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差异性作业设计
初中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案例

初中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案例一、背景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逐渐从单一学科知识传授向跨学科整合教学转变。
跨学科作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此,本案例针对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一系列跨学科作业,以期达到以下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言表达能力;2.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提高创新能力;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作业设计原则1. 融合性: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2. 实践性:注重作业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层次性: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 趣味性:注重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作业案例1. 语文与历史融合:以《三国演义》为例,设计如下作业:(1)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2)结合历史知识,分析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撰写一篇关于《三国演义》中你最敬佩的人物及其历史背景的分析文章。
2. 语文与地理融合:以《黄河颂》为例,设计如下作业:(1)阅读《黄河颂》,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2)结合地理知识,了解黄河的流经省份、地理位置、地理特点等;(3)制作一份关于黄河流域地理特点的手抄报。
3. 语文与生物融合:以《昆虫记》为例,设计如下作业:(1)阅读《昆虫记》,了解作者对昆虫的观察和描述;(2)结合生物知识,学习昆虫的分类、生活习性等;(3)撰写一篇关于昆虫生活的观察日记。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以学生的语文素养、跨学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为主要评价内容。
2. 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业。
3. 评价反馈:针对学生的作业,给予及时的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作业质量。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案例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案例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案例,帮助教师们更好地为学生设计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目标- 设计一套能够分层满足不同学生研究需求的语文作业。
- 提供不同层次的作业内容,以适应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兴趣。
- 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分层设计案例一、初级层次初级层次的作业适用于研究能力较弱或对语文知识掌握程度较低的学生。
1. 阅读理解练:选择短篇文章,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可以提供选项供学生选择答案。
2. 基础词汇练:提供一些常用的基础词汇,要求学生用正确的词语填空或选择正确的词语完成句子。
3. 课文默写:要求学生默写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或段落,帮助学生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二、中级层次中级层次的作业适用于研究能力一般或对语文知识掌握程度一般的学生。
1. 阅读理解与写作练:选择中等难度的短篇文章,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并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写一段小作文。
2. 词语辨析练:提供一些意思相近但用法不同的词语,要求学生根据句子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3. 诗词欣赏:选取一些经典的古代诗词,要求学生背诵,并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
三、高级层次高级层次的作业适用于研究能力较强或对语文知识掌握程度较高的学生。
1. 阅读与批判性思考:选择一些较长的文章或小说片段,要求学生细读并理解内容,还需要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思考问题。
2. 作文写作:提供一个话题或写作要求,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可以包括记叙、议论或说明等不同文体。
3. 文言文阅读与翻译:选取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要求学生翻译和理解文章内容,可以提供一些生僻字词的解释。
结论通过分层设计语文作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级层次的作业可以帮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提高语文理解能力,中级层次的作业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和培养写作能力,高级层次的作业则可以挑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拓展他们的语文水平。
初中语文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初中语文优秀作业设计案例一、设计背景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业设计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优秀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此,本案例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特点,结合课程标准,设计一套具有实践性、趣味性及拓展性的作业。
二、设计目标1.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升写作水平。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知识面。
三、作业内容1. 课内阅读:选取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设计阅读理解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课外阅读: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
3. 写作练习: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写作题目,如仿写、续写、改写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语言运用:设计富有创意的语言表达题目,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文化常识:选取与课文相关的文化知识,设计题目,帮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提高文化素养。
