中的湿度来降低温度。
合理设置这些设备,可以有效地控制鸡舍的温度。
3. 定期检查温度:养殖户应定期检查鸡舍内的温度情况,尤其是在温度变化大的季节,如春秋季节。
及时调整加热和降温设备,保持合适的温度范围,确保鸡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四、鸡舍通风与温度控制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温度过低:温度过低容易导致鸡群生长发育缓慢,食欲减退,免疫力下降。
此时可以增加加热设备的数量或改变设备的位置,加强鸡舍的保温性能。
2. 温度过高:温度过高容易引发中暑、脱水和厌食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鸡只死亡。
养鸡场温度控制

目录引言 (1)1.总体电路设计 (2)2.模块电路分析 (4)2.1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5)2.2温度检测电路 (6)2.2.1 电路内部参数分析 (7)2.3温度模拟显示电路 (10)2.3.1 LED显示驱动集成电路LM3914 (12)2.4温度控制电路 (14)2.4.1 NE556型双时基集成电路 (16)3.电路调试 (17)4.总结及心得体会 (17)4.1设计总结 (17)4.2心得体会 (19)5. 参考资料 (20)附录一 (22)附录二 (24)引言温度检测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养鸡场等室内饲养场所也显得尤为重要。
饲养室的环境条件对动物的建康和成长质量极为关键。
而温度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冬天饲养雏鸡时,饲养室内的温度应控制在20~30℃(不同生长阶段的雏鸡所需要的环境温度也不同)之间。
刚孵出的雏鸡需要30℃的恒温,随着雏鸡的不断发育成长,饲养室的环境温度也应逐渐下降。
当雏鸡发育为成鸡时,饲养室内的环境温度保持在20℃即可。
怎样保证温度能够达到饲养的要求呢?这就要借助于温度自动控制系统。
本设计介绍的温度控制器,采用LED发光二极管来模拟显示环境温度,且能在饲养室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值时自动接通电加热设备(电暖气或红外线灯泡等)的工作电源,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值时自动断开加热设各的工作电源,使饲养室内温度自动保持为设定温度。
另外在设计中还加入了报警电路,以便更精确的控制温度。
1.总体电路设计该养鸡场温度控制电路由电源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和温度模拟显示电路组成,如图所示。
图1-1 温度控制制控制养鸡场温度电路图首先,电源电路提供稳定的12V直流电压,并将稳定的12V的直流电压送入电路中。
此时通过集成温度传感器SL234即IC1用来检测环境温度,其3脚的输出电压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而增高。
不同的温度IC13脚的电压也就不同,运算放大器N4的输出端即7脚的电压也就不同。
鸡舍建设与温湿度控制

鸡舍建设与温湿度控制近年来,养殖业飞速发展,鸡舍成为了离不开的一部分。
鸡舍的建设与温湿度控制是保障禽畜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鸡舍建设的关键因素以及温湿度控制的策略。
一、鸡舍建设的关键因素在鸡舍建设过程中,有四个关键因素需要考虑。
首先是鸡舍的选址。
选址应远离居民区和工业区,以避免污染风险。
同时,要选择在地势较高、没有积水的地方,以提供良好的排水条件。
其次是鸡舍的结构设计。
鸡舍应选择开放式结构,以便通风和采光。
门窗的设置应能够灵活调节,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来控制温度和湿度。
第三是鸡舍的采暖与通风设施。
合理安装加热设备和通风设施,确保鸡舍内温度适宜。
同时,保持通风良好能有效减少湿度,提供清新的空气。
最后是鸡舍的饲料和饮水设施。
合理设置饲喂系统和喂食容器,确保禽鸟有充足的饲料和新鲜的饮水供应,保持其健康成长。
二、温湿度控制的策略温湿度是鸡舍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对禽畜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温湿度控制策略。
首先,采用定时通风。
在温度过高时,通过自动控制通风设备,及时将过热的空气排出,以确保舍内温度稳定在舒适范围内。
同样,在温度过低时,也应及时通风,以增加室内的温度。
其次,使用湿帘降温。
湿帘是一种通过水的蒸发来降低气温的设备。
当鸡舍内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湿帘降温系统将空气过湿帘,使其蒸发冷却后再进入鸡舍,以达到降温效果。
