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100分答案--传统文化与法制中国

合集下载

2016年继续教育公需课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答案

2016年继续教育公需课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答案

多选题 多选题
多选题
公权力行为一般为( )。
多选题
( )是依法治国的特征。
多选题
( )是一种标本兼治的强国至道,强调和规范人 与群体的权利、义务和意识行为。
多选题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共同发挥作用。
多选题
法治是制度、精神和文化( )的有机体。
多选题
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必须具备( 素。
)两方面的因
多选题
B
( )是儒家文化的首要特征。
单选题
A.等级伦理|B.宗法意识|C.国家本位|D.礼治 主义
A
( )是春秋末年由孔子创立的学术派别,在先秦 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
单选题
A.道家|B.儒家|C.法家|D.名家
B
( )是以国家为根本立足点和基本价值取向的法 理念。
单选题
A.法|B.行政力量|C.国家本位|D.伦理
对法律产生信仰是一个法治社会的终极标志。( )
判断题
2011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 )
判断题
公权力和私权利是同时产生和存在的。( ) 判断题
推进依法治国,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 判断题
道德的规范现象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体系性。 ()
判断题
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 社会人伦。( )
A
法治的精神方面,是指整个社会对( 同和支持。
)的普遍认
单选题
A.法律至上地位|B.德治至上地位|C.人治至上 地位|D.统治者权威
A
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 十大思想家,( )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
单选题
A.孔子|B.老子|C.孟子|D.毛泽东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的试题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的试题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的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A. 法治B. 仁义C. 礼仪D. 忠诚答案:B2. 法治中国建设中,强调的“依法治国”是指什么?A. 以法律为工具治理国家B. 以道德为指导治理国家C. 以人治为主导治理国家D. 以法治为手段,以德治为补充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常”?A. 仁B. 义C. 礼D. 智E. 信答案:E4. “礼之用,和为贵”是哪位儒家思想家的主张?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A5. 法治中国的建设,强调了哪些方面的法治原则?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法律的权威性C.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选题6.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包括哪些方面?A. 家庭礼仪B. 社会礼仪C. 国家礼仪D. 个人修养答案:A, B, C, D7. 法治中国的建设,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A. 完善的法律体系B. 公正的司法制度C. 公民的法律意识D. 政府的法治实践答案:A, B, C, D8.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建设的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A. 传统文化为法治中国提供道德基础B. 法治中国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C. 传统文化与法治相互独立,互不影响D. 法治中国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答案:A, B, D三、判断题9. 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观念与法治中国建设是相悖的。

答案:错误10. 法治中国建设要求公民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作用。

答:中国传统文化在法治中国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价值理念为法治提供了道德基础,促进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的形成。

同时,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也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五、论述题12. 论述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建设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答: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建设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及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文化强调的是:A. 个人权利和自由B. 集体荣誉和集体利益C. 法律秩序和国家权威D. 科技发展和先进思想2. 中国的法制传统可以追溯到以下哪个朝代?A. 商朝B. 唐朝C. 清朝D. 共和国时期3. 下面哪个思想家对中国古代法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A. 孔子B. 毛泽东C. 韩非子D. 鲁迅4. 中国古代的法治传统体现在下列哪个方面?A. 君主专制和法官裁决B. 男尊女卑和等级森严C. 重视礼仪和传统价值观D. 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原则5. 对于传统文化与法治的关系,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传统文化与法治相互排斥B. 传统文化是法治的基础和支撑C. 法治会破坏传统文化的传承D. 传统文化对法治没有影响二、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中国古代法治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中国古代法治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是以尊孔儒家思想为基础的。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和家庭秩序的重要性,通过尊重权威、尊重长辈、尊重祖先等方式来维护社会稳定和法律秩序。

儒家礼仪观念对法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

2. 中国古代法治传统与现代法治制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中国古代法治传统强调君主专制和等级森严,在权力和权威方面存在较大限制;而现代法治制度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权力制约,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以维护社会公正与秩序。

3. 你认为传统文化对于法治中国的发展有何意义?传统文化对于法治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观念和法律基础,对于培养公民的尊法守法意识和道德观念具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传统文化强调的家庭和社区关系也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4. 简述中国古代法治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中国古代法治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法治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使得社会秩序得以规范,在商业发展、社会交往、刑事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法治传统也促进了社会公正与和谐,为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保障。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卷及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卷及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这一提法源自管仲,且在( C )学说那里常被提及。