四、作业形式1. 课内作业:包括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作业。
a. 书面作业:阅读理解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b. 口头作业:课文复述、讨论交流、小组展示等。
c. 实践作业:语文实践活动、小组合作项目等。
2. 课外作业:阅读推荐、写作练习、文化常识积累等。
五、作业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2. 评价标准:从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态度与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 评价反馈: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作业质量。
六、作业实施建议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作业,注意作业量与难度的把握。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3. 定期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作业,提升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差异性作业设计

心理往往会 促使学生知难 而进 . 去摘 那个 “ 跳
一
应 付了事 . 但每 当课堂涉及历 史知识 时 . 他总
是 表现 最活跃的一个 课下 了解 . 他对历史很 感 兴趣 . 经常读大部头 的历史 书籍 周震 同学
跳” 才能够到的“ 果实”
( 二) 作业要求上的差异性 作业设 计上有了层次 . 对 学生作业 的要求 上就要有差异 。“ 学困生” 控制作业量 . 只完成 基础作 业 : 中等生保 持难度 . 努 力完成发展 目 标要求 的提高作业 : 优等生减少或不做基础作 业, 增加 偏重 于拓展 、 想象 、 运用 类 的难度 作
学 羁 2 0 1 5 年 第 5 期
◇ 教 学 研 究 ◇
初 中语文差异 性作业设 计
周 全相 ( 甘 肃 省 山丹县 第二 中学 7 3 4 1 0 0 )
摘要 : 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之
一
三、 差异性作业设计 的具体做法 ( 一) 作业设计上 的差异化 学 生的语文基础 、 学习 习惯 、 语文 能力及
示时. 他显得很 自信 , 也很 兴奋。汪涵 同学很
少 写作业 . 即使偶 尔上交一 次 . 也是字 迹潦草
传统教学在作 业设 计布置 上往往 以教师 为 中心 . 搞“ 一刀 切” 形式. 统 一布置 , 统一 要 求. 统 一答案 , 忽 视了学生 个体 的差异 . 作 业 形 式也多 以抄 写记诵为 主.缺 少激发学 生兴
四、 建立起系统化的初 中语 文差异性作业
评 价 机 制
入. 应 付 了事 . 第 二天 提早到 校互相 抄袭 , 作 业字迹潦草 . 错误百 出等等 而且大量的机械
课 堂要真正实现高效 . 建立起 系统 的初中 语文差异性作 业评价机制很 有必要
初中语文差异性作业设计研究的调查结果分析报告

初中语文差异性作业设计研究的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大枫初中语文课题组第一部分: 调查活动的目的和实施过程简述众所周知, 学校工作的主体部分是教学工作, 而教学工作的最主要成分是课堂教学。
形成课堂教学的整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是由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评价等要素组成;学生的学是由课前预习、课堂学习活动、课后完成作业等要素组成。
在这些要素中, 学生作业成为近几年的社会关注的焦点,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成为教师的当务之急。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选择, 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要想真正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实施素质教育,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能布置那些无谓的作业, 进行机械的重复的训练, 更不能布置统一要求、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难度的作业。
“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习惯、语文水平等都存在差异, 教师要针对这种差异来设计和布置适宜各类学生作业, 以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和效果。
”(《有效学业评价》P76光明日报出版社)所以, 我们针对这个问题, 必要时可以设计一些书面作业, 让书写差的学生完成;设计口语交际的作业题, 让听说能力差的学生完成。
又如“班级学生语文水平常常有优、中、差三个层次, 教师可对此找准各个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根据语文教学目标, 将作业设计成简单的基础题, 稍难的发展题, 较灵活的探究题三个层次,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语文学习基础和能力发展情况自主选择。
”(《有效学业评价》P77光明日报出版社)这样, 我们可以设计差异性分层作业, 设计成A.B.C三组作业, 让对应层次的学生完成。
初中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

初中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逐渐从单一学科的知识传授转向跨学科的融合教学。
跨学科作业设计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此,特制定本跨学科作业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标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设计原则1. 融合性:作业内容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主动探索、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2. 实践性:作业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语文素养。
3. 创新性: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4. 层次性:作业难度分为基础、提高和拓展三个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作业内容1. 阅读与表达:结合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故事、诗歌等,让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并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1)阅读分析:分析文章的结构、写作手法、主旨等。
(2)文化背景: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
(3)创意表达:以绘画、演讲、写作等形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2. 调查与研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或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
(1)选题指导: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提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2)方法指导:教授学生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
