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全国获奖中学音乐教案.docx
xx音乐春江花月夜教案

音乐《春江花月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的美妙旋律。
2. 通过学习《春江花月夜》,使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乐曲背景:《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所作的一首诗,后被改编为古典音乐,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2. 乐曲结构:乐曲分为十段,每段都以一种乐器为主奏,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多姿多彩。
3. 乐曲主题:乐曲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和浪漫氛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春江花月夜》的乐曲结构和主题。
2. 难点:培养学生对乐曲的鉴赏能力和理解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乐曲背景、结构和主题。
2. 示范法:教师播放乐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3. 互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4. 实践法:学生跟随教师学习乐曲,进行演奏和演唱。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和特点。
2. 欣赏:教师播放乐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3.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乐曲的结构和主题。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5. 实践:学生跟随教师学习乐曲,进行演奏和演唱。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演奏等,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 理解力: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春江花月夜》乐曲结构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3. 技能掌握: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演奏和演唱,评估他们对乐曲的掌握程度和演奏技巧。
七、教学资源:1. 乐曲音频:准备《春江花月夜》的音频资料,用于课堂上让学生欣赏和跟学。
2. 乐谱:准备《春江花月夜》的乐谱,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演奏。
3. 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含乐曲背景、结构、主题等内容的图文并茂的展示。
八、教学拓展:1. 对比欣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似风格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如《平湖秋月》、《二泉映月》等,让学生感受不同作品的特点和魅力。
春江花月夜音乐优质课获奖教案

春江花月夜音乐优质课获奖教案教案标题:春江花月夜音乐优质课获奖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春江花月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合唱、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通过学习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音乐作品《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学习音乐作品的演唱和舞蹈动作。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作品《春江花月夜》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合唱指挥棒、舞蹈指导老师等专业人员的协助。
3. 学生们准备的合唱服装和舞蹈服装。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音乐作品《春江花月夜》的录音或视频资源,播放一段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于《春江花月夜》这首音乐有什么感受和联想。
二、音乐欣赏(10分钟)1. 给学生简要介绍《春江花月夜》的背景知识,包括作曲家、创作背景等。
2. 播放完整的《春江花月夜》音乐作品,让学生仔细聆听,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合唱学习(15分钟)1. 请合唱指挥棒带领学生学习《春江花月夜》的合唱部分。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指导老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
3. 合唱指挥棒带领全班进行合唱练习。
四、舞蹈学习(20分钟)1. 请舞蹈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春江花月夜》的舞蹈动作。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指导老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
3. 舞蹈指导老师带领全班进行舞蹈练习。
五、合唱与舞蹈结合(10分钟)1. 合唱指挥棒和舞蹈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合唱与舞蹈的结合演练。
2. 学生们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进行合唱与舞蹈的综合表演。
六、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们进行自我评价,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
2. 学生们展示合唱与舞蹈的成果,全班进行观摩和评价。
3.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里继续学习和欣赏音乐作品《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音乐教案

春江花月夜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描写了春天的江河、花朵和月亮的美丽景色。
这首诗曲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素材。
下面我将分享一份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曲。
教案主题:春江花月夜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了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和意境;2.感受和理解春江花月夜的音乐表现手法;3.培养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经典的《春江花月夜》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中蕴含的美丽景色和情感。
展示背景知识:(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春江花月夜的诗歌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指出这首诗歌是描写春天的江河、花朵和月亮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渴望。
分析音乐表现手法:(1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音乐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如音调的变化、音符的运用、乐器的选择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手法在音乐中的作用。
欣赏音乐作品:(20分钟)教师再次播放《春江花月夜》音乐,并带领学生欣赏音乐作品,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和美景,同时可以使用投影仪或幻灯片展示相关的图片。
讨论和互动:(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中如何表现春江、花朵和月亮的美丽?音乐中还有哪些表现手法和感受可传达?总结与反馈:(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进行互动讨论,了解学生对本课的认识和感受。
拓展活动: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一段或几段音乐,表现春江、花朵和月亮的美丽。
2.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与春江花月夜相关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比较。
教学资源:1.音乐播放设备;2.幻灯片或投影仪;3.春江花月夜相关的图片和文学作品。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表达和理解;2.布置拓展活动,评价学生的个人创作和选择其他音乐作品的能力。
高中音乐春江花月夜教案

