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获奖小论文

合集下载

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精选7篇)

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精选7篇)

数学小论文数学小论文(精选7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这7篇数学小论文是作者为您整理的数学小论文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数学小论文篇一今天,爸爸带我到世茂运河城的英派斯去游泳,因为爸爸有那的健身卡。

在准备去哪游泳之前已经事先调查好了那的价格,健身卡:五点之前25元,1米5以下半价,而且随便你游多长时间。

五点之后30元,1米5以下半价,较多只能游2个小时。

无健身卡:五点之前30元,1米5以下半价。

五点之后35元,无半价。

于是爸爸叫我算一下这样我们可以省多少元。

列式:用健身卡25/2=12.5(元)(因为我正好1米49)12.5+25=37.5(元)不用健身卡:30/2=15(元)15+30=45(元)45——37.5=7.5(元)也就是说用健身卡可以省下7.5元。

数学小论文篇二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界的共识。

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热点之一。

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探索,就实践活动课何以成为课改的热点谈几点认识:【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

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论文(精选19篇)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论文(精选19篇)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论文(精选19篇)小学生五年级数学论文(精选19篇)数学不仅是教育和学习的基础,还是生活的基础学科,因而数学启蒙教学阶段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

下面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分享小学生五年级的数学论文。

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论文篇1今天,我在做题时被一道应用题给难住了。

这道题的题目是:小华今年3岁,今年爸爸26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妈妈回来了,我就请教妈妈。

妈妈帮我分析: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华的“年龄差”是26-4=24(岁)。

再根据“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这一关系,画张图试试。

我们俩就开始画了起来。

画了图之后,我马上明白过来了:他们俩过了几年后,“年龄差”还是24岁。

再根据差倍问题的解法求出几年后小华的年龄,用几年后小华的年龄减去2岁,就可以求出中间经过了几年了。

解是:26-2=24(岁)24÷(3-1)=12(岁)12-2=10(年)答: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妈妈又让我验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不是小华的3倍。

(26+10)÷(2+10)=36÷12=3耶!我答对了。

看来做题先得画图,画了图就能就一目了然了。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论文篇2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

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

我们爷俩坐的是3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出发。

此时爷爷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小溦,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

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不能解答。

小学数学获一等奖论文范例

小学数学获一等奖论文范例

小学数学获一等奖论文范例第一部分: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而且对国家科技人才的储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和尝试。

在此基础上,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研究,探索出一套能够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创新意识的获奖论文范例。

二、问题提出1.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2. 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如何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三、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创新意识,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四、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法:选取近年来在小学数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成功经验和教学策略。

3.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部分小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和需求。

4. 实证研究法:结合教学实践,运用本文提出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五、研究内容1. 分析小学数学竞赛一等奖论文的特点,总结成功经验。

2.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参与度的策略。

3.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

4.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5. 提出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的因材施教策略,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以上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为小学数学获一等奖论文的撰写提供范例。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相关推荐五年级数学小论文(通用14篇)现如今,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数学小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篇1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建高楼要画几何图,发射火箭要经过无数的计算。

我们一般加减乘除都是由0~9十个数字构成的十进制的算是组成的,而电脑里却用了二进制。

我一直都想不明白,直到我做了这道题目:小明有511块糖,分别放在9个盒子里。

你只要告诉他糖的块数,(不多于511),他就可将几个盒子里的糖全部拿出,凑成你要的块数,这几个盒子里各有多少块糖?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样也想不出来。

我只好一个一个排,排了5个后,我发现是一个很有规律的数列:1.2.4.8.16.都是这个数乘2得到下一个数的。

我照着排下去:1.2.4.8.16.32.64.128.256,刚好为511,原来电脑里面有二进制是因为可以算出所有数呀!我有看到了一种问题-----“牛吃草”。

