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流程图
审批操作规程及审批流程图

附件(fùjiàn):审批(shěnpī)操作规程及审批流程图一、修建(xiūjiàn)跨河、拦河、过河、临河建筑物〔一〕审批(shěnpī)操作规程1、审批(shěnpī)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十九条:修建闸坝、桥梁、码头和其他拦河、跨河、临河建筑物,铺设跨河管道、电缆,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通航标准和其他有关的技术要求。
〔2〕?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第十四条:修建与通航有关的设施或者治理河道、引水灌溉,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通航标准和技术要求并应当事先征求交通主管部门的意见。
违反前款规定,中断或者恶化通航条件的,由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并在规定期限内负责恢复通航。
第十五条:在通航河流上建设永久拦河闸坝,建设单位。
必须按照设计和施工方案,同时建设适当规模的过船、过木、过鱼建筑物,并解决施工期问的船舶、排通航问题。
过船、过木、过鱼建筑物的建设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在不通航河流或者人工渠道上建设闸坝后可以通航的,建设单位应当同时建设适当规模的过船建筑物;不能同时建设的,应当预留建设过船建筑物的位置。
过船建筑物的建设费用,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应当由交通部门承担。
过船、过木、过鱼建筑物的设计任务书、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必须取得交通、林业、渔业主管部门的同意。
〔3〕?广东省航道管理条例?第十三条:在通航水域修建跨河、拦河、过河、临河建筑物,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通航标准和航道开展规划,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征得航道部门同意后,方可办理其他报批、报建手续。
2、审批内容:在通航河流上修建跨河、拦河、过河、临河建筑物通航标准等有关技术要求。
3、审批条件:〔1〕符合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原那么。
〔2〕符合航道技术等级和航道开展规划要求。
〔3〕符合?内河通航标准?的技术标准要求。
〔4〕符合?内河航道维护技术标准?的技术标准要求。
〔5〕符合?航道整治工程技术标准?的技术标准要求。
码头建设基本程序

码头建设基本程序
码头报建审批根据码头规模及所在区域不同进行划分:内河码头按照1000吨级进行划分,超过1000吨级规模的码头需要报交通部审批,小于1000吨级规模的码头报省交通厅审批;沿海码头按照10000 吨级进行划分,超过10000吨级规模的码头需要报交通部审批,小于10000吨级规模的码头报省交通厅审批。
码头建设过程包括立项阶段、设计阶段、工程实施阶段三个主要的过程,各个阶段所需要做的工作如下:
一、立项阶段:
立项阶段根据工程的地理位置及重要程度报批的部门或审批的级别会有所不同,但主要开展的工作及报批的部门如下:
1.水下地形测量(开展报批工作的基础)
2.地质勘察(根据情况确定)
3.环境影响评价(环保部门的批复依据,报省环保局)
4•防洪论证(水利部门的报批的基础工作,报省水利厅)
5.评估咨询(水利厅的批复依据)
6.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航道局、港务局、水利、渔业等部门,是该部门的批复依据)
7.得到水利(由地方局初审后报到省厅批)、航道(由地方局初审后报到省局批)、海事、港务局、环保、渔业等相关部门(根据情况可能有所不同)批复意见,报发改委申请立项
二、设计阶段:
1.地质勘察(工程设计的基础)
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三、工程实施阶段:
1.海事部门通航安全论证(根据工程的影响程度可能要求)
2.航道部门码头前沿线批文(根据设计图纸报航道局批复确定码头允许的前沿线位置)
3.选择施匸单位准备施工。
港口建设项目审核、审批等有关事项说明

原油、煤炭、集装箱、矿石码头泊位的建设有国家发改委核准,其他由所在省的发改委核准,★★港口深水岸线审批程序使用港口岸线,实行两级审批制度。
由国务院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的港口设施或建设项目,不再单独办理使用港口深水岸线的审批手续。
其余港口设施或建设项目使用港口深水岸线的,由连云港市港口管理机构征求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海事部门意见后,向省交通厅提出申请(附必要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文件、资料,下同);省交通厅对使用港口深水岸线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并征求同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计委)的意见后,向交通部提出使用港口深水岸线申请;交通部在进行评估后,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
建设港口设施使用非深水岸线的,由连云港市港口管理机构征求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海事部门意见后,向省交通厅申请,省交通厅对使用港口非深水岸线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并征求同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计委)的意见后审批,审批结果报交通部备案。
凡未经批准使用港口岸线的,连云港市港口管理机构不予许可从事港口经营。
港口码头项目建设的基本程序:(1)项目建设单位首先向当地港口主管部门(港口管理局)提出项目建设申请,经交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进行项目选址和可行性研究;(2)经可行性研究通过论证可行后,方可向建设项目审批机关申报立项;(3)建设项目由审批机关立项并经有关单位初步设计审查后,施工前应向港口管理机构办理岸线和临、跨、拦航道建筑物审批手续;(4)向交通主管部门提供开工报告,经审核同意后,报省、区、市政府批准后,方可开工。
港口建设项目审核、审批等有关事项说明如下:一、港口建设项目审核、审批工作,实行分级管理。
(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核准和经交通部审批的港口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由交通部负责;(二)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批、核准的港口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三)其余港口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由港口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四)连云港市港口工程建设审核、审批事项由连云港港口管理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码头建设基本程序