高中音乐春江花月夜教案高中音乐春江花月夜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疏通文意,初步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培育同学在诵读中感受诗情画意的力量。
理解并把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性学习,拓宽同学的视野,增加学问储备。
通过探究性学习,培育同学的联想与想象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旋律,培育同学的审美情趣。
揣摩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
学习张若虚旷达的生活态度。
感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重点、难点1.体会诗情,感受人间真情。
2.绽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3.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三、教具选用:多媒体四、课时支配:1课时五、教学流程新课导语大家知道,盛唐是唐诗进展的顶峰时期,可以说是人才辈出、群星绚烂。
盛唐之所以消失如此富强的景象,有一个人功不行没,此人是初唐后期人,处在初唐与盛唐的过渡时期,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等四人以文词俊秀驰名京都,合称吴中四士,只惋惜他的大部分诗歌都已失传,目前全唐诗中仅收两首,其中一首《代答闺梦还》因写闺情,毫无特色;但另一首特别出名,人称孤篇横绝全唐。
又有人评价这首诗是点亮盛唐兴象的艺术灵光。
这个人就是张若虚,这首诗就是《春江花月夜》。
体会诗情人间美而好的爱情有许多种,我把它大致的分为三类:生死之恋。
生死相许,双方徇情是一种凄美的爱。
这种爱往往是不得己而为之,但这种生死恋也传为佳话。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民间流传的哪些爱情故事属于此类?完善之恋。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志同道合,伉俪情深是最完善的爱,人皆憧憬之,但人间少有。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民间流传的哪些爱情故事属于此类?牵肠之恋。
虽天各一方,但彼此的爱忠贞不渝;虽不能朝夕相处,但彼此心中装着对方,想着对方,这是牵肠挂肚的爱,是纯净的爱情。
比如李清照与赵明诚他们的爱就属于这一种。
同学们,大家说张若虚在这首诗里所讴歌的是哪一种,对,应当是第三种。
那么大家看看诗人用哪些语句来讴歌这种牵肠挂肚的爱?齐读:白云一片去悠悠,青风浦上不胜愁。
春江花月夜教案音乐

春江花月夜教案音乐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和作者。
2.能够听懂《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3.能够用简单的乐器演奏《春江花月夜》的主旋律。
4.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春江花月夜》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1.听懂《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2.用简单的乐器演奏《春江花月夜》的主旋律。
三、教学难点1.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春江花月夜》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乐器:钢琴、小提琴、竖琴等。
2.音乐播放器。
3.课件:包括《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介绍、歌词和乐谱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乐,让学生听一遍,然后问学生对这首歌有什么印象,有什么感受。
2. 学习《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和作者教师介绍《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和作者杨万里,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3. 听懂《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教师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乐,让学生仔细听,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然后,教师可以提问,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这首歌的理解和感受。
4. 学习《春江花月夜》的乐谱教师向学生介绍《春江花月夜》的乐谱,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曲调和节奏。
然后,教师可以演示如何用钢琴、小提琴、竖琴等乐器演奏《春江花月夜》的主旋律,让学生跟着学习。
5. 练习演奏《春江花月夜》的主旋律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乐器练习演奏《春江花月夜》的主旋律,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6. 总结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春江花月夜》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在表达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听懂《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2.学生能够用简单的乐器演奏《春江花月夜》的主旋律。
3.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春江花月夜》的理解和感受。
2024年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精选

