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获奖数学小论文集锦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论文(精选19篇)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论文(精选19篇)小学生五年级数学论文(精选19篇)数学不仅是教育和学习的基础,还是生活的基础学科,因而数学启蒙教学阶段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
下面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分享小学生五年级的数学论文。
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论文篇1今天,我在做题时被一道应用题给难住了。
这道题的题目是:小华今年3岁,今年爸爸26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妈妈回来了,我就请教妈妈。
妈妈帮我分析: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华的“年龄差”是26-4=24(岁)。
再根据“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这一关系,画张图试试。
我们俩就开始画了起来。
画了图之后,我马上明白过来了:他们俩过了几年后,“年龄差”还是24岁。
再根据差倍问题的解法求出几年后小华的年龄,用几年后小华的年龄减去2岁,就可以求出中间经过了几年了。
解是:26-2=24(岁)24÷(3-1)=12(岁)12-2=10(年)答: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妈妈又让我验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不是小华的3倍。
(26+10)÷(2+10)=36÷12=3耶!我答对了。
看来做题先得画图,画了图就能就一目了然了。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论文篇2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
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
我们爷俩坐的是3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出发。
此时爷爷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小溦,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
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不能解答。
五年级数学获奖小论文汇总

我得意地说:“假如全是雨天我也会做:[112-12×(112÷4)]÷(20-12)=2(天),这是晴天天数,雨天用112÷4-2=6(天)”。
4.4÷(6+5)=0.4(元)
从而求出日记本的单价是:0.4×2=0.8(元)。
联系以前做过的一些题目,我又想,有些题中的已知条件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说,解题时,把它换句话来说,可以使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更加直接,数量关系更加一目了然,也就方便我们找到解题方法。我把这个想法告诉陈老师,陈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还告诉我:“这就是转化的方法,转化就是把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已经会解决的问题。”
爷爷是潮桥街上开肉铺伙里有名的“神算”。今天是星期日,我早早起床,想随爷爷一起去肉铺,实地考察考察。
“施老板,来点儿精肉,做馅儿的,半斤多就行。”
“好来!”
爷爷利索地剁了一小块,一称,六两。
爷爷拉开抽屉,看了看说:“15元一斤,六两,9块钱。”
又来一位,“施老板,帮我斫35斤肋条。”
“好来!”
爷爷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大块肋条装进包装袋,递到买主面前。
编号:030
买鞋的发现
如东县新店镇汤园小学五〇二班 李欣然 指导老师 顾振华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买鞋。来到鞋店,妈妈让营业员给我拿了一双37码的运动鞋,我试了试:“哇!还挺合脚。”接着妈妈又让营业员给她挑了一双,妈妈一试,大小刚好。我觉得妈妈的皮靴很漂亮,就拿来瞧一瞧。不看不知道,看了也不知道:咦?妈妈的鞋码怎么比我的还小?我的鞋是37码,妈妈的鞋是24码。我奇怪地问妈妈:“妈妈,这鞋上的数字是不是印错了,怎么你的鞋比我的还小,我的是37,你的怎么只有24?”妈妈和营业员一听,笑了起来。营业员阿姨说:“小朋友,鞋上的数字没错,是你理解错了。你的鞋标的是多少‘码’,而你妈妈的鞋标的却是多少‘公分’。”“那我的鞋是多少公分?”营业员阿姨笑着说:“你自己算呀,你把你的鞋码加10,然后再除以2就得出你的鞋是多少公分了。”我算了算: (37+10)÷2=23.5。“我知道了,我的鞋是23.5公分。”营业员阿姨和妈妈点点头。
小学数学获一等奖论文范例

小学数学获一等奖论文范例第一部分: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而且对国家科技人才的储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和尝试。
在此基础上,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研究,探索出一套能够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创新意识的获奖论文范例。
二、问题提出1.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2. 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如何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三、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创新意识,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四、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法:选取近年来在小学数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成功经验和教学策略。
3.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部分小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和需求。