码头建设基本法式之马矢奏春创作
码头报建审批根据码头规模及所在区域分歧进行划分:内河码头依照1000吨级进行划分, 超越1000吨级规模的码头需要报交通部审批, 小于1000吨级规模的码头报省交通厅审批;沿海码头依照10000吨级进行划分, 超越10000吨级规模的码头需要报交通部审批, 小于10000吨级规模的码头报省交通厅审批.
码头建设过程包括立项阶段、设计阶段、工程实施阶段三个主要的过程, 各个阶段所需要做的工作如下:
一、立项阶段:
立项阶段根据工程的地舆位置及重要水平报批的部份或审批的级别会有所分歧, 但主要开展的工作及报批的部份如下:
1.水下地形丈量(开展报批工作的基础)
2.地质勘察(根据情况确定)
3.环境影响评价(环保部份的批复依据, 报省环保局)
4.防洪论证(水利部份的报批的基础工作, 报省水利厅)
5.评估咨询(水利厅的批复依据)
6.工程可行性研究陈说(报航道局、港务局、水利、渔业等部份, 是该部份的批复依据)
7.获得水利(由处所局初审后报到省厅批)、航道(由处所局初审后报到省局批)、海事、港务局、环保、渔业等相关部份(根
据情况可能有所分歧)批复意见, 报发改委申请立项
二、设计阶段:
1.地质勘察(工程设计的基础)
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三、工程实施阶段:
1.海事部份通航平安论证(根据工程的影响水平可能要求)2.航道部份码头前沿线批文(根据设计图纸报航道局批复确定码头允许的前沿线位置)
3.选择施工单元准备施工。
码头建设基本程序

船埠建设基本程序之青柳念文创作
船埠报建审批根据船埠规模及所在区域分歧停止划分:内河船埠依照1000吨级停止划分,超出1000吨级规模的船埠需要报交通部审批,小于1000吨级规模的船埠报省交通厅审批;沿海船埠依照10000吨级停止划分,超出10000吨级规模的船埠需要报交通部审批,小于10000吨级规模的船埠报省交通厅审批.
船埠建设过程包含立项阶段、设计阶段、工程实施阶段三个主要的过程,各个阶段所需要做的工作如下:
一、立项阶段:
立项阶段根据工程的地理位置及重要程度报批的部分或审批的级别会有所分歧,但主要展开的工作及报批的部分如下:
1.水下地形丈量(展开报批工作的基础)
2.地质勘测(根据情况确定)
3.环境影响评价(环保部分的批复依据,报省环保局)4.防洪论证(水利部分的报批的基础工作,报省水利厅)5.评估咨询(水利厅的批复依据)
6.工程可行性研究陈述(报航道局、港务局、水利、渔业等部分,是该部分的批复依据)
7.得到水利(由地方局初审后报到省厅批)、航道(由地方局初审后报到省局批)、海事、港务局、环保、渔业等
相关部分(根据情况能够有所分歧)批复意见,报发改委申请立项
二、设计阶段:
1.地质勘测(工程设计的基础)
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三、工程实施阶段:
1.海事部分通航平安论证(根据工程的影响程度能够要求)
2.航道部分船埠前沿线批文(根据设计图纸报航道局批复确定船埠允许的前沿线位置)
3.选择施工单位准备施工。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审批程序图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审批程序图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的审批程序图,以便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了解审批流程和所需步骤。
该审批程序图包含了以下几个关键步骤:步骤一:方案提交1.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的申请人将方案文件提交给相关部门(如港口管理机构或港务局)。
2.相关部门将对方案进行初步审查,以确认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步骤二:技术评估1.相关部门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方案进行评估。
2.技术评估包括对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估,并提出必要的修改建议。
步骤三:环境评估1.相关部门将安排环境专家对方案进行评估。
2.环境评估包括对方案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必要的环境保护和改善建议。
步骤四:公众参与1.将方案公示于相关部门的官方网站或公告板上,接受公众意见和建议。
2.相关部门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在必要时进行方案修改。
步骤五:审批决策1.审批机构将综合考虑技术评估、环境评估以及公众意见,对方案进行审批决策。
2.审批决策可能包括批准、拒绝或要求进一步修改方案。
步骤六:方案实施1.一旦方案获得审批通过,相关部门将与申请人签订正式合同,并开始方案的实施。
2.方案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将监督并确保方案按照批准的要求和时间计划进行。
结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的审批程序图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流程图,以指导各方在方案审批过程中的行动。
该审批程序图有助于提高审批效率、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环境友好性,并促进公众参与和意见收集。
请按照该程序图的要求进行方案审批,并确保相关程序的严格执行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最新港口码头项目建设作业流程