A.儒家B.墨家 C.法家 D.阴阳家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 A )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A.宪法 B.刑法 c.民法 D.经济法3.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每年(D)定为国家宪法日。

A.9月4日 B.10月4日 C.11月4日 D.12月4日4.在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XX年6月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XX年)》中,把人权的内容以“三大板块”细分为( C )。

A.十项 B.十五项 C.二十项 D.三十项5.“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保障”的规定出自于( D )。

A.《宪法》 B.《民法通则》 c.《刑事诉讼法》 D.《出版管理条例》6.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 C )。

A.宪法 B.行政法规 C.法律 D.行政规章7.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

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B )。

A.宪法 B.同级政府规章 C.法律 D.行政法规8.“凭个人的智慧去治理国家,这是国家的祸患。

”这句话是( A )说的。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9.“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此观点的提出入是( A )。

A.邓小平 B.陈云 C.彭真 D.习近平10.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这是( B )提出的见解。

A.商鞅 B.张居正 C.王安石 D.王阳明1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此话为( B )所云。

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制中国》测试题标准答案

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制中国》测试题标准答案

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制中国》测试题标准答案第一篇: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制中国》测试题标准答案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制中国》测试题标准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0分,共30.0分单选题(2.0分) 在我国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中,受贿罪的主体是()。

A.企业工作人员B.国家工作人员C.商界人士D.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答案B 单选题(2.0分)本讲提到,行政许可过程中,应该遵循()。

A.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B.育人为本C.处罚与教育相集合原则D.便民原则答案D 单选题(2.0分)我国公权力滥用的表现不包括()。

A.贪污腐败B.以权谋私C.尸位素餐D.劳民伤财答案A 单选题(2.0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执政方略是()。

A.加强精神文明建设B.改革开放C.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D.大力发展经济答案 C 单选题(2.0分)自2002年4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规定》规定了()的证明标准。

A.“高度盖然性占优势”B.“主观证据占优势”C.“绝对证据占优势”D.“客观证据占优势”答案A 单选题(2.0分)本课程中提到,传统的政府行政体制属于()。

A.市场性政府B.管制性政府C.经济性政府D.限制性政府答案B 单选题(2.0分)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是在()。

A.1982年的宪法修改案B.1982年的刑事诉讼法C.1979年的宪法修改案D.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答案D 单选题(2.0分)全面推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A.依法治国 B.宪法制度 C.共产党的领导 D.一国两制答案A 单选题(2.0分)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A.张之洞B.林则徐C.龚自珍D.魏源答案D 单选题(2.0分)国家治理体系要探索,要创新,通过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能量和作用,更好地调动和动员庞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各方面的资源。

其中,()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答案 (1)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答案 (1)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 共40分1 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 这一提法源自管仲 且在( C )学说那里常被提及。

A 儒家B 墨家C 法家D 阴阳家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是以( A )为统帅 以法律为主干 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 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A 宪法B 刑法c 民法D 经济法3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将每年 D 定为国家宪法日。

A 9月4日B 10月4日C 11月4日D 12月4日4 在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2年6月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 2015年)》中 把人权的内容以“三大板块”细分为( C )。

A 十项B 十五项C 二十项D 三十项5 “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予以保障”的规定出自于( D )。

A 《宪法》B 《民法通则》c 《刑事诉讼法》D 《出版管理条例》6 下列法的形式中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 C )。

A 宪法B 行政法规C 法律D 行政规章7 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

下列各项中 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B )。

A 宪法B 同级政府规章C 法律D 行政法规8 “凭个人的智慧去治理国家 这是国家的祸患。

”这句话是( A )说的。

A.老子B 孔子C 庄子D 孟子9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此观点的提出入是( A )。

A 邓小平B 陈云C.彭真D 习近平10 天下之事 不难于立法 而难于法之必行 不难于听言 而难于言之必效。

这是( B )提出的见解。

A.商鞅B 张居正C 王安石D 王阳明11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此话为( B )所云。

A 老子B 孔子c 庄子D 孟子12 “夫政不简不易 民不有近 平易近民 民必归之。

2016《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题库及答案

2016《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题库及答案

2016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公共知识《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就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A.孟子B.老子C.孔子D.佛教2.(B)是以国家为根本立足点和基本价值取向的法理念。