一牧场上的青草匀速的生长,可供27头牛吃6天,工23头牛吃9天,18头牛吃了6天后增加了12头牛,还要几天吃完?牛吃草有原有量和增长量,一部分牛吃原来就有的草,一部分牛吃长出来的草,吃增长量的牛无论什么时候都有的吃,而吃原有量的牛吃完了就没有了,所以应先求原有量和增长量,27×=162(份),(将牛一天吃的草视为一份),23*9=207(份),207-162)÷(9-6)=15(份),增长量为15份,162-6×15=72(份),原有量为72份,18头牛吃6天,共吃72-(18-15)×6=54(份)草,54÷(3+12)=3.6(天),答:还要3.6天吃完。

书上也是可以获得知识的。

书的页码也有学问。

如:甲.乙两册书用了8642个数码,且甲册比乙册多20页,甲书有多少页?首先要知道1~页要1×9=9(个)数码,10~9需要2×90=180(个)数码,100~999需要2700个数码,(2700+180+9)×2 8642个,所以甲乙书都印到了四位数。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精选32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小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篇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

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的几种方法。

一、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

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

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激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块被激活。

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

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

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巧“问”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

”“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

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

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十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十篇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十篇在研究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题目,每个题目都有不同的解法。

比如,对于一道加法题,我们可以用竖式或者列式来解答;对于一道几何题,我们可以用勾股定理或者相似三角形来求解。

所以,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我们要根据题目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解法,这样才能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三:论文题目:小学生如何学好分数分数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但是很多小学生在研究分数的过程中会感到困难。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分数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其次,我们要多做分数的练题,熟练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最后,我们要学会将分数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实际情境来理解分数的应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学好分数。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四:论文题目:如何解决数学难题在研究数学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这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首先,我们要冷静分析题目,理清思路,避免盲目求解;其次,我们要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最后,如果还是无法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或者寻找相关的参考资料。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解决问题,相信一定能够找到答案。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五:论文题目:如何提高口算速度口算是小学数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很多小学生在口算中速度较慢。

那么,如何提高口算速度呢?首先,我们要熟练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法运算,建立起基本的计算能力;其次,我们要进行口算练,通过不断练来提高计算速度;最后,我们要注意细节,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口算练,我们才能真正提高口算速度。

五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六:论文题目: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是它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在购物时我们需要计算商品的价格,这就需要用到数学中的加减乘除运算;在旅游时我们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这就需要用到数学中的长度和时间单位。

所以,学好数学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研究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在实际生活中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小学5年级数学小论文

小学5年级数学小论文

小学5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一:数学小论文《流水问题》[400字]这学期妈妈给我报名参加了一个奥数班,是在每个星期天的早上上的,这个早上我们学了第5讲流水问题,课后还布置了一题作为家庭作业,柴老师说:当天的作业当天做完,头脑的思绪最为清晰。

所以我回到家早早的就开始做。

这题的题目是:甲乙两港间的水路长252千米,一艘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9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4小时到达。

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我盯着题目努力理解题意,手握紧了笔,心想:这题怎么这么难,还有柴老师说的是什么理论,我现在明明思绪最模糊。

妈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说道:不要着急,你先想一想,柴老师上课怎么说的,讲了什么流水问题的关系式。

我一下子明白了这题怎么做就靠关系式了,我又想了想,老师写了六条关系式分别是: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路程=顺水速度顺水时间路程=逆水速度逆水时间我用上了关系式,把所有能替换的数字,都替换成了关系式上所讲的逆水速度顺水速度什么的,很快算出了这题的答案,答案是:2529=28(千米/小时)顺水速度25214=18(千米/小时)逆水速度小学5年级数学小论文400字5篇小学5年级数学小论文400字5篇(28+18)2=23(千米/小时)船速(28 18)2=5(千米/小时)水速答: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3千米/小时,水流速度为5千米/小时。

做这道题我明白了:遇到难题时不要着急,要仔细的审题,细细的回想老师所讲过的内容,做题其实就很简单!篇二:数学小论文[500字]生活中,有许多我们课本上学不到的数学知识,人们用一些公式来为它们定义:速度时间=长度、长度时间=速度、长宽=长方形面积很多种。

