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的探讨

合集下载

关于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的探讨

关于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的探讨

关于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的探讨摘要:本文介绍了传统的通风设计的主要缺陷,分析了通风节能设计理念及内容,最后介绍了自然通风设计的具体内容及方法。

关键词:建筑设计;自然通风;节能设计建筑的自然通风从动力来源上可分为完全自然通风和机械辅助自然通风两种模式。

完全自然通风是由来自室外风速形成的“压差”和建筑表面的洞口间位置及温度造成的“温差”形成的室内外空气流动。

按照热力学原理,建筑室内温度有沿高度逐渐向上递增的特点,该特点是建筑随层高增加而使上下之间温差加剧的主要原因,设计师也经常利用这一点挖掘建筑自然通风的潜力。

机械辅助自然通风是利用温差造成的热压和机械动力相结合而形成的室内外空气对流。

与完全自然通风相比,虽然建筑内局部作为辅助动力的机械装置要消耗一定的能源,但通过这种装置重新组织气流,甚至在局部“强迫”气流改向,可以使自然通风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这两种通风模式中,屋顶都是形成温差、组织气流的重要环节,在整个自然通风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1 传统建筑通风设计的缺陷建筑行业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已经过了较长的历程,建筑设计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早期的建筑设计由于缺乏理论、技术的支撑,导致很多先进的设计思想未能得到全面运用。

主要存在着以下缺陷:1.1 功能减弱。

设计人员在制定设计方案前未能充分收集通风系统方面的资料,造成设计方案与实际的建筑需要差距较大。

很多设计人员往往侧重于从建筑施工进度考虑,而简化了室内通风系统这不仅减弱了建筑室内的排风功能,也影响到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1.2 能源耗损。

传统通风系统多数是采用空调系统,这种间接性的室内通风方式的能源消耗较大且空调设备维护也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此外,有些工程由于一些设计上的失误,导致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结束后,设计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工程标准综合审核,有时难免造成方案实施后出现返工的情况,导致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1.3 空气污染。

建筑环保节能是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新理念,但早期的空调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与热对流优化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与热对流优化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与热对流优化自然通风与热对流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它们能够有效地改善室内舒适度、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空气质量。

本文将重点探讨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与热对流的优化方法与策略,并介绍一些经典案例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一、自然通风的优化自然通风是指依靠自然气流实现室内空气交换的一种通风方式。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优化建筑朝向、窗户布置、通风通道等手段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通风,从而达到舒适与节能的目标。

1. 建筑朝向的优化建筑朝向是决定自然通风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选择建筑朝向可以使得建筑在不同季节能够得到适当的自然通风。

例如,在热带地区,建筑的长轴朝向东西方向,可以使得自然气流在南北方向上进行对流,减少室内温度的升高。

2. 窗户布置的优化窗户是自然通风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合理的窗户布置可以使得自然气流在室内得到良好的流动。

在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开设多个窗户,以增加自然通风的通道,同时设计合适的大小和位置,以便控制气流的方向和强度。

3. 通风通道的优化通风通道是指引导自然气流流动的路径。

合理设计通风通道可以有效地引导自然气流进入建筑内部,并带走室内的热空气。

例如,在建筑中设置采光井、通风塔等装置,可以形成垂直通风通道,加强气流的流动,提高自然通风效果。

二、热对流的优化热对流是指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气体或流体的对流现象。

在建筑设计中,优化热对流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温度分布,改善室内热环境,同时降低冷暖设备的使用频率,实现节能效果。

1. 热对流通道的优化合理设计热对流通道可以有效地引导热空气上升或下沉,实现室内温度的均匀分布。

例如,在建筑中设置天窗、屋顶通风设备等,可以促使热空气上升,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另外,通过调整室内家具摆放和室内外温差利用,也可以影响热对流的效果,实现温度调节。

2. 热容量的优化在建筑设计中,热容量是指材料或装饰物对热量的吸收与释放能力。

通过优化建筑材料和装饰物的选择,可以增加建筑的热容量,延缓热量的传导速度,提高室内温度的稳定性。

建筑通风设计中的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规范要求

建筑通风设计中的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规范要求

建筑通风设计中的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规范要求建筑通风设计在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和空气质量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是常用的通风方式,各自具有特定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探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在建筑通风设计中的规范要求。