4. 实证研究法:结合教学实践,运用本文提出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五、研究内容1. 分析小学数学竞赛一等奖论文的特点,总结成功经验。
2.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参与度的策略。
3.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
4.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5. 提出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的因材施教策略,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以上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为小学数学获一等奖论文的撰写提供范例。
五年级数学获奖小论文

五年级数学获奖小论文1000字数学是一门充满奥妙的学科,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我的求学过程中,始终坚信数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和社会。
今年,我非常荣幸在五年级的数学竞赛中取得第一名,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经验。
首先,我认为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有好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对于数学的基础知识,我们要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
比如,学习加减乘除时,要经常进行口算练习,这样能够帮助我们熟练地掌握数字的计算方法。
同时,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
只有在建立扎实基础的基础上,我们才有机会在难题中有所建树。
其次,我们应该多读数学书籍,了解数学的历史和发展。
这些书籍可以让我们了解数学基本原理的演变,帮助我们理解数学的内涵。
例如小说《费马大定理》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好的,它把数学证明演绎出来,让读者深刻领略费马猜想的背后。
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中广泛的积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最后,平时也要注重实践和探索,通过不断的实验和思考不同的方法和想法来提高自己。
结合日常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寻找其中具有一定数学意义的现象或规律,并尝试用数学方法加以解释或推广。
或是自然界进化论,统计学原理,探究其中的数学内涵,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美妙性质,增强学习兴趣。
总之,数学的学习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长期的积累,但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数学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在数学竞赛或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成就。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不停地学习和问问题,就一定能够打开数学的大门,探寻数学的美妙奥秘。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精选32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小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篇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
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的几种方法。
一、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
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
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激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块被激活。
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
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
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巧“问”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
”“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
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
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
精品—五年级获奖数学小论文集锦

精品—五年级获奖数学小论文集锦五年级获奖数学小论文集锦浅谈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摘要:小学五年级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在这一年当中学生既要继续深入地学习知识,又要着手准备六年级的总复习,以应对小升初考试。
那么在这个比较特殊的学年当中,学习方法也应该较以前有所调整,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更是如此。
主要围绕小学五年级的数学学习,探讨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方法。
文章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讨论如何引起学生的重视以及学生应该如何去重视这一年的数学学习;第二部分为兼顾从前所学,也就是说要对从前所学过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复习;第三部分则探讨学生如何在这个阶段着手准备小升初复习;最后一部分为结论部分,收述全文,提出作者观点。