这不,我也发现了许多。

早上起来时,我在衣柜里乱摸一气,最后穿了一只粉一只白的袜子。

妈妈说:我们放了一双粉的、一双白的、一双蓝的。

你自己好好想一想,怎么拿最省力、最省时间。

小学五年级数学论文3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论文3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论文第一篇:小学五年级数学论文——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小学数学教育的不断进步,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发现,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还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如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学习质量参差不齐,数学知识点不够扎实等。

面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改进和提升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往往是决定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

如果学生对数学充满了热爱和兴趣,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因此,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解决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具体做法如下:1、启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去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2、注重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在数学教学中,别墅家教师应注重趣味性的开发,让数学教学充满乐趣,例如巧妙地利用数学谜题、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学习质量的参差不齐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各种原因,总会出现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实力不符合的情况。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1、分层次教学。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分层次教学,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等级,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质量。

2、注重基本功的拓展。

数学学习是需要一步步打好基础的,因此,我们应注重学生基本功的拓展,从基础入手,扎实基础,为将来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知识点的精通程度也是决定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

而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只是懂得数学的一些表面层次的知识和方法,而并不真正掌握其精髓。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1、练习题的重要性。

数学学习是需要大量练习的,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巩固,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点。

因此,我们应注重练习题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001换句话说马塘镇潮桥小学五0一班任一鸣指导老师:陈志刚[题目1]4本日记本和8本练习本的价钱相等。

小明买3本日记本和5本练习本,共用去4.4元。

日记本和练习本的单价各是多少元?这道题我是这样想的:把“4本日记本和8本练习本价钱相等”换句话说,就是“1本日记本和2本练习本价钱相等”;再把它换句话说,就是“3本日记本和6本练习本价钱相等”,也就是说“3本日记本可以换成6本练习本”。

题目中的第二个条件“买3本日记本和5本练习本,共用去4.4元”,换句话说就是“买6本练习本和5本练习本,共用去4.4元”。

这样就可以先算出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4.4÷(6+5)=0.4(元)从而求出日记本的单价是:0.4×2=0.8(元)。

联系以前做过的一些题目,我又想,有些题中的已知条件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说,解题时,把它换句话来说,可以使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更加直接,数量关系更加一目了然,也就方便我们找到解题方法。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陈老师,陈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还告诉我:“这就是转化的方法,转化就是把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已经会解决的问题。

”陈老师又给我出了一道题目:[题目2]一个两位小数,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来的数大53.46。

这个两位小数是多少?我想:把“一个两位小数去掉小数点”换句话说就是“把这个两位小数扩大100倍,得到一个新数”。

再想把原来的数看作1倍,新数就是100倍,又可以把“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来的数大53.46”换句话说成“原数的99倍等于53.46”。

这样要解决的问题就可以转化成:“一个数的99倍是53.46,求这个数。

”53.46÷(100-1)=0.54解题时,把已知条件“换句话说”,还真能化难为易!最后,陈老师又给我出了一道题目: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1,余数是3。

如果把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相加,它们的和是225。

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试试吧!编号:003肉价表里的数学知识马塘镇潮桥小学五0一班施鹏飞指导老师陈志刚爷爷是潮桥街上开肉铺伙里有名的“神算”。

今天是星期日,我早早起床,想随爷爷一起去肉铺,实地考察考察。

“施老板,来点儿精肉,做馅儿的,半斤多就行。

”“好来!”爷爷利索地剁了一小块,一称,六两。

爷爷拉开抽屉,看了看说:“15元一斤,六两,9块钱。

”又来一位,“施老板,帮我斫35斤肋条。

”“好来!”爷爷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大块肋条装进包装袋,递到买主面前。

爷爷又拉开抽屉,看了看,说“肋条12块半一斤,35斤,437块半,你给435块钱。

”爷爷的神算还真名不虚传,可爷爷在报价钱之前总在抽屉里看什么呢?我拉开爷爷的抽屉,看到一张表:原来,爷爷算六两精肉,就是把6斤精肉的价钱90元,除以10(也就是把9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9元;算35斤肋条的价钱,就是用30斤肋条的价钱加上5斤肋条的价钱(这里运用了乘法分配律),30斤肋条的价钱就是3斤肋条的价钱37.5元,乘10(也就是把37.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375元)。

