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运算知识点梳理(周蓉)

合集下载

数的运算

数的运算

小学毕业数学复习资料——数的运算石燕桥镇中心学校李长金内容提要“数的运算”这部分内容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意义和计算法则、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以及四则混合运算。

复习指要:1、熟悉整、小、分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

理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分数除法中倒数的认识)的意义、(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正确掌握四则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和验算,恰当的进行估算。

审题要领:审符号、审数据、想简算、想运算顺序。

①同级运算中,从左往右依次演算;(一级为加减,二级为乘除)②不同级运算中,先乘除后加减;③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有中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2、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

解题过程中,要根据数据特点、算是的结构特点,运用转化的思想,创造条件,再运用定律、性质进行简算。

补充说明:计算方面:删去带分数计算,精简大数目笔算以及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

适当降低笔算教学要求,加强估算,允许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

(在探索规律时)(1)删去带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计算,只要求认识带分数,会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互化。

(2)精简大数目计算,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

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不超过三位数。

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两位数,小数位数的限制与整数相同。

(3)降低四则混合运算的要求。

A、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一般不超过三步。

B、取消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C、分数四则计算以分子、分母较简单的和大部分可以口算的为主。

D、会进行带有中括号的四则运算。

(4)增加估算。

估算的功能:一是作为精确计算的辅助工具,二是近似计算的一种方法。

重点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在许多问题情境中需要用到的估算。

(估算有两大要求:①怎样最接近准确值;②怎样使计算简便)(5)简便计算要求能在四则计算中有意识的应用运算定律、性质、规律等使计算简便,提倡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简算意识)一、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复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a部分总结笔记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a部分总结笔记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a部分总结笔记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a部分主要学习了数学中的整数概念和运算,下面是我对此部分知识的总结笔记:
一、整数的概念
1. 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2. 整数是有序的,绝对值越大,数值越小。

3. 在数轴上,整数的位置和对称性。

二、整数的加减法
1. 同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加,符号不变。

2.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减,符号由大数决定。

3. 整数减法等价于加上相反数。

4. 先计算括号内的,再按照加减法的规则计算。

三、整数的乘除法
1. 同号两数相乘,积为正,绝对值相乘。

2. 异号两数相乘,积为负,绝对值相乘。

3. 除法中,被除数与除数同号时,商为正;异号时,商为负。

四、应用题解题思路
1. 读懂题目,明确题意。

2. 找出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列出方程式。

3. 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4. 最后检验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以上是我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a部分的总结笔记,希望能够帮
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数的概念和运算。

在学习中多加练习,相信大家都可以取得好成绩。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
点整理
本文档将概括介绍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的重点知识点。

以下是各个部分的内容摘要。

1. 数的读写与数的大小比较
- 掌握0至9的数字的正确读写方法。

- 理解数的大小比较的概念,并能运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进行表达。

- 能通过数字的大小进行排序。

2. 数的加减法运算
- 掌握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包括进位和不进位情况。

- 掌握两位数的减法运算,包括退位和不退位情况。

- 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3. 与数字相关的应用题
- 能够解答一些与数字相关的应用题,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等。

- 熟练运用加减法解决应用问题。

4. 数的整体与部分
- 理解数的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并能通过图形进行表示。

- 能够分析问题中的整体与部分关系,解答相应问题。

5. 数的位置与坐标
- 了解数的位置和坐标的概念,并能够读懂坐标图。

- 熟练运用数的位置和坐标进行问题求解。

6. 小结
- 复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并进行总结回顾。

- 解答常见问题,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

以上是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的知识点整理。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提问。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知识点总结在数学中,运算定律是指适用于特定运算的基本规则,它们帮助我们进行数学运算,并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些重要的运算定律,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第三单元的运算定律进行总结。

一、加法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包括结合律、交换律和零元素定律。

1. 结合律: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结合律规定:(a + b) + c = a+ (b + c)。

换言之,加法运算可以按照任意顺序进行。

2. 交换律: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交换律规定:a + b = b + a。

换言之,加法运算可以改变加数的位置而不改变结果。

3. 零元素定律:对于任意数a,存在一个数0,满足a + 0 = 0 + a = a。

0被称为加法的零元素,任何数与0相加的结果等于这个数本身。

二、乘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包括结合律、交换律和单位元素定律。

1. 结合律: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结合律规定:(a * b) * c = a* (b * c)。

换言之,乘法运算可以按照任意顺序进行。

2. 交换律: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交换律规定:a * b = b * a。

换言之,乘法运算可以改变因数的位置而不改变结果。

3. 单位元素定律:对于任意数a,存在一个数1,满足a * 1 = 1 * a= a。

1被称为乘法的单位元素,任何数与1相乘的结果等于这个数本身。

三、分配律分配律是指乘法对加法的分配性质。

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分配律规定:a * (b + c) = a * b + a * c。

换言之,乘法可以先分别与两个加数进行运算,然后将结果相加。

四、逆元素逆元素是指对于任意数a,存在一个数-b,满足a + (-a) = (-a) + a = 0。

其中-b被称为a的逆元素,它与a相加的结果为0。

五、幂运算定律幂运算定律适用于乘法和指数运算。

1. 乘法法则:对于任意数a和b,以及任意整数n,有(a * b)^n =a^n * b^n。

小学数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重点数字运算》整理

小学数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重点数字运算》整理

小学数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重点数字运
算》整理
本文档整理了小学数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重点数字运算》的内容。