关键词:充分重视;兼顾所学;着手复习一、充分重视五年级的数学学习为什么如此重要,以至于需要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它是学生进入总复习的前期准备。
更关键的是,在这一年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即学生经过四年的不断学习,对于心智还不够成熟的孩子来说,非常有可能会产生疲劳感,进而开始放松、懈怠,而五年级处在进入总复习的前一年,因而学生会倾向于认为自己在这一年可以充分放松,然后以充沛的精力来面对六年级的总复习。
就像已经升入高三的学生,总是以为自己在最后一届秋季运动会之前都可以放松,运动会过后就立即投入到学习当中。
然而,不要忘记一点,放松的时间过长,或者使自己保持在一种不紧张的状态,再想紧张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可能要克服的障碍比想象的多得多。
所以在这里反复强调,学生一定不要异想天开觉得自己可以在五年级放松懈怠、平稳过渡,反而应该比之前更加努力学习,为下一年的升学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兼顾从前所学学生在足够重视五年级的学习后,一方面需要认真学习该学期的新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对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
从一年级的数字分类到四年级的各种图形等,都要有所复习。
学生可以采取如下两种方法进行回顾。
(1)粗放式复习。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目录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目录引言:近年来,小学生数学竞赛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优秀的论文也层出不穷。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为提升小学数学竞赛的水平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小学数学获奖论文,以及它们的研究成果和特点。
一、几何类论文1.《小学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解题策略研究》本论文通过探究三角形相似的概念和性质,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题策略,并以实际例题进行了分析和求解。
这种解题思路较为简单易懂,不仅能拓宽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还能够有效提高他们在数学竞赛中的表现。
2.《小学生合理利用图形关系解奥数题研究》本论文从几何角度出发,深度挖掘图形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运用各类几何知识,能够更好地解决数学竞赛中的各种奥数题,给小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代数类论文1.《小学代数方程解题策略研究》本论文通过对小学代数方程式的研究,发掘出了一种新的解题策略,能够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代数问题。
此外,该论文还对学习代数知识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代数的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小学生利用公式求解几何问题研究》本论文通过探究几何知识和公式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方法。
在数学竞赛中,小学生常常遇到需要将几何知识与代数式结合起来求解的问题,此时运用该论文提出的公式,能够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
三、概率论文1.《小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本论文深入剖析了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概率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该论文所关注的领域不仅限于数学竞赛,更多地从实际生活中出发,将抽象的概率概念转化为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也是小学数学研究的一大创新。
2.《小学生举办小型赌博活动的概率预测研究》该论文探究了小学生举办小型赌博活动的概率预测能力,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推理。
虽然该论文所探讨的问题有些棘手,但是它在小学概率研究中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无疑是一大亮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论文3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论文第一篇:小学五年级数学论文——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小学数学教育的不断进步,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还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如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学习质量参差不齐,数学知识点不够扎实等。
面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改进和提升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往往是决定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