一、自然通风规范要求自然通风是通过建筑设计和布局来利用自然气流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

以下是自然通风中常见的规范要求:1. 风洞试验:在建筑设计之初,需要进行风洞试验,以评估建筑在各种气流条件下的风速和风向,以及室内空气的流通情况。

2. 通风策略:根据建筑的用途、朝向和周围环境条件,确定合适的通风策略。

例如,在炎热季节,应该采用能够促进冷空气流入的设计。

3. 通风面积:根据建筑的体积和使用要求,确定合适的通风面积。

通风面积应足够大,以便满足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并保持室内外压力平衡。

4. 通风口位置和尺寸:通风口的位置和尺寸应根据室内布局和需要进行合理设计。

通风口的位置应能够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的各个房间和区域,以实现室内空气的均衡流通。

5. 自动控制系统:一些建筑可能需要自动控制系统来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并根据需要开启或关闭通风口。

自动控制系统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并确保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机械通风规范要求机械通风是通过机械设备如风机或排风扇来推动或抽走室内空气,以实现室内空气流通和排污。

以下是机械通风中常见的规范要求:1. 设备选择:选择适合建筑需求的机械通风设备,并确保设备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例如,噪音级别应低于规定限制,排风量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等。

2. 通风系统设计:机械通风系统包括风管、风机、过滤器等。

设计应根据建筑的使用要求、空间布局和室内外环境条件来确定风管尺寸、通风量和风机功率等参数。

3. 电气安全:机械通风系统的电气配线和设备应符合电气安全规范,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

4. 排烟系统:对于需要排除烟雾和有害气体的建筑,机械通风系统应具备排烟功能。

排烟系统的设计和布局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安全要求。

环境设计中的自然通风规范要求

环境设计中的自然通风规范要求

环境设计中的自然通风规范要求环境设计中的自然通风规范要求是指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于自然通风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气流进行空气交换和调节的方法,以减少对机械通风的依赖,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益和人体舒适度。

本文将就环境设计中的自然通风规范要求进行探讨。

一、建筑物整体规划要求在进行建筑物整体规划时,需要考虑自然通风所需的基本条件。

首先,建筑物的朝向和布局应该合理,以利用地形和气流的有利条件。

其次,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被高楼、密集建筑物等阻挡风向。

同时,建筑物的高度和体量应适中,以保证自然通风的有效性。

二、建筑物外部设计要求在建筑物的外部设计上,需要考虑以下要求。

首先,建筑物的外立面和入口处应合理设置通风口,以保证新鲜空气的流动。

其次,可以采用具有通风效果的构件,如窗户、百叶窗等,以调节室内温度和空气流通。

另外,在建筑物的屋顶上可以设置天窗或风滚,以利用自然气流实现通风效果。

三、建筑物内部布局要求在建筑物的内部布局上,需要考虑以下要求。

首先,要合理设置室内空间和功能区域,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通风。

例如,厨房、卫生间等湿润区域应设置排气设备,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换气。

其次,室内空间的布置要避免遮挡通风口和风道,以充分利用自然气流。

此外,建筑物内部的通风系统应设置合理,保证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和交换。

四、自然通风的设计计算要求在进行自然通风的设计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要求。

首先,要根据建筑物的尺寸、形状和使用功能等因素,确定合适的通风量和风速。

其次,要根据气象数据,计算出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段内的通风需求。

最后,要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如风口、排气扇等,以实现自然通风的效果。

五、自然通风的监测评估要求在建筑物的使用阶段,需要对自然通风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首先,可以通过测量室内外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评估自然通风的效果。

其次,可以通过模拟计算或实际测量,评估建筑物内部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效果。

如何提高建筑物的自然通风效果

如何提高建筑物的自然通风效果

如何提高建筑物的自然通风效果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提高建筑物的自然通风效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良好的自然通风不仅能够提供清新的空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还能降低能源消耗,创造更为舒适和健康的居住与工作环境。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如何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自然通风效果。