35斤肋条的价钱35×12.5=(30+5)×12.5=30×12.5+5×12.5 (运用乘法分配律)=375+62.5 (查表,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437.5(元)你可别小瞧这小小的肉价表,这里还真有学问呢!这里不但运用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爷爷真有数学头脑,数学在生活中真有用处!编号:030买鞋的发现如东县新店镇汤园小学五〇二班李欣然指导老师顾振华星期天,妈妈带我去买鞋。

来到鞋店,妈妈让营业员给我拿了一双37码的运动鞋,我试了试:“哇!还挺合脚。

”接着妈妈又让营业员给她挑了一双,妈妈一试,大小刚好。

我觉得妈妈的皮靴很漂亮,就拿来瞧一瞧。

不看不知道,看了也不知道:咦?妈妈的鞋码怎么比我的还小?我的鞋是37码,妈妈的鞋是24码。

我奇怪地问妈妈:“妈妈,这鞋上的数字是不是印错了,怎么你的鞋比我的还小,我的是37,你的怎么只有24?”妈妈和营业员一听,笑了起来。

营业员阿姨说:“小朋友,鞋上的数字没错,是你理解错了。

你的鞋标的是多少‘码’,而你妈妈的鞋标的却是多少‘公分’。

”“那我的鞋是多少公分?”营业员阿姨笑着说:“你自己算呀,你把你的鞋码加10,然后再除以2就得出你的鞋是多少公分了。

”我算了算:(37+10)÷2=23.5。

“我知道了,我的鞋是23.5公分。

”营业员阿姨和妈妈点点头。

在回家的路上,我对妈妈说:“原来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知识无处不在,连买鞋也要用到数学。

”妈妈点点头:“对呀!只要善于观察生活,你就会有更多的数学发现。

”编号:032巧用假设法解决问题如东县饮泉小学502班郑佳鑫指导老师王爱霞我的数学成绩一向很好,素有“数学小神童”之称,我也常常引以为豪。

这天,我要去看电影,爸爸不同意,两人争执很久,最后爸爸说:“好,如果解决了我的问题,我就同意你去看电影!”我想:为了看电影,花费点脑细胞,值!何况我的成绩很好,随爸爸什么问题,我解决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于是,我信心十足地说:“请出题!”题目是这样的,一辆货车去山里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20次,雨天每天可运12次,它一共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

这几天中有几天晴天,几天雨天?我思索片刻,根据平均每天运14次,运了112次,可以列式112÷14=8(天),算出运了8天,假如这8天全是晴天,就能运20×8=160(次),比原来112次多运了160-112=48(次),晴天多一天,就多运20-12=8(次),一共多运了48次,就有48÷8=6(天)雨天被当成了晴天,实际晴天就有8-6=2(天)。

我又验证了一下:20×2+12×6=112(次)。

于是,我把思路讲给爸爸听,爸爸听了直点头。

我得意地说:“假如全是雨天我也会做:[112-12×(112÷4)]÷(20-12)=2(天),这是晴天天数,雨天用112÷4-2=6(天)”。

爸爸看到我的思路如此清晰,脸上挂满了笑容,我见此情景撒腿就向电影院跑去。

编号:039不同的题目不同的解法苴镇德耀小学502班张璐超指导教师:金铁梅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练习题:一张长方形红纸,长100厘米,宽60厘米,要把它做成底是20厘米,高是1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小红旗,最多可以做多少面?我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很快就理解了题目的意思。