另外,采用适当的加温设备。
通过加热设备,能够提供鸡舍所需的恒温环境。
常见的加温设备有电加热器、饮水设备加热器等,可根据鸡舍的规模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加温设备。
最后,注意饲养密度。
过高的饲养密度容易造成鸡舍内湿度过高,影响禽畜的生长和健康。
所以,在鸡舍建设中,应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保持适当的通风和空间。
结论鸡舍建设与温湿度控制是禽畜养殖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选址、结构设计、采暖与通风设施、饲料和饮水设施都是鸡舍建设的关键因素。
为了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温湿度控制策略至关重要。
鸡群饲养中的温度控制方法

鸡群饲养中的温度控制方法在鸡群饲养过程中,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
合理控制饲养环境的温度,可以提高鸡的产蛋量和饲养效益。
本文将介绍鸡群饲养中常用的温度控制方法。
一、保持鸡舍内空气流通在鸡群饲养中,保持鸡舍内空气流通是非常重要的。
空气流通可以帮助鸡群散热,调节饲养环境的温度。
因此,应保持鸡舍内的通风良好,可以设置合适的通风窗,定期清理鸡舍内的污物,保持鸡舍内空气的新鲜。
二、合理设置温度控制设备在鸡群饲养中,合理设置温度控制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温度控制设备包括热灯、空调等。
根据鸡的品种和生长周期的不同,可以合理设置温度控制设备的温度和工作时间,以保持饲养环境的适宜温度。
三、根据季节调整温度季节的变化对鸡群饲养中的温度控制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夏季,鸡舍内温度较高,需要采取降温措施,如增加饲养环境的湿度、增加通风量等。
在冬季,鸡舍内温度较低,需要采取保温措施,如增加饲养环境的保温设备、合理调整热源等。
四、定期监测饲养环境的温度定期监测饲养环境的温度是保持鸡群饲养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温度计等设备定时测量鸡舍内的温度,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五、饲养环境的温度均匀分布在鸡群饲养中,饲养环境的温度均匀分布也是很重要的。
温度分布不均匀会导致鸡群中有些鸡感到过热,有些鸡感到过冷,从而影响鸡的生长和产蛋。
因此,需要合理调整温度控制设备和通风设备的位置,使饲养环境的温度能够均匀分布到每只鸡的生活空间。
六、根据鸡的发育阶段调整温度在鸡群饲养中,鸡的发育阶段也会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
幼鸡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可以适当增加温度控制设备的温度。
成年鸡对温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可以适当降低温度控制设备的温度。
因此,根据鸡的不同发育阶段,合理调整温度控制设备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七、注意饲养环境卫生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也是影响温度控制效果的因素之一。
饲养环境脏乱会导致温度控制设备和通风设备的效果下降,从而影响饲养环境的温度控制效果。
北方养殖厂房空调采暖设计方案

北方养鸡厂房空调采暖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1.1气候背景该项目主要集中在吉林榆树,该地区气候类型属北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多年平均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39℃,结冻期长达5个月之久。
全年盛行西南风,风速季节变化明显,平均风速4.2m/s,最大风速25m/s。
工作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82.6㎜,主要集中在6~9月份,本区日照时数约2465小时。
夏季则最高温度达到33℃。
1.2厂房背景净尺寸(长x宽x高):115mx17mx4.0m1.3 温度要求:根绝养殖鸡的特点(45天的生长周期):日龄温度(℃)湿度%氨浓度ppm/m3C02浓度mg/m3通风量m3/h热回收KW鸡舍最大加热量KW(-29℃)1日-7日35-3150-5515以下150006770.2557.0 309.38日-1429.450-5515以下1500022307.4187.8 514.11.4 通风的要求:1.鸡舍通风,能给鸡只提供足够的氧气,排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驱除鸡舍内的水汽,控制鸡舍湿度,调节鸡舍温度并有助于控制疾病。