(3)成果展示:鼓励学生以报告、论文、PPT等形式,展示调查研究成果。
五、作业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表现,如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思维等。
2. 终结性评价: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知识掌握程度、作业态度、成果展示等。
3. 多元化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业表现。
六、实施保障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确保作业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语文分层作业优秀案例八年级

语文分层作业优秀案例八年级语文作业分层案例在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针对班级学生的语文水平不同,能力存在着差异的特点。
我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角度出发,采取作业分层布置,评语引导批改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在教师的激励和引导下完成作业,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展示,成绩得以提高。
一是把作业设计成三个层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
我常把作业分成A、B、C三个层次进行布置作业。
如C层次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B层次的题型稍难一点,偏向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而A层次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
这样的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
让学生自己根据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于此同时,我又给学生规定,只要能做到B层次的同学都能得到老师给予的优秀,这一做法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效果显著。
例如,在学完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后,设计了以下几项练习题,让学生选择:(1)对本文的优美词句进行勾画。
(2)读读文中的比喻句,并谈谈好在哪里。
(3)背诵课文第2、7自然段。
(4)根据课文中关于百草园的描绘,画一幅《我心目中的百草园》。
(5)查资料,寻找一些鲁迅童年生活的资料,课余时间在同学之间交流。
(6)写一篇短文《梦游百草园》。
这一组练习设计有难有易,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语言的积累,又有知识的创新和能力的训练,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又发展了各自的个性。
讲授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等五首古诗后,我在分层上这样设计作业:C 组,从《钱塘湖春行》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景象?B组,把了解的关于春的诗句写4到6个;A组,比较杜甫《春夜喜雨》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两首诗在描绘春景上各有什么特色。
如何设计初中语文差异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

能 。至于教师结合课文 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 习, 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 。如背诵练习 , 一般学生 只要 按教 材要求 背诵有 关篇 目, 对部 分学 有余 力 的
学生, 可 以要求 他 们 多选 择 一 些精 彩 片 段 来 背诵 。 适量 、 适 当的作 业 和 练 习 , 能 有 效地 帮 助 学 生 体会 成功 的喜悦 , 培养 自信 心 。
新的要求 , 构建语文作业的新形式, 是促进学生学
习方式 变革 的 重要 方 面 。因 此要 认 真 研究 作 业 设 计 的策 略 , 优 化作 业 设 计 的方 法 , 使 每 一个 学 生 的 语 文素 养都得 到提 高 。
1 差异 性 作 业 的设计
在差异性作业的设计方面 , 具体做法有 以下几
时 间上分层 要求 , 能有 效保 障后进 生“ 吃 得 了” 的问
第2 3 卷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 0 1 3 年第 2 期
l 9
实 验教 学 方 法
科学实验
为 品德课堂添 彩
湖北省 谷城 县城 关镇 城 内小 学( 4 4 1 7 O 0 ) 李海 清
品德 与社 会 课 程是 在小 学 中高 年 级 开设 的 以
有 图片 , 还有光 盘 , 甚 至 还 有 同学 带 来 了 自己心 爱
针对学 生语 文 能 力有 差 异 的客 观 事实 ,应 重
视找 准每类 学 生 的最 近 发 展 区 ,为 他 们 确定 相 应
的目 标 ,设计 难易有别 的作业。一般来说 ,确定
为基 础 、发展 、创造 3级 目标 ,要 求 一般 学生 能 实 现基 础 目标 ,努 力完 成 发 展 目标 ,基础 较 好 的 学 生努 力完 成 创造 目标 。这 样 ,让 学 生针 对 自身 情 况 自主选择 合 适 的作 业 ,促 使 他 们 的语 文 能 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差异性作业设计
摘要: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也是落实语文能力的重要载体。
学生是差异化的个体,他们的课堂接受能力、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差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要依据学生个性的差异性来分层设计,分层布置,分层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层次的作业,都能在完成个性化作业的过程中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差异性作业是对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承认与尊重,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作业个性化差异性
一、传统教学作业布置中的“一刀切”现象
传统教学在作业设计布置上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搞“一刀切”形式,统一布置,统一要求,统一答案,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作业形式也多以抄写记诵为主,缺少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能力的作业。
其结果是大大禁锢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学生的视野、思维都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语文素质的提高。
优等生浪费了时间精力,学困生机械重复。
长期如此,就会养成学生不良的作业习惯。
比如做作业时不认真思考,缺少情感投入,应付了事,第二天提早到校互相抄袭,作业字迹潦草,错误百出等等。
而且大量的
机械抄写类作业占用了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他们学无余力、余时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对优等生而言。