如果学生对数学充满了热爱和兴趣,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因此,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解决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具体做法如下:1、启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去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2、注重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在数学教学中,别墅家教师应注重趣味性的开发,让数学教学充满乐趣,例如巧妙地利用数学谜题、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学习质量的参差不齐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各种原因,总会出现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实力不符合的情况。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1、分层次教学。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分层次教学,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等级,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质量。
2、注重基本功的拓展。
数学学习是需要一步步打好基础的,因此,我们应注重学生基本功的拓展,从基础入手,扎实基础,为将来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知识点的精通程度也是决定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
而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只是懂得数学的一些表面层次的知识和方法,而并不真正掌握其精髓。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1、练习题的重要性。
数学学习是需要大量练习的,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巩固,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点。
因此,我们应注重练习题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001换句话说*****小学五(1)班指导老师:陈刚[题目1]4本日记本和8本练习本的价钱相等。
小明买3本日记本和5本练习本,共用去4.4元。
日记本和练习本的单价各是多少元?这道题我是这样想的:把“4本日记本和8本练习本价钱相等”换句话说,就是“1本日记本和2本练习本价钱相等”;再把它换句话说,就是“3本日记本和6本练习本价钱相等”,也就是说“3本日记本可以换成6本练习本”。
题目中的第二个条件“买3本日记本和5本练习本,共用去4.4元”,换句话说就是“买6本练习本和5本练习本,共用去4.4元”。
这样就可以先算出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4.4÷(6+5)=0.4(元)从而求出日记本的单价是:0.4×2=0.8(元)。
联系以前做过的一些题目,我又想,有些题中的已知条件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说,解题时,把它换句话来说,可以使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更加直接,数量关系更加一目了然,也就方便我们找到解题方法。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陈老师,陈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还告诉我:“这就是转化的方法,转化就是把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已经会解决的问题。
”陈老师又给我出了一道题目:[题目2]一个两位小数,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来的数大53.46。
这个两位小数是多少?我想:把“一个两位小数去掉小数点”换句话说就是“把这个两位小数扩大100倍,得到一个新数”。
再想把原来的数看作1倍,新数就是100倍,又可以把“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来的数大53.46”换句话说成“原数的99倍等于53.46”。
这样要解决的问题就可以转化成:“一个数的99倍是53.46,求这个数。
”53.46÷(100-1)=0.54解题时,把已知条件“换句话说”,还真能化难为易!最后,陈老师又给我出了一道题目: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1,余数是3。
如果把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相加,它们的和是225。
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试试吧!编号:002东郭先生再次遇到狼如东县浒澪小学501班徐优指导老师:李燕话说那次东郭先生躲过了狼的攻击后,狼便怀恨在心,一直想找机会报复他。
有一天,东郭先生正漫不经心地走在路上。
突然,狼从草垛里跳了出来,张大了爪子,虎视眈眈地望着东郭先生,一步一步向他走去。
东郭先生往往四周,心想:呀!这次的运气可没上次好。
对了,这只笨狼脑子也好不到哪儿去,何不用一道题目考考它呢?于是,东郭先生清了清嗓子对狼说:“狼大哥,如果你能答对我说的两道题目,我就任你宰割。
如果你答不上来,就得乖乖地放我走。
”狼眼珠子一转,心想:不管我能否答出来,嘿嘿,你今天就一人,反正跑不了了,今天我可美餐一顿罗。
想到这儿,狼笑眯眯地很爽快地答应了。
东郭先生提醒狼说:“请听第一题,2.2×3.3的结果是几位小数?”“是两位小数。
”“恭喜你!答对了。
请听第二题,2.8×3.25的结果是三位小数吗?如果不是,那结果是几位小数呢?”“那还用说,肯定是三位小数。
”笨头笨脑的狼满有把握地答道。
东郭先生善解人意地说道:“兄弟,再给你30秒的时间,好好在地上算一算吧。
”狼听了,赶快找了一根树枝,急切地在地上算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狼高兴地叫了起来,“先生,我有答案了。
是、是一位小数。
对不对?”狼为了确保这次正确,又重新检查了一遍。
狼有些不耐烦了,“到底对不对?”边问边抬起头,“奇怪,人哪里去了?”而此时的东郭先生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那只笨狼气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叹着气说:“哎,又上了当。
”聪明的东郭先生又一次转危为安了,不过,这次他凭借的可是自己的力量。
编号:003还是画线段图易理解如东县浒澪小学501班徐睿妮指导老师:李燕今天,老师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讲解试卷上的一道题。
题目是这样的:小阳说:“我比红红重,比小明轻。
”小君说:李老师说:“题目中有重又有轻的,我们干脆先把它都改成同一种说法——谁比谁重,这样理解起来就不觉得乱了。
”于是,我们说,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小阳比红红重;小明比小阳重;红红比小君重。