首先,合理的建筑布局是关键。

建筑物的朝向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主导风向。

例如,在季风气候地区,将建筑物的长边朝向夏季主导风向,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风。

同时,避免建筑物之间的相互遮挡,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便风能够顺畅地流动。

建筑群的布局也可以采用错列式、斜列式等形式,减少风的阻力,增加通风效果。

建筑的开口设计对自然通风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窗户的位置、大小和形式都需要精心规划。

窗户应该分布在建筑物的不同方向,以促进交叉通风。

增大窗户的面积可以增加进风量,但也要注意比例协调,避免影响建筑的结构和美观。

此外,窗户的开启方式也很重要,平开、推拉或上悬等方式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在一些情况下,设置通风口、通风井等特殊的开口结构,能够引导风进入建筑物内部的深处,提高通风的均匀性。

建筑物的内部空间设计同样会影响自然通风。

减少内部隔墙和障碍物,可以让空气更自由地流动。

挑高的空间和中庭设计能够利用热压原理,促进空气的上升和排出,形成自然的通风循环。

楼梯间和走廊等公共区域也可以作为通风通道,与室内空间相互连通,增强整体的通风效果。

在建筑外形设计方面,采用流线型或楔形的建筑外形能够减少风的阻力,提高风的通过率。

例如,一些高层建筑的顶部逐渐收窄,就像一个漏斗,能够引导风更有效地进入室内。

而在低层建筑中,通过设计坡屋顶或者设置风帽等,可以利用风压和热压的作用,增强自然通风。

另外,利用地形和周边环境也是提高自然通风效果的一种策略。

如果建筑物位于山坡上,可以利用地形高差,使风更容易进入底层空间。

周边的植被和水体也能对风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

树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强风,同时也能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促进空气的流动。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原理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原理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原理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建筑内外温度和风压差异,通过建筑结构和布局,利用自然气流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和更新。

它是一种经济环保的通风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居住、工作环境的舒适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中常用的自然通风原理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自然冷却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自然冷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通风原理。

通过利用夜间和清晨较为凉爽的温度,采取适当措施将室内热量排出,达到降温的效果。

建筑设计中常见的自然冷却方式包括:1. 屋顶通风:在建筑屋顶设置通风孔、排气扇等设施,利用自然气流将室内热空气排出,实现室内空气的自然对流。

2. 空气流动:通过建筑结构的设计,引导自然风流进入建筑内部,将热空气带出。

可以采用屏风、飘窗等设计元素来促进空气流通。

3. 水体利用:通过建造水景、喷泉等水体景观,利用水的蒸发和风的吹拂,增加室内的湿度并获得降温效果。

二、自然采光自然采光在建筑设计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源,减少对电照明的依赖,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常见的自然采光原理有:1. 大面积窗户:在建筑立面设置大面积窗户,使室内得到充足的自然光照,减少使用人工照明的频率。

2. 采光井:在建筑内部的核心区域或中庭设置采光井,通过天窗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实现室内的自然采光,并促进室内的空气对流。

3. 庭院设计:合理利用庭院布局,使得自然光可以从外部透过庭院进入室内,提供充足的自然光源和舒适的视觉环境。

三、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风进行室内空气对流,实现空气更新和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

它能够有效排除室内的有害气体和异味,保持空气清新。

常见的自然通风原理包括:1. 垂直通风:通过楼梯间、通风井等垂直结构,在建筑内部形成气流,促进室内空气的对流。

2. 水平通风:利用建筑的布置、开放式空间设计等,形成自然的气流路径,将空气引入室内并排出室外。

3. 气窗设计:在建筑立面设置可开启的气窗,能够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实现空气流动。

现代建筑屋顶与建筑的自然通风

现代建筑屋顶与建筑的自然通风

现代建筑屋顶与建筑的自然通风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在室内创造舒适的空气环境。

而建筑的自然通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将探讨现代建筑屋顶与建筑的自然通风的重要性以及实现自然通风的几种方法。