设计通风最大值为15万立方米/小时,最小为2000立方米/小时。
2.鸡舍通风不良会增加氨气的含量,对鸡只的健康有很大害处。
当氨气浓度超过20ppm时,就有可能损害鸡只的呼吸道,使鸡只抵抗力降低,给病原的侵入提供门户,易导致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疾病、气囊炎、肾型传支等病发生,从而造成死淘率加大,生长抑制,饲料转化率变差。
如果氨气浓度超过50ppm时,会鸡只双目失明(角膜炎,结膜炎)。
3.鸡舍内地面上的最佳空气流速取决于当时的温度。
如在18.3℃-21.1℃的鸡舍温度下,空气流速不应超过9.14m/min,鸡舍温度增高则需要较高的空气流速,温度较低时,则相反。
4. 在通风换气时,要考虑保温和通风的联系,通风时提高舍内温度,通风完毕后,恢复通风前的舍内温度。
鸡舍内对于温度和湿度的协调控制方法

鸡舍内对于温度和湿度协调控制方法一、鸡舍内对于温度和通风的协调控制方法鸡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养殖户要保证养鸡的产值和收益,每个鸡舍的养殖密度都相对较大,在这样大密度的养殖空间中,养殖户必须得把控好温度和通风的状态,只有适宜的通风状态和温度才能确保鸡的安全成长。
随着鸡龄的增加,鸡舍的温度也应随之改变。
0周龄~6周龄的雏鸡,应将鸡舍内的温度控制在18℃~25℃。
其中在育雏的第一天应将鸡舍内的温度控制在33℃~35℃,接下来每周下降2℃~3℃,到18℃~25℃即可。
鸡开始产蛋的时候,鸡舍内的温度适宜在15℃~24℃,产蛋期间鸡舍的温度不能低于5℃,不要超过30℃。
鸡舍养殖期间忌讳出现忽冷忽热情况,忽冷忽热极易造成冷热应激现象,进而导致免疫或用药失败。
由此可见,鸡舍内温度的控制也是另一个养鸡的关键因素,常用的鸡舍温度控制方式有自然调控和鸡舍温湿度监控系统调控。
自然调控鸡舍温度是利用白天的太阳光来使鸡舍内的温度升高,夜间利用墙体与垫料的储热功能来保持稳定的温度变化。
建大仁科鸡舍温湿度监控系统调控鸡舍温度是利用温湿度传感器系统来监测和控制温度,通常通过控制湿帘、空调、加热器等来调节温度,使温度处于恒定变化。
夏季的天气较为炎热,尤其是当空气温度在30℃以上时,会使鸡群感到不适,这样可能导致其生长发育不良与产蛋能力下降等。
因此,适量的通入凉风能够在降低环境温度的同时舒缓鸡群的心情,使其正常生长。
鸡舍内的空气质量取决于养殖户对于鸡舍通风的控制,空气质量直接影响鸡的健康。
我们都知道,流感等疾病多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所以,在进行换气处理的时候对于进入鸡舍的空气要做一些相应的净化与灭菌消毒处理,对于进入的气体要除去尘埃。
特别说明的是,在鸡舍的设计中就应该做到通风口的设计,在建设中就将通风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并且做好对风扇的频率控制,在计算鸡舍面积和鸡的总数之后确定安装的风扇个数和风扇的转速。
对于温度和通风的控制也需要根据养殖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要盲目的进行温度和通风的调节,切忌出现忽冷忽热的情况。
养鸡场的温度控制系统

养鸡场室内温度控制设计方案一、有关养鸡场的资料( 1)肉鸡场的选址和布局:1.场址要选在远离居民区、交通方便、远离道路2.要地势高燥,阳光充足。
尽可能做到冬季不遮光,夏季不挡风,雨后不积水。
面积较大,留有发展余地3.水资源丰富无污染,便于取用,电力充足有保障4.房舍结构实用、经济,既省资金,又省能源,其朝向符合当地自然和生理条件,采光好,易于通风,便于操作,做到夏季有利于防暑降温,冬季有利于保温防寒5.房舍布局要合理,做到生产区与非生产区分开,非生产区和水源处于鸡场的上风向,脏道和净道分开,不交叉,粪场位于鸡场的下风向,育雏舍与育成舍分开,育雏舍位于鸡场的上风向6.了解当地禽病流行的情况,尽量避开疫区或曾发生过疫情的地区7.避开城市污染区,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鸡舍建筑的总体要求:1、满足肉鸡饲养的需要2、留有技术改造的余地,便于扩大再生产。
施工,厉行节约资金和能源3、符合鸡场总布局要求鸡舍的建筑类型分封闭式和开放式,封闭式鸡舍四周无窗,采用人工光照,机械通风,为耗能型鸡舍,小气候环境易控制,易管理。
开放式鸡舍即有窗鸡舍,是利用外界自然资源的节能鸡舍。
一般无需动力通风,充分采用人工照明。
缺点是受外界影响大。
房舍结构的设计是建立在鸡最佳环境的理性指标和建筑造价经济指标二者兼顾的基础的主要涉及到鸡舍的通风换气、保暖、降温、给排水、采光等因素。
(3)通风换气目的是尽可能排除舍内污浊空气:引进新鲜空气,保持舍内空气清新,降温、散湿,降低鸡的体感温度,这是衡量鸡舍环境的第一要素。