2024年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七章《古典音乐欣赏》第三节《春江花月夜》。
教学内容包括:了解《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学习乐曲的基本结构,分析乐曲的主题及其展开,欣赏并学唱《春江花月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掌握乐曲的基本结构,能分析乐曲的主题及其展开,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乐曲主题的分析及其展开。
2. 教学重点:了解《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掌握乐曲的基本结构,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描述春天的美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春江花月夜》。
2. 新课内容展示:(1)介绍《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
(2)分析乐曲的基本结构。
(3)讲解乐曲的主题及其展开。
3. 例题讲解:选取乐曲中的经典片段,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分析乐曲中的主题及其展开,并进行分享。
5. 学唱《春江花月夜》:引导学生跟唱,感受乐曲的美妙旋律。
六、板书设计1. 《春江花月夜》2. 内容:(1)创作背景(2)基本结构(3)主题及其展开(4)学唱旋律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外欣赏其他古典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乐曲主题的分析及其展开。
2. 教学过程: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学唱《春江花月夜》。
一、乐曲主题的分析及其展开1. 主题旋律:引导学生关注主题旋律的优美流畅,以及其独特的民族风格。
通过钢琴演奏、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对主题旋律有深刻的印象。
2. 主题展开:分析主题在乐曲中的发展变化,包括旋律的重复、变奏、对比等手法。
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优秀4篇)

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优秀4篇)《春江花月夜》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感受和体验诗歌的意境和形象。
2、理解诗歌的意境美、哲理美、情感美,体会景、情、理的完美融合。
3、感受春江花月夜的美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生、对宇宙的联想与感慨,体会诗中表现的游子与思妇相思相爱之情。
教学重点1、展开联想与想象,体味诗歌意境2、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景、情、理教学难点1、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景、情、理2、置身诗境,理解诗中的画面及由此产生的人生感慨教学方法情境设置法、学案导学法、点拨法学法指导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梳理诗歌中的意象2、通过诵读,合作探究,让学生掌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中的情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T)教与学互动设计(课间利用多媒体播放民乐《春江花月夜》,展示春江月夜的图片暖场)一、情境导入我们中国自古便是诗的国度,唐诗更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在我国浩瀚的诗海中,有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而写下吟诵月亮的美丽诗句,同学们读过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现在我们展示、交流一下课前分组搜集到的古典诗词中的咏月佳句,看看月亮承载了人类哪些丰富的思想感情。
1、自然美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宇宙意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3、望月怀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人情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
”4、思家恋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月在诗歌中似乎成了诗人生命情怀的寄托,而月也因此成就了不少诗人的千秋美名。
唐代的张若虚就是如此。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他笔下那轮光照千古的明月吧。
二、板书课题光照千古的明月,江流不息的情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诵读赏析三、知人论世小组代表根据课前搜集的信息发言,介绍张若虚及《春江花月夜》教师补充(出示powerpoint):《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和形式,采用优美的抒情旋律,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水乡春江花月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发出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抒写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
高中音乐春江花月夜教案