老师又说:“同学们,现在你们能把这三句话重新排一下吗?”语言基本功一向不错的杨晓敏同学答道:“小明比小阳重;小阳比红红重;红红比小君重。
可见,小明最重,是43.6 kg;其次是小阳,体重是40.4 kg;再次是红红,体重是38.2 kg;最轻的是小君,体重是36.5 kg。
”同学们边听着边看着老师的语言逻辑推理,似乎明白了,便在试卷上进行刚才的分析。
可我觉得这样还不够直观,于是我高高地举起了手。
老师对我说:“徐睿妮,你还有什么?”我爽快地说:“李老师,我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画线段图。
”于是,我向同学们作了介绍:我从小阳说的话开始考虑,把“小阳的体重”先用线段表示,接着,红红与小明的体重线段图就以小阳体重的线段图进行比较画出,小君的体重线段图再以红红的体重线段图比较画出。
见下图:小阳:红红:小明:小君: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茅塞顿开,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并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好像在对我说:“不愧为班上的数学高手,连解题方法都比别人巧妙。
”老师也夸奖我说:“徐睿妮真会动脑筋,能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解题方法。
她的方法比老师的更简单更易理解。
”同学们,你知道吗?那天我特别开心。
编号:004妮妮家的电话号码如东县栟茶镇浒零小学503班蔡丽丽指导老师:缪小兰双休日,奥运福娃贝贝、晶晶、欢欢和迎迎聚集在一起准备邀请伙伴妮妮一起去踢足球,可是几个人又不知道他家住在哪里?贝贝建议给她打个电话,可问题是她们没有一个人能完整地记得妮妮家的电话,他们只依稀记得她家电话号码的一些特点。
晶晶说:“我记得她家的电话号码的从左往右的第3个到第6个数分别是:5282,因为这几个数字正好是我上网的密码。
”欢欢接着说:“我听她说过,如果把电话号码看作一个8位数,就能被2和5整除”、“还能被3和4整除呢!”迎迎又补充道,我只记得她家的电话号码的第2个数字是4。
贝贝在一旁细心听着,突然她眼珠子骨碌一转,兴奋地说:“我猜着了。
”贝贝拨通了84528240,果然是妮妮家的电话号码。
后来,大伙问起贝贝是怎么知道的,贝贝说:“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南通地区的电话号码由原来的7位升级为8位,再前面统一加8,而第二个数字是4,第3个至第6个数字是”5282,这样8位号码就已知了前6位:845282。
”“就差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那么我们还可以根据大家刚才回忆的另一些特点再来进行判断、筛选,我们先来确定个位上是几。
因为由8个数字组成的电话号码是2和5的倍数,2和5的倍数只需看个位上的数就行了。
”性急的晶晶连忙抢着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个位上是0!因为如是2的倍数,个位应是0、2、4、6、8这几个数;是5的倍数,个位要么是0,要么是5,这两个条件一结合,毋庸置疑,个位上就是数字0。
”“嗯嗯嗯……”其它的同伴都齐声附和着。
贝贝接着说:“现在就剩十位上的数字了。
”欢欢紧接着说:“只要根据我回忆的这个8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这个信息来思考。
”在欢欢的点拨之下,其它伙伴也都知道了十位上是4。
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因为凡是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必须是3的倍数,现有的7个数的和:8+4+5+2+8+2+()+0=29,那么为符合3的倍数的特征,十位上的可以是1、4、7,再结合4的倍数的特征,末两位数是4的倍数,所以可肯定十位上的数字是4。
”这样妮妮家的电话号码不就出来了。
奥运福娃们经过合情推理,外加我们掌握的能被2、3、4、5的倍数的特征准确地回忆出了妮妮家的电话号码。
同学们,你们也能根据她们提供的有关线索推知得出妮妮家的电话号码吗?编号:005形式一变思路通江苏省如东县拼茶镇浒零小学501班沈鹏程指导老师:缪小兰“注意了!注意了!动物王国数学竞赛马上就开始了!请各位参赛选手做好准备。
”大巴兔扯着嗓子喊着。
小动物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随着比赛信号一声令下,小动物们个个投身于紧张的考试之中,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题,本次比赛的杀关题是一道简算题:用简便方法计算11.8×43-860×0.09 ,小动物看了题目,个个冥思苦想,小皱起了眉头,小狗抓耳挠腮,小猴灵灵看看题目,联想到前面学过的知识,符合乘法分配律展开后的“两边乘,中间加或减”这一形式,但是两边的乘法当中没有相同的因数,也就不可以将相同的因数提取出来,“860 与43有关系,是43的20倍,”能否将它转变成两边有相同的因数的形式呢?小猴就这样想着、在草稿本上画着、算着……,渐渐的,题目在小猴的转换中有了眉目:11.8×43-860×0.09=11.8×43-(43×20)×0.09=11.8×43-43×(20×0.09)=11.8×43-43×1.8=(11.8-1.8)×43=10×43=430就在小猴把这道题目写完后,比赛结束的铃声也敲响了。
小猴灵灵高兴地与同伴交流着自己的思路,小动物们在灵灵的讲解下个个拨开了云雾,犹如见到了晴天。
慨叹道“这真是形式一变,思路通呀!”同学们,如果是你,你会做上面类似的题目吗?那就请尝试用简便方法计算:3.6×31.4+43.9×6.4这道题目吧!编号:006巧用平均数如东县兵房镇兵房小学501 周袁缘指导老师:李玮一天晚上,我刚做完作业要整理书包时,妈妈喊了我一声:“快点过来!”我走过去后。
妈妈笑着对我说:“我给你出一道题,快点做起来吧!”题目:有六块岩石标本,它们的重量分别是8.5千克,6千克,4千克,4千克,3千克,2千克,要把它们分别装在三个背包里,要求最重的一个背包尽可能轻一点,请写出最重背包里装的石头标本是多少千克?我一看题,觉得真是“小菜一碟”!然后就提起了笔“唰,唰,唰”地写了起来。
我是这样认为的:六块岩石,每包两块,最重的和最轻的放在一起,次重与次轻的放一包,还有中间的两块放一包,这样就得出三个背包的重量分别是10.5千克、9千克和8千克,于是答:最重的背包里装10.5千克。
妈妈看了我的答案,却说我这是错的,并说我没有认真分析。
随后,妈妈这样解释给我听。
她说:“这三个背包重量的平均数为:(8.5+6+4+4+3+2)÷3=9.17(千克)。
所以最重的背包的重量肯定要超过9.17千克。
由于只有1块重量不是整数,其余的各块均为整数,所以最重的背包的重量只可能是9.5千克、10千克,或者更多。
但用8.5千克与其余五块中任何一块都不能得到9.5千克的重量,所以最重的背包的重量不可能是9.5千克,那背包重量最小就得是10千克。
在这六个重量中,正好有6+4=10(或4+4+2=10),也就是说可以取到10千克;剩下的石头可以一个背包重9千克4+3+2=9(或6+3=9);一个背包重8.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