一、现代建筑屋顶与建筑的自然通风的重要性现代建筑由于密封性较高,室内空间常常缺乏自然流通的空气。

而空气质量差会对人们的健康和舒适感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通过设计和利用屋顶与建筑的自然通风,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供舒适的环境。

首先,自然通风可以解决室内空气质量问题。

室内常常存在各种污染物质,如甲醛、二氧化碳等。

良好的自然通风系统可以将这些有害物质排放到室外,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

其次,自然通风可以调节室内温度。

通过利用气流的引导和控制,室内的热空气可以被排走,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这有助于节能和减少对空调系统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最后,自然通风可以提供人们所需的舒适感。

新鲜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可以增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效率。

同时,通过自然通风使室内空气流动,可以减少潮湿和霉菌滋生,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二、实现自然通风的几种方法1. 设计合理的通风口和通风通道:在建筑设计阶段,应合理安排通风口和通风通道的位置和尺寸。

合适的通风口和通风通道可以使气流顺畅地进入室内并排出室内的热空气和污染物质。

2. 使用自动调节系统:现代建筑中常常配备自动风速调节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通风量。

这样可以保证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室内的通风效果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3. 利用屋顶和立面的特殊设计:通过设计屋顶和立面的特殊结构,可以促进自然通风。

例如,在屋顶上设置型材和风口等设施,可以引导气流进入室内。

在立面上设置凸窗和凹槽,可以形成气流的抓手,增强通风效果。

4. 运用自然元素:利用自然元素,如绿化屋顶和庭院,可以加强建筑的自然通风。

绿化屋顶可以吸收阳光和热量,减少热岛效应,同时提供良好的通风效果。

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气流进行室内空气交换的一种通风方式。

自然通风不仅能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还能使能耗降低,从而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广泛。

本文将从几方面介绍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能耗减少自然通风可以减少机械通风和空调的使用,从而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

尤其在夏季,如果建筑设计合理,可以通过自然通风来降低室内温度,在凉爽的空气中乘凉。

同时,自然通风可以将新鲜空气带入室内,或将废气排出室外,从而降低室内空气质量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自然通风,在节能的同时,可以提高室内舒适度,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因此,减少能耗是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二、构建合理风道在建筑设计中,构建合理的风道是实现自然通风的关键。

风道的配置数量和位置日后会影响自然通风的质量。

为了提高自然通风的效果,通常选择布置一个中央天井或开放式的中央区域,在楼层之间形成通道,利用自然气流进行自然通风。

三、利用自然气流利用自然气流是实现自然通风的关键。

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建筑物周围的地形、气候以及风向等因素。

通常的做法是利用自然气流产生的气流来促进室内气流的交换,从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四、合理使用建材在建筑设计中,也有许多建材可以通过合理的使用来提高自然通风的效果。

例如选择较薄的建筑墙体、采用可开启的窗户和门、使用节能玻璃等建材,都能够促进自然通风,提高室内舒适度。

五、与环境协调在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与周围环境需要协调。

建筑物的朝向、距离、地形等问题都需要考虑到。

对于那些环境复杂的建筑物,尤其要进行详细的生态周边规划,以便实现有效的自然通风。

综上所述,自然通风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种通风方式。

它可以不仅节约能源,而且可以算作是功能性美学的重要体现,在美学层面上给构建物造成诗情画意的同时实现了通风换气的效果。

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发挥自然通风的优势,使其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的探讨王 玲1 王丽洁2 马士宾1(11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天津 300401;21河北工业大学建设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401) 摘 要:通过建筑设计实现的自然通风,不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室内环境条件,而且具有节约能源、造价低廉的特点。

介绍在建筑设计中实现自然通风的几种技术;探讨建筑布局、建筑平面、建筑剖面与建筑构件在实现建筑自然通风中的作用与方法。

关键词:建筑设计;自然通风;技术DISCUSSION ON NATURA L VENTI LATION IN A BUI LDING DESIGNWang Ling 1 Wang Lijie 2 Ma Shibin1(1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Hebei P olytechnic University ,T ianjin 300401,China ;21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s Design ,Hebei P olytechnic University ,T ianjin 300401,China )Abstract :I t aims to realize a natural ventilation by building design ,which not only im proves a g ood indoor environment condition ,but als o saves the energy s ource and reduces the cost.I t is described several technologies realizing a natural ventilation in building design ,and researched the method and function of the building outline ,building plan ,building section and building com ponent in realizing the building ’s natural ventilation.K eyw ords :building design ;natural ventilation ;technology第一作者:王玲,女,1976年8月出生,讲师,博士研究生。