高中音乐春江花月夜教案一、教案概述高中音乐课程中,春江花月夜是一首经典的古琴曲目,也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代表作之一。
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春江花月夜,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将能够理解曲目的艺术特点,学会演奏曲目,并通过欣赏赏析,提升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和艺术特点;- 学会演奏春江花月夜的基本乐曲;- 理解曲目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提升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学生对曲目的演奏和欣赏。
2. 难点:- 学生对曲目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的理解;- 学生对曲目的演奏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 春江花月夜的乐谱和演奏录音;- 多媒体设备。
2. 教学环境:- 教室内要求安静,适合音乐欣赏和演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演奏录音,让学生感受曲目的美妙音乐。
2. 介绍曲目(10分钟)- 向学生介绍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和艺术特点,包括曲目的创作背景、曲调特点、表现手法等。
3. 学习乐曲(30分钟)- 分发春江花月夜的乐谱给学生,教授乐曲的基本演奏技巧和指法;-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练习,互相帮助和指导;- 引导学生理解曲目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演奏曲目。
4. 欣赏赏析(20分钟)- 播放不同版本的春江花月夜演奏录音,让学生欣赏不同演奏者的风格和表现;- 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提高他们对曲目的理解和感受。
5. 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在下节课前需要进行更多的练习和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音乐教案《春江花月夜》-全国获奖中学音乐教
案
全国获奖教学设计《春江花月夜》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认知目标:熟悉乐曲及主题思想,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变奏法,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和学生演唱、演奏乐曲主旋律,加深对乐曲各段的理解。
(二)能力发展目标: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在欣赏中听、唱、思、议、记、看,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在欣赏中训练学生的形象艺术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启发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达到艺术熏陶与塑造人的目的。
(三)情感培养目标:
通过对中国古代名曲的欣赏,了解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悠久传统,培养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增进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懂得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意义。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人音版教材中“中国民族音乐”“古代音乐”部分的必听曲目。
它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民族管弦乐曲,是我国古代音乐中的“极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在国际乐坛上享有崇高声誉。
它的主题曲调富于歌唱性,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
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的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句出现,运用民间音乐中“换头合尾”的变奏法,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了音乐表现的内容,具有
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的特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全面提高审美素质,达到艺术熏陶与塑造人的目的。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换头合尾”变奏法。
(2)熟悉乐曲及主题思想,演唱、演奏乐曲主旋律,在音乐律动的过程中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简单合奏协作能力与群体意识。
2、难点:通过音乐欣赏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唤起学生潜在的创造想象力。
三、教学对象分析:
1、高中学生已具有初步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经过训练能够做到自己识谱视唱。
他们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很高,充满自信,但对中国民族音乐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音乐综合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
2、通过直观教育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想象力,进而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创作。
3、在动中学、在乐中学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规律。
通过参与教学活动的愉快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发挥创造精神。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一)声像呈示行为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取其容量大,手段新,刺激感官强度大等优点,灵活再现教学内容,从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增大课堂信息量,加强视觉享受,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能更高效地学习、掌握音乐知识,并将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引导到理性的分析,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发挥学生创造能力,体现现代教育的效能观。
(二)启发诱导式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对音乐“不完美的音响感知”的心理状
态,运用启发诱导式教学法,创设意境、展开联想,引导学生以主题因素的发展为主要线索,通过对各乐段的分析与描述,层层深入音乐的意境,整体把握作品的脉络。
在此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音乐联想空间里得到熏陶与教育。
(三)交互合作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师生双方互为主体、互相依存、互相配合,教师与学生都处于一种平等、民主、和谐、自主、自觉的角色环境中,通过一系列程序,教师与学生在一种自由空间里相互发展,相互创造,相互提高。
课堂教学既是师生双边心理互动的过程,又是学生与周边环境(教材、教具、同学等)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内部的多种心理因素(认知、情感、意志)相互作用的过程。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不再只是面对面的交流,更多的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在与学生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的双向互动。
(四)激励创新教学策略:整堂课由“情境导入——熟悉主题——“画面”联想——合作演绎——创作升华”五环节构成,在教学中采用艺术融合为主要形式,将音乐、美术等直接诉诸于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尝试将欣赏和创作活动结合起来,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在欣赏中听、唱、思、议、记、看,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突出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通过课件的展示、教师言语的引导和激发,诱发学生的创作动机和创造灵感,促进学生的多向思维,鼓励和启发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对学生富有创意的创作过程和作品,予以肯定和褒扬,培养学生的成功感,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五、教学媒体设计:
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课件演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CAI课件进行辅助教学,集文字、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动静结合、声像合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勃发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欲望。
通过交互式的练习设计,创设艺术体验与实践的空间,突现学习的主体性。
六、教学过程设计:
课件演示
课前展示课件封面,播放《高山流水》背景音乐。
一、情境导入
1、情境导入在上一节课,我们系统地学习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族乐器的基本常识。
今天,老师将要向大家推荐一首用中国民族乐器演奏的非常著名的古典乐曲《春江花月夜》。
课件演示
1、向学生展示配有背景音乐且具有古色古香风格、写有《春江花月夜》标题的页面。
2、简介乐曲:这是一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
它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这首乐曲以动人的旋律,巧妙的构思与手法,使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珍品,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崇高声誉,曾多次在西方国家进行演奏,受到极大欢迎,被誉为“可以和世界上一流的室内乐团媲美”的优秀曲目。
课件演示展示写有乐曲简介并附有与乐曲情境相关图片的多媒体页面。
二、熟悉主题1、音频演绎,学生思考问题,教师在乐曲播放过程中适时地启发诱导学生围绕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欣赏。
思考题①在乐曲中多次出现了哪些中国民族乐器?②比较乐曲每段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课件演示
1、先展示写有思考题的页面,之后播放音乐及与乐曲意境相关的视频,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