下面是详细的整理内容:
1. 加法与减法运算
1.1 加法
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的运算。

在五年级下册的课程中,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 十以内的整数相加
- 十以内的整数与整十数相加
- 十以内的整数与整百数相加
1.2 减法
减法是指从一个数值中减去另一个数值的运算。

在五年级下册的课程中,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 十以内的整数相减
- 十以内的整数与整十数相减
- 十以内的整数与整百数相减
2. 乘法运算
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乘的运算。

在五年级下册的课程中,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 乘法口诀表的记忆和运用
- 十以内的整数相乘
- 整十数与整百数相乘
3. 除法运算
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值分成若干份的运算。

在五年级下册的课程中,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 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 十以内的整数相除
- 整十数与整百数相除
4. 综合运算
综合运算是指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结合起来的运算。

在五年级下册的课程中,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 综合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问题
- 运用括号改变运算次序
以上是小学数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重点数字运算》的整理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同学们将能够熟练进行数字运算,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中。

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默写的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默写的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默写的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默写的知识点归纳
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概是很多学生都发愁的问题,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四年级数学知识点:运算定律,希望同学们多多积累,不断进步!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
2、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 +c=a+(b+c)
3、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4、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a+b)c=ac+bc 或 a(b+c) =ab+ac
拓展:(a-b)c=ac-bc 或 a(b-c) =ab-ac
6、连减:(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abc=a(b+c)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7、连除:(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

梳理运算知识点总结

梳理运算知识点总结

梳理运算知识点总结一、加法运算加法是最基本的运算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进行的运算。

在加法运算中,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和。

例如,3+5=8,表示3加5等于8。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使用竖式加法或横式加法进行加法运算,需要注意对齐位数,逐位相加,进位等基本规则。

在进行加法运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知识点:1. 位值和进位:加法运算是逐位相加的过程,我们需要对齐被加数的各个位,逐位相加。

当某一位的和超过10时,需要进位到更高的位,这就是进位。

例如,在加法运算12+8时,十位的1需要进位到百位,得到结果20。

2.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加法运算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即加数的顺序不影响和的结果,以及加数的加和顺序也不影响结果。

3. 加法的扩展性:加法运算可以扩展到任意多个数的加和,例如多个数相加时,可以先将其中任意两个数相加,然后再将结果与其他数相加。

二、减法运算减法是常用的运算之一,它表示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到一个差。

例如,8-3=5,表示8减去3等于5。

在实际操作中,减法运算也可以使用竖式减法或横式减法进行。

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需要注意被减数和减数的大小关系,以及借位和退位等基本规则。

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知识点:1. 减法与加法的关系: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例如a-b可以看作a+(-b)。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使用补数法,即将减数取补数,转化为加法运算。

2. 退位和借位:减法运算在位值相等时可能需要退位或借位,以便完成减法运算。

例如,在减法运算93-57时,个位的3小于7,需要退位借位,得到结果36。

3. 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运算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即减数的顺序影响差的结果,以及减数的减和顺序也影响结果。

三、乘法运算乘法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运算之一,它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

例如,4*7=28,表示4乘以7等于28。

在乘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掌握乘法口诀表、乘法的扩展性、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等基本知识点。

2024年五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2024年五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____年五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与运算1. 正整数的认识与比较- 正整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正整数的大小比较- 用数轴表示正整数2. 加法运算- 加法的概念与性质- 加法运算的基本算法- 与0相加的规律3. 减法运算- 减法的概念与性质- 减法运算的基本算法- 减去0的规律4. 乘法运算- 乘法的概念与性质- 乘法运算的基本算法- 乘以1和0的规律5. 除法运算- 除法的概念与性质- 除法运算的基本算法- 除以1和0的规律6.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混合运算- 复杂运算的先后顺序- 复杂运算的括号运算法则- 复杂运算中的化简与换算7. 分数的认识与运算- 分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分数的大小比较-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二、数量关系与代数方程1. 数量关系- 长度、面积与体积的认识- 长度、面积与体积之间的换算关系- 数量之间的比较与比例关系2. 代数方程的认识与表示- 代数方程的概念与性质- 代数方程的基本表示方法- 代数方程的解法与应用三、几何与图形1. 平面几何-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分类- 平面图形的性质与特征- 平面图形的变换与对称2. 立体几何-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分类- 立体图形的面、棱和顶点- 立体图形的展开与组合3. 图形的位置与方向- 图形的位置关系与方向-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转- 图形的对称性与对称轴四、数据统计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 数据整理与数据列表的制作- 数据的分类与统计2. 数据的分析与图表- 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数据的图表表示与分析- 数据的平均数与中位数3. 概率的基本概念-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概率- 概率的表示方法与计算- 概率与实际问题的应用以上是____年五年级数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的运算知识点梳理
1、四则运算指的是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运算。

2、我们学习了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

3、四则运算的意义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7、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按照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顺序进行计算。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等式与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
2、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3、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4、等式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如7×3=21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5、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9a=72,y+5n=49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区别,前者是一个具体的数,后者是求方程的解的一个运算过程。

6、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事实上是方程。

7、解方程的方法
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来求方程的解。

8、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①弄清题意并设未知数。

②找出等量关系并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并写出答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