E -mail :wlark @ 收稿日期:2009-04-10 自然通风是指利用建筑内外风力或热压造成的风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

自然通风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实现有效的被动式制冷。

这意味着在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降低室内气温,带走潮湿空气,并以气流降低皮肤温度,达到人体热舒适。

第二,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以维持室内空气的卫生,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建筑通风的设计方法,是以建筑设计配合室外通风条件,提高室内有效风速,从而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

如今,空调的使用,人们可以主动地控制居住环境,而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也使人们渐渐淡化了对自然通风的重视。

在全球能源与资源短缺、环境严重破坏时,建筑师将不得不重新审视自然通风这一传统技术。

通过建筑设计等传统的建筑通风技术,不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而且具有节约能源、造价低廉的特点。

长久以来,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同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都有相应的通风措施,利用风来使室内变得凉爽和舒适。

从中国传统勘舆中的“藏风聚气”到古代中东地区招风塔和招风斗,都充分体现了各国人民在利用自然风方面的聪明才智。

这些传统的技术较好地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

这些技术至今仍然值得借鉴,一些建筑师在现代建筑中也发展了传统的自然通风技术。

1 建筑布局与自然通风建筑布局是建筑设计的前期工作,对自然通风的效果影响很大。

建筑群的布局方式一般有以下5种:并列式、错列式、斜列式(统称为行列式)、周边式和自由式。

各种布局对建筑自然通风的效果不同,在设计中应予以注意。

高低建筑、长短建筑相结合的不同布局、建筑布局不同的疏密关系以及建筑院落开口的方向等等也都会对建筑的自然通风带来一定的影响[1](图1)。

2 建筑平面与自然通风211 设置天井进行自然通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的气候条件及地理环境差异极大,却在居住形态上都脱离不了“院”的干系,基本上都可以概括为“合院式”民居。

“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建筑平面中的“院”创造了良好的建筑通风。

如广东的“竹筒屋”中天井的设置,增强了自55Industrial C onstruction V ol 139,N o 19,2009工业建筑 2009年第39卷第9期 然通风的效果(图2)[2]。

a —建筑错列布置以增大建筑的迎风面;b —高低建筑结合,将较低的建筑布置在迎风面;c —长短建筑结合布置和院落开口迎向主导风向;d —建筑疏密布置改善建筑通风图1 建筑布局对自然通风的影响Fig.1 E ffect of architectural lay out on naturalventilation1—天井;2—引风高侧墙;3—通风边弄图2 广东“竹筒屋”的自然通风Fig.2 Natural ventilation of “Zhutongwu ”in G uangdong212 建筑开口的设置与通透度房间的开口大小相对位置等直接影响到风速、进风量和风的路径。

开口的相对位置对气流路线起到决定作用,并应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考虑。

如傣族竹楼的平面就很好地组织了自然通风(图3)。

a —不同开口方向的室内气流流场;b —傣族竹楼的自然通风图3 建筑开口的设置与自然通风Fig.3 Erection of architectural openings onnatural ventilation3 建筑剖面与自然通风311 利用建筑高大空间进行通风高大空间建筑腔体在这里指能够对建筑内部环境起到调节作用的空间,包括:建筑的一些高大房间、中厅、边厅、楼梯间与通风井等。

现代建筑师在创作中充分发挥了这一方法,从而实现了建筑的生态化(表1)。

312 利用架空空间进行通风利用架空空间也可使建筑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

架空层的设置可考虑两种位置:一是设计在底层。

我国傣族的竹楼就是利用底层架空来获得舒适室内环境的典范。

二是设计在建筑高度的中部。

由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为典型例子,它共60层,其平面为弧线围成的三角形,中央为贯通全楼的中庭。