最新港口码头项目建设作业流程港口码头项目建设作业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项目调研、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环评审批、施工图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项目验收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
一、项目调研项目调研是港口码头项目建设的第一步。
包括调查研究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市场需求、技术要求、投资规模等,并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
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对港口码头项目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包括市场分析、环境影响评估、技术方案比选、投资估算等,以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可行方案。
三、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是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港口码头项目进行初步设计,包括港口布局、码头类型、设备配置、泊位数等,并对主要工程进行初步设计。
四、环评审批环评审批是港口码头项目建设的必要程序,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获得环评报告和相关审批文件。
五、施工图设计在环评审批取得后,进行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根据初步设计和环评要求,对港口码头项目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型、工程量清单等,并绘制相应的施工图纸。
六、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是港口码头项目建设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编制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设备、材料的采购,组织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等。
七、施工实施施工实施是港口码头项目建设的核心阶段。
包括施工现场准备、土建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各项工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以及安全监测和保障。
八、项目验收项目验收是港口码头项目建设的最后一步。
根据施工图设计和合同要求,进行工程质量的检查,并验收工程的完工情况,包括设备是否安装完好、工程是否按照设计要求建设等。
以上是一个港口码头项目建设的典型流程,每个项目可能还会有一些具体的环节和特殊的需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专业团队的全力配合。
沿海码头工程建设流程示意图

沿海码头工程建设流程示意图备注:1、岸线许可、初步设计审批、施工图设计审批、开工备案、试运行备案等所需申报材料,请登陆南通市港口管理局网站,点击页面右侧【行政服务审批】进行查询。
2、发改委核准所需申报材料:①上报文2份和项目信息表,项目申请报告、工可报告各2份②交通部门岸线批复③规划选址意见书(属地管理)④海洋与渔业局用海预审意见⑤海洋与渔业局海洋环评意见⑥相应的海事、航道部门意见(危险品码头需增加安全评估意见)⑦银行贷款承诺函⑧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外资项目需增加中外投资各方的企业注册证(营业执照)、开户银行出具的资金信用证明、董事会决议等⑨固定资产节能评估意见或登记备案表⑩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及评估意见○11招标基本情况表(建设单位盖章)码头施工1、投资进度报送2、履约考核竣工验收消防、环保、安全部门同意,档案、质量鉴定、设备性能检测合格编制码头《工可报告》开工备案(属地港口管理部门)试运行备案(属地港口管理部门)编制《通航影响评估报告》(海事部门审批)海域使用预审申请(海洋部门审批)编制《安评报告》(危险品码头)(省港口局审批)市港口局岸线核转省港口局岸线许可(万吨级以下)交通运输部岸线审批(万吨级以上)编报:海洋环评、海域使用、稳定评估、节能评估等报告审批:海洋部门、海洋部门、属地政府、发改委发改委核准《工可报告》编报《初步设计》(属地港口管理部门)编报《施工图设计》(属地港口管理部门)施工图消防监审(长航公安审批)工程招投标(省厅建设办系统内运行)申请质量监督(港口工程质量监督站受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码头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流程图
1、内河1000吨级及以上码头的岸线均由交通部(或委托省交通厅港口局)组织召开岸线合理性利用审查会,通过后发岸线批复;初步设计由省交通厅港口局组织初设审查会,通过后批复;施工图由地区市交通局港口处组织审查,并发批复。
2、内河500吨级码头岸线由省交通厅港口局组织召开岸线合理性利用审查会,通过后发岸线批复;初步设计、施工图由地区市交通局港口处组织审查,并发批复。
3、内河300吨级码头岸线由地区市交通局港口处组织召开岸线合理性利用审查会,通过后发岸线批复;初步设计、施工图由市/县交通局组织审查,并发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