通风换气可以起到降温、除湿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鸡舍通风按通风的动力可分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混合通风三种,机械通风又分为正压通风、负压通风和零压通风三种。
根据鸡舍内气流组织方向,参数:换气量以夏季最大需要量计算,每公鸡舍通风分为横向通风和纵向通风。
主要斤体重每小时4~5 立方米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氨气 20ppm,硫化氢 l0ppm,二氧化碳 0.15%。
家禽饲养场的环境温湿度调控

家禽饲养场的环境温湿度调控在家禽饲养场中,环境温湿度的调控对于家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家禽饲养场中环境温湿度的调控方法和技术。
一、温湿度调控的重要性温湿度是家禽饲养场中最基本的环境因素之一,对于家禽的生长、养殖效益以及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下,可以提高鸡群的食欲、消化吸收能力和生长发育速度,减少饲料的浪费,提高家禽的养殖效益。
同时,正确的温湿度调控还可以降低家禽患病和死亡的风险,提高养殖场内空气质量,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二、温湿度调控的方法1. 隔热保温家禽饲养场通常会在冬季进行隔热保温,以保持温度的稳定。
常用的隔热保温材料有泡沫板等,通过在饲养场内墙壁和屋顶上进行隔热保温,减少能量的散失,提高场内温度,并减少冷风对家禽的影响。
2. 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家禽饲养场中常用的温度调控方法之一。
合理的通风换气可以调整饲养场内的温度和湿度,排除污浊的空气和异味,保持空气新鲜。
通过设置通风设备和合理的通风孔位,使空气流通,并避免温度和湿度过高引起的呼吸困难和疾病发生。
3. 水帘降温家禽饲养场中常用的一种降温方法是利用水帘系统进行降温。
通过喷洒水雾,使水蒸发时吸收空气的热量,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水帘降温设备一般安装在饲养场的入口处或者周围,可以为家禽提供一个相对凉爽的环境。
三、温湿度调控的技术1. 温湿度监测系统为了实时了解家禽饲养场内的温湿度情况,可以使用温湿度监测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温度和湿度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终端进行显示和分析。
通过监测系统,饲养员可以及时调整温湿度设备,保持环境的合适状态。
2. 温湿度控制器温湿度控制器是温湿度调控的关键设备之一。
它可以根据预设的温湿度范围,自动控制通风换气、加热降温等设备的开启和关闭,保持饲养场内的温湿度稳定。
温湿度控制器一般具有温度、湿度显示和控制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和调整。
3. 温湿度调控策略温湿度调控策略是指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根据家禽的需求和环境变化,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鸡场室内温度控制设计方案
一、有关养鸡场的资料
)肉鸡场的选址和布局:
1. 场址要选在远离居民区、交通方便、远离道路
2. 要地势高燥,阳光充足。
尽可能做到冬季不遮光,夏季不挡风,雨后不积水。
面积较大,留有发展余地
3. 水资源丰富无污染,便于取用,电力充足有保障
4. 房舍结构实用、经济,既省资金,又省能源,其朝向符合当地自然和生理条件,采光好,易于通风,便于操作,做到夏季有利于防暑降温,冬季有利于保温防寒
5. 房舍布局要合理,做到生产区与非生产区分开,非生产区和水源处于鸡场的上风向,脏道和净道分开,不交叉,粪场位于鸡场的下风向,育雏舍与育成舍分开,育雏舍位于鸡场的上风向
6. 了解当地禽病流行的情况,尽量避开疫区或曾发生过疫情的地区
7. 避开城市污染区,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鸡舍建筑的总体要求:
1、满足肉鸡饲养的需要
2、留有技术改造的余地,便于扩大再生产。
施工,厉行节约资金和能源
3、符合鸡场总布局要求,封闭式鸡舍四周无窗,采用人工光照,机械通风,为耗能型鸡舍,小气候环境易控制,易管理。
开放式鸡舍即有窗鸡舍,是利用外界自然资源的节能鸡舍。
一般无需动力通风,充分采用人工照明。
缺点是受外界影响大。
房舍结构的设计是建立在鸡最佳环境的理性指标和建筑造价经济指标二者兼顾的基础的主要涉及到鸡舍的通风换气、保暖、降温、给排水、采光等因素。
(3)通风换气目的是尽可能排除舍内污浊空气:引进新鲜空气,保持舍内空气清新,温、散湿,降低鸡的体感温度,这是衡量鸡舍环境的第一要素。