A.法B.国家本位C.行政力量D.伦理3.(D)是公认的道家创始人。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4.儒家认为(B)对于国家的安定和个人的幸福尤为重要。

A.天道自然和谐B.人人和谐C.天人和谐D.家国和谐5.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精髓是(D)。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B.公正司法,违法必究C.科学立法,严格执法D.依宪治国,依宪执政6.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是在(A)。

A.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B.1982年的刑事诉讼法C.1979年的宪法修改案D.1982年的宪法修改案7.全面推进(B),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A.共产党的领导B.依法治国C.一国两制D.宪法制度8.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B) A.林则徐 B.魏源 C.龚自珍 D.张之洞9.在我国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中,受贿罪的主体是(C)。

A.商界人士B.事业单位工作人员C.国家工作人员D.企业工作人员10.(A)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被告”思想的体现,是真正防止冤案错案的必然选择。

A.疑罪从无B.疑案从挂C.疑罪从轻D.疑罪从有二、多项选择题11.儒家的特征是(ABCD )。

A.尊奉六经B.提倡“中庸之道”C.崇尚礼乐仁义D.主张“德治”和“仁教”,重视伦理道德等。

12.(CD )是一种标本兼治的强国至道,强调和规范人与群体的权利、义务和意识行为。

A.人治B.诚治C.德治D.法治13.法治定义就是法的统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切(ABC)等价值目标。

A.自由B.人权C.民主D.平等14.宪法是(ABC)。

A.立国之本B.人权保障书C.母法D.子法15.广义的国学包括哪些内容?(ABC)A.自然科学B.人文科学C.社会科学D.古代文学16.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的第四项重大任务全民守法中提到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包括哪几个层域(ABCDE)。

传统文化与法制中国判断题答案

传统文化与法制中国判断题答案

题目一共100个,是从题库上一个个的复制下来的,考试做题的时候,复制题目(复制一行即可),点击本word——编辑——查找——粘贴——查找下一处,即可找到你当前做的题及答案。

查找完做下一题的时候不要把“查找框”关闭,以方便找下一题。

1: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是外控式的评价机制。

()答案:正确2:法治政府实质上就是有限政府。

()答案:正确3:如果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拒不执行。

()答案:错误4:经济法为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

答案:正确5:在法律的语境下,权力不同于权利。

()答案:正确6:公民的“基本权利”可以称作“基本人权”或“人权”。

()答案:正确7:儒家提出的“省察克治”,说的就是道德自律问题。

()答案:正确8:道德是个多层次多方面的规范体系。

()答案:正确9:道、德、伦、理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因此,绝不能交替使用的。

(答案:错误10: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答案:正确11:法治的生命线是公平和正义。

()答案:正确12: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为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为私法。

(答案:正确13:是否以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答案:正确14:我国是禁止再次委托授权立法权的。

( )答案:正确15:我国《宪法》不涉及道德建设的问题。

()答案:错误16:对应人们生活与工作的社会领域,道德可分为公德和私德。

()答案:错误17: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答案:正确18:道德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同步性和平衡性。

()答案:错误19:社会主义道德实质上就是共产主义道德。

(答案:正确20:按照儒家文化,“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境界高于“贫而乐,富而好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单选题,共15题,每题2.0分,共30.0分1单选题(2.0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精髓是()。

1. A.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2. B. 公正司法,违法必究3. C.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4. D. 依宪治国,依宪执政2单选题(2.0分)自()年以来,我国违宪审查的体制就是由全国人大来进行审查。

1. A. 1949年2. B. 1954年3. C. 1982年4. D. 2000年3单选题(2.0分)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是在()。

1. A. 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2. B. 1982年的刑事诉讼法3. C. 1979年的宪法修改案4. D. 1982年的宪法修改案4单选题(2.0分)全面推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1. A. 共产党的领导2. B. 依法治国3. C. 一国两制4. D. 宪法制度5单选题(2.0分)我国的违宪审查类型属于()。