三角形的每个边在若干个高度上都分别设有架空的空中花园,围绕中庭错落布置,与中庭一起共同组织气流,使整座楼的自然通风高达60%,被人们誉为“带有空中花园的能量搅拌器”(图4)。

图4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建筑通风示意Fig.4 Natural ventilation of commerabankheadquarters in Franlcfurt4 建筑构件与自然通风411 设计导板引导气流创造风压通风的建筑开口与风向的有效夹角在40°范围内(Chandra ,1986)[3]。

当建筑开口和风向夹角不在40°范围内,可以设计导板引导通风。

一定风向下,导板和风压的关系见图5。

图5 设计导板引导气流Fig.5 Air current arose though designing Leading board65工业建筑 2009年第39卷第9期表1 利用高大空间建筑腔体进行通风T able 1 V entilation using large sp aces of building 2ch amber增加自然通风的方法示意图运用实例实例剖面通风分析图实例分析说明增加空间高度HA LL26德国,汉诺威夏天新鲜空气从距离地板4m 的玻璃管道吸入室内,温度下降,待温度提高后上升,从屋顶开口自然排出设置建筑边庭Science Park 德国,G elsenkirchen冷空气从玻璃墙面下部吹入“拱廊”内部,而室内的热空气则由玻璃墙面与屋顶的接合处缝隙中排出设置建筑中庭Barclaycar d HQ 英国,北安普敦中庭的设置保证了15m 进深的办公区双面采光和自然通风设置建筑通风井英国监狱和英国下院建筑采用了设置建筑通风气井的方法,在当时堪称一绝运用楼梯间诺丁汉英国内税务中心建筑师将建筑入口和楼梯间设计成一个圆柱形的玻璃通风塔,风从四周的外墙进人,在建筑内升温后从玻璃塔的上部排出412 屋顶的自然通风通风隔热屋面通常有以下2种方式:1)在结构层上部设置架空隔热层。

这种做法把通风层设置在屋面结构层上,利用中间的空气间层带走热量,达到屋面降温的目的。

另外,架空板还保护了屋面防水层。

2)利用坡屋顶自身结构,在结构层中间设置通风隔热层,也可得到较好的隔热效果。

413 双层玻璃幕墙双层幕墙又称会呼吸的皮肤,由内外两道幕墙组成。

两层玻璃幕墙之间留一个空腔,空腔的两端有可以控制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在冬季,关闭进出风口,利用温室效应,提高围护结构表面的温度;夏季,打开进出风口,利用烟囱效应在空腔内部实现自然通风。

利用双层玻璃幕墙通风的工作原理如图6所示[4]。

414 捕风窗密集的建筑聚落,会对风的流动产生影响。

因1—空气排出;2—遮阳装置;3—外层玻璃;4—空气吸入;5—空气腔;6—隔热玻璃;7—废气排出隔热玻璃、强化玻璃、遮阳装 置;8—空气腔;9—保温材料;10—空气吸入图6 双层玻璃幕墙的工作原理Fig.6 The w orking principle of double glass curtain wall此,干热和暖湿地域的人们发明了捕风窗,这样高于(下转第70页)75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的探讨———王 玲3 剪力墙轴压比限值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混凝土强度等级、竖向分布钢筋强度和配筋率对剪力墙轴压比的影响相对较小。

所以,本文在确定轴压比限值时,这三个指标均取为定值,即混凝土强度等级取C40,竖向分布钢筋的强度按HR B335取值,配筋率取0135%。

而按不同的高宽比HΠhw和顶点目标位移角值u rΠH计算轴压比限值,并将其转换为设计值,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轴压比限值T able1 Allow able axial load ratiosHΠh wu rΠH1Π1201Π1001Π8020.120.080.0530.170.120.0740.220.150.1050.300.220.1360.400.270.18 由表1可见,角值对轴压比限值影响较大。

如取剪力墙高宽比等于2、顶点目标侧移角值等于1Π120,则其轴压比限值为0112。

这值与我国抗震规范[1]规定的轴压比限值011(一级9度)较为接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