通风换气可以起到降温、除湿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鸡舍通风按通风的动力可分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混合通风三种,机械通风又分为正压通风、负压通风和零压通风三种。
根据鸡舍内气流组织方向,鸡舍通风分为横向通风和纵向通风。
主要参数:换气量以夏季最大需要量计算,每公斤体重每小时
5立方米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氨气20ppm硫化氢l0ppm,二氧化碳0.15%。
(4)采光或者光照
光照不仅使鸡看到饮水和饲料,促进鸡的生长发育,而且对鸡的繁殖有决定性的刺激作用,即对鸡的性成熟、排卵和产蛋均有影响。
另外,
红外线具有热源效应,而紫外灯具有灭菌消毒的作用。
对于肉用仔鸡,要保证光照不太强,因而窗户的主要作用要侧重于通风换气,更多的是采取人工光照来保证肉鸡的照明,对于密闭式鸡舍更是如此。
(5)保温隔热
屋顶是寒冷季节失热最大的区域,也是在炎热季节巾阳光辐射最多的区域,所以屋顶是保温隔热的最重要区域,其次是墙壁,如果是开放式鸡舍还要使门窗开关自如,且密封良好。
二、设计方案和所实现的技术指标
方案采用低成本器件实现较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通过温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温度信号转化成与之对应的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经过处理放大后通过
A/D转换器进行A/D转换,将得到的数字信号输入到单片机中进行处理,并通过外围设备(屏幕)显示。
处理过程即为判断室内温度,并控制加热系统(如进气口的开度、燃料的入量等),最终达到温度设定值。
实现的技术指标:
1.使鸡场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根据不同的外界环境设定温差允许的精度,以便于满足肉鸡生存坏境的需要。
2.温控器同时配制LED数码显示或液晶屏显示,实时显示室内的温度。
3.温控器在检测到室内的温度超过上下限,并已经超出温控系统的调控范围时,
能够通过声光报警提示人们注意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温度要求。
三、养鸡场的加热、测温设备布置图
四、温度测控系统原理框图
利用搭建的回路,采用相应的控制算法实现对对象的良好控制,算法采用常规PID
控制器、改进PID控制器,并利用组态软件组态较人性化的人机画面,组态软件采用组态王或者MCGS。
温度控制系统是以EM235(其中4个AI,1个AO)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整个系统硬件部分包括温度检测系统、信号放大系统、A/D转换、PLC、I/O设备、控制执行系统等。
利用模拟量输出控制,将PLC中PID控制器输出通过EM235 AO输出0-5V电压,该0-5V电压作为方案
1中驱动模块的输入信号,该模块将接收的0-5V可调电压变换成0-24V可调电压给电加热丝,从而控制电加热丝的加热强度,从而实现温度控制。
方案实现如下图所示:
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息变换为模拟电压信号后,将电压信号放大到PLC可以处理的范围内,经过低通滤波,滤掉干扰信号送入PLC。
在PLC中对信号进行采样,为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采样后对信号再进行数字滤波。
PLC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不相符,数字调节程序根据给定值与测得值的差值按PID控制算法设计控制量,触发程序根据控制量控制执行单元。
如果检测值高于设定值,系统控制降温;如果检测值低于设定值,系统控制升温,提高环温度,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五、电路图
六、温度测控系统工作过程
现场温度经温度传感器采样后变换为模拟电压信号,经低通滤波滤掉干扰信号后送放大器,信号放大后送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送PLC,模拟量输出控制,将PLC中PID控制器输出通过EM235 AO输出0-5V电压,该0-5V电压作为方案1中驱动模块的输入信号,该模块将接收的0-5V可调电压变换成0-24V可调电压给电加热丝,从而控制电加热丝的加热强度,从而实现温度控制。
当通过热电偶采集的被测温度偏离所希望的给定值时,PID控制可根据测量信号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比例(P)、积分(I)、微分(D)运算,从而输出某个适当的控制信号给执行机构,促使测量值恢复到给定值,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