1. A. 司法审查制2. B. 宪法法院审查制3. C.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审查制4. D. 宪法委员会审查制6单选题(2.0分)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1. A. 林则徐2. B. 魏源3. C. 龚自珍4. D. 张之洞7单选题(2.0分)坚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1. A. 共产党的领导2. B. 依法治国3. C. 一国两制4. D. 宪法制度8单选题(2.0分)宪法对于公民个人的基本功能是()。

1. A. 保障人权2. B. 确立核心价值观3. C. 界定国家权力和社会主体权力的边界4. D. 限权9单选题(2.0分)科学立法,就当前来讲,主要着眼于()。

1. A. 数量2. B. 经济能力3. C. 舆论压力4. D. 质量10单选题(2.0分)在我国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中,受贿罪的主体是()。

1. A. 商界人士2. B.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 C. 国家工作人员4. D. 企业工作人员11单选题(2.0分)我国1993年修宪主要明确的内容是()。

1. A. 法治国家路线2. B. 市场经济路线3. C. 明确规定经济和土地要素4. D. 人权路线12单选题(2.0分)我国公权力滥用的表现不包括()。

1. A. 以权谋私2. B. 劳民伤财3. C. 贪污腐败4. D. 尸位素餐13单选题(2.0分)()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被告”思想的体现,是真正防止冤案错案的必然选择。

1. A. 疑罪从无2. B. 疑案从挂3. C. 疑罪从轻4. D. 疑罪从有14单选题(2.0分)中国近现代史开端的标志是什么?1. A. 甲午战争2. B. 戊戌变法3. C. 虎门销烟4. D. 鸦片战争15单选题(2.0分)苏轼属于哪个朝代?1. A. 南宋2. B. 北宋3. C. 唐朝4. D. 清朝2)多选题,共10题,每题3.0分,共30.0分16多选题(3.0分)刚性行政管理方式包括()。

1. A. 命令2. B. 征收3. C. 指导4. D. 规划5. E. 处罚17多选题(3.0分)宪法是()。

1. A. 立国之本2. B. 人权保障书3. C. 母法4. D. 子法5. E. 政府“经营许可证”18多选题(3.0分)广义的国学包括哪些内容?()1. A. 自然科学2. B. 人文科学3. C. 社会科学4. D. 古代文学19多选题(3.0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有()。

1. A. 单一利益社会变为利益多元化社会2. B. 无人权意识变为人权意识增强3. C. 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4. D. 官民互相不信任变为政府公信力5. E. 单一核心价值观变为多元核心价值观20多选题(3.0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的第四项重大任务全民守法中提到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包括哪几个层域()。

1. A. 系统治理2. B. 依法治理3. C. 综合治理4. D. 源头治理5. E. 行业治理21多选题(3.0分)我国的司法活动包括()。

1. A. 刑事诉讼2. B. 民事诉讼3. C. 行政诉讼4. D. 国内诉讼5. E. 国际诉讼22多选题(3.0分)国学三大支点为()。

1. A. 儒家哲学2. B. 易经3. C. 佛教4. D. 道家哲学与道教23多选题(3.0分)属于一维线性构形表音文字的有哪些?()1. A. 汉语2. B. 英语3. C. 法语4. D. 德语24多选题(3.0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目标里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五位”主要包括()。

1. A. 完备的法治规范体系2. B.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3. C.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4. D.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5. E.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25多选题(3.0分)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畅通这些队伍和别的部门干部相互交流的渠道,加强对“三化”人才的培养。