要求最多可以做多少面,就是想这张长方形纸最多可以剪多少个直角三角形,先分别求出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100×60=60 00(平方厘米)20×15÷2=150(平方厘米),再想6000平方厘米里有几个150平方厘米,6000÷150=40(面),这样就求出了最多可以做40面。

我正为自己的解法沾沾自喜呢,老师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一张长方形纸,长21厘米,宽17厘米,做成两条直角边长都是4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小旗,最多能做多少面?我很快地读完了题目,发现这一题和上一题差不多呀!我马上用刚才的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21×17=357(平方厘米)4×4÷2=8(平方厘米)357÷8=44(面)……5(平方厘米)。

怎么会除不尽呢?我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老师,老师说:“如果沿着长剪,能剪多少段4厘米呢?沿着宽剪呢?”如果沿着长剪,能剪5段4厘米,还余1厘米,沿着宽剪,能剪4段4厘米,也还余1厘米,余下的部分不能再剪一个三角形了呀!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第一题的方法根本不适用第二题。

我重新画了一下示意图:这一道题的解法是这样的:先算沿着长剪,21÷4=5(段)……1(厘米),能剪5段,再算沿着宽剪,17÷4=4(段)……1(厘米),能剪4段,5×4=20(个),一共能剪20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每个正方形能剪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20×2=40(面),这样最多能做40面小旗了。

老师听了我的回答,高兴地表扬了我。

通过解答这两道题,我明白了:即使是同一种类型的题目也不能用固定的一种解法,每道题都有不同的解法,不能墨守成规,解题的关键在于怎样在学会一种方法后触类旁通地去解答不同的题目,这样你会发现数学海洋中的更多乐趣!编号:051积究竟有几位如东县兵房镇丁店小学502班陈金花指导老师:曹德宣通过小数乘法的教学,我明白了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即: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积的位数不够,要在积前用0补足后再点小数点。

这时有一道判断题引起了我们不小的争议。

这道题是判断“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一定是四位小数”。

对于这道题,大家众说纷纭,结果理由各不相同。

有的同学认为是对的,意见归纳如下:书中关于小数乘法计算法则说:“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两个因数一共有4位小数,那么积肯定是四位小数。

有的同学认为是错的,意见归纳如下: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如果积的末尾有0,那积就不是四位小数,如0.125×0.8的积本来是0.1000,但因小数末尾的零可以省去,便得到积为0.1,于是就出现了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不一定是四位小数的情况!针对大家的不同意见,我认为数学讲究严密性,处理后的积不能与原来的原始积混为一谈。

做1.25×0.08时,我们先用125×8=1000,然后看因数当中一共有4位小数,于是就从积的右面起数出4位点上小数点!而不是先去零后,再数位数!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点上积的小数点时就已经确定了一点:积是四位数!虽然为了书写简便,在不影响积的大小的情况下,我们根据小数的性质将小数部分末尾的0省略掉。

但省略不等于没有。

我们在判断小数乘法的积是几位小数时,要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对原始的积进行判断,所以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一定是四位小数。

我的想法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我十分开心。

通过对这道题目的思考,我觉得学习数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能多动脑筋,有些自己开始认为很难的题目也能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是多么有成就感呀。

编号:066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丰利镇丰西小学五年级陈慧慧指导老师:任银泉问题:在一家体育商品专卖店中,规定羽毛球论盒卖,要么5个一盒,要么8个一盒,不能拆开盒零卖。

请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买到哪些数量的羽毛球?哪些数量的买不到?解题思路:凡是能够买到的羽毛球的数量,一定能用若干个5与若干个8的和来表示。

如果能找到符合条件的5个连续自然数,那么从这些数向后所有数量的羽毛球都可以在这家专卖店买到,如果我们假设有5个连续的自然数分别为:a、b、c、d、e,那它们后面的每一个数都可以用(a+5)、(b+5)……得到,也就是说,从a向后的所有数量都可以由若干个5与若干个8的和来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