长此以往,他们对课堂、作业不再有兴趣,甚至由于因害怕作业而形成对学习的恐惧,这与新课标的理念格格不入,这是需要引起我们的切实关注并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新课标及其现代教育理念对差异性的要求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又说:“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
落实到作业设计上,就是要给学生个性化的作业,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多层次,有差异。
三、差异性作业设计的具体做法
(一)作业设计上的差异化
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习惯、语文能力及个性都存在着差异,教师设计作业,要依据这类差异,要照顾不同层次学
生的需求,以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果。
我们可以把作业设计成A、B、C三个等级。
A型题为比较简单的抄写识记类基础作业,B型题为发展目标的理解、运用类作业,C型作业是偏重于拓展、想象、运用类的难度作业。
作业设计有了层次梯度,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用不同层次、不同梯度的作业。
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既保护了学生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其实,学生的好强心理往往会促使学生知难而进,去摘那个“跳一跳”才能够到的“果实”。
(二)作业要求上的差异性
作业设计上有了层次,对学生作业的要求上就要有差异。
“学困生”控制作业量,只完成基础作业;中等生保持难度,努力完成发展目标要求的提高作业;优等生减少或不做基础作业,增加偏重于拓展、想象、运用类的难度作业。
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能力,体验学习的喜悦。
还可以采取“必做+选做”的形式布置,这样不仅能保证全体学生落实教学目标,又能让优等生或者有特殊兴趣的学生有发展的空间。
如读书笔记类作业,学困生以摘抄为主,中等生以概述为主,程度好的以谈感受为主。
背诵练习,对于一些懒惰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多选择一些精彩片段背下来,中等生只要按教材要求背诵有关篇目,优等生拓展延伸到课外。
对书写差的学生,设计一些书面作业让他们完成;对听
说能力差的学生,设计一些口语作业来完成。
(三)作业量上的差异性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语文基础以及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同,相同的作业要求,必然抹杀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因此,教师可以布置不同数量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做,这样作业就有了针对性,也避免了机械重复性作业,留给优等生更多的自由度和发展空间。
如在听写生字词之前,我都事先给时间让学生抄写。
对抄写的量不作限定,只要求他们写会为止。
这样有的学生抄写了四五遍,有的学生抄写了一两遍,有的学生只挑选其中不会的来写,有的则只是看了一两眼就会了。
这样的做法保护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使他们对完成作业不再感到恐怖,也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记忆力,提高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四)不同“学习风格”的差异性作业
多元智能理论的学者加德纳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
随着智能课程的实施,教师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所以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认识学生的长处,发挥学生的智能所长。
在具体的作业布置上,也应更多考虑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
如赵翔同学上课很少发言,但画画很好,在学完古诗《使至塞上》后,我让学生就其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画一幅画,赵翔同学画得很快,很有水准,并在画后写了一段配图文字。
课堂展示时,他显得很自信,也很兴奋。
汪涵同学很少写作业,即使偶尔上交一次,也是字迹潦草应付了事,但每当课堂涉及历史知识时,他总是表现最活跃的一个。
课下了解,他对历史很感兴趣,经常读大部头的历史书籍。
周震同学很有表演天赋,在表演课堂剧时他最积极。
给每个同学一个合适的舞台,他们都是最好的演员,在这样的舞台上,他们是自信的,都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悦。
四、建立起系统化的初中语文差异性作业评价机制
课堂要真正实现高效,建立起系统的初中语文差异性作业评价机制很有必要。
(一)差异性评价要有针对性
对学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鼓励,只要他们在作业上有一点进步,教师就要看到,就要肯定。
对学习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当然也要明确指出其不足。
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对他们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评价要更具体、明确,让他们有更高的目标,使他们发展得更快更强。
(二)教师评价作业形式要多样化
作业评价可以将打分制与打等级、写寄语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教师改大部分,学生批改一部分;也可以学生之间互改。
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面向全体,提高班级的
整体语文水平。
(三)分层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鼓舞。
”现在的独生子女自尊心特强,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注意评价的方式方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作业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
对学困生多用这样一些评语:最近你做得很好;你不比别人差;这次作文你写了400字,继续努力,下次你会达到600字的标准。
对中等生可以这样评价:最近你的进步很大;你再努力一下,就可以赶上XX同学;你的学习潜力很大,你若能再刻苦一点,你就是优等生。
而对于优等生,可以这样评价:你很棒,你的学习无可挑剔,老师很欣赏你;将来你会成为一位作家的。
总之,尽一切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展示出他们最好的一面,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是差异性作业设计的最终目的。
差异性作业设计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具有共同知识核心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要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知识基础、兴趣特点、能力要求的作业形式,从而使学生的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得以达成。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王培峰.面对新课程,作业怎么做[J].中国教育教育报,2003-4-5.
[3]吴世列.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作业设计[J].中国创新教育,2004(2).
[4]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责编张亚欣)。