其中,“三化”是指()。

1. A. 正规化2. B. 科学化3. C. 专业化4. D. 职业化5. E. 系统化3)判断题,共20题,每题2.0分,共40.0分26判断题(2.0分)要系统、全面、深入地推动改革和发展,需要有刚硬性的文件系统配套地共同推进。

1. A. 对2. B. 错27判断题(2.0分)古时候的“字”一出生就可以用。

1. A. 对2. B. 错28判断题(2.0分)在附带性审查中,法院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法院的宪法解释权、先例约束原则。

1. A. 对2. B. 错29判断题(2.0分)司法公正是过程公正与结果公正的结合、统一。

1. A. 对2. B. 错30判断题(2.0分)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就是劳动力自由转移,没有劳动力的自由转移市场经济不复存在。

1. A. 对2. B. 错31判断题(2.0分)执政是对权力的考验,权力要依法设置,依法运行,依法监督,依法治约,党掌握权力,掌握立法权,所以党在法律之上。

1. A. 对2. B. 错32判断题(2.0分)监督贵在严密,不能有裂缝,不能有缺口,所以要形成严密的监督体系。

1. A. 对2. B. 错33判断题(2.0分)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1. A. 对2. B. 错34判断题(2.0分)郭靖被命名为北侠。

1. A. 对2. B. 错35判断题(2.0分)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性保障。

1. A. 对2. B. 错36判断题(2.0分)刑法是立国之本。

1. A. 对2. B. 错37判断题(2.0分)依法行政的第一大原则是职权法定原则。

1. A. 对2. B. 错38判断题(2.0分)在对现有党内法规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要抓紧制定和修订一批重要党内法规,力争经过10年努力,基本形成涵盖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主要领域、适应管党治党需要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框架。

1. A. 对2. B. 错39判断题(2.0分)当代依法行政要注重认识和发挥条理法作用。

1. A. 对2. B. 错40判断题(2.0分)司法审查制是以德国为代表的。

1. A. 对2. B. 错41判断题(2.0分)乌台诗案是针对苏轼的文字狱。

1. A. 对2. B. 错42判断题(2.0分)保障贵在于严密,贵在于充分,所以要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1. A. 对2. B. 错43判断题(2.0分)金庸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1. A. 对2. B. 错44判断题(2.0分)客观事实与主观事实的关系式客观事实必须符合主观事实。

1. A. 对2. B. 错45判断题(2.0分)良法善治是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必由路。

1. A. 对2.1)单选题,共15题,每题2.0分,共30.0分1单选题(2.0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精髓是()。

1. A.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2. B. 公正司法,违法必究3. C.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4. D. 依宪治国,依宪执政2单选题(2.0分)自()年以来,我国违宪审查的体制就是由全国人大来进行审查。

1. A. 1949年2. B. 1954年3. C. 1982年4. D. 2000年3单选题(2.0分)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最早见诸于法律,是在()。

1. A. 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2. B. 1982年的刑事诉讼法3. C. 1979年的宪法修改案4. D. 1982年的宪法修改案4单选题(2.0分)国家治理体系要探索,要创新,通过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能量和作用,更好地调动和动员庞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各方面的资源。

其中,()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1. A. 人治的手段和人治的途径2. B. 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途径3. C. 经济的手段和经济的途径4. D. 法治的手段和法治的途径5单选题(2.0分)本讲提到,行政许可过程中,应该遵循()。

1. A. 处罚与教育相集合原则2. B. 育人为本3. C. 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4. D. 便民原则6单选题(2.0分)全面推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1. A. 共产党的领导2. B. 依法治国3. C. 一国两制4. D. 宪法制度7单选题(2.0分)自2002年4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规定》规定了()的证明标准。

1. A. “主观证据占优势”2. B. “客观证据占优势”3. C. “高度盖然性占优势”4. D. “绝对证据占优势”8单选题(2.0分)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1. A. 林则徐2. B. 魏源3. C. 龚自珍4. D. 张之洞9单选题(2.0分)宪法对于公民个人的基本功能是()。

1. A. 保障人权2. B. 确立核心价值观3. C. 界定国家权力和社会主体权力的边界4. D. 限权10单选题(2.0分)在以下机关中,()的侦查处于一种权力优势地位。

1. A. 行政机关2. B. 公安机关3. C. 审判机关4. D. 检察机关11单选题(2.0分)科学立法,就当前来讲,主要着眼于()。

1. A. 数量2. B. 经济能力3. C. 舆论压力4. D. 质量12单选题(2.0分)我国1993年修宪主要明确的内容是()。

1. A. 法治国家路线2. B. 市场经济路线3. C. 明确规定经济和土地要素4. D. 人权路线13单选题(2.0分)在我国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中,受贿罪的主体是()。

1. A. 商界人士2. B.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 C. 国家工作人员4. D. 企业工作人员14单选题(2.0分)我国公权力滥用的表现不包括()。

1. A. 以权谋私2. B. 劳民伤财3. C. 贪污腐败4. D. 尸位素餐15单选题(2.0分)中国近现代史开端的标志是什么?1. A. 甲午战争2. B. 戊戌变法3. C. 虎门销烟4. D. 鸦片战争2)多选题,共10题,每题3.0分,共30.0分16多选题(3